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碱性介质中的水热反应,由粉煤灰合成了单一沸石矿物种的N aP 1沸石,并对合成产品进行了表征。经粉晶X射线衍射鉴定,合成产物中主要矿物成分为N aP 1沸石,另有少量尚未反应的石英和莫来石。在电子显微镜下,粉煤灰颗粒呈球形且表面光...通过碱性介质中的水热反应,由粉煤灰合成了单一沸石矿物种的N aP 1沸石,并对合成产品进行了表征。经粉晶X射线衍射鉴定,合成产物中主要矿物成分为N aP 1沸石,另有少量尚未反应的石英和莫来石。在电子显微镜下,粉煤灰颗粒呈球形且表面光滑,而合成产物颗粒表面粗糙。粉煤灰合成沸石含有大量的交换性C a2+,且与粉煤灰原料相比,S iO2含量明显减少,A l2O3稍有增加,S iO2/A l2O3比值由3.3降至1.8。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热分析证实了合成的粉煤灰沸石中沸石水的存在。N aP 1型粉煤灰沸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CEC)达213 cm o l/kg,比表面积达29 m2/g,分别比粉煤灰高约100倍和26倍。展开更多
该研究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结合感官分析,探究了清雅型石湾玉冰烧白酒和传统米香型白酒香气的物质和感官差异。GC×GC-TOFMS...该研究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结合感官分析,探究了清雅型石湾玉冰烧白酒和传统米香型白酒香气的物质和感官差异。GC×GC-TOFMS共定性出挥发性化合物400种,进一步通过香气数据库(Flavornet和Flavor DB)筛选出具有香气特征的292种香气化合物,其中酯类物质种类最多,醇类、醛酮类、萜类化合物次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热图分析对香气化合物的半定量浓度进行分析,发现清雅型白酒在香气挥发物的种类和含量上明显区别于米香型白酒。使用Napping^(■)结合ultra flash profiling(UFP)的感官方法,明确了植物、油脂香、中药、甘草、薄荷、雪碧是清雅型白酒区别于米香型白酒的主要香气属性。该研究丰富了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白酒风味化学的理论体系,也为其风味的进一步调控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通过碱性介质中的水热反应,由粉煤灰合成了单一沸石矿物种的N aP 1沸石,并对合成产品进行了表征。经粉晶X射线衍射鉴定,合成产物中主要矿物成分为N aP 1沸石,另有少量尚未反应的石英和莫来石。在电子显微镜下,粉煤灰颗粒呈球形且表面光滑,而合成产物颗粒表面粗糙。粉煤灰合成沸石含有大量的交换性C a2+,且与粉煤灰原料相比,S iO2含量明显减少,A l2O3稍有增加,S iO2/A l2O3比值由3.3降至1.8。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热分析证实了合成的粉煤灰沸石中沸石水的存在。N aP 1型粉煤灰沸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CEC)达213 cm o l/kg,比表面积达29 m2/g,分别比粉煤灰高约100倍和26倍。
文摘该研究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结合感官分析,探究了清雅型石湾玉冰烧白酒和传统米香型白酒香气的物质和感官差异。GC×GC-TOFMS共定性出挥发性化合物400种,进一步通过香气数据库(Flavornet和Flavor DB)筛选出具有香气特征的292种香气化合物,其中酯类物质种类最多,醇类、醛酮类、萜类化合物次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热图分析对香气化合物的半定量浓度进行分析,发现清雅型白酒在香气挥发物的种类和含量上明显区别于米香型白酒。使用Napping^(■)结合ultra flash profiling(UFP)的感官方法,明确了植物、油脂香、中药、甘草、薄荷、雪碧是清雅型白酒区别于米香型白酒的主要香气属性。该研究丰富了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白酒风味化学的理论体系,也为其风味的进一步调控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