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生高度近视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基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1
作者 陈胜蓝 郑永韬 +5 位作者 胡旺成 倪作为 夏冰 叶春梅 杜持新 陈晓丹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5-1121,共7页
背景中小学生由于学习压力、电子产品普及以及不良用眼习惯,视力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成为近视的高发群体,高度近视作为近视的严重阶段,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现有诸多研究对近视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但鲜有研究针对性阐... 背景中小学生由于学习压力、电子产品普及以及不良用眼习惯,视力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成为近视的高发群体,高度近视作为近视的严重阶段,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现有诸多研究对近视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但鲜有研究针对性阐明风险因素与高度近视发生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本研究结合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开发一个中小学生高度近视风险预测模型,通过早期识别高风险个体,延缓或阻止高度近视的发展,实现近视的三级预防,对中小学生的学业和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目的探究中小学生高度近视的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中小学生高度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于2023年选取杭州市12所学校中度近视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队列,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对纳入研究的中小学生开展近视状况监测,研究期间进展为高度近视的中小学生作为高度近视发生组,其余未进展为高度近视的中小学生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开展视力保健行为进行调查。采用Lasso回归筛选特征变量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中小学生高度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列线图对风险预测模型可视化,同时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Calibration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最后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进一步明确年龄与高度近视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12所中小学校共纳入2468名学生,未进展为高度近视的学生1293名,中度近视进展为高度近视的学生1175名,高度近视发生率为47.61%(1175/2468)。两组学生年龄、年级、BMI、每日入睡时间、地区、户外活动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课后作业时间、家用台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筛选出8个特征变量:年级、BMI、每日入睡时间、地区、户外活动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课后作业时间、家用台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年级(OR=2.612,95%CI=2.185~3.127),超重或肥胖(OR=2.140,95%CI=1.458~3.169)、偏瘦(OR=1.807,95%CI=1.430~2.290),每日入睡时间在22:00之后(OR=1.408,95%CI=1.188~1.670),户外活动时间1~2 h/d(OR=1.371,95%CI=1.122~1.675)、<1 h/d(OR=1.648,95%CI=1.342~2.027),电子产品使用时间>2 h/d(OR=1.440,95%CI=1.119~1.856),课后作业时间1~2 h/d(OR=1.461,95%CI=1.126~1.899)、>2 h/d(OR=1.534,95%CI=1.218~1.935)为中小学生高度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高中年级(OR=0.560,95%CI=0.419~0.743)为中小学生高度近视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基于年级、BMI、每日入睡时间、户外活动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课后作业时间等6个变量构建的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40(95%CI=0.825~0.855),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一致性、应用性,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13~15岁为高度近视的高发年龄段。结论中小学生高度近视发生率较高,风险预测模型为高度近视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应在初中年级加强近视防控措施,改善学生的视力保健行为,降低高度近视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学生 高度近视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限制性立方样条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文病历的实体关系抽取模型研究
2
作者 单涛 许鑫 +4 位作者 王园梦 王宇翱 景慎旗 叶继元 郭永安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3,共10页
[目的/意义]关系抽取是电子病历处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电子病历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至关重要。为解决中文电子病历关系抽取中实体冗余、实体词嵌套和实体重叠问题,提高医疗信息抽取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中文病历关系抽取模型。[方... [目的/意义]关系抽取是电子病历处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电子病历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至关重要。为解决中文电子病历关系抽取中实体冗余、实体词嵌套和实体重叠问题,提高医疗信息抽取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中文病历关系抽取模型。[方法/过程]将关系抽取任务分解为关系优先解码器、全局实体提取和主体—客体对齐三部分。首先通过解码器预测和过滤关系,并基于预测的关系限制实体提取;其次采用关系特定的注意机制和全局指针网络,有效处理信息重叠和主体/客体嵌套问题;最后引入实体对应矩阵将主体、客体及其关系对齐为三元组。[结果/结论]分别在CMeIE中文病历数据集和DiaKG真实糖尿病中文数据集上进行综合实验并与6种常用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本文模型在数据集CMeIE和DiaKG上的F1值较主流模型CasRel分别提升了6.6%和5.8%。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有效解决中文病历复杂性带来的实体嵌套和实体重叠问题,对医疗信息提取和数据处理流程具有良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抽取 中文病例 电子病例 实体嵌套 实体重叠 注意力机制 全局指针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受精发生单卵双胎的危险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超 庾广聿 +2 位作者 高磊磊 于春梅 金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6-391,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发生单卵双胎(MZT)的危险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IVF-ET行单胚胎移植活产患者4537例,将其中76例MZT患者纳入MZT组;通过5∶1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发生单卵双胎(MZT)的危险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IVF-ET行单胚胎移植活产患者4537例,将其中76例MZT患者纳入MZT组;通过5∶1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将380例单卵单胎患者纳入单卵单胎组。采用单因素与Lasso回归分析校正MZT的影响因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影响MZ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析影响权重,再对其进行相乘与相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受精方式、辅助孵化、移植胚胎类型、移植胚胎方式、胚胎培养时间、绒促性素(HCG)日雌二醇(E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囊胚移植(OR 2.847,95%CI 1.559~5.199)、冻融胚胎移植(OR 2.640,95%CI 1.354~5.145)、HCG日E_(2)(OR 1.783,95%CI 1.033~3.077)为MZT独立危险因素(P<0.05),影响权重依次为囊胚移植(11.60)>冻融胚胎移植(6.54)>HCG日E_(2)(4.32)。胚胎移植类型与HCG日E_(2)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加交互作用,交互作用指数(S)为4.690(95%CI 1.896~11.598)、超额危险度(RERI)为4.128(95%CI 2.236~6.019)、归因比(AP)为0.661(95%CI 0.536~0.786)。结论:囊胚移植、冻融胚胎移植、HCG日E_(2)为影响MZT发生的危险因素,胚胎移植类型与HCG日E_(2)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加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卵双胎 危险因素 辅助生殖技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巢式病例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浏阳市产妇产后出血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5
4
作者 王小娟 谭红专 +5 位作者 周书进 何玥 沈琳 柳祎 胡丽 徐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了解浏阳市产后出血的发病情况,并探讨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浏阳市37个乡镇(街道)中随机选取14个乡镇(街道),以所选取乡镇(街道)的妇幼保健部门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登记建册的所有孕产妇为研究对... 目的:了解浏阳市产后出血的发病情况,并探讨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浏阳市37个乡镇(街道)中随机选取14个乡镇(街道),以所选取乡镇(街道)的妇幼保健部门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登记建册的所有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孕早、孕中、孕晚及分娩各期进行随访,收集其孕产妇保健手册和病历资料.以手册和病历记录的产后出血量超过500 mL为病例,从该队列无产后出血(出血量<500 mL)的人群中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相同数目的产妇为对照.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到5 933名产妇的资料,其中有132例诊断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产后出血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贫血(OR=3.940,95% CI:2.100~7.389),疤痕子宫(OR=2.730,95%CI:1.198~6.220),胎盘前置(OR=10.665,95% CI:1.142~99.566),胎盘因素(OR=4.332,95%CI:1.004~18.692),产程延长(OR=5.899,95% CI:2.602~13.376).结论:产后出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尽早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影响因素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妇女妊娠期贫血影响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谭珊 李洪艳 +7 位作者 高晓 向仕婷 何琼 张莉 黄莉 熊昌辉 晏强 颜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9-625,共7页
目的:探讨长沙市妇女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长沙市开福区3个街道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分娩的713例产妇,建立队列,于产后15 d内回顾性收集其孕期健康信息... 目的:探讨长沙市妇女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长沙市开福区3个街道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分娩的713例产妇,建立队列,于产后15 d内回顾性收集其孕期健康信息。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贫血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长沙市妇女妊娠期贫血患病率为9.96%。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高(OR=0.632,P=0.020)、文化程度高(OR=0.276,P=0.033)、补叶酸(OR=0.248,P=0.050)、补铁(OR=0.272,P<0.001)及食用血制品(OR=0.588,P=0.044)是妊娠期贫血发生的保护因素,经产妇(OR=2.917,P=0.003)、孕前月经持续时间长(OR=1.335,P=0.041)、住房新装修(OR=3.690,P=0.045)及饮茶(OR=1.365,P=0.094)是妊娠期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长沙市妇女妊娠期贫血的患病率处于中下水平。妊娠期贫血的发生与妇女的经济水平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孕产妇加强孕期营养及居室环境监测,少喝浓茶,改善铁的营养状况,可预防或降低妊娠期贫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贫血 影响因素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34例参附注射液疑似过敏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白洋 杨薇 +3 位作者 刘峘 曾宪斌 庄严 谢雁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5-510,共6页
目的根据全国20家医院的信息系统,筛选引起参附注射液疑似过敏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处方序列分析结合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使用参附注射液后予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患者为病例组,每个病例选择4个匹配对照,分析入院病情、过敏史、溶媒、... 目的根据全国20家医院的信息系统,筛选引起参附注射液疑似过敏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处方序列分析结合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使用参附注射液后予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患者为病例组,每个病例选择4个匹配对照,分析入院病情、过敏史、溶媒、单次剂量及合并用药情况。结果两组入院病情、溶媒、单次剂量及合并用药有明显差异(P<0.05,P<0.01),过敏史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疑似过敏反应与溶媒、单次剂量及合并用药有关。单次给药剂量越大,不合理联合用药越多,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处方序列分析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疑似过敏反应 上市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核心家庭与空巢家庭成员生命质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雪花 赵旭东 +3 位作者 许传志 张京晶 谭健烽 万崇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3959-3962,共4页
目的了解核心家庭与空巢家庭成员的生命质量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与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昆明市西山区气象路社区的部分核心家庭、空巢家庭成员。采用自行设计的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进行测定。结... 目的了解核心家庭与空巢家庭成员的生命质量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与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昆明市西山区气象路社区的部分核心家庭、空巢家庭成员。采用自行设计的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进行测定。结果核心家庭成员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维度的得分高于空巢家庭成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精神健康维度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家庭成员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维度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人均收入的家庭成员中,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维度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慢性病患病情况的家庭成员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维度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伤残情况的家庭成员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维度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巢家庭成员的生命质量低于核心家庭成员的生命质量,并受文化程度、慢性病、伤残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家庭 空巢家庭 生命质量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亚健康危险性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升伟 孙晓敏 +8 位作者 吴六国 王天 李斐 程静茹 蒋平平 项磊 唐杨 赵晓山 罗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29-1732,共4页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亚健康发生之间的关联,为亚健康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队列中获得由健康状态转化为亚健康状态133例,按1∶1的比例分别匹配以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对照。结果单因素条...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亚健康发生之间的关联,为亚健康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队列中获得由健康状态转化为亚健康状态133例,按1∶1的比例分别匹配以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对照。结果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及体质指数差异未见显著,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亚健康的发生有显著性意义,OR值为5.90(95%CI为3.12~11.16,P=0.000)。对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中的六个维度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压力管理的贡献作用有统计学关联,OR值为4.00(95%CI为1.54~10.40,P=0.004)。结论不良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是亚健康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中以压力管理能力的作用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亚健康 危险因素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发育迟缓的孕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胡丽 谭红专 +4 位作者 周书进 何玥 沈琳 柳祎 文师吾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99-1103,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孕前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在湖南省浏阳市14个乡镇妇幼保健所就诊的1368名育龄妇女纳入孕前队列,追踪其妊娠结局。将在随访期内发生的宫内发育迟缓儿作为病例组,从该队列已分娩的正...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孕前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在湖南省浏阳市14个乡镇妇幼保健所就诊的1368名育龄妇女纳入孕前队列,追踪其妊娠结局。将在随访期内发生的宫内发育迟缓儿作为病例组,从该队列已分娩的正常新生儿中按1:3匹配抽取对照。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孕前影响因素。结果:孕前BMI(OR=64.775)、腰围(OR=0.166)、流产史(OR=6.997)、总胆固醇水平(OR=0.045)、叶酸水平(OR=0.077)、皮质醇水平(OR=9.164)与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有关。结论:宫内发育迟缓与孕前BMI、腰围、流产史、总胆固醇水平、叶酸水平、皮质醇水平有关。加强孕前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以指导孕前保健,并根据孕前BMI和腰围适当增加孕妇营养,可能是预防宫内发育迟缓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发育迟缓 孕前因素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农村地区糖尿病危险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强德仁 周义红 +5 位作者 许敏锐 马红霞 龚建行 狄旭东 沈洪兵 胡志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探讨常州地区农村人群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4年6月-2005年9月在常州市武进区共抽取20 803例居民进行了基线调查,并在2008年3月-2009年10月成功随访18 838例... 目的:探讨常州地区农村人群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4年6月-2005年9月在常州市武进区共抽取20 803例居民进行了基线调查,并在2008年3月-2009年10月成功随访18 838例。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将本次随访新发10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1∶4频数匹配,随机抽取404例年龄性别完全匹配且基线未患糖尿病的对象作为对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血压、超重(BMI 24.00-27.99)、肥胖(BMI≥28)可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而高密度脂蛋白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结论:高血压、超重(BMI 24.00-27.99)与肥胖(BMI≥28)以及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可能是常州农村地区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当针对重点人群干预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气相关肺炎致病危险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代芊 薛国文 +2 位作者 刘建平 张蔚 王思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通气相关肺炎(VAP)的致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58例确诊为VAP的病例,按同科室,同性别,年龄相同或相近(±5岁),入院时间相同或相近(<1周),病情相似,1∶1配以58例对... 目的:探讨通气相关肺炎(VAP)的致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58例确诊为VAP的病例,按同科室,同性别,年龄相同或相近(±5岁),入院时间相同或相近(<1周),病情相似,1∶1配以58例对照,进行单因素、剂量效应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有16种差异呈显著性。②多因素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础病病情重(OR=9.40)、留置胃管(OR=8.86)、患者意识状态差(OR=8.39)、气管切开(或插管)时间长(>2周)(OR=6.89)、有颅脑外伤(OR=6.60)、频繁更换呼吸机接头插管(OR=6.44)、应激性溃疡预防用药(OR=5.52)、住院时间长(>1月)(OR=4.31)为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础病病情程度、气管切开或插管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意识状态程度与VAP的发生存在明显量效关系。③用美蓝经胃管注入体内,随后2d在咽部及下呼吸道分泌物中检出,证明存在胃→咽→下呼吸道的逆行感染途径。结论:VAP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综合,既有外源性的,也有内源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相关肺炎 危险因素 肺炎 Logistic回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卢艳辉 刘振奎 +5 位作者 李世阳 王艳飞 李春梅 袁二伟 邢静 郭卫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96-1002,共7页
目的:探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a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ARDS)患儿行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ARDS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 目的:探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a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ARDS)患儿行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ARDS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110例,记录患儿的基线资料、血气分析指标、实验室检测指标、呼吸机参数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和PEWS。参考患儿通气治疗结果,出现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患儿纳入试验组(n=20),根据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同队列状态良好的患儿作为对照组(n=40)。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通气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的因素。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氧合指数(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机械通气时间、平均动脉压(mean article pressure,MAP)、潮气量(tidal volume,VT)、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PCIS和PEWS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提示MODS,PaO2/FiO2,PaCO2,VT,PEEP和PEWS对ARDS患儿机械通气后发生并发症均存在影响(均P<0.05)。结论:MODS,PaO2/FiO2,PaCO2,VT,PEEP和PEWS对ARDS患儿机械通气后发生并发症存在影响。PEWS联合其余指标可评估ARDS患儿机械通气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儿童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学指标联合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和Brighton儿童早期预警评分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1
13
作者 卢艳辉 刘振奎 +5 位作者 李世阳 王艳飞 李春梅 袁二伟 邢静 郭卫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800-1806,共7页
背景脓毒症患儿在发病初期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其预后不佳,病死率较高。此外,脓毒症患儿的一些临床症状常与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似,这无疑又增加了脓毒症的误诊率。早期确诊是改善脓毒症患儿并发症导致死亡的最有... 背景脓毒症患儿在发病初期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其预后不佳,病死率较高。此外,脓毒症患儿的一些临床症状常与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似,这无疑又增加了脓毒症的误诊率。早期确诊是改善脓毒症患儿并发症导致死亡的最有效方法,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更精确的评估脓毒症患儿死亡的指标。目的评估血清学指标联合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Brighton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脓毒症患儿20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一般资料、血清学指标及PCIS、Brighton PEWS。以入院确诊脓毒症/严重脓毒症为起点,死亡或出院为终点,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研究期间发生死亡的患儿定义为试验组。另外,每当队列内出现1例患儿死亡时,在该队列尚未死亡的患儿中按1∶1匹配同步选取性别、年龄(<3岁)、原发感染部位等条件相近或相同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患儿死亡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降钙素原(PCT)、清蛋白(Alb)、PCIS、Brighton PEWS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价值。结果根据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最终共选出94例脓毒症患儿进行分析,试验组47例,对照组47例,病死率为22.9%。试验组1 h内应用抗菌药率、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休克发生率、MODS受累器官个数、PCT、Brighton PEWS大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对照组,Alb、PCIS小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 h内应用抗菌药〔OR=1.795,95%CI(1.723,1.870)〕、休克〔OR=1.673,95%CI(1.299,2.154)〕、MODS受累器官个数〔OR=2.132,95%CI(1.507,3.016)〕、PCT〔OR=1.392,95%CI(1.336,1.450)〕、PCIS〔OR=0.553,95%CI(0.477,0.641)〕、Brighton PEWS〔OR=2.536,95%CI(2.268,2.836)〕是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Alb联合PCIS、Brighton PEWS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AUC分别高于其单独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AUC(P<0.05)。结论 Alb联合PCIS、Brighton PEWS对脓毒症患儿死亡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有望作为临床早期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辅助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死亡 预测 血清学指标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Brighton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巢式病例对照探讨HBV围生期传播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智昱 李夏雨 +1 位作者 颜雪梅 陈立章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HBV围生期传播的影响因素,为防制HBV围生期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1∶1匹配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41对HBsAg阳性孕妇及所生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血液相关指标,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 目的:探讨HBV围生期传播的影响因素,为防制HBV围生期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1∶1匹配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41对HBsAg阳性孕妇及所生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血液相关指标,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HBV围生期传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配对四格表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文化程度、一级家族史、肝功能异常、血清谷丙转氨酶、系统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儿宫内窘迫及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等。进入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为一级家族史、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系统治疗及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结论:对肝功能异常的HBsAg阳性妇女孕前进行积极正规治疗,规范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防治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可以降低HBV的围生期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阳性 乙型肝炎病毒 围生期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原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的建立及转化为白血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燕 陈波斌 +2 位作者 王小钦 许小平 林果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38-1646,共9页
目的:建立成人原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队列,对该队列中MDS患者的临床特点、WHO分型和转化为白血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我国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转化为白血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收集... 目的:建立成人原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队列,对该队列中MDS患者的临床特点、WHO分型和转化为白血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我国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转化为白血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收集连续性样本,对上海市中美联合白血病协作组24家医院提供的病例进行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包括染色体G显带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骨髓病理检查,采用WHO标准进行诊断和分型,并进行严密随访。白血病转化累积风险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Log-rank时序检验用于MDS转化为白血病的单因素分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MDS转化为白血病的多因素分析。结果:经上述综合诊断方法,共有435例患者诊断为MDS。截至到随访终点,该队列全部患者中383例(88%)获得随访,52例失访(12%)。中位随访时间20.3(4.2-57.1)个月。该队列中共有41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病例组),342例未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对照组)。该队列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8(18-90)岁,男女比例为1.33∶1。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病态(RCMD)病例所占比例最高(65.5%),而难治性贫血(RA)(2.3%)、环状铁幼粒细胞难治性贫血(RARS)(1.1%)和5q-综合征(0.5%)所占比例较低。染色体异常率为38.7%,以+8最多见,占所有病例的16.7%(71例)。41例MDS转化为白血病患者中位转化为白血病时间为4(1-25)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P=0.028)、性别(P=0.018)、白细胞计数(P=0.006)、中性粒细胞绝对值(P=0.029)、WHO分型(P=0.000)、骨髓原始细胞比例(P=0.000)、IPSS染色体危险分组(P=0.000)以及IPSS预后分组(P=0.000)共8个变量与MDS转化为白血病相关。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确定,年龄(P=0.002)、性别(P=0.000)、WHO分型(P=0.000)、IPSS染色体分组(P=0.045)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P=0.048)为MDS转化为白血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建立了我国435例成人原发MDS患者的研究队列,MD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WHO亚型分布均与西方国家存在不同。年龄、性别、WHO分型、IPSS染色体分组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为本研究中MDS转化为白血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WHO分型 白血病 危险因素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发病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建花 张世勇 +2 位作者 周吉坤 孙印旗 尹遵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炎、脑膜炎人群中发生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4匹配的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寻找脑炎、脑膜炎人群发生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危险因素,使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在1 037例急性脑炎、脑膜炎... 目的探讨急性脑炎、脑膜炎人群中发生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4匹配的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寻找脑炎、脑膜炎人群发生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危险因素,使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在1 037例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中,真菌培养确诊新型隐球菌脑膜炎23例,累计发病率、发病密度分别为2.22%、10.50人年。78.26%(18例)的病例是15岁以下儿童。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发病至就诊的间隔时间在20d以上(OR=28.78)、曾暴露于鸽子等鸟类及其粪便、植物和土壤(OR=20.49)、患者或其家长大专及以上学历(OR=0.10)、伴有其他基础疾病(OR=8.85)是该病的相关因素。结论发病至就诊的间隔时间在20d以上,曾暴露于鸽子等鸟类及其粪便、植物和土壤等腐生物质,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患者或其家长大专及以上学历是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修补膀胱阴道瘘失败的预后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洋 陈宇珂 +1 位作者 车新艳 吴士良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5-679,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经阴道修补膀胱阴道瘘(vesicovaginal fistula,VVF)失败的预后因素。方法:应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受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手术失败的15例患者为病例组,检... 目的:分析影响经阴道修补膀胱阴道瘘(vesicovaginal fistula,VVF)失败的预后因素。方法:应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受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手术失败的15例患者为病例组,检索同一时间范围内由同一术者进行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成功的患者,按照1∶4匹配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膀胱阴道瘘病因、伴随泌尿生殖系统畸形情况、修补次数、瘘口特征、手术过程、术后恢复等因素是否具有差异,分析经阴道修补膀胱阴道瘘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BMI(26.3±3.9)kg/m^(2),阴道内瘘口直径(1.5±0.8)cm,经阴道修补的手术时间(111.8±19.8)min,伴随泌尿生殖系统畸形比例4/15,多次经阴道修补比例13/15,同期接受输尿管再植比例6/15,术后发热比例5/15;对照组BMI(23.9±3.0)kg/m^(2),阴道内瘘口直径(0.8±0.5)cm,经阴道修补的手术时间(99.9±19.7)min,伴随泌尿生殖系统畸形比例2/60,多次经阴道修补比例18/60,同期接受输尿管再植比例5/60,术后均无发热。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BMI高(P=0.013)、阴道内瘘口直径大(P=0.002)、经阴道修补的手术时间长(P=0.027)、伴随泌尿生殖系统畸形比例高(P=0.013)、多次经阴道修补比例高(P<0.001)、既往初次修复时同期接受输尿管再植比例高(P=0.006)、经阴道修补术后发热比例高(P<0.001)。选取瘘口直径、伴随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经阴道多次修补、既往接受过输尿管再植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后退法进行影响因素筛选。多因素分析显示瘘口直径≥1 cm(OR=10.45,95%CI=1.90~57.56,P=0.007)、经阴道多次修补(OR=16.97,95%CI=3.17~90.91,P=0.001)是经阴道修补VVF失败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瘘口直径≥1 cm、经阴道多次修补是经阴道修补VVF失败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阴道瘘 经阴道修补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少症的评估方法 被引量:12
18
作者 余卫 程晓光 袁凌青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40-246,共7页
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近来备受关注的老年综合征,其定义最初由Irwin Rosenberg在1989年提出,泛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肌量减少和肌力下降等改变[1]。肌少症的特点是骨骼肌量减低,肌肉内脂肪堆积,导致肌肉力量减低和肌肉功能下降,... 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近来备受关注的老年综合征,其定义最初由Irwin Rosenberg在1989年提出,泛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肌量减少和肌力下降等改变[1]。肌少症的特点是骨骼肌量减低,肌肉内脂肪堆积,导致肌肉力量减低和肌肉功能下降,进而导致躯体残疾、生活质量降低,甚至死亡等[2-3]。肌肉减少是指肌量的绝对或相对减少[4]。任何病因引起的肌量减少或分布异常均可导致肌力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内 骨折风险 Rosenberg 测量部位 生活质量 步速 测量方法 下肢肌肉 手握力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4
19
作者 高姗 林江 +1 位作者 李福琴 栗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5-818,共4页
目的了解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相关感染发病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甲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使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2 09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监测期间出现输液港相关感染的2... 目的了解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相关感染发病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甲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使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2 09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监测期间出现输液港相关感染的26例患者为病例组,按照1∶2的比例,随机选取同期进行该类手术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一般资料、研究指标方面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输液港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监测期间,输液港植入患者共置管274 838 d,26例患者发生输液港相关感染,发病率为1.24%,日发病率为0.09‰;感染病原体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30.77%);有糖尿病史(OR=3.61,95%CI:1.27~10.11)、置港时长≥90 d(OR=4.71,95%CI:1.65~13.22)、手术时长≥40 min(OR=3.60,95%CI:1.34~9.64)为患者发生输液港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对植入输液港患者的监测和随访,特别是对患有糖尿病、置管时间长、手术时间长的患者更应密切关注,以利于输液港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港 感染 输液港相关感染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后中医证型与预后相关性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邹超 林存洁 +4 位作者 赵诚和 王霞 孙凌云 易丹辉 杨宇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6期1040-1045,共6页
目的:本研究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中医证型与预后相关性进行探索分析。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的结直肠癌患者,对5年内出现复发转移的20例患者(观察组),按1:4匹配80例未复发转移患者为... 目的:本研究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中医证型与预后相关性进行探索分析。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的结直肠癌患者,对5年内出现复发转移的20例患者(观察组),按1:4匹配80例未复发转移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从肿瘤部位、TNM分期中医证型、术后辅助治疗及中药治疗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以肝脾不和居多(P=0.027),对照组脾肾两虚更多(P=0.029)。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中药治疗时间对预后是一种保护因素(OR<1),而肝肾阴虚证(OR>1)较脾肾两虚证的复发转移几率大大增加。结论:特定的中医证候与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可能具有相关性,中药治疗可能对预后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医证型 预后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