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brication, property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rmal performance of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plates based on tetradecanol-myristic acid binary eutectic mixture/expanded perlite and expanded vermiculite for building application 被引量:7
1
作者 YANG Hua CHEN Wan-he +1 位作者 KONG Xiang-fei RONG Xi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9期2578-2595,共18页
A binary eutectic mixture composed of tetradecanol(TD)and myristic acid(MA)was maximally absorbed into the microstructures of expanded perlite(EP)and expanded vermiculite(EVMT),respectively,through a self-made vacuum ... A binary eutectic mixture composed of tetradecanol(TD)and myristic acid(MA)was maximally absorbed into the microstructures of expanded perlite(EP)and expanded vermiculite(EVMT),respectively,through a self-made vacuum adsorption roller to prepare phase change material(PCM)particle(PCP).Then EP and EVMT-based composite PCM plates were respectively fabricated through a mold pressing method.The thermal property,chemical stability,microstructure and durability were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e(FT-IR),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and thermal cycling tests,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PCPs have high latent heats with 110 J/g for EP-based PCP and more than 130 J/g for EVMT-based PCP,compact microstructure without PCM leakage,stable chemical property and good durability.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proved the feasibility for the vacuum adsorption roller used in the composite PCM fabrication.Results of thermal storage performance experiment indicate that the fabricated PCM plates have better thermal inertia than common building materials,and the thermal storage performance of PCM plates has nonlinearly changed with outside air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increase.Therefore,PCM plates show a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thermal sto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storage phase change material expanded perlite expanded vermiculite binary eutectic mix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 Binary Liquid Mixtures of Styrene with m-, o-, or p-xylene 被引量:1
2
作者 ALI Anwar NABI Firdosa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4,共8页
密度(),超声的速度(),并且有m-,o-,或p二甲苯的苯乙烯(猪圈)的二进制混合物的折射索引(n),他们的纯液体包括那些,在温度在全部作文范围上被测量 298.15 , 303.15 , 308.15 ,并且 313.15 K 。过量卷(VE ) ,在 isentropic 压... 密度(),超声的速度(),并且有m-,o-,或p二甲苯的苯乙烯(猪圈)的二进制混合物的折射索引(n),他们的纯液体包括那些,在温度在全部作文范围上被测量 298.15 , 303.15 , 308.15 ,并且 313.15 K 。过量卷(VE ) ,在 isentropic 压缩的可能性(ks ) 的偏差,声学的阻抗(Z) ,和折射索引(n) 从试验性的数据被计算。部分臼齿的体积(V0,2 ) 和在苯乙烯的二甲苯的部分臼齿的 isentropic 压缩的可能性(K0,2 ) 也是计算的。导出的功能也就是, VE, ks, Z, n, V0,2,和 K0,2 被用来有发生在现在的液体混合物的部件分子之间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更好的理解。这些参数的变化建议在苯乙烯和 o- , m- ,或 p 二甲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跟随序列:p 二甲苯 >o 二甲苯 >m 二甲苯。除了为 VE 的计算使用密度数据,臼齿的体积也是的过量估计了使用折射索引数据。而且,混合规则的几个折射索引被用来理论上估计学习液体混合物的折射索引。总的来说,计算并且测量的数据以在混合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被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间相互作用 二元液体混合物 苯乙烯 二甲苯 折射率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variety of rice and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 of each rice in mixtures of two rices by nonlinear chemical analysis
3
作者 CHEN Chun-nan XU Tian-shu +9 位作者 ZHONG Jun-hui WANG Zhi-pei LUO Xue-lei GUO Fang-qiu ZHANG Tai-ming DU Juan YANG Chun-hua ZHU Hong-qiu HUANG Jian DENG Fei-yu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51-258,共8页
Fingerprints of two varieties of rice and their mixtures were investigated by a nonlinear chemical reac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rice components,sodium bromate,manganese sulfate,sulfuric acid and acetone.The variety o... Fingerprints of two varieties of rice and their mixtures were investigated by a nonlinear chemical reac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rice components,sodium bromate,manganese sulfate,sulfuric acid and acetone.The variety of rice was identified by the visual characteristic of fingerprint and system similarity pattern recognition,and the content of each variety of rice in the mixture was determined by the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f fingerprint.The results show that nonlinear chemical analysis may be used to exactly identify the variety of pure rice and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each variety of rice in the mixture,indicating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chemical analysis binary mixture variety identification content determination R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分复用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高湿烟气中痕量甲烷-氨双元燃料逃逸测量
4
作者 王昊 马柳昊 +4 位作者 杜建国 周晨 王玮 王伟 王宇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13-1922,共10页
甲烷(CH_4)掺氨(NH_3)燃烧是实现高温热工过程减碳的可靠技术路径之一,在高通量双元燃料进给时,燃烧组织欠佳会导致痕量级燃料逃逸问题,脱硝系统的非正常运行也会加剧氨逃逸,因此急需对双元燃料逃逸进行同步测量。此外,甲烷掺氨燃烧中... 甲烷(CH_4)掺氨(NH_3)燃烧是实现高温热工过程减碳的可靠技术路径之一,在高通量双元燃料进给时,燃烧组织欠佳会导致痕量级燃料逃逸问题,脱硝系统的非正常运行也会加剧氨逃逸,因此急需对双元燃料逃逸进行同步测量。此外,甲烷掺氨燃烧中烟气水汽浓度较高,显著的气体分子展宽效应给传统且广泛使用的激光吸收光谱检测带来挑战。本文发展了适用于高湿背景痕量双元燃料同步测量的频分复用-波长调制光谱技术,通过测量配制的10%~50%(体积分数)高水气氛下痕量(1×10^(-6)~100×10^(-6))双元燃料混合气体,定量分析了水汽对CH_(4)和NH_(3)光谱展宽的影响,获得了CH_(4)和NH_(3)浓度与目标谐波信号峰值的线性关系,系统地对比了频分复用测量与单路测量结果,验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通过Allan方差评估甲烷和氨检测下限分别为82×10^(-9)和88×10^(-9),进一步通过对已知浓度的混合气体实时测量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分多路复用 测量 高湿烟气 增湿 二元混合物 燃料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FT类状态方程的CO_(2)、C1~C4烷醇及其混合物气液相平衡特性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世浩 杨智 +4 位作者 谢汉林 何松 郑雅文 王珺瑶 莫松平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34,共12页
相变吸收剂捕集CO_(2)作为一种新型低能耗碳捕集技术已受到广泛关注。物理溶剂型相变吸收剂具有分相后富相溶液CO_(2)负载更低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精确预测溶剂组分的相平衡特性对于相变吸收法CO_(2)捕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至关... 相变吸收剂捕集CO_(2)作为一种新型低能耗碳捕集技术已受到广泛关注。物理溶剂型相变吸收剂具有分相后富相溶液CO_(2)负载更低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精确预测溶剂组分的相平衡特性对于相变吸收法CO_(2)捕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至关重要。针对纯质体系(CO_(2)、C_(1)、C_(2)、C_(3)或C_(4)烷醇)和二元混合体系(CO_(2)+C_(1)烷醇、CO_(2)+C_(2)烷醇、CO_(2)+C_(3)烷醇或CO_(2)+C_(4)烷醇),采用3种典型的统计缔合流体理论(SAFT)类状态方程(分别为CPA、PC-SAFT和SAFT-VR-SW状态方程),系统评估了不同缔合方案对纯质体系气液相平衡特性的预测性能。通过引入二元交互作用系数(k_(ij)),探究了不同状态方程对二元混合体系气液相平衡特性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对于CO_(2),非缔合方案显示出更高的预测精度,其中采用非缔合方案的PC-SAFT状态方程的预测性能最优;对于C_(1)~C_(4)烷醇,SAFT-VR-SW状态方程具有最大的预测偏差,而使用CPA或PC-SAFT状态方程时,不论是采用2B方案还是3B方案,整体无显著差异。当k_(ij)为0时,3种状态方程对不同二元混合体系相平衡特性的预测存在显著差异,其中PC-SAFT状态方程对二元混合体系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通过引入最优k_(ij),3种状态方程对二元混合体系相平衡特性的预测精度均显著提升,其中SAFT-VR-SW状态方程的提升最为显著,预测偏差从35.37%降至5.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烷醇 SAFT类状态方程 相平衡特性 二元混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法测定WF6-MoF6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的误差分析与修正
6
作者 拓振光 李荣亮 +7 位作者 康绍辉 牛玉清 周志全 叶开凯 马海桃 刘顺 李洪 高鑫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70-2278,共9页
核纯级氟化铀及相关氟化物杂质的汽液相平衡数据缺乏,已成为我国干法铀纯化转化工艺开发的瓶颈。然而,该体系物性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给数据的准确测定带来了极大困难。为此设计并研制了一种高压耐腐蚀静态法汽液相平衡测量装置,测定了纯组... 核纯级氟化铀及相关氟化物杂质的汽液相平衡数据缺乏,已成为我国干法铀纯化转化工艺开发的瓶颈。然而,该体系物性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给数据的准确测定带来了极大困难。为此设计并研制了一种高压耐腐蚀静态法汽液相平衡测量装置,测定了纯组分VF_(5)和MoF_(6)的饱和蒸气压数据以及WF_(6)和MoF_(6)二元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恒温汽液相平衡数据。重点从装置设计、操作过程和分析检测三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的误差分析与数据校正,结果表明气相取样对液相组成的影响不足万分之五;原料组成视为液相组成存在约0.5%的误差;降低气相取样吹扫气速和减小升温速率会减少误差等。基于误差分析与估算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修正后,通过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为准确获取金属氟化物汽液相平衡热力学数据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平衡 二元混合物 氟化物 静态法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玻璃窗的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闻静 张红婴 +2 位作者 张屹东 费华 许润泽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5-271,共7页
玻璃窗是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热桥,将传统的玻璃与相变材料相结合形成新型的相变玻璃窗,可增强玻璃窗的隔热和调温性能,降低夏季室内制冷负荷,实现建筑节能。根据夏热冬冷地区室内热舒适条件,确定适用于该地区玻璃窗的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 玻璃窗是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热桥,将传统的玻璃与相变材料相结合形成新型的相变玻璃窗,可增强玻璃窗的隔热和调温性能,降低夏季室内制冷负荷,实现建筑节能。根据夏热冬冷地区室内热舒适条件,确定适用于该地区玻璃窗的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范围为30~39℃,并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质量比为76∶24,结晶温度为37.1℃的脂肪酸-石蜡(LA-PS)低共熔复合相变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该二元低共熔混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发现LA和PS是通过物理作用相结合的,无新物质产生;热重实验的结果表明,该LA-PS二元共晶相变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为165.31℃,在自然环境下,不会产生热分解现象;并通过500次加速冷热循环实验,证实该LA-PS二元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循环稳定性。此外,由差示扫描仪(DSC)测试结果发现该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37.25℃,相变潜热为181.16J/g,这一结果与步冷实验所得结晶温度相吻合,进一步证实该复合相变材料在制备新型的节能玻璃窗领域具有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二元混合物 脂肪酸 石蜡 玻璃窗 建筑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配环保制冷剂R290的阻燃剂性能研究
8
作者 冯彪 张昭 +5 位作者 李思琪 王秉睿 吴红颖 史淼 王丹 马素霞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62-468,共7页
目前国际社会对环保工质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由于环保工质往往具有一定的可燃性,其使用受到限制。实验测试了R227ea对环保工质R290可燃性的抑制效果,发现随着R227ea比例的增加,混合物的可燃下限逐渐上升,可燃上限先上升后下降,R227ea对R29... 目前国际社会对环保工质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由于环保工质往往具有一定的可燃性,其使用受到限制。实验测试了R227ea对环保工质R290可燃性的抑制效果,发现随着R227ea比例的增加,混合物的可燃下限逐渐上升,可燃上限先上升后下降,R227ea对R290可燃性的临界抑制比为3.35。提出在R227ea中加入R1216组成新型混合阻燃剂,以达到性能“优势互补”的目的。混合阻燃剂相比R227ea具有更大的单位容积制冷量,相比R1216具有更高的制冷系数和热导率,更低的黏度。比较三元混合工质R290/R227ea/R1216与纯工质R290的性能发现,当R290/R227ea/R1216的比例为21%/6%/73%时,其制冷系数和单位容积制冷量分别为R290的103.8%和94.2%,并且环保性和可燃性满足要求。研究结果对环保工质R290的安全应用及新型混合阻燃剂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剂 R290 阻燃剂 可燃性 二元混合物 爆炸 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290/R245fa汽液相平衡混合规则对比研究
9
作者 丁昊 王林 刘豪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16,共8页
R290/R245fa是一组适用于自动复叠喷射制冷循环的非共沸制冷剂,然而,现有文献中关于其实验数据稀缺,且各预测模型间存在显著偏差。为提升R290/R245fa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的计算精度,选取了PR方程,并结合VDW、WS、MHV1三种混合规则以及UNI... R290/R245fa是一组适用于自动复叠喷射制冷循环的非共沸制冷剂,然而,现有文献中关于其实验数据稀缺,且各预测模型间存在显著偏差。为提升R290/R245fa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的计算精度,选取了PR方程,并结合VDW、WS、MHV1三种混合规则以及UNIFAC(Dortmund)活度系数模型,对该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特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低压体系下,MHV1混合规则的计算精度优于WS和VDW混合规则。基于最优模型,考虑了氢键在氟代烃分子间的作用力对气液相组成的影响。通过修正活度系数模型中含氟基团的面积参数和体积参数,压力相对偏差降低至0.7937%,气相组分绝对偏差降低至0.0018。计算结果显示,修正后的模型与REFPROP 10.0模型的精度相当,其压力平均相对偏差为0.7051%,气相组分的绝对偏差则为0.0025。最后绘制了R290/R245fa混合工质在243.15~283.15 K温度范围内的相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合物 活度系数 汽液平衡 碳氢化合物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型甘油三酯POP/OPO二元混合物的结晶特性
10
作者 田鑫 柴秀航 刘元法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0,共10页
油脂混合过程中,由于甘油三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不同,会形成固溶体系、共晶体系和分子复合物(molecular compound,MC),其中MC因具有独特的2倍链长结构的β晶型而备受关注,但目前其结晶特性和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晰。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 油脂混合过程中,由于甘油三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不同,会形成固溶体系、共晶体系和分子复合物(molecular compound,MC),其中MC因具有独特的2倍链长结构的β晶型而备受关注,但目前其结晶特性和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晰。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二维多功能小角X射线散射仪和偏振光显微镜探究对称型甘油三酯1,3-二棕榈酰-2-油酰-sn-甘油(1,3-dipalmitoyl-2-oleoyl-sn-glycerol,POP)和1,3-二油酰-2-棕榈酰-sn-甘油(1,3-dioleoyl-2-palmitoyl-sn-glycerol,OPO)在不同复配比例下的热力学行为、多晶型和晶体形态的转变。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升、降温速率条件下,不同复配比例的POP/OPO均表现出熔点的提高和β’晶型向β晶型的转变,当且仅当POP/OPO=1∶1(m/m)时,有单独结晶峰和熔化峰的出现,且熔化温度明显提高,晶型由原本的β’晶型转变为β晶型,出现2倍链长结构,表现出显著的MC结晶特性。此外,结晶速率对MC的形成有显著影响,当POP/OPO=1∶1时,冷却速率越慢,越有利于MC的形成,而过快的冷却速率(≥20℃/min)会使样品以熔点高低先后结晶,发生共晶现象,对MC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POP/OPO二元混合物 冷却速率 热力学行为 多晶型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混合工质储能系统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迪 崔颖晗 +1 位作者 孙灵芳 周云龙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14-3423,共10页
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问题,基于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supercritical compressed carbon dioxide energy storage,SC-CCES )系统,利用CO_(2)基二元混合物作为循环工质,对系统进行热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不同混合工质... 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问题,基于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supercritical compressed carbon dioxide energy storage,SC-CCES )系统,利用CO_(2)基二元混合物作为循环工质,对系统进行热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不同混合工质在不同比例下的储能性能以及储能系统往返效率和储能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混合工质储能系统的往返效率随着混入氪气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升高,且高于单一CO_(2)工质的往返效率;随着混入异丁烷、R32、R134a、丙烷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能够使储能密度逐渐增加。研究结果可对未来建设CO_(2)混合工质储能循环工程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二元混合物 建模仿真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粉混合料颗粒接触状态的临界条件确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琪 孙苏豫 +2 位作者 杭天柱 赵凯 陈国兴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7-283,297,共8页
砂-粉混合料被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路基、人工筑岛及海底沉管隧道垫层等重大工程,如何科学地表征砂-粉混合料复杂的颗粒接触状态及连续演变的力学行为特征,并深入揭示其对混合料静/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已是一项紧迫的基础性科学研究任务。... 砂-粉混合料被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路基、人工筑岛及海底沉管隧道垫层等重大工程,如何科学地表征砂-粉混合料复杂的颗粒接触状态及连续演变的力学行为特征,并深入揭示其对混合料静/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已是一项紧迫的基础性科学研究任务。本文基于代表性砂-粉混合料的基本物理性能指标及力学特性指标试验数据,验证Rahman等提出的区分“细粒填充砂粒”和“砂粒悬浮细粒”的阈值细粒含量FCth半经验公式预测能力。基于理想二元介质材料的理论最小孔隙比计算方法,提出确定中间性态土颗粒接触状态临界条件参量FC_(in-min)和FC_(in-max)的方法,分析各参数对FC_(in-min)和FC_(in-max)的影响规律,建立基于基本物理性能指标的FC_(in-min)和FC_(in-max)预测方法,最终提出全FC范围(FC=0~100%)的砂-粉混合料各颗粒接触状态临界条件参量的有效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含量 砂-粉混合料 颗粒接触状态 阈值细粒含量 临界条件参量 理论最小孔隙比 二元介质模型 中间性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混合工质临界参数计算模型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瑞 田华 +2 位作者 吴子睿 孙孝存 舒歌群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9-449,共11页
二氧化碳(CO_(2))混合工质是具有应用潜力的动力循环工质,临界参数作为CO_(2)混合工质的关键基础热物性,对其进行准确地计算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4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模型,分别针对CO_(2)+HFC、CO_(2)+HFO和CO_(2)+HC三类二元混合工... 二氧化碳(CO_(2))混合工质是具有应用潜力的动力循环工质,临界参数作为CO_(2)混合工质的关键基础热物性,对其进行准确地计算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4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模型,分别针对CO_(2)+HFC、CO_(2)+HFO和CO_(2)+HC三类二元混合工质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进行了推算,并与公开发表的实验数据和REFPROP数据库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各种计算方法对各类CO_(2)混合工质的适用性。结果表明,Li方法形式简单,混合物临界温度的计算式仅与纯质组分的临界温度及临界体积有关,可用于CO_(2)+HFC和CO_(2)+HFO混合工质临界温度的快速推算。对于CO_(2)+HC混合工质,RK方法计算偏差最小,该类混合物临界参数实验数据点数和套数较多,因此可直接通过RK方法回归得到关联式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参数 二元混合物 超临界流体 二氧化碳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技术在二氯甲烷和甲醇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祉聪 龚凌诸 +3 位作者 王多 王大为 郑志功 史荣会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9-213,共5页
针对传统变压精馏技术(PSD)在分离二氯甲烷(DCM)-甲醇(MeOH)混合物时的高能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泵辅助的变压精馏(PPSD)优化工艺,并深入探讨了热泵配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通过组合曲线和经济性分析,对比了热泵方案的节能和经... 针对传统变压精馏技术(PSD)在分离二氯甲烷(DCM)-甲醇(MeOH)混合物时的高能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泵辅助的变压精馏(PPSD)优化工艺,并深入探讨了热泵配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通过组合曲线和经济性分析,对比了热泵方案的节能和经济效果。结果显示,与传统PSD工艺相比,热泵辅助的PPSD工艺能够降低29.96%的能耗,减少40.45%的年度总成本(TAC),同时能降低44.23%的CO_(2)排放量,充分展现了热泵辅助变压精馏工艺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变压精馏 二元共沸混合物 分离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压缩布雷顿循环的核电推进系统概念设计
15
作者 李可一 游尔胜 +1 位作者 周子杨 张昊春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9,共14页
针对空间核动力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应用和需要,在简单回热式布雷顿循环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压气机的级数来提升系统的效率并降低对于压气机的性能要求,提高其可靠程度。通过建立氦氙物性模型和循环热力学模型,通过基于Sobol方法的敏感性分... 针对空间核动力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应用和需要,在简单回热式布雷顿循环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压气机的级数来提升系统的效率并降低对于压气机的性能要求,提高其可靠程度。通过建立氦氙物性模型和循环热力学模型,通过基于Sobol方法的敏感性分析方式,研究了循环关键节点温度、叶轮机械效率、压气机压比等参数对循环热效率和比质量的影响,并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获得系统关键性能参数的帕累托解集。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参数条件下多级压缩布雷顿循环热效率为22.33%,优于单级压气机的布雷顿循环17.75%的热效率。增加压气机的级数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净效率,降低了对压气机的负荷,为高效空间核动力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压缩 布雷顿循环 二元混合气体 敏感性分析 Sobol-Sequ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的粉 砂混合物力学特性研究
16
作者 程耀飞 张小磊 +5 位作者 黎瀚王 陈志成 吴贞平 高伊峰 胡英涛 夏鹏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4-1313,共10页
针对粉砂土力学特性受细粒含量影响显著的问题,本文将粉砂土简化为由粗颗粒和细颗粒混合形成的二元介质混合物,开展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的离散元数值模拟,并从宏细观尺度分析了细粒含量对粉砂二元介质混合物初始堆积状态、峰值强度和残余... 针对粉砂土力学特性受细粒含量影响显著的问题,本文将粉砂土简化为由粗颗粒和细颗粒混合形成的二元介质混合物,开展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的离散元数值模拟,并从宏细观尺度分析了细粒含量对粉砂二元介质混合物初始堆积状态、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的影响规律及相应的细观力学机制。模拟结果表明,二元介质混合物的初始堆积状态会在阈值细粒含量约40%处发生转变,使得二元介质混合物由粗颗粒包裹细颗粒向粗颗粒在细颗粒中呈悬浮状态转变,并分别呈现“类粗粒土”和“类细粒土”的力学特性。二元介质混合物的峰值强度会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残余强度受细粒含量的影响比较小。对于细粒含量小于60%的二元介质混合物,当试样从中小应变剪切发展到大应变时,混合物中存在复杂的粗细颗粒相互作用和接触应力重分布;当二元介质混合物的细粒含量大于60%时,细颗粒的力链主导作用导致颗粒间接触应力的重分布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砂土 二元介质混合物 离散元模拟 固结排水剪切试验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NRTL方程计算含离子液体体系的汽液平衡 被引量:27
17
作者 史奇冰 郑逢春 +2 位作者 李春喜 卢贵武 王子镐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51-756,共6页
离子液体作为环境友好溶剂在反应和分离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含离子液体体系汽液平衡的计算及模型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采用非电解质溶液NRTL 方程表示溶液的非理想性, 关联了[bmim] [PF6] H2O及[C8mim] [PF6] H2... 离子液体作为环境友好溶剂在反应和分离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含离子液体体系汽液平衡的计算及模型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采用非电解质溶液NRTL 方程表示溶液的非理想性, 关联了[bmim] [PF6] H2O及[C8mim] [PF6] H2O二元体系的等温汽液平衡, 关联误差在2%之内; 预测了这些体系在其他温度下的汽液平衡, 预测的总平均误差均在5%之内. 通过关联不同温度下有机物在离子液体C8H14S2O4F6N3 和C9H16S2O4F6N3 中的无限稀释活度因子的实验数据, 得到了有关NRTL方程的二元作用参数, 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离子液体对二元共沸体系汽液平衡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含离子液体体系的汽液平衡可以采用传统的非电解质溶液模型如NRTL方程来描述, 离子液体的“盐效应”可以显著改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甚至消除共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TL方程 离子液体 计算 环境友好溶剂 非电解质溶液 等温汽液平衡 无限稀释活度 模型化研究 相对挥发度 分离过程 非理想性 方程表示 实际意义 二元体系 实验数据 平均误差 共沸体系 溶液模型 关联 预测 有机物 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和惰性颗粒二组分混合物的最小流化速度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郭庆杰 张锴 +1 位作者 张济宇 刘振宇 《煤炭转化》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2-96,共5页
实验发现纯锯末不能在流化床中流化,锯末中加入惰性固体颗粒构成锯末/玻璃珠、锯末/沙子双组分混合物可实现流化.研究了不同粒径、不同配比混合物的流化规律.已有的预测双组分混合物最小流化速度的公式不能应用于锯末/玻璃珠、锯... 实验发现纯锯末不能在流化床中流化,锯末中加入惰性固体颗粒构成锯末/玻璃珠、锯末/沙子双组分混合物可实现流化.研究了不同粒径、不同配比混合物的流化规律.已有的预测双组分混合物最小流化速度的公式不能应用于锯末/玻璃珠、锯末/沙子双组分混合物.同时研究了球形、椭圆形菜籽的最小流化速度,并研究了不同粒径菜籽与不同粒径沙子在不同比例下的最小流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混合物 最小流化速度 惰性颗粒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回流比间歇精馏的最小回流比计算及其能耗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为国 吴元欣 +1 位作者 王存文 曾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285-1290,共6页
完善了采用恒回流比操作方法 ,在理想操作条件下间歇精馏二元理想混合物时 ,最小回流比的计算方法 .分析了采用恒回流比操作方法间歇精馏二元理想混合物 ,在馏出液中轻组分的收率和平均浓度要求均高时 。
关键词 间歇精馏 恒回流比 最小回流比 能耗 二元混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法测定醋酸-水溶液的比热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杨长生 马沛生 夏淑倩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9-483,共5页
利用差示扫描热量计(DSC)测定了醋酸水溶液在温度范围为293.15~359.15K和整个组成范围下的比热,并把比热的测量值与文献值进行了比较,实验的测量误差小于±2%,测得的醋酸-水的比热数据完全能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同时把醋酸-水的比... 利用差示扫描热量计(DSC)测定了醋酸水溶液在温度范围为293.15~359.15K和整个组成范围下的比热,并把比热的测量值与文献值进行了比较,实验的测量误差小于±2%,测得的醋酸-水的比热数据完全能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同时把醋酸-水的比热与组成与温度进行了关联,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出所提方程中的参数,最后导出了一个计算Cp的多项式方程,此方程中既包含温度又包含组成,因此利用此方程可以计算醋酸-水体系在测定温度和组成下的Cp°把用该方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117个数据点的总绝对平均相对误差为0.54%.所提方程可应用于对苯二甲酸生产中换热器的设计及相关体系热量平衡的计算,具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C法 测定 差热分析 比热 二元体系 醋酸 水溶液 对苯二甲酸 生产 热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