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际安全话语体系构建
1
作者 景丽娜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154,160,共19页
国际安全话语体系既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工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安全话语体系是应然之举,内生动力强大,且外在责任重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落实... 国际安全话语体系既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工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安全话语体系是应然之举,内生动力强大,且外在责任重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落实全球安全倡议,推动全球治理是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安全话语体系的基本逻辑。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国际安全话语体系在塑造国家安全环境、推进国际共同安全、参与全球安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呈现出国家安全能力提升为国际安全话语体系构建夯实话语根基,国家安全实践为话语体系构建积累话语素材,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为话语体系构建提供话语策略等特点。但是,在话语全局性统筹谋划、话语学理性阐释研究、话语博弈策略优化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对此,应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地位,加强对国际安全话语体系的谋划,做好国家安全战略和政策的解读和传播;重视对原创话语的学理性阐释,增强国际安全叙事的理论性;拓展话语主体间的合作网络,优化话语博弈的策略性设计,以形成同国家安全实践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安全话语 总体国家安全观 全球安全倡议 人类安全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国家话语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汝东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5-135,共11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全球话语场中的话语角色、话语方式和话语战略也不断变化,呈现出新的态势。国内话语场,逐渐由集体叙事转向集权叙事,由政府叙事转向多维叙事,更加重视官方叙事与民间叙事的结合;...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全球话语场中的话语角色、话语方式和话语战略也不断变化,呈现出新的态势。国内话语场,逐渐由集体叙事转向集权叙事,由政府叙事转向多维叙事,更加重视官方叙事与民间叙事的结合;话语主旋律逐渐由改革转向反腐,以反腐驱动政治等的全面社会改革;现实叙事与虚拟叙事相融合,话语叙事逐渐向其他媒介叙事转变、延伸。同时,中国话语也由国内叙事、国际叙事转向全球叙事,大幅度向国际话语场进军,把触角伸向了从非洲到拉美的各个角落,一个新的全球话语体系正在形成中。中国话语也逐渐由温和的柔性叙事转向刚柔相济的权威叙事,由现代叙事转向内外融通、古今结合的双重叙事;叙事方法不断创新,叙事方式日趋多样化,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范畴体系。总之,中国近年来的国家话语出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交叉融合,关照了主题与方法、经济与政治、官方与民间、传统与现代、现实与虚拟、国内与国际、区域与全球等多重维度,逐渐使国家话语体系的建构融合到了全球话语体系的建构中,中国的全球话语战略日趋明晰,逐渐由话语的参与者转变为全球话语体系建构的引领者,由配角转变为主角,国家叙事战略呈现出全球化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话语 全球话语 国家叙事 趋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新时代国际传播的方法论创新:基于“全球中国”的概念透视 被引量:40
3
作者 史安斌 盛阳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1年第3期5-13,共9页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中国"成为国际传播概念和理论创新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它不仅体现了当下国际地缘政治秩序和经济社会权力格局的变化,也为理解新全球化时代中国国际传播战略的转型升级提供...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中国"成为国际传播概念和理论创新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它不仅体现了当下国际地缘政治秩序和经济社会权力格局的变化,也为理解新全球化时代中国国际传播战略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跨越民族国家和地缘政治边界的国际传播理论想象,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不仅蕴含丰厚的历史积淀和理论价值,也具有鲜明的方法论创新意义。随着中国在世界秩序的重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全面客观地评估、塑造和传播中国的国家形象,成为国际传播研究的重要议题。重塑"全球中国"新形象,亦是国际传播话语体系重构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中国 国家形象 国际传播 话语体系 文化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与中国话语的建构 被引量:8
4
作者 郭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126,共6页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到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习近平主席多次向世界阐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使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成为中国在国际力量对比变化的背景下,全面参与全球治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到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习近平主席多次向世界阐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使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成为中国在国际力量对比变化的背景下,全面参与全球治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大力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思路。本研究旨在通过话语实践和社会现实互为建构的理论框架,分析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话语实践对中国全球治理基本理念的建构过程,进而总结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包容性发展"话语、"创新"话语和"主导者"话语这四个方面对全球治理"中国方案"基本理念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中国方案 中国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安全治理视域下的战略传播:历史、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8
5
作者 史安斌 童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0,共10页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时代背景下,战略传播已经成为开展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手段,因而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章通过梳理战略传播的理论框架、历史脉络及实践路径,对其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功...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时代背景下,战略传播已经成为开展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手段,因而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章通过梳理战略传播的理论框架、历史脉络及实践路径,对其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功能与意义进行梳理和考察。文章将战略传播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的决策部署视角下,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提供方向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战略传播 话语权 国家安全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六十年代”与“全球治理”话语的局限——以阿拉伯世界和第三世界为视角 被引量:5
6
作者 殷之光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8,118,共17页
本文尝试从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出发,展现"全球六十年代"的多样性,以此揭示潜藏在"全球治理"话语中的西方中心主义立场,以及国际关系中这种自上而下的治理话语的局限性。本文以1967年"六日战争"为起... 本文尝试从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出发,展现"全球六十年代"的多样性,以此揭示潜藏在"全球治理"话语中的西方中心主义立场,以及国际关系中这种自上而下的治理话语的局限性。本文以1967年"六日战争"为起点,从阿拉伯现代民族独立历史叙事的内部展现美苏超级大国沟通与协调机制的问题。本文认为,基于西方中心历史叙事立场建构的"全球治理"话语,对于理解现代世界秩序和国际关系存在诸多弊端。与此相对应,本文将分析视角转向同一时期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第三世界,基于反帝反殖民诉求而产生的针对西方帝国"全球治理"的"反叛"运动。作为20世纪60年代全球被压迫者反抗的一部分,阿拉伯世界以暴力斗争的形式向美苏主导的治理逻辑发起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民族主义 “全球六十年代” 全球治理 第三世界 国际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性调适 被引量:12
7
作者 秦德君 朱莹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2-41,235,236,共12页
一场疫情深刻改变世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进入重塑进程。全球性疫情加剧了"逆全球化"思潮的蔓延,"全球化"放缓成为全球发展新态势。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一带一路"建设都进入一个"调适期"。要... 一场疫情深刻改变世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进入重塑进程。全球性疫情加剧了"逆全球化"思潮的蔓延,"全球化"放缓成为全球发展新态势。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一带一路"建设都进入一个"调适期"。要以政治智慧尊俎折冲,把握好这一特殊的"历史机遇期",积极推行对全球新态势的新认知,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新模式,推进民族历史文化领域的交流拓展维度,注重政治效能和国家形象营建营销。国家形象是一种结构十分确定的信息资本,要优化国际话语体系输出,营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扩大开放是解构"脱钩"的根本之举。无论"一带一路"的适应性调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点深化,还是国家形象建设和国际话语体系的提升,都不只是简单技术层面的操作,更是全球新态势下的文明理性和新型政治思维下的调整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新态势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家形象 国际话语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的译介与传播研究:评述与展望 被引量:21
8
作者 顾忆青 吴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国家对外话语体系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征,攸关国家形象塑造和国际话语权竞争。当前,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译介与传播实践存在着诸多现实挑战与理论难题。在廓清国家对外话语体系译介与传播的研究性质及其意义的基础上,评述国内外相关学术... 国家对外话语体系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征,攸关国家形象塑造和国际话语权竞争。当前,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译介与传播实践存在着诸多现实挑战与理论难题。在廓清国家对外话语体系译介与传播的研究性质及其意义的基础上,评述国内外相关学术脉络与研究现状、总结其中的局限与弊端、展望未来的研究动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认识,学界应以问题为导向,创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对外话语研究”领域,探索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综合研究模式和实证研究方法;同时,学界也应观照全球话语体系的多元构成,以“阐释性翻译”和“多模态传播”为立足点,推动国家对外话语体系译介传播理论创新,为优化中国对外话语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对外话语体系 译介 传播 对外话语研究 话语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三个维度建构“全球中国”话语体系 被引量:26
9
作者 贾文山 刘长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4-143,共10页
本文综合利用文献资料分析、二手资料分析与历史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梳理"全球中国"话语体系建构历程。从历时性视角回溯"古代中国""现代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建设与国际话语体系建构过程;聚焦于共时性维度... 本文综合利用文献资料分析、二手资料分析与历史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梳理"全球中国"话语体系建构历程。从历时性视角回溯"古代中国""现代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建设与国际话语体系建构过程;聚焦于共时性维度,从顶层政治话语和舆论回应的角度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即"全球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历时性与共时性在理论层面描绘出"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全球中国"三个国际话语体系维度之间的动态关联,勾勒出"全球中国"话语体系的轮廓,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权 国际话语体系 古代中国 现代中国 全球中国 舆论博弈 国家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治理视域下提升中国话语权研究——话语权比较与评价视角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德钦 朱少云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102,共11页
话语权问题与国家利益的实现和维护息息相关,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全球治理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全球多边治理,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行动。由于全球治理本身具有的集体主义和公共选择等特征,以话语权为主要文化标识的软实力如今也被纳入各... 话语权问题与国家利益的实现和维护息息相关,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全球治理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全球多边治理,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行动。由于全球治理本身具有的集体主义和公共选择等特征,以话语权为主要文化标识的软实力如今也被纳入各国竞争的重要目标。长期以来,部分西方国家由于其不断积累的话语优势在全球政治格局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如何对抗西方话语霸权的强势围剿,如何在国际社会提升中国声音的传播力度,如何向世界展示更加立体、真实的中国是当前亟须破解的一大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相应地,我国在国际舞台上传播的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也得到了更多关注,中国话语权有了新的突破性发展。但是,这绝不意味着目前我国话语权地位已经和我国综合国力相匹配。不容否认,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话语权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打好提升中国话语权的“争夺战”,基于话语权比较与评价视角,迫切需要从传承与延续、国际与国内角度思考全球治理与中国话语权的内涵及其逻辑关系,为提升中国话语权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内生动力。目前,我国在对外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方案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挨骂”“失语”“失声”问题仍然存在,主要包括西方话语霸权打压中国话语空间;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依然存在;诋毁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不绝于耳等。针对这些问题,在全球治理视域下,立足话语评价视角加快提升与我国综合国力相匹配的话语权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展望未来,面对中国话语权所面临的风险挑战,为了让其他国家准确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必须在国内外的重要场合发声,实现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转变,从我国国家治理理念、制度优势、能力及实践等方面汲取经验与智慧,探究话语权提升路径,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把我国治理实践转化为话语权力;把我国治理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把我国制度自信转化为话语自信;把我国治理愿景转化为世界认同,充分展现中国国家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效,理直气壮地参与塑造全球治理,让中国声音响彻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语权 全球治理 国家治理 话语评价 西方话语霸权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