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基CO氧化抗硫催化剂中Gd_(2)O_(3)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利 袁姜勇 +7 位作者 李志强 李跃伦 赵云昆 杨冬霞 王成雄 王华 程显名 李孔斋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3-724,共12页
采用多元醇法制备了三种催化剂1%Pt/CZLY,1%Pt/CZLGd和1%Pt/CZLYGd。采用XRD、N_(2)吸附-脱附、H_(2)-TRR、TEM、XPS和拉曼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分析,采用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添加稀土Gd元素可有效地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促进Ce^(3+... 采用多元醇法制备了三种催化剂1%Pt/CZLY,1%Pt/CZLGd和1%Pt/CZLYGd。采用XRD、N_(2)吸附-脱附、H_(2)-TRR、TEM、XPS和拉曼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分析,采用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添加稀土Gd元素可有效地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促进Ce^(3+)物种和Olatt的形成。Gd作用下使得Pt颗粒更小和分散更均匀。1%Pt/CZLYGd催化剂表现出最优异的CO催化氧化活性(t90=95℃,GHSV=45000 mL/(g·h)),能够在反应条件下持续作用24 h转化率不下降,表现出良好的抗SO_(2)中毒性。Gd_(2)O_(3)与其他组分的相互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增加活性位点的数量和种类,提高催化效率,增强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耐硫稳定性,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这对于开发工业应用高抗硫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基复合储氧材料 CO催化氧化 Pt基催化剂 GD 抗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ene对锌-空气电池双金属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马润山 王海燕 +6 位作者 张琦 杨建新 汤彬 李睿 李双寿 林万明 范晋平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4,共8页
开发高氧还原和氧析出性能、稳定和低成本阴极催化剂是实现锌-空气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本工作以FeCl_(3)、NiCl_(2)、ZnCl_(2)和甲酰胺为原材料,采用水热合成-高温碳化-低温硫化的制备方法引入层状MXene材料,制备了FeNiSNC7∶3@MXene双... 开发高氧还原和氧析出性能、稳定和低成本阴极催化剂是实现锌-空气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本工作以FeCl_(3)、NiCl_(2)、ZnCl_(2)和甲酰胺为原材料,采用水热合成-高温碳化-低温硫化的制备方法引入层状MXene材料,制备了FeNiSNC7∶3@MXene双金属复合材料作为锌-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并分析了其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元素组成、电化学性能和电池性能。结果表明,使用这种催化材料制备的电池在电池测试中具有0.74 V的窄电压间隙,峰值功率密度达到179 mW/cm^(2),为二维材料与非贵金属催化剂结合提升锌-空气电池催化剂性能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材料 双金属复合材料催化剂 水热合成 高温碳化 低温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多酸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秋云 程劲松 +1 位作者 赵永婷 张玉涛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16-1727,共12页
在清洁生物燃料的研究开发中,生物质的催化转化及生物柴油的合成是关键过程,而催化剂的选择对清洁生物燃料的高效制备至关重要。与传统均相催化剂相比,杂多酸具有稳定的结构、兼具强的Brønsted(B)酸性和氧化还原性,且能在较低的催... 在清洁生物燃料的研究开发中,生物质的催化转化及生物柴油的合成是关键过程,而催化剂的选择对清洁生物燃料的高效制备至关重要。与传统均相催化剂相比,杂多酸具有稳定的结构、兼具强的Brønsted(B)酸性和氧化还原性,且能在较低的催化剂用量和温度下高效催化反应,近年来在催化、材料化学、光化学等领域备受关注。该文总结了杂多酸基催化剂在催化酯化、酯交换合成生物燃料方面的应用,综述了其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纯杂多酸、掺杂型杂多酸(使用反荷阳离子或离子液体功能化杂多酸)及负载型杂多酸(以硅基材料、金属氧化物、活性炭、金属有机框架等为载体)三类杂多酸基催化剂的制备、物化特性及催化应用;介绍了杂多酸基催化剂在光催化、催化脱硫等方面的新型应用;最后,对杂多酸基催化剂在催化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两条发展建议,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合成工艺,通过跨学科技术对杂多酸基催化剂结构进行设计;二是借助量子化学的方法阐释其催化机理与路径,明确制备、结构与催化性能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 复合材料 催化剂 重复使用性 生物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iO-66-NH_(2)负载铜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醇的催化氧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段章圭 裴毅 +6 位作者 郑姗姗 王召阳 王勇光 王骏杰 胡杨 吕春欣 钟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6-506,共11页
通过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骨架(MOF)的复合材料Cu-Cu_(2)O/UiO-66-NH_(2),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材料进行全面表征。在空气... 通过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骨架(MOF)的复合材料Cu-Cu_(2)O/UiO-66-NH_(2),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材料进行全面表征。在空气作氧化剂条件下,以苯甲醇氧化为苯甲醛作为模型反应,系统地考察了溶剂、温度、催化剂各组分用量等因素对催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催化剂在醇选择性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60℃下反应5 h便可将苯甲醇定量转化为苯甲醛,并对其他苄基醇、烯丙基醇和杂芳基醇等底物也展现出良好活性。此外,循环利用3次后,该催化剂活性几乎不变,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u_(2)O基催化剂 UiO-66-NH_(2) 复合材料 醇选择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基复合材料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秋云 李伟华 +1 位作者 赵永婷 张玉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50,共11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由于高比表面积、多孔性、化学可调性及丰富的活性位点等功能特性,在多相催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针对MOFs基复合材料在催化合成生物柴油中的应用,综述了MILs基、ZIFs基、UiO基、MOFs衍生物基等四类复合材料的制...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由于高比表面积、多孔性、化学可调性及丰富的活性位点等功能特性,在多相催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针对MOFs基复合材料在催化合成生物柴油中的应用,综述了MILs基、ZIFs基、UiO基、MOFs衍生物基等四类复合材料的制备、特性及催化行为等。对MOFs基复合材料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复合材料 催化剂 生物柴油 酯化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体修饰的UiO-66-X/ZnIn_(2)S_(4)(X=H、NH_(2)、(OH)_(2)、Br)负载型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6
作者 李佳欣 王金乔 +2 位作者 安家君 王磊 王旭东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3-1202,共10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不同配体修饰的UiO-66-X/ZnIn_(2)S_(4)(X=H、NH_(2)、(OH)_(2)、Br)负载型光催化剂,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光致发光光谱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样品进行表征,分...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不同配体修饰的UiO-66-X/ZnIn_(2)S_(4)(X=H、NH_(2)、(OH)_(2)、Br)负载型光催化剂,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光致发光光谱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了不同配体修饰方案对UiO-66-X/ZnIn_(2)S_(4)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以罗丹明B(RhB)和甲基橙(MO)溶液为目标污染物,探究不同修饰基团的电子效应对复合材料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体修饰后的ZU-(OH)_(2)/GF对阳离子染料RhB的吸附效率最好,在30 min时吸附效率为46.8%,反之,所有修饰后的复合材料对阴离子染料MO的吸附性能均低于未修饰的复合材料。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所有复合材料经过配体修饰后的光催化性能都得到明显提升,其中ZU-(OH)_(2)/GF在150 min后对RhB的降解率高达99.0%。经过连续5次循环后,对RhB的去除率均保持在98%以上。这归因于配体修饰可以有效增强复合材料的光吸收性能,其中给电子基团还可以使复合材料活性中心的电子云密度增大,有效促进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体修饰 负载型催化剂 光催化 电子效应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棒状复合催化剂用于锂氧气电池性能研究
7
作者 周伟豪 杨迟好 +1 位作者 罗浩 张大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2-97,103,共7页
锂氧气电池的正极氧还原反应(ORR)和析氧反应(OER)的缓慢动力学过程严重影响了电池性能。因此,设计制备了一种一维纳米棒状CoSe_(2)@Co_(0.85)Se复合材料作为锂氧气电池正极催化剂。结果表明,独特的多孔棒状结构使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 锂氧气电池的正极氧还原反应(ORR)和析氧反应(OER)的缓慢动力学过程严重影响了电池性能。因此,设计制备了一种一维纳米棒状CoSe_(2)@Co_(0.85)Se复合材料作为锂氧气电池正极催化剂。结果表明,独特的多孔棒状结构使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催化活性位点,复合材料界面上的电子相互作用优化了界面电子结构,有利于电荷转移和反应中间体的吸脱附,从而提高了ORR/OER反应动力学。当该复合材料用于锂氧气电池正极催化剂时表现出优异的放电比容量(14 748 mAh/g)和循环稳定性(231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氧气电池 正极催化剂 过渡金属硒化物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3)ZnC@C促进g-C_(3)N_(4)光催化产氢及其机理
8
作者 周训富 周小松 +2 位作者 罗金 许丽梅 方岳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4,共9页
光催化产氢技术是实现太阳能到绿色氢能转化的有效途径,然而其实际应用受到高成本、低效率的限制。本文通过简单的沉淀-煅烧法合成一种独特的碳包覆Co_(3)ZnC纳米颗粒(Co_(3)ZnC@C),将其作为助催化剂,与光催化剂g-C_(3)N_(4)耦合构建新... 光催化产氢技术是实现太阳能到绿色氢能转化的有效途径,然而其实际应用受到高成本、低效率的限制。本文通过简单的沉淀-煅烧法合成一种独特的碳包覆Co_(3)ZnC纳米颗粒(Co_(3)ZnC@C),将其作为助催化剂,与光催化剂g-C_(3)N_(4)耦合构建新颖的不含贵金属的复合光催化剂Co_(3)ZnC@C/g-C_(3)N_(4),并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对其光催化产氢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o_(3)ZnC@C/g-C_(3)N_(4)的光催化产氢速率是纯g-C_(3)N_(4)的109倍,催化产氢速率大幅提高是因为Co_(3)ZnC@C作为助催化剂负载在g-C_(3)N_(4)的表面,能够促进g-C_(3)N_(4)的电荷分离,加快其表面析氢反应速率。该研究拓宽了金属碳化物材料的应用范围,为设计先进的太阳能转换光催化剂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钴锌 氮化碳 复合材料 光催化产氢 助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高氯酸铵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7
9
作者 马振叶 李凤生 +1 位作者 陈爱四 宋洪昌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用溶剂 非溶剂法制备了Al/高氯酸铵(AP)复合粒子,并用TEM,SEM,XRD和ICP对其进行了表征。首先对复合粒子的热分析进行了DTA测定,并用相同比例的简单混合物来作对比;然后选用三组推进剂样品进行DTA测定,在每组样品中分别选用添加有Al/AP... 用溶剂 非溶剂法制备了Al/高氯酸铵(AP)复合粒子,并用TEM,SEM,XRD和ICP对其进行了表征。首先对复合粒子的热分析进行了DTA测定,并用相同比例的简单混合物来作对比;然后选用三组推进剂样品进行DTA测定,在每组样品中分别选用添加有Al/AP复合粒子和纯Al粉来作对比。结果表明,将Al粉与AP进行复合处理后,Al粉对AP的热分解有了一定的催化作用,而相同比例的Al粉和AP简单混合物中,Al粉对AP的热分解无明显催化作用;与加有纯Al粉的推进剂样品相比较,添加有Al/AP复合粒子的推进剂样品高温分解峰温降低,总放热量大大提高。这表明Al粉与AP的复合处理能显著提高AP与推进剂的热分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溶剂-非溶剂法 铝粉 高氯酸铵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u/CNTs对AP/HTPB推进剂热分解与燃烧的催化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永 姜炜 +3 位作者 刘建勋 王毅 刘冠鹏 李凤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29-1033,共5页
以碳纳米管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沉积法制备了纳米Cu/CNTs复合催化剂,并用SEM、XRD和XPS对其结构和成分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Cu/CNTs对AP/HTPB推进剂热分解和燃烧过程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纳米Cu/CNTs能显著降低AP/HTPB推进剂的热分解... 以碳纳米管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沉积法制备了纳米Cu/CNTs复合催化剂,并用SEM、XRD和XPS对其结构和成分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Cu/CNTs对AP/HTPB推进剂热分解和燃烧过程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纳米Cu/CNTs能显著降低AP/HTPB推进剂的热分解峰温,并使总表观分解热明显增大,且对AP/HTPB推进剂燃烧有良好的催化效果,能显著提高推进剂的燃速,降低压强指数。初步探讨了纳米Cu/CNTs催化AP/HTPB推进剂热分解和燃烧过程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纳米Cu/CNTs复合催化剂 AP/HTPB推进剂 热分解 燃烧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载体法制备聚丙烯-蒙脱土复合材料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延武 范宏 李伯耿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将传统 Z-N 催化剂 TiCl4负载于蒙脱土-乙醇镁复合载体上,进行丙烯常压原位聚合,制备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克服了单一蒙脱土作载体时聚合活性低、产物分子量小的缺点。对比不同制备过程的催化剂,发现 TiCl4的后处理可以大幅提高... 将传统 Z-N 催化剂 TiCl4负载于蒙脱土-乙醇镁复合载体上,进行丙烯常压原位聚合,制备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克服了单一蒙脱土作载体时聚合活性低、产物分子量小的缺点。对比不同制备过程的催化剂,发现 TiCl4的后处理可以大幅提高催化活性。引入苯乙烯可有效降低 Mg-MMT/Mg(OEt)2/TiCl4/EB 体系制备的 Cat5 催化聚合时所需的 Al/Cat 比。由 Mg-MMT/Mg(OEt)2/Ti(OBu)4/TiCl4/EB 体系制备的 Cat6 具有活性高,所需 Al/Cat 低的优点,为合适的制备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催化剂。WAXS 和 TEM 表明复合材料中蒙脱土主要呈剥离态分散于聚丙烯基体中。产物的熔点和商用聚丙烯的熔点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复合载体 聚丙烯 蒙脱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夏文 李政 +3 位作者 华嘉川 巩继贤 贾士儒 张健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22,共3页
细菌纤维素与植物纤维素相比,具有独特的生理化学性质。然而,细菌纤维素有些性能无法满足高性能生物材料的需求。因此,需要添加加固材料制得复合材料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讨论了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在催化剂、分离膜、食品、纺织... 细菌纤维素与植物纤维素相比,具有独特的生理化学性质。然而,细菌纤维素有些性能无法满足高性能生物材料的需求。因此,需要添加加固材料制得复合材料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讨论了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在催化剂、分离膜、食品、纺织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复合材料 催化剂 纺织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健 周惦武 +1 位作者 刘金水 张楚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74,共5页
对近年来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开发概况、制备技术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分析了影响镁基储氢材料储氢性能的主要因素,总结了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储氢合金组元部分替代、添加催化剂制成复合材料及表面改性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储... 对近年来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开发概况、制备技术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分析了影响镁基储氢材料储氢性能的主要因素,总结了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储氢合金组元部分替代、添加催化剂制成复合材料及表面改性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储氢性能,并对镁基储氢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储氢材料 储氢性能 机械合金化 复合材料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NiB/Al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催化AP热分解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毅 潘振华 +2 位作者 李丽霞 李玉冰 曹新富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6-450,共5页
采用沉淀法分别制备了纳米NiB非晶合金及纳米NiB/Al复合粒子。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发现纳米NiB/A1复合粒子中纳米NiB为40~60nm的非晶态合金,并在Al颗粒表面呈均匀、... 采用沉淀法分别制备了纳米NiB非晶合金及纳米NiB/Al复合粒子。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发现纳米NiB/A1复合粒子中纳米NiB为40~60nm的非晶态合金,并在Al颗粒表面呈均匀、连续的复合结构。通过TG、DTA热分析,发现纳米NiB及其复合粒子的含量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有显著影响。对实验数据拟合计算发现该体系中复合前后的纳米NiB合金对AP的高温热分解理论最佳含量分别为8.91%和7.93%,两者可分别使AP的高温热分解温度降低至407.34℃和389.98℃。以1.5%比例添加到AP/HTPB(端羟基聚丁二烯)推进剂体系中,发现复合后的催化剂使其高温分解温度多降低了12.2℃,热分解峰合并的趋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纳米复合粒子 催化剂 NiB合金 高氯酸铵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Pd/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乙二醛生成乙醛酸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苏琳琳 董守安 +2 位作者 杨辅龙 余明坤 潘再富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6,共7页
利用化学还原法分别以PdCl2和Pd(OAc)2为前体制备了胶体Pd纳米粒子,然后采用胶体负载法获得2种Pd/C催化剂并应用于催化乙二醛氧化生成乙醛酸的反应。研究了催化反应条件如温度、乙二醛初始浓度以及在催化剂制备中Pd负载量、使用的前体... 利用化学还原法分别以PdCl2和Pd(OAc)2为前体制备了胶体Pd纳米粒子,然后采用胶体负载法获得2种Pd/C催化剂并应用于催化乙二醛氧化生成乙醛酸的反应。研究了催化反应条件如温度、乙二醛初始浓度以及在催化剂制备中Pd负载量、使用的前体对催化反应的影响,从而在最佳催化条件下得到乙醛酸产率为31.07%,选择性为67.06%的反应结果;利用XPS技术对Pd/C催化剂使用前后Pd的表面化学状态进行了表征,简要探讨了Pd/C催化剂的选择性和催化剂失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复合催化材料 PD/C催化剂 制备 乙二醛氧化 乙醛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沉淀法制备Mn-Ce-Co-O_x/PPS滤料及其低温SCR活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付彬彬 郑玉婴 +3 位作者 陈健 邹海强 郑伟杰 陈雪红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1-739,共9页
先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聚苯硫醚(PPS)滤料进行表面改性,随后通过氧化还原沉淀法制得不同质量比的MnCe-Co-O_x/PPS复合滤料。考察了复合滤料在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过程中的催化活性,并通过XRD、FESEM、TEM和XPS等表征手段对... 先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聚苯硫醚(PPS)滤料进行表面改性,随后通过氧化还原沉淀法制得不同质量比的MnCe-Co-O_x/PPS复合滤料。考察了复合滤料在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过程中的催化活性,并通过XRD、FESEM、TEM和XPS等表征手段对复合滤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Mn-Ce-Co-O_x/PPS复合滤料在120-160℃时的脱硝效率达到86%-100%,明显优于超声法制备的Mn-Ce-Co-O_x/PPS-UM复合滤料的低温SCR活性,且1.2Mn-Ce-Co-O_x/PPS复合滤料的活性最优。1.2Mn-Ce-Co-O_x/PPS复合滤料中MnO_2、Ce_2O_3、CeO_2、CoO、Co_3O_4以蜂窝状形式均匀分散在PPS纤维表面,且呈弱结晶性结构;其较高的Ce^(3+)/(Ce^(3+)+Ce^(4+))比值和Co元素浓度是该1.2Mn-Ce-Co-O_x/PPS复合滤料具有优异低温SCR活性的主要原因。此外,与Mn-Ce-Co-O_x/PPS-UM复合滤料相比,1.2Mn-Ce-Co-O_x/PPS复合滤料也具有良好的抗H_2O和抗SO_2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 选择性催化还原 PPS滤料 多元复合催化剂 脱硝 抗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光敏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催化剂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梁永升 梁亮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8-281,共4页
提出了具有催化协同效应的三乙胺、三苯基膦和四乙基溴化铵复配催化剂,讨论比较了该催化剂与三苯基膦等成分,在环氧丙烯酸合成过程中,不同用量、不同温度等反应条件下对生成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配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提出了具有催化协同效应的三乙胺、三苯基膦和四乙基溴化铵复配催化剂,讨论比较了该催化剂与三苯基膦等成分,在环氧丙烯酸合成过程中,不同用量、不同温度等反应条件下对生成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配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当m(复配催化剂)/m(环氧树脂)=0.01、反应温度105℃、反应时间仅2.5 h时,可使环氧树脂与丙烯酸反应酯化率>99%;且合成的光敏性环氧丙烯酸预聚物外观为水白色,黏度(涂-4#杯,65℃)为300 s,成膜固化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丙烯酸酯 复合催化剂 紫外光固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β/Al-SBA-15介微孔复合分子筛负载Ni-W催化剂对萘加氢裂化制BTX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13
18
作者 程俊杰 李振荣 赵亮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99,共7页
采用后合成法制备Hβ/Al-SBA-15复合分子筛,利用XRD、N_2吸附、Py-IR、NH_3-TPD、SEM和TEM等手段进行表征。用浸渍法将Ni-W活性组分担载在Hβ/Al-SBA-15载体上,制备Ni-W/Hβ/Al-SBA-15催化剂,以萘为模型化合物,考察该催化剂的加氢裂化... 采用后合成法制备Hβ/Al-SBA-15复合分子筛,利用XRD、N_2吸附、Py-IR、NH_3-TPD、SEM和TEM等手段进行表征。用浸渍法将Ni-W活性组分担载在Hβ/Al-SBA-15载体上,制备Ni-W/Hβ/Al-SBA-15催化剂,以萘为模型化合物,考察该催化剂的加氢裂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Hβ/Al-SBA-15复合分子筛既有介孔结构又有微孔结构,并同时具有B酸和L酸中心,酸性强于SBA-15。具有适度酸性位和介微孔结构的Ni-W/Hβ/Al-SBA-15催化剂,对萘加氢裂化具有较高的萘转化率和BTX选择性,分别为96%和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微孔材料 加氢裂化 BTX Hβ/Al-SBA-15复合分子筛 NI-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网状结构Ru/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作为锂氧电池正极催化剂的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尹艳红 李珂 +4 位作者 董红玉 金城 肖星路 高怡琮 杨书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71-1279,共9页
利用物理浸渍和冷冻干燥等方法制备了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Ru/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对该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当Ru含量为30%,热处理温度为500℃时,材料的催化性能最优.将其用作锂氧电池的正极催化... 利用物理浸渍和冷冻干燥等方法制备了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Ru/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对该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当Ru含量为30%,热处理温度为500℃时,材料的催化性能最优.将其用作锂氧电池的正极催化剂,以50mA/g电流密度进行首次充放电时,放电比容量约为5800mA·h/g,且在放电比容量为4000mA·h/g以内时,其极化电压仅为0.9V;当以50mA/g电流密度进行恒容(500mA·h/g)充放电循环时,在极化电压低于1.1V时,仍能稳定循环12周.复合材料电催化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维网状结构不仅提供了O2和Li^+的传输通道,更增加了放电产物Li2O2的储存场所.金属钌纳米粒子的负载既增加了复合材料的反应活性位点,又促进了放电产物Li2O2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氧电池 催化剂 复合材料 极化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加氢制甲醇用碳纳米管促进的高效新型CuO-ZnO-ZrO_2基催化剂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志铭 林国栋 张鸿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7-302,共6页
用一种金属Co修饰多壁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y%Co/CNT)作为促进剂,制备一种高效新型的y%Co/CNT促进CuO-ZnO-ZrO2基催化剂(记为CuiZnjZrk-x%(y%Co/CNT)),考察其对CO2加氢制甲醇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在组成经优化的Cu8Zn2Zr5-10%(4.5%Co... 用一种金属Co修饰多壁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y%Co/CNT)作为促进剂,制备一种高效新型的y%Co/CNT促进CuO-ZnO-ZrO2基催化剂(记为CuiZnjZrk-x%(y%Co/CNT)),考察其对CO2加氢制甲醇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在组成经优化的Cu8Zn2Zr5-10%(4.5%Co/CNT)催化剂上,5.0 MPa,523 K,V(H2)∶V(CO2)∶V(N2)=69∶23∶8,GHSV=25 000 mL/(h.g)的反应条件下,CO2加氢的转化频率达4.99×10-3s-1,分别是相同条件下非促进的原基质Cu8Zn2Zr5和单纯CNT促进的对应物Cu8Zn2Zr5-10%CNT上的相应值(4.31×10-3和4.64×10-3s-1)的1.16和1.08倍;催化剂的表征结果显示,金属Co修饰CNT促进的催化剂对H2优良的吸附活化性能对CO2加氢转化频率(TOF)的显著提高起主要作用.在CO2加氢产物中甲醇的C-基选择性达97.9%,单程时空产率为699 mg/(h.g),具有实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修饰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 CuiZnjZrk-x%(y%Co/CNT)催化剂 CO2加氢 甲醇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