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光稳定剂复配对核壳WPC抗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徐兵
梅长彤
刘朝政
刘波
王珂
-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速生木材与农作物秸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林业资源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23,共7页
-
基金
国家948项目(2014-4-49)
江苏省优势学科二期建设项目(PAPD)
江苏省林业资源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
文摘
为探索经济、环保且效果更好的木塑复合材料(WPC)表面耐老化处理方法,采用共挤技术,以不同复配方式将纳米白炭黑、HALS–L944及UV327添加于核壳型WPC壳层。对试样进行紫外光加速老化试验,并对其弯曲性能、表面颜色及化学成分结构进行了测试表征与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壳层加入1%纳米白炭黑与1%UV327复配时效果最好,紫外老化2 500 h后,较之空白样,WPC的弯曲强度保留率提高了14.7%,弹性模量保留率提高了17.4%,保护效果最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表面颜色变化较为缓慢,色差下降了44.9%,优于单独添加光稳定剂效果;O/C值增长幅度为9.1%,氧化的碳/未氧化的碳比值增加了11.8%,表面氧化程度最低。说明纳米白炭黑与UV327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能够更好地提高核壳WPC的抗紫外老化性能,降低其光氧化降解程度。
-
关键词
核壳型木塑复合材料
纳米白炭黑
紫外光老化
力学性能
表面颜色
-
Keywords
core-shell WPC
nano white carbon black
UV aging
mechanical property
surface color
-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水玻璃制备纳米白炭黑的过程研究
被引量:7
- 2
-
-
作者
王雅静
魏蕾
史忠祥
李娟娟
-
机构
沈阳化工大学应用化学学院
-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79-883,共5页
-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05L339)
-
文摘
由水玻璃(黑山膨润土制得)制备非晶态的纳米二氧化硅粉末。考察了乙醇浓度,电解质用量对白炭黑粒度的影响;酸化温度及酸化终点pH值对白炭黑回收率及质地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度仪等对产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水玻璃的酸化温度为15℃时,产品白度下降,且回收率较低;当酸化温度为60℃时,红外分析显示SiO_2分子中Si-O键和-OH增多,结合XRD图谱分析,SiO_2分子中含有结晶水,呈结晶状,从扫描电子显微镜中可观察到SiO_2粒径很大且不均匀;当酸化温度为30℃时,产品粒径均匀,为非晶态。由此确定水玻璃制备白炭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3.4 mol/L,Na Cl用量为0.5 g,在30℃时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中和至pH=8.5,烘干后得白炭黑。此时得到的白炭黑回收率高,粒径均匀,达到纳米级别。
-
关键词
白炭黑
非晶态二氧化硅
回收率
-
Keywords
white carbon black
amorphous nano-silica
rate of recovery
-
分类号
TQ170
[化学工程—硅酸盐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