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n-QuEChERS Nano净化柱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筛查石斛中84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权 毕珊 +7 位作者 吴玉田 李磊 周贻兵 刘利亚 刘文政 陈庆园 周雪 郭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5-575,共11页
利用Sin-QuEChERS Nano净化柱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建立了石斛基质中84种不同极性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方法。比较了采用不同的提取溶剂(1%乙酸乙腈、丙酮)和不同的提取方式(加水浸泡和不加水浸泡)下目标物的提取效率。... 利用Sin-QuEChERS Nano净化柱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建立了石斛基质中84种不同极性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方法。比较了采用不同的提取溶剂(1%乙酸乙腈、丙酮)和不同的提取方式(加水浸泡和不加水浸泡)下目标物的提取效率。利用金钗石斛样品系统比较了Sin-QuEChERS Nano法与经典的基质固相分散法(dSPE)、固相萃取法(SPE)、QuEChERS法的净化效果及提取回收率,以及净化效果较好的Sin-QuEChERS Nano法与dSPE法基质效应的差异。目标物经DB-1701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分离,GC-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溶液外标法定量。通过GC-MS/MS检测方法对金钗石斛和铁皮石斛中的84种代表性农药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各目标物在不同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均>0.990,方法的检出限(LOD,S/N=3)为1.5~5.8μg/kg,方法的定量限(LOQ,S/N=10)为5.0~15.0μg/kg。在两个水平下,目标农药的加标回收率为68.7%~116.2%,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低于15%。与其他经典的前处理方法相比,Sin-QuEChERS Nano法在净化效果方面表现更好,该法不仅可以有效去除色素、有机酸、碱性干扰物等物质,还可以节省样品制备时间,避免溶剂转移造成的损失,无需进一步涡旋或离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提取物纯化程序。该方法灵敏、快速、简便、可靠,有效地提高了石斛中农药快速筛查时的检测效率,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此外,所开发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扩展目标农药的类型,并可以用于检测其他更多食品及中药材中的农药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Sin-QuEChERS nano净化柱 快速筛查 农药残留 石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ple-QuEChERS Nano结合GC-MS/MS同时检测全血中的97种农药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丹 董林沛 +5 位作者 任昕昕 姜红 王爱华 常靖 张云峰 张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7-355,共9页
建立了Simple-QuEChERS Nano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检测血液中97种农药的方法,并对基质条件、提取溶剂以及净化材料进行了优化。0.5 mL血液样品经3倍水稀释混匀,使用2.0 mL乙酸乙酯提取后振荡、离心,过Simple-QuEChERS N... 建立了Simple-QuEChERS Nano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检测血液中97种农药的方法,并对基质条件、提取溶剂以及净化材料进行了优化。0.5 mL血液样品经3倍水稀释混匀,使用2.0 mL乙酸乙酯提取后振荡、离心,过Simple-QuEChERS Nano净化柱及0.22μm有机微孔滤膜后,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分析。结果显示,97种农药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873),除丙烯菊酯(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11.03、36.76 ng/mL)外,其余农药的检出限为0.06~4.27 ng/mL,定量下限为0.18~14.24 ng/mL。采用空白全血进行加标回收实验,97种农药在100、200、400 ng/mL 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32.2%~120%,日内精密度为1.9%~11%,日间精密度为3.6%~13%。该方法由传统QuEChERS方法改进,绿色环保、操作简单、快速高效,可用于血液中多种农药的同时检测,用于实际案件血液样品中农药的筛查与定性定量检验,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ple-QuEChERS nano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 血液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O碳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东北黑土壤中多农残含量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冰冰 于洪春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96,共6页
本文使用NANO碳净化柱对土壤中的31种农药进行净化,并且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进行测定。土壤样品经过NANO碳净化柱,净化效果良好。31种农药的检出限为0.001~0.01mg/kg,定量限为0.003~0.033mg/kg,添加回收率在70%~1... 本文使用NANO碳净化柱对土壤中的31种农药进行净化,并且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进行测定。土壤样品经过NANO碳净化柱,净化效果良好。31种农药的检出限为0.001~0.01mg/kg,定量限为0.003~0.033mg/kg,添加回收率在70%~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10%之间。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回收率和精密度均适合土壤中的31种农药残留检测,在土壤农药残留筛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碳纳米净化柱 土壤 农药残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鱼内脏多糖-蛋白质复合硒纳米颗粒对AML12细胞酒精性损伤的影响
4
作者 黄歆珏 简文杰 +1 位作者 孙慧玉 郭福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00-307,共8页
目的:探讨鲍鱼内脏多糖-蛋白质复合硒纳米颗粒(Abalone Visceral Polysaccharide-protein Complex Selenium Nanoparticles,PSP-SeNPs)对AML12细胞酒精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本研究用不同浓度(0.1、0.2、0.3和0.4μg/mL)PSP-S... 目的:探讨鲍鱼内脏多糖-蛋白质复合硒纳米颗粒(Abalone Visceral Polysaccharide-protein Complex Selenium Nanoparticles,PSP-SeNPs)对AML12细胞酒精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本研究用不同浓度(0.1、0.2、0.3和0.4μg/mL)PSP-SeNPs对AML12细胞进行干预24 h,再换为酒精浓度300 mmol/L的完全培养基处理24 h,诱导建立酒精性损伤细胞模型。通过Hoechst染色法判断各组细胞损伤的情况,之后测定细胞氧化应激的相关生化指标,最后通过qRT-PCR法测定细胞内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酒精造模组细胞内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显著性降低(P<0.05),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这些变化在PSP-SeNPs的干预下发生显著逆转(P<0.05)。qRT-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酒精处理可显著降低AML12细胞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氨酸连接酶调节亚基(GCLM)的mRNA表达水平(P<0.05),提高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的mRNA表达水平(P<0.05),并且PSP-SeNPs干预可显著逆转以上改变(P<0.05)。结论:PSPSeNPs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调控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由酒精诱导的AML12细胞酒精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酒精性肝病 氧化应激 Keap-1/Nrf2 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黏类芽孢杆菌抗真菌活性及其纳米硒化应用
5
作者 袁莲莲 刘天波 +7 位作者 李晓东 邓征宇 滕凯 申莉莉 焦裕冰 王英文 杨金广 李莹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8,共8页
为筛选防效优良的微生物应用于作物真菌类病害防治,对前期筛选得到的多黏类芽孢杆菌KZJ-1进行了抗病及纳米硒化研究。结果显示,KZJ-1菌液对烟草炭疽病菌、靶斑病菌、根腐病菌、黑胫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49.78%、53.64%... 为筛选防效优良的微生物应用于作物真菌类病害防治,对前期筛选得到的多黏类芽孢杆菌KZJ-1进行了抗病及纳米硒化研究。结果显示,KZJ-1菌液对烟草炭疽病菌、靶斑病菌、根腐病菌、黑胫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49.78%、53.64%、46.42%、58.85%。菌株KZJ-1可以生物合成纳米硒,不同浓度的纳米硒活性菌液对黑胫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随着加入的亚硒酸钠浓度增大,抑制效果增强。同时,盆栽试验结果显示,KZJ-1菌液及其纳米硒活性菌液均可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并促进烟株生长,灌施纳米硒活性菌液7 d后烟草黑胫病病情指数最低,防效达90.23%,14 d后防效稍有下降,仍高达83.32%,均显著高于药剂对照;纳米硒活性菌液灌根的本氏烟生长发育最好,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的增长率分别为16.21%、31.74%、33.61%。可见,菌株KZJ-1生物合成纳米硒增强了原始菌株的抗病及促生能力,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类芽孢杆菌 烟草病害 真菌 病害防治 纳米硒 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炭基纳米硒对猪粪中温和中高温产甲烷及砷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朱燕云 靳红梅 +5 位作者 龙玉娇 朱宁 王欣 冯彦房 曹云 张晶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8-267,共10页
在消化过程中投加负载微量元素硒(Se)的纳米材料或生物炭基材料,是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厌氧消化效率低以及有害重金属元素富集的有效途径。该研究通过水热炭化法制得水热炭基纳米硒(SeHC),并对其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具体表征分析。基于此... 在消化过程中投加负载微量元素硒(Se)的纳米材料或生物炭基材料,是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厌氧消化效率低以及有害重金属元素富集的有效途径。该研究通过水热炭化法制得水热炭基纳米硒(SeHC),并对其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具体表征分析。基于此,以含砷(以As计,4.43 mg/kg)猪粪废水为研究对象,开展批次厌氧消化试验,探究中温(37℃)和中高温(44℃)两种工艺条件下SeHC对猪粪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及发酵物中砷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SeHC相对未负载纳米硒的水热炭HC比表面积显著(P<0.05)增加15.1%,表面官能团(N-H、C=O、C-O和C-X)种类更为丰富;通过厌氧发酵产气性能监测及Gompertz模型拟合,发现中高温耦合外源SeHC处理组强化厌氧产甲烷效果最佳,SeHC处理组的P’(甲烷生产潜力)和R_(m)(最大产甲烷速率)分别较CK组显著提升72.20%和75.54%,提升率远高于中温条件下;添加SeHC对厌氧消化体系中的砷含量削减效果也最佳,中温下SeHC处理组的砷去除率为5.3%,是CK组的1.86倍,中高温下SeHC处理组的砷去除率为10.7%,是同等温度条件下CK组的3.2倍。综上所述,水热炭基纳米硒SeHC耦合中高温厌氧消化工艺,在同步提高厌氧消化性能和有害物质砷去除方面更具优势,研究结果将为今后水热炭基纳米硒材料功能开发及其在环境和能源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炭 纳米硒 厌氧消化 金属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硒的制备及对冷藏南湾鱼肉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王清 周舟 +6 位作者 雷磊 孙鹤 赵署华 李建芳 朱静 杨玲玲 刘涛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141,共9页
目的制备壳聚糖纳米硒(CS-SeNPs),将其应用于南湾鱼肉的冷藏保鲜,以延长货架期。方法以壳聚糖作为稳定剂和分散剂,通过化学还原法,在抗坏血酸的作用下还原亚硒酸钠,制备CS-SeNPs;以壳聚糖浓度、亚硒酸钠和抗坏血酸摩尔比(Vc/Na_(2)SeO_(... 目的制备壳聚糖纳米硒(CS-SeNPs),将其应用于南湾鱼肉的冷藏保鲜,以延长货架期。方法以壳聚糖作为稳定剂和分散剂,通过化学还原法,在抗坏血酸的作用下还原亚硒酸钠,制备CS-SeNPs;以壳聚糖浓度、亚硒酸钠和抗坏血酸摩尔比(Vc/Na_(2)SeO_(3))、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试验基础上,以CS-SeNPs的稳定性为响应值,选择壳聚糖浓度、Vc/Na_(2)SeO_(3)、反应温度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CS-SeNPs的最佳制备工艺;将CS-SeNPs应用于南湾鱼肉的保鲜,考察其贮藏保鲜效果。结果CS-SeNPs的最佳工艺参数如下:壳聚糖浓度为20 g/L,反应温度为40℃,Vc/Na_(2)SeO_(3)摩尔比为4∶1,此时A_(410)/A_(490)为2.176±0.0086。与对照组相比,经CS-SeNPs处理后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能延缓鱼肉贮藏期间脂质氧化、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值与汁液流失率的升高,保持鱼肉的pH值,延长其冷藏货架期。相关性分析表明,TVB-N值和汁液流失率与冷藏鱼肉贮藏品质相关性极强。结论与对照组相比,保鲜组能将南湾鱼肉的冷藏货架期延长3~6 d,为CS-SeNPs在保鲜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硒 南湾鱼肉 响应面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合成细菌Lxz-41的鉴定、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在富硒猕猴桃栽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利军 马英辉 卢美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10-117,共8页
本实验利用16S rDNA测序分析和Biolog GenIII细菌鉴定板对一株具有纳米硒合成功能的细菌lxz-41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了该菌株以亚硒酸钠为原料合成纳米硒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并将合成的纳米硒在猕猴桃栽培中进行初... 本实验利用16S rDNA测序分析和Biolog GenIII细菌鉴定板对一株具有纳米硒合成功能的细菌lxz-41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了该菌株以亚硒酸钠为原料合成纳米硒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并将合成的纳米硒在猕猴桃栽培中进行初步应用实验。结果表明:lxz-41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且对亚硒酸钠具有较高的耐受性。该菌株合成纳米硒的最佳条件为蔗糖4.5%,尿素0.1%,酵母粉1%,磷酸氢二钾0.3%,磷酸二氢钾0.1%,氯化钠0.5%,亚硒酸钠0.15%,初始pH为7.0,培养温度40.5℃,转速160 r/min,在此条件下培养18 h,纳米硒的最高转化率为86.8%±4.7%。将该纳米硒应用在猕猴桃栽培中确实增加了果肉中硒的含量,翠香品种果肉中硒含量达到0.050 mg/kg,华优品种果肉中硒含量达到0.035 mg/kg,且富硒效果要好于亚硒酸钠。本实验为微生物源纳米硒的制备及富硒作物的栽培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细菌 鉴定 培养条件 应用 猕猴桃 富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对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抗性的影响
9
作者 李亚军 王建福 +6 位作者 海强 吕娜娜 罗志源 郸彩霞 李洁 刘哲 余海涛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为研究纳米硒对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抗性的影响,在水温17~18℃下,将体质量(20±2)g的虹鳟养殖在直径1.2 m、高0.6 m的圆形鱼池中,水深0.3 m,投喂纳米硒含量为0(对照)、1、2、5 mg/kg的饲料7 d,腹腔注射1×10^(5)pfu/mL... 为研究纳米硒对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抗性的影响,在水温17~18℃下,将体质量(20±2)g的虹鳟养殖在直径1.2 m、高0.6 m的圆形鱼池中,水深0.3 m,投喂纳米硒含量为0(对照)、1、2、5 mg/kg的饲料7 d,腹腔注射1×10^(5)pfu/mL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0.2 mL,放回原池继续饲养,分别在饲喂第7天和攻毒后的第1、2、3天,采集肝脏和尾静脉血液样品,比较各组虹鳟肝脏免疫和抗氧化相关酶活性、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以及血清抗体水平差异。试验结果显示:攻毒前,添加1 mg/kg纳米硒可使虹鳟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活性显著升高(P<0.05),添加5 mg/kg纳米硒可使MX-1和IL-1β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攻毒后,添加纳米硒各组虹鳟第1~3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补体蛋白3和白介素-1β水平以及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出现显著升高(P<0.05);而第3天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2、5 mg/kg纳米硒可使虹鳟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VIG-1、MX-1、TNF-α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综上,饲料中添加纳米硒可提高虹鳟肝脏免疫和抗氧化能力以及血清抗体水平,增强对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 纳米硒 抗病毒 酶活性 血清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对夏季舍饲雷州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液参数的影响
10
作者 毛开宇 陈安淼 +4 位作者 彭唯实 刘虎 韩建成 周汉林 蒋钦杨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纳米硒对夏季舍饲雷州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液参数的影响。选取18只8月龄、体重(18.60±0.69)kg的雷州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 mg/kg和0... 试验旨在探究纳米硒对夏季舍饲雷州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液参数的影响。选取18只8月龄、体重(18.60±0.69)kg的雷州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 mg/kg和0.4 mg/kg的纳米硒。预试期14 d,正式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试验期间,雷州山羊均处于轻度及以上热应激状态,且有40 d处于中度热应激状态。随着纳米硒添加水平的提高,雷州山羊的末重(FBW)和平均日增重(ADG)呈线性增长(P<0.05),料重比(F/G)呈线性下降(P<0.05)。血液中白细胞总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总数(NEU)呈线性下降(P<0.05),中间细胞总数(MID)呈二次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呈线性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呈线性下降(P<0.05),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呈线性升高(P<0.05),生长激素(GH)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显著提高(P<0.05),皮质醇(COR)含量呈线性下降(P<0.05),试验1组瘦素(LEP)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纳米硒可以提高夏季舍饲雷州山羊的生长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缓解热应激,且当纳米硒的添加量为0.4 mg/kg时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雷州山羊 生长性能 血液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微柱分离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微量硒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蕾 刘娜 +2 位作者 康平利 李绮 周新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327,共5页
以处理过的纳米TiO2为微柱吸附材料,采用流动注射技术进行微量硒的分离富集,考察了纳米TiO2微柱对Se(Ⅳ)的吸附性能,探讨了溶液的pH值、试样流速、试样体积、洗脱液浓度和用量以及干扰离子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在1~6范围内,... 以处理过的纳米TiO2为微柱吸附材料,采用流动注射技术进行微量硒的分离富集,考察了纳米TiO2微柱对Se(Ⅳ)的吸附性能,探讨了溶液的pH值、试样流速、试样体积、洗脱液浓度和用量以及干扰离子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在1~6范围内,试样流速为0.5mL/min,纳米TiO2对Se(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率可达98.3%,动态饱和吸附容量为7.92mg/g;选用1mL0.1mol/LNaOH溶液可将吸附的Se(Ⅳ)完全洗脱,富集倍数为40。本法的检出限(3σ)为0.13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56%。将本法应用于国家标准样品GBW07280的分析,测定值与参考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微柱分离 纳米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富硒蛋白多糖中纳米单质硒含量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凤芹 程远之 +4 位作者 肖肖 李笑笑 宋德广 路则庆 汪以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55-1161,共7页
本试验旨在建立高效、准确、快速测定富硒蛋白多糖中纳米单质硒含量的方法。将25 mg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Z0206产富硒蛋白多糖样品悬浮在3 mL蒸馏水中,在3 mgⅩⅣ型蛋白酶作用下超声处理30 min(37℃),将酶解液离心得到的沉... 本试验旨在建立高效、准确、快速测定富硒蛋白多糖中纳米单质硒含量的方法。将25 mg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Z0206产富硒蛋白多糖样品悬浮在3 mL蒸馏水中,在3 mgⅩⅣ型蛋白酶作用下超声处理30 min(37℃),将酶解液离心得到的沉淀物(纳米单质硒)在常温下经双氧水-盐酸(H_2O_2-HCl)体系消解,所得溶液直接经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分析[以PRP X100阴离子色谱柱对样品中的亚硒根离子(SeO_2-3)进行分离,流动相组成为5 mmol/L柠檬酸水溶液(pH 4.5)],测得样品中纳米单质硒含量为2 439μg/g。以国家标准(GB/T 13883—2008)方法[样品以硝酸-高氯酸(HNO_3-HClO_4)体系消解处理,经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HG-AFS)分析]为对照,测得样品中纳米单质硒含量为2 450μg/g。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高度一致。与GB/T 13883—2008中描述的方法相比,采用本试验建立的氧化体系条件更温和、快速并且易于控制,适用于纳米单质硒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富硒蛋白多糖 纳米单质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evenger法提取草果精油的化学组成及清除NaNO_2能力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陆占国 孟大威 +2 位作者 李伟 王鹏君 任慧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1,共5页
采用Clevenger法提取草果精油,以1.87%的平均得油率获得精油,用GC-MS联机对精油进行了成分分析,检测出38种成分,解析鉴定了占总成分98.393%的32个成分。主要成分1,8-桉树脑占40.891%(相对含量,以下同),α-水芹烯9.769%,2-异丙基苯甲醛6.... 采用Clevenger法提取草果精油,以1.87%的平均得油率获得精油,用GC-MS联机对精油进行了成分分析,检测出38种成分,解析鉴定了占总成分98.393%的32个成分。主要成分1,8-桉树脑占40.891%(相对含量,以下同),α-水芹烯9.769%,2-异丙基苯甲醛6.988%。测定精油清除NaNO2能力结果可知:当精油用量为0.15~0.45 mL时,清除率为68.22%~81.40%,大于对照物Vc(57.12%~78.16%)和BHT(14.64%~18.66%)(精油和对照物浓度1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 nan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壳聚糖复合物缓释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永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41-146,共6页
以盐酸羟胺、亚硒酸为反应物,食品级海藻酸钠为软模板,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的红色无定形纳米硒。辅以壳聚糖、玉米淀粉,合成出了纳米硒-壳聚糖复合颗粒,在模拟消化液中研究了复合物的硒缓释行为,考察了模拟消化液pOH、缓释温度、缓释时间... 以盐酸羟胺、亚硒酸为反应物,食品级海藻酸钠为软模板,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的红色无定形纳米硒。辅以壳聚糖、玉米淀粉,合成出了纳米硒-壳聚糖复合颗粒,在模拟消化液中研究了复合物的硒缓释行为,考察了模拟消化液pOH、缓释温度、缓释时间对硒释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硒复合物适合于缓释,最佳缓释条件为:模拟消化液pOH=12.80,缓释温度38℃,缓释2.8h,纳米硒-壳聚糖复合物的硒释放率达到68.43%,实测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仅为0.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壳聚糖 缓释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硒菌株Bacillus cereus ZJ2的筛选及四种碳源对其合成纳米硒稳定性的影响
15
作者 何嘉丽 刘梦绮 +3 位作者 钟文怡 何毅 王璋倩 程水源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5-32,48,共9页
为更好地利用微生物进行环境生物修复、降低土壤中硒污染和合理利用硒资源等,从湖北省恩施市鱼塘坝富硒土壤中筛选到1株耐硒的菌株ZJ2,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该菌株对亚硒酸钠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和还原能力... 为更好地利用微生物进行环境生物修复、降低土壤中硒污染和合理利用硒资源等,从湖北省恩施市鱼塘坝富硒土壤中筛选到1株耐硒的菌株ZJ2,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该菌株对亚硒酸钠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和还原能力,能将亚硒酸钠还原成稳定的生物纳米硒,并研究了4种碳源对菌株ZJ2的亚硒酸钠还原能力及其合成纳米硒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ZJ2对5 mmol/L亚硒酸钠还原能力达92%。该菌株合成的生物纳米硒为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188.42±2.63)nm,Zeta电位为(-41.17±1.77)mV。鼠李糖和葡萄糖的添加对菌株ZJ2还原亚硒酸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原率分别提高37.48个百分点和39.53个百分点,且鼠李糖对菌株合成稳定的纳米硒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对ZJ2亚硒酸钠还原能力、纳米硒表征及稳定性等方面的综合评分,可知鼠李糖的添加能明显促进Bacillus cereus ZJ2高效合成更为稳定的生物源纳米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硒菌株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纳米硒 还原率 稳定性 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丁二酸丁二酯/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纳米高岭土熔融共混力学性能、流变及降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唐义祥 孙万里 +1 位作者 何宏 梁多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的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oly(3HB-co-4HB)]/纳米高岭土(nano Kaolin)复合降解材料;利用万能拉力机、旋转流变仪和SEM对其力学性能、流变行为、微观结构及降解性能进行研究。结果... 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的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oly(3HB-co-4HB)]/纳米高岭土(nano Kaolin)复合降解材料;利用万能拉力机、旋转流变仪和SEM对其力学性能、流变行为、微观结构及降解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BS/poly(3HB-co-4HB)/nano Kaolin(100/10/8)复合降解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此后随着nano Kaolin质量百分比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室外自然条件下,经过土埋一段时间后的降解实验,PBS/poly(3HB-co-4HB)/nano Kaolin(100/10/12)复合材料发生了明显的降解,复合降解材料的失重率也已经降到64%左右,说明材料的降解性能较好;纳米复合降解材料熔融剪切储能模量(G′),剪切损耗模量(G″)随着频率的增大呈单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酯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 nano KAOLIN 力学性能 降解性能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肥对水稻产量和硒含量的影响
17
作者 郑霖 杨帅 +3 位作者 黄鑫 郑雷 江云珠 戴芬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576-579,共4页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采用不同施肥方式及不同施肥浓度,研究纳米硒肥对旱优73号水稻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67 m^(2)根施150 mL纳米硒肥可有效提升水稻各器官硒含量,其中叶片硒含量变化最为显...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采用不同施肥方式及不同施肥浓度,研究纳米硒肥对旱优73号水稻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67 m^(2)根施150 mL纳米硒肥可有效提升水稻各器官硒含量,其中叶片硒含量变化最为显著。水稻籽粒中,硒含量顺序为T2>T1>T3>T4,即T2处理效果最佳,当过量施用纳米硒肥时水稻对硒元素的吸收会被抑制;T2处理对水稻可有效促产,相较CK增产17.49%;水稻种植一年后,T2处理的土壤中硒含量小幅降低,其余处理土壤中硒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本文通过比较不同纳米硒肥施肥方式及不同浓度下水稻对硒的吸收能力,增产增效生产出了优质的富硒大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肥 水稻 产量 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缓解纳米塑料对生菜的毒理效应
18
作者 马英雪 高已雯 +2 位作者 段玉桦 王一丹 袁林喜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1,共10页
纳米塑料(NPs)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在农业环境中对农作物的潜在影响值得关注。通过生菜的水培实验探讨了NPs对生菜的毒理效应及纳米硒(SeNPs)在缓解此类毒理效应中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Ps显著抑制了生菜的地上生长,减少... 纳米塑料(NPs)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在农业环境中对农作物的潜在影响值得关注。通过生菜的水培实验探讨了NPs对生菜的毒理效应及纳米硒(SeNPs)在缓解此类毒理效应中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Ps显著抑制了生菜的地上生长,减少了根表面积和连接数,并提高了生菜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导致氧化应激反应;SeNPs的添加显著提高了生菜组织的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同时SeNPs通过参与调控生菜组织的抗氧化酶系统,缓解了NPs对生菜细胞造成的氧化应激,从而维持生菜的正常生长。因此,SeNPs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缓解NPs植物毒害的调节剂,为应对纳米塑料污染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塑料 纳米硒 生菜 抗氧化酶 毒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纳米硒的制备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任佳玉 王馥容 +5 位作者 张玉玮 王龙齐 胡睿同 王连顺 卢亚楠 杨国军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64,共4页
硒(Se)作为水产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免疫与抗感染能力。纳米硒因毒性低、活性高,成为开发新型富硒饲料添加剂的重要方向。生物纳米硒可通过优化肠道菌群、激活抗氧化酶系统及调节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显著提升水产动物的健康水... 硒(Se)作为水产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免疫与抗感染能力。纳米硒因毒性低、活性高,成为开发新型富硒饲料添加剂的重要方向。生物纳米硒可通过优化肠道菌群、激活抗氧化酶系统及调节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显著提升水产动物的健康水平。文章系统综述了生物纳米硒的制备方法及其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并分析了其作用机制,探讨了纳米硒的应用安全性、生物利用度及现存问题,提出了未来需深入解析其代谢机制并开发标准化生产工艺,为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纳米硒 水产动物 抗氧化功能 免疫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的性质及其在鲜切苦竹笋保鲜中的应用
20
作者 雷雨 潘梦娟 +3 位作者 陈飞鹏 董洪旺 吕嫒源 李东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03-313,共11页
为延长鲜切苦竹笋(Pleioblastus amarus)的货架期,本文首先制备了纳米硒(nano-selenium,SeNPs)、功能化纳米硒(SeNPs-cs)和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CS&SeNPs-cs)三种溶液。通过表征测定及抗氧化活性对比分析,确定出稳定性和抗氧化效果... 为延长鲜切苦竹笋(Pleioblastus amarus)的货架期,本文首先制备了纳米硒(nano-selenium,SeNPs)、功能化纳米硒(SeNPs-cs)和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CS&SeNPs-cs)三种溶液。通过表征测定及抗氧化活性对比分析,确定出稳定性和抗氧化效果最佳的溶液用于鲜切苦竹笋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所获得SeNPs为平均粒径88.63 nm的球形颗粒,ζ-电位为-3.84 mV;SeNPs-cs、CS&SeNPs-cs平均粒径分别为141.12 nm和193.72 nm,ζ-电位分别为4.2 mV和35.8 mV;SeNPs与CS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提高了纳米溶液的稳定性;在300 mg/L SeNPs浓度下,CS&SeNPs-cs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分别为75.54%和47.98%;在鲜切苦竹笋的保鲜实验中,与壳聚糖(CS组)与清水(CK组)相比,CS&SeNPs-cs处理能有效降低鲜切苦竹笋的失重率和呼吸作用,减缓可溶性蛋白和总糖的流失;抑制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峰值提前,保持较高的总酚含量,延缓色泽变化和褐变并抑制鲜切竹笋表面微生物增殖。综上所述,CS&SeNPs-cs处理能有效减缓鲜切苦竹笋的品质劣变,延长其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硒 表征 抗氧化活性 鲜切苦竹笋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