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状双氢氧化物-rFel d 1-Can f 1融合变应原对小鼠模型过敏反应的预防效果分析
1
作者 彭美琪 魏春洁 +5 位作者 郑安琪 朱亦坤 徐琳皓 罗承慧 韦双双 裴业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43-3154,共12页
旨在预防猫、犬诱导的过敏反应,本研究将猫主要变应原Fel d 1与犬主要变应原Can f 1融合原核表达,纯化制备了rFel d 1-Can f 1融合变应原。将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与rFel d 1-Can f 1混合,制备LDH-rFel d 1-Ca... 旨在预防猫、犬诱导的过敏反应,本研究将猫主要变应原Fel d 1与犬主要变应原Can f 1融合原核表达,纯化制备了rFel d 1-Can f 1融合变应原。将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与rFel d 1-Can f 1混合,制备LDH-rFel d 1-Can f 1,皮下注射法免疫BALB/c小鼠,随后利用rFel d 1-Can f 1融合变应原诱导过敏小鼠模型,通过检测小鼠应激性过敏反应的体温变化、耳朵点刺试验、肺部组织切片HE染色、血清IgE水平等指标评价LDH-rFel d 1-Can f 1对猫犬诱发过敏反应的预防效果。研究表明,LDH与rFel d 1-Can f 1质量比为7∶1时,LDH可以完全吸附rFel d 1-Can f 1融合蛋白。LDH-rFel d 1-Can f 1可以有效缓解应激性过敏反应引起的小鼠体温下降,显著减少过敏导致的染料渗透面积。肺部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LDH-rFel d 1-Can f 1可以缓解过敏引起的炎症细胞浸润。此外,LDH-rFel d 1-Can f 1免疫后可以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IgG,这为开发抑制宠物猫犬诱发过敏反应的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变应原 层状双氢氧化物 纳米颗粒 宠物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Fe-LDHs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阴离子交换容量的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苏延磊 侯万国 +2 位作者 孙德军 刘尚营 张春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012-1016,共5页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了镁铁型层状双氢氧化物(简称Mg-Fe-LDHs)纳米颗粒,考察了粒子形貌、化学组成、晶体结构、阴离子交换容量及原料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样品为片状纳米颗粒,化学组成与原料配比基本一致.在所...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了镁铁型层状双氢氧化物(简称Mg-Fe-LDHs)纳米颗粒,考察了粒子形貌、化学组成、晶体结构、阴离子交换容量及原料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样品为片状纳米颗粒,化学组成与原料配比基本一致.在所研究的原料配比范围内,产品中n(Mg)∶n(Fe)在2∶1~4∶1范围内,产品具有水滑石层状六方晶系结构.随n(Mg)∶n(Fe)从2∶1增大到4∶1,粒径增大(从37.9nm增大到61.2nm),六方晶格参数a降低(变化范围为0.317~0.310nm),而六方晶格参数c增大(变化范围为2.380~2.412nm),层间距增大(从0.793nm增大到0.804nm),阴离子交换容量增大(从0.52mmol/g增大到1.28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型 LDHS 纳米 层状双氢氧化物 阴离子交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醇基海藻酸钠与层状双金属纳米颗粒稳定载药Pickering乳液及其缓释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若林 李嘉诚 +5 位作者 冯玉红 颜慧琼 黄俊浩 刘艳凤 程春风 林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2-106,112,共6页
为了提高海藻酸钠(SA)对疏水性农药的负载量和释药缓释作用,将其与月桂醇通过偶联酯化反应进行疏水改性,对改性后的海藻酸钠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分析,结果证明月桂醇侧链成功接枝到海藻酸钠分子骨架上。将月桂醇改性海藻酸钠(DA... 为了提高海藻酸钠(SA)对疏水性农药的负载量和释药缓释作用,将其与月桂醇通过偶联酯化反应进行疏水改性,对改性后的海藻酸钠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分析,结果证明月桂醇侧链成功接枝到海藻酸钠分子骨架上。将月桂醇改性海藻酸钠(DA)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纳米颗粒进行复配,其Zeta电位分别为+44.9 m V和-33.2 m V,同时其粒径分别增大到93.3 nm和659.8 nm。结果表明带负电的月桂醇改性海藻酸钠吸附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颗粒表面可以阻碍颗粒间的相互聚集,在分散体系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能。高速剪切下制备稳定Pickering乳液,对疏水性农药氯氟氰菊酯进行了释药试验,表明改性后的海藻酸钠与LDH颗粒制备Pickering乳液对氯氟氰菊酯具有较好的药物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醇改性海藻酸钠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颗粒 Pickering乳液 缓释载药 氯氟氰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双氢氧化物膜修饰电极制备及对肾上腺素的测定 被引量:3
4
作者 郑晶 张燕 郭满栋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7-361,共5页
研究了纳米金/双氢氧化物膜修饰玻碳电极(AuNPs/LDHs/GCE)的制备,通过循环伏安法、扫描电镜和电化学阻抗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详细讨论了电极的性能,找出了制备该修饰电极的实验条件,并将此电极用于生物体系中肾上腺素(Adrenaline,AD)... 研究了纳米金/双氢氧化物膜修饰玻碳电极(AuNPs/LDHs/GCE)的制备,通过循环伏安法、扫描电镜和电化学阻抗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详细讨论了电极的性能,找出了制备该修饰电极的实验条件,并将此电极用于生物体系中肾上腺素(Adrenaline,AD)的电化学测定。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修饰电极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0)中进行循环伏安扫描时,氧化峰电流和肾上腺素浓度在9.0×10^(-8)~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2,其检出限(S/N=3)可达3.1×10^(-8) mol/L。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肾上腺素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氧化物膜 纳米金 肾上腺素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滑石负载的钯纳米粒子对水合肼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4
5
作者 金荣荣 李丽芳 +2 位作者 徐雪峰 连英惠 赵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29-1935,共7页
利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载体水滑石(LDH), 通过离子交换法将PdCl2-4插入水滑石层间, 再用水合肼将其还原, 制备得到了水滑石负载的分散状钯纳米粒子(LDH-Pd0). 利用 X 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 X 射线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所得样... 利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载体水滑石(LDH), 通过离子交换法将PdCl2-4插入水滑石层间, 再用水合肼将其还原, 制备得到了水滑石负载的分散状钯纳米粒子(LDH-Pd0). 利用 X 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 X 射线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钯纳米粒子能很好地分散在水滑石上. 将该纳米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GCE)用于水合肼的电催化氧化, 该修饰电极表现出很好的电化学催化活性. 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库仑法(CC)和计时安培法(i-t)对修饰电极的催化活性、有效表面积和水合肼的催化氧化机理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水合肼在-0.1 V附近有明显的氧化峰, 在1.0×10-5-2.0×10-4mol·L-1范围内, 阳极峰电流与水合肼浓度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其检测限为9.5×10-7mol·L-1. 计算得到 GCE, LDH-Pd0/GCE 和 LDH/GCE电极活化面积分别为0.02089, 0.02762和0.02496 cm2. 推知水合肼的氧化过程有4电子和4质子参与, 并且其在电极上的反应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钯纳米粒子:循环伏安:水合肼 修饰电极: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铂纳米颗粒电沉积镁铝水滑石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4
6
作者 徐亮 林有芹 +2 位作者 陈旭 路艳罗 杨文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2-447,共6页
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合成了镁铝水滑石纳米颗粒,将其修饰到氧化铟锡导电玻璃电极表面;在此修饰电极基础上,利用电沉积还原氯铂酸盐法制备了铂纳米颗粒/水滑石复合修饰电极.由于水滑石层板表面的外限域作用有效抑制了铂纳米颗粒的聚集,... 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合成了镁铝水滑石纳米颗粒,将其修饰到氧化铟锡导电玻璃电极表面;在此修饰电极基础上,利用电沉积还原氯铂酸盐法制备了铂纳米颗粒/水滑石复合修饰电极.由于水滑石层板表面的外限域作用有效抑制了铂纳米颗粒的聚集,使该电极对过氧化氢具有较好的电催化性能.基于镁铝水滑石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将葡萄糖氧化酶进一步修饰到该电极表面,实现了对葡萄糖高灵敏的电化学检测,检出限(S/N=3)达1.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纳米颗粒 镁铝水滑石 电沉积 电化学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掺杂锌铝类水滑石负载钯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帅 陈郑 王家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087-4092,共6页
采用离子交换-还原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掺杂锌铝类水滑石负载钯金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Pd Au/Zn-Al LDHs/GO),通过XRD、TEM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以GO掺杂锌铝类水滑石为载体负载钯金纳米颗粒粒径小(约2nm)且分散均匀。以苯甲醇空... 采用离子交换-还原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掺杂锌铝类水滑石负载钯金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Pd Au/Zn-Al LDHs/GO),通过XRD、TEM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以GO掺杂锌铝类水滑石为载体负载钯金纳米颗粒粒径小(约2nm)且分散均匀。以苯甲醇空气氧化形成苯甲醛的反应为模型,评价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探讨了载体及钯、金比例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催化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掺杂的锌铝类水滑石是考察载体中最好的钯、金催化剂的载体,随着钯金比的增加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先增加后降低,生成苯甲醛的选择性下降,当钯金比例为1∶1时,催化剂(Pd1Au1/Zn-Al LDHs/GO)的综合催化性能最好,催化活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选择性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Pd1Au1/Zn-Al LDHs/GO催化下,80℃反应8h后苯甲醇的转化率可达96%,苯甲醛的选择性为93%,催化剂循环使用4次后仍保持较好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纳米粒子 水滑石 氧化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方法合成规则六角片状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8
作者 齐凤林 张晓晴 李淑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01-807,共7页
探索了一种合成规则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简称LDHs)六角纳米片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传统的共沉淀法,并借鉴了尿素法的优点。系统研究了沉淀剂、反应溶剂、反应时间和沉淀剂滴加速率对最终得到的粒子结晶度和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 探索了一种合成规则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简称LDHs)六角纳米片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传统的共沉淀法,并借鉴了尿素法的优点。系统研究了沉淀剂、反应溶剂、反应时间和沉淀剂滴加速率对最终得到的粒子结晶度和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NH4OH为沉淀剂,以乙醇/水混合溶液为溶剂得到的LDHs纳米粒子结晶度高,晶型发育完美,呈现规则的六角片状,单分散性良好,粒径介于100~250 nm之间。乙醇的加入一方面减慢了NH4OH电离出OH-的速率,降低了溶液过饱和度;另一方面,乙醇分子包裹在LDHs粒子周围,其表面的羟基起到了空间位阻作用,阻止粒子之间的团聚。最佳反应时间既要保证LDHs晶粒的充分发育和成长,又要防止粒子之间的团聚。反应时间较短(1 h)时,晶粒发育不完全,粒子呈现不规则的六角片形;反应时间较长(4 h)时,LDHs粒子出现了六角片状重叠现象;只有当反应时间适中(3 h),LDHs粒子因晶胞生长充分而粒径分布均匀,并呈现规则六角片状。沉淀剂滴加速率的不同会改变体系的过饱和度,从而影响LDHs粒子的形貌,滴加速率较低(0.025 mL/s)时,得到的粒子形貌规则、单分散性良好,且随着滴加速率的降低,粒子粒径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层状化合物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六角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诺克辛钠-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片及插层纳米粒复合物滴眼液的研究
9
作者 池慧波 许婷婷 +1 位作者 陈红艳 操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8-456,共9页
为考察新型药物载体层状双氢氧化物(LDH)纳米片在眼部给药系统的应用,采用LDH纳米片为载体,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稳定剂,吡诺克辛钠(PRN)为模型药物,制备CMC-PRN-LDH纳米片复合物;采用共沉淀法制备PRN-LDHs插层纳米粒复合物。通过X射... 为考察新型药物载体层状双氢氧化物(LDH)纳米片在眼部给药系统的应用,采用LDH纳米片为载体,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稳定剂,吡诺克辛钠(PRN)为模型药物,制备CMC-PRN-LDH纳米片复合物;采用共沉淀法制备PRN-LDHs插层纳米粒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激光粒度仪等对LDH纳米片、CMC-LDH纳米片复合物及两种载药-LDH纳米复合物理化性质进行研究。通过体外稳定性、体外释放、家兔泪液滞留实验比较了两种载药-LDH纳米复合物的差异。结果显示,CMC-PRN-LDH纳米片复合物相对稳定,而PRN-LDHs插层纳米粒稳定性较差,二者12 h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分别为70.44%和44.21%。CMC-PRN-LDH纳米片复合物滴眼液的AUC0-6 h和MRT分别为市售滴眼液的4.18和1.79倍,而PRN-LDHs插层纳米粒复合物滴眼液眼部滞留结果差异较大。CMC-PRN-LDH纳米片复合物滴眼液对眼部无刺激性。上述结果表明,LDH纳米片可作为眼部给药载体,能显著提高药物在角膜前的滞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 纳米片 纳米粒 剥离 吡诺克辛钠 体外释放 角膜前滞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