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_(3)N_(4)/Si_(2)N_(2)O复相粉体对Al_(2)O_(3)-SiC-C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有奇 何健 +2 位作者 陈俊峰 张嘉良 李正坤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提高Al_(2)O_(3)-SiC-C浇注料的综合服役性能,采用化学燃烧法合成的微晶氮化硅/氮氧化硅(Si_(3)N_(4)/Si_(2)N_(2)O)复相粉体为添加物,以棕刚玉、板状刚玉、碳化硅、活性α-Al_(2)O_(3)微粉、SiO_(2)微粉、纯铝酸钙水泥、单质Si粉... 为了提高Al_(2)O_(3)-SiC-C浇注料的综合服役性能,采用化学燃烧法合成的微晶氮化硅/氮氧化硅(Si_(3)N_(4)/Si_(2)N_(2)O)复相粉体为添加物,以棕刚玉、板状刚玉、碳化硅、活性α-Al_(2)O_(3)微粉、SiO_(2)微粉、纯铝酸钙水泥、单质Si粉和球沥青为原料,制备了Al_(2)O_(3)-SiC-C浇注料。研究了复相粉体外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和5%)对浇注料性能的影响,同时探究Si_(3)N_(4)/Si_(2)N_(2)O增强试样综合性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Si_(3)N_(4)/Si_(2)N_(2)O复相粉可以显著改善Al_(2)O_(3)-SiC-C浇注料的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热震性;2)Si_(3)N_(4)/Si_(2)N_(2)O复相粉通过填充孔隙、促进烧结反应进行、生成晶须状物质等途径优化了浇注料的显微结构,提高了浇注料的综合性能;3)当Si_(3)N_(4)/Si_(2)N_(2)O复相粉外加量为3%(w)时,浇注料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_(3)N_(4)/Si_(2)N_(2)o复相粉 Al_(2)o_(3)-SiC-C浇注料 抗氧化性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bological behavior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ano-Al_2O_3-reinforced PTFE-PPS composites in sliding system 被引量:2
2
作者 曹文翰 龚俊 +4 位作者 杨东亚 高贵 王宏刚 任俊芳 陈生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9期2001-2009,共9页
Nanoparticle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to improve the friction and wear performance of polymer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ano-Al_2O_3-reinf... Nanoparticle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to improve the friction and wear performance of polymer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ano-Al_2O_3-reinforc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polyphenylene sulfide(PTFE-PPS) composites in a sliding system.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evaluated under different normal loads(100–300 N) at a high linear velocity(2 m/s) using a block-on-ring tester. Addition of the nano-Al_2O_3 filler improved the antiwear performance of the PTFE-PPS composites, and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increased slightly. The lowest wear rate was obtained when the nano-Al_2O_3 content was 3%(volume fraction). Furth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a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wear and the amount of energy dissipated, even though the wear mechanism changed with the nano-Al_2O_3 content, independent of the normal load appl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al2o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polyphenylene sulfide (PTFE-PPS) tribological behavior dissipated ener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nano-Al_2O_3复合镀层的制备及性能
3
作者 姚建安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8-41,共4页
以汽车模具配件—导柱常用的20Cr钢为基材,在其表面制备Ni-P/nano-Al_2O_3复合镀层及普通Ni-P镀层。对Ni-P/nano-Al_2O_3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晶相结构、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并与Ni-P镀层和基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 以汽车模具配件—导柱常用的20Cr钢为基材,在其表面制备Ni-P/nano-Al_2O_3复合镀层及普通Ni-P镀层。对Ni-P/nano-Al_2O_3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晶相结构、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并与Ni-P镀层和基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i-P/nano-Al_2O_3复合镀层的晶粒细小,结构更加致密,显微硬度平均值可达到436.4 HV,高于Ni-P镀层的357.3 HV和基材的190HV;与Ni-P镀层相比,Ni-P/nano-Al_2O_3复合镀层能更有效地改善基材的摩擦磨损性能。NanoAl_2O_3颗粒复合量对Ni-P/nano-Al_2O_3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质量损失率有一定影响,增加颗粒复合量可以提高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改善其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nano-al2o3复合镀层 汽车模具配件 微观形貌 显微硬度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anions on preparation of ultrafine α-Al_2O_3 powder 被引量:3
4
作者 肖劲 秦琪 +4 位作者 万烨 周峰 陈燕彬 李劼 刘业翔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6期773-778,共6页
Ultrafine alumina power was obtained by calcining the precursor at 1 200 ℃ for 2 h, which was prepared by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method using aluminium salts and urea as raw materials. The effects of anions on the... Ultrafine alumina power was obtained by calcining the precursor at 1 200 ℃ for 2 h, which was prepared by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method using aluminium salts and urea as raw materials. The effects of anions on the morphology, particle size, surface area and configuration of the precursor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ctions of urea with aluminium nitrate and aluminium chloride result in agglomerates gels with bad filtering performance, the morphology is fibrillar. Aluminium sulphate-urea reactions result in the direct formation of amorphous powders with good filtering performance, of which morphology are regular spherical particles with larger granularity and smaller surface area. The reaction of mutual compound of aluminium sulphate and aluminium nitrate with molar ratio of 40:60 with urea can produce precursor with good filtering performance, spherical morphology, and uniform granularity distribution in the particle size range of 2-3 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 ultrafine powder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ANIoN mutual compou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改性变压器绝缘纸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廖瑞金 吕程 +2 位作者 吴伟强 梁宁川 杨丽君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3-7,共5页
为了研究纳米Al2O3改性绝缘纸的绝缘性能,实验室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Al2O3绝缘纸手抄片,并对真空浸油后的绝缘纸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质量分数内纳米Al2O3改性后的绝缘纸的工频击穿场强得到较大的提高,在质量分数为1... 为了研究纳米Al2O3改性绝缘纸的绝缘性能,实验室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Al2O3绝缘纸手抄片,并对真空浸油后的绝缘纸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质量分数内纳米Al2O3改性后的绝缘纸的工频击穿场强得到较大的提高,在质量分数为1%时,工频击穿场强提高了12.75%,绝缘纸的抗张强度增加了14.13%;在1%的添加量内绝缘纸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都随纳米Al2O3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纸 纳米 AL2o3 工频击穿场强 介电常数 介电损耗 nano-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Al_2O_3纳米粉对高纯刚玉砖烧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贾晓林 钟香崇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6-329,336,共5页
研究了在刚玉砖基质中分别引入0.5%,1%,2%和3%的α-Al2O3纳米粉及分别引入4%,8%和12%的α-Al2O3微粉时对高纯刚玉砖烧结性能的影响.检测试样于1100℃、1300℃、1400℃、1500℃、1600℃和1700℃保温5 h热处理后的体积密度和强度,并用扫... 研究了在刚玉砖基质中分别引入0.5%,1%,2%和3%的α-Al2O3纳米粉及分别引入4%,8%和12%的α-Al2O3微粉时对高纯刚玉砖烧结性能的影响.检测试样于1100℃、1300℃、1400℃、1500℃、1600℃和1700℃保温5 h热处理后的体积密度和强度,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同时加入α-Al2O3纳米粉和α-Al2O3微粉可以促进固相烧结,改善制品烧结性能,使烧结温度降低200~400℃;当α-Al2O3纳米粉加入量为1%~2%,α-Al2O3微粉加入量为4%~8%时,烧结温度可降到1400~1500℃,此时,试样的体积密度和强度达到最佳值.其烧结机理是以扩散传质为主的固相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纳米粉 α-Al2o3微粉高纯刚玉砖 烧结性能 Α-AL2o3微粉 纳米粉 刚玉砖 高纯 扫描电镜观察 体积密度 固相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α-Al_2O_3在水相介质中的分散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孙玉利 左敦稳 +2 位作者 朱永伟 王宏宇 卢文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2-706,共5页
在对纳米α-Al2O3粉体的Zeta电位进行测量的基础上,采用无机电解质类分散剂(SHP),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酸,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以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异丙醇胺(DIPA)对纳米α-Al2O3粉体进行了分散实验,系统... 在对纳米α-Al2O3粉体的Zeta电位进行测量的基础上,采用无机电解质类分散剂(SHP),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酸,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以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异丙醇胺(DIPA)对纳米α-Al2O3粉体进行了分散实验,系统研究了超声分散时间、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对纳米α-Al2O3粉体在水相介质中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超声时间的延长和分散剂浓度的增加,纳米α-Al2O3粉体的分散性均出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对于每一种分散剂均存在最佳超声时间和最佳浓度。纳米α-Al2O3粉体在水相介质中的最佳分散工艺为:超声时间40 min,浓度为1.5%的CT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α-Al2o3粉体 分散性 水相介质 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α-Al_2O_3粉添加对氧化铝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咏梅 刘欣 贾虎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8-100,共3页
为了解决氧化铝陶瓷脆性大、均匀性差等问题,我们在微米氧化铝粉体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纳米-αAl2O3粉,研究纳米-αAl2O3粉的添加和成型压力对微米氧化铝陶瓷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粉料挤压成型过程中,纳米-αAl2O3粉可填... 为了解决氧化铝陶瓷脆性大、均匀性差等问题,我们在微米氧化铝粉体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纳米-αAl2O3粉,研究纳米-αAl2O3粉的添加和成型压力对微米氧化铝陶瓷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粉料挤压成型过程中,纳米-αAl2O3粉可填充到微米氧化铝粉体的孔隙之中,减小了孔隙尺寸;成型压力提高,可减少气孔数量,从而提高了陶瓷素坯的密度,改善了氧化铝陶瓷烧结后的密度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α-Al2o3 成型压力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氧化铝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包裹纳米α-Al_2O_3复合粉体的制备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彩凤 陈志刚 +1 位作者 王安东 赵晓兵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9-432,共4页
以纳米α-Al2O3、NH4HCO3和Ni(NO3)2.6H2O为原料,采用非均匀沉淀法制备了Ni包裹纳米α-Al2O3复合粉体,并利用XRD、SEM、EDS和TEM测试手段,分析包裹粉的物相和形貌,研究了沉淀剂的加入方式、电解质浓度等反应条件对包裹效果的影响.研究表... 以纳米α-Al2O3、NH4HCO3和Ni(NO3)2.6H2O为原料,采用非均匀沉淀法制备了Ni包裹纳米α-Al2O3复合粉体,并利用XRD、SEM、EDS和TEM测试手段,分析包裹粉的物相和形貌,研究了沉淀剂的加入方式、电解质浓度等反应条件对包裹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低浓度的电解质母液和中等功率超声场易使纳米α-Al2O3在母液中充分悬浮,从而为制备均匀的包裹粉体提供条件;沉淀剂以雾化的方式加入可以使Ni盐优先在Al2O3颗粒上形核,减少其自发形核,制备出适合热喷涂的纳米结构包裹复合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复合粉体 包裹 非均匀沉淀法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包裹法制备Al_2O_3/Fe纳米复合粉体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伟 卢红霞 +3 位作者 孙洪巍 张子英 胡行 杨德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1-33,36,共4页
利用液相包裹法制备了纳米Fe颗粒包裹Al_2O_3纳米复合粉体,研究了不同的煅烧和还原温度对复合粉体物相组成的影响,利用X-ray衍射(XRD)、热重/差式-量热扫描法(TG/DSC)、Zeta电位和扫描电镜(SEM)对复合粉体的成分、热学特性以及形貌特征... 利用液相包裹法制备了纳米Fe颗粒包裹Al_2O_3纳米复合粉体,研究了不同的煅烧和还原温度对复合粉体物相组成的影响,利用X-ray衍射(XRD)、热重/差式-量热扫描法(TG/DSC)、Zeta电位和扫描电镜(SEM)对复合粉体的成分、热学特性以及形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500℃,保温30min,在氢气气氛中700℃还原1h可以得到Fe包裹Al_2O_3的纳米复合粉体;经SEM发现,包裹层的Fe颗粒呈球形,尺寸约为30nm,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法 AL2o3 纳米复合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3Y)包裹Al_2O_3纳米复合粉体的制备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建 刘姣 +1 位作者 丘泰 林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997-2001,共5页
以pH值缓冲溶液为沉淀剂,用非均匀成核和液相共沉淀相结合的方法合成出了ZrO2(3Y)包裹Al2O3纳米复合粉体.用XRD、TEM对所制备粉体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加入分散剂使Al2O3悬浮液的等电点向酸性区移动,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其中pH值为9.56... 以pH值缓冲溶液为沉淀剂,用非均匀成核和液相共沉淀相结合的方法合成出了ZrO2(3Y)包裹Al2O3纳米复合粉体.用XRD、TEM对所制备粉体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加入分散剂使Al2O3悬浮液的等电点向酸性区移动,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其中pH值为9.56对应的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悬浮液最稳定.Al2O3悬浮液pH值为9.5,ZrOCl2和YCl3混合溶液浓度为0.2mol·L-1时前驱体的收得率最高.600℃煅烧后得到的粉体中只有αAl2O3、tZrO2两种物相,在Al2O3颗粒表面附着10nm左右的ZrO2(3Y)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成核 Zro2(3Y)包裹Al2o3 纳米复合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纳米CuO/Al_2O_3复合粉体 被引量:4
12
作者 符学龙 丁红燕(指导) +1 位作者 戴起勋 韩晓萍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32,44,共4页
以NH_4HCO_3为沉淀剂、CuSO_4和NH_4Al(SO_4)_2为母液,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O/ Al_2O_3复合粉体,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母液浓度、沉淀剂浓度、反应温度、pH值等工艺条件对粒径和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通... 以NH_4HCO_3为沉淀剂、CuSO_4和NH_4Al(SO_4)_2为母液,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O/ Al_2O_3复合粉体,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母液浓度、沉淀剂浓度、反应温度、pH值等工艺条件对粒径和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获得粉体粒径较小、分布较窄的纳米CuO/Al_2O_3复合粉体;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55℃,pH值为7,CuSO_4浓度为0.095 mol/L,NH_4Al(SO_4)2质量浓度为1.67 g/L,NH_4HCO_3浓度为1.52 mol/L,得到的纳米复合粉体的粒径在60 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Cuo/Al2o3纳米复合粉体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Cu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强化机理 被引量:9
13
作者 雷秀娟 王峰会 +1 位作者 胡锐 张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0-91,共2页
用粉末冶金法制取了Al2 O3 Cu纳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测试了不同增强体体积下的力学性能并观察了其形貌。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增强体体积的增加 ,其硬度也在增加。并用镶嵌残余应力模型计算解释了Al2 O3 Cu纳米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
关键词 Al2o3—Cu纳米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法 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处理纳米Al_2O_3复合PMMA树脂基托的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士军 于威威 +2 位作者 李德超 刘巧玲 岳长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研究纳米Al2O3复合PMMA树脂基托的力学性能并探讨其影响机理。方法:将经硅烷偶联剂KH570处理的纳米Al2O3分别以0%、1%、2%、3%、4%、5%、6%的质量比添加到PMMA中,进行微波热处理,并按照相关检测标准制成试件,测其拉伸强度、弯曲强... 目的:研究纳米Al2O3复合PMMA树脂基托的力学性能并探讨其影响机理。方法:将经硅烷偶联剂KH570处理的纳米Al2O3分别以0%、1%、2%、3%、4%、5%、6%的质量比添加到PMMA中,进行微波热处理,并按照相关检测标准制成试件,测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析添加量的不同对基托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纳米Al2O3/PMMA的力学性能与0%的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结论:纳米Al2O3的含量对PMMA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有影响,添加量为3%时,PMM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PMMA 硅烷偶联剂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制备α-Al_2O_3纳米粉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香枝 贾晓林 钟香崇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4,共4页
以工业氧化铝溶胶为原料,通过凝胶先驱体低温制备α-Al2O3纳米粉。研究了晶种、相变添加剂和研磨方式对α-Al2O3相变的影响以及分散剂的种类对粉体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晶种、相变添加剂并采用醇磨的方式可在800℃下得到α-Al2O3... 以工业氧化铝溶胶为原料,通过凝胶先驱体低温制备α-Al2O3纳米粉。研究了晶种、相变添加剂和研磨方式对α-Al2O3相变的影响以及分散剂的种类对粉体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晶种、相变添加剂并采用醇磨的方式可在800℃下得到α-Al2O3纳米粉,用聚乙二醇作分散剂可将其晶粒度降至26.7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α—Al2o3 晶种 添加剂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_2O_3纳米粉体的共沉淀法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米晓云 徐圣楠 +2 位作者 刘如浩 张庆超 张希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01-2404,共4页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Ti∶Al2O3纳米粉体。利用热重/差热(TG/DTA)/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以及能谱(EDS)等分析方法对合成的Ti∶Al2O3纳米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分析表明:前驱体在1200℃下,保温1 h可...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Ti∶Al2O3纳米粉体。利用热重/差热(TG/DTA)/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以及能谱(EDS)等分析方法对合成的Ti∶Al2O3纳米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分析表明:前驱体在1200℃下,保温1 h可以得到纯的α-Al2O3晶相;粉体的粒径均匀、分散性好,平均粒径在25~50 n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 共沉淀法 纳米粉体 Ti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Al_2O_3含量ZrO_2(3Y)/Al_2O_3纳米复合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永胜 胡丽天 +2 位作者 袁双玲 陈建敏 刘维民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5-78,共4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Al_2O_3数量分数为0%~30%的ZrO_2(3Y)/Al_2O_3纳米复合粉体,研究了Al_2O_3含量和煅烧温度对粉体相结构、晶粒尺寸和晶格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800℃×2h煅烧的复合粉体只出现t-ZrO_2相,不出现Al_2O_3的...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Al_2O_3数量分数为0%~30%的ZrO_2(3Y)/Al_2O_3纳米复合粉体,研究了Al_2O_3含量和煅烧温度对粉体相结构、晶粒尺寸和晶格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800℃×2h煅烧的复合粉体只出现t-ZrO_2相,不出现Al_2O_3的任何晶相;Al_2O_3的添加抑制了ZrO_2 (3Y)晶粒的增长和四方相向单斜相的结构相变,使相变温度显著提高,晶格畸变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3Y)/Al2o3纳米复合粉体 相变 晶格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合成Cr^(3+):Al_2O_3纳米粉体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米晓云 张希艳 +2 位作者 卢歆 柏朝晖 卢利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19-1823,共5页
红宝石激光器是最早和最重要的固体激光器。由于红宝石晶体具有机械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热导率高、化学成分与结构稳定等特点,其在激光领域内至今应用仍很普遍。目前常作为大功率激光器的工作物质使用。但是红宝石单晶的Cr^3+离子... 红宝石激光器是最早和最重要的固体激光器。由于红宝石晶体具有机械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热导率高、化学成分与结构稳定等特点,其在激光领域内至今应用仍很普遍。目前常作为大功率激光器的工作物质使用。但是红宝石单晶的Cr^3+离子掺人量较少.一般只有0.05wt%~0.1wt%左右.这样激光输出功率受到很大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3+:Al2o3 共沉淀法 纳米粉体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M金属陶瓷惰性阳极及铝电解实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宇栋 王飚 +2 位作者 戴永年 周晓奎 张自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8,共4页
所研制的惰性阳极成分为Al2O3+Y2O3+CeO2+(Fe-Ni+Y)。其中Al2O3和稀土氧化物微米粉经高能球磨细化到50~300nm的纳米/准纳米级,再与-125μm的Fe—Ni—Y金属粉末混合,进行普通球磨,产出的混合粉经机械压制或冷等静压成型,烧... 所研制的惰性阳极成分为Al2O3+Y2O3+CeO2+(Fe-Ni+Y)。其中Al2O3和稀土氧化物微米粉经高能球磨细化到50~300nm的纳米/准纳米级,再与-125μm的Fe—Ni—Y金属粉末混合,进行普通球磨,产出的混合粉经机械压制或冷等静压成型,烧结成为惰性阳极。该惰性阳极在常规冰晶石-氧化铝电解质中接受30h的铝电解实验考察,用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阳极横断面进行结构分析和元素微区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阳极的电阻小于0.5Ω,推算所得的阳极腐蚀速率为14mm/a,电解出的原铝达到A199.00标准(GB/T1196-2002)。实验还发现,与微米氧化物金属陶瓷阳极相比,这类纳米/准纳米氧化物金属陶瓷惰性阳极有更佳的可成型性、烧结性、导电性和抗腐蚀性能,压制的成功率在95%以上(而微米氧化物阳极仅在65%左右),且不易产生烧结裂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阳极 铝电解 纳米/准纳米Al2o3 铁镍金属粉末 高能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Al_2O_3/Mo纳米粉末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闯 魏世忠 +3 位作者 周志红 张国赏 李继文 徐流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8-113,118,共7页
以四钼酸铵、柠檬酸、硝酸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均匀的Al2O3/Mo纳米粉末,分析了柠檬酸在凝胶成形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优化了制胶工艺并推导出柠檬酸与四钼酸铵的配比关系,利用XRD、SEM、TEM对制备过程中粉体的相组成、形貌和... 以四钼酸铵、柠檬酸、硝酸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均匀的Al2O3/Mo纳米粉末,分析了柠檬酸在凝胶成形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优化了制胶工艺并推导出柠檬酸与四钼酸铵的配比关系,利用XRD、SEM、TEM对制备过程中粉体的相组成、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酸的添加量与四钼酸铵的质量及Al2O3与Mo的体积比有关;初始溶液pH值为1.5,可制备出蓬松多孔、海绵状结构的干凝胶;在560℃左右的空气氛围中焙烧时,能完成除胶过程;Al2O3的加入有助于得到超细Mo粉;混合粉末由Mo和Al2O3组成,Al2O3颗粒均匀分布于Mo颗粒间,平均尺寸约为60nm,Mo粉颗粒尺寸约为5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AL2o3 Mo纳米粉末 柠檬酸 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