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or的匿名网络技术研究综述
1
作者 朱俞翡 胡宇翔 +4 位作者 陈博 申涓 崔鹏帅 袁征 田乐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8-237,共20页
近年来,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不断发展,以Tor为代表的匿名网络技术面临着性能瓶颈和安全挑战。为此,围绕Tor网络发送者匿名性,系统梳理了Tor匿名通信机制及其性能与安全问题。首先,在分析Tor网络目录协议、路径选择及电路构建等核心机制... 近年来,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不断发展,以Tor为代表的匿名网络技术面临着性能瓶颈和安全挑战。为此,围绕Tor网络发送者匿名性,系统梳理了Tor匿名通信机制及其性能与安全问题。首先,在分析Tor网络目录协议、路径选择及电路构建等核心机制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归纳了相应的优化方法与改进方向。其次,针对主动攻击与被动攻击,系统归纳了典型的去匿名化攻击方法,并分析了其防御策略的效果。最后,探讨了Tor网络在匿名性、安全性与性能方面的局限性,总结了优化思路,并展望了未来匿名网络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网络 匿名网络 网络安全 安全技术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Ra通信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级联漏洞监测系统设计
2
作者 薛桥 皮大能 +1 位作者 丁莉 李贵炎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9-1115,共7页
无线传感网络涉及大量的终端设备和节点,可以在不同子网之间切换,节点之间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拓扑结构,使得监测网络漏洞变得非常困难。因此,设计一种基于LoRa通信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级联漏洞监测系统。设计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器设计... 无线传感网络涉及大量的终端设备和节点,可以在不同子网之间切换,节点之间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拓扑结构,使得监测网络漏洞变得非常困难。因此,设计一种基于LoRa通信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级联漏洞监测系统。设计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器设计单元、漏洞扫描控制器设计单元、数据处理器设计单元与LoRa通信网络硬件设计单元,软件模块包括任务调度模块、扫描策略制定与执行模块、数据特征提取模块与漏洞识别与分级模块。通过共同协作实现了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级联漏洞的精准监测。仿真数据显示:设计系统的网络安全漏洞监测响应时间最小值为2 ms,漏洞监测结果与实际漏洞类型相同,且网络安全漏洞误报率最小值为3%,漏报率在4.03%到6.01%之间,应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漏洞监测 LoRa通信技术 安全漏洞 安全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的多用户接入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祚铭 李方晓 +1 位作者 罗胜瀚 石乐义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20,共14页
随着网络攻击日益频繁,传统网络防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主动防御凭借其动态随机的特性,成为当前应对网络攻击的有效方法之一。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是一种主动防御技术,通过动态随机地调整端信息,使系统在端口关闭的情况下仍... 随着网络攻击日益频繁,传统网络防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主动防御凭借其动态随机的特性,成为当前应对网络攻击的有效方法之一。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是一种主动防御技术,通过动态随机地调整端信息,使系统在端口关闭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通信,从而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安全性。然而,该技术在传输速率和用户容量方面存在不足,仅支持一对一通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通信策略,即将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和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相结合,以提高系统的接入用户容量和整体传输速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良好的隐蔽性和安全性情况下,该策略提高了系统的用户数量和传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 主动网络防御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通信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适用场景探索
4
作者 蒋运平 缪亚军 +2 位作者 李剑剑 辛华 甘建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4,共7页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信息化发展迅速,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的安全现状以及潜在的安全风险,研究量子通信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场景。在现有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架构及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结合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在密码应...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信息化发展迅速,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的安全现状以及潜在的安全风险,研究量子通信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场景。在现有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架构及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结合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在密码应用、数据安全保护等方面的优势,提出在安全计算环境、安全数据存储、安全数据流转等多个维度的融合创新思路,重点论述量子通信技术在数据的计算环境、安全传输、安全存储等环节发挥的数据安全流转保护作用,为后续量子通信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深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清分及多线路中心系统 量子通信技术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科研安全”政策评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保成 董瑜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61,共15页
近年来,美国不断加紧对基础研究领域的安全政策构建,把“科研安全”作为对中国进行打压和遏制的工具和手段。关于“科研安全”的观念,美国在冷战时期、“9·11”事件之后和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的三个历史阶段,都曾先后对科学的开放... 近年来,美国不断加紧对基础研究领域的安全政策构建,把“科研安全”作为对中国进行打压和遏制的工具和手段。关于“科研安全”的观念,美国在冷战时期、“9·11”事件之后和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的三个历史阶段,都曾先后对科学的开放性和安全性的平衡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近年来,美国从决策层面、科学资助层面和科学研究执行层面推出若干“科研安全”政策,逐步搭建起比较完备的“科研安全”政策体系。美国推动“科研安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原因,主要是基于地缘政治私利、对本国科技地位下降的担忧、对全球化背景下知识和人才流动的错误认知、应对基础研究领域范式变化的需求以及改革科技管控制度的需要等。在政策内容方面,美国“科研安全”主要针对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和科研活动进行管控,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科研安全”管理的新机制和新实践。美国在“科研安全”的政策制定、政策推动、政策实践、政策关联以及政策效应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包括全政府协作,国家安全和情报机构深度参与,与科研道德和诚信相互交织,与出口管制、投资审查等紧密关联,在国际上形成较强的示范效应。美国“科研安全”政策对我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构成长期而严重的威胁,需要进行有效的政策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安全 “科研安全”政策 基础研究 科技创新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变化与应对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133,141,共8页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在蕴含着“技术规制”与“价值引领”双重逻辑。当前,以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推动社会各个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正在...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在蕴含着“技术规制”与“价值引领”双重逻辑。当前,以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推动社会各个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意义世界。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界域深刻变革,应科学认识二者“智治互构”的耦合关系,深刻把握建设主体“人机共融”的发展趋向,理性审视“技术利维坦”的风险挑战。在此基础上,强化系统规划,风险防控,综合应对,科学保障,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革命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传播全过程的人工智能意识形态风险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震 崔曦元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3,共10页
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与互联网融合,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也对信息传播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以深度伪造、推荐算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三类意识形态风险多发高发的技... 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与互联网融合,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也对信息传播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以深度伪造、推荐算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三类意识形态风险多发高发的技术为例,结合5W传播理论,从传播主体的身份特性、传播内容的信息构成、传播载体的形式特征、传播对象的受众特点和传播结果的成效评估五个方面对该影响展开分析。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具有传播主体渗透渠道隐匿、追踪溯源困难,传播内容虚实结合、难辨真伪,传播载体多样化、监管难,传播对象遍布网络空间,传播结果具有危害性大等特点。亟须建立制度保障、加强技术对抗、强化平台管理、传播主流价值,才能准确把握信息传播各环节的风险隐患,切实提高意识形态风险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安全 人工智能技术 网络意识形态风险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情报工作透视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峰 彭俊玲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共10页
[研究目的]从情报学和情报工作专业视角研究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The 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of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BIS)的情报工作,为新时期中国情报学和情报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通过BIS官方网站... [研究目的]从情报学和情报工作专业视角研究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The 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of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BIS)的情报工作,为新时期中国情报学和情报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通过BIS官方网站信息内容研究、官方网站重要文件研究、瓦森纳协定官方网站信息内容研究、BIS典型执法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BIS情报工作的全貌和精要。[研究结论]从情报学和情报工作专业视角对BIS的组织机构使命、组织网络、信息网络、人际网络、法律保障、典型情报工作、提升美国出口商情报能力的主要工作进行研究,揭示了BIS情报工作全貌、精要和最突出的关键成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学 情报工作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 出口管制 信息网络体系 人际网络体系 关键技术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安全地发展科学技术与新质生产力——从新型科研体系安全赋能新质生产力开始
9
作者 刘益东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6,共6页
[目的/意义]在高科技、高风险社会,应该强调更安全地发展科学技术与新质生产力,强调安全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方法/过程]揭示当代主流科学只是“现象—分析”二维构成的科学,其所追求的真理是符合性真理,只能纠正理论与实验不一致... [目的/意义]在高科技、高风险社会,应该强调更安全地发展科学技术与新质生产力,强调安全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方法/过程]揭示当代主流科学只是“现象—分析”二维构成的科学,其所追求的真理是符合性真理,只能纠正理论与实验不一致的错,不能纠正知识体系发展不合理的错,不能纠正知识应用不合理的错。因此,需要从源头抓起,变革科研体系以安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结果/结论]第一步是由科技专家与人文和社会科学学者共同组成研发与创新的主体;学术创新体系崛起,与技术创新体系相辅相成;甄选一流人才担任学术带头人;建议实施“批示后追加研究制”,让一流智库专家充分发挥作用,快速提升我国的智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的科学技术 新质生产力 科技风险 批示后追加研究制 云智库 致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船舶网络安全及防护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中岱 王振辉 +2 位作者 韩德志 韩冰 陈芃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共8页
智能船舶信息化与自动化的快速提升,降低了航运公司的运营成本,提升了智能船舶系统的运行效率,但也引入了新的网络安全风险,使智能船舶更容易受到各种网络攻击。为此,对现代智能船舶的网络结构和特点进行详细描述,论述智能船舶存在的网... 智能船舶信息化与自动化的快速提升,降低了航运公司的运营成本,提升了智能船舶系统的运行效率,但也引入了新的网络安全风险,使智能船舶更容易受到各种网络攻击。为此,对现代智能船舶的网络结构和特点进行详细描述,论述智能船舶存在的网络安全漏洞;此外,对近年来智能船舶遭受的各种网络攻击情况进行调查,并重点介绍有效防御船舶网络攻击的应对方法;最后,对智能船舶网络安全技术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这项研究能为智能船舶的网络安全规划和建设提供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智能船舶 网络攻击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A+移动存储介质”解决政府数据安全跨网交换的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4
11
作者 鲁战利 孙贤雯 +1 位作者 蔡亮 王佳颖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7,共7页
随着政府业务的精细化发展,跨网络跨系统的业务对接越来越多,有些跨网络的数据交换无法实现,各业务系统存在大量二次录入的现象.为将工作人员从繁琐的数据录入事务中解放出来,同时避免跨网数据交换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数据安全问题,应用“R... 随着政府业务的精细化发展,跨网络跨系统的业务对接越来越多,有些跨网络的数据交换无法实现,各业务系统存在大量二次录入的现象.为将工作人员从繁琐的数据录入事务中解放出来,同时避免跨网数据交换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数据安全问题,应用“RPA+移动存储介质”融合解决方案对政府数据进行跨网交换,实现了数据采集、录入的自动化,并保障了跨网交换过程中的登录安全、程序安全、数据安全,辅助工作人员提高了跨网络跨系统的数据录入效率,确保了数据录入的安全与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A技术 移动存储技术 跨网交换 数据安全 政府数据 重复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便利化与种业科技创新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基于65个UPOV成员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爽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4,共12页
充分发挥贸易便利化在稳定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作用,激发种业科技创新活力,促进科技与农产品贸易深度对接,有利于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水平。基于2001—2021年65个UPOV成员国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贸易便... 充分发挥贸易便利化在稳定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作用,激发种业科技创新活力,促进科技与农产品贸易深度对接,有利于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水平。基于2001—2021年65个UPOV成员国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贸易便利化、种业科技创新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同时立足收入水平、地理环境以及研发强度差异,探究贸易便利化以及贸易便利化与种业科技创新协同作用对粮食安全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对粮食安全水平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贸易便利化能够通过种业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影响粮食安全,存在“贸易便利化—种业科技创新外部效应—粮食安全”“贸易便利化—种业科技创新竞争效应—粮食安全”的传导路径,且上述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贸易便利化以及贸易便利化与种业科技创新协同作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因收入水平、地理环境以及研发强度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在中低收入国家、沿海国家以及低研发强度国家的促进效应更强。因此,应着力提升跨境贸易通关效率,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强化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营造优良技术研发环境;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贸易便利化策略,助力粮食安全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种业科技创新 粮食安全 研发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加强农业安全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成虎 刘常青 赵兵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农业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当前,我国粮食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资源禀赋受限,农业技术供给不足,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不高,加快建设... 农业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当前,我国粮食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资源禀赋受限,农业技术供给不足,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不高,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加强农业安全。要切实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利器作用,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饭碗;要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农业产业,为加强农业安全提供空间;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为加强农业安全提供新动能;要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健全社会化服务机制,为加强农业安全提供制度保障,为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应有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安全 粮食安全 县域经济 核心技术攻关 社会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强国科技情报体系建设经验及启示
14
作者 蒲虹君 陈云伟 +1 位作者 刘昊 刘清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26,共14页
[目的/意义]针对我国科技情报体系发展现状与问题,梳理主要科技强国科技情报体系建设的相关经验,为我国科技情报体系建设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调研美、英、德、日等国家科技情报体系建设经验,从政策法规、活动组织、科技信息资源... [目的/意义]针对我国科技情报体系发展现状与问题,梳理主要科技强国科技情报体系建设的相关经验,为我国科技情报体系建设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调研美、英、德、日等国家科技情报体系建设经验,从政策法规、活动组织、科技信息资源与情报研究方法、智库与研究型图书馆作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归纳共性特点。[结论/发现]美、英、德、日等国家的科技情报体系建设适应科技竞争与国家安全需求,构建了“政产学研社”协调机制,信息资源、技术手段、人才建设走在世界前列。我国要立足新时代发展要求,加强体制机制、信息资源、技术方法、人才队伍等关键要素发展与建设,逐步健全科技情报体系。[创新/价值]揭示了我国科技情报体系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我国完善科技情报体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情报 科技情报体系 科技安全 科技强国 情报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智库“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人工智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彩梅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目的/意义]作为美国最大的人工智能政策中心,“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着眼于以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深入分析中美人工智能竞争。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其人工智能研究,为研判美国对华人工智能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我国智库建设提供... [目的/意义]作为美国最大的人工智能政策中心,“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着眼于以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深入分析中美人工智能竞争。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其人工智能研究,为研判美国对华人工智能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我国智库建设提供一定启示。[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考察“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传播路径以及影响力。[结果/结论]“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译作和原创性研究。译作着重跟踪中国官方文件及智库报告,而原创性研究则主要围绕对华竞争展开,涵盖多元议题。该智库主要通过设立公共服务研究员项目、发表国会证词、举办公共活动和媒体宣传传播其研究成果,对美国政府决策具有一定具有影响力。我国智库应基于国家战略需求加强人工智能研究,建立具有决策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智库。同时,智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国际传播作用,讲好中国科技发展的故事,减少美国政府对华决策环境中的“噪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 人工智能研究 传播路径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技术与个人征信评估:作用机制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亦雯 冉净斐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2,共8页
大数据征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外延了信用体系的内涵,丰富了信用管理的手段和范围。基于大数据技术使用场景,从信息集成、流程优化和安全维护三个维度对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个人征信评估的优势展开系统分析,深入探究大数据技... 大数据征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外延了信用体系的内涵,丰富了信用管理的手段和范围。基于大数据技术使用场景,从信息集成、流程优化和安全维护三个维度对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个人征信评估的优势展开系统分析,深入探究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个人征信评估的作用机制,并从加强立法约束、降低数据歧视、注重信息保护三个方面提出大数据技术应用背景下个人征信评估的实践进路,以更好地发挥大数据技术对征信体系及金融领域的赋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个人征信评估 数据治理 征信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通信技术若干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同须 余立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59,共9页
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快速演进,历经策源创新、迭代创新和融合创新3个阶段,这3个阶段既有先后次序,又相互重叠。根据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一个总体技术发展框架,进而据此对几个方面的技术发展趋势做了展望。总体来... 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快速演进,历经策源创新、迭代创新和融合创新3个阶段,这3个阶段既有先后次序,又相互重叠。根据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一个总体技术发展框架,进而据此对几个方面的技术发展趋势做了展望。总体来看,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和以往相比将更加多元化、融合化和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 算力网络 人工智能 融合 绿色低碳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通信技术的安全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玉清 王志强 +2 位作者 刘奇旭 娄嘉鹏 姚栋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90-1207,共18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NFC技术因其天然的安全特性和便利性,成为运营商、银行、厂商等热捧的对象.由于涉及到移动支付和敏感信息的传输,该技术也受到安全研究人员和攻击者的广泛关注.虽然国内外安全专家和学者对NFC安全问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NFC技术因其天然的安全特性和便利性,成为运营商、银行、厂商等热捧的对象.由于涉及到移动支付和敏感信息的传输,该技术也受到安全研究人员和攻击者的广泛关注.虽然国内外安全专家和学者对NFC安全问题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目前还没有详细和全面介绍最新安全研究成果的论文.为解决此问题,该文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对NFC安全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首先,介绍了NFC技术的基本特性、通信过程、协议栈、工作模式等,分析了该技术面临的安全威胁,包括通信安全、安全漏洞、安全元件、恶意软件、网络钓鱼等内容.然后,通过分析相关研究工作,总结了NFC技术的安全研究现状.最后,从安全威胁的角度,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在安全信道、漏洞挖掘、安全元件、恶意软件检测、恶意内容检测、移动支付等方面分析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通信技术 安全威胁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信息和通信技术关键问题探讨 被引量:88
19
作者 马韬韬 李珂 +3 位作者 朱少华 郑晓 郭创新 李乐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91,共5页
信息和通信技术是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基础。提出智能电网信息流包括电网设备层、通信网架层、数据存储管理层和数据应用层4个层次。介绍了国外智能电网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标准,指出用电环节的标准体系应加强研究。... 信息和通信技术是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基础。提出智能电网信息流包括电网设备层、通信网架层、数据存储管理层和数据应用层4个层次。介绍了国外智能电网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标准,指出用电环节的标准体系应加强研究。论述了国内电力通信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智能电网信息及通信体系架构。针对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进行了探讨,特别指出应注意无线网络的安全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信息和通信技术 信息网络 安全防护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研究 被引量:133
20
作者 彭沙沙 张红梅 卞东亮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4期109-112,116,共5页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促进网络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在分析网络安全产生的原因及目前网络所面临威胁的基础上,以安全防御作为出发点,从技术及管理两大方面,提出了防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措施与有效方案。技术上介绍了防火墙、访问控制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促进网络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在分析网络安全产生的原因及目前网络所面临威胁的基础上,以安全防御作为出发点,从技术及管理两大方面,提出了防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措施与有效方案。技术上介绍了防火墙、访问控制技术、网络防病毒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容灾技术等,重点从入侵检测系统技术(IDS)、虚拟专用网(VPN)技术、云安全等新型技术的原理、实施手段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做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威胁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