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读图时代教科书图文互释的学理基础、育人价值及实践路向
被引量:
1
1
作者
任强
刘梦冰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4,共6页
读图时代教科书中的图文互释是将嵌入教科书中的知识进行图文联袂表意,以达到图文协同育人的目的。审视教科书中图文互释的逻辑起点和表征样态,并基于此阐释图文“异质互渗-互渗同构”的内在机理发现,教科书中的图文互释蕴含着“语图传...
读图时代教科书中的图文互释是将嵌入教科书中的知识进行图文联袂表意,以达到图文协同育人的目的。审视教科书中图文互释的逻辑起点和表征样态,并基于此阐释图文“异质互渗-互渗同构”的内在机理发现,教科书中的图文互释蕴含着“语图传意以求真”的认知价值、“语图载道以向善”的伦理价值和“语图立美以尚美”的审美价值。实现教科书图文互释的育人价值,要构筑多元主体互动参与的图文编绘设计,规范图文兼具的系统化编审评价标准,创新数智技术赋能图文融合的新模式,加强学生视觉素养和读图能力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图时代
教科书图文关系
图文互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图文互释下唐代“山水之变”的厘析与辨正——兼论吴道子在山水画史中的隐匿
2
作者
肖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7,209,共8页
“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出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在厘清唐代画史中“山水”与“山水画”真实意涵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认识吴道子写貌蜀道嘉陵江水对唐代“山水之变”起到的重要作用,使得这一时期的山水图式从以山为主的刻...
“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出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在厘清唐代画史中“山水”与“山水画”真实意涵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认识吴道子写貌蜀道嘉陵江水对唐代“山水之变”起到的重要作用,使得这一时期的山水图式从以山为主的刻画转向山水共分的描绘,又经由李昭道进一步发展出“海图”之妙,此乃对唐代“山水之变”的“始”与“成”的合理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文互释
山水之变
山水
松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中的“跨界取譬”传统鸟瞰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桂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34,共8页
在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中,人们常常跨界性地攀附或援引史传、古文、绘画与戏剧等诸文类的专门性术语,以裨补难以自足言说的缺憾,从而形成"拟于史传"、"拟于古文"、"拟于绘画"、"拟于戏剧"等"...
在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中,人们常常跨界性地攀附或援引史传、古文、绘画与戏剧等诸文类的专门性术语,以裨补难以自足言说的缺憾,从而形成"拟于史传"、"拟于古文"、"拟于绘画"、"拟于戏剧"等"跨界取譬"的修辞批评传统。这种批评传统既针对叙事文本,也针对写人文本。针对写人文本的各种批评术语又常常围绕两个关键词形成会通:一是小说与绘画、古文、戏剧等诸文体所共享的"代言"理论,二是凸显传统小说人物角色表演特征的"态"这一重要范畴。这种传统小说批评既有利于评论者便捷地阐释与评批小说文本,又有益于读者准确地理解并把握小说较之绘画等其他文类在叙事、写人方面的文体优势,还便于当今研究者据此顺藤摸瓜、探本求源,以更好地清点或整理中国的叙事、写人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互参
跨界研究
取譬批评
话语会通
互相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图时代教科书图文互释的学理基础、育人价值及实践路向
被引量:
1
1
作者
任强
刘梦冰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4,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教育学一般项目“‘双减’政策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变革策略研究”(BHA220131)。
文摘
读图时代教科书中的图文互释是将嵌入教科书中的知识进行图文联袂表意,以达到图文协同育人的目的。审视教科书中图文互释的逻辑起点和表征样态,并基于此阐释图文“异质互渗-互渗同构”的内在机理发现,教科书中的图文互释蕴含着“语图传意以求真”的认知价值、“语图载道以向善”的伦理价值和“语图立美以尚美”的审美价值。实现教科书图文互释的育人价值,要构筑多元主体互动参与的图文编绘设计,规范图文兼具的系统化编审评价标准,创新数智技术赋能图文融合的新模式,加强学生视觉素养和读图能力的培育。
关键词
读图时代
教科书图文关系
图文互释
Keywords
the era
of
image rea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
and
image in
text
book
mutual
interpretation
of
text
and
image
分类号
G423.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图文互释下唐代“山水之变”的厘析与辨正——兼论吴道子在山水画史中的隐匿
2
作者
肖雪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艺术研究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7,209,共8页
文摘
“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出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在厘清唐代画史中“山水”与“山水画”真实意涵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认识吴道子写貌蜀道嘉陵江水对唐代“山水之变”起到的重要作用,使得这一时期的山水图式从以山为主的刻画转向山水共分的描绘,又经由李昭道进一步发展出“海图”之妙,此乃对唐代“山水之变”的“始”与“成”的合理推测。
关键词
图文互释
山水之变
山水
松石
Keywords
mutual interpretation of graphics and text
shanshui change
shanshui(mountains
and
waters)
pine
and
stone
分类号
J209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中的“跨界取譬”传统鸟瞰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桂奎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34,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修辞批评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小说写人研究"
项目编号:07BZW029
文摘
在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中,人们常常跨界性地攀附或援引史传、古文、绘画与戏剧等诸文类的专门性术语,以裨补难以自足言说的缺憾,从而形成"拟于史传"、"拟于古文"、"拟于绘画"、"拟于戏剧"等"跨界取譬"的修辞批评传统。这种批评传统既针对叙事文本,也针对写人文本。针对写人文本的各种批评术语又常常围绕两个关键词形成会通:一是小说与绘画、古文、戏剧等诸文体所共享的"代言"理论,二是凸显传统小说人物角色表演特征的"态"这一重要范畴。这种传统小说批评既有利于评论者便捷地阐释与评批小说文本,又有益于读者准确地理解并把握小说较之绘画等其他文类在叙事、写人方面的文体优势,还便于当今研究者据此顺藤摸瓜、探本求源,以更好地清点或整理中国的叙事、写人传统。
关键词
文体互参
跨界研究
取譬批评
话语会通
互相阐释
Keywords
penetration
of
text
study across discipline
"Example across Discipline"
connection
of
speech
mutual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读图时代教科书图文互释的学理基础、育人价值及实践路向
任强
刘梦冰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图文互释下唐代“山水之变”的厘析与辨正——兼论吴道子在山水画史中的隐匿
肖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中的“跨界取譬”传统鸟瞰
李桂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