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改性层状双氢氧化物对铜离子(Ⅱ)和双酚A的协同吸附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燕
王国旺
王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6-824,共9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十二烷基苯磺酸根(DBS-)和柠檬酸根(Cit3-)复合改性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简写为DBS-Cit-LDHs。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比表面积测定以及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BS-和Cit3...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十二烷基苯磺酸根(DBS-)和柠檬酸根(Cit3-)复合改性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简写为DBS-Cit-LDHs。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比表面积测定以及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BS-和Cit3-已柱撑进入LDHs层间。研究了DBS-Cit-LDHs对水中重金属离子Cu2+和有机污染物双酚A(BPA)的协同吸附性能。吸附实验结果表明,DBS-Cit-LDHs能同时高效去除Cu2+和BPA:对Cu2+的强吸附能力缘于DBS-Cit-LDHs层间Cit3-与Cu2+形成了稳定配合物;对BPA的强吸附能力缘于分配作用,且吸附能力与样品比表面积无关。DBS-Cit-LDHs对Cu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式;对BPA的吸附分别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和Linear等温式。二者吸附过程的ΔGo和ΔHo均为负值,表明吸附为自发放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
十二烷基苯磺酸根
柠檬酸根
协同吸附
铜离子(
ⅱ
)
双酚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米氢氧化铜催化合成含氢三乙氧基硅烷
被引量:
6
2
作者
胡文斌
崔英德
+2 位作者
廖列文
李凝
李凤仪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对合成含氢三烷氧基硅烷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适合于直接合成含氢三乙氧基硅烷的纳米氢氧化铜催化剂,其粒径为18nm,比表面积29.5m^2/g,晶型为简单四方型,应用该催化剂在溶剂中以硅粉与气态醇反应合成含...
对合成含氢三烷氧基硅烷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适合于直接合成含氢三乙氧基硅烷的纳米氢氧化铜催化剂,其粒径为18nm,比表面积29.5m^2/g,晶型为简单四方型,应用该催化剂在溶剂中以硅粉与气态醇反应合成含氢三乙氧基硅烷.结果表明,以YD-325为溶剂,反应温度为483K,催化剂用量为5.2%,硅粉粒度为45~63μm,含氢三乙氧基硅烷的选择性为98.9%,硅粉的转化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氢氧化铜
合成
催化剂
三烷氧基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羟基苯甲酸铜纳米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裕
刘有智
郭雨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81-1682,1688,共3页
以二羟基苯甲酸和硫酸铜为原料通过反应沉淀法制备纳米二羟基苯甲酸铜催化剂。采用TEM、XRD、TG、IR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洗涤影响最终粒子形状,乙醇溶剂洗涤处理得到二羟基苯甲酸铜球形粒子,平均粒径20...
以二羟基苯甲酸和硫酸铜为原料通过反应沉淀法制备纳米二羟基苯甲酸铜催化剂。采用TEM、XRD、TG、IR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洗涤影响最终粒子形状,乙醇溶剂洗涤处理得到二羟基苯甲酸铜球形粒子,平均粒径20~25nm。纯水处理后得到二羟基苯甲酸铜片状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羟基苯甲酸铜
反应沉淀法
纳米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对Cu^(2+)的吸附
4
作者
王孝华
李传强
+2 位作者
汤琪
牟元华
张燕宇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03-907,共5页
为研究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采用了共沉淀的方法合成了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并利用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对铜离子进行吸附,同时考察了溶液p 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溶液初始浓度...
为研究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采用了共沉淀的方法合成了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并利用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对铜离子进行吸附,同时考察了溶液p 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溶液初始浓度对铜离子吸附率的影响,并利用XRD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常温时,当溶液pH为9、吸附时间为160 min、吸附剂用量为4 g、溶液初始浓度为25 mmol/L的条件下,MgAl-LDHs对铜离子的吸附率达到最大值为9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
铜离子(
ⅱ
)
吸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性层状双氢氧化物对铜离子(Ⅱ)和双酚A的协同吸附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燕
王国旺
王宁
机构
长治学院化学系
出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6-824,共9页
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011040-8)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310122002)
+2 种基金
山西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4431)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J2013104)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H-12086)资助~~
文摘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十二烷基苯磺酸根(DBS-)和柠檬酸根(Cit3-)复合改性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简写为DBS-Cit-LDHs。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比表面积测定以及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BS-和Cit3-已柱撑进入LDHs层间。研究了DBS-Cit-LDHs对水中重金属离子Cu2+和有机污染物双酚A(BPA)的协同吸附性能。吸附实验结果表明,DBS-Cit-LDHs能同时高效去除Cu2+和BPA:对Cu2+的强吸附能力缘于DBS-Cit-LDHs层间Cit3-与Cu2+形成了稳定配合物;对BPA的强吸附能力缘于分配作用,且吸附能力与样品比表面积无关。DBS-Cit-LDHs对Cu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式;对BPA的吸附分别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和Linear等温式。二者吸附过程的ΔGo和ΔHo均为负值,表明吸附为自发放热过程。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
十二烷基苯磺酸根
柠檬酸根
协同吸附
铜离子(
ⅱ
)
双酚A
Keywords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s
dodecylbenzenesulfonate
citrate
simultaneous adsorption
copper
ion
(ⅱ
)
biphenol A
分类号
O647.3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氢氧化铜催化合成含氢三乙氧基硅烷
被引量:
6
2
作者
胡文斌
崔英德
廖列文
李凝
李凤仪
机构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绿色化工研究所
桂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南昌大学应化所
出处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2004836011)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2005]95)
文摘
对合成含氢三烷氧基硅烷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适合于直接合成含氢三乙氧基硅烷的纳米氢氧化铜催化剂,其粒径为18nm,比表面积29.5m^2/g,晶型为简单四方型,应用该催化剂在溶剂中以硅粉与气态醇反应合成含氢三乙氧基硅烷.结果表明,以YD-325为溶剂,反应温度为483K,催化剂用量为5.2%,硅粉粒度为45~63μm,含氢三乙氧基硅烷的选择性为98.9%,硅粉的转化率接近100%.
关键词
纳米氢氧化铜
合成
催化剂
三烷氧基硅烷
Keywords
nanometer copper(ⅱ ) hydroxide
the direct synthesis
triethoxysilane
分类号
TQ264.14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O643.36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羟基苯甲酸铜纳米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裕
刘有智
郭雨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山西省超重力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81-1682,1688,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576128)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1015)
文摘
以二羟基苯甲酸和硫酸铜为原料通过反应沉淀法制备纳米二羟基苯甲酸铜催化剂。采用TEM、XRD、TG、IR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洗涤影响最终粒子形状,乙醇溶剂洗涤处理得到二羟基苯甲酸铜球形粒子,平均粒径20~25nm。纯水处理后得到二羟基苯甲酸铜片状晶体。
关键词
二羟基苯甲酸铜
反应沉淀法
纳米催化剂
Keywords
copper(
ⅱ
) resorcylic
reactive precipitation method
nanometer
catalyst
分类号
O614.4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对Cu^(2+)的吸附
4
作者
王孝华
李传强
汤琪
牟元华
张燕宇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03-90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307168)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stcjj A50016)
文摘
为研究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采用了共沉淀的方法合成了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并利用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对铜离子进行吸附,同时考察了溶液p 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溶液初始浓度对铜离子吸附率的影响,并利用XRD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常温时,当溶液pH为9、吸附时间为160 min、吸附剂用量为4 g、溶液初始浓度为25 mmol/L的条件下,MgAl-LDHs对铜离子的吸附率达到最大值为90.84%。
关键词
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
铜离子(
ⅱ
)
吸附率
Keywords
Magnesium aluminum double
hydroxide
s (MgAl-LDHs)
copper
ion
(ⅱ
)
adsorptionrate
分类号
TQ139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X1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改性层状双氢氧化物对铜离子(Ⅱ)和双酚A的协同吸附
李燕
王国旺
王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纳米氢氧化铜催化合成含氢三乙氧基硅烷
胡文斌
崔英德
廖列文
李凝
李凤仪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二羟基苯甲酸铜纳米催化剂的制备
李裕
刘有智
郭雨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对Cu^(2+)的吸附
王孝华
李传强
汤琪
牟元华
张燕宇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