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对冬毛期北极狐生长性能及肝脏脂肪酸代谢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钟伟 张婷 +6 位作者 罗靖 岳志刚 刘学庆 樊燕燕 孙皓然 孙旭阳 李光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06-915,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对冬毛期北极狐生长性能、肝脏脂肪酸组成及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和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157日龄、平均体重为(5 658±47)g的健康雄性北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对冬毛期北极狐生长性能、肝脏脂肪酸组成及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和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157日龄、平均体重为(5 658±47)g的健康雄性北极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组饲粮中添加12.00%鱼油和2.00%豆油,n-6/n-3 PUFA比值为3.00;Ⅱ组饲粮中添加9.38%玉米油和4.62%豆油,n-6/n-3 PUFA比值为18.03;Ⅲ组饲粮中添加12.00%玉米油和2.00%豆油,n-6/n-3 PUFA比值为40.83;Ⅳ组饲粮中添加1.50%鱼油和12.50%玉米油,n-6/n-3 PUFA比值为136.36。各组饲粮除油脂组成和配比不同外,其他原料一致。预试期7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饲粮n-6/n-3 PUFA比值对冬毛期北极狐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有极显著影响(P<0.01)。Ⅰ和Ⅳ组的ADG极显著高于Ⅱ和Ⅲ组(P<0.01),Ⅰ、Ⅱ和Ⅳ组的ADFI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Ⅳ组的F/G极显著低于Ⅱ和Ⅲ组(P<0.01)。2)饲粮n-6/n-3 PUFA比值对冬毛期北极狐肝脏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PUFA、n-3 PUFA和n-6 PUFA的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肝脏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Ⅰ和Ⅳ组肝脏n-3 PUFA含量极显著高于Ⅱ和Ⅲ组(P<0.01),Ⅱ和Ⅲ组肝脏n-6 PUFA含量极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1)。3)饲粮n-6/n-3 PUFA比值对冬毛期北极狐肝脏L-FABP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极显著影响肝脏FATP mRNA相对表达量(P<0.01)。Ⅰ和Ⅳ组肝脏FATP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Ⅱ和Ⅲ组(P<0.01)。由此可见,饲粮添加1.50%鱼油与12.50%玉米油的混合油脂,即饲粮n-6/n-3 PUFA比值为136.36时,上调了肝脏中FATP基因的表达,增加了肝脏长链脂肪酸的转运及利用效率,促进了冬毛期北极狐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 北极狐 肝脏 脂肪酸 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脂肪酸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对肉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脂质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和胸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文双 王宝维 +4 位作者 张名爱 凡文磊 朱玉霞 钱旺 孔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49-1657,共9页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对肉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脂质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和胸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120只体重为(1.0±0.1)kg的32日龄肉鹅(三花鹅),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Ⅰ...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对肉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脂质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和胸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120只体重为(1.0±0.1)kg的32日龄肉鹅(三花鹅),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Ⅰ组、Ⅱ组和Ⅲ组饲粮中n-6/n-3 PUFA比值分别为1∶1、6∶1、12∶1。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中n-6/n-3 PUFA比值对肉鹅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Ⅱ组的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3)Ⅱ组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4)Ⅱ组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Ⅱ组的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5)Ⅱ组的胸肌辛酸、γ-亚麻酸、α-亚麻酸、二十碳六烯酸和n-3 PU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n-6/n-3比值为6∶1时,肉鹅的腹脂率、血清LDL-C含量和回肠隐窝深度最低,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胸肌n-3 PUFA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鹅 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血清脂质指标 肠道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植物油降低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对生长肥育猪脂肪沉积和脂肪酸组成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魏芳 蒋苏苏 +5 位作者 田程程 符璐 于淇 戴洪伟 卢建雄 张国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67-2881,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植物油降低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对生长肥育猪脂肪沉积和脂肪酸组成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54头体重[(45.30±1.72)kg]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植物油降低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对生长肥育猪脂肪沉积和脂肪酸组成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54头体重[(45.30±1.72)kg]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4.5%菜籽油(菜籽油组)和4.5%混合油(混合油组,菜籽油∶亚麻籽油=1∶1)的饲粮。3组饲粮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76%、7.24%和7.24%,n-6/n-3 PUFA比值分别约为10∶1、4∶1和2∶1,消化能和粗蛋白质含量基本相同。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植物油显著提高生长肥育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IMF)含量(P<0.05),对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及背膘厚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植物油显著提高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n-3及总PUFA含量(P<0.05),降低n-6/n-3 PUFA比值(P<0.05);与菜籽油组相比,混合油组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n-3 PUFA含量显著提高(P<0.05),n-6/n-3 PUFA比值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植物油显著提高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脂肪酸转位酶/CD36(FAT/CD36)和脂肪酸转运蛋白1(FATP1)mRNA相对表达量(P<0.05),且混合油组背最长肌FAT/CD36和脂肪酸转运蛋白4(FATP4)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菜籽油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植物油显著提高背最长肌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葡萄糖转运子4(Glut4)及脂肪酸合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延伸酶5(Elovl5)和脂肪酸延伸酶6(Elovl6)等生脂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皮下脂肪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维甲酸X受体α(RXRα)及生脂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添加植物油降低饲粮n-6/n-3 PUFA比值可上调FAT/CD36和FATP1表达,促进猪肌肉和皮下脂肪组织吸收和利用饲粮长链脂肪酸合成脂肪;下调PPARγ及生脂基因表达,抑制皮下脂肪组织从头脂肪合成,而上调ChREBP及生脂基因表达,促进背最长肌脂肪合成,提高IMF含量,且饲粮n-6/n-3 PUFA比值为2∶1时能更有效地改善组织n-3 PUFA含量和n-6/n-3 PUFA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肥育猪 植物油 n-6/n-3 PUFA比值 肌内脂肪 脂肪酸组成 生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驯养的异齿裂腹鱼繁殖功能障碍的影响
4
作者 雷宽宽 王壮壮 +4 位作者 王万良 曾本和 孙帅杰 李明 周建设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4期9-17,共9页
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是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特有鱼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和HE染色的方法,检测VI期雌性驯养和野生异齿裂腹鱼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并比较前肠组织的形态差异;通过气相色谱分析... 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是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特有鱼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和HE染色的方法,检测VI期雌性驯养和野生异齿裂腹鱼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并比较前肠组织的形态差异;通过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检测VI期雌性驯养和野生异齿裂腹鱼肝脏和卵母细胞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显示:驯养异齿裂腹鱼雌激素(E)含量极显著低于野生异齿裂腹鱼(P<0.01);孕酮(P)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异齿裂腹鱼(P<0.05);睾酮(T)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异齿裂腹鱼(P<0.05)。在肝脏和卵母细胞中,驯养异齿裂腹鱼α-亚麻酸(ALA)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异齿裂腹鱼(P<0.05);而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均极显著低于野生异齿裂腹鱼(P<0.01);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表现出驯养低于野生的趋势。综上所述,VI期驯养异齿裂腹鱼血清中E和T水平较低,表现出明显的繁殖功能障碍,且肝脏和卵母细胞中n-3 PUFAs的组成及含量是造成其繁殖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齿裂腹鱼 驯养 野生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繁殖功能障碍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多不饱和脂肪酸调节小胶质细胞激活及极化改善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被引量:7
5
作者 邓梦延 朱晓辉 +4 位作者 黄力 白倩 李韦昉 王斌 糜漫天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8-939,共12页
目的 建立Fat-1/APPPS1转基因小鼠的体内模型及小胶质细胞体外模型,探讨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n-3 PUFAs)调节小胶质细胞激活及极化改善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效果和机制。方法 将杂合子Fat-1雄性小... 目的 建立Fat-1/APPPS1转基因小鼠的体内模型及小胶质细胞体外模型,探讨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n-3 PUFAs)调节小胶质细胞激活及极化改善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效果和机制。方法 将杂合子Fat-1雄性小鼠与杂合子APPPS1雌性小鼠进行杂交,筛选子代得到WT、Fat-1、Fat-1/APPPS1以及APPPS1雄性小鼠,培育至9月龄。运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气-质联用技术(GS-MS)测定小鼠脑组织内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大脑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 Aβ)沉积情况;运用组织免疫荧光、qRT-PCR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各组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炎症水平,小胶质细胞激活及极化水平,基因Iba-1的转录及表达小胶质细胞激活水平,基因CD86、CD206的转录及表达小胶质细胞极化水平。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来源的永生化BV2小胶质细胞损伤建立细胞炎症模型,用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对细胞预处理,运用细胞免疫荧光、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小胶质细胞炎症、激活及极化水平,采用的激活与极化指标与动物实验相同。结果 与APPPS1小鼠相比,内源性表达n-3 PUFAs的Fat-1/APPPS1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明显改善(P<0.05),海马区Aβ沉积有效缓解(P<0.05),CNS炎症水平以及小胶质细胞激活水平显著降低(P<0.05),同时小胶质细胞激活表型从M1向M2型转化(P<0.05)。DHA+EPA预处理显著降低了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水平(P<0.05),且促使细胞从M1向M2型转化(P<0.05)。结论 n-3 PUFAs可以抑制APPPS1小鼠大脑小胶质细胞激活,调节小胶质细胞由M1向M2转化,降低中枢神经炎症水平,改善APPPS1小鼠学习记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阿尔茨海默症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加重FFAR4基因缺失小鼠结肠炎进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靖伟 姜旋 +1 位作者 朱升龙 陈永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额外营养支持有助于缓解IBD患者病情。研究表明膳食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而人群研究表明部分IBD患者额外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无益于其疾病缓解。...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额外营养支持有助于缓解IBD患者病情。研究表明膳食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而人群研究表明部分IBD患者额外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无益于其疾病缓解。大规模测序发现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受体基因FFAR4存在突变,n-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IBD治疗中的不确定结果是否与FFAR4基因的缺失有关,目前尚不清晰。通过对野生型(WT)小鼠和FFAR4基因缺失(FFAR4KO)小鼠进行结肠炎造模,并同时对两组小鼠额外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时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情况下,相较于WT小鼠,FFAR4KO小鼠的结肠炎更加严重,表现为更多的体质量丢失、更高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更高的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更高的结肠炎症因子转录水平。该研究为IBD患者得到精确营养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游离脂肪酸受体4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和膨化亚麻籽对北京油鸡生产性能及蛋黄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7
作者 李星 张彬彬 +6 位作者 李军国 杨洁 李俊 董颖超 牛力斌 商方方 粱俊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71-4985,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普通和膨化亚麻籽高水平添加和饲喂时间对北京油鸡生产性能和蛋黄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300只30周龄的北京油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A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普通和膨化亚麻籽高水平添加和饲喂时间对北京油鸡生产性能和蛋黄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300只30周龄的北京油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A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普通亚麻籽(B组)、15%普通亚麻籽(C组)、10%膨化亚麻籽(D组)和15%膨化亚麻籽(E组)。预试期1周,正试期16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普通亚麻籽和膨化亚麻籽在第1~4周对北京油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在第5~12周显著提高了其平均蛋重(P<0.05),而在第13~16周则显著降低了其平均日采食量(P<0.05)。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试验鸡生产性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呈显著提高(P<0.05),产蛋率呈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普通亚麻籽和膨化亚麻籽在8周内对北京油鸡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形指数和蛋黄比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显著降低了蛋黄色泽(P<0.05)。第16周,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红度值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8周后各组鸡蛋品质指标呈现下降趋势。3)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蛋黄n-3 PUFA、α-亚麻酸(AL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与10%添加组相比,15%添加组蛋黄n-3 PUFA、AL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15%普通亚麻籽添加组相比,15%膨化亚麻籽添加组蛋黄n-3 PUFA和ALA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在北京油鸡饲粮中添加普通亚麻籽和膨化亚麻籽可显著提高蛋黄中n-3 PUFA含量,但普通亚麻籽和膨化亚麻籽添加水平在10%以上均不适合在北京油鸡饲粮中长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 膨化亚麻籽 北京油鸡 生产性能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配比对北极狐冬毛期体脂沉积、体脂肪酸组成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钟伟 张婷 +4 位作者 罗婧 王卓 岳志刚 刘学庆 李光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4-1065,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配比对冬毛生长期雄性北极狐体脂沉积、体脂肪酸组成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157日龄,平均体重为(5 658±47)g的健康雄性北极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配比对冬毛生长期雄性北极狐体脂沉积、体脂肪酸组成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157日龄,平均体重为(5 658±47)g的健康雄性北极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n-6/n-3PUFA配比为3、18、41和136的试验饲粮,试验饲粮对应添加的油脂为12%鱼油和2%豆油(Ⅰ组),9.38%玉米油和4.62%豆油(Ⅱ组),12%玉米油和2%豆油(Ⅲ组),1.5%鱼油和12.5%玉米油(Ⅳ组)。预饲期7d,试验期40d。结果表明:1)饲粮n-6/n-3PUFA配比极显著影响北极狐肝体指数(P<0.01),Ⅳ组极显著高于Ⅱ和Ⅲ组(P<0.01),与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肝脂肪含量、肝脂率、皮下脂肪重、皮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n-6/n-3PUFA配比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北极狐肌内脂肪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PUFA、n-6和n-3PUFA含量(P<0.05或P<0.01),Ⅰ组SFA显著高于Ⅱ组(P<0.05),与Ⅲ和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MUFA显著高于Ⅲ和Ⅳ组(P<0.05),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PUFA极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1),与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和Ⅲ组n-3极显著高于Ⅱ和Ⅳ组(P<0.01),Ⅲ组n-6极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1),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n-6/n-3PUFA配比极显著影响皮下脂肪中的MUFA,PUFA,n-3和n-6PUFA(P<0.01),而对SFA无显著影响(P>0.05),Ⅰ组MUFA极显著高于Ⅱ、Ⅲ和Ⅳ组(P<0.01),Ⅱ和Ⅲ组PUFA极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1),Ⅰ和Ⅲ组n-3极显著高于Ⅱ和Ⅳ组(P<0.01),Ⅱ组n-6极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1),与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3)饲粮n-6/n-3PUFA配比显著影响了北极狐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补体4(C4)(P<0.05),而对血清中的TG、TC和GLU、ⅠgA、ⅠgM、ⅠgG、补体3、TNF和ⅠL-2无显著影响(P>0.05),Ⅰ组HDL-C显著高于Ⅱ、Ⅲ和Ⅳ组(P<0.05),Ⅰ组LDL-C显著高于Ⅲ和Ⅳ组(P<0.05),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C4显著高于Ⅱ和Ⅲ组(P<0.05),与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n-6/n-3PUFA配比为41时,降低了肝体指数,动员了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利于机体SFA的沉积,降低了血脂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保证了北极狐机体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n-3 北极狐 体脂沉积 脂肪酸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黄芪多糖添加水平与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配比互作对育成生长期北极狐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钟伟 刘晗璐 +1 位作者 孙伟丽 李光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736-3746,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黄芪多糖(APS)添加水平与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配比互作对育成生长期北极狐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以黄芪多糖添加水平(0和160 mg/kg)和n-6/n-3 PUFA配比(3和9)为试验因素。在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黄芪多糖(APS)添加水平与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配比互作对育成生长期北极狐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以黄芪多糖添加水平(0和160 mg/kg)和n-6/n-3 PUFA配比(3和9)为试验因素。在预饲7 d不添加APS、n-6/n-3 PUFA配比为3的基础饲粮以适应干粉饲粮后,将102日龄、健康的48只雄性北极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1和2组北极狐饲喂不添加APS、n-6/n-3 PUFA配比分别为3和9的饲粮,3和4组北极狐饲喂添加160 mg/kg APS、n-6/n-3 PUFA配比分别为3和9的饲粮。正试期46 d。结果显示:1)102~125日龄阶段,未添加APS组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高于添加160 mg/kg APS组(P<0.01),n-6/n-3 PUFA配比为9时料重比(F/G)极显著高于n-6/n-3 PUFA配比为3时(P<0.01);4组之中,2组的ADG最高,F/G最低。125~147日龄阶段,添加160 mg/kg APS组ADG显著高于未添加APS组(P<0.05),且F/G极显著低于未添加APS组(P<0.01);4组之中,4组的ADG最高,F/G最低。饲粮中APS添加水平与n-6/n-3 PUFA配比互作极显著影响102~125日龄和125~147日龄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1),且2个日龄阶段均以1组ADFI最高。2)添加160 mg/kg APS组血清中葡萄糖(GLU)含量显著低于未添加APS组(P<0.05),n-6/n-3 PUFA配比为9时血清中GLU含量极显著低于n-6/n-3 PUFA配比为3时(P<0.01),最终表现为4组血清GLU含量最低;饲粮中APS添加水平或n-6/n-3 PUFA配比单一作用或二者互作对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中APS添加水平和n-6/n-3 PUFA配比互作极显著或显著影响了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P<0.01或P<0.05),血清IgM含量以4组最高,显著高于2和3组(P<0.05),但血清中IL-2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160 mg/kg APS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未添加APS组(P<0.05),4组之中以4组略高,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添加160 mg/kg APS组血清白球比(A/G)显著低于未添加APS组(P<0.05),4组之中以4组最低;饲粮中APS添加水平或n-6/n-3 PUFA配比单一作用或二者互作对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B)含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上可知,当饲粮中APS添加水平为160 mg/kg且n-6/n-3 PUFA配比为9时,对血糖具有调节作用,并可增加血清中IgM和IgG的含量,降低血清中A/G,从而提高125~147日龄北极狐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配比 北极狐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人和动物体内的功能关系 被引量:93
10
作者 张洪涛 单雷 毕玉平 《山东农业科学》 2006年第2期115-120,共6页
n-6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在人和动物体内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情况下这两族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制约,共同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包括脂类代谢、心血管功能调节、血糖浓度调节、癌细胞调控、免疫调节、对视力和脑的发... n-6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在人和动物体内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情况下这两族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制约,共同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包括脂类代谢、心血管功能调节、血糖浓度调节、癌细胞调控、免疫调节、对视力和脑的发育调控、骨质形成的调控等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在现有的农业资源基础上开发研究更合理的n-6PUFAs/n-3PUFAs资源以满足人类的健康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多不饱和脂肪酸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功能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乳腺癌大鼠乳腺癌组织CYP17和CYP1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静 糜漫天 +1 位作者 韦娜 王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74-67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膳食构成比对MNU诱导的乳腺癌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及乳腺组织CYP17、CYP19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5组,即n-6 PUFA组、10∶1 n-6/n-3组、5∶1 n-6/n-3组、1∶1 n-6/n-3组和... 目的探讨不同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膳食构成比对MNU诱导的乳腺癌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及乳腺组织CYP17、CYP19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5组,即n-6 PUFA组、10∶1 n-6/n-3组、5∶1 n-6/n-3组、1∶1 n-6/n-3组和正常对照组,前4组以50 mg/kg MNU单次腹腔注射诱导大鼠乳腺肿瘤发生,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给药后立即分组喂养不同饲料,并在8周和18周时经阴道涂片证实间情期,股动脉取血液并剖取乳腺组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水平,利用RT-PCR技术检测乳腺组织中CYP17、CYP19 mRNA表达状况。结果4组乳腺癌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及乳腺组织中CYP17、CYP19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所升高,其中n-6组最高,其余各组随n-6/n-3值减小而下降,1∶1 n-6/n-3组显著低于n-6组。结论不同n-6/n-3 PUFA膳食构成比对MNU诱导的乳腺癌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及乳腺组织CYP17、CYP19 mRNA的表达具有不同影响,1∶1 n-6/n-3 PUFA膳食构成比能有效抑制乳腺癌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及乳腺组织CYP17、CYP19 mRNA表达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 乳腺癌大鼠 血清雌二醇 CYP17 CYP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配比对育成期雄性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伟 罗靖 +4 位作者 张婷 孙伟丽 刘晗璐 孙旭阳 李光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99-3206,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配比对育成期雄性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102日龄、平均体重为(2 370±24)g的健康雄性蓝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蓝狐。各组饲粮除...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配比对育成期雄性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102日龄、平均体重为(2 370±24)g的健康雄性蓝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蓝狐。各组饲粮除油脂组成不同外,其他原料均一致。Ⅰ组饲粮中添加鱼油和豆油,n-6/n-3为3.00;Ⅱ组饲粮中添加鱼油和玉米油,n-6/n-3为6.03;Ⅲ组饲粮中添加鱼油和玉米油,n-6/n-3为9.01;Ⅳ组饲粮中添加玉米油和豆油,n-6/n-3为18.04。试验预试期7 d,试验期46 d。结果表明:1)Ⅲ组和Ⅳ组125日龄体重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Ⅲ组和Ⅳ组102-125日龄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Ⅰ组、Ⅲ组和Ⅳ组102-125日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Ⅱ组(P〈0.05)。饲粮n-6/n-3 PUFA配比对126-147日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Ⅰ组和Ⅲ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Ⅲ组和Ⅳ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和Ⅳ组粗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Ⅲ组和Ⅳ组总能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粗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饲粮n-6/n-3 PUFA配比对碳水化合物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3)Ⅰ组和Ⅲ组氮采食量极显著高于Ⅱ组和Ⅳ组(P〈0.01),Ⅳ组粪氮含量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饲粮n-6/n-3 PUFA配比对尿氮含量、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当饲粮n-6/n-3 PUFA配比为9.01或18.04时,蓝狐可获得较优的生长性能,但从饲料成本和贮存稳定性考虑,玉米油与豆油混合组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n-3 多不饱和脂肪酸 蓝狐 生长性能 消化率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对鹅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3
作者 喻礼怀 王梦芝 +2 位作者 万小颖 王剑飞 王洪荣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5-270,共6页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对扬州鹅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160只健康、体重接近的21日龄扬州鹅,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n-6/n-3 PU-FA比例为12∶1、9∶1、6∶1及3∶1的饲粮,于70日龄时取胸肌和腿肌,进行...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对扬州鹅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160只健康、体重接近的21日龄扬州鹅,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n-6/n-3 PU-FA比例为12∶1、9∶1、6∶1及3∶1的饲粮,于70日龄时取胸肌和腿肌,进行脂肪酸组成的测定。结果表明:1)在胸肌中,亚油酸的含量9∶1组显著高于3∶1组(P<0.05),而与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α-亚麻酸的含量3∶1组显著高于6∶1和9∶1组(P<0.05),极显著高于12∶1组(P<0.01)。2)在腿肌中,亚油酸的含量12∶1和6∶1组均显著高于3∶1组(P<0.05),而与9∶1组无显著差异(P>0.05);α-亚麻酸的含量3∶1组显著高于6∶1组(P<0.05),极显著高于12∶1和9∶1组(P<0.01)。综上所述,鹅肌肉中n-6/n-3 PUFA比例随饲粮中该比例的下降而下降,并以3∶1组最低,但除12∶1组的腿肌n-6/n-3 PUFA比例较高外,其他各组比例均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适于人体健康的(6∶1)~(10∶1)的比例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n-6/n-3 pufa比例 肌肉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结肠癌细胞HCT116抗增殖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妮 张程程 +3 位作者 何成自菁 王姗姗 于海宁 沈生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75-281,共7页
目的:研究n-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结肠癌细胞内的代谢与转化,深入探究脂肪酸代谢调节因子LTB_4、PGE_2、LXA_4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毒性作用。方法:选用结肠癌细胞HCT116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n-3多不饱和脂肪酸(ALA、EPA、DHA)和阳性药... 目的:研究n-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结肠癌细胞内的代谢与转化,深入探究脂肪酸代谢调节因子LTB_4、PGE_2、LXA_4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毒性作用。方法:选用结肠癌细胞HCT116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n-3多不饱和脂肪酸(ALA、EPA、DHA)和阳性药物5-氟尿嘧啶(以下简称5-FU)处理细胞,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细胞脂滴聚积、细胞脂肪酸组成变化,研究代谢因子LTB_4、PGE_2、LXA_4表达水平及其对细胞增殖影响。结果:ALA、EPA、DHA和5-FU对HCT116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p<0.05),ALA(200μmol/L)、EPA(160μmol/L)、DHA(120μmol/L)诱导凋亡率分别为7.9%、21.8%、29.2%。ALA、EPA、DHA促进HCT116细胞内脂滴积聚状态,提高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降低LTB_4积累,提高LXA_4/PGE_2比率,使癌细胞趋向于抗炎状态。结论:n-3多不饱和脂肪酸(ALA、EPA、DHA)可通过促进抗炎因子LXA_4分泌,抑制促炎因子LTB_4生成,进而对HCT116细胞产生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HCT116细胞 LTB_4 PGE_2 LXA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多不饱和脂肪酸DHA、EPA研究进展 被引量:80
15
作者 朱路英 张学成 +2 位作者 宋晓金 况成宏 孙远征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8-85,共8页
以DHA和EPA为代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指碳原子数多于或等于18且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一类脂肪酸。通常按照第一个双键的位置把多不饱和脂肪酸分为3类:n-3 PUFAs,即从甲基端数第1个双键的位置在第3碳位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以DHA和EPA为代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指碳原子数多于或等于18且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一类脂肪酸。通常按照第一个双键的位置把多不饱和脂肪酸分为3类:n-3 PUFAs,即从甲基端数第1个双键的位置在第3碳位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和二十碳五烯酸(20:5n-3,EPA);n-6 PUFAs,指第一个双键的位置在从甲基端数的第6碳位,如花生四烯酸(20:4n-6,AA)和γ-亚麻酸(18:3n-6,G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DHA EPA 二十二碳六烯酸 PUFAS 碳原子数 二十碳五烯酸 花生四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和鱼油对蛋鸡蛋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肝脏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邓波 门小明 +3 位作者 朱冬荣 陶新 姚云昕 徐子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51-2761,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亚麻籽和鱼油对蛋鸡蛋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肝脏脂肪酸组成及其合成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28周龄海兰褐壳蛋鸡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亚麻籽、...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亚麻籽和鱼油对蛋鸡蛋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肝脏脂肪酸组成及其合成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28周龄海兰褐壳蛋鸡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亚麻籽、10%亚麻籽+5%鱼油和5%鱼油。饲养21 d后连续收集7 d鸡蛋,然后每组随机选取4只鸡屠宰取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添加亚麻籽和鱼油均显著增加蛋黄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其中单独添加鱼油的蛋黄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最高;2)试验组肝脏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3)单独添加鱼油显著降低肝脏脂肪酸延长酶1、脂肪酸延长酶2和去饱和酶(脂肪酸去饱和酶1、脂肪酸去饱和酶2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基因表达水平(P<0.05)。由此可见,蛋鸡饲粮中单独添加亚麻籽或鱼油可以富集蛋黄n-3多不饱和脂肪酸沉积;添加亚麻籽促进肝脏α-亚麻酸转化生成DHA过程,表现为上调脂肪酸延长酶和去饱和酶基因表达,添加鱼油显示相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 鱼油 n-3不饱和脂肪酸 DHA 蛋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n-3/n-6脂肪酸比值对军曹鱼生长及鱼体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萌 曹俊明 +4 位作者 梁海鸥 吴建开 蓝汉冰 赵红霞 马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77-81,共5页
以精制鲽鱼油和豆油分别作为n-3及n-6系列脂肪酸源,配制5种不同n-3/n-6脂肪酸比值的饲料,进行连续8周饲喂军曹鱼幼鱼试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的n-3/n-6脂肪酸比值为2.57时,军曹鱼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最高;饲料中不同n-3/n-6脂肪酸比值对... 以精制鲽鱼油和豆油分别作为n-3及n-6系列脂肪酸源,配制5种不同n-3/n-6脂肪酸比值的饲料,进行连续8周饲喂军曹鱼幼鱼试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的n-3/n-6脂肪酸比值为2.57时,军曹鱼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最高;饲料中不同n-3/n-6脂肪酸比值对军曹鱼血清5项生理指标的影响不显著,但随着n-3/n-6脂肪酸比值的降低,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固醇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饲料中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军曹鱼肌肉和肝脏的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正相关。统计分析表明,军曹鱼饲料中适宜的n-3、n-6脂肪酸比例为2.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曹鱼 n- 3/n-6脂肪酸比值 生长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被引量:31
18
作者 陈银基 周光宏 徐幸莲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1-34,共4页
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源于亚麻籽、胡桃仁、大豆以及海洋生物。增加n-3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取量可以促进视网膜、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n-3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各种途径降低人体心血管疾病和炎症的发生,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源于亚麻籽、胡桃仁、大豆以及海洋生物。增加n-3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取量可以促进视网膜、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n-3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各种途径降低人体心血管疾病和炎症的发生,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膳食中增加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可以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炎症等患者有辅助治疗效果;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作用于神经细胞,对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疗效。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乳腺、前列腺和结肠癌细胞增生,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ALA EPA DHA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n-3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对三疣梭子蟹幼蟹生长性能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稳 谢奉军 +3 位作者 金敏 周歧存 黎明 韩昌茂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4-1264,共11页
为研究饲料中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对三疣梭子蟹幼蟹生长性能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本试验配制了n-3 HUFA含量分别为0.74%、1.14%、1.55%、1.94%、2.35%、2.76%(干物质基础),且C22∶6n-3(DHA)/C20∶5n-3(EPA)均为1.1的6种等氮等能... 为研究饲料中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对三疣梭子蟹幼蟹生长性能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本试验配制了n-3 HUFA含量分别为0.74%、1.14%、1.55%、1.94%、2.35%、2.76%(干物质基础),且C22∶6n-3(DHA)/C20∶5n-3(EPA)均为1.1的6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以初始体重为2.20 g左右的三疣梭子蟹幼蟹为研究对象,在室外水泥池中采用单体筐养方式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每种试验饲料投喂60只幼蟹,每20只幼蟹作为1个重复。结果表明:2.35%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蜕壳率均为最高,其中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0.74%、1.14%和1.55%组(P<0.05),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蜕壳率显著高于0.74%、1.14%和1.94%组(P<0.05)。饲料中n-3 HUFA含量对肝胰腺指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各组幼蟹的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0.74%组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幼蟹肌肉及肝胰腺中的脂肪酸组成受到饲料中n-3 HUFA含量的影响,肌肉和肝胰腺中n-3 HUFA含量与饲料中n-3 HUFA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回归分析估测出三疣梭子蟹幼蟹饲料中n-3HUFA的最适含量为2.357%(干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不饱和脂肪酸 三疣梭子蟹 生长性能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富集纯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吴彩娥 许克勇 李元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5-49,共5页
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一类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随着对其生理功能的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富集纯化的研究也成为热点。主要介绍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纯化方法,并对植物种子中α-亚... 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一类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随着对其生理功能的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富集纯化的研究也成为热点。主要介绍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纯化方法,并对植物种子中α-亚麻酸的富集以及鱼油中DHA和EPA富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a-亚麻酸 DHA EPA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