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煤S-CO_(2)发电系统空冷塔优化设计分析
1
作者 刘亚琴 徐进良 +1 位作者 王兆福 谢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151-5162,I0018,共13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燃煤发电效率高、灵活性好,有望支撑我国能源转型。我国西部和北部煤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缺乏,该文建立1000 MW空冷燃煤机组计算模型,包括S-CO_(2)循环及空冷塔2个模块。S-CO_(2)循环模块耦合空冷塔等主要设备,...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燃煤发电效率高、灵活性好,有望支撑我国能源转型。我国西部和北部煤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缺乏,该文建立1000 MW空冷燃煤机组计算模型,包括S-CO_(2)循环及空冷塔2个模块。S-CO_(2)循环模块耦合空冷塔等主要设备,获得S-CO_(2)侧热力参数,空冷塔模块对空气侧流动和换热进行计算,获得空冷塔投资成本。由于塔高限制,该文采用多换热管排单塔及多塔对空冷塔进行布置。结果表明,单塔投资成本小,6排管单塔和多塔(2塔)投资成本分别为8141.5万元和9735.6万元,因为塔身成本占比更大,建议采用单塔。增大换热管排数减少换热器夹点温差,降低循环热效率,影响空冷塔稳定运行,建议优化管排数为6。该文研究环境温度对空冷S-CO_(2)燃煤发电的影响,发现随环境温度升高,循环热效率降低。该文研究结果可为空冷S-CO_(2)燃煤发电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 自然通风直接空冷塔 循环热效率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厂区布置对钢塔自然通风空冷凝汽器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石磊 汪建平 +2 位作者 余喆 沈栋 张丽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9-282,共4页
利用计算传热学(NHT)软件FLUENT,在自然通风状态下,对2×350MW机组钢结构外覆铝板冷却塔及直接空冷凝汽器(DACC)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确定了考核工况,不同环境风向下,周边建筑物对DACC和钢塔性能的影响。... 利用计算传热学(NHT)软件FLUENT,在自然通风状态下,对2×350MW机组钢结构外覆铝板冷却塔及直接空冷凝汽器(DACC)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确定了考核工况,不同环境风向下,周边建筑物对DACC和钢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机一塔水平矩形布置方式下,平行于A列的来风对钢塔通风和DACC换热有负面影响。不考虑风向频率时,各风向下周边建筑物对DACC总体换热影响约为2.4%。在电厂总平面布置时,应尽量使厂区主导风向避开不利风向,汽机房空冷塔间距还需综合其它因素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凝汽器 钢塔 布置方式 自然通风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汽机表面式间冷散热器流动和传热数值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石磊 莫子高 +1 位作者 石诚 周李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0-765,共6页
针对实际工程问题,利用计算传热学(NHT)软件FLUENT,对自然通风状态下,某表面式间接空冷散热器空冷塔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确定了不同环境风速对空冷塔通风量和间接空冷散热器散热量的影响,为间接空冷系统的优化... 针对实际工程问题,利用计算传热学(NHT)软件FLUENT,对自然通风状态下,某表面式间接空冷散热器空冷塔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确定了不同环境风速对空冷塔通风量和间接空冷散热器散热量的影响,为间接空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间接空冷散热器 空冷塔 自然通风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空冷散热器空冷塔流动和传热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石磊 石诚 +1 位作者 余喆 张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540,共6页
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利用计算传热学(NHT)软件FLUENT,对自然通风状态下,某600 MW机组表面式间接空冷散热器空冷塔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确定了考核工况基准下,不同环境风速对空冷塔通风量和间接空冷散热器散热量的... 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利用计算传热学(NHT)软件FLUENT,对自然通风状态下,某600 MW机组表面式间接空冷散热器空冷塔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确定了考核工况基准下,不同环境风速对空冷塔通风量和间接空冷散热器散热量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空冷塔通风量和间接空冷散热器散热量减小.它为间接空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空冷散热器 空冷塔 自然通风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导流装置对大型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明勇 闵昌发 +4 位作者 贾继武 郑天帅 邓佳 韩立 王斌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2-136,共5页
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的热力性能受环境大风的影响较大,通过在塔进风口设置导流装置可以改善冷却塔的热力性能。为了验证空气导流装置对冷却塔热力性能的效果,本文针对环境大风地区的1000 MW机组配置的13000 m2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 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的热力性能受环境大风的影响较大,通过在塔进风口设置导流装置可以改善冷却塔的热力性能。为了验证空气导流装置对冷却塔热力性能的效果,本文针对环境大风地区的1000 MW机组配置的13000 m2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进行试验研究,在相同的运行工况和环境大风条件下,比较2座同类型的冷却塔不设空气导流装置和设置空气导流装置对其热力性能和出塔水温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空气导流装置,可以有效降低环境大风对冷却塔的不利影响;在同等运行状态和环境条件下,设置空气导流装置后,出塔水温比不设空气导流装置的低,在试验环境风速范围内,2座塔随环境风速的增加出塔水温差值而愈发明显。环境风速v<3 m/s,2座冷却塔出塔水温基本一致;3 m/s≤v<5 m/s,2座冷却塔出塔水温差值变化范围为0.24~0.61℃;5 m/s≤v<8 m/s,2座冷却塔出塔水温差值变化范围为0.71~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导流装置 自然通风冷却塔 热力性能 环境风速 出塔水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风对自然通风直接空冷塔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志云 王栋 林宗虎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5-919,共5页
采用多孔介质简化模型分析了在不同风速情况下300 MW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空冷塔内的流场和各凝汽器换热量.结果表明:在没有侧向风时,流场是均匀对称的,此时塔内空气流量最大,而各凝汽器换热量均匀;当有侧向风时,由于空冷塔底部气流存... 采用多孔介质简化模型分析了在不同风速情况下300 MW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空冷塔内的流场和各凝汽器换热量.结果表明:在没有侧向风时,流场是均匀对称的,此时塔内空气流量最大,而各凝汽器换热量均匀;当有侧向风时,由于空冷塔底部气流存在漩涡,使空冷塔内空气回流,空气流量减小;在风速大于4 m/s时,各凝汽器换热量差异较大,随着风速增加,这种现象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自然通风直接空冷 侧向风 多孔介质 流场 凝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式间接空冷散热器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石磊 石诚 +1 位作者 李少宁 武楠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2-475,480,共5页
利用计算传热学软件Fluent,对自然通风状态下某间接空冷塔内布置的表面式空冷散热器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并将间接空冷散热器考核工况下的模拟结果与设计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3 m/s环境风速下,空冷塔散热器的换热... 利用计算传热学软件Fluent,对自然通风状态下某间接空冷塔内布置的表面式空冷散热器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并将间接空冷散热器考核工况下的模拟结果与设计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3 m/s环境风速下,空冷塔散热器的换热量为设计工况下的95.6%;环境风对空冷塔的出流产生压制作用.数值模拟结果还需进一步进行试验验证和工程检验;考虑到空冷塔间的相互影响,在获得厂区布置图后,还需对其进行更加详细的数值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为间接空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塔 间接空冷散热器 自然通风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塔对间冷散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石磊 王锦 +1 位作者 薛海君 石诚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76,共7页
利用计算传热学软件Fluent,在自然通风状态下,对国内首个2×660 MW机组钢结构外覆铝板冷却塔间接空冷散热器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考核工况下,水平加强环对散热器换热量和钢塔通风量的影响约占设计值的2.7%;铝... 利用计算传热学软件Fluent,在自然通风状态下,对国内首个2×660 MW机组钢结构外覆铝板冷却塔间接空冷散热器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考核工况下,水平加强环对散热器换热量和钢塔通风量的影响约占设计值的2.7%;铝板换热量约占机组排热量的0.6%;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大,钢塔抽力逐渐降低;当环境风速高于10m/s时,出现塔内热空气流出冷却柱的现象;当环境风速高于20m/s时,塔内出现"穿堂风",间冷散热器的换热量和钢塔通风量明显增加;当环境风速低于12m/s时,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大,间冷散热器的换热量和钢塔通风量逐渐降低;当环境风速高于12m/s时,随着环境风速增加,间冷换热量和钢塔通风量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塔 间接空冷散热器 数值模拟 空冷塔 自然通风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自然通风状态下直接空冷凝汽器的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石磊 石诚 +1 位作者 李星 张洪元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直接空冷电厂的安全运行与空冷凝汽器在冬季自然通风条件下的换热性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依托实际工程项目,确定了某135MW直接空冷凝汽器(ACC)冬季自然通风下的热压。利用计算传热学(NHT)软件FLUENT,对不同迎面风速下,直接空冷凝汽器双排... 直接空冷电厂的安全运行与空冷凝汽器在冬季自然通风条件下的换热性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依托实际工程项目,确定了某135MW直接空冷凝汽器(ACC)冬季自然通风下的热压。利用计算传热学(NHT)软件FLUENT,对不同迎面风速下,直接空冷凝汽器双排管换热元件的冬季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根据空气的作用压力与流经空冷凝汽器时所产生阻力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了冬季自然通风状态下空冷凝汽器性能。它为直接空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凝汽器 自然通风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自然通风条件下直接空冷凝汽器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民臣 彭新飞 +1 位作者 李美宝 樊雪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1-134,共4页
分析研究了直接采取冬季自然通风时,直接空冷凝汽器的换热性能,并以某电厂亚临界2×330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利用Fluent软件,对直接空冷凝汽器单排管在小风速下的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冬季自然通风条件下... 分析研究了直接采取冬季自然通风时,直接空冷凝汽器的换热性能,并以某电厂亚临界2×330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利用Fluent软件,对直接空冷凝汽器单排管在小风速下的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冬季自然通风条件下,热压差和抽吸力均为空冷岛空气流动的动力;空冷单元的迎面风速与翅片管束的温度和环境温度有关,保持翅片管束壁面温度不变时,迎面风速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环境温度不变时,迎面风速随壁面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凝汽器 自然通风 迎面风速 热压差 抽吸力 环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站哈蒙系统的热力计算 被引量:2
11
作者 傅松 王福禄 《华北电力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9-63,共5页
介绍了火电站哈蒙式间接空冷系统的构成与特点。以太原第二热电厂200MW空冷机组的哈蒙系统为例,对其空冷散热器“∧”型组件及干冷塔进行了热力计算,绘制了该系统的冷却特性曲线。计算方法简便实用。
关键词 哈蒙系统 热力计算 火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模型的直接空冷机组多目标分布式最优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婷婷 蓝流剑 +3 位作者 庄志宝 孙阳 赵天阳 邓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04-214,共11页
针对空冷机组冷端轴流风机能耗大、冷却性能低、机械与电气故障多发问题,研究多性能目标下风机群各分区最优转速求解,对提升空冷机组冷端节能运行水平,降低火电厂能耗有重要意义。该文以660MW机组1×8空冷单元为对象,采用计算流体... 针对空冷机组冷端轴流风机能耗大、冷却性能低、机械与电气故障多发问题,研究多性能目标下风机群各分区最优转速求解,对提升空冷机组冷端节能运行水平,降低火电厂能耗有重要意义。该文以660MW机组1×8空冷单元为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在阶跃和随机输入下求解风机群空气动力场;基于阶跃扰动下风机群动态特性,对风机群聚类分析,并制定分区方案;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在自然风和转速指令双重随机扰动下,构建分布式驱动风机群的非参数动态响应模型;综合考虑风机入口空气流量、电机能耗和机械电气损耗等性能指标,提出一种基于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通过模糊隶属度函数计算各区域风机转速指令的Perato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在自然风的随机扰动下,与现有的风机群集中调速策略相比,多目标分区优化控制在显著提高机组冷端运行经济性的同时,降低了调节过程的机械电气损耗。结果可为直接空冷机组的优化节能安全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机组 分布式控制 随机自然风扰动 长短期记忆网络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塔和混凝土塔间冷散热器数值试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磊 薛海君 +1 位作者 汪建平 石诚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5-198,共4页
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在自然通风状态下,对某2×660MW机组钢结构外覆铝板塔和钢筋混凝土塔及间接空冷散热器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以间冷系统设计工况为基准,钢塔通风量高于混凝土塔约2.82%;钢塔抽力高于... 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在自然通风状态下,对某2×660MW机组钢结构外覆铝板塔和钢筋混凝土塔及间接空冷散热器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以间冷系统设计工况为基准,钢塔通风量高于混凝土塔约2.82%;钢塔抽力高于混凝土塔约3.92%;钢塔间冷散热器换热量高于混凝土塔约2.73%。间冷塔模拟整体阻力略小于阻力叠加得到的设计总阻力。考核工况不同环境风速下,钢塔通风量和散热器换热量均高于混凝土塔;间冷塔通风量、散热器换热量和抽力的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低风速下,间冷塔的透风率为0。10m/s^20 m/s环境风速下,间冷塔的透风率为1.44%~11.64%。当环境风速高于18m/s时,塔内将出现明显的“穿堂风”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塔 混凝土塔 间冷塔 间接空冷散热器 数值模拟 自然通风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布置间冷散热器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磊 薛海君 +1 位作者 余喆 汪建平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2,共4页
利用ANSYSFluent软件,在自然通风状态下,对我国首创并实施的双层布置间冷散热器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环境风速不大于4.5m/s时,下层各冷却柱的通风量和换热量均高于相应上层冷却柱。当环境风速为10m/s~20m/s时,... 利用ANSYSFluent软件,在自然通风状态下,对我国首创并实施的双层布置间冷散热器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环境风速不大于4.5m/s时,下层各冷却柱的通风量和换热量均高于相应上层冷却柱。当环境风速为10m/s~20m/s时,间冷塔迎风面,下层冷却柱的通风量和换热量均低于上层;在间冷塔两侧及下风侧,下层冷却柱的通风量和换热量则高于上层。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大,上层冷却柱将首先出现热空气流出间冷塔和“穿堂风”的现象。不同环境风速下,下层冷却柱的总通风量和总换热量均高于上层,二者总通风量相差1.29%~10.18%,总换热量相差1.11%~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冷塔 间冷散热器 双层布置 数值模拟 自然通风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直接空冷系统通风方式比较
15
作者 雷平和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21,共8页
为提高直接空冷系统的性能,介绍一种新型的混合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并以2×1 000 MW级直接空冷机组为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与机力通风、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进行比较。获得的夏季典型风速条件下背压变化规律表明:混合通风直接空冷... 为提高直接空冷系统的性能,介绍一种新型的混合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并以2×1 000 MW级直接空冷机组为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与机力通风、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进行比较。获得的夏季典型风速条件下背压变化规律表明:混合通风直接空冷系统比机力通风和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表现出了良好的小风经济性与大风安全性,非常适合在环境风条件恶劣地区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系统 混合通风 机力通风 自然通风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空冷自然通风冷却塔抽力计算公式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蔓蔓 卫慧敏 +1 位作者 杨立军 杜小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59-866,共8页
在电厂冷却塔的设计中,根据塔内外空气密度差计算塔内抽力应用较广泛,但缺少理论依据,且计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Kroger算法考虑了相关作用因素的影响,计算精度较高,但计算形式复杂。以间接空冷自然通风冷却塔为模型,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 在电厂冷却塔的设计中,根据塔内外空气密度差计算塔内抽力应用较广泛,但缺少理论依据,且计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Kroger算法考虑了相关作用因素的影响,计算精度较高,但计算形式复杂。以间接空冷自然通风冷却塔为模型,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对比了塔内抽力密度差模型和Kroger模型的准确性,指出了后者计算抽力结果更准确的原因,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冷却塔高度、环境大气温度及循环水进口温度。分析结果表明:当环境大气温度和循环水进口温度条件不变时,随冷却塔高度的增加,密度差模型较Kroger模型的相对误差随之增大,则计算的换热量误差亦增大。同理,在其他2个条件不变时,随环境大气温度的升高或随着循环水进口温度的降低,相对误差增大。分析结果为自然通风冷却塔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以及不同条件下计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冷却塔 抽力 密度差 环境大气温度 循环水进口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间接空冷散热器管束防冻预测模型及数值验证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伟佳 孔艳强 +3 位作者 温新宇 李安生 杨立军 杜小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6357-6367,共11页
为准确揭示间接空冷散热器管束防冻机理,指导间冷电站冬季的防冻高效运行,该文以电站空冷散热器管束为研究对象,基于循环水和冷却空气能量守恒及空冷散热器传热方程,利用MATLAB平台建立管束防冻预测模型,求解获得不同操作参数和气水流... 为准确揭示间接空冷散热器管束防冻机理,指导间冷电站冬季的防冻高效运行,该文以电站空冷散热器管束为研究对象,基于循环水和冷却空气能量守恒及空冷散热器传热方程,利用MATLAB平台建立管束防冻预测模型,求解获得不同操作参数和气水流程下管内循环水温度分布规律和临界防冻特性。结果表明:对于交叉顺流管束,在背风侧管束内水会出现“反吸热”现象,潜在冻结位置出现在背风侧第一排管中部或出口区域。对于交叉逆流管束,临界冻结位置仅出现在迎风侧第一排管或第二排管的出口。相同条件下,四排管逆流管束最易发生冻结危险,而六排管顺流管束具有更好的防冻特性。研究结果为电站空冷系统高效运行和防冻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所开发的数学模型也可应用于空调制冷、太阳能等领域多管排换热器的传热特性预测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空冷系统 空冷散热器 翅片管束 防冻预测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蒸汽分配管阻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学 李国栋 +3 位作者 张瑞颖 侯一晨 陈磊 杨立军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3-161,共9页
新型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结合了传统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的优点,是电站冷端系统的重要选择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直接空冷系统流动换热性能的研究并不充分,尤其是对于蒸汽分配管的流量分配及阻力特性研究则更为缺乏。采用数值模... 新型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结合了传统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的优点,是电站冷端系统的重要选择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直接空冷系统流动换热性能的研究并不充分,尤其是对于蒸汽分配管的流量分配及阻力特性研究则更为缺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某660 MW机组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数学物理模型,包括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空气侧模型和树杈形蒸汽分配管道蒸汽侧模型,开发了直接空冷系统空气侧和蒸汽侧耦合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环境风速下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竖直布置空冷凝汽器双层冷却三角流动换热性能与塔内蒸汽管道的蒸汽流量分配和阻力特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获得了不同气象环境条件下该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空气侧流动换热规律、蒸汽流量分配及蒸汽分配管道阻力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有风条件下,冷却三角两层翅片管束流动换热性能存在差异,导致蒸汽流量分配曲线和阻力特性曲线向侧风扇区偏移;无风条件下,通过该树杈型蒸汽分配管道的蒸汽流量和压降分布均匀,体现了该蒸汽管道结构设计良好。该研究结果可为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 树形蒸汽分配管道 阻力特性 蒸汽流量分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热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武健 解岳 胡三季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为探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热力性能及优化方向,本文对某1 000 MW燃煤机组配用的淋水面积为12 000 m^2的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热力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利用气水比和冷却数拟合该塔的热力性能方程式并得到测试塔冷却数的修正系数,给出该塔内... 为探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热力性能及优化方向,本文对某1 000 MW燃煤机组配用的淋水面积为12 000 m^2的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热力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利用气水比和冷却数拟合该塔的热力性能方程式并得到测试塔冷却数的修正系数,给出该塔内实测风温的分布,用不同阻力系数公式计算出塔水温。结果表明:填料等高布置的模拟冷却塔与填料不等高布置的工业塔的修正系数为1.047~1.081;填料不等高布置的工业塔塔内风温均方根误差为0.56~0.67℃,其值小于填料等高布置的相应冷却塔,故填料的不等高布置能强化冷却塔的冷却性能;进塔水量大时,可采用阻力经验系数公式快速计算出塔水温,为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的设计与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性能 现场测试 自然通风冷却塔 风温分布 出塔水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翅片管束提高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效率 被引量:7
20
作者 崔超 赵允涛 +1 位作者 孔艳强 杨立军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3-367,共5页
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凝汽器单元"Λ"型布局和传统翅片结构使得冷却空气流过翅片管束时发生严重转向,从而显著影响空冷凝汽器的流动传热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翅片管束,其翅片通道与基管椭圆长轴方向呈一定夹角,使翅片通道方... 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凝汽器单元"Λ"型布局和传统翅片结构使得冷却空气流过翅片管束时发生严重转向,从而显著影响空冷凝汽器的流动传热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翅片管束,其翅片通道与基管椭圆长轴方向呈一定夹角,使翅片通道方向与塔浮升力方向平行。通过CFD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获得了采用新型倾斜翅片管束的自然通风空冷凝汽器的空气流场和温度场,计算得到了不同环境风速下空冷凝汽器总换热量的变化规律,并与现有翅片管束的空冷凝汽器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倾斜翅片空冷凝汽器可以显著改善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热力性能,降低机组背压,提高空冷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 空冷凝汽器 倾斜翅片 流动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