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酚醛⁃不饱和聚酯树脂石墨双极板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航 杜玲枝 +2 位作者 吴晓林 冯巧 李桂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共5页
以天然鳞片石墨(NG)为导电骨料,酚醛树脂(PF)和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为黏结剂,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NG/PF/UPR双极板复合材料。研究了PF与UPR的质量比、树脂含量、成型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电导率和弯曲强度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进... 以天然鳞片石墨(NG)为导电骨料,酚醛树脂(PF)和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为黏结剂,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NG/PF/UPR双极板复合材料。研究了PF与UPR的质量比、树脂含量、成型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电导率和弯曲强度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树脂含量为20%(质量分数,下同)、PF与UPR的质量比为6∶1、施压温度为100℃、模压压力为30 MPa、成型温度为180℃、模压时间为2 h的条件下,NG/PF/UPR双极板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为336.1 S/cm,弯曲强度为46.5 MPa,对于相同条件下的NG/PF双极板复合材料,样品的电导率提高了134.9%,弯曲强度提高了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鳞片石墨 酚醛树脂 不饱和聚酯树脂 电导率 弯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炭包覆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瑞枝 张东煜 +3 位作者 张红波 徐仲榆 余迪华 何月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1-716,共6页
以液相浸渍法在天然鳞片石墨(NFG)表面包覆酚醛树脂后进行热处理,制备了酚醛树脂炭包覆石墨材料.将这种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运用恒电流充、放电法,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法考察了其在1M LiPF_6/EC+DEC... 以液相浸渍法在天然鳞片石墨(NFG)表面包覆酚醛树脂后进行热处理,制备了酚醛树脂炭包覆石墨材料.将这种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运用恒电流充、放电法,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法考察了其在1M LiPF_6/EC+DEC(1:1)电解液中的充、放电性能,并分析了工艺条件中不同热处理温度(HTT)对其充、放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HTT=900℃热处理的酚醛树脂炭包覆石墨材料的第三次稳定放电容量(D_3)为 213.75mAh/g,第三次充、放电效率(η_3)为88.69%;并且循环寿命较长,可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电极 石墨 酚醛树脂炭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石墨粉末及后处理工艺对SLS石墨原型件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海华 张成 +3 位作者 钟磊 刘力 李亚峰 贺俊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4047-24051,共5页
本实验研究了天然鳞片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人工合成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的流动性及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成型工艺性,并对天然鳞片石墨原型件和人工合成石墨原型件进行二次固化、真空压力浸渍致密化后处理。研究发现,加入球形... 本实验研究了天然鳞片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人工合成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的流动性及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成型工艺性,并对天然鳞片石墨原型件和人工合成石墨原型件进行二次固化、真空压力浸渍致密化后处理。研究发现,加入球形石墨粉末有助于改善两种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的流动性,提升了天然鳞片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的堆积密度,但降低了人工合成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的堆积密度;在相同条件下,天然鳞片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的流动性更佳;在成形精度方面,人工合成石墨SLS原型件表现为各向同性,而天然鳞片石墨SLS原型件表现为各向异性;人工合成石墨SLS原型件比天然鳞片石墨SLS原型件具有更高的抗弯强度;经过二次固化、真空压力浸渍致密化处理后,人工合成石墨成型件的抗弯强度和导热性能也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鳞片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 人工合成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 选择性激光烧结 成型工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