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_(2)O_(3)-Cr_(2)O_(3)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优化和杨氏模量的高通量智能计算
1
作者 李传浩 曹喜营 +1 位作者 杨小渝 冯海霞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7-310,共4页
为探索高通量智能计算在耐火材料领域中的应用,针对铬刚玉耐火原料,选取Al_(2)O_(3)-Cr_(2)O_(3)固溶体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智能计算和机器学习方法,探讨了Cr_(2)O_(3)取代浓度对固溶体晶格常数和杨氏模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为探索高通量智能计算在耐火材料领域中的应用,针对铬刚玉耐火原料,选取Al_(2)O_(3)-Cr_(2)O_(3)固溶体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智能计算和机器学习方法,探讨了Cr_(2)O_(3)取代浓度对固溶体晶格常数和杨氏模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Cr_(2)O_(3)取代浓度的增加,Al_(2)O_(3)-Cr_(2)O_(3)固溶体杨氏模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在70%~90%(x)的高Cr_(2)O_(3)取代浓度下,固溶体的杨氏模量略低于纯Cr_(2)O_(3)的。此外,还直接计算了Al_(2)O_(3)-5%(x)Cr_(2)O_(3)固溶体的杨氏模量,并将其与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值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相差不大,说明了通过高通量智能计算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结合来得到材料性能和组分的映射关系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Cr_(2)O_(3)固溶体 高通量智能计算 耐火原料 杨氏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氧空位的超薄Co_(3-x)Mn_(x)O_(4)固溶体纳米花氧化降解甲醛气体
2
作者 杨宝林 韩苗苗 +5 位作者 赵振洵 高嘉琦 李帆 郑昕怡 曹容 闫刚 《分子催化(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32,I0002,I0003,共10页
本文采用共沉淀以及煅烧法制备了Co_(3-x)Mn_(x)O_(4)固溶体纳米花催化剂,Mn元素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催化剂的表面氧空位浓度,提高了其甲醛催化氧化性能.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元素价态和氧空位等进行了表征和研究.与Co_(3)O_(4)相比,Co_(... 本文采用共沉淀以及煅烧法制备了Co_(3-x)Mn_(x)O_(4)固溶体纳米花催化剂,Mn元素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催化剂的表面氧空位浓度,提高了其甲醛催化氧化性能.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元素价态和氧空位等进行了表征和研究.与Co_(3)O_(4)相比,Co_(2)MnO_(4)表现出明显增强的甲醛催化氧化性能,在60 min内甲醛的氧化分解率达到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Co_(3-x)Mn_(x)O_(4)固溶体 甲醛降解 氧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_(3)(As_(1-x)P_(x))_(2)纳米结构制备及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浩 孙乃坤 +5 位作者 庞超 王志帅 陈上峰 李武 田辉 岱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34-1939,共6页
Zn_(3)As_(2)与Zn_(3)P_(2)具有相同的伪立方晶格结构,它们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较窄的直接带隙和良好的空气稳定性,在光电器件领域呈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关于Zn_(3)As2-Zn_(3)P_(2)固溶体纳米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高气压烧... Zn_(3)As_(2)与Zn_(3)P_(2)具有相同的伪立方晶格结构,它们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较窄的直接带隙和良好的空气稳定性,在光电器件领域呈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关于Zn_(3)As2-Zn_(3)P_(2)固溶体纳米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高气压烧结技术得到Zn_(3)(As_(1-x)P_(x))_(2)(x=0、0.05、0.1)母合金,再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合成出多种形态的Zn_(3)(As_(1-x)P_(x))_(2)纳米结构,包括宏观尺寸的纳米带(长度3~10 mm;宽度1~4 mm;厚度约20μm)、纳米帆、纳米棒及纳米银簪等。系统的研究了P掺杂对相组成、元素含量、微结构以及光谱特性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Zn_(3)(As_(1-x)P_(x))_(2)宏观纳米带样品的主相为α′相,随着P掺杂含量的增加,(224)衍射峰向右发生偏移,表明晶格常数减小。电子能谱分析显示P理论值(光致发光光谱)掺杂含量值x=0.05和x=0.1的Zn_(3)(As_(1-x)P_(x))_(2)母合金纳米带中P的实际含量分别为x=0.026及x=0.062。微结构分析表明,Zn_(3)As_(2)宏观纳米带的生长模式为沿〈221〉晶面菱形层状生长,P掺杂使纳米带的宏观尺寸减小,生长模式由菱形层状生长转变为纳米颗粒堆积层状生长。纳米带样品的拉曼光谱在79、97、198、320、428和1107 cm^(-1)出现特征峰,P掺杂导致拉曼光谱中1107 cm^(-1)特征峰发生蓝移,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中1101和1599 cm^(-1)特征峰与PL谱中的300、422和635 nm特征峰也发生蓝移。Zn_(3)As_(2)与Zn_(3)(As_(0.974)P_(0.026))_(2)纳米带光电流与电压的线性关系良好,存在较好的欧姆特性,P掺杂后的Zn_(3)(As_(0.974)P_(0.026))2纳米带在900 nm条件下的光响应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_(3)(As_(1-x)P_(x))_(2) Zn_(3)As_(2) 纳米带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Ba)_(2)LaAlO_(5)∶Bi^(3+)固溶体荧光粉的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栋凯 向燕 戴鹏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3-153,共11页
通过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Sr_(2)LaAlO_(5)∶xBi^(3+)蓝色荧光粉,并通过等价阳离子取代,合成了一系列发光颜色可调的Sr_(2-y)Ba_(y)LaAlO_(5)∶0.02Bi^(3+)固溶体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发射光谱、激发光谱、荧光显微和量子产率... 通过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Sr_(2)LaAlO_(5)∶xBi^(3+)蓝色荧光粉,并通过等价阳离子取代,合成了一系列发光颜色可调的Sr_(2-y)Ba_(y)LaAlO_(5)∶0.02Bi^(3+)固溶体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发射光谱、激发光谱、荧光显微和量子产率测试对荧光粉的物相结构及发光特性进行表征,并分析了阳离子取代对发光特性的影响。在322 nm激发下,Sr_(2)LaAlO_(5)∶xBi^(3+)荧光粉的发射峰位于452 nm。在最优的Bi^(3+)掺杂浓度下,通过Ba2+取代Sr2+,发现Sr_(2-y)Ba_(y)LaAlO_(5)∶0.02Bi^(3+)荧光粉的发光在蓝绿色区域规律红移,荧光粉的光谱变化主要是由于晶体场劈裂和散射效应造成的。此外,随着激发波长增加,Sr_(2)LaAlO_(5)∶0.02Bi^(3+)荧光粉发射光谱逐渐红移,表明Bi^(3+)占据不同的阳离子位点,形成多个发光中心。得益于多激发和多发射的发光特性,制备的Sr_(2-y)Ba_(y)LaAlO_(5)∶0.02Bi^(3+)固溶体荧光粉可以成为防伪应用中的潜在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可调 固溶体 Bi^(3+)掺杂 防伪应用 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3+)掺杂Y_(3)Al_(5)O_(12)-Al_(2)O_(3)的光致发光和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5
作者 徐伟 姚淼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80,共10页
为了开发具有高发光效率和高测温灵敏度的光学温度传感材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Cr^(3+)掺杂Y_(3)Al_(5)O_(12)-xAl_(2)O_(3)(x=0,0.5,1.25,2,2.75,3.5)固熔体。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稳态激发和发射... 为了开发具有高发光效率和高测温灵敏度的光学温度传感材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Cr^(3+)掺杂Y_(3)Al_(5)O_(12)-xAl_(2)O_(3)(x=0,0.5,1.25,2,2.75,3.5)固熔体。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稳态激发和发射光谱表征,详细研究了Y_(3)Al_(5)O_(12)中Al_(2)O_(3)的掺杂浓度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Al_(2)O_(3)掺杂量可以增加固熔体中的八面体配位,同时削弱了晶体场强度,有利于Cr^(3+)的发光。在303~773 K温度范围内,利用该材料中Cr^(3+)荧光寿命以及热耦合能级荧光强度比的温度依赖特性进行测温研究,两种方法的相对测温灵敏度分别在500 K时达到最大值0.802%K^(-1),在303 K时达到最大值0.977%K^(-1)。除此之外,本文首次提出利用激光强度与荧光强度之比作为测温参数的比率型测温方法,在773 K时取得最大相对测温灵敏度为1.036%K^(-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Cr^(3+)掺杂Y_(3)Al_(5)O_(12)-xAl_(2)O_(3)固熔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温度传感特性,三种不同模式的测温方法为该材料在发光测温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测量 Cr^(3+)离子 固熔体 光致发光 光学温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Ca)_(x)Y_(2-2x)W_(3)O_(12)固溶体吸水性及热膨胀性能研究
6
作者 王献立 付林杰 +2 位作者 于占军 陈冬霞 段向阳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903,共5页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出(ZrCa)_(x)Y_(2-2x)W_(3)O_(12)(x=0、0.1、0.2、0.3、0.4、0.5、0.6、0.7、0.8、0.9和1.0)固溶体,并利用XRD、拉曼光谱、热分析及热膨胀仪对材料的结构、吸水性及热膨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ZrCa)^(6+)含量...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出(ZrCa)_(x)Y_(2-2x)W_(3)O_(12)(x=0、0.1、0.2、0.3、0.4、0.5、0.6、0.7、0.8、0.9和1.0)固溶体,并利用XRD、拉曼光谱、热分析及热膨胀仪对材料的结构、吸水性及热膨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ZrCa)^(6+)含量的增加,固溶体的吸水性明显降低,结晶水释放后,该系列固溶体的热膨胀系数呈规律性变化。当x=0.6时,(ZrCa)_(0.6)Y_(0.8)W_(3)O_(12)为近零膨胀,且其线性热膨胀系数a_l为2.79×10^(-7) K^(-1)(453~1 000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溶体 负热膨胀 (ZrCa)_(x)Y_(2-2x)W_(3)O_(12) 吸水性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的CO^(2-)_3替换磷灰石固溶体晶体化学的FTIR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黄志良 王大伟 +2 位作者 刘羽 张昱 胥焕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49-953,共5页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CO2 -3替换的磷灰石固溶体 ,利用FTIR结合XRD对其进行了晶体化学研究 ,结果表明 :均相沉淀法制备的碳羟磷灰石 (CHAP)属B型替换且替换方式是 [CO3·OH]四面体替换 [PO4 ]四面体 ;固相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HAP属A型...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CO2 -3替换的磷灰石固溶体 ,利用FTIR结合XRD对其进行了晶体化学研究 ,结果表明 :均相沉淀法制备的碳羟磷灰石 (CHAP)属B型替换且替换方式是 [CO3·OH]四面体替换 [PO4 ]四面体 ;固相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HAP属A型替换且替换方式是 [CO3]三角形配位体替换通道位置的OH- ;固相反应法制备的碳氟磷灰石 (CFAP)属B型替换 ,其替换方式是 [CO3·F]四面体替换 [PO4 ]四面体 ;sol gel法制备的CHAP属AB混合型替换 ,其Ψ3分裂为Ψ3 1 ,Ψ3F,Ψ3 4 。高斯函数法拟合表明Ψ3F 峰是A型替换的Ψ3 2 与B型替换的Ψ3 3的叠合。当WCO2 -3<3 34%时 ,随CO2 -3含量增加 ,A型替换量增大 ,且当WCO2 -3=3 34%时达最大值 ,当 3 34% <WCO2 -3<7 5 2 %时 ,随CO2 -3含量增加 ,B型替换量增大 ,且当WCO2 -3=7 5 2 %时亦到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离子替换 固溶体 晶体化学 FTIR 碳酸根 人工骨材料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体结构对Ca_(2-x)Sr_xZn_4Ti_(15)O_(36)∶Pr^(3+)发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廉世勋 李秀英 +2 位作者 尹笃林 李承志 朱爱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6-340,共5页
Ca2-xSrxZn4Ti15O36∶Pr red long decay phosphor was synthesized by high temperature solid state reaction.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y and crystalline and unit cell parameters of the orthorhombic were investigated by flu... Ca2-xSrxZn4Ti15O36∶Pr red long decay phosphor was synthesized by high temperature solid state reaction.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y and crystalline and unit cell parameters of the orthorhombic were investigat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er an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respectively. The emission intensity at 618 nm changes sharply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Sr2+ (x) is less than 0.1 and the emission intensity reaches the maximum when x is equal to 0.007. There is an obviously broad excitation band at 270 nm when x is equal to 0.003 and it disappears gradually when x is over 0.01. The unit cell a parameter of Ca2-xSrxZn4Ti15O36∶Pr decreases while c parameter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doped Sr2+. When x is over 0.1 the value of the unit cell parameters a and c become stable. TL peaks of Ca2Zn4Ti15O36∶Pr, Ca1.993Sr0.007Zn4Ti15O36∶0.002Pr3+, 0.002Na+, are located at 62 ℃, 88 ℃, respectively,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deeper traps in Ca1.993Sr0.007Zn4 Ti15O36∶0.002Pr3+, 0.002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xSrxZn4Ti15O36 50%固溶体 PR^3+离子 红色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Zr_xTi_(1-x)O_3·yLa_2O_3固溶体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丁士文 马广成 +4 位作者 郭香会 王志强 李金龙 陈静 李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542-1545,共4页
在100℃以下用软化学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系列BaZrxTi1-xO3·yLa2O3(0≤x≤0.3,0≤y≤0.04)固溶体纳米粉末.XRD物相分析及d-间隔-组成图证明,产品为完全互溶取代固溶体.从TEM谱图观察... 在100℃以下用软化学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系列BaZrxTi1-xO3·yLa2O3(0≤x≤0.3,0≤y≤0.04)固溶体纳米粉末.XRD物相分析及d-间隔-组成图证明,产品为完全互溶取代固溶体.从TEM谱图观察,粒子为均匀球形,平均粒径60nm.通过制陶实验对该系列固溶体的介电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掺杂方法在BaTiO3中掺入适量锆和镧后,样品的室温介电常数可提高2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溶体 合成 介电特性 偏钛酸钡 纳米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堇青石系红外辐射陶瓷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饶瑞 孙国才 崔万秋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3,7,共4页
常规固相反应烧结法制备出Fe2O3—堇青石系高效常温红外辐射陶瓷材料。研究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现:在Fe2O3中掺杂MnO2经还原气氛高温处理后生成的MnFe2O4与堇青石形成了置换型固溶体。Mn2+以六配位形式进入... 常规固相反应烧结法制备出Fe2O3—堇青石系高效常温红外辐射陶瓷材料。研究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现:在Fe2O3中掺杂MnO2经还原气氛高温处理后生成的MnFe2O4与堇青石形成了置换型固溶体。Mn2+以六配位形式进入堇青石结构中占据了Mg2+的结构位置。同时,随着Fe2O3含量的增加,堇青石的结构从有序结构向无序结构过渡。这些结构上的变化,导致了辐射性能在常温下较单相有了很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 红外辐射率 陶瓷 结构 性能 三氧化二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1-x)Ca_xZr_yTi_(1-y)O_3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士文 翟永青 +2 位作者 王静 李希茂 秦江雷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256-258,共3页
采用常压水相法 ,在100℃以下制备了一系列Ba1 -xCaxZryTi1 -yO3 固溶体纳米粉末(0≤x≤0.5,采用常压水相法 ,在100℃以下制备了一系列Ba1 -xCaxZryTi1 -yO3 固溶体纳米粉末(0≤x≤0.5,0≤y≤3),经XRD物相分析和d -间距 -组成图证明 ,... 采用常压水相法 ,在100℃以下制备了一系列Ba1 -xCaxZryTi1 -yO3 固溶体纳米粉末(0≤x≤0.5,采用常压水相法 ,在100℃以下制备了一系列Ba1 -xCaxZryTi1 -yO3 固溶体纳米粉末(0≤x≤0.5,0≤y≤3),经XRD物相分析和d -间距 -组成图证明 ,产品为立方晶系的完全互溶取代固溶体 ,结果符合Vegard定律.TEM形貌观察 ,粒子为均匀球形 ,平均粒径70nm.通过制陶实验 ,分别测定了该系列固溶体的室温介电常数以及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 ,结果发现 ,用软化学方法在BaTiO3 中掺入适量钙和锆 ,由于掺杂离子均匀进入母体晶格 ,引起tc 降低 ,室温介电常数达9200 ,比BaTiO3 纯相提高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O3基固溶体 化学掺杂 介电特性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温和高频领域的PbTiO_3基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洪地 王成建 马洪磊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0-282,共3页
主要研究用于高温和高频领域的 Pb Ti O3基陶瓷的制备工艺、主要性质、显微结构、电导机制及其应用。 Pb Ti O3基陶瓷的性质是与此种陶瓷的制备工艺 ,显微结构和电导机制紧密相关的。
关键词 压电陶瓷 制备工艺 掺杂元素 固溶体 钛酸铅 电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C系制品中添加物α-Cr_2O_3的行为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振昕 卫晓辉 +3 位作者 任刚伟 常亮 黄振武 刘卓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3-356,共4页
以电熔刚玉和SiC为基料的制品中添加适量亚微米级的绿铬 (α Cr2 O3)时 ,烧成过程中α Cr2 O3生长到 1~ 5μm ,并与刚玉表面接触区发生互扩散行为。SiC在氧化层中氧化并形成玻璃纤维 ,使氧化层的组分变为Al2 O3-Cr2 O3-SiO2 系。所形... 以电熔刚玉和SiC为基料的制品中添加适量亚微米级的绿铬 (α Cr2 O3)时 ,烧成过程中α Cr2 O3生长到 1~ 5μm ,并与刚玉表面接触区发生互扩散行为。SiC在氧化层中氧化并形成玻璃纤维 ,使氧化层的组分变为Al2 O3-Cr2 O3-SiO2 系。所形成的高硅质液相能促进 (Al2 -x,Crx)O3固溶体析晶 ,晶体呈较大的六方柱状自形晶 ,长度达 5~ 2 0 μm ,长径比 ( )为 5~ 1 0。但此液相中不含Cr2 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熔刚玉 碳化硅 绿铬 α-Cr2O3 Al2O3-SiC制品 氧化铝 力学性能 A12O3-Cr2O3-SiC制品 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BaTi_(1-x)Ce_xO_3的合成、烧结与介电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士文 王静 +1 位作者 李希茂 秦江雷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264-268,共5页
采用常压液相法 ,在 10 0℃以下制备了一系列BaTi1-xCexO3 固溶体纳米粉末 (0≤x≤ 0 .3) ,经XRD物相分析和d -间距 -组成图证明 ,产品为立方晶系的完全互溶取代固溶体 ,结果符合Vegard定律 .TEM形貌观察 ,粒子为均匀球形 ,平均粒径 70n... 采用常压液相法 ,在 10 0℃以下制备了一系列BaTi1-xCexO3 固溶体纳米粉末 (0≤x≤ 0 .3) ,经XRD物相分析和d -间距 -组成图证明 ,产品为立方晶系的完全互溶取代固溶体 ,结果符合Vegard定律 .TEM形貌观察 ,粒子为均匀球形 ,平均粒径 70nm .通过制陶实验 ,分别测定了该系列固溶体的室温介电常数以及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 ,结果发现 ,用软化学方法在BaTiO3中掺入适量铈 ,由于掺杂离子均匀进入母体晶格 ,引起tc 降低 ,室温介电常数达 160 0 0 ,比BaTiO3纯相提高近 10倍 .制陶实验证明纳米粉体的烧结温度为 12 0 0℃ ,比传统微米级粉体的烧结温度降低 15 0~ 2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掺杂 烧结 介电特性 纳米钛酸钡基因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K^+,NH_4^+‖Cl^-,NO_3^- -H_2O水盐体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樊彩梅 孙彦平 王向荣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33-35,39,共4页
对K+,NH+4‖Cl-,NO-3-H2O体系进行了论证,指出此体系固相为四种单盐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此体系固相区应有五种:(NH4,K)Cl固溶体,(K,NH4)Cl固溶体,3KNO3·NH4NO3复盐,KNO3... 对K+,NH+4‖Cl-,NO-3-H2O体系进行了论证,指出此体系固相为四种单盐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此体系固相区应有五种:(NH4,K)Cl固溶体,(K,NH4)Cl固溶体,3KNO3·NH4NO3复盐,KNO3+3KNO3·NH4NO3,NH4NO3+3KNO3·NH4NO3,体系无单盐结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 固溶体 复盐 水盐体系 相平衡 钾盐 铵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相氧化镓p型导电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查显弧 万玉喜 张道华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9,共13页
β相氧化镓(β-Ga_(2)O_(3))具有超宽带隙、高击穿电场和容易制备等优势,是功率器件的理想半导体材料。但由于β-Ga_(2)O_(3)价带顶能级位置低、能带色散关系平坦,其p型掺杂目前仍具有挑战性,限制了p-n结及双极性晶体管的开发。利用尺... β相氧化镓(β-Ga_(2)O_(3))具有超宽带隙、高击穿电场和容易制备等优势,是功率器件的理想半导体材料。但由于β-Ga_(2)O_(3)价带顶能级位置低、能带色散关系平坦,其p型掺杂目前仍具有挑战性,限制了p-n结及双极性晶体管的开发。利用尺寸效应、缺陷调控、非平衡动力学及固溶提升价带顶能级等方案是目前实现β-Ga_(2)O_(3)p型掺杂的主要策略。对于β-Ga_(2)O_(3)p-n同质结和异质结,提高晶体质量、减少界面缺陷态是优化器件性能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β-Ga_(2)O_(3)的p型导电问题,系统阐述了β-Ga_(2)O_(3)电子结构,实验表征及理论计算掺杂能级方法,p型掺杂困难原因,以及改进p型掺杂的突破性研究进展。最后简单介绍了β-Ga_(2)O_(3)p-n同质结和异质结器件的相关工作。利用复合缺陷调控、非平衡动力学、固溶等方案,以及不同方案的协同实现体相β-Ga_(2)O_(3)的p型掺杂仍需要深入探索,p-n同质及异质结的器件性能需要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Ga_(2)O_(3) p型导电 电子结构 受主能级 固溶 P-N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加氢制甲醇非贵金属催化剂研究进展与展望
17
作者 陆诗建 华凯敏 +4 位作者 陈志强 季轩宇 康国俊 刘玲 程若霖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8,共28页
人为CO_(2)排放激增引发的环境危机加速了碳中和技术的发展,其中CO_(2)加氢制甲醇因兼具碳减排、绿氢储能与高附加值化学品转化潜力备受关注,但其工业化应用受限于高效催化剂的开发与反应机制的深入解析。围绕具有良好工业前景的非贵金... 人为CO_(2)排放激增引发的环境危机加速了碳中和技术的发展,其中CO_(2)加氢制甲醇因兼具碳减排、绿氢储能与高附加值化学品转化潜力备受关注,但其工业化应用受限于高效催化剂的开发与反应机制的深入解析。围绕具有良好工业前景的非贵金属催化体系,系统综述其热力学路径、催化剂设计与反应机理的最新进展。研究指出,Cu基催化剂通过活性位优化与界面工程显著提升活性位点密度与氧空位再生能力;In_(2)O_(3)基催化剂因高氧空位稳定性与抗烧结特性展现优异性能;Zr基固溶体催化剂则通过晶格应力与氧空位协同作用效应优化电子结构,突破单组分性能瓶颈。此外,载体比表面积与路易斯酸碱位、助剂的选择及其电子转移功能以及制备策略对金属活性位的精准调控,被证实为关键优化方向。反应机理层面,实验与理论计算揭示甲酸盐路径(^(*)HCOO主导)与逆水煤气变换–羰基化路径(^(*)COOH解离)的竞争机制,具体主导机制与催化剂结构特性密切相关。本综述通过多维度整合催化剂设计、表界面特性、反应性能与动力学行为的关联性研究,为构建新型高效CO_(2)制甲醇体系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推动碳循环技术与绿氢经济的深度融合,对碳中和目标下能源-环境协同技术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制甲醇 非贵金属催化剂 Cu基催化剂 In_(2)O_(3)基催化剂 Zr基固溶体催化剂 CO_(2)加氢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Zn_((1-x)/3)Ni_(x/3)Nb_(2/3))O_3微波介质陶瓷的微观结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5-449,共5页
本文采用传统的固相陶瓷烧结工艺,利用Ni2+取代Ba(Zn1/3Nb2/3)O3的B位Zn2+形成固溶体来研究其微观结构。XRD表明,系统的主晶相为立方钙钛矿的BZNN,并有少量第二相如Ba5Nb4O15、BaNb2O6等存在。随Ni2+含量增加,系统晶格常数a减小;而随烧... 本文采用传统的固相陶瓷烧结工艺,利用Ni2+取代Ba(Zn1/3Nb2/3)O3的B位Zn2+形成固溶体来研究其微观结构。XRD表明,系统的主晶相为立方钙钛矿的BZNN,并有少量第二相如Ba5Nb4O15、BaNb2O6等存在。随Ni2+含量增加,系统晶格常数a减小;而随烧结温度升高,a逐渐增大。系统在1500℃下烧结时为固相烧结;当烧结温度为1550℃时,系统由固相烧结转变为液相烧结。较低温度下烧结时,在低角度区有很微弱的1∶2有序相产生;烧结温度升高,无序相增加,有序相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ZN1/3NB2/3)O3 固溶体 微观结构 有序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弛豫铁电体Pb(B_1B_2)O_3和钛酸铅固溶体的相稳定性
19
作者 罗豪甦 许桂生 +3 位作者 徐海清 齐振一 仲维卓 殷之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32-,共1页
弛豫铁电体Pb(B1B2 )O3 和PbTiO3 能够形成具有复合钙钛矿结构的二元固溶体Pb(B1B2 )O3 PbTiO3 。到目前为止 ,已经发现了多种这类二元固溶体单晶 (如PMN PT、PZN PT和PSN PT等 )不仅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 ,而且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和... 弛豫铁电体Pb(B1B2 )O3 和PbTiO3 能够形成具有复合钙钛矿结构的二元固溶体Pb(B1B2 )O3 PbTiO3 。到目前为止 ,已经发现了多种这类二元固溶体单晶 (如PMN PT、PZN PT和PSN PT等 )不仅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 ,而且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和普通压电陶瓷PZT相比较 ,弛豫铁电单晶的纵向机电耦合系数k3 3 要大得多 ,可以达到 90 %以上。由于缺少这类二元固溶体单晶的高温相图 ,这类单晶的生长比较困难。我们通过对几种具有复合钙钛矿结构的二元固溶体体系 ,进行差热分析 (DTA)和热重分析 (TG) ,分析了固溶体的相关系和相稳定性。并用粉末X射线衍射谱 (XRD)分析了固溶体的结构 ,以便确定相应的单晶生长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A(B1B2 )O3 PbTiO3 二元固溶体体系的结果比较复杂 ,体系中除了具有钙钛结构的铁电相之外 ,还有多种焦绿石相 ,而且不同的弛豫铁电体形成的固溶体其相稳定性的差异较大。其中PMN PT固溶体的相稳定性较高。研究结果表明 ,PMN PT固溶体的液相线和固相线比较接近 ,晶体生长中的分凝现象较小 ,可以看作为同成分熔化的化合物 ,故可以用熔体法来直接生长单晶。PZN PT单晶的相稳定性较差 ,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溶剂才能使相稳定 ,故可以用助熔剂法来生长PZN PT单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弛豫铁电体 Pb(B_1B_2)O_3-PbTiO_3固熔体 相关系 熔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Mg,Y)_2O_3固溶体粉末的活化能计算
20
作者 廖树帜 欧阳义芳 +4 位作者 舒小林 王玲玲 熊志斌 张邦维 徐仲愉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55-357,共3页
用Kisinger方法计算了共沉淀法制作纳米(Al,Mg。
关键词 固溶体粉末 活化能 共沉淀 纳米粉末 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