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gulated and Speciated Hydrocarbon Emissions from a Dual Fuel Light Duty Vehicle with and Without a Three-Way Catalyst 被引量:1
1
作者 丁焰 葛蕴珊 +2 位作者 王军方 谭建伟 尤可为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1期31-36,共6页
The regulated pollutants (CO,HC and NOx) and unregulated pollutant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carbonyl compounds),emitted from a dual fuel vehicle fueled with gasoline and E10 fuel,are measured under a trans... The regulated pollutants (CO,HC and NOx) and unregulated pollutant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carbonyl compounds),emitted from a dual fuel vehicle fueled with gasoline and E10 fuel,are measured under a transient cycle and steady modes.The impacts of a three-way catalyst (TWC) are investigated for the two types of fuels.The measured results show that NOx and acetaldehyde emitted from the E10-fueled car are much more than that from the gasoline-fueled car under the same modes.On the basis of maximum incremental reactivity (MIR) factors and emissions of organic gases,the ozone specific reactivity of the tailpipe gases are evalu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ulated emission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CARBONYLS three-way catalyst (TW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asonal dynamics of gas regulation service in forest ecosystem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士美 谢高地 +2 位作者 于贵瑞 张彩霞 盖力强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99-103,I0004,共6页
Using the 3-year observational data from ChinaFlux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 Flux Research Network), we studied the gas regulation flux dynamics and cumulative process of gas regulation value in Qianyanzhou mid... Using the 3-year observational data from ChinaFlux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 Flux Research Network), we studied the gas regulation flux dynamics and cumulative process of gas regulation value in Qianyanzhou middle subtropical plantation (QYF) and Changbai Mountain temperate mixed forest (CBF). The gas regulation service was differentiated into vegetation gas regulation service and net ecosystem gas regulation service. Carbon tax approach, reforestation cost approach and industrial oxygen approach were employed to calculate gas regulation valu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 in vegetation gas regulation flux. Daily CO2 uptake fluxes averaged 82.00 kg·ha^-·d^-1 and 59.37 kg·ha^-·d^-1 and the corresponding 02 emission fluxes were 59.65 kg·ha^-·d^-1 and 43.19 kg·ha^-·d^-1 for QYF and CBF, respectively. The cumulative curves of vegetation gas regulation value always followed a sigmoid shape, and the annual gas regulation value produced by vegetation was RMB 14342.69 yuan·ha^-1 and RMB 10384.18 yuan·ha^-1 for both QYF and CBF, respectively. In terms of monthly net ecosystem gas regulation service, QYF appeared as a CO2 sink and O2 source for the whole year, while CBF appeared to be a CO2 sink and O2 source mainly in the period between May and September. The cumulative curves of net ecosystem gas regulation value presented a sigmoid ("S") shape for QYF, while a unimodal type curve for CBF. The annual net ecosystem gas regulation value was 8470.52 yuan·ha^-1 and 5091.98yuan·ha^-1 for QYF and CBF, respectively. The economic value of both the vegetation gas regulation service and net ecosystem gas regulation service were mainly produced between May and Octo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regulation service flux CUMULATIVE CO2 uptake O2 emi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尺度种养模式绿色转型的氮素优化管理途径——以唐县为例
3
作者 张晓萌 马文奇 +8 位作者 樊相文 马林 柏兆海 张忠义 郝立岩 韩鹏 许春 侯兴军 王学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49,共12页
种养分离是阻碍农牧生产与环境友好的主要障碍因素,优化农牧系统养分管理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现阶段农牧业研究多集中于大尺度与单一目标,针对县域不同环境特点的多目标养分优化管理的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以河北省唐县为例... 种养分离是阻碍农牧生产与环境友好的主要障碍因素,优化农牧系统养分管理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现阶段农牧业研究多集中于大尺度与单一目标,针对县域不同环境特点的多目标养分优化管理的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以河北省唐县为例,利用多目标环境分区的方法,通过农户调研、文献汇总与统计数据,结合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FER),解析了唐县当前种养模式下农牧系统的环境排放特征,基于情景分析探究了绿色转型需求下县域种养模式的氮素优化管理途径。结果表明:1)唐县畜禽粪尿氮资源量较为丰富,达13301t。种养系统整体氮素养分总投入高达35731t,高氮投入使该地区农牧系统氮素环境排放严重超出安全阈值。2)唐县畜禽粪污资源量及氮素环境排放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氨挥发、氮盈余量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养殖量较大的乡镇。根据环境排放情况,将唐县划分为中部低氨高盈余超载区、北部和东部高氨高盈余非超载区和西南部高氨高盈余超载区。3)针对不同区域实行“三步走”氮素优化策略。首先,采用平衡施肥方式,可使唐县氨挥发和氮盈余超阈值乡镇数量分别降至65%和35%;其次,叠加不同减排技术后,两个指标超出阈值的乡镇数量分别降至25%和45%;最后,利用空间优化布局方法,最终使全县氨挥发全部降至安全阈值内,氮盈余超出阈值乡镇数量还剩40%。因此,通过县域氮素养分分区优化管理,可高效、低成本地解决农牧生产及环境排放之间的矛盾,促进县域种养模式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养模式 环境排放 氮素管理 分区养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电响应动态热辐射调控材料研究进展
4
作者 解伟荣 周涵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所有温度高于0 K的物体都会产生红外热辐射,这种辐射特性与其发射率密切相关,固定的发射率使多数物体只能呈现单一的热辐射特性。而实际应用场景中,为适应不同环境和功能要求,动态调控物体的热辐射特性至关重要。柔性电响应动态热辐射... 所有温度高于0 K的物体都会产生红外热辐射,这种辐射特性与其发射率密切相关,固定的发射率使多数物体只能呈现单一的热辐射特性。而实际应用场景中,为适应不同环境和功能要求,动态调控物体的热辐射特性至关重要。柔性电响应动态热辐射调控材料不受环境条件制约,调控幅度高,且轻质、灵活、便携,在使用和存储中都具有突出优势。本文总结了导电聚合物、碳基材料、可逆金属电沉积等几种典型的柔性电响应动态热辐射调控材料研究进展,介绍了柔性电响应动态热辐射调控器件的应用前景,并指明了其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电致变色 热辐射调控 红外发射率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农田土壤N_(2)O排放:从路径、微生物作用机制到靶向调控
5
作者 李世清 何仁元 +1 位作者 高娜 罗珠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4,共9页
农田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N_(2)O的重要排放源,其中旱地农田土壤N_(2)O排放约占全球农田N_(2)O排放的50%。旱地农田土壤N_(2)O的排放模式具有独特性,呈现“湿润或施氮脉冲”现象。结合多年研究结果,本文系统综述了旱地农田土壤N_(2)O产生... 农田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N_(2)O的重要排放源,其中旱地农田土壤N_(2)O排放约占全球农田N_(2)O排放的50%。旱地农田土壤N_(2)O的排放模式具有独特性,呈现“湿润或施氮脉冲”现象。结合多年研究结果,本文系统综述了旱地农田土壤N_(2)O产生的主要路径及微生物作用机制、抑制N_(2)O产生的调控途径,并评价了硝化抑制剂在减少农田土壤N_(2)O排放中的效果以及包含硝化抑制剂氮肥产业化生产的前景。综述表明:以铵态氮为底物的氨氧化路径(包括自养硝化、硝化细菌反硝化、硝化耦合反硝化)是N_(2)O排放+的主要途径,完全氨氧化微生物对自养硝化过程N_(2)O排放的贡献亦不可忽视,抑制以NH_(4)^(+)为底物的氨氧化路径可能是旱地农田调控N_(2)O排放的主要靶向途径,并探讨了今后旱地农田N_(2)O排放研究的重点。未来研究应将多方法(同位素示踪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多尺度(多点田间定位试验、区分根际与非根际)和多因素(不同农田管理措施)相结合,可靠揭示旱地农田土壤N_(2)O排放路径、机制以及根际和非根际N_(2)O排放的异质性,筛选适宜于旱地N_(2)O减排的靶向硝化抑制剂,构建旱地农田N_(2)O排放的理论框架,提出减排的关键靶向调控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农田 N_(2)O排放路径 微生物作用机制 靶向调控 硝化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典型竹地板碳足迹、碳减排分析
6
作者 王童莹 徐林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33-40,共8页
本文基于重组竹地板、普竹地板两种竹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进行碳减排潜力分析。结果表明,普竹地板和重组竹地板的碳足迹分别为30.7228、-70.3857 kg CO_(2)-eq·m^(-3);重组竹地板的主要碳排放环节是加工过程,其对碳足迹的贡... 本文基于重组竹地板、普竹地板两种竹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进行碳减排潜力分析。结果表明,普竹地板和重组竹地板的碳足迹分别为30.7228、-70.3857 kg CO_(2)-eq·m^(-3);重组竹地板的主要碳排放环节是加工过程,其对碳足迹的贡献率为66.0%;普竹地板的主要排放环节是附加物碳排放,其对碳足迹的贡献率为65.0%。运输过程的碳排放对两种竹地板碳足迹的贡献率较低,均在7%以内。不同减排情景下,重组竹地板在情景五(运输距离为24 km,生产效率提升15%)的情况下碳减排量最大,减排后的碳足迹为-104.6580 kg CO_(2)-eq·m^(-3);普竹地板在情景六(运输距离为24 km,生产效率提升15%,包装质量减少20%)的情况下碳减排量最大,减排后的碳足迹为-5.7611 kg CO_(2)-eq·m^(-3)。以上研究可为竹企业确定减排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地板 碳足迹 碳减排 碳边境调节机制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地下气化碳减排技术研究进展与未来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秦勇 易同生 +2 位作者 周永锋 杨磊 王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512,共18页
煤炭地下气化(UCG)与碳减排的相互融合,有望成为当前至碳中和到来之前过渡阶段的优秀绿色能源技术,甚至在未来更长的碳中和历史时期发挥重要作用。回顾研究历史与现状,UCG减排系统策略基本形成,可归纳为5种具体途径。其中,地下原位定向... 煤炭地下气化(UCG)与碳减排的相互融合,有望成为当前至碳中和到来之前过渡阶段的优秀绿色能源技术,甚至在未来更长的碳中和历史时期发挥重要作用。回顾研究历史与现状,UCG减排系统策略基本形成,可归纳为5种具体途径。其中,地下原位定向调控可减少CO_(2)释放产出并促进UCG提质增产,相关策略和途径可归纳为“碳调减(CRR)”。UCG-CO_(2)地下空间超临界气态封存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封存介质、封存空间、封存能力等方面,少数研究讨论了封存机制。UCG-CO_(2)地下空间矿化封存不受地质体稳定性和封闭性苛刻条件的约束,潜在着固碳和转化产气的双重效果,但研究成果尚不多见。UCG-CO_(2)回注利用与封存的前期探索集中在煤层气增产和UCG合成气生产改善2个方面,近年来开创了UCG制氢尾气CO_(2)减排利用系列性探索。CRR作为一种主动减排策略,通过调节气化剂及其注入方式来定向调减UCG合成气中CO_(2)浓度,理论成果较多并且经过现场初步验证,有望成为集清洁能源生产与碳减排为一体的洁净煤实用技术。评述进展并分析短板,UCG碳减排科学技术研究已取得诸多实质性成果,也面临持续发展的挑战,未来探索似应聚焦在4个方向:一是立足可行,优先发展以UCG-CRR为重点的UCG-CO_(2)地下转化利用技术;二是聚焦短板,着力突破UCG减排-合成气提质协同机理和关键技术瓶颈;三是扎实推进,优先启动实施UCG-CRR先导试验和工程示范,探索步步取得实效;四是保障实现,探索建立由碳中和与碳管理战略、专项科技行动计划、专业人才培养构成的“三位一体”UCG减排政策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碳减排 碳调减 策略体系 探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创新视角下的绿色供应链双重治理策略研究
8
作者 高鹏 王志华 《工业工程》 2024年第4期93-101,共9页
为探究不同环境规制政策之间的协同效应,最大程度提升供应链企业绿色创新,利用博弈论和决策优化方法,从联合创新视角研究政府补贴和碳减排规制这两种治理策略下绿色供应链的市场绩效及社会绿色绩效。考虑单位绿色产品的碳减排约束,引入... 为探究不同环境规制政策之间的协同效应,最大程度提升供应链企业绿色创新,利用博弈论和决策优化方法,从联合创新视角研究政府补贴和碳减排规制这两种治理策略下绿色供应链的市场绩效及社会绿色绩效。考虑单位绿色产品的碳减排约束,引入K-T条件建立并求解制造商单独创新(IM)以及联合创新(UG)下的政府补贴模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只有当碳减排约束超过某一阈值时,双重治理策略才能形成,否则仅补贴策略有效。相比于单补贴策略,双重治理策略能实现更高的单位产品碳减排水平,有利于增加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但不利于提升制造商的经济利润,也不利于发挥联合创新模式的优势。两种治理策略在提高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方面存在正向协同效应,在实现联合创新社会价值方面则呈负向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贴 碳减排规制 绿色供应链 联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氢富氧调控的甲烷预混火焰结构和排放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玮杰 左睿烨 +3 位作者 胡光亚 李德立 王金华 黄佐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92-2800,共9页
基于单头部钝体旋流模型燃烧器,以H_(2)、O_(2)和CO_(2)为添加剂对甲烷空气预混火焰(CH4/air)进行调控,探究其对火焰结构、火焰稳定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对各个掺混气进行变量控制和工况设计,利用数码相机和OH基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 基于单头部钝体旋流模型燃烧器,以H_(2)、O_(2)和CO_(2)为添加剂对甲烷空气预混火焰(CH4/air)进行调控,探究其对火焰结构、火焰稳定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对各个掺混气进行变量控制和工况设计,利用数码相机和OH基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量火焰结构,利用Testo340烟气排放仪测量烟温及污染物CO和NO_(x)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H_(2)和O_(2)掺混使火焰更加紧凑并增强燃烧强度,而CO_(2)添加对此具有调节作用,它使火焰分布更宽,燃烧强度降低。O_(2)掺混促成富氧燃烧之后,CO和NO_(x)排放量均明显增加,不利于排放特性优化。相比之下,H_(2)掺混在降低CO排放的同时能基本不影响NO_(x)排放水平,同时以CO_(2)替代N_(2)虽然会提高CO排放,但可大幅降低NO_(x)排放。H_(2)和CO_(2)掺混的影响具有较好的互补性,两者结合是实现甲烷稳定低排放燃烧调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调控 富氢燃烧 富氧燃烧 CO排放 NO_(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建模方法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NO_(x)排放预测
10
作者 张鹏新 高明明 +3 位作者 郭炯楠 于浩洋 黄中 周托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94,共10页
为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大规模参与深度调峰运行,导致锅炉NO_(x)排放浓度波动范围大,控制效果不佳,难以满足污染物超低排放需求,因此对深度调峰NO_(x)排放浓度进行精准建模预测有重要意义。以即燃碳模型为基础,深... 为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大规模参与深度调峰运行,导致锅炉NO_(x)排放浓度波动范围大,控制效果不佳,难以满足污染物超低排放需求,因此对深度调峰NO_(x)排放浓度进行精准建模预测有重要意义。以即燃碳模型为基础,深度剖析炉内NO_(x)生成和还原机理,建立炉内即燃碳燃烧模型、O2动态平衡模型、CO软测量模型、NO_(x)生成与还原模型,完成SNCR入口NO_(x)浓度机理计算;选取给煤量、床温、烟气温度及含氧量、一二次风量、尿素溶液流量作为NO_(x)排放浓度的输入变量,将SNCR入口NO_(x)浓度计算值作为拓展输入变量,对所有输入变量与NO_(x)排放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迟延补偿,完成数据集重构;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对重构数据集进行训练和预测,并将鲸鱼优化算法用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参数优化,建立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NO_(x)排放浓度机理——数据混合预测模型。仿真验证表明混合预测模型不同工况下预测性能和泛化能力好,能够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变负荷时NO_(x)排放浓度的实时预测,相较其他预测模型的各项误差性能指标均显著提升,平均绝对误差δMAE达2.14 mg/m^(3),平均相对百分误差δMAPE达5.68%,决定系数R^(2)达0.902 1。混合预测模型能精准预测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下NO_(x)排放浓度,为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深度调峰 NO_(x)排放浓度 迟延补偿 混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生猪低碳养殖的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敏 邓盾 +4 位作者 刘志昌 余苗 崔艺燕 马现永 卢钰升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46-52,共7页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产生的碳排放量巨大,对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生猪低碳养殖是实现我国养猪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探索生猪低碳养殖的技术措施迫在眉睫。饲料生产环节是生猪养...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产生的碳排放量巨大,对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生猪低碳养殖是实现我国养猪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探索生猪低碳养殖的技术措施迫在眉睫。饲料生产环节是生猪养殖系统碳排放的源头,也是最重要的碳排放环节。采用适当的营养调控技术不仅能从源头减少饲料生产环节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还能减少后续猪肠道发酵和粪便发酵产生的温室气体的产量,对于减少生猪养殖碳排放意义重大。全文从营养调控的角度出发,综述了饲料的科学配制、饲料的生物处理、添加剂的使用和应用非常规饲料原料等途径实现生猪低碳养殖的科学与可行性,并对生猪养殖碳减排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养殖 温室气体 低碳 饲料 营养调控 源头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脱碳进程提速船海业者竞相提交亮眼“答卷”——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技术概览
12
作者 王建方 樊仁才 肖海平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24年第1期1-11,19,共12页
当今世界海事业已进入快速转变期,碳排放规则不断推陈出新,新能源动力、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运用持续深化。在此背景下,以“构建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在上海举办,展示了全球海事业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运、... 当今世界海事业已进入快速转变期,碳排放规则不断推陈出新,新能源动力、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运用持续深化。在此背景下,以“构建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在上海举办,展示了全球海事业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运、港口和海事服务等领域的最新成果。通过概述展品中的亮点之作,尤其是聚焦一批绿色低碳新船型及新技术、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及各领域的革新性产品,剖析其体现的绿色低碳、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等。可以预见,随着全球海事业脱碳步伐加快,各船海业者必将深度聚焦“低碳”“智能”,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创新、深化合作,将企业发展融入航运业和造船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海事业 碳排放规则 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 绿色低碳创新 智能船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再循环对350 MW CFB锅炉深调运行特性影响
13
作者 王家兴 彭建升 +4 位作者 李凡 贺建平 杨天亮 董永胜 王帅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76,共9页
为解决超临界CFB锅炉超低负荷时流化安全性及NO_(x)超低排放,引入烟气再循环技术,以某电厂超临界350 MW CFB锅炉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循环半干法脱硫后烟气的再循环辅助调峰系统,基于运行实测数据,研究该锅炉在30%~60%负荷率下烟气再循环... 为解决超临界CFB锅炉超低负荷时流化安全性及NO_(x)超低排放,引入烟气再循环技术,以某电厂超临界350 MW CFB锅炉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循环半干法脱硫后烟气的再循环辅助调峰系统,基于运行实测数据,研究该锅炉在30%~60%负荷率下烟气再循环对平均床温、分离器入口温度、排烟温度、炉膛出口烟气NO_(x)、CO质量浓度、飞灰及底渣可燃物含量、汽水参数等运行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烟气再循环协同下,30%~60%负荷SNCR脱硝后NO_(x)最终排放小于50 mg/m^(3),30%负荷实现锅炉原始NO_(x)超低排放;床温降低15~22℃,炉膛出口烟温提高10~13℃,主再热汽温在558℃以上;随锅炉负荷降低,飞灰及底渣含碳量升高,CO质量浓度未见大幅增加;40%负荷炉膛二次风SNCR脱硝NO_(x)降幅约15 mg/m^(3);负荷上升/下降变化最小速率1.23%Pe;30%负荷及以上保持干态运行,水冷壁壁温最大偏差55℃,屏过及屏再最大壁温差分别55、47℃,均未出现壁温超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循环流化床锅炉 深度调峰 烟气再循环 NO_(x)超低排放 锅炉运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道整治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
14
作者 卢鹏 伏建民 +3 位作者 张家虎 刘双 崔泽凯 陈达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0期118-124,共7页
航道整治工程施工阶段尚缺少统一的碳排放计算方法,针对该阶段碳排放量化困难的问题,建立以碳排放因子法为基本原理的碳排放计算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工程调研和理论分析等手段,探讨能源、人工、船舶机械设备及运输服务的碳排放因子取... 航道整治工程施工阶段尚缺少统一的碳排放计算方法,针对该阶段碳排放量化困难的问题,建立以碳排放因子法为基本原理的碳排放计算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工程调研和理论分析等手段,探讨能源、人工、船舶机械设备及运输服务的碳排放因子取值思路和计算方法。考虑施工阶段的特征将其划分为施工方案阶段与实施阶段,进而提出基于分项工程的单位工程量基准碳排放因子以及实际资源消耗的施工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该方法有利于实现基于低碳理念的施工方案优选,并可用于施工过程或完建后的碳排放核算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整治 施工阶段 碳排放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插电式混动RDE排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柴家启 杨冬霞 +4 位作者 杜君臣 顾绍晶 欧阳曾繁 向桥 邵峰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6期8-11,共4页
随着国家碳中和政策和汽车企业油耗双积分政策的推行,插电式混动汽车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占有量稳步上升。以一辆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代表性插电式混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在环境模拟实验室使用全流排放测试系统(CVS)和PEMS串联测试,研究了环... 随着国家碳中和政策和汽车企业油耗双积分政策的推行,插电式混动汽车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占有量稳步上升。以一辆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代表性插电式混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在环境模拟实验室使用全流排放测试系统(CVS)和PEMS串联测试,研究了环境温度对插电式混动汽车RDE排放测试影响。结果表明:PN排放量和符合因子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升高;NOx符合因子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升高;THC、CO、NH_(3)排放量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升高;基于欧七或国七控制不同环境温度下插电式混动汽车RDE排放特点及风险分析,提出了通过进行原排、标定策略优化,加载CGPF,提升后处理催化剂的贵金属用量等思路以确保RDE排放满足法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电混动汽车 RDE排放 环境温度 欧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C地区汽车法规体系解析
16
作者 周小贞 《汽车科技》 2024年第4期2-8,共7页
为使我国汽车产品顺利打入GCC市场,本文对GCC地区的汽车法规体系进行了解析,从汽车安全、排放、噪声、油耗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 汽车 法规 安全 排放 油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MS测试的重型柴油非城市车辆冷启动NO_(x)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旭 郭亚辰 +2 位作者 吴春玲 刘卫林 白晓鑫 《内燃机》 2024年第2期9-14,共6页
为分析重型柴油非城市车辆在实际道路冷启动氮氧化物(NO_(x))的排放特征,选取20辆符合国六标准的重型柴油车进行实际道路车载尾气检测(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PEMS)排放测试。以冷却液温度达到70℃为界限,区分发动机的... 为分析重型柴油非城市车辆在实际道路冷启动氮氧化物(NO_(x))的排放特征,选取20辆符合国六标准的重型柴油车进行实际道路车载尾气检测(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PEMS)排放测试。以冷却液温度达到70℃为界限,区分发动机的冷态和热态,进而对冷启动阶段的排放特征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冷启动阶段通常发生在600 s以内,时长占比基本小于8%,然而在这一阶段,NO_(x)的比排放达到了1593.6 mg/(kW·h)以上,明显高于国六标准的限值690mg/(kW·h)。为更真实地反映车辆在实际道路上的排放水平,建议在下一阶段的排放标准中,引入包含冷启动阶段的排放评估方法,以完善整车PEMS排放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车 NO_(x)排放 国六排放标准 冷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机排放标准综述与分析
18
作者 叶邦维 罗显杨 +1 位作者 杨正 汤卓鑫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2期95-97,共3页
介绍当前国内船舶大气污染总体形势,总结中国、美国、欧盟和国际海事组织船机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排放限值和现行阶段,从实施日期和排放限值对GB15097-2016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进行分析,同时对比国内现行船机标准与车机、非道路移动机... 介绍当前国内船舶大气污染总体形势,总结中国、美国、欧盟和国际海事组织船机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排放限值和现行阶段,从实施日期和排放限值对GB15097-2016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进行分析,同时对比国内现行船机标准与车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以及国内外船机现行标准,并对国内船机排放标准第三阶段发展趋势提出思考,最后从排放标准制定与实施、设立NECA排放控制区、先进技术装备和洁能源的应用等方面对降低船舶排放污染提出若干建议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机 大气污染 排放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备用层加装宽温板式脱硝催化剂在1000 MW机组中的应用
19
作者 柳长胜 贾海威 +4 位作者 吴元元 陈佳 李跃 任翠涛 刘丁嘉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55-561,共7页
某燃煤发电公司为实现1000 MW机组深度调峰和NO_(x)超低排放的双重目标,尝试在现有蜂窝式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催化剂脱硝系统备用层上加装宽温板式催化剂层。改造后的机组在30%负荷运行时,可实现整体脱硝效率94.9%和氨逃逸1.8μL/L。... 某燃煤发电公司为实现1000 MW机组深度调峰和NO_(x)超低排放的双重目标,尝试在现有蜂窝式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催化剂脱硝系统备用层上加装宽温板式催化剂层。改造后的机组在30%负荷运行时,可实现整体脱硝效率94.9%和氨逃逸1.8μL/L。连续运行15个月后,抽取宽温板式催化剂进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性能稳定,脱硝活性下降幅度小,未发生明显中毒,可以持续满足项目要求。本次应用证实备用层加装宽温板式催化剂的方式可以满足燃煤机组深度调峰和NO_(x)超低排放需求,且该改造方案在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上具备明显优势,为其他同类型机组的后续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MW机组 深度调峰 宽温差 板式催化剂 NO_(x)超低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20
作者 曾洁琼 李昕怡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93-102,共10页
新发展理念和资源约束现状下,环境规制能否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是否有助于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文章以碳交易试点为政策冲击,运用双重差分法对在政策实施前后试点地区控排企业相对于非试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变化差异进行验证。研究发... 新发展理念和资源约束现状下,环境规制能否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是否有助于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文章以碳交易试点为政策冲击,运用双重差分法对在政策实施前后试点地区控排企业相对于非试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变化差异进行验证。研究发现,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推动了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且这种溢出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社会资本水平高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相对更高。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文章认为市场型环境规制能够推动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在推行环境规制时,政府应当考虑不同企业间的异质性,以更好地提升绿色效率,并且关注国有企业在减少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绿色技术创新 社会资本 环境规制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