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性土在不同温度下干缩裂缝的发展规律及形态学定量分析 被引量:87
1
作者 唐朝生 施斌 +2 位作者 刘春 王宝军 高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3-749,共7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黏性土干缩裂缝的发生和发展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编程技术,对不同温度下形成的黏性土干缩裂缝的表面结构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土样裂缝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基本上分三个阶段,在裂缝出现时... 通过试验,研究了黏性土干缩裂缝的发生和发展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编程技术,对不同温度下形成的黏性土干缩裂缝的表面结构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土样裂缝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基本上分三个阶段,在裂缝出现时,土样失水率有上升趋势;温度对黏性土表面裂缝节点个数、裂缝长度、裂缝条数、块区个数、块区的最可几面积、裂缝率和裂隙网络的分维数等参数有重要影响;块区面积分布函数的峰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土 裂缝 结构 图片处理 分形维数 块区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4种土壤粒径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55
2
作者 刘云鹏 王国栋 +1 位作者 张社奇 党亚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2-94,共3页
采用分形模型 ,研究了陕西 4种不同质地的土壤粒径的重量分布。结果表明 ,土壤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 ,其粒径分布分形维数为 0~ 3。分形维数与土壤中粘粒含量呈明显的线性相关 ,表现为粘粒含量越高的土壤 ,其分形维数也越高。分形维... 采用分形模型 ,研究了陕西 4种不同质地的土壤粒径的重量分布。结果表明 ,土壤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 ,其粒径分布分形维数为 0~ 3。分形维数与土壤中粘粒含量呈明显的线性相关 ,表现为粘粒含量越高的土壤 ,其分形维数也越高。分形维数不仅受粘粒含量的支配 ,还与土壤质地的均一程度有关 ,土壤质地均匀指数 Iu与分形维数也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但相关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土壤粒径分布 分形特征 土壤结构 粘粒含量 土壤质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微结构疏水表面结霜过程及抑霜特性 被引量:22
3
作者 丁云飞 殷帅 +1 位作者 廖云丹 吴会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213-3219,共7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通过调节电纺母液浓度,制备出7种具有典型微米颗粒结构、微米颗粒/纳米纤维混合结构和纳米纤维结构的疏水表面,实现了纳微结构的表面可控;对表面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疏水性能;通过表面结霜过程和抑霜性能实验比... 采用静电纺丝法,通过调节电纺母液浓度,制备出7种具有典型微米颗粒结构、微米颗粒/纳米纤维混合结构和纳米纤维结构的疏水表面,实现了纳微结构的表面可控;对表面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疏水性能;通过表面结霜过程和抑霜性能实验比较,结合表面分形维数分析,研究了纳微结构疏水表面的抑霜特性。结果表明,虽然7种纳微结构疏水表面接触角均在139°~152°之间,具有明显的疏水特性,但其抑霜性能与疏水性能并不呈一致关系;抑霜性能与表面结构密切相关,随着表面结构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霜 静电纺丝 纳微结构 疏水表面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经营模式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251
4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2-167,共6页
土壤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状况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分形模型对不同林分经营模式土壤团粒结构进行研究,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越大,团粒结构的分形维... 土壤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状况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分形模型对不同林分经营模式土壤团粒结构进行研究,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越大,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越小,土壤肥力越高;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与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回归关系;分形模型为土壤肥力研究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团粒结构 经营模式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土壤团粒结构及水分运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5
作者 吴军虎 陶汪海 +1 位作者 王海洋 王全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3,共7页
土壤改良剂的应用研究对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生长有着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不同质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l methyl cellulose,简称CMC),研究了不同含量的CMC对土壤团粒结构及水分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MC... 土壤改良剂的应用研究对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生长有着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不同质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l methyl cellulose,简称CMC),研究了不同含量的CMC对土壤团粒结构及水分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MC含量的增大,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大,土壤分形维数减小,土壤黏粒和粉粒比例减少,砂粒比例增多,黏粒和粉粒均与土壤分形维数呈正相关关系,砂粒与分形维数呈负相关关系,黏粒含量对土壤分形维数影响最为显著,土壤中<0.1 mm的颗粒含量减少,而≥0.1 mm的颗粒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随CMC含量的增大,土壤的入渗能力减弱,稳定入渗率显著减小,Philip公式中吸渗率减小,Kostiakov公式中的经验系数减小,经验指数增大;随着CMC含量的增大,土壤的持水能力增强,van Genuchten公式中土壤滞留含水率、饱和含水率及与进气值相关的系数均有所增大,形状系数逐渐减小。该研究对可为CMC的田间土壤改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土壤改良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 团粒结构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四面山不同林地土壤颗粒特征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煜禾 张洪江 +4 位作者 程金花 王伟 吕文星 杜士才 肖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9-223,共5页
通过对重庆四面山的槲栎林、川柯林、柳杉林和毛竹林4种林地土壤颗粒状况的分析,探讨不同林地土壤颗粒特征及其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柳杉林以外,其他林地土壤均属于级配良好土壤,毛竹林表层土壤颗粒的分散度较低、偏度较大... 通过对重庆四面山的槲栎林、川柯林、柳杉林和毛竹林4种林地土壤颗粒状况的分析,探讨不同林地土壤颗粒特征及其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柳杉林以外,其他林地土壤均属于级配良好土壤,毛竹林表层土壤颗粒的分散度较低、偏度较大,土壤颗粒分布不均衡,土壤流失程度较高。不同林地土壤的微团聚体分形维数表现为川柯林40-60cm层最小,柳杉林0-20cm层最大,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0.001mm粒级微团聚体含量成正比,与0.25~0.05mm粒级微团聚体含量成反比。川柯林土壤团聚状况最高(19.38%),分散率最低(32.13%);柳杉林土壤团聚状况最低(10.88%),分散率最高(7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面山 土壤颗粒 微团聚体 分形维数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与非均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迪斐 郭英海 +2 位作者 郑德志 解德录 李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2-187,共6页
为探究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特征与微观非均质特征,以重庆南川、綦江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样品为例,通过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低温氮吸附等实验技术手段,总结出孔隙的结构特征,进而揭示储层在微观尺度上的非... 为探究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特征与微观非均质特征,以重庆南川、綦江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样品为例,通过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低温氮吸附等实验技术手段,总结出孔隙的结构特征,进而揭示储层在微观尺度上的非均质性。结果表明:储层发育为多种孔隙类型,特征具有较大差异;孔隙在连通性、形态、孔径、分布特征上的微观非均质性较强;储集能力、渗流能力的差异受控于储层孔隙-微裂隙的非均质性;分形维数可作为孔隙非均质程度的定量评价标准。对页岩储层纳米孔和非均质性的研究,可以为储层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孔隙结构 非均质性 纳米尺度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维数的湖州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73
8
作者 崔大树 孙杨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7-343,共7页
中小城市旅游业空间结构的优化及其与更大空间范围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衔接,是目前非中心旅游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空间结构优化的难点。运用分形理论对湖州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优化进行研究,聚集维数的测算显示湖州景区系统的... 中小城市旅游业空间结构的优化及其与更大空间范围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衔接,是目前非中心旅游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空间结构优化的难点。运用分形理论对湖州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优化进行研究,聚集维数的测算显示湖州景区系统的空间分布聚集性较强,关联维数的测算结果显示其具有多分形特征。据此,湖州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主要为两个方面,即完善"两核心三组团"的旅游空间结构;加强"点—轴—面"交通体系建设,促进湖州接轨长三角地区旅游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州市 分形 聚集维数 关联维数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区不同施肥对土壤颗粒及微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孙彩丽 薛萐 +1 位作者 刘国彬 丁少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0-561,共12页
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方法,运用颗粒体积分形理论,研究了15年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黄土区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微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0—20 cm土层影响较大,不同施肥处理土壤颗粒及微团聚体的优势粒级均为0.02 ... 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方法,运用颗粒体积分形理论,研究了15年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黄土区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微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0—20 cm土层影响较大,不同施肥处理土壤颗粒及微团聚体的优势粒级均为0.02 0.05 mm。有机肥(M)、磷肥(P)、有机肥和氮肥配施(MN)、有机肥、氮肥和磷肥配施(MNP)处理可显著提高0—20 cm土层0.1 0.2 mm土壤颗粒的百分含量,有机肥和磷肥配施(MP)以及MNP处理有利于该土层大粒径土壤微团聚体的形成。氮肥和磷肥配施(NP)处理的土壤分散率最大,M处理最小。不同施肥处理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0—20 cm及20—40 cm土层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与粘粒(<0.002 mm)和细粉粒(0.002 0.02 mm)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粗粉粒(0.02 0.05 mm)和细砂粒(0.05 0.2 mm)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团聚度与<0.05 mm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0.05 mm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与0.01 0.05 mm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0.1 0.5 mm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颗粒 微团聚体 颗粒体积分形维数 团聚度 分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集分形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被引量:51
10
作者 高元衡 王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58,共7页
根据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模式,采用聚集分形方法对桂林市旅游景区在1973年、1997年和2007年的空间结构分组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桂林市市区组团和阳朔组团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演化符合聚集分形模式,其中,市区组团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为... 根据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模式,采用聚集分形方法对桂林市旅游景区在1973年、1997年和2007年的空间结构分组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桂林市市区组团和阳朔组团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演化符合聚集分形模式,其中,市区组团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为从点状发展模式到聚集分形发展模式,阳朔组团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为从面状发展模式到聚集分形发展模式。而兴安组团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不符合聚集分形发展模式,表现出多中心共同发展特征。研究对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指出桂林旅游发展格局现状和规划目标的差异。研究同时发现,采用聚集维数单一指标来研究旅游目的地总体空间结构存在缺陷,与平均半径指标和生命周期方法联合使用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分形 聚集维数 空间结构 旅游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矸石集料承载力学特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科 魏祯 +3 位作者 何祥 周光华 陈登红 张继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87-1097,共11页
为探究矸石集料的承载特性与破裂演化规律,采用液压伺服岩石力学试验系统与破碎矸石压实装置,开展了不同矸石粒径(0~5,5~10,10~15,15~20,20~25,25~30 mm)、轴向应力(2.5,5.0,7.5,10.0 MPa)、加载速率(0.05,0.10,0.50,1.00 mm/s)影响下... 为探究矸石集料的承载特性与破裂演化规律,采用液压伺服岩石力学试验系统与破碎矸石压实装置,开展了不同矸石粒径(0~5,5~10,10~15,15~20,20~25,25~30 mm)、轴向应力(2.5,5.0,7.5,10.0 MPa)、加载速率(0.05,0.10,0.50,1.00 mm/s)影响下破碎矸石集料压实试验,研究各因素对矸石集料压缩变形与分形特征的影响;基于PFC^(3D)数值软件建立考虑矸石形状与粒径分布的颗粒流模型,探讨了矸石集料承载过程中能量耗散、力链演化等规律,揭示颗粒形状与粒径级配对矸石集料压实力学特性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矸石集料压缩变形分为孔隙压密、结构调整和弹塑性变形3个阶段,随着轴向应力逐渐增大,矸石集料的大颗粒骨架破坏、中等颗粒滑动移位、小颗粒填充孔隙,颗粒间的接触方式由锐角接触转变为钝角或球面接触;不同加载速率下,矸石集料轴向应力与应变呈幂函数分布,轴向应力和加载速率与破碎矸石分形维数呈对数函数关系;相同载荷下大粒径矸石易发生挤压破碎,矸石颗粒克服变形消耗摩擦能,有利于强化整体的摩擦效应;矸石集料的力链长度随载荷的增大逐渐增长,覆盖范围逐渐增大,高应力范围自上而下逐渐扩展,随外载荷的增大,矸石颗粒网状结构断裂失效,岩块发生滑动、移位、重组,小粒径矸石颗粒具有弱化断裂失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集料 力学特性 粒径级配 分形维数 细观结构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集料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波 韩森 +2 位作者 刘亚敏 张洪伟 高巍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0,共4页
为了分析和利用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集料分形特征,基于分形几何的基本理论,推导出了集料的质量分布分形几何模型,并以SMA-16混合料为例,探讨了集料分维值(D)的最小计算粒径;结合SMA-16混合料体积参数的测试结果,研究了分形... 为了分析和利用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集料分形特征,基于分形几何的基本理论,推导出了集料的质量分布分形几何模型,并以SMA-16混合料为例,探讨了集料分维值(D)的最小计算粒径;结合SMA-16混合料体积参数的测试结果,研究了分形维数与体积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SMA-16混合料,分维值的最小计算粒径为0.6mm;规范级配范围对应的分维值为2.355~2.457;分维值越大,混合料级配越细;分维值与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混合料体积参数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分形维数 沥青混合料 骨架密实结构 最小计算粒径 体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丘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粒分形特征及抗蚀性演变 被引量:22
13
作者 朱冰冰 李占斌 +1 位作者 李鹏 薛萐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7-382,共6页
为了探讨植被恢复过程中生态环境变化对土壤团粒结构及土壤抗蚀性能产生的影响,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变化规律,分析了其与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结构稳定性以及土壤... 为了探讨植被恢复过程中生态环境变化对土壤团粒结构及土壤抗蚀性能产生的影响,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变化规律,分析了其与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结构稳定性以及土壤抗蚀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与土壤容重、结构体破坏率和MWD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可蚀性K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孔隙度、有机碳、有效氮呈显著负相关,与全氮、全钾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与全磷和速效磷相关性较小。说明随着植被恢复,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抵抗侵蚀的能力显著增强。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土壤抗蚀性评价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团粒结构 抗蚀性 植被恢复 黄土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流体聚集结构的模拟及其分维数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卫峰 宣益民 李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9-234,共6页
该文根据微粒子在流体中作布朗运动的朗之万理论和微粒子的运动方程 ,模拟纳米粒子在流体中的聚集过程 ,并运用分形理论分析纳米粒子聚集系统的结构 ,建立了模拟纳米粒子无规则运动的DLCA模型。模拟结果表明 ,系统的分形维数与纳米粒子... 该文根据微粒子在流体中作布朗运动的朗之万理论和微粒子的运动方程 ,模拟纳米粒子在流体中的聚集过程 ,并运用分形理论分析纳米粒子聚集系统的结构 ,建立了模拟纳米粒子无规则运动的DLCA模型。模拟结果表明 ,系统的分形维数与纳米粒子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模拟 纳米粒子 聚集态结构 分维数 布朗运动 DLCA模形 分布形态 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集料表面纹理粗糙度的分形测量和描述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纯秀 陈国明 谭忆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5-89,共5页
为了分析粗集料表面纹理状况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轮廓仪对8种不同粗集料表面纹理曲线进行直接测量.运用分形理论中对随机过程的结构函数方法,分析了表面纹理曲线的分形特征.采用定量评定方法,以分形维数D和截距K为评价指标... 为了分析粗集料表面纹理状况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轮廓仪对8种不同粗集料表面纹理曲线进行直接测量.运用分形理论中对随机过程的结构函数方法,分析了表面纹理曲线的分形特征.采用定量评定方法,以分形维数D和截距K为评价指标,对粗集料表面纹理粗糙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集料表面纹理曲线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分形特性,粗集料表面纹理的粗糙程度不受粒径大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粗集料表面纹理 粗糙度 结构函数方法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林下养鸡对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蔡煜 王景燕 +4 位作者 龚伟 吕向楠 舒正悦 闫思宇 赵昌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5-232,共8页
在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柑橘Citrus reticulata林下养鸡Gallus domesticus,研究不同养鸡密度(0,600,1 200和2 400只·hm-2)对表层(0~20 cm)土壤团聚体组成、分形维数、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分形维数与土壤理... 在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柑橘Citrus reticulata林下养鸡Gallus domesticus,研究不同养鸡密度(0,600,1 200和2 400只·hm-2)对表层(0~20 cm)土壤团聚体组成、分形维数、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分形维数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林下养鸡使>0.25 mm粒径团聚体(干筛)和>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湿筛)含量分别增加1.9%~5.0%和7.3%~24.5%,且随养鸡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分形维数为2.174~2.760,且分形维数随养鸡密度、>0.25 mm粒径团聚体(干筛)和水稳性团聚体(湿筛)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与>0.25 mm和>5.00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林下养鸡降低了土壤容重、改善了土壤孔隙,增加了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其土壤肥力的提高作用随养鸡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与分形维数间呈显著相关(P<0.05)。说明柑橘林下养鸡能有效改善土壤团聚体组成和土壤肥力,降低土壤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柑橘林 林下养鸡 团粒结构 分形维数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良剂对黄绵土水稳性团聚体的改良效果及其机制 被引量:24
17
作者 曹丽花 刘合满 赵世伟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5期37-41,共5页
通过室内土柱培养,采用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沃特保水剂、β-环糊精、腐殖酸等4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对黄绵土水稳性团聚体进行改良。结果表明:4种改良剂均可促进>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在浓度0.05%~0.40%范围内,其改... 通过室内土柱培养,采用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沃特保水剂、β-环糊精、腐殖酸等4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对黄绵土水稳性团聚体进行改良。结果表明:4种改良剂均可促进>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在浓度0.05%~0.40%范围内,其改良效果表现为PAM>β-环糊精>沃特保水剂>腐殖酸,且黄绵土团聚体分形维数显著降低,尤以PAM改良效果最明显;在低浓度条件下,4种改良剂均可有效地降低土壤密度;土壤粒径分布表明,PAM改良黄绵土水稳性团聚体的机制是使<1 mm粒径的团聚体团聚为更大的团聚体,尤其是团聚为>5 mm的团聚体,PAM在4种改良剂中对黄绵土改良效果最好。阐明不同改良剂对黄绵土水稳性团聚体的改良效果及机制,可为合理利用改良剂改良土壤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水稳性团聚体 分形维数 土壤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细骨料品质的分形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高嵩 郭远新 +1 位作者 吴本清 李秋义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83,共6页
研究目的是对不同品质的再生砂的综合性能进行量化评价,以方便其大规模应用。方法:利用分形维数的盒维数对再生砂及利用其制备的再生砂浆的综合性能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再生砂单颗粒和砂粒群轮廓都具备较强的分形学特征,较大的堆积... 研究目的是对不同品质的再生砂的综合性能进行量化评价,以方便其大规模应用。方法:利用分形维数的盒维数对再生砂及利用其制备的再生砂浆的综合性能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再生砂单颗粒和砂粒群轮廓都具备较强的分形学特征,较大的堆积密度和较小的压碎指标、吸水率对应了较小的分形维数值;利用再生砂制备的砌筑砂浆的稠度损失率和抗压强度等性能指标体现出的优劣顺序也与砂粒群轮廓的分形维数值相一致;机制砂与II类再生细骨料粒群的分形维数值非常接近,说明机制砂的颗粒形态与II类再生细骨料实际类似。结论:利用研究有助于建立以分形维数为评估指标的再生骨料的质量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再生细骨料 再生砂浆 机制砂 分形维数 盒维数 颗粒轮廓 量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岩样、水泥和煤的多孔介质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庞润芳 石莹莹 +4 位作者 郑坤灿 任雁秋 潘刚 龚志军 武文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57-166,共10页
多孔介质结构特征是研究多孔介质流动、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的基础。首先介绍了主要的多孔介质的结构特征及其理论实验研究方法,对比了其优缺点。其次,对目前文献获得的土壤、岩样、水泥和煤的主要结构特征参数进行了分类归纳。最后,... 多孔介质结构特征是研究多孔介质流动、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的基础。首先介绍了主要的多孔介质的结构特征及其理论实验研究方法,对比了其优缺点。其次,对目前文献获得的土壤、岩样、水泥和煤的主要结构特征参数进行了分类归纳。最后,对目前多孔介质结构的分形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对各种分维数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可以看出,目前对多孔介质结构研究还只是针对某个学科的某种或某类多孔介质,而且集中在很少的几个结构特征参数,系统研究很少,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多孔介质的共性特征和差异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结构特征 孔隙分布 颗粒分布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和真空镀膜技术的集料细观构造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智 刘涛 刘春雷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8-93,共6页
鉴于集料细观构造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选取了4种不同材质的石料,借助自行研发的高精度激光细观构造仪来评价集料表面构造的细观特性,并采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法对测量获得的集料纹理曲线进行量化评价.为了消除集... 鉴于集料细观构造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选取了4种不同材质的石料,借助自行研发的高精度激光细观构造仪来评价集料表面构造的细观特性,并采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法对测量获得的集料纹理曲线进行量化评价.为了消除集料岩性、表观色泽及微观晶体组成等因素的影响,提高分形维数试验的测量精度,提出并实施了真空镀膜技术.结果表明,采用计盒维数法可以较好地描述不同集料细观构造的差异,利用真空镀膜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试验结果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集料 细观构造 分形维数 真空镀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