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缝变缝宽形态对压裂井长期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建春 刘恒 曾凡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基于流体扩散理论和势叠加原理,采用半解析方法研究盒形封闭边界下垂直裂缝压裂井的油藏渗流和裂缝流动过程并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对压裂井的不稳定产能进行预测,并对裂缝非均匀流入剖面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生产初期,流入量集中于近井筒... 基于流体扩散理论和势叠加原理,采用半解析方法研究盒形封闭边界下垂直裂缝压裂井的油藏渗流和裂缝流动过程并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对压裂井的不稳定产能进行预测,并对裂缝非均匀流入剖面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生产初期,流入量集中于近井筒附近的裂缝,进入拟稳态阶段后流入量集中于裂缝趾部;裂缝沿缝长变窄的形态在生产初期不影响产能,由于流体流入裂缝的位置向裂缝趾部集中,裂缝趾部越窄,产量越低;拟稳态阶段时,等缝宽与变缝宽裂缝间的累积产量差距加大,产量差距主要集中于裂缝后1/3区域,该区域贡献了裂缝约一半的累积产量。加宽裂缝趾部缝宽能提高和保持压裂井在拟稳态阶段的产量,对压裂井的稳产、高产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流体扩散 不稳定产能 变缝宽 流入剖面 压裂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前评估在葡西油田古137区块压裂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志翔 于艳梅 +2 位作者 范克明 李存荣 佘庆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5-77,共3页
根据葡西油田古137区块开发压裂出现的压后产量达不到压裂投产的经济开发标准的问题,从压裂液体系、支撑剂的选用、纵向剖面上地应力条件对水力裂缝高度的影响3方面对以往压裂低效原因进行了分析评估。从这3方面进行优选,确定压裂施工规... 根据葡西油田古137区块开发压裂出现的压后产量达不到压裂投产的经济开发标准的问题,从压裂液体系、支撑剂的选用、纵向剖面上地应力条件对水力裂缝高度的影响3方面对以往压裂低效原因进行了分析评估。从这3方面进行优选,确定压裂施工规模,采用“二低、二高”的压裂施工参数设计思路提高近井导流能力,采用胶囊破胶剂与尾追常规破胶剂的双元破胶剂体系措施提高压裂液返排率,降低压裂液对储层和裂缝导流能力的伤害。2004年底进行了11口井压裂研究策略的现场压裂试验,获得较好效果,为该区块后续的开发井压裂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前评估 低伤害压裂液 地应力剖面 支撑剂的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页岩气地面工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雨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71,共6页
综述了我国页岩气地面工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页岩气地面工程技术具有地面集输系统规模难确定、集输管网压力变化范围大和集输流程需标准化、模块化及撬装化设计以及供、转水需求量大,压裂返排液需处理等特点。探讨了页岩... 综述了我国页岩气地面工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页岩气地面工程技术具有地面集输系统规模难确定、集输管网压力变化范围大和集输流程需标准化、模块化及撬装化设计以及供、转水需求量大,压裂返排液需处理等特点。探讨了页岩气地面集输技术、页岩气处理技术、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建设智慧页岩气田、效益页岩气田和标准化、一体化页岩气田的意义,展望了页岩气井出砂、页岩气计量和脱水、压裂返排液处理、页岩气增压等关键地面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工程 页岩气 技术现状 发展趋势 地面集输 返排液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测量角度下渗流微裂隙的全极化探地雷达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泽君 冯晅 周皓秋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23,共9页
含流体的裂隙会对石窟文物造成破坏,而毫米级裂隙的探测是石窟文物保护中的一个难题。文中首先基于水文建模模拟了水在裂隙中的流动以及在围岩中的扩散现象,然后建立了不同渗流时刻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模型,并通过坐标旋转生成了一系列... 含流体的裂隙会对石窟文物造成破坏,而毫米级裂隙的探测是石窟文物保护中的一个难题。文中首先基于水文建模模拟了水在裂隙中的流动以及在围岩中的扩散现象,然后建立了不同渗流时刻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模型,并通过坐标旋转生成了一系列不同旋转角度的模型进行全极化探地雷达(FP-GPR)正演模拟。最后,分析了H-Alpha分解和Freeman分解获得的H、α、P_(s)、P_(d)及P_(v)参数与测量角度和渗流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α、P_(s)和P_(d)三个参数与渗流时间呈现良好的一致性,而H和P_(v)两个参数与渗流时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关系;在渗流开始的一段时间,测量角度对五个参数会产生很大影响,这与所使用的电磁波的频率有关。文中的研究结果对实际中利用时移FP-GPR探测渗流微裂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极化探地雷达 时移测量 测量角度 渗流裂隙 水文模拟 目标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水平井注水吞吐效果评价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邸士莹 程时清 +3 位作者 代力 李旺东 缪立南 刘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97,共7页
针对致密油藏注水吞吐效果变差的问题,运用油藏工程方法,综合考虑了地质特征、压裂工艺及注水吞吐制度,基于压裂液返排率和压裂增产倍数,定量表征致密储层天然裂缝与压裂裂缝形成的复杂缝网发育程度,得到了缝网发育系数计算方法。采用... 针对致密油藏注水吞吐效果变差的问题,运用油藏工程方法,综合考虑了地质特征、压裂工艺及注水吞吐制度,基于压裂液返排率和压裂增产倍数,定量表征致密储层天然裂缝与压裂裂缝形成的复杂缝网发育程度,得到了缝网发育系数计算方法。采用九标度法,建立评价指标权重集,进行模糊计算与类型识别。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三塘湖盆地M区块注水吞吐效果评价,建立10项评价指标,将每项评价指标取值分为3类,确定了每类指标的取值界限。结果表明,I类井比例达到45.1%,与实际产量对比,准确率达86.21%。该研究可为致密油藏注水吞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注水吞吐 评价方法 水平井 压裂液净入地量 有效注水率 油水置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