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aluminum powder with bi-or tri-component alloy coating as a promising catalyst:Boosting pyrolysis and combustion of ammonium perchlorate 被引量:1
1
作者 Chao Wang Ying Liu +6 位作者 Mingze Wu Jia Li Ying Feng Xianjin Ning Hong Li Ningfei Wang Baolu Sh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00-113,共14页
A novel design of micro-aluminum(μAl)powder coated with bi-/tri-component alloy layer,such as:Ni-P and Ni-P-Cu(namely,Al@Ni-P,Al@Ni-P-Cu,respectively),as combustion catalysts,were introduced to release its huge energ... A novel design of micro-aluminum(μAl)powder coated with bi-/tri-component alloy layer,such as:Ni-P and Ni-P-Cu(namely,Al@Ni-P,Al@Ni-P-Cu,respectively),as combustion catalysts,were introduced to release its huge energy inside Al-core and promote rapid pyrolysis of ammonium perchlorate(AP)at a lower temperature in aluminized propellants.The microstructure of Al@Ni-P-Cu demonstrates that a three-layer Ni-P-Cu shell,with the thickness of~100 nm,is uniformly supported byμAl carrier(fuel unit),which has an amorphous surface with a thickness of~2.3 nm(catalytic unit).The peak temperature of AP with the addition of Al@Ni-P-Cu(3.5%)could significantly drop to 316.2℃ at high-temperature thermal decomposition,reduced by 124.3℃,in comparison to that of pure AP with 440.5℃.It illustrate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Al@Ni-P-Cu could weaken or even eliminate the obstacle of AP pyrolysis due to its reduction of activation energy with 118.28 kJ/mol.The laser igni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gnition delay time of Al@Ni-P-Cu/AP mixture with 78 ms in air is shorter than that of Al@Ni-P/AP(118 ms),decreased by 33.90%.Those astonishing breakthroughs were attributed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adequate active sites on amorphous surface and oxidation exothermic reactions(7597.7 J/g)of Al@Ni-P-Cu,resulting in accelerated mass and/or heat transfer rate to catalyze AP pyrolysis and combustion.Moreover,it is believed to provide an alternative Al-based combustion catalyst for propellant designer,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the propellants toward a higher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aluminum powder(μAl) nano-sized alloy coating Combustion catalyst Ammonium perchlorate Pyrolysis behavior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催化乙炔氢氯化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成瑜 李晓月 +6 位作者 李胜楠 董杨 孙恩琪 范天博 张福群 刘云义 郭洪范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283,I0004,共12页
乙炔氢氯化(AH)是生产氯乙烯的主要途径之一,传统上使用高毒性的汞催化剂,因此开发无汞催化剂迫在眉睫.金(Au)催化剂是最有潜力的替代催化剂之一,然而其活性Au物种、反应物的活化过程或反应过渡态结构等催化机理仍不够清晰.密度泛函理论... 乙炔氢氯化(AH)是生产氯乙烯的主要途径之一,传统上使用高毒性的汞催化剂,因此开发无汞催化剂迫在眉睫.金(Au)催化剂是最有潜力的替代催化剂之一,然而其活性Au物种、反应物的活化过程或反应过渡态结构等催化机理仍不够清晰.密度泛函理论(DFT)在研究由Au催化AH的反应机理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综述了DFT对金催化剂活性位点、反应物在催化剂上的吸附性质及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DFT对阳离子金和金簇催化AH反应过程的模拟计算,包括Au电子状态、其它原子掺杂及金簇尺寸和形状对催化AH反应影响的模拟.结果表明DFT模拟计算在微观分子尺度上研究反应物的吸附、反应中间体及过渡态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对理解Au催化AH反应机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金基催化剂 贵金属催化 碳载体 载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eO_(2)/CN双空腔核壳磁性载金椭球催化剂及其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和染料污染物 被引量:1
3
作者 方嘉声 刁琪琪 +3 位作者 陈铭 卫昆 朱国政 黄阳海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0-661,共12页
载金催化剂可在温和条件下还原性降解环境中某些有毒有害污染物,并转化为低毒性、高附加值的物质,从而促进水体污染物化学资源转化和综合利用.本文设计制备Fe@CeO_(2)/CN双空腔核壳磁性载金椭球催化剂,用于还原降解水体中对硝基苯酚和... 载金催化剂可在温和条件下还原性降解环境中某些有毒有害污染物,并转化为低毒性、高附加值的物质,从而促进水体污染物化学资源转化和综合利用.本文设计制备Fe@CeO_(2)/CN双空腔核壳磁性载金椭球催化剂,用于还原降解水体中对硝基苯酚和染料污染物.该催化剂先制备Fe_(2)O_(3)@CeO_(2)梭型微粒内核,采用乙二胺介导的Stober扩展法在其表面合成SiO_(2)@RF复合物,经过碳化-水热蚀刻得到具有介孔碳氮壳层的Fe_(2)O_(3)@CeO_(2)/CN椭球;采用[Au(en)_(2)]^(3+)为金前驱体的沉积沉淀-还原气氛热处理法在上述椭球中构筑较好分散度超细纳米Au颗粒,同时Fe_(2)O_(3)转化为小体积Fe颗粒并形成内空腔,得到Fe@CeO_(2)-Au/CN双空腔核壳磁性椭球催化剂.该催化剂独特的结构特征和复合组分协同增强性效应使其在还原降解对硝基苯酚和染料污染物中均表现优越的催化反应性能和循环使用性能,重复多次使用后仍保存良好的磁分离性和较好的结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金催化剂 催化还原 乙二胺 核壳磁性结构 对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改性氧化铝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上环己烷氧化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许立信 何潮洪 +3 位作者 朱明乔 吴可君 徐亚兰 赵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9-313,共5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氧化锆改性的氧化铝载体,并采用改进的阴离子交换法(DAE)制备了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以分子氧为氧化剂,考察了金催化剂在环己烷选择性氧化制环己酮和环己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提高锆含量,环己烷转化率保持稳定,... 通过浸渍法制备氧化锆改性的氧化铝载体,并采用改进的阴离子交换法(DAE)制备了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以分子氧为氧化剂,考察了金催化剂在环己烷选择性氧化制环己酮和环己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提高锆含量,环己烷转化率保持稳定,环己酮和环己醇总选择性,尤其是环己酮的选择性明显提高。随着金负载量增加,金颗粒增大,催化剂的活性降低,金颗粒在6nm以下的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在423K、1.5MPa、3h反应条件下,0.6%(wt)金和17%(wt)锆含量的催化剂上环己烷氧化得到9.5%的转化率,环己酮和环己醇的选择性分别为38.8%和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烷 氧化锆 氧化铝 氧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Fe_2O_3催化剂在CO低温氧化中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索掌怀 安立敦 +2 位作者 贺红军 尚坚 金明善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51-454,共4页
制备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分散的金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在CO低温氧化中的催化活性及其制备条件,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选择、沉淀剂、催化剂的预处理温度及处理时间、金含量、Cl- 、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催化剂前体等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 制备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分散的金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在CO低温氧化中的催化活性及其制备条件,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选择、沉淀剂、催化剂的预处理温度及处理时间、金含量、Cl- 、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催化剂前体等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最佳结果显示: 以K2CO3 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1 % Au/Fe2O3 催化剂,可使空气中含1% 的CO在257K的低温下完全转化成CO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催化剂 一氧化碳 氧化 催化活性 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Al_2O_3催化剂上环己烷氧化 被引量:7
6
作者 赵静 朱明乔 +3 位作者 杨洋洋 戴欢 蔡贞玉 陈新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236,242,共6页
针对金催化剂制备过程的复杂性和氯离子残留问题,介绍一种负载型金催化剂Au/Al2O3的制备方法和考察该催化剂在环己烷氧化中的催化性能.采用浸渍-氨洗法制备Au/Al2O3催化剂,并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衍射(XRD... 针对金催化剂制备过程的复杂性和氯离子残留问题,介绍一种负载型金催化剂Au/Al2O3的制备方法和考察该催化剂在环己烷氧化中的催化性能.采用浸渍-氨洗法制备Au/Al2O3催化剂,并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进行表征.以氧气氧化环己烷制备环己酮和环己醇为研究对象,考察金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金质量分数增加,金颗粒增大,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在150℃、1.5MPa条件下反应3h,Au实际质量分数为0.58%的Au/Al2O3催化剂上环己烷转化率为8.96%,环己酮、环己醇和环己基过氧化氢三者的总选择性为93.52%.此外,循环实验表明Au/Al2O3催化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催化剂 氧化铝 环己烷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载体对乙炔氢氯化反应金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芳超 高官俊 +2 位作者 胡瑞生 杨绪壮 苏海全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04-2308,共5页
以氯金酸为前体,不同孔结构的活性炭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负载型金催化剂,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发现载体孔结构对反应活性及选择性影响显著。具有适当微孔孔径的活性炭负载的金催化剂,其活性及选择性较好;微孔孔径太小不利于气体... 以氯金酸为前体,不同孔结构的活性炭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负载型金催化剂,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发现载体孔结构对反应活性及选择性影响显著。具有适当微孔孔径的活性炭负载的金催化剂,其活性及选择性较好;微孔孔径太小不利于气体扩散,乙炔转化率低;中孔丰富微孔少的载体,虽然转化率较高但氯乙烯选择性下降,产物中出现二氯乙烷。3种催化剂最佳反应温度都低于160℃,但稳定性较差,400min内转化率都低于10%。程序升温还原(TPR)结果表明,Au3+与活性关系密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了样品中的金含量,用氮吸附方法测定了载体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BET)和孔结构,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催化剂样品的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 氢氯化反应 金催化剂 活性炭 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还原法制备负载型高分散度金催化剂 被引量:10
8
作者 傅锦坤 刘月英 +5 位作者 胡荣宗 曾金龙 许翩翩 林种玉 姚炳新 翁绳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769-771,共3页
After widely screening, a kind of bacteria was obtamed, which is casy to culture and hasstrong ability of reducing Au3+ to Au0. It was used to prepare the highly dispersive Au/a-Fe2O3catalyst by in situ reducmg the Au... After widely screening, a kind of bacteria was obtamed, which is casy to culture and hasstrong ability of reducing Au3+ to Au0. It was used to prepare the highly dispersive Au/a-Fe2O3catalyst by in situ reducmg the Au3+ ions impregnated on a-Fe2O3 supporter to Au0 particles.with a mean size of 5 n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28℃ and pH 4.5. The reductive degree ofAu3+ was up to 100%. This catalyst showed good catalytic property for the oxidation of carbonmonoxide, the percent conversion of 1.5% CO, balanced withe air was up to 100% under thecondition of 25~28℃and GHSV 500mL·h-1·g-1, and the percent conversion of 100% lastedfor 75 h at 2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还原金 催化剂 氧化 负载型 一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金作保护剂铅试金富集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铂钯铑的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管有祥 徐光 +7 位作者 王应进 吴晓峰 刘霞 朱利亚 刘云杰 马媛 安中庆 甘建壮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7-71,共5页
建立了用金作保护剂,铅试金一步富集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铂钯铑的方法。研究了金保护剂的条件,对比了不同方法的富集效果。结果表明:加入20~40 mg金作保护剂,试金配料硅酸度为1.0,进炉温度900℃1,130℃恒温10 min,熔炼时间50~60 min... 建立了用金作保护剂,铅试金一步富集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铂钯铑的方法。研究了金保护剂的条件,对比了不同方法的富集效果。结果表明:加入20~40 mg金作保护剂,试金配料硅酸度为1.0,进炉温度900℃1,130℃恒温10 min,熔炼时间50~60 min,灰吹温度910℃,可完全富集500μg铂钯铑。方法富集效果好,操作简便,适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熔炼渣以及日常样品中0.x~xxxx g/t铂钯铑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火试金 催化剂 金保护剂 铂钯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分子筛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上环己烯氧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贞玉 陈佳静 +4 位作者 朱明乔 沈杨一 唐月 杨洋洋 赵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3-798,共6页
用高锰酸钾和硫酸锰在酸性条件下合成的八面体锰分子筛载体(OMS-2)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浸渍还原、原位合成三种方法制备了OMS-2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以分子氧为氧化剂,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 用高锰酸钾和硫酸锰在酸性条件下合成的八面体锰分子筛载体(OMS-2)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浸渍还原、原位合成三种方法制备了OMS-2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以分子氧为氧化剂,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纳米金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中环己烯液相氧化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沉积沉淀法制备的纳米金催化剂显示出较佳的催化活性,该催化剂在80℃、0.5 MPa、24 h反应条件下,环己烯氧化转化率为39.9%,环己烯醇和环己烯酮的选择性分别为35.5%和5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烯 锰分子筛 氧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技术制备Au/SiO2催化剂及其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娟 魏雨 +1 位作者 赵新强 王延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6,共6页
通过自组装方法制备了Au/SiO_2纳米复合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原子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氮吸附脱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对其进行表征。以空气氧化环己烷制备环己酮和环已醇为探针反应,在不加入任何溶剂或助催化... 通过自组装方法制备了Au/SiO_2纳米复合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原子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氮吸附脱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对其进行表征。以空气氧化环己烷制备环己酮和环已醇为探针反应,在不加入任何溶剂或助催化剂的条件下考察了焙烧温度、金含量、反应温度、压力及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的Au/SiO_2催化剂经500℃焙烧,在3.0MPa空气气氛中于150℃下连续反应4 h时,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环己烷转化率约为10%,环己酮和环己醇的总选择性约为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空气 氧化 环己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射法制备与表征DDP修饰锡纳米微粒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洪杰 李志伟 +2 位作者 吴志申 张平余 张治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1-244,共4页
DDP-coated Sn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ultrasonic irradiation method. The nanoparticles were found to be well dispersed and coated with the surfactant DDP. The tetragonal phase of the as-prepared nanoparticles w... DDP-coated Sn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ultrasonic irradiation method. The nanoparticles were found to be well dispersed and coated with the surfactant DDP. The tetragonal phase of the as-prepared nanoparticles was characterized by 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 (SAED)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In addition, the powder was found to have an excellent antiwear property by tribological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P 修饰 超声辐射 纳米微粒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Al_2O_3负载金催化剂用于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13
13
作者 于强强 董园园 +3 位作者 廖卫平 金明善 何涛 索掌怀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3-229,共7页
采用浸渍法和沉积-沉淀法制备了CeO2-Al2O3复合氧化物,比较了复合氧化物负载纳米金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催化活性。通过N2物理吸附、XRD、TEM、H2-TPR等表征手段对复合氧化物及其负载金催化剂的物相和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复合氧化物... 采用浸渍法和沉积-沉淀法制备了CeO2-Al2O3复合氧化物,比较了复合氧化物负载纳米金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催化活性。通过N2物理吸附、XRD、TEM、H2-TPR等表征手段对复合氧化物及其负载金催化剂的物相和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焙烧温度对其比表面积、孔结构及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有明显的影响。与沉积-沉淀法相比,浸渍法制备的CeO2-Al2O3复合氧化物具有较大的CeO2晶粒尺寸,经500℃焙烧后再负载金,所得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250℃时CO转化率可达7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氧化铈 复合氧化物 金催化剂 水气变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酸Pd-Au-H_3PO_4/SiO_2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志华 徐争勇 +2 位作者 于筛成 赫崇衡 徐佩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8,共4页
研究了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酸Pd-Au-H3PO4/SiO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组成、焙烧温度、引入金属组分Au、Mo对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Au、Mo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H3PO4对催化剂的选择性影响较大,其中B酸浓度是影响其催... 研究了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酸Pd-Au-H3PO4/SiO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组成、焙烧温度、引入金属组分Au、Mo对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Au、Mo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H3PO4对催化剂的选择性影响较大,其中B酸浓度是影响其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而焙烧温度影响到催化剂的孔结构。在Pd-Au-H3PO4-Mo/SiO2催化剂上反应生成乙酸的选择性可达81.7%,乙酸的时空收率为142.8g/(h·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氧化 乙酸 负载型催化剂 钯金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催化剂的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宁远涛 赵怀志 杨正芬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50,共9页
Au 曾被认为只有弱催化性, 但近年的研究表明, 在许多化学反应中Au 催化剂有最高的催化活性与选择性。本文综述了Au
关键词 催化剂 载体 均相催化 非均相催化 金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在环己烷氧化中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德华 周继承 +1 位作者 赵虹 马利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5-580,共6页
用沉积-沉淀(DP)的方法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Au/TS-1。采用XRD、FT-IR、SEM、TEM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环己烷氧化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当加入0.02gAu的负载量为1%的... 用沉积-沉淀(DP)的方法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Au/TS-1。采用XRD、FT-IR、SEM、TEM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环己烷氧化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当加入0.02gAu的负载量为1%的催化剂Au/TS-1,在压力1.0MPa、150℃下反应2.5h,环己烷的转化率最高可达11.20%,环己酮、环己醇和环己基过氧化氢的总选择性达到89.60%,且催化剂使用4次后其活性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负载型催化剂 环己烷 选择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Al_2O_3催化剂的UV-Vis谱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葳 肖益鸿 +3 位作者 詹瑛瑛 蔡国辉 魏可镁 郑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96-1098,共3页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 /正己醇 /水体系的W/O微乳体系中 ,几种主要实验参数对用NaBH4还原氯金酸溶液制得的金纳米粒子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微乳体系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rw 在所研究的范围内对金粒子大小影响不...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 /正己醇 /水体系的W/O微乳体系中 ,几种主要实验参数对用NaBH4还原氯金酸溶液制得的金纳米粒子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微乳体系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rw 在所研究的范围内对金粒子大小影响不大 ,而氯金酸溶液的浓度对金粒子大小影响较大。通过优化制备条件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Au/Al2 O3 催化剂 ,并用紫外 可见光谱、透射电镜 (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表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三氧化二铝 催化剂 紫外-可见光谱 透射电镜 X射线衍射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2O在Au/Co_3O_4和Au/ZnCo_2O_4催化剂上的分解反应(英文) 被引量:6
18
作者 窦喆 冯鸣 徐秀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34-1240,共7页
通过调变HAuCl4溶液的pH值和Au负载量,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Au/Co3O4催化剂,并采用AES、BET、XRD、SEM、XPS和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其在有氧气氛中催化N2O分解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 通过调变HAuCl4溶液的pH值和Au负载量,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Au/Co3O4催化剂,并采用AES、BET、XRD、SEM、XPS和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其在有氧气氛中催化N2O分解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HAuCl4溶液pH值为9,Au负载量为0.29%。催化测试结果表明:虽然ZnCo2O4的催化活性优于Co3O4,但0.31%Au/ZnCo2O4的活性和稳定性低于0.29%Au/Co3O4。500℃、在含氧气氛中连续反应10 h,两者均可完全分解N2O,但在含氧、含水气氛中0.29%Au/Co3O4和0.31%Au/ZnCo2O4上的N2O转化率分别为92%和63%。究其原因,发现Au/Co3O4中Au和Co组分间存在协同效应,而Au/ZnCo2O4中Au和Co组分间则没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催化分解 CO3O4 ZnCo2O4 金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SiO_2催化剂上丙烯空气氧化制丙烯醛 被引量:3
19
作者 索掌怀 金明善 +2 位作者 鲁继青 李灿 安立敦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32-937,共6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Au/S iO2催化剂,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显示,其金粒子的平均大小可控制在10nm以内。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金负载量、催化剂焙烧温度、添加助剂等对Au/S iO2催化剂催化丙烯空气氧化制丙烯醛反...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Au/S iO2催化剂,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显示,其金粒子的平均大小可控制在10nm以内。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金负载量、催化剂焙烧温度、添加助剂等对Au/S iO2催化剂催化丙烯空气氧化制丙烯醛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丙烯醛选择性。在325℃、原料气空速4 000h-1、V(C3H6)∶V(O2)=1∶2、反应时间120m in的条件下,采用500℃焙烧的Au/S iO2催化剂,当丙烯的转化率为1.0%时,丙烯醛的选择性达70%以上。提高焙烧温度至800℃,丙烯醛选择性可达90%。加入Cu助剂可以提高丙烯的转化率,但使丙烯醛选择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催化剂 丙烯 选择氧化 丙烯醛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直接合成法合成过氧化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邱鹏远 赫崇衡 +1 位作者 朱志华 姜昕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85-789,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在氢氧直接合成法合成H2O2方面的研究进展。从催化剂、工艺条件、反应系统3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重点探讨了Pt催化剂的活性态、催化剂的活性比较及合金型催化剂;介绍了溶剂和促进剂的选取及作用机理,考察并比较了... 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在氢氧直接合成法合成H2O2方面的研究进展。从催化剂、工艺条件、反应系统3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重点探讨了Pt催化剂的活性态、催化剂的活性比较及合金型催化剂;介绍了溶剂和促进剂的选取及作用机理,考察并比较了溶剂和促进剂对氢氧直接合成法合成H2O2反应的影响;简单概括了反应系统的改进及新型膜反应器。催化剂中活性金属和载体的筛选及载体改性能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H2O2的选择性,选择乙醇等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能显著提高氢气在反应液中的溶解度,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合成法 过氧化氢 合金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