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伊斯兰教汉文典籍的时代诠释与当代价值
1
作者 敏俊卿 李如东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8,共10页
明清时期,以王岱與、马注、刘智、马德新等为代表的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家的伊儒会通活动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历史经验。历史地看,宗教中国化的程度与宗教典籍阐释的中国化水平和深度紧密相关。伊斯兰教汉文典籍在新时代伊斯兰教中国化... 明清时期,以王岱與、马注、刘智、马德新等为代表的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家的伊儒会通活动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历史经验。历史地看,宗教中国化的程度与宗教典籍阐释的中国化水平和深度紧密相关。伊斯兰教汉文典籍在新时代伊斯兰教中国化工作中产生实际引导力与广泛影响力,关键在于重视伊斯兰教汉文典籍在建构中国特色伊斯兰教阐释体系中的重要价值,通过时代化、通俗化的诠释,使其融入我国伊斯兰教高质量解经讲经之中,引导普通信众认知、认同,并转化为自觉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伊儒会通 时代诠释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天主教汉文小说《儒交信》论略
2
作者 王乙珈 孙逊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6-204,327,共9页
早期天主教传教士马若瑟的汉文小说《儒交信》〔1〕自于法国巴黎图书馆东方稿本部发现后,前贤所论大都止步于法藏作者手稿,而对后期出现的徐家汇藏书楼抄本及河北献县天主堂排印本缺乏相应研究。本文对《儒交信》三个版本作了详细的比勘... 早期天主教传教士马若瑟的汉文小说《儒交信》〔1〕自于法国巴黎图书馆东方稿本部发现后,前贤所论大都止步于法藏作者手稿,而对后期出现的徐家汇藏书楼抄本及河北献县天主堂排印本缺乏相应研究。本文对《儒交信》三个版本作了详细的比勘,在此基础上,就作者和成书时间作了初步的考订,并就小说的叙事策略、文体特征和结构形式作了粗浅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交信》 版本考辨 儒耶互释 对话体 “爻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