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2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salinity on the nail-holding power of dimension lumber used in light-frame wood building 被引量:1
1
作者 Zeli Que LingYang +3 位作者 FeibinWang Xuna Zhu Yongbing Wang Takuro Mor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765-770,共6页
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salinity on nail-hold- ing power in wood construction. In saline solution, the holding power of nails was less than in purified water. With the increase of salt concentration, the surface and ... 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salinity on nail-hold- ing power in wood construction. In saline solution, the holding power of nails was less than in purified water. With the increase of salt concentration, the surface and side nail- holding power of the wood specimens both declined, b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alinity treatments were not sig- nificant. However, compared to the surface and side nail- holding power, the power on the edge was generally les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obvious in different salt con- centrations. In the same salt concentration, with the extension of the processing cycle, the performance of holding power of nails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expect the temporary rise in the midd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il-holding power SALINITY Mechanicalproperties Dimension lumber JOI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il—patella综合症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范医鲁 李爱银 +2 位作者 刘国明 张文坤 罗毅 《罕少疾病杂志》 2011年第4期23-25,45,共4页
目的探讨指甲-髌骨综合症(nail-patella syndrome NPS)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临床诊断NPS一例影像学表现并结合已报道病例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NPS典型临床表现为:指甲发育障碍、髂骨角、膝和肘部发育不良四联征;髂骨角、髌骨发育不良并... 目的探讨指甲-髌骨综合症(nail-patella syndrome NPS)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临床诊断NPS一例影像学表现并结合已报道病例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NPS典型临床表现为:指甲发育障碍、髂骨角、膝和肘部发育不良四联征;髂骨角、髌骨发育不良并半脱位及肘关节发育不良是典型的X线表现。结论 NPS具有典型X线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能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甲-髌骨综合症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并快乐中的Nine Inch Nails乐队——Trent Reznorc(主唱)初涉音乐小记
3
作者 虎子 《乐器》 2008年第2期86-89,共4页
Trent Reznor(九寸钉乐队的灵魂人物),这个英俊的家伙做的音乐永远都是低调迷离,每一张专辑的混音对于他来说简直是太轻松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好像和机器很有缘分,
关键词 音乐 NINE Inch nails乐队 TRENT Reznor 主唱 混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wmark法的土钉支护边坡震后位移三维上限分析
4
作者 余家骥 黄旭东 +3 位作者 陈志宇 王玲 阮波 潘秋景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71,共11页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理论,结合边坡三维旋转破坏机制和Newmark位移法,利用水平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表征地震效应,对地震作用下土钉支护边坡三维稳定性及永久位移开展研究。通过与振动台试验对比,发现本文方法预测的土钉支护边坡破坏面和位...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理论,结合边坡三维旋转破坏机制和Newmark位移法,利用水平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表征地震效应,对地震作用下土钉支护边坡三维稳定性及永久位移开展研究。通过与振动台试验对比,发现本文方法预测的土钉支护边坡破坏面和位移与试验结果大致吻合,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提出一个表征边坡中土钉强度及三维分布特征的无量纲系数Mt,探究3组Mt下边坡宽高比、c/γH、边坡倾角和土内摩擦角对临界地震加速度的影响规律,计算不同边坡倾角、土内摩擦角及Mt的位移系数设计图表,并通过对2种水平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二次积分得到了地震积分位移表。研究结果表明:无量纲系数Mt越大,土钉支护边坡的临界地震加速度越大,地震诱发边坡位移越小,且随着土钉的长度和强度的提高,相应临界地震加速度增长率逐渐降低;边坡倾角增大会导致位移系数先增大后减小,且Mt越大时位移系数取峰值时对应的边坡倾角越大。基于边坡参数,结合临界地震加速度、位移系数和地震积分位移的设计图表,可直接估计边坡的地震永久位移值。研究结果可对土钉支护边坡工程的震后位移预测以及土钉参数取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钉支护边坡 地震稳定 Newmark位移 三维稳定性 极限分析上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钉连接层板钉合木抗弯性能研究
5
作者 李勇 邓诺 +3 位作者 王柏铭 束必清 顾维扬 王志强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5,共6页
为探究自攻螺钉(Self-Tapping Screw,STS)作为层板钉合木(Nail Laminated Timber,NLT)连接件的可行性,本文分别采用STS和普通地板钉连接云杉-松木-冷杉(Spruce-Pine-Fir, SPF)层板形成NLT,并对不同钉间距NLT试件动态、静态面内、面外抗... 为探究自攻螺钉(Self-Tapping Screw,STS)作为层板钉合木(Nail Laminated Timber,NLT)连接件的可行性,本文分别采用STS和普通地板钉连接云杉-松木-冷杉(Spruce-Pine-Fir, SPF)层板形成NLT,并对不同钉间距NLT试件动态、静态面内、面外抗弯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相同顺纹钉间距的普通地板钉连接试件,STS连接试件的面外抗弯表观弹性模量高12%左右,而面内抗弯表观弹性模量则低8%左右,两种试件的抗弯强度差异小。此外,STS连接试件面外抗弯表观弹性模量随着顺纹钉间距增大而逐渐减小,面内抗弯性能在顺纹钉间距为225 mm时达到最大值,高于顺纹钉间距150 mm和300 mm的试件。基于欧拉梁理论计算,两种试件的大部分动态弹性模量值与静态测试值有较好的吻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板钉合木 自攻螺钉 横向振动法 面内外弯曲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植入位点对成人露龈笑矫治效果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张金玲 潘杰 黄吉燕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4期71-76,共6页
目的分析微种植体支抗植入位点对成人露龈笑矫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行微种植体支抗钉植入的上颌前部牙槽骨垂直向发育过度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2组,中切牙间组(上颌中切牙间植入)脱落3例,侧切牙间... 目的分析微种植体支抗植入位点对成人露龈笑矫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行微种植体支抗钉植入的上颌前部牙槽骨垂直向发育过度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2组,中切牙间组(上颌中切牙间植入)脱落3例,侧切牙间组(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间植入)脱落2例,最终纳入中切牙间组56例和侧切牙间组57例。术后12个月比较2组临床矫治效果。结果2组治疗前后垂直露龈量、前牙覆颌差值比较无差异(P>0.05)。中切牙间组治疗前后上颌中切牙-前颅底平面角、上颌中切牙-颏垂线距离差值均大于侧切牙间组(P<0.05)。2组治疗前后蝶鞍中心-鼻根点-上齿槽座点构成的角、蝶鞍中心-鼻根点-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上颌第一磨牙-前颅底平面角、上颌中切牙-腭平面距离、上颌第一磨牙与颏垂线距离、上颌第一磨牙与腭平面距离差值比较无差异(P>0.05)。中切牙间组治疗前后牙根长度差值大于侧切牙间组(P<0.05)。2组治疗前后中切牙牙体长度、牙周袋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差值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不同部位植入微种植体支抗钉压低上颌前牙均能改善露龈笑的临床症状,但从上颌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植入上颌前牙牙根吸收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龈笑 植入位点 微种植体 支抗钉 牙根吸收 牙体长度 发育过度 牙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轨道交通系统DRT综述
7
作者 阚卫峰 孙胜楠 +5 位作者 王永明 杨金鑫 齐仲安 黄东 张祎 吕博 《电子技术应用》 2025年第2期11-14,共4页
简要综述了数字轨道交通(Digital Rail Transit,DRT)系统作为一种电子导向胶轮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分析了上海电气集团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电气)的i-DRT系统的技术研发,以及与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简称申... 简要综述了数字轨道交通(Digital Rail Transit,DRT)系统作为一种电子导向胶轮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分析了上海电气集团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电气)的i-DRT系统的技术研发,以及与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简称申沃客车)在现有公交车型中的合作应用,评估了目前DRT系统的技术原理以及技术优势及挑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 磁钉定位 车辆循迹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伴股骨颈缺损的转子间骨折体外力学研究
8
作者 刘乐 王松 +1 位作者 张向 杨红胜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评估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伴有股骨颈基底部不同部位缺损的股骨转子间骨折(IFF)的生物力学情况。方法于2024年5-7月制备伴有股骨颈基底部骨缺损的IFF模型12具,根据骨缺损的具体部位进行实验分组:股骨颈基底部无缺... 目的评估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伴有股骨颈基底部不同部位缺损的股骨转子间骨折(IFF)的生物力学情况。方法于2024年5-7月制备伴有股骨颈基底部骨缺损的IFF模型12具,根据骨缺损的具体部位进行实验分组:股骨颈基底部无缺损(A组)、伴股骨颈基底部前内侧缺损(B组)、伴股骨颈基底部中内侧缺损(C组)、伴股骨颈基底部后内侧缺损(D组),每组3具模型。4组模型制备成功后,均按标准方式采用PFNA内固定。力学测试方案:在万能试验机上模拟正常人站立姿势,施加适当力进行轴向压缩实验。比较不同载荷下4组固定模型的轴向压缩刚度和失效载荷;记录不同载荷强度下4组模型的轴向位移情况,并绘制载荷-位移曲线图。结果A组轴向压缩刚度(48.05±0.83)N/m高于其他3组(P<0.05);B组轴向压缩刚度(35.67±1.03)N/m低于C组和D组(P<0.05)。A组失效载荷(720.67±12.51)N高于其他3组(P<0.05),B组失效载荷(535.00±12.50)N低于C组和D组(P<0.05)。当载荷在500 N时,B组轴向位移14.52 mm高于其余3组(P<0.05);当载荷达到600 N时,B组轴向位移>15 mm判定为内固定失效,而其余3组均在内固定有效范围内。结论股骨颈区骨质缺损对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IFF体外生物力学强度有明显影响,且伴有股骨颈基底部前内侧缺损对力学强度影响最大。在临床处理伴有股骨颈基底部缺损尤其是前内侧骨缺损的IFF时,采用PFNA内固定需同时重视骨缺损区域的重建和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颈基底部缺损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NA与Inter Tan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
9
作者 李玉华 马梓昆 +2 位作者 冯子攀 翟功伟 范志远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44-448,共5页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与Inter Tan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郑州人民医院的60例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PFNA组接受PFNA...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与Inter Tan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郑州人民医院的60例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PFNA组接受PFNA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Inter Tan组接受Inter Tan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Inter Tan组负重活动时间[(60.88±8.41)周]、早期下地行走时间[(5.94±1.07)d]短于PFNA组,切口长度[(8.61±0.87)cm]小于PFNA组,术中透视次数[(4.95±0.94)次]、术中出血量[(204.15±26.22)mL]多于PFNA组,血红蛋白(Hb)[(18.56±4.74)g·L^(-1)]和血细胞比容(Hct)下降值[(4.16±0.59)%]高于PFNA组,手术时间[(123.26±23.36)min]长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周Harris评分及碱性磷酸酶(BALP)、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骨钙素(OC)较高于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 Tan组术后24周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VAS评分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 Tan组解剖复位优良率高于PFNA组,内固定松动率与PFN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 Tan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相比,Inter Tan内固定切口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术后解剖复位优良率高,但手术时间长,术中透视次数相对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 Inter Tan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空气弹簧检修自动化组装试验生产线开发及应用
10
作者 侯金涛 邸建财 +1 位作者 刘孝峰 姚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空气弹簧作为动车组转向架系统的核心组件,其性能状态直接关联到动车组的运行效能与安全水平,故有必要对动车组空气弹簧检修自动化组装试验生产线开发及应用进行研究。[方法]介绍了动车组空气弹簧检修自动组装试验生产线开发及实... [目的]空气弹簧作为动车组转向架系统的核心组件,其性能状态直接关联到动车组的运行效能与安全水平,故有必要对动车组空气弹簧检修自动化组装试验生产线开发及应用进行研究。[方法]介绍了动车组空气弹簧检修自动组装试验生产线开发及实际应用过程。将零部件上料自动化、扣环及胶囊预装自动化、胶囊与辅助弹簧自动化压装、上盖螺钉预拧自动化、上盖螺钉拧紧自动化、空气弹簧上下料自动化、生产线中控系统等先进技术引入到空气弹簧检修组装线中,开发了一套完整生产线中控系统。[结果及结论]实现了从生产指令接收、生产执行、生产物料防错防误和生产信息电子履历信息建立及追溯等功能,实现了空气弹簧检修组装生产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空气弹簧检修 自动组装 自动供钉 自动拧紧 中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地区深基坑支护技术综合运用
11
作者 刘三平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1期68-70,共3页
结合某城区基坑支护工程对富水地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综合运用进行详细介绍。通过分析工程概况和地质条件,提出采用“护坡桩+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土钉墙”支护体系及“放坡挂网喷锚”支护体系分区分段支护... 结合某城区基坑支护工程对富水地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综合运用进行详细介绍。通过分析工程概况和地质条件,提出采用“护坡桩+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土钉墙”支护体系及“放坡挂网喷锚”支护体系分区分段支护,并提出基坑支护的施工要点和要求,监测结果显示支护段最大竖向变形出现在基坑东北侧的4b-4b、4c-4c支护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支护 地下水 灌注桩 土钉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改良小夹板闭合穿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任保亮 刘吉喆 +1 位作者 董汝军 李楠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中医手法复位闭合穿针联合3D打印改良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采用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中医手法复位闭合穿针联合3D打印改良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采用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夹板固定,试验组采用闭合穿针结合3D打印改良小夹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GW评分、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以及肿胀消退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在GW评分、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肿胀消退时间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穿针结合3D打印改良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更快地缓解肿胀,改善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闭合穿针 3D打印 改良小夹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剪刀体位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3
作者 郭锦 杨超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剪刀体位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手术室剪刀体位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29)与对照组(n=29),对照组采用常规截石位护理,研究组采用手术室剪刀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摆放体位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P<0.05)。术后1 d,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手术室剪刀体位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改善手术指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剪刀体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及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研究
14
作者 张兴华 崔若承 焦旭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ALP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AL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X)]、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65.39±3.48)min、手术切口长度(5.48±1.61)cm、住院时间(8.08±1.37)d、下床活动时间(7.98±1.21)d均短于对照组的(82.43±5.50)min、(14.87±1.86)cm、(15.23±1.52)d、(14.03±1.39)d,术中出血量(143.59±22.33)ml、术后引流量(55.30±13.89)ml均少于对照组的(247.29±22.37)、(98.48±13.78)ml(P<0.05)。治疗后,研究组PⅠNP(85.20±3.26)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23±3.31)ng/ml,CTX(488.82±24.35)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6.04±30.32)ng/L(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康复时间,改善骨代谢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临床应该进行更多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髓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立昆 李晔 +2 位作者 张杰 董延旭 齐越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93-299,共7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InterTan髓内钉和股骨近端仿生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bionic intramedullary nail,PFB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InterTan髓内钉和股骨近端仿生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bionic intramedullary nail,PFB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0例接受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3组。PFBN组25例,女16例,男9例,年龄69~79(73.67±5.16)岁;PFNA组55例,女38例,男17例,年龄68~80(74.23±5.57)岁;InterTan组40例,女26例,男14例,年龄68~79(73.45±5.34)岁。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6、12个月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3组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随访12个月以上。3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BN组、InterTan组负重时间[(7.98±1.34)d、(8.22±0.46)d],早于PFNA组(10.27±0.66)d(P<0.01);PFBN组、InterTan组骨折愈合时间[(10.14±2.33)周、(11.87±2.48)周],优于PFNA组(13.68±2.36)周(P<0.01)。术后1个月,PFBN组、InterTan组Harris评分[(70.52±5.34)分、(69.81±6.17)分],高于PFNA组(51.46±5.36)分(P<0.01),PFBN组和InterTa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前及术后6、12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FNA组(P<0.05)。结论:PFBN和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传统PFNA具有骨折愈合更快、负重时间更早且术后并发症更少的优势,但3种术式均可达到较高的有效率且远期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髓内钉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张拉作用下新型多节泡土钉抗拔性能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新宇 时一帆 +3 位作者 李煜 张升 田奔 刘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7-1046,共10页
新型多节泡土钉具有拉拔硬化特征,相比传统土钉,其在土质边坡中抗拔性能更优。为了探究实际工况条件下新型多节泡土钉的边坡加固性能,并与传统土钉进行比较,开展7组新型多节泡土钉及传统土钉现场循环张拉试验,研究注浆工艺、节泡间距及... 新型多节泡土钉具有拉拔硬化特征,相比传统土钉,其在土质边坡中抗拔性能更优。为了探究实际工况条件下新型多节泡土钉的边坡加固性能,并与传统土钉进行比较,开展7组新型多节泡土钉及传统土钉现场循环张拉试验,研究注浆工艺、节泡间距及埋深对土钉抗拔力及其发挥速率的影响规律,进而探明了每一循环下土钉弹、塑性拉拔位移占比,并分析其内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循环张拉作用下,注浆工艺对土钉的抗拔力影响显著,采用改进式压密注浆工艺和直接压密注浆工艺的土钉抗拔力远远超出传统注浆工艺,且初期的拉拔硬化现象更明显。采用改进式压密注浆工艺的土钉抗拔力发挥速率最快,直接压密注浆工艺次之,传统注浆工艺最小。从总体趋势上看,新型多节泡土钉抗拔力发挥速率在降低,传统土钉抗拔力发挥速率在升高。采用改进式压密注浆工艺虽然不能提升土钉弹性拉拔位移的占比,却能显著提高极限抗拔力;节泡间距对多节泡土钉抗拔力和抗拔力发挥速率影响较小,主要受到土钉周围土体强度的影响;埋深影响多节泡土钉的极限抗拔力,埋深越大,极限抗拔力和初始抗拔力发挥速率越大,同时抗拔力发挥速率随拉拔位移递减的趋势也更加明显。研究成果对提高新型多节泡土钉加固性能和优化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钉 拉拔硬化 循环张拉 多节泡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晓伟 王强 +3 位作者 应璞 江文涛 钱志渊 陆苇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6期111-115,共5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SPSS 22.0进行倾向性...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SPSS 22.0进行倾向性匹配评分匹配分为观察组(血府逐瘀汤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支持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术后相关康复治疗指标,并对两组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观察组证候积分,术后第5、7天患肢肿胀程度,VAS评分,术后第3、7天血清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第7天血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和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联合血府逐瘀汤内服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恢复效果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肢肿胀程度,在更短时间内缓解患者局部疼痛,减少术后隐性失血,提升Harris评分,快速恢复髋关节功能,且不增加患者用药安全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血府逐瘀汤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诱发电池热失控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磊 刘彦辉 +2 位作者 叶从亮 周钰鑫 黄鑫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7-604,共8页
针刺测试是研究锂离子电池热失效机理和热失控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汇总了目前广泛采用的针刺测试设置,并研究了不同变量对热失控演化的影响,包括针刺的深度、速度、位置以及针的材料和直径等,对针刺破坏下锂离子电池内短路及热失... 针刺测试是研究锂离子电池热失效机理和热失控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汇总了目前广泛采用的针刺测试设置,并研究了不同变量对热失控演化的影响,包括针刺的深度、速度、位置以及针的材料和直径等,对针刺破坏下锂离子电池内短路及热失控行为进行机理性探索与分析。结果发现,针刺的深度与电池热失控行为的严重程度成正比,针刺的速度对电池热失控没有明显影响,针刺发生在活性材料较密集或电极附近时电池热失控更严重。针的材料和直径对电池热失控行为具有双重影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产热和散热情况分别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总结不同因素对电池热失控的影响,对减缓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以及更新其安全测试程序提出了新的见解,为后续的创新型研究工作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针刺测试 热失控 内短路 电池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玉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93-496,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濮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接受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B组接受交锁... 目的 比较不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濮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接受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B组接受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踝后足功能评分(AOFAS)评分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 逆行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均可获得理想疗效,且应用逆行髓内钉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并能够加速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逆行髓内钉固定术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棒支撑法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王挺 王华磊 郭雄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284-1287,共4页
目的分析顶棒支撑法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收集病例展开研究,将严格按照纳排标准筛选的106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 目的分析顶棒支撑法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收集病例展开研究,将严格按照纳排标准筛选的106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切开或有限切开复位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研究组接受顶棒支撑法复位髓内钉固定。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骨折复位质量、术后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时间较对照组短,手术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骨折复位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开始负重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6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提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66%(3/53)]较对照组[18.87%(10/53)]低(P<0.05)。结论采用顶棒支撑法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可减轻对机体的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复位效果,促进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顶棒支撑法 复位 髓内钉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