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带方波电流注入电路的串联型24脉波整流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景芳 赵晨 +3 位作者 姚绪梁 李磊 刘瑜超 陈启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4,共8页
为了解决常规串联型12脉波整流器输入电流谐波含量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方波电流注入电路(SWCI)的串联型24脉波整流器。SWCI中的单相整流桥被串联在负载通路中,它根据输入电压的极性交替导通来增加整流桥的输出电流的电平数,然后根据... 为了解决常规串联型12脉波整流器输入电流谐波含量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方波电流注入电路(SWCI)的串联型24脉波整流器。SWCI中的单相整流桥被串联在负载通路中,它根据输入电压的极性交替导通来增加整流桥的输出电流的电平数,然后根据交直流两侧电流的对应关系,将整流器的输入电流的台阶数增加到24,进而实现对输入电流谐波的有效抑制。分析结果表明,当SWCI按最优匝比设计时,输入电流被改进为标准的24台阶波,消除了输入电流的11、13次谐波。所提SWCI方案无须采用任何有源器件,且SWCI中辅助变压器的容量仅为整流器输出功率的1.95%,故所提方案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等优点。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搭建了一台输出功率为2 kW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WCI方案后,输入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由12.1%降低为3.6%,谐波被有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型多脉波整流器 谐波抑制 电流注入 脉波倍增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控制时延的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高频环流抑制策略
2
作者 李卫超 韩金洋 +2 位作者 周亮 邓晨 晏明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6,共7页
针对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桥臂环流抑制问题,首先分析了采用对称规则采样和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时桥臂环流的不同,将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视为一个整体采用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控制,并建立了考虑控制时延的桥臂环流预测模... 针对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桥臂环流抑制问题,首先分析了采用对称规则采样和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时桥臂环流的不同,将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视为一个整体采用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控制,并建立了考虑控制时延的桥臂环流预测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提出了采用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时的环流抑制策略,将桥臂环流峰值降低约50%;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 环流抑制 控制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变流器有源前端模块化交错并联环流抑制
3
作者 张国澎 华森 +3 位作者 刘渤 郑征 陶海军 李常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8-86,共9页
针对交、直流侧分别并联的储能变流器有源前端模块化交错并联带来的零序环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差拍算法的改进环流抑制策略。首先,分析并联模块交错调制对环流的影响,给出系统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建立交错并联系统环流等... 针对交、直流侧分别并联的储能变流器有源前端模块化交错并联带来的零序环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差拍算法的改进环流抑制策略。首先,分析并联模块交错调制对环流的影响,给出系统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建立交错并联系统环流等效电路。然后,设计了环流控制器,环流控制通过计算每个模块的环流大小,得出各个模块的零矢量调节参数。其次,对相应模块控制过程中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的零矢量进行调节来抑制环流。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实现环流抑制和均流控制,并将系统效率提高了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变流器有源前端 多模块并联 交错调制 无差拍算法 环流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受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
4
作者 陈仕龙 邓小伟 +1 位作者 毕贵红 赵四洪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152,共12页
为了抑制弱受端高压直流(HVDC)输电系统连续换相失败,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电阻电感控制方法的弱受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分析低压限流控制策略抑制换相失败功能,根据电阻、电感限制电流的作用原理,分析虚拟电阻限流控... 为了抑制弱受端高压直流(HVDC)输电系统连续换相失败,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电阻电感控制方法的弱受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分析低压限流控制策略抑制换相失败功能,根据电阻、电感限制电流的作用原理,分析虚拟电阻限流控制方法及虚拟电感限流控制方法抑制换相失败原理及功能,提出基于虚拟电阻电感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控制方法,推导出虚拟电阻电感控制方法中直流侧电流指令值与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相关计算公式,提出虚拟电阻电感控制方法中虚拟电阻与虚拟电感计算整定方法。利用PSCAD/EMTDC建立弱受端永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对所提出的虚拟电阻电感换相失败抑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虚拟电阻电感换相失败抑制策略能有效抑制弱受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连续换相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低压限流 虚拟电阻 虚拟电感 虚拟电阻电感 连续换相失败 抑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电流平均值法的PMSM谐波电流抑制策略
5
作者 谷鑫 马兰港 +1 位作者 李奕旸 金雪峰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1,共9页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算法中基于低通滤波器和电流平均值法的谐波电流提取方法无法兼顾电流提取精度和动态响应速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电流平均值法的谐波电流提取方法。将谐波电流信号进行多旋转坐标系变换后,先后...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算法中基于低通滤波器和电流平均值法的谐波电流提取方法无法兼顾电流提取精度和动态响应速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电流平均值法的谐波电流提取方法。将谐波电流信号进行多旋转坐标系变换后,先后经过低通滤波器和电流平均值算法模块进行滤波,从而在保证谐波电流提取精度的同时,加快提取的动态响应速度。将所提出的电流提取方法与电流PI控制策略相结合,通过仿真分析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电机在500、1500和3000 r/min 3种典型转速下,采用所提方法前后,定子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分别从11.54%、8.14%和8.25%降到了6.84%、4.45%和5.66%,实现了对永磁同步电机5、7次谐波电流的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谐波电流提取 谐波电流抑制 低通滤波器 电流平均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永磁电机驱动器的共模环流抑制方法
6
作者 彭飞 董影 +2 位作者 周佳新 姚宇 黄允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9-318,I0025,共11页
永磁同步电机正往高速化、高压化的方向发展,这会导致电机电流的开关纹波增大、电机损耗增加。然而,考虑到大功率电机驱动器的开关损耗,无法通过直接提高开关频率的方式降低开关纹波。双频永磁电机驱动器可以有效解决大功率和高开关频... 永磁同步电机正往高速化、高压化的方向发展,这会导致电机电流的开关纹波增大、电机损耗增加。然而,考虑到大功率电机驱动器的开关损耗,无法通过直接提高开关频率的方式降低开关纹波。双频永磁电机驱动器可以有效解决大功率和高开关频率之间的矛盾。为了抑制双频逆变器内部的共模环流,降低高频逆变器的容量需求,对共模环流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一种共模环流抑制方法,通过在高频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中注入零轴分量,有效降低共模环流,从而减小功率器件的容量和损耗。通过仿真和实验,详细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电机 双频逆变器 共模环流抑制 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点电压估计的多VSG无功分配控制策略
7
作者 杨巧玲 胡方彬 +1 位作者 张晓雨 任秋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99,共6页
针对低压微电网中由于线路阻抗呈阻感性以及不匹配,使得常规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多逆变器往往存在功率耦合和无功分配不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点电压估计的多VSG无功分配控制策略.首先,引入虚拟阻抗技术将等效输出阻抗设计... 针对低压微电网中由于线路阻抗呈阻感性以及不匹配,使得常规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多逆变器往往存在功率耦合和无功分配不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点电压估计的多VSG无功分配控制策略.首先,引入虚拟阻抗技术将等效输出阻抗设计成感性,以实现功率解耦;其次,对公共耦合点电压进行准确估计,在励磁控制器中引入基于公共耦合点估计电压的负反馈和积分环节,以实现线路阻抗对无功功率的解耦;最后,引入动态虚拟阻抗环节,并采用无功功率调节其大小,降低了公共耦合点电压的跌落,并减少了线路阻抗不匹配对环流的影响,提高了电能质量.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逆变器并联 动态虚拟阻抗 功率分配 环流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y平面闭环电流控制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改进多矢量模型预测控制
8
作者 徐奇伟 易良武 +2 位作者 夏波 苗轶如 蔡华祥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506-4521,共16页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DTP-PMSM)多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可以解决单矢量MPCC存在的电流和转矩谐波问题。但是传统DTP-PMSM多矢量MPCC仍然具有计算负担重、易受非理想因素影响和xy平面电流谐波大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xy平...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DTP-PMSM)多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可以解决单矢量MPCC存在的电流和转矩谐波问题。但是传统DTP-PMSM多矢量MPCC仍然具有计算负担重、易受非理想因素影响和xy平面电流谐波大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xy平面闭环电流控制的DTP-PMSM改进多矢量MPCC策略。首先采用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GPIO)观测集总扰动并更新预测模型,提高αβ平面电流的控制性能。然后采用αβ平面最外层基本电压矢量合成xy平面的虚拟电压矢量,在不引入额外电压矢量的前提下,实现对xy平面电流的闭环控制,并推导得到脉冲信号的开关序列以及各矢量的作用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够减少控制算法的计算时间,提升αβ平面电流的控制性能,还能抑制xy平面谐波电流。同时,该文所提出的xy平面闭环电流控制策略不影响αβ平面MPCC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谐波电流抑制 多虚拟电压矢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例矢量谐振自抗扰的PMSM谐波抑制策略
9
作者 张奇志 毛璀璨 +2 位作者 刘海龙 许宇豪 肖海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1,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采用传统矢量控制时不能无静差跟踪交流信号,存在周期性谐波电流扰动及参数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比例矢量谐振自抗扰控制(proportion vector resonant-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PVR-LADRC)策略...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采用传统矢量控制时不能无静差跟踪交流信号,存在周期性谐波电流扰动及参数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比例矢量谐振自抗扰控制(proportion vector resonant-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PVR-LADRC)策略。实现了已知扰动反馈补偿中dq轴电流完全的解耦,并在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中引入改进的矢量谐振控制器,构成PVR-LADRC策略,改善了LADRC对特定次谐波抑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对所提PVR-LADRC的谐波抑制能力及抗扰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相电流中6k±1次谐波抑制效果在90%以上,有效降低了6次及12次转矩脉动,且相较于传统控制方法有更强的参数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自抗扰控制 矢量谐振控制 电流谐波抑制 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重复控制+LADRC的PMSM电流谐波抑制策略
10
作者 康尔良 李公达 董新宝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07,共12页
电流环是实现高精度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的关键,然而PMSM驱动器的电流回路中存在很多电流谐波,降低了PMSM驱动器的性能。为抑制这些谐波,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改进重复控制的PMSM矢量控制方案。首先,分析了PMSM电流谐... 电流环是实现高精度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的关键,然而PMSM驱动器的电流回路中存在很多电流谐波,降低了PMSM驱动器的性能。为抑制这些谐波,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改进重复控制的PMSM矢量控制方案。首先,分析了PMSM电流谐波产生来源,同时引入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抑制直流扰动;其次,提出一种改进重复控制的奇次谐波重复控制器,将其与LADRC并联并分析其稳定性。针对传统重复控制采样频率与外部信号电流谐波频率比值不为整数时导致的频率偏移问题,引入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IIR)对频率比值分数部分构成的延时环节进行逼近,进一步减小电流谐波。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对电流谐波进行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自抗扰控制 重复控制 电流谐波抑制 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自适应ADRC的PMSM不确定电流扰动抑制策略
11
作者 康尔良 石晟金 李胜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134,146,共12页
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运行时存在复杂的电流扰动。这些扰动不仅包括外加负载时的扰动,还包括因其自身运行特性产生的扰动。为了抑制这些扰动,提出一种频率自适应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首先,分析扰动下的PMSM的数学模型,同时,分析传统线... 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运行时存在复杂的电流扰动。这些扰动不仅包括外加负载时的扰动,还包括因其自身运行特性产生的扰动。为了抑制这些扰动,提出一种频率自适应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首先,分析扰动下的PMSM的数学模型,同时,分析传统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存在的问题。其次,在传统LADRC的扩张状态观测器(ESO)上,引入频率自适应的谐振控制器。传统的ESO用以估计直流扰动,引入的频率自适应谐振控制器可以估计交流扰动,从而使传统LADRC能同时抑制不确定周期扰动和非周期扰动。这种改进的ESO通过最小二乘估计来估计不确定的频率,从而不需要扰动的准确信息。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采用此种方法的控制器能对电流纹波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自抗扰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电流扰动抑制 频率自适应 最小二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极永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聂杰 王凯 +4 位作者 郭玲玲 李烽 朱姝姝 刘闯 陈万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8-1126,I0026,共10页
交替极永磁(consequent pole permanent magnet,CPPM)电机每对极下的气隙磁密不对称,在特定极槽配合下其反电动势(electromotive force,EMF)中存在2、4次等偶次谐波分量,引起额外的转矩脉动,降低转矩输出品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 交替极永磁(consequent pole permanent magnet,CPPM)电机每对极下的气隙磁密不对称,在特定极槽配合下其反电动势(electromotive force,EMF)中存在2、4次等偶次谐波分量,引起额外的转矩脉动,降低转矩输出品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注入多谐波电流产生的转矩补偿原有转矩脉动的控制策略。推导适用于任意次谐波磁链产生的转矩脉动通用解析模型;并基于此模型,给出利用谐波电流抑制转矩脉动的理论依据;提出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注入多次谐波电流的方法,抑制由2、4、5、7、11、13次谐波反电势引起的3、6、12次转矩脉动;并利用准-比例谐振控制器实现谐波电流的精确跟踪。最后,以一台三相9槽10极交替极永磁电机为例,通过不同工况下的转矩脉动抑制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极转子 永磁同步电机(PMSM) 反电动势(EMF)谐波 谐波电流注入 转矩脉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微网VSG并联系统环流抑制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倪亮 刘桂英 +2 位作者 苏乾坤 李志轩 罗军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29,共8页
在低压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间的空间跨度较大,线路阻抗的差异对采用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控制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均流效果影响较大,分析了环流与功率分配的关系以及线路阻抗对功率分配的影响,在此基... 在低压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间的空间跨度较大,线路阻抗的差异对采用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控制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均流效果影响较大,分析了环流与功率分配的关系以及线路阻抗对功率分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环流抑制策略。所提策略在功率控制环中引入传输功率,并在无功电压环中引入母线电压负反馈和积分环节,实现了稳态时在线路阻抗不匹配条件下的均流控制;然后通过参数设置并引入虚拟阻抗,减小了动态过程的环流,使得系统获得了良好的动态特性;最后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虚拟同步发电机 功率分配 环流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构网型LCL逆变器谐波电流抑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烈 陈志磊 +2 位作者 杨青斌 张侃健 沈思恒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9,共10页
针对弱电网下构网型LCL三相四线逆变器网侧电流的畸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补偿-多谐振控制器(phase compensated multi-resonant controller,PCMRC)电压前馈的谐波电流抑制方法。首先,从构网型LCL逆变器输出阻抗的角度出发,建立了... 针对弱电网下构网型LCL三相四线逆变器网侧电流的畸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补偿-多谐振控制器(phase compensated multi-resonant controller,PCMRC)电压前馈的谐波电流抑制方法。首先,从构网型LCL逆变器输出阻抗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弱电网下构网型LCL逆变器阻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采用传统单电压前馈方法时,系统在电网谐波频率处存在输出阻抗较低、谐波电流抑制能力较弱的不足。进一步地,考虑LCL滤波器有源阻尼环路的影响,在传统单电压前馈的基础上,引入了PCMRC电压前馈方式,利用阻抗波德图分析了所提方法的谐波抑制性能。并且详细设计了PCMRC的主要参数,分析了系统的输出阻抗和谐波抑制能力。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电网谐波频率处的逆变器阻抗,从而抑制由电网谐波引起的电流畸变。并且在电网阻抗变化时,系统均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电网谐波 谐波电流抑制 相位补偿 多谐振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基地柔直送出系统单极闭锁场景下交流电压序贯波动机理与抑制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文韬 黄莹 +1 位作者 王国腾 徐政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4-944,I0020-I0024,共16页
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经柔直送出系统作为我国未来“沙戈荒”地区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方案,其在单极闭锁故障时存在交流电压序贯波动的风险。针对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单极闭锁故障期间稳控切机、新能源降功率以及泄能电阻退出等系列扰动引起的... 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经柔直送出系统作为我国未来“沙戈荒”地区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方案,其在单极闭锁故障时存在交流电压序贯波动的风险。针对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单极闭锁故障期间稳控切机、新能源降功率以及泄能电阻退出等系列扰动引起的交流系统电压序贯波动问题,研究了机理与抑制策略。首先,介绍了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经柔性直流送出系统的拓扑结构,建立了适用于系统交流电压序贯波动问题分析的数学模型。然后,阐述了单极闭锁故障、泄能电阻投退、新能源切机或降功率等扰动与交流电压的时序耦合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能源降功率与泄能电阻退出相协调的交流电压序贯波动抑制策略。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所提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基地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单极闭锁 交流电压序贯波动 抑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的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环流抑制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姜亚峰 李仪博 +3 位作者 吴秋伟 刘沈全 吴小丹 周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51,I0005,I0006,共12页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3C)是分频输电系统中的核心装置.由于缺乏直流环节,所以不同频率的电气量在M~3C内部直接耦合,导致M~3C内部出现非常复杂的谐波,造成子模块均压困难,影响M~3C的稳定运行.提出一种基于准比例谐振(PR)控制器的闭...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3C)是分频输电系统中的核心装置.由于缺乏直流环节,所以不同频率的电气量在M~3C内部直接耦合,导致M~3C内部出现非常复杂的谐波,造成子模块均压困难,影响M~3C的稳定运行.提出一种基于准比例谐振(PR)控制器的闭环控制策略,实现对M~3C内部环流的抑制.首先,研究稳态时子模块电容纹波电压,详细分析子模块纹波电压与开关函数耦合产生谐波电流的机理,推导谐波环流的解析式,指出抑制环流的必要性.然后,针对4种频率成分的谐波环流设计并联的准PR环流抑制器,在抑制环流的同时减少桥臂电流的畸变,保障桥臂间电容电压均衡并且具备良好的动态性能.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 分频输电系统 电容纹波电压 准比例谐振控制 环流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环路反馈的三相逆变器有源阻尼并网控制策略研究
17
作者 李劲松 亓玉帅 +4 位作者 李国锋 吕敬 华浩 杨庆新 李永建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9,184,共15页
作为新能源发电单元与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接口,并网逆变器用来将直流电能转换为高质量的交流电能并馈入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LCL滤波器由于其出色的高频谐波抑制能力而广泛应用于并网逆变器输出端,但因其开环传递函数缺... 作为新能源发电单元与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接口,并网逆变器用来将直流电能转换为高质量的交流电能并馈入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LCL滤波器由于其出色的高频谐波抑制能力而广泛应用于并网逆变器输出端,但因其开环传递函数缺乏阻尼项而存在谐振尖峰,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鉴于此,提出利用逆变器侧电流进行有源阻尼控制,相比传统电容电流有源阻尼控制策略,在面对电网阻抗变化时,基频增益T fo与截至频率f c仍能保持不变。且从阻尼角度分析,具有更好的稳定裕度和响应速度。为进一步降低电网电压对并网电流的影响,同时引入电网电流反馈,构建双环路以增大输出阻抗。以逆变器电流环消除谐振尖峰,以电网电流环降低谐波分量,最后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并网逆变器 逆变器侧电流 有源阻尼控制 双环路反馈 输出阻抗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无源柔性消弧策略
18
作者 赵福平 范松海 +4 位作者 尚豪 汪康康 曾德华 宁文军 赵莉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3-99,共7页
穿越林区的配电网架空线路经树竹高阻接地时产生电弧点燃树叶,是林区火灾的一个潜在诱因,因此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可靠消弧非常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法电容器组投入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无源柔性消弧策略,文章设计了投入过补... 穿越林区的配电网架空线路经树竹高阻接地时产生电弧点燃树叶,是林区火灾的一个潜在诱因,因此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可靠消弧非常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法电容器组投入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无源柔性消弧策略,文章设计了投入过补偿消弧线圈后,根据消弧线圈电压和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差值,计算平衡过补偿感性电流所需电容;依据需求容量选择性逐级投入电容器组,从而实现柔性补偿以达到消弧目的。所提方法无需实时测量容性电流,降低了实际操作的复杂程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消弧策略能够将故障点电流降低至原故障电流的0.022%,并可有效抑制暂态零序电流,对于不同的故障电阻和故障位置均能实现良好的消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电流 消弧线圈 柔性消弧 二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有源桥串并联潮流控制器的双极直流配电网主动限流策略
19
作者 刘洋涛 廖建权 +3 位作者 郭春生 谭子鹏 王渝红 王强钢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352,I0105-I0111,共17页
直流潮流控制器是解决环网式直流配电网的线路潮流不完全可控的有效技术手段。然而,现有方法未能充分发掘其在故障限流中的潜力。该文建立了三有源桥串并联潮流控制器(triple active bridge power flow controller,TAB-PFC)的故障模量... 直流潮流控制器是解决环网式直流配电网的线路潮流不完全可控的有效技术手段。然而,现有方法未能充分发掘其在故障限流中的潜力。该文建立了三有源桥串并联潮流控制器(triple active bridge power flow controller,TAB-PFC)的故障模量分析模型,提出一种基于TAB-PFC的双极直流配电网主动限流策略。首先阐述了TAB-PFC的限流原理,提出基于TAB-PFC的主动限流控制策略。然后对TAB-PFC不同故障阶段进行建模,并计及极间互感构建含TAB-PFC的双极直流配电网故障模量等效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参数对TAB-PFC的限流能力的影响,为其参数选取提供依据。在MATLAB/Simulink搭建了含TAB-PFC的双极直流配电网模型,验证了所提主动限流策略的有效性及故障等效电路模型和参数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直流配电网 串并联潮流控制器 短路电流计算 故障电流抑制 极间互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端交流系统故障引起换相失败的影响因素及抑制方案
20
作者 黄凡 郝亮亮 +2 位作者 朱海 陈争光 和敬涵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7-1146,I0080,I0081,共12页
为降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交流故障引起受端发生换相失败的风险,首先对此类换相失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故障时受端电压相位前移对关断裕度及触发偏差的影响,并考虑故障恢复期间逆变侧所处的控制模式,分析了直流电流突增对... 为降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交流故障引起受端发生换相失败的风险,首先对此类换相失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故障时受端电压相位前移对关断裕度及触发偏差的影响,并考虑故障恢复期间逆变侧所处的控制模式,分析了直流电流突增对换相失败的影响。然后,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及机理,构建了包括多重抑制策略及参数选取在内的整套抑制方案。该方案对受端换流母线相位前移量进行预测,基于预测量确定触发指令临界值,并对相位前移带来的触发偏差进行修正实现逆变器触发指令的动态调整。同时在整流侧增加电流改进控制策略,以解决恢复期间因控制策略响应速度不同导致的直流电流突增,使系统快速平稳地恢复至额定运行,进一步降低换相失败风险。最后,基于CIGRE标准测试系统进行仿真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抑制方案能够有效抑制送端交流故障引起的换相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端交流系统故障 换相失败 相位前移 突增的直流电流 抑制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