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1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IS-NIR-SIR谱段信息的茶叶硒元素光谱特征分析
1
作者 舒田 郭松 +4 位作者 冯恩英 刘春艳 文竹 彭顺正 杨文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25-133,共9页
[目的]探究茶叶硒元素的反射光谱特征和敏感波段,为富硒茶硒元素的高光谱遥感快速无损检测提供参考。[方法]以福鼎大白茶叶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物光谱仪测定不同硒浓度[0(CK)、2.5mg/L、5.0 mg/L、10.0 mg/L]处理后不同时间节点(第6天、... [目的]探究茶叶硒元素的反射光谱特征和敏感波段,为富硒茶硒元素的高光谱遥感快速无损检测提供参考。[方法]以福鼎大白茶叶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物光谱仪测定不同硒浓度[0(CK)、2.5mg/L、5.0 mg/L、10.0 mg/L]处理后不同时间节点(第6天、第12天、第20天)的光谱数据,对其进行一阶微分、倒数对数和倒数对数的一阶微分数学变换处理,提取并分析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谱段茶叶硒元素的反射光谱特征和敏感波段。[结果]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肥茶树叶片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变化基本一致,但特定波长反射率差异明显。各处理在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均较CK高,可见光范围内叶片反射率随施硒浓度增加而降低;近红外区随施硒浓度增加叶片的反射率起伏较大;短波红外范围叶片反射率与施硒浓度成正比。原始光谱经数学处理变换后提取的敏感波长分别为410 nm、415 nm、425 nm、448 nm、458 nm、463 nm、467 nm、469 nm、550 nm、709 nm、960 nm、1000 nm、1001 nm、1002 nm、1003 nm、1397 nm、1440 nm、1829 nm、1831 nm、1888 nm、2139 nm、2143 nm、2215 nm、2473 nm、2486 nm、2491 nm、2495 nm和2496 nm。[结论]叶面喷施硒肥对茶树叶片硒元素的光谱特征有一定影响,原始光谱经数学处理变换后共提取28条敏感波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光谱特征 VIS-nir-SIR 谱段信息 高光谱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FICATION OF ABSORPTION SPECTRUM OF GaAs/AlGaAs QUANTUM WELL INFRARED PHOTODETECTOR BY POSTGROWTH ADJUSTMENT 被引量:2
2
作者 Y FU YANG Chang-Li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Quantum well intermixing techniques modify the geometric shape of quantum wells to allow postgrowth adjustments.The tuning effect on the optical response property of a GaAs/AlGaAs quantum well infrared photodetector(Q... Quantum well intermixing techniques modify the geometric shape of quantum wells to allow postgrowth adjustments.The tuning effect on the optical response property of a GaAs/AlGaAs quantum well infrared photodetector(QWIP) induced by the interdifussion of Al atoms was studied theoretically.By assuming an improvement of the heterointerface quality and an enhanced Al interdiffusion caused by postgrowth intermixings,the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um shows a blue-shifted,narrower and enhanced photoluminescence peak.The infrared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um also shows the expected redshift of the response wavelength.However,the variation in the absorption peak intensity depends on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photo generated carriers.For high-quality QWIP samples,the mean free path of photocarriers is long so that the photocarriers are largely coherent when they transport across quantum wells.In this case,the enhanced Al interdiffusion can significantly degrade the infrared absorption property of the QWIP.Special effects are therefore needed to maintain and/or improve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QWIP device during postgrowth treat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光谱 量子阱 红外光电探测器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NIR-Ⅰ/NIR-Ⅱ三波段5 mm腹腔镜光学系统设计
3
作者 孟祥翔 贾成园 +1 位作者 邱明杰 李占鑫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5-195,共11页
5mm腹腔镜因其镜杆细、占用空间小在多种手术场景下有着广泛应用。为了提升5 mm腹腔镜在近红外波段的病灶探测能力,设计了一款可见光/近红外一区(Near Infrared Region I,NIR-Ⅰ)/近红外二区(Near Infrared RegionⅡ,NIR-Ⅱ)三波段复合... 5mm腹腔镜因其镜杆细、占用空间小在多种手术场景下有着广泛应用。为了提升5 mm腹腔镜在近红外波段的病灶探测能力,设计了一款可见光/近红外一区(Near Infrared Region I,NIR-Ⅰ)/近红外二区(Near Infrared RegionⅡ,NIR-Ⅱ)三波段复合成像内窥镜,并进行了病灶探测深度仿真。为保证兼容性,所设计腹腔镜的光学观察镜部分和摄像适配器部分单独校正像差。光学观察镜部分在486~1700 nm宽波段消色差,实现可见光、NIR-Ⅰ、NIR-Ⅱ三波段共焦面设计。摄像适配器部分进行两次分光,在入射平行光处分成1000~1700 nm和486~900 nm两支路,其中1000~1700 nm支路接InGaAs相机实现NIR-Ⅱ成像;486~900 nm支路接传统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并在成像芯片前二次分光实现可见光和NIR-Ⅰ成像。该系统入瞳直径0.3 mm、视场角80°、最大相对畸变≤20.13%。利用TracePro软件仿真分析了该腹腔镜在NIR-Ⅰ和NIR-Ⅱ波段对肿瘤病灶的探测能力,当以总功率2 W、发射半角45°、波长808 nm的入射光激发位于组织体内深度4 mm、半径0.5 mm的肿瘤时,NIR-Ⅰ波段探测信噪比为3.14 dB,NIR-Ⅱ波段在探测器制冷-20℃时信噪比为5.52 dB,制冷-80℃时信噪比为6.95 dB。结果表明,可见光/NIR-Ⅰ/NIR-Ⅱ三波段复合成像可提升5 mm腹腔镜对病灶的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内窥镜 近红外一区 近红外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组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S)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4
4
作者 刘丽英 陈洪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5-278,共4页
玉米秸秆是我国产量最大的秸秆生物质资源,但目前还没有快速高效的组分分析方法,本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S)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在国内首次建立了NIRS测定玉米秸秆中灰分、半纤维素、纤维素、Klason... 玉米秸秆是我国产量最大的秸秆生物质资源,但目前还没有快速高效的组分分析方法,本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S)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在国内首次建立了NIRS测定玉米秸秆中灰分、半纤维素、纤维素、Klason木质素、酸不溶灰分和水分含量的校正模型,该模型稳定,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玉米秸秆及其不同部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一阶导数+KarlNorris滤波预处理,谱区在4100-7500cm^-1,能得到理想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对玉米秸秆各组分的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范围为0.0903~1.45,预测误差(RMSEP)范围为0.2569%~2.5819%,预测相关系数≥0.8711。该研究对加速我国秸秆生物质的工业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玉米秸秆组分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s)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在草地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聂志东 韩建国 +1 位作者 张录达 李军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1-696,共6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是一种快速、高效、无损的现代检测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文章阐述了NIRS应用于草地生态学研究的意义,介绍了NIRS用于测定牧草营养成分、矿物质、土壤养分含量,分析了牧草混合物的组成、动物对所采食牧草...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是一种快速、高效、无损的现代检测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文章阐述了NIRS应用于草地生态学研究的意义,介绍了NIRS用于测定牧草营养成分、矿物质、土壤养分含量,分析了牧草混合物的组成、动物对所采食牧草的反应、牧草病虫害抗性等一些复杂特性,以及进行生化标记、同位素鉴别研究。综合这些研究可以看出,NIRS能够作为一种整体研究工具应用于草地生态学的许多研究领域中,可以检测各种常规化学成分、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动态指标和系统运行的多项整体特性。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分析,推动NIRS在中国草地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加速该领域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 生态 牧草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在干草品质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丁武蓉 干友民 +1 位作者 郭旭生 杨富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8-361,共4页
干草品质对动物的生产性能、牧草价值和最终盈利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检测干草品质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这种快速、高效而无破坏性的现代检测技术已在饲草料中广泛应用。文章阐述了应用NIRS分析干草品质的可行性和高效... 干草品质对动物的生产性能、牧草价值和最终盈利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检测干草品质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这种快速、高效而无破坏性的现代检测技术已在饲草料中广泛应用。文章阐述了应用NIRS分析干草品质的可行性和高效性,详细介绍了NIRS用于检测牧草营养成分、真菌侵染程度、内生真菌产生的有毒物质以及一些难于用化学方法检测的微量成分等重要指标的研究成果。指出NIRS用于分析干草品质突破了过去常规化学方法的复杂、耗时、成本高等缺陷,是干草品质分析方法的一个重大进步,并期待着NIRS在牧草品质中的应用研究工作继续完善和发展,建立更精确的定标模型以及更系统的分析软件,促进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 干草品质 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在检测牧草霉菌毒素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许庆方 韩建国 +1 位作者 玉柱 岳文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43-1247,共5页
具有快速、高效、无损、在线等优势的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technique,NIRS)已经在农业、食品、化工、医学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牧草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受多种真菌的侵染,引起霉菌毒素在牧草中积累。霉... 具有快速、高效、无损、在线等优势的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technique,NIRS)已经在农业、食品、化工、医学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牧草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受多种真菌的侵染,引起霉菌毒素在牧草中积累。霉菌毒素会通过动植物产品进入人畜的食物链,引起人畜中毒。牧草中霉菌毒素的常规检测不但需要粉碎、浸提、层析等繁琐的样品前处理过程,还需要酶联免疫吸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溥层色谱法等后续检测过程。通过发展高精度、低检出限的光谱仪器,建立相应霉菌毒素检测的软件技术与校正模型,能够在牧草利用中达到快速准确检测霉菌毒素的含量和性质,从而为牧草的合理加工与利用提供依据,促进NIRS技术在健康畜产品生产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 霉菌毒素 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反射光谱法(NIRS)测定棉仁粉中蛋白质和棉酚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秦利 沈晓佳 +1 位作者 陈进红 祝水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5-639,共5页
选用49份不同蛋白质和棉酚含量的陆地棉种质资源和188份陆地棉重组近交系为材料,以多年份、多地点种植收获的种子材料组成原始样品集,分别对棉仁粉中蛋白质含量和棉酚含量进行化学测定,采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Modified PLS)和(2,4,4,1... 选用49份不同蛋白质和棉酚含量的陆地棉种质资源和188份陆地棉重组近交系为材料,以多年份、多地点种植收获的种子材料组成原始样品集,分别对棉仁粉中蛋白质含量和棉酚含量进行化学测定,采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Modified PLS)和(2,4,4,1)的数学转换方法建立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定标模型,以寻找棉籽蛋白质含量和棉酚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的定标决定系数(RSQ=0.933)和交叉检验决定系数(1-VR=0.929)较高,定标标准误差(SEC=0.623)和交互校验标准误差(SECV=0.638)较小,预测模型的建模效果较好,可替代化学分析。棉酚含量预测模型的RSQ,1-VR,SEC和SECV分别为0.836,0.811,0.074和0.079,模型预测效果略差于蛋白质模型,但仍可用于棉仁粉中棉酚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 棉仁粉 棉酚含量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9
9
作者 郭旭生 尚占环 +1 位作者 方向文 龙瑞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1-646,共6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分析样品时以其方便、快捷和准确等诸多优点在动物营养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NIRS技术预测家畜日粮中有机物消化率时所产生的标准偏差(SECV)在1.6%~2.8%之间,而预测干物质的消化率时所产生的SECV在1...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分析样品时以其方便、快捷和准确等诸多优点在动物营养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NIRS技术预测家畜日粮中有机物消化率时所产生的标准偏差(SECV)在1.6%~2.8%之间,而预测干物质的消化率时所产生的SECV在1.6%~3.5%之间。NIRS能够准确地预测饲料中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学组分以及反刍家畜十二指肠微生物蛋白的流量,但对于预测饲料在瘤胃降解率的动态特性时与实际相差很大。NIRS技术预测舍饲家畜采食量与体内法得到的结果相似,但在预测放牧家畜采食量时其预测误差为14%左右。上述结果表明,NIRS技术在预测反刍家畜消化代谢、日粮营养评价、采食量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 消化率 采食量 食性 反刍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米蛋白质含量与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分析及NIRS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5
10
作者 郭咏梅 李华慧 +3 位作者 李少明 段延碧 黄平 涂建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3-178,183,共7页
利用162份不同类型水稻种质,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AAS)测定Mg、Ca、Fe、Zn、Cu和Mn等6种矿质元素含量,火焰光度法测定K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P含量。对糙米蛋白质... 利用162份不同类型水稻种质,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AAS)测定Mg、Ca、Fe、Zn、Cu和Mn等6种矿质元素含量,火焰光度法测定K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P含量。对糙米蛋白质与矿质元素、矿质元素间进行相关分析;并利用测定的蛋白质含量的化学值,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s,PLS)建立糙米蛋白质预测的校正模型。结果表明,糙米矿质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P>K>Mg>Ca>Zn>Fe>Cu>Mn,蛋白质与P、K、Cu和Mn等矿质元素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通过比较光谱预处理方法在不同谱区的处理效果:采用一阶导数预处理、谱区为11995.7~7498.3/cm和6102~4597.7/cm建立校正模型的检验和预测效果最佳,糙米蛋白质的近红外测定值和化学测定值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其校正决定系数为92.89,外部验证决定系数为89.91;筛选到小黑谷、小红米和紫糯米等高蛋白、富矿质营养的种质材料,可作为富营养稻米品种创新的亲本材料;通过利用蛋白质和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借助近红外分析技术(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NIRS)辅助测定蛋白质含量,并间接选择富矿质营养水稻种质,聚合高蛋白和富2种以上矿质元素,可能是水稻营养品质育种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蛋白质含量 矿质元素含量 相关性 nir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17种氨基酸含量的NIRS定标模型构建与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庄荣 陈进红 +1 位作者 刘海英 祝水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692-2696,共5页
选用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的多年份、多品种、多地点种植的445份棉花种子为材料,分别对其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用一阶导数的数学处理(1,4,4,1)、标准正态变换和去趋势(SNV+D)最佳组合的预处理方法,结合改良的偏最小二乘法(MPL... 选用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的多年份、多品种、多地点种植的445份棉花种子为材料,分别对其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用一阶导数的数学处理(1,4,4,1)、标准正态变换和去趋势(SNV+D)最佳组合的预处理方法,结合改良的偏最小二乘法(MPLS)构建棉籽17种氨基酸成分的近红外定标模型。定标结果表明,天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12种氨基酸含量的定标模型较好,其RPDc为3.735-7.132,外部检验,上为0.910-0.979,近红外光谱分析完全可以替代化学测定;而丝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和脯氨酸等四种氨基酸的定标模型次之,其RP—Dc为2.205-2.814,外部检验r^2为0.800-0.830,近红外分析技术虽不能完全替代化学测定的结果,但仍可用于大量样品的筛选。半胱氨酸定标方程的RPDc较小(RPDc=1.358),因此,棉籽中半胱氨酸含量不能用近红外分析方法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 氨基酸 近红外反射光谱 定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S算法的生物质秸秆元素分析NIRS快速检测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晓金 朱凯 +1 位作者 牛智有 程旭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135,共5页
为探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生物质秸秆中N、C、H、S和O 元素的可行性,采集并制备水稻、小麦、油菜和玉米秸秆样本199个,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化学计量学算法,在7400-5550cm^-1波段范围内,比较... 为探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生物质秸秆中N、C、H、S和O 元素的可行性,采集并制备水稻、小麦、油菜和玉米秸秆样本199个,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化学计量学算法,在7400-5550cm^-1波段范围内,比较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的定标效果,建立最优的生物质秸秆中N、C、H、S和O 元素的定量分析模型,并用独立的验证集样本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N元素的定量分析模型可用于实际检测;O 元素的定量分析模型可进行实际估测;采用近红外技术用于C元素定量分析是可行的,但模型需要进一步优化;H、S元素采用NIRS技术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算法 生物质秸秆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在牧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严旭 白史且 +2 位作者 鄢家俊 干友民 刀志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48-1753,共6页
牧草是草食动物最主要的营养来源。牧草品质的优劣不仅影响家畜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效率,也决定着最终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牧草品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牧草营养成分及其消化率、适口性、以及牧草中所含抗营养因子和真菌毒素、霉菌毒素的含... 牧草是草食动物最主要的营养来源。牧草品质的优劣不仅影响家畜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效率,也决定着最终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牧草品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牧草营养成分及其消化率、适口性、以及牧草中所含抗营养因子和真菌毒素、霉菌毒素的含量水平。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是一种低成本、快速、简单、无损的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已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该文简要介绍了NIRS的原理和特点,详细综述了NIRS在牧草品质分析、牧草育种、牧草品种鉴定和性状分类中的应用。通过较全面综述NIRS在牧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以期有助于NIRS在我国牧草领域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 品质 育种 鉴定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NIRS技术应用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洪江 吴金红 +2 位作者 梅捍卫 黄芳 罗利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1-95,共5页
运用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技术,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和水稻糙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糙米直链淀粉含量预测。结果表明糙米近红外光谱与其直链淀粉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0.8429,最大绝对误差4.82%,平均误... 运用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技术,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和水稻糙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糙米直链淀粉含量预测。结果表明糙米近红外光谱与其直链淀粉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0.8429,最大绝对误差4.82%,平均误差2.30%。该方法在不破坏样品的前提下快速分析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可用于稻种资源的快速鉴定,对于水稻优质育种及其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分析 技术应用 直链淀粉含量 近红外光谱 稻米 快速分析技术 偏最小二乘法 数学模型 含量预测 平均误差 绝对误差 快速鉴定 稻种资源 相关研究 优质育种 糙米 水稻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快速测定湖泊沉积物营养组分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昝逢宇 霍守亮 +2 位作者 席北斗 李青芹 刘鸿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24-2627,共4页
湖泊沉积物保存了湖泊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但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快速、准确的湖泊沉积物营养组分组合分析方法。该文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采用一阶导数、小波滤噪、正交信号校正、小波滤噪+正交信号校正、一阶导数+正交信号校正、正... 湖泊沉积物保存了湖泊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但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快速、准确的湖泊沉积物营养组分组合分析方法。该文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采用一阶导数、小波滤噪、正交信号校正、小波滤噪+正交信号校正、一阶导数+正交信号校正、正交信号校正+小波压缩6种光谱预处理技术和偏最小二乘(PLS)法相结合在国内建立了NIR光谱测定湖泊沉积物柱芯样品中总碳(TC),总氨(TN),总有机碳(TOC)和总磷(TP)的校正模型,结果表明虽然NIR光谱校正模型对TOC的预测效果不理想,但一阶导数+正交信号校正光谱校正模型对TC和TN,正交信号校正光谱校正模型对TP的预测效果较好,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759 7(TC),0.865 0(TN)和0.811 2(TP),预测误差(RMSEP)分别为0.13%(TC),0.008 2%(TN)和0.012%(TP)。该研究对于推动我国湖泊沉积物的光谱学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nirs) 湖泊沉积物 营养物 光谱预处理 偏最小二乘(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近红外(NIRS)技术分析小样品油菜籽粒含油量及硫甙含量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美华 刘丽 +1 位作者 俎峰 王敬乔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对193份甘蓝型油菜籽粒进行常量样品(3.0g)及小量样品(0.3g)含油量及硫甙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分析和回归模型研究,以期在育种过程中建立实用的油菜小样品含油量及硫甙含量测定数学模型。【方法】利用NIRS对甘蓝型油菜... 【目的】对193份甘蓝型油菜籽粒进行常量样品(3.0g)及小量样品(0.3g)含油量及硫甙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分析和回归模型研究,以期在育种过程中建立实用的油菜小样品含油量及硫甙含量测定数学模型。【方法】利用NIRS对甘蓝型油菜籽粒进行含油量及硫甙含量测定,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在众多回归模型中,对于小量样品籽粒含油量及硫甙含量,二次模型均为最优拟合模型,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40.190+0.892x-0.007x2(R2=0.970);y=-92.040+0.748x+0.002x2(R2=0.960)(y为常量测量结果,x为小量测量结果)。【结论】获得的二次回归方程式可以很好地将小量样品测定数据转化为常量样品分析结果,为高含油量和低硫甙油菜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甘蓝型油菜 含油量 低硫甙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RS结合TQ软件对氯化铵掺假牛奶定量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睿 周勇 +5 位作者 孙晓凯 牛金叶 孙发哲 陈杰 孔玲 陈志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7期87-91,共5页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氯化铵掺假牛奶定量分析模型。[方法]氯化铵是提高牛奶中含氮量的典型掺假物质,样品直接使用近红外光谱仪采用漫反射和三氯乙酸预处理后使用透射模块分别扫描并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建...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氯化铵掺假牛奶定量分析模型。[方法]氯化铵是提高牛奶中含氮量的典型掺假物质,样品直接使用近红外光谱仪采用漫反射和三氯乙酸预处理后使用透射模块分别扫描并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建立了漫反射氯化铵含量定量分析模型和透射氯化铵含量定量分析模型,后者模型更加准确可靠,均方根校正标准差(RMSEC)、相关系数(R2)、均方根预测标准差(RMSEP)分别为0.032 4、0.998 4、0.049 8,回收率为107.607 4%。[结论]三氯乙酸预处理后的透射模型更加精确,可以用于牛奶中氯化铵掺假检测,为进一步研究牛奶中其他物质掺假检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近红外 氯化铵 透射 漫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NIRS和RI技术测试石油流体析蜡温度新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思 范开峰 黄启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333-3344,共12页
析蜡温度是重要的石油流体性质参数,得到准确的析蜡温度是保证含蜡原油管道安全输送的前提。提出了近红外光谱温度扫描测试法和折射率测试法,改进了近红外光谱波长扫描测试法,并从可靠性、灵敏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与常用的偏光显微镜法和... 析蜡温度是重要的石油流体性质参数,得到准确的析蜡温度是保证含蜡原油管道安全输送的前提。提出了近红外光谱温度扫描测试法和折射率测试法,改进了近红外光谱波长扫描测试法,并从可靠性、灵敏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与常用的偏光显微镜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和折射率法可以得到可靠的测试结果,并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稳定性;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简单,测试结果不易受到制样过程影响,尤其适合挥发性较强的油样。此外,近红外光谱法测试时油样处于运动状态,可有效减小过冷度的影响,但与实际管输条件仍存在一定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石油 析蜡温度 结晶 近红外光谱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RS技术的食用醋品牌溯源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管骁 刘静 +1 位作者 古方青 杨永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02-2406,共5页
以四种品牌152组食用醋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漫反射与透射两种近红外光谱采集模式分别进行光谱数据采集,并以此建立了食用醋品牌溯源模型,重点考察光谱采集模式、光谱预处理方法等对溯源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114组样品为训练集... 以四种品牌152组食用醋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漫反射与透射两种近红外光谱采集模式分别进行光谱数据采集,并以此建立了食用醋品牌溯源模型,重点考察光谱采集模式、光谱预处理方法等对溯源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114组样品为训练集,原始光谱数据经过多元散射校正、二阶求导预处理后,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1-DA)建立的食用醋NIRS品牌溯源模型,对38组测试集样品进行预测,透射光谱模型的决定系数(R2)、校准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92,0.113,0.127,正确识别率为76.32%;漫反射光谱模型R2,RMSEC,RMSEP分别为0.97,0.102,0.119,正确识别率为86.84%。由此说明,近红外光谱结合PLS1-DA可以用来建立食用醋品牌溯源模型,且漫反射光谱模型预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食用醋 品牌溯源 采集模式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NIRS特征波长优选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金明 初晓冬 +3 位作者 王智 许永花 李文哲 孙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3-750,共8页
预处理是提高玉米秸秆生物转化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玉米秸秆经生物炼制转化为生物燃料时,转化率与其原料内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直接相关。为了实现对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生物炼制过程的有效调控,提出使用近红外光谱(NIRS)对玉米秸秆... 预处理是提高玉米秸秆生物转化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玉米秸秆经生物炼制转化为生物燃料时,转化率与其原料内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直接相关。为了实现对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生物炼制过程的有效调控,提出使用近红外光谱(NIRS)对玉米秸秆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进行快速检测,解决传统化学方法测试速度慢、成本高的问题。为了提高NIRS检测的效率和精度,将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构建遗传模拟退火算法(GSA)用于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NIRS特征波长优选。GSA算法以NIRS波长点数为码长进行二进制编码,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回归模型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为目标函数,结合温度参数设计适应度函数,基于Metropolis判别准则实现扰动解的选择复制,能够在避免早熟的同时有效提高进化后期的搜索效率。采用碱预处理、生物预处理及其相结合的方法对采集的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后制备样品120个,并测定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及NIRS。使用7点Savitzky-Golay平滑结合多元散射校正和标准正则变换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后,利用Kennard-Stone法按3∶1比例划分校正集和验证集。然后,使用GSA算法对NIRS全谱进行特征波长优选(记为Full-GSA)、对协同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优选后谱区进行特征波长优选(记为SiPLS-GSA)、对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BiPLS)优选后谱区进行特征波长优选(记为BiPLS-GSA),并使用PLS回归模型和验证集对特征波长优选结果进行评测。Full-GSA以全谱1 557个波长点为基因,执行16次算法,优选出118个纤维素特征波长点和164个半纤维素特征波长点。SiPLS-GSA经SiPLS优选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谱区波长点数分别为388个和160个,再经GSA进一步优选后得到157个纤维素特征波长点和148个半纤维素特征波长点。BiPLS-GSA经BiPLS优选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谱区波长点数分别为358个和180个,再经GSA进一步优选后得到130个纤维素特征波长点和153个半纤维素特征波长点。结果表明,通过波长优选,不仅参与建模的波长点数量显著减少,而且回归模型的性能显著优于全谱建模。其中,采用Full-GSA优选的纤维素特征光谱回归性能最佳,采用SiPLS-GSA优选的半纤维素特征光谱回归性能最佳。回归模型验证集的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1.752 4%和2.020 8%,较全谱建模分别降低了13.636 6%和25.368 4%。基于结合温度参数设计适应度函数的策略构建的GSA具有良好的全局搜索性能,适用于玉米秸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NIRS特征波长优选。GSA以全谱每个波长点为染色体基因的编码方案适用于NIRS全谱的特征波长优选。GSA同样适用于SiPLS和BiPLS优选后谱区的特征波长优选,能够有效实现优选后谱区的波长点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近红外光谱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协同区间偏最小二乘法 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 特征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