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铁改性生物炭载体强化厌氧氨氧化菌富集与脱氮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俊杰 杨津津 +5 位作者 常根旺 李绍康 侯军华 钟根茂 白顺果 李翔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2-821,共10页
为实现厌氧氨氧化菌(AnAOB)在载体生物膜中快速富集,本文采用液相还原方法制备了纳米铁改性生物炭(nZVI@BC)载体,并设置两组相同的厌氧氨氧化(ANAMMOX)富集装置(R_(1)、R_(2)),通过对R_(1)、R_(2)装置添加不同载体(分别为BC和nZVI@BC),... 为实现厌氧氨氧化菌(AnAOB)在载体生物膜中快速富集,本文采用液相还原方法制备了纳米铁改性生物炭(nZVI@BC)载体,并设置两组相同的厌氧氨氧化(ANAMMOX)富集装置(R_(1)、R_(2)),通过对R_(1)、R_(2)装置添加不同载体(分别为BC和nZVI@BC),考察在富集过程中ANAMMOX装置的脱氮性能、载体表面特征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①BC表面成功负载nZVI,nZVI@BC载体比BC载体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改性后载体的比表面积从47.17 m^(2)/g增至210.82 m^(2)/g,可为微生物提供更多的附着位点.②R_(2)装置NH_(4)^(+)-N和NO_(2)^(−)-N去除率稳定达到90%所需时间均比R_(1)装置短,且稳定运行后,R_(1)、R_(2)装置的TN去除率最高分别为86.99%、89.65%.③nZVI@BC载体表面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褐色,表明红色的ANAMMOX生物膜初步形成,且其表面生物量比BC载体表面生物量高23倍.④第20天,R_(1)、R_(2)装置中AnAOB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0.47%和29.15%;R_(1)、R_(2)装置载体表面主要的AnAOB属均为Candidatus Kuenenia,其相对丰度分别为7.49%和23.76%.研究显示,改性的nZVI@BC载体显著促进了ANAMMOX生物膜的快速形成和AnAOB的高效富集,提升了ANAMMOX过程的脱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ANAMMOX) 纳米铁改性生物炭(nZVI@BC) 载体 微生物群落 快速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改性及其对除草剂污染水体和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彭程 徐漪琳 +5 位作者 石钰婧 张玟 李宇涛 王皓冉 张卫 占绣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9-1081,共13页
除草剂已被大量使用于现代农业生产,而长期使用除草剂可能造成其在土壤中大量残留,或通过降水、淋溶和径流污染水体,因此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生物炭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吸附剂已被广泛用于修复有机物污染水体和土壤。本... 除草剂已被大量使用于现代农业生产,而长期使用除草剂可能造成其在土壤中大量残留,或通过降水、淋溶和径流污染水体,因此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生物炭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吸附剂已被广泛用于修复有机物污染水体和土壤。本文介绍了酸碱、有机物和金属盐浸渍改性,纳米零价铁和微生物负载改性等生物炭改性方法;综述了改性生物炭在除草剂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了生物炭改性前后的修复效果;探讨了改性生物炭自身特性、环境条件对改性生物炭修复除草剂污染的影响及机制。未来仍需对改性生物炭在除草剂污染修复过程中的稳定性、长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生物炭 除草剂 纳米零价铁 微生物 修复效果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改性生物炭对污染土壤中Cd稳定化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许亚琼 王雪佳 +2 位作者 李荣华 肖然 张增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78-2487,共10页
为研究纳米零价铁改性生物炭(nZVI-BC)对土壤镉(Cd)的长效稳定机制,特别是生物炭(BC)老化过程中nZVI-BC与Cd的界面相互作用,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了nZVI-BC,采用批吸附与养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并利用现代光谱分析手段探究了nZVI-B... 为研究纳米零价铁改性生物炭(nZVI-BC)对土壤镉(Cd)的长效稳定机制,特别是生物炭(BC)老化过程中nZVI-BC与Cd的界面相互作用,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了nZVI-BC,采用批吸附与养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并利用现代光谱分析手段探究了nZVI-BC对液相Cd(Ⅱ)的吸附和对土壤中Cd的稳定化效果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nZVI负载显著提高了生物炭对Cd(Ⅱ)的吸附能力,nZVI-BC对Cd(Ⅱ)的饱和吸附量是BC的4.3倍(125.5 mg·g^(-1)vs 23.61 mg·g^(-1))。nZVI-BC对Cd(Ⅱ)的吸附更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其等温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属于单层吸附。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生物炭表面的Cd负载量逐渐增加,老化后BC表面形成的含氧官能团是Cd饱和吸附力增加的主要原因。相比而言,nZVI-BC上Cd的负载量呈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沉淀与表面络合是nZVI-BC固定土壤中Cd的主要机制,而Fe含量的降低和Fe的氧化则是导致其Cd固定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尽管如此,nZVI-BC对Cd的吸附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且远高于BC。综上所述,nZVI-BC可以作为一种能够适用于中度污染农田中Cd修复的高效稳定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纳米零价铁改性生物炭(nzvi-bc) 污染土壤修复 稳定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华夏 林毅 +1 位作者 周小斌 林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87-793,共7页
纳米零价铁(nZVI)因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及独特的核壳结构,在去除水中重金属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nZVI自身存在易团聚、易氧化失活等缺点,使其工业推广和应用受到限制。将nZVI负载于生物炭(BC)制备生物炭负载型纳米零价铁(nZVI... 纳米零价铁(nZVI)因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及独特的核壳结构,在去除水中重金属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nZVI自身存在易团聚、易氧化失活等缺点,使其工业推广和应用受到限制。将nZVI负载于生物炭(BC)制备生物炭负载型纳米零价铁(nZVI@BC)复合材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nZVI的缺点,提高nZVI与重金属的反应活性。综述了nZVI@BC去除水中重金属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不同BC材料用于nZVI@BC的制备、BC的改性及nZVI的修饰对nZVI@BC去除重金属性能的影响,阐述了nZVI@BC去除几种典型重金属的反应机理,并对nZVI@BC应用于水中重金属去除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纳米零价铁(nZVI) 改性 重金属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