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插桩的网络功能软件性能测量方法
1
作者 贾茹 姜海洋 +1 位作者 李振宇 谢高岗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826-2842,共17页
网络功能(network function,NF)软件化为新型网络场景和应用的实现与部署提供灵活性.然而,相较于专有硬件,网络功能软件的程序结构和运行环境更复杂,导致短时吞吐异常、长尾时延等各种性能问题,影响用户体验.当出现性能问题时,需要快速... 网络功能(network function,NF)软件化为新型网络场景和应用的实现与部署提供灵活性.然而,相较于专有硬件,网络功能软件的程序结构和运行环境更复杂,导致短时吞吐异常、长尾时延等各种性能问题,影响用户体验.当出现性能问题时,需要快速通过性能测量,定位问题所在模块,确定问题产生的原因.面对NF软件复杂的运行环境、日益膨胀的代码规模、问题根因的复杂多样等问题,粗粒度性能测量已经无法满足性能问题定位和分析的需求,急需高效的细粒度NF软件性能测量方法.当前NF软件性能测量主要分为基于采样和基于插桩2类方法.通过实际测量分析证明了基于采样的性能测量方法不适用于细粒度NF软件的性能测量,而基于插桩的方法可以满足细粒度测量的功能需求,但会产生大量的额外测量开销,影响测量准确度.为此,提出了动态库插桩和函数级快速断点相结合的函数级动态插桩方法.和静态库插桩相比,动态库插桩可以在NF软件运行过程中实时按需打桩,解决了静态库打桩的灵活性问题;和传统快速断点相比,函数级快速断点的插桩开销平均降低了70%.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数据包级的NF软件性能测量方法LProfile,基于轻量化探针和存储优化等技术进一步减少测量开销.对比基线方法TAU,LProfile降低了82%的单点测量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功能软件化 性能测量 动态插桩 快速断点 轻量化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idential method to identify influential nodes in complex networks 被引量:7
2
作者 Hongming Mo Cai Gao Yong D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2期381-387,共7页
Identifying influential nodes in complex networks is still an open issue. In this paper, a new comprehensive centrality mea- sur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 The existing measures of degr... Identifying influential nodes in complex networks is still an open issue. In this paper, a new comprehensive centrality mea- sur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 The existing measures of degree centrality, betweenness centra- lity and closeness centrality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proposed method. Numerical example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 (D-S theory) belief function complex networks influential nodes evidential centrality comprehensive meas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chronization of chaos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s neural networks 被引量:2
3
作者 Ren Haipeng Liu D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1期83-88,100,共7页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s Neural Network (RBFNN)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model of a response system through the input and output data of the system. The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a drive system and the response syst...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s Neural Network (RBFNN)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model of a response system through the input and output data of the system. The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a drive system and the response system can be implemented by employing the RBFNN model and state feedback control. In this case, the exact mathematical model, which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is unnecessary for implementing synchronization. The effect of the model error is investigated and a corresponding theorem is developed. The effect of the parameter perturbations and the measurement noise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simulation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os synchronization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s Model error Parameter perturbation Measurement noi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NN的双星协同仅测角定轨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龚柏春 刘一澎 +1 位作者 马艳红 任默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9-456,共8页
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空间态势感知任务中弱可观测无源定轨状态的快速捕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的双星协同稀疏无源测角定轨方法。首先,在限制性三体问题的假设下建立了考虑地球非球形J2项摄动的轨道动力学模型... 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空间态势感知任务中弱可观测无源定轨状态的快速捕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的双星协同稀疏无源测角定轨方法。首先,在限制性三体问题的假设下建立了考虑地球非球形J2项摄动的轨道动力学模型和赤经赤纬测量模型。然后,构建了基于RBFNN的双星协同仅测角定轨框架,设计了训练数据集生成器、数据预处理方法和RBFNN结构。最后,利用地球静止轨道任务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并对测角频率等参数的定轨敏感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240 s内仅进行三次角度观测的条件下,该模型对初始相对距离估计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约为0.36%,目标轨道速度的估计误差在米/秒量级,可实现高精度的超短弧段稀疏无源测量定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态势感知 初始定轨 仅测角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双星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FRAM的公共交通设备设施系统运营安全韧性度量 被引量:2
5
作者 申玲 唐令怡 廖洁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4,共10页
设备设施故障是公共交通系统运营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更好地度量和增强系统的安全韧性,提出融合复杂网络(CN)与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的CN-FRAM运营安全韧性度量模型,并将系统韧性定义为扰动下系统性能损失与性能基线之比。首先... 设备设施故障是公共交通系统运营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更好地度量和增强系统的安全韧性,提出融合复杂网络(CN)与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的CN-FRAM运营安全韧性度量模型,并将系统韧性定义为扰动下系统性能损失与性能基线之比。首先,根据设备设施系统构成和节点功能,建立CN;其次,将FRAM模型嵌入到CN中,以扩展节点和连接,构建CN-FRAM模型;然后,基于CN-FRAM韧性度量模型分析系统组件之间功能变化的聚合,并在量化系统韧性时综合考虑网络整体效益和组件之间的耦合程度;最后,以南京市地铁信号系统为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量化系统破坏-恢复全过程的韧性,计算故障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并以韧性值最大化为目标,展现不同修复策略下的韧性表现,从而为确定最佳恢复顺序提供依据。对比现有方法,该方法所确定的最优恢复策略能显著减少系统因故障造成的整体性能损失,从而提高系统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CN)与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 公共交通 设备设施系统 运营安全韧性 韧性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中心SFC+X编排评测环境的构建:POC方法
6
作者 刘振宇 李华 王璐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35-1747,共13页
根据不同场景要求及相应业务需求,服务功能链SFC可以部署在边缘云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之间以及数据中心内部,然而,由于数据中心固有的重资产属性,在其基础上灵活组合的SFC+X编排评测工作因无经济有效的评测环境而难以进行。基于概念证... 根据不同场景要求及相应业务需求,服务功能链SFC可以部署在边缘云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之间以及数据中心内部,然而,由于数据中心固有的重资产属性,在其基础上灵活组合的SFC+X编排评测工作因无经济有效的评测环境而难以进行。基于概念证明POC方法进行评测,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实现一个模型或被测对象中最重要部分,以较小的实施代价验证所关注的问题。在对数据中心SFC+X编排的评测过程中,围绕POC评测环境能否有效评测SFC+X编排功能正确性及有效度量SFC+X编排性能指标,对POC评测方法是否可以解决数据中心SFC+X编排评测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了SFC功能正确的传递性原则和性能指标蜕变关系保持原则,提出了POC评测方法可行性定理,并依此原则和定理结合数据中心SFC+X编排特点,对评测所需硬件资源进行约减,以设计实现POC评测环境。通过理论推导及POC验证方法证明了POC评测方法不仅能够有效评测SFC+X编排功能的正确性,而且还可以度量SFC+X编排性能指标。最后提出一种基于POC方法的数据中心SFC+X编排是否满足SLA的评测方法,为数据中心SFC+X编排评测问题提供了一个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C方法 testOracle POC评测环境 数据中心 功能评测 性能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定位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王占丰 冯径 +2 位作者 邢长友 张国敏 许博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27-1540,共14页
IP定位技术就是确定Internet中IP设备的地理位置,它可以帮助网络应用改善性能、提高安全性以及提供新的服务.首先概述了IP定位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情况;然后,将现有定位算法分为独立于客户端和基于客户端两类定位算法,并对每一类算法... IP定位技术就是确定Internet中IP设备的地理位置,它可以帮助网络应用改善性能、提高安全性以及提供新的服务.首先概述了IP定位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情况;然后,将现有定位算法分为独立于客户端和基于客户端两类定位算法,并对每一类算法中的典型算法进行了具体分析,讨论了隐私保护技术和新技术的影响;最后,对现有的IP定位算法进行了综合对比,指出了IP定位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测量 IP 定位 网络性能 基准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量的网络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53
8
作者 张冬艳 胡铭曾 张宏莉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4-79,85,共7页
网络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对于指导网络设计和改进网络运行性能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综合地评价网络的运行状况,在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个测量指标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并应用到路径性能评价和网络性能评价上,该值反映了路径和... 网络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对于指导网络设计和改进网络运行性能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综合地评价网络的运行状况,在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个测量指标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并应用到路径性能评价和网络性能评价上,该值反映了路径和网络的综合性能状况,并可以按照不同的策略分析路径和网络之间的性能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评价目标路径和网络的运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测量 性能评价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包对采样的IP网络时延变化测量方法 被引量:13
9
作者 黎文伟 王俊峰 +1 位作者 谢高岗 张大方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52-1360,共9页
时延变化是反映网络路径负载特征的IP网络性能指标 基于路径排队模型 ,发现时延变化对负载的反映受探测包发送时间间隔影响 因参考时延选取不当及采样方式限制 ,现有方法所测时延变化只粗略反映路径负载 提出了包对采样方法选取恰当... 时延变化是反映网络路径负载特征的IP网络性能指标 基于路径排队模型 ,发现时延变化对负载的反映受探测包发送时间间隔影响 因参考时延选取不当及采样方式限制 ,现有方法所测时延变化只粗略反映路径负载 提出了包对采样方法选取恰当参考时延 ,避免采样方式限制 ,增强了时延变化反映路径负载的能力 ;同时确定了探测包发送时间间隔的下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测量 网络性能 时延变化 包对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网络性能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47
10
作者 杨雅辉 李小东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7,共7页
网络性能指标是网络测评的基础。本文从网络测评的不同角度对IP网络的性能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一种能系统反映IP网络性能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IP网络性能指标体系的形式描述。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泛化指标和确定性指标的概念,探讨了... 网络性能指标是网络测评的基础。本文从网络测评的不同角度对IP网络的性能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一种能系统反映IP网络性能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IP网络性能指标体系的形式描述。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泛化指标和确定性指标的概念,探讨了确定性指标的内容及描述框架。该研究突破了目前IP网络性能指标体系研究的简单性、局限性,对IP网络测试和性能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网络 性能指标体系 网络测评 IPPM 泛化指标 确定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量不确定度的配电网状态估计新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雅婷 何光宇 董树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0-44,共5页
基于测量不确定度的理念,构造了以正常测点数目最多为目标函数的配电网状态估计新方法。同时,考虑到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辐射状、规模庞大、电流和电流量测多、数值计算困难等特点,该方法选取支路电流和节点电压的实部与虚部作为状态变... 基于测量不确定度的理念,构造了以正常测点数目最多为目标函数的配电网状态估计新方法。同时,考虑到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辐射状、规模庞大、电流和电流量测多、数值计算困难等特点,该方法选取支路电流和节点电压的实部与虚部作为状态变量。通过对IEEE 13,IEEE 37,IEEE 123标准配电系统进行测试,证明该方法具有抗差性强、收敛快、合理性好等优点,有良好的在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估计 配电网 测量不确定度 正常测点 测点评价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容分发网络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乔 何慧 张宏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60-1568,共9页
内容分发网络是一种以降低互联网访问时延为目的,在网络边缘或核心交换区域部署内容代理服务,通过全局负载调度机制进行内容分发的新型覆盖网络体系.随着多媒体网络流及实时交互技术的兴起,现今内容分发网络已成为互联网的核心应用之一... 内容分发网络是一种以降低互联网访问时延为目的,在网络边缘或核心交换区域部署内容代理服务,通过全局负载调度机制进行内容分发的新型覆盖网络体系.随着多媒体网络流及实时交互技术的兴起,现今内容分发网络已成为互联网的核心应用之一.本文介绍了内容分发网络的演变过程与体系结构,深入剖析了内容分发网络的核心功能组件与工作机制,对当前主流内容分发网络进行分类,并讨论了内容分发网络性能度量,最后探讨了内容分发网络的未来挑战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网络 内容分发网络 内容路由 负载均衡 性能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42
13
作者 庞清乐 孙同景 +1 位作者 穆健 秦伟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78-81,共4页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通常采用的单一故障选线方法如小波变换法、5次谐波电流法和零序电流有功分量法等只能对部分故障信息进行处理,选线可靠性不高。文章通过构造每种选线方法的相...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通常采用的单一故障选线方法如小波变换法、5次谐波电流法和零序电流有功分量法等只能对部分故障信息进行处理,选线可靠性不高。文章通过构造每种选线方法的相对故障测度函数和可确定故障测度函数来确定其故障测度函数,再利用神经网络对每种选线方法的实际故障测度进行智能融合,从而得到可靠性较高的故障选线结果。EMTP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出的选线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选线 信息融合 神经网络 故障测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神经元模型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被引量:136
14
作者 张铃 张钹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34-338,共5页
给出M-P神经元模型的几何意义,这个几何的铨释,给神经元一个非常直观的理解,利用这个直观的理解,给出两个颇为有趣的应用:(1)用此法给出三层前向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的基本定理的新的证明;(2)给出前向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 给出M-P神经元模型的几何意义,这个几何的铨释,给神经元一个非常直观的理解,利用这个直观的理解,给出两个颇为有趣的应用:(1)用此法给出三层前向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的基本定理的新的证明;(2)给出前向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领域覆盖 可测函数 M-P神经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式马尔可夫链的可信动态度量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庄琭 蔡勉 沈昌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64-1472,共9页
可信动态度量为保障可信计算平台的可靠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根据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信息和行为安全性,提出了可信度量要达到的目标.当前的可信度量集中在可信功能度量上,基于交互式马尔可夫链增加性能特征指标度量,即在预期行为描... 可信动态度量为保障可信计算平台的可靠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根据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信息和行为安全性,提出了可信度量要达到的目标.当前的可信度量集中在可信功能度量上,基于交互式马尔可夫链增加性能特征指标度量,即在预期行为描述模型中,运用变迁系统模型描述功能预期,通过将体现在可靠性上的路径概率与预期的关联,获取完成特定行为功能在时间特征上的预期,用于性能特征指标的度量.所构建的功能与性能特征预期用于对系统运行时证据实施相应的功能与性能上的可信性验证.基于交互式马尔可夫链的动态度量模型,从性能角度完善了对可靠性的保障,更全面地确保了系统的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计算 可信动态度量 交互式马尔可夫链 功能度量 性能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互补序列的瞬时极化测量编码波形设计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勇 李永祯 +1 位作者 王雪松 李群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53-1359,共7页
以二相编码波形为例,建立了瞬时极化雷达的极化测量信号模型;为提高波形的峰值旁瓣电平(PSL)和隔离度(I),设计出用于瞬时极化测量的正交互补二相编码波形,分析了其匹配接收方案;以26位正交互补序列为例,讨论了该编码波形的自模糊函数、... 以二相编码波形为例,建立了瞬时极化雷达的极化测量信号模型;为提高波形的峰值旁瓣电平(PSL)和隔离度(I),设计出用于瞬时极化测量的正交互补二相编码波形,分析了其匹配接收方案;以26位正交互补序列为例,讨论了该编码波形的自模糊函数、互模糊函数特性;最后,结合具体雷达参数,分析了其极化测量性能:对于静止目标或多普勒频移精确补偿后,该编码波形具有特有优势,既能消除多目标间的相互干扰,又能消除散射矩阵元素之间的串扰影响,准确进行散射矩阵测量,当多普勒频移不能精确补偿时,该编码波形极化测量性能将变差,例如,在本文测量参数下,当多普勒频移为6KHz时,PSL、1分别下降至28.5dB、22.5dB。本文结果对研究相位编码波形在瞬时极化测量中的应用前景及工程实现等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极化测量 正交互补序列 自模糊函数 互模糊函数 测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负载均衡网络中内部链路时延推测算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焦利 林宇 +2 位作者 王文东 金跃辉 程时端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86-893,共8页
了解网络内部链路特征对运维大型IP网络至关重要.前人在假定固定路由条件下采用端到端主动测量的方式从网络边缘推测网络内部链路行为特征.由于网络中存在导致随机路由的负载均衡设备,使以前的主动测量方法无法实施.采用累计生成函数和... 了解网络内部链路特征对运维大型IP网络至关重要.前人在假定固定路由条件下采用端到端主动测量的方式从网络边缘推测网络内部链路行为特征.由于网络中存在导致随机路由的负载均衡设备,使以前的主动测量方法无法实施.采用累计生成函数和随机过程方法解决随机路由条件下的网络内部链路时延推测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随机路由下的内部链路时延推测问题.根据链路时延分布,可以用来判决瓶颈链路,为网络运维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测量 时延推测 负载均衡 累积生成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测量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坚民 王中宇 +2 位作者 吕延庆 周福章 宾鸿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89-393,共5页
针对间接测量数学模型难于建立的问题 ,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非参数测量模型的建立方法。利用对训练样本的聚类结果来确定基函数的中心 ,使得神经网络在较少的训练样本条件下仍可获得较高的建模精度。应用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 针对间接测量数学模型难于建立的问题 ,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非参数测量模型的建立方法。利用对训练样本的聚类结果来确定基函数的中心 ,使得神经网络在较少的训练样本条件下仍可获得较高的建模精度。应用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模型 径向基函数 神经网络 聚类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网络综合性能评估模型 被引量:14
19
作者 阙伟科 张国清 魏郑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9-101,共3页
提出一种IP网络综合性能评估模型,结合网络健康度和路由器健康度的概念,通过测量收集网络基本性能数据,对网络作出整体评价。基于该模型开发了NHES系统,对中国移动CNGI示范网进行性能测量,实验数据很好地反映了CNGI的运行状况,为诊断网... 提出一种IP网络综合性能评估模型,结合网络健康度和路由器健康度的概念,通过测量收集网络基本性能数据,对网络作出整体评价。基于该模型开发了NHES系统,对中国移动CNGI示范网进行性能测量,实验数据很好地反映了CNGI的运行状况,为诊断网络性能问题提供了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健康度 路由器健康度 综合性能评估 性能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测量SDN性能的机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鸣 代飞 +3 位作者 许博 邢长友 李兵 张国敏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40,共10页
提出了一种能够主动测量SDN中任何两点间的端到端路径性能的机制,设计了Open Flow测量协议OFMP,实现了无需改变交换机转发规则就能测量两点间特定流的多种性能参数的原型系统OFMd。实验结果表明,OFMd只需发送一个测试报文就能快速高效... 提出了一种能够主动测量SDN中任何两点间的端到端路径性能的机制,设计了Open Flow测量协议OFMP,实现了无需改变交换机转发规则就能测量两点间特定流的多种性能参数的原型系统OFMd。实验结果表明,OFMd只需发送一个测试报文就能快速高效地获取多种端到端路径性能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主动测量机制 测量协议 端到端路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