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数值风洞模型对热电厂烟塔合一大气污染扩散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丽娜 马喆 +4 位作者 周阳 李志强 陈璐 王红宇 杨志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74,80,共9页
随着城市的快速建设,城市建筑的高度和体量不断增加,同时大气污染源的排放方式和排放状态也与从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热电厂采用烟塔合一排放方式的出现,对常规应用的稳态远距离以统计学为基础理论的高斯大气预测方法提出了挑战。... 随着城市的快速建设,城市建筑的高度和体量不断增加,同时大气污染源的排放方式和排放状态也与从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热电厂采用烟塔合一排放方式的出现,对常规应用的稳态远距离以统计学为基础理论的高斯大气预测方法提出了挑战。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大气污染物预测模式——德国模式在烟塔合一排放方式的预测上存在着许多关键性问题,如大风下洗条件下,冷却塔附近空腔区的大小和范围、空腔区污染物最高地面浓度等无法给出准确的预测结果。为准确预测烟塔合一排放方式的大气污染物扩散情况,采用一种新的大气污染物扩散的预测模式——数值风洞模型进行模拟预测研究,预测结果表明,在烟塔合一排放方式下,大气污染物最高地面浓度随风速增加而增加,同时在冷却塔下风向存在负压区,污染物在该区域高浓度聚集。且在夏季6.0m/s风速下,冷却塔下风向最高地面浓度出现峰值,属于最不利的气象条件。数值风洞模型可利用图形化手段实现对空腔区产生、变化、破碎至再生成的全过程描述,从而建立了一种大气污染预测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扩散 数值风洞 烟塔合一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风洞与物理风洞对烟塔合一排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丽娜 赵林 +3 位作者 陈璐 马喆 周阳 李志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1-146,共6页
热电厂"烟塔合一"排烟技术因其初期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少,排烟效果好、SO2落地浓度低等优势,特别是在机场附近的净空限高和对景观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大气污染物预测模型——德国... 热电厂"烟塔合一"排烟技术因其初期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少,排烟效果好、SO2落地浓度低等优势,特别是在机场附近的净空限高和对景观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大气污染物预测模型——德国模式在烟塔合一排烟方式的预测上尚存在许多问题,如大风下洗条件下,冷却塔附近空腔区的大小和范围、空腔区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等难以给出准确的预测结果。为准确预测烟塔合一排烟方式的大气污染物扩散情况,一种新的大气污染物扩散预测模式——数值风洞模型以及物理风洞实验被用于模拟烟塔合一的环境影响,分析数值风洞模式和物理风洞实验在大气环境预测领域应用的适用性和优缺点。2个预测方法的结果表明:在烟塔合一排烟方式下,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随风速增加而增加同时在冷却塔下风向存在负压区,污染物在该区域高浓度聚集。对2种方法进行比较,物理风洞实验由于受到物质和气象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得到精确的预测结果以及无法直观地描述空腔区的产生和变化规律。而数值风洞模拟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预测出在夏季6 m/s风速下,冷却塔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峰值,属于最不利的气象条件。同时该方法可利用图形化手段实现对空腔区产生、变化、破碎至再生成的全过程描述,从而建立了一种大气污染预测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扩散 数值风洞 物理风洞 烟塔合一 预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发电厂烟塔合一环境影响之一——烟气抬升高度的对比计算 被引量:40
3
作者 崔克强 李浩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30,i003,共5页
介绍了德国导则规范的计算冷却塔排放烟气抬升高度的S P模式。利用S P模式做不同大气稳定度条件下不同环境风速的烟气抬升对比计算;确定了同等条件下不同烟气排放速度对烟气抬升高度的影响。作为对比,计算了同样烟气排放量情况下通过烟... 介绍了德国导则规范的计算冷却塔排放烟气抬升高度的S P模式。利用S P模式做不同大气稳定度条件下不同环境风速的烟气抬升对比计算;确定了同等条件下不同烟气排放速度对烟气抬升高度的影响。作为对比,计算了同样烟气排放量情况下通过烟囱排放烟气的抬升高度。计算结果表明,在弱风状况下从冷却塔排放的烟气由于热力作用其抬升高度比从烟囱排放显著提高。个例计算结果表明,在极不稳定状况下,当风速大于4 5m s时,冷却塔排放烟气抬升高度低于烟囱排放烟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塔合一 烟气抬升高度 S/P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发电厂烟塔合一环境影响之二——华能北京热电厂烟塔合一设计环境影响估算 被引量:25
4
作者 崔克强 柴发合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4,i003,共5页
介绍了德国导则规范的污染物扩散模式。该模式为依照德国2002年空气清洁法研制的拉格朗日模式。利用该模式计算了华能北京热电厂烟塔合一设计通过120m冷却塔排放的烟气对地面造成的附加质量浓度。作为对比计算了与120m冷却塔排放量相同... 介绍了德国导则规范的污染物扩散模式。该模式为依照德国2002年空气清洁法研制的拉格朗日模式。利用该模式计算了华能北京热电厂烟塔合一设计通过120m冷却塔排放的烟气对地面造成的附加质量浓度。作为对比计算了与120m冷却塔排放量相同情况下通过240m烟囱排放的烟气对地面造成的附加质量浓度。计算结果表明,通过120m冷却塔排放烟气对地面造成的SO2和PM10附加年均质量浓度和日最大质量浓度总体小于通过240m烟囱排放对地面造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塔合一 污染物扩散模式 污染物地面附加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排烟冷却塔的腐蚀防护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果 雷明 杜健民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3-136,共4页
"烟塔合一"技术使得热电厂排烟冷却塔内部环境的腐蚀性大大增强,从而给塔壁混凝土的耐久性性能带来了严峻挑战。针对排烟冷却塔内部特殊的腐蚀性环境条件进行了腐蚀防护设计,配制了单掺粉煤灰、复掺粉煤灰和硅灰、复掺粉煤灰... "烟塔合一"技术使得热电厂排烟冷却塔内部环境的腐蚀性大大增强,从而给塔壁混凝土的耐久性性能带来了严峻挑战。针对排烟冷却塔内部特殊的腐蚀性环境条件进行了腐蚀防护设计,配制了单掺粉煤灰、复掺粉煤灰和硅灰、复掺粉煤灰、硅灰和丁苯胶乳以及对比普通混凝土等四种混凝土,并选择了三种成膜型有机防腐涂层。接下来对四类混凝土试件的早期收缩、开裂、强度、弹性模量等物理、力学性能以及有防腐涂层、无防腐涂层试件的碳化、氯离子侵蚀、硫酸盐腐蚀和酸液腐蚀等耐久性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掺粉煤灰和硅灰的混凝土其物理、力学性能和综合耐久性性能在所配制的四种混凝土中最优,但是单凭混凝土材料自身仍不能满足烟塔内部严酷的侵蚀性环境条件要求,而在防腐涂层的辅助帮助下可以保障排烟冷却塔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塔合一 钢筋混凝土 冷却塔 腐蚀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塔合一”排烟冷却塔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安明喆 高扬 +3 位作者 王月 韩松 余自若 季文玉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5-280,共6页
"烟塔合一"排烟冷却塔混凝土内壁上的冷凝溶液含有大量的SO_4^(2-),NO_3^-,H^+,会对混凝土产生侵蚀作用.采用室内试验,对比研究了实际运行温度下普通混凝土(NC30)、高性能混凝土(HPC30,HPC50)及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冷凝溶... "烟塔合一"排烟冷却塔混凝土内壁上的冷凝溶液含有大量的SO_4^(2-),NO_3^-,H^+,会对混凝土产生侵蚀作用.采用室内试验,对比研究了实际运行温度下普通混凝土(NC30)、高性能混凝土(HPC30,HPC50)及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冷凝溶液浸泡作用下的耐久性.结果表明:在冷凝溶液中浸泡95d时,NC30的质量损失率最大达到7.6%,UHPC的质量损失率仅为1.3%,而HPC30,HPC50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4.4%,4.0%.经过冷凝溶液浸泡后,NC30,HPC30和HPC50的抗压强度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浸泡95d时分别减小了40.3%,31.9%和19.8%,而UHPC经过冷凝溶液浸泡后的抗压强度呈持续下降趋势,但是其损失率仅为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烟冷却塔 冷凝溶液 侵蚀 高性能混凝土 超高性能混凝土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塔合一技术特点和工程数据 被引量:21
7
作者 林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9,i004,共6页
剖析了德国烟塔合一技术特点和工程数据。烟塔合一技术可以提高能源效率,简化烟气系统设计,减少烟囱和GGH换热器,可以合并锅炉引风机和脱硫增压风机,降低电厂建设费用,有利于降低发电成本。更为重要的是,烟塔合一技术可提高脱硫后净烟... 剖析了德国烟塔合一技术特点和工程数据。烟塔合一技术可以提高能源效率,简化烟气系统设计,减少烟囱和GGH换热器,可以合并锅炉引风机和脱硫增压风机,降低电厂建设费用,有利于降低发电成本。更为重要的是,烟塔合一技术可提高脱硫后净烟气的抬升高度,有利于降低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塔合一 湿法脱硫 抬升高度 冷却塔 净烟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塔合一”技术采用烟气余热换热器的节能效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邱丽霞 郝艳红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31,共3页
"烟塔合一"技术,即取消火电厂中的烟囱,将锅炉经除尘脱硫后排出的烟气,经自然通风冷却塔排放到大气中。用等效热降的方法分析了"烟塔合一"技术增设烟气余热换热器的节能效果,并以660 MW机组为例,进行了几种方案比... "烟塔合一"技术,即取消火电厂中的烟囱,将锅炉经除尘脱硫后排出的烟气,经自然通风冷却塔排放到大气中。用等效热降的方法分析了"烟塔合一"技术增设烟气余热换热器的节能效果,并以660 MW机组为例,进行了几种方案比较。定量计算结果得出的结论对指导发电厂采用"烟塔合一"技术烟气余热换热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塔合一 烟气余热换热器 经济性 等效热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塔合一”技术在环评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9
作者 李立峰 张树深 《绿色科技》 2010年第6期98-100,共3页
介绍了国内外燃煤电厂“烟塔合一”技术的应用现状,阐述了“烟塔合一”的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重点进行了“烟塔合一”排烟方案与常规的烟囱排烟方案对环境影响的对比分析,并针对燃煤电厂“烟塔合一”技术在环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介绍了国内外燃煤电厂“烟塔合一”技术的应用现状,阐述了“烟塔合一”的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重点进行了“烟塔合一”排烟方案与常规的烟囱排烟方案对环境影响的对比分析,并针对燃煤电厂“烟塔合一”技术在环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烟塔合一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塔合一的环境影响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仁锋 苏燊燊 +3 位作者 马继军 谢永平 孙希进 韩建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2-169,共8页
为跟踪了解烟塔合一对区域大气环境和理论下洗区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分别于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在华能陕西秦岭电厂周边400 km^2范围内对SO_2和NO_2进行连续15天采样分析,在电厂排烟冷却塔理论下洗区域内布置环境空气自动站进行一年以上逐时... 为跟踪了解烟塔合一对区域大气环境和理论下洗区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分别于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在华能陕西秦岭电厂周边400 km^2范围内对SO_2和NO_2进行连续15天采样分析,在电厂排烟冷却塔理论下洗区域内布置环境空气自动站进行一年以上逐时监测,并结合气象资料对烟塔合一的环境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采暖期和非采暖期SO_2、NO_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要求,电厂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环境空气自动站长时间连续监测期间未观测到因烟气下洗而产生的局部污染物浓度高的现象,主导风向西风条件下理论下洗区内的污染物浓度与东风时无显著差异(P>0.05),西风条件下大风时的污染物浓度水平显著低于小风时的浓度(P<0.01),监测结果表明烟塔合一模式下理论下洗区域不会出现地面污染物浓度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排烟冷却塔 环境空气自动站 污染物 区域环境质量 统计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磷阻垢剂WS330海水循环冷却阻垢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伟峰 张佳琦 李飞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1-166,178,共7页
某沿海燃煤电厂采用“烟塔合一”技术,循环冷却水为海水。为确保循环水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开展了循环水阻垢剂的静态试验与动态模拟试验。选用无磷阻垢剂WS330作为循环水处理阻垢剂,通过静态试验确定阻垢剂剂量,之后在动态模拟... 某沿海燃煤电厂采用“烟塔合一”技术,循环冷却水为海水。为确保循环水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开展了循环水阻垢剂的静态试验与动态模拟试验。选用无磷阻垢剂WS330作为循环水处理阻垢剂,通过静态试验确定阻垢剂剂量,之后在动态模拟装置上进行了多项指标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WS330阻垢剂质量浓度维持在8 mg/L、浓缩倍率≤2.5时,系统运行良好;钛金属换热器的腐蚀速率为2.5×10^–5 mm/年,平均黏附速率为0.33 mg/(cm^2·月),污垢热阻值为1.4×10^–5 m^2·K/W,均远低于各项指标的上限要求。考虑到现场实际应用中的水质及工况波动,运行时的循环水浓缩倍率建议控制在1.5~2.0。分析认为,“烟塔合一”工程对海水作为循环水浓缩倍率的试验结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烟塔合一 循环冷却水 无磷阻垢剂 静态试验 动态模拟 极限浓缩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