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滑坡灾害易发性制图研究:多种机器学习模型的对比 被引量:5
1
作者 曹文庚 潘登 +3 位作者 徐郅杰 张文培 任宇 南天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河南省具有复杂的地貌类型,面临着频繁发生滑坡灾害的挑战,因此进行高效准确的滑坡易发性制图对于地方政府和居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滑坡易发性制图研究中,如何选取适合河南省滑坡灾害数据集的机器学习模型、提高评价精度的对比研究... 河南省具有复杂的地貌类型,面临着频繁发生滑坡灾害的挑战,因此进行高效准确的滑坡易发性制图对于地方政府和居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滑坡易发性制图研究中,如何选取适合河南省滑坡灾害数据集的机器学习模型、提高评价精度的对比研究仍需进一步开展。以河南省为研究区,收集滑坡数据并编录成滑坡灾害数据库。通过递归特征消除法筛选出对滑坡相对影响最高的11个因子(坡度、高程、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土地覆盖、岩性、土壤类型、降水量、道路密度、河流密度、断裂带密度)整合成空间数据集,训练多层感知机(ML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RF)、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并使用接收者受试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个模型性能,制作高精度滑坡易发性分区图。研究结果表明,多层感知机模型对河南省滑坡灾害数据集适配性最强,AUC达到0.95。相较于支持向量机、极端梯度提升和随机森林模型,MLP模型预测的滑坡灾害高易发区的面积占比最小,能更精确地识别潜在滑坡灾害高风险区域。预测的极高和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豫西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因素对河南省滑坡灾害发育具有主导作用。研究成果可为大尺度区域开展高精度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多层感知机 机器学习 易发性制图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时频域学习的多元长时间序列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衡红军 李怡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42,共15页
针对现有多元长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仅利用单周期尺度时域信息无法捕捉序列的长期时间依赖关系,二是难以捕捉到有效的多元依赖关系。基于多层感知机,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时频域学习的多元长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模型... 针对现有多元长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仅利用单周期尺度时域信息无法捕捉序列的长期时间依赖关系,二是难以捕捉到有效的多元依赖关系。基于多层感知机,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时频域学习的多元长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模型首先基于傅里叶变换自适应寻找序列的不同周期作为多个尺度;然后针对每个尺度,通过序列分解,分别进行时域和频域两阶段的学习,获取序列的局部和全局时间依赖关系;随后再依据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自适应建模多元序列的变量依赖关系;最后,对各尺度中不同的序列分解项应用不同的聚合方法,实现多尺度信息的互补融合。在七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模型在超过90%的测试中位于最优或次优水平。与基于序列分解的线性模型DLinear相比,MSE实现了11%的平均降低和49.22%的最大降低,MAE实现了10%的平均降低和33.03%的最大降低。此外,模型在有效提升预测精度的同时,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时间序列 时频域 多尺度 序列分解 多层感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钻进中页岩小层结构元素录井智能实时识别
3
作者 夏国勇 彭仕轩 +5 位作者 陆林超 欧成华 权昊森 倪根生 邱前程 马韶光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8-513,共6页
当前,水平井钻进中页岩小层结构需要依靠导向师利用元素录井曲线特征人工识别,常因页岩小层厚度小、导向师经验不足,井底位置判断失误,造成水平井出靶。为此,建立了页岩小层结构元素录井智能实时识别技术。该技术输入元素录井数据,利用... 当前,水平井钻进中页岩小层结构需要依靠导向师利用元素录井曲线特征人工识别,常因页岩小层厚度小、导向师经验不足,井底位置判断失误,造成水平井出靶。为此,建立了页岩小层结构元素录井智能实时识别技术。该技术输入元素录井数据,利用残差多层感知机算法,采用“1+u”个算法模型,依靠从页岩小层到小层结构的二级识别策略,实施水平井钻进中页岩小层结构元素录井的智能实时识别。此外,设计了以当前井元素数据为核心、迭代式更新计算的“一次训练,一次预测”工作流程,以适应不同地域、同一页岩小层元素特征间的差异性。应用该技术完成了川南泸州页岩气区的水平井钻进导向,证实了技术的可靠性、适用性、实时性,以及相较于人工分析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地质导向 元素录井 小层识别 残差多层感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HO-MLP神经网络的变工况下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4
作者 蒋章雷 郑威 +3 位作者 门大超 刘秀丽 查振栋 李子涵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5,共7页
针对变工况下齿轮箱故障信号复杂多变导致故障诊断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哈里斯鹰优化器(Harris hawk optimizer,HHO)优化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ion,ML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均方根-均值(root mean square-m... 针对变工况下齿轮箱故障信号复杂多变导致故障诊断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哈里斯鹰优化器(Harris hawk optimizer,HHO)优化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ion,ML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均方根-均值(root mean square-mean,RMS-MEAN)方法对齿轮箱故障振动信号进行预处理,以降低随机变工况对不同振动信号的影响;其次,引入变工况修正因子k,利用HHO对MLP的超参数进行自动优化,增强振动信号中的周期性特征,构造变工况下最优的MLP网络结构;最后,将特征增强数据输入HHO-MLP中进行故障诊断。通过MCC5-THU齿轮箱故障数据集验证,该方法在变工况下对齿轮箱故障的诊断性能显著优于其他模型,故障分类的准确率可达97.5%,这说明了其在变工况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变工况 哈里斯鹰优化器 多层感知机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模型并联的复杂时序预测方法
5
作者 郑洪英 夏林中 刘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341,共8页
传统时序预测模型通常仅关注捕捉复杂时序中的趋势和模式,而忽略了变量间的相互作用,限制了该模型在复杂时序预测中应用.提出一种Dualformer双模型并联方案,该模型并联iTransformer(inverted transformer)和PatchTST(patch time series ... 传统时序预测模型通常仅关注捕捉复杂时序中的趋势和模式,而忽略了变量间的相互作用,限制了该模型在复杂时序预测中应用.提出一种Dualformer双模型并联方案,该模型并联iTransformer(inverted transformer)和PatchTST(patch time series transformer),通过激活函数替代前馈神经网络,并通过多层感知机计算输出结果.Dualformer利用注意力机制同时捕捉复杂时序中的时间维度和变量维度信息,关注时间趋势与多变量交互.实验结果显示,Dualformer在复杂时序预测效果上显著优于对比模型iTransformer、PatchTST和DLinear(decomposition linear),在实际应用中可显著提高复杂时序预测的准确度,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复杂时序预测 注意力机制 多层感知机 Dual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感知机-注意力模型的功耗预测算法
6
作者 敬超 全育涛 陈艳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46-2655,共10页
虽然异构计算系统的应用可以加快神经网络参数的处理,但系统功耗也随之剧增。良好的功耗预测方法是异构系统优化功耗和处理多类型工作负载的基础,基于此,通过改进多层感知机-注意力模型,提出一种面向CPU/GPU异构计算系统多类型工作负载... 虽然异构计算系统的应用可以加快神经网络参数的处理,但系统功耗也随之剧增。良好的功耗预测方法是异构系统优化功耗和处理多类型工作负载的基础,基于此,通过改进多层感知机-注意力模型,提出一种面向CPU/GPU异构计算系统多类型工作负载的功耗预测算法。首先,考虑服务器功耗与系统特征,建立一种基于特征的工作负载功耗模型;其次,针对现有的功耗预测算法不能解决系统特征与系统功耗之间的长程依赖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多层感知机-注意力模型的功耗预测算法Prophet,该算法改进多层感知机实现各个时刻的系统特征的提取,并使用注意力机制综合这些特征,从而有效解决系统特征与系统功耗之间的长程依赖问题;最后,在实际系统中开展相关实验,将所提算法分别与MLSTM_PM(Power consumption Model based on Multi-layer Long Short-Term Memory)和ENN_PM(Power consumption Model based on Elman Neural Network)等功耗预测算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Prophet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准性,与MLSTM_PM算法相比,在工作负载blk、memtest和busspd上将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降低了1.22、1.01和0.93个百分点,并且具有较低的复杂度,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计算系统 负载特征 多层感知机 注意力机制 功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估计的车辆横摆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7
作者 寇发荣 常航涛 +1 位作者 王倩磊 方博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0,127,共7页
针对车辆横摆稳定性分析过程中状态参数难以获取、分析结果单一等问题,建立了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作为横摆稳定性分析和状态估计的参考模型;采用质心侧偏角及其角速度构建相平面,以分析车辆横摆稳定性,设计了基于多层感知机的工况自适应相... 针对车辆横摆稳定性分析过程中状态参数难以获取、分析结果单一等问题,建立了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作为横摆稳定性分析和状态估计的参考模型;采用质心侧偏角及其角速度构建相平面,以分析车辆横摆稳定性,设计了基于多层感知机的工况自适应相平面稳定域,根据车辆实时状态及相平面稳定域构建横摆稳定性评价指标——横摆稳定度;设计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车辆状态估计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估计的车辆横摆稳定性分析方法;在双移线工况下进行100 km/h仿真试验与30 km/h实车试验,验证所提出的横摆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结果表明:基于状态估计的横摆稳定性分析方法的质心侧偏角估计平均误差小于0.1°,纵向速度估计平均误差小于0.03 m/s,该方法能够根据估计的车辆状态参数输入将横摆稳定性量化到0~1上,体现车辆横摆稳定性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摆稳定性 车辆状态估计 相平面法 扩展卡尔曼滤波 多层感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多层感知机的挤压铸件性能预测研究
8
作者 邓建新 农张华 +1 位作者 尹政 戴博林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0-383,共14页
为了基于更少的试验样本数据来更准确地预测铸件性能,提出基于已有数据和迁移多层感知机的挤压铸件性能预测方法。首先基于预测的铸件性能,从材料、工艺参数、铸件性能等方面设计数据迁移规则,筛选出最适合迁移的历史铸件数据,在此基础... 为了基于更少的试验样本数据来更准确地预测铸件性能,提出基于已有数据和迁移多层感知机的挤压铸件性能预测方法。首先基于预测的铸件性能,从材料、工艺参数、铸件性能等方面设计数据迁移规则,筛选出最适合迁移的历史铸件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工艺参数与性能间的贝叶斯优化的预训练多层感知机模型,然后引入少量目标铸件试验数据,通过冻结-微调隐藏层参数的迁移策略,最终建立面向新铸件的性能预测模型。应用实例表明,迁移模型的平均预测误差相对基模型最大可降低80.46%。与现有基于单一铸件数据的预测模型相比,所提方法运用历史案例,实现了工艺参数与铸件性能间的知识迁移,进一步降低了对训练样本的需求,从而减少新铸件的试验次数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铸件 性能预测 迁移学习 多层感知机 贝叶斯优化 少样本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数据特征深度挖掘的快速图书检索算法
9
作者 窦淑庆 刘思豆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37-142,共6页
针对传统图书推荐系统所得到的计算结果滞后于实时需求且准确性较低的缺陷,文中基于用户画像数据,提出一种快速图书检索算法。该算法在用户画像构建部分对静态属性抽取和动态标签行为进行建模。在图书特征提取模型中,使用BERT-Word2Vec... 针对传统图书推荐系统所得到的计算结果滞后于实时需求且准确性较低的缺陷,文中基于用户画像数据,提出一种快速图书检索算法。该算法在用户画像构建部分对静态属性抽取和动态标签行为进行建模。在图书特征提取模型中,使用BERT-Word2Vec作为基础框架进行多模态特征提取,并利用双塔深度匹配模型构建了用户MLP塔和图书改进CNN塔,对特征进行充分细致的多维分析。模型通过将实时反馈机制Kafka-Redis流处理算法与会话注意力加权融合,最终实现了场景化的推荐。实验测试结果显示,NDCG@10指标较最优基准提升了约21.0%,行为反馈延迟在峰值500 QPS流量下小于等于3.5 s。表明所提算法能够为知识服务场景提供兼具准确性、时效性与场景适应性的信息推荐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画像 双向编码器表示技术 双塔深度匹配模型 多层感知器 卷积神经网络 推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感知机模型的长三角水稻种植区净生态系统碳通量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席闻阳 何建军 +2 位作者 王智麟 郭立峰 李亚荣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200,共10页
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典型的水稻种植区,其碳源汇对区域气候和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与各个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发现NEE与太阳短波辐射的... 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典型的水稻种植区,其碳源汇对区域气候和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与各个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发现NEE与太阳短波辐射的相关性最强,其次与湿度相关参量(饱和水汽压差、相对湿度)等呈现较强的相关性。同时,NEE与太阳辐射、气温、湿度因子、风速和摩擦速度的相关性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利用NEE和气象观测数据构建了长三角水稻下垫面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NEE模拟模型,评估了模型的模拟效果及其时空稳定性。构建的MLP模型能较好地拟合NEE,训练集模拟的NEE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88,均方根误差为5.34μmol·m^(-2)·s^(-1);MLP模型在模拟长三角水稻季NEE时表现良好,在东台和寿县站点的模拟NEE结果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78,模型具有较好的时空稳定性;MLP模型模拟白天平均NEE的效果好于夜间平均NEE的效果。研究结果揭示了影响水稻碳循环的主要气象因子,为认识长三角水稻种植区碳循环时空分布特征提供支撑,对准确评估全球和区域碳通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MLP模型 NEE 长江三角洲地区 水稻种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感知机模型的稻麦双变量精准施肥机排肥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印炎 辛亚鹏 +3 位作者 汪小旵 郑恩来 沈成 张昭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1-60,共10页
变量施肥是实施精准农业的重要技术途径,转速、开度双重调节的外槽轮式变量施肥方式是稻麦轮作区作物施肥的典型方式。针对目前变量施肥机控制系统响应速度慢、预测模型不准确,引起排肥量误差大、成效不显著的问题,该研究基于自主研制... 变量施肥是实施精准农业的重要技术途径,转速、开度双重调节的外槽轮式变量施肥方式是稻麦轮作区作物施肥的典型方式。针对目前变量施肥机控制系统响应速度慢、预测模型不准确,引起排肥量误差大、成效不显著的问题,该研究基于自主研制的稻麦双变量精准施肥机,运用数理统计和机器学习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感知人工神经网络的排肥量预测模型,并对其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验证。通过分析莱维飞行算法(levy flight algorithm,LFA)、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和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的算法机理,结合开度-转速双变量排肥方法,构建LFA-PSO-MLP(LPM)排肥量预测模型;引入开度-转速-排肥量关系模型,利用归一化、正则化等方式改善算法结构,开展参数优化和模型训练,并对比MLP和PSO-MLP模型,得到LFA-PSO-MLP排肥量最优预测模型;构建ILPM(inverse LFA-PSO-MLP)预测模型作为施肥机的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目标排肥量快速计算所需开度和转速。试验结果表明:LFA-PSO-MLP模型在拟合50次左右收敛,拟合500次后的R2值为0.999,平均相对误差(average relative error,ARE)为1.83%,均优于其他两种模型。LPM验证集验证试验中,预测值与验证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47%,田间试验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49%;ILPM验证试验中,转速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82%,目标排肥量与实际排肥量的最大相对误差为7.26%,平均相对误差为6.09%,施肥机排肥效果较好。所提模型能够在保证排肥量预测精度的同时提升运算效率,实现快速、精准、高效的变量施肥,改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粒子群 莱维飞行 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 双变量排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olmogorov-Arnold网络的节点分类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立宁 冯文刚 刘钊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5-656,共12页
多数图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可学习权重加固定激活函数的方式提取图数据的特征信息,采用不同激活函数时对模型性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olmogorov-Arnold网络(KAN)的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G-KAN,无需特定的激活函数... 多数图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可学习权重加固定激活函数的方式提取图数据的特征信息,采用不同激活函数时对模型性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olmogorov-Arnold网络(KAN)的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G-KAN,无需特定的激活函数和显式的节点信息传递策略,通过KAN动态学习激活函数,并引入节点相似度引导的对比损失隐式提取原始图特征信息。G-KAN通过线性层将图数据映射到特征空间,通过KAN层提取输入数据中的潜在特征,通过线性层和Softmax函数将KAN层的输出映射为节点标签的概率分布,并引入对比损失对KAN层的输出进行优化,推动高相似度节点彼此接近、低相似度节点彼此远离。在节点分类任务中,G-KAN优于当前较为先进的基线模型,特别是在BlogCatalog数据集上,G-KAN的Micro-F1和Macro-F1相较图卷积网络(GCN)提高了50.42和52.84个百分点。在激活函数对比实验中,引入KAN的方法不仅优于采用不同激活函数的变体,对不同数据集的泛化能力也更强。上述实验结果表明,G-KAN采用的可学习激活函数策略能够提高全连接神经网络的表征能力,使生成的低维节点表示具有更高的区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网络 多层感知机 Kolmogorov-Arnold网络 对比学习 节点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动态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多层感知机语音情感识别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雨萌 张欣 +1 位作者 高谋 赵虎林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5-1075,共11页
语音情感识别技术通过分析语音信号推断说话者情绪,增强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智能性。然而,现有模型往往忽视时频语义信息,影响识别准确性。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动态卷积与注意力机制的多层感知机模型,显著提高了情感识别的准确度及信息... 语音情感识别技术通过分析语音信号推断说话者情绪,增强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智能性。然而,现有模型往往忽视时频语义信息,影响识别准确性。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动态卷积与注意力机制的多层感知机模型,显著提高了情感识别的准确度及信息利用效率。将输入的语音信号转化为梅尔频谱图,捕捉信号细节变化,更贴切地反映人类对声音的感知,为后续特征提取奠定了基础。通过词元化处理将梅尔频谱图转化为词元,降低了数据的复杂性。借助动态卷积与分离注意力机制高效提取关键的时频特征。一方面,动态卷积能够适应不同时间和频率上的尺度变化,优化了特征捕捉效率;另一方面,分离注意力机制增强了模型对关键信息的聚焦能力,有效提升了模型对特征的表达能力。结合动态卷积与分离注意力机制的优势,该模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提取关键声学特征,从而实现了更高效、更精准的情感识别。在RAVDESS、EmoDB和CASIA三个语音情感数据库上的测试显示,模型识别准确率显著优于现有技术,达到86.11%、95.33%和82.92%。这验证了模型在复杂情感识别任务的高效性和准确性,以及动态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情感识别 梅尔频谱图 多层感知机 动态卷积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眼动样本生成及识别
14
作者 谭雪青 宋军 +1 位作者 张慢慢 臧传丽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3,共9页
目的生成式和传统人工智能模型是信息时代的关键工具。在这些技术的助力下,眼动过程的样本生成与识别显得尤为关键,它已成为深入研究认知机制的重要手段。为了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眼动技术领域的应用发展,解决眼动样本生成及因网络深... 目的生成式和传统人工智能模型是信息时代的关键工具。在这些技术的助力下,眼动过程的样本生成与识别显得尤为关键,它已成为深入研究认知机制的重要手段。为了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眼动技术领域的应用发展,解决眼动样本生成及因网络深度增加而导致的不透明性和不可解释性问题,并深入挖掘与幼儿语言发展相关的眼动数据,方法采集4~6岁幼儿理解不同焦点结构的眼动数据,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和传统模型-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识别眼动模式的发展差异并尝试生成新样本,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混淆矩阵对生成式数据集进行解释。结果结果表明:(1)VAE生成的4岁组、5岁组和6岁组幼儿眼动数据集精度高于MINIST数据集(mixed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database),且与MLP分析结果一致,具有准确性、多样性和一定的可解释性;(2)生成式眼动数据及混淆矩阵结果表明,在无焦点结构句式中,幼儿在4~5岁、5~6岁两个阶段理解水平均有提升,而宾语焦点结构和主语焦点结构的眼动特征在4~5岁变化较小,5~6岁变化较大,说明幼儿对焦点结构的理解在5岁是一个关键期,这符合幼儿焦点结构理解发展规律。结论提出的人工智能耦合分析方法,具备有效识别眼动特征发展模式的能力,并能据此生成可靠的新样本。这一方法不仅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眼动技术的融合开辟了新的途径,而且为复杂语言理解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变分自编码器 多层感知器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P-MINLP的发电机组干湿联合冷却系统运行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尧 曹越 +1 位作者 陈然璟 司风琪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30,共10页
“双碳”背景下,发电机组作为消纳新能源的调节性电源,对其发电灵活性提出了重大挑战。干湿联合冷却系统是保证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系统,急需对该系统的运行策略进行优化以提高其灵活性和经济性。以某660 MW发电机组的干湿联... “双碳”背景下,发电机组作为消纳新能源的调节性电源,对其发电灵活性提出了重大挑战。干湿联合冷却系统是保证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系统,急需对该系统的运行策略进行优化以提高其灵活性和经济性。以某660 MW发电机组的干湿联合冷却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预测干湿联合冷却系统冷却水出水温度的多层感知机(MLP)神经网络模型,并根据实际运行条件的限制建立并线性化处理了干湿联合冷却系统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通过求解MLP-MINLP优化模型获得了各工况下干湿联合冷却系统变频风机运行的最优策略,实现了降低干湿联合冷却系统耗电量的目标。结果表明:优化变频风机配置后总功率显著降低约11.16%,变频风机异频运行策略可使总功率有限降低约3.62%~5.38%。MLP-MINLP优化模型可实现干湿联合冷却系统的灵活、经济运行,为干湿联合冷却系统运行优化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联合冷却系统 变频风机 多层感知机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MLP的RH精炼终点温度预报模型开发与应用
16
作者 施树蓉 韩啸 +2 位作者 胡倩倩 何志军 辛宇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5,共6页
建立RH精炼终点钢液温度预报模型,有效控制RH终点钢液温度,有利于降低钢铁生产成本,提高钢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采集某钢厂RH精炼实际生产数据,对生产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递归特征消除法选择对RH钢液温度影响度高的生产工艺关键参数作... 建立RH精炼终点钢液温度预报模型,有效控制RH终点钢液温度,有利于降低钢铁生产成本,提高钢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采集某钢厂RH精炼实际生产数据,对生产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递归特征消除法选择对RH钢液温度影响度高的生产工艺关键参数作为特征集,利用BO和PSO算法优化MLP模型提高了钢水终点温度预测精度和鲁棒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SO-MLP的RH精炼终点钢液预测模型的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4和1.67,误差绝对值≤3℃的命中率为94%;模型现场应用过程中误差绝对值≤3℃的命中率≥96.86%。该模型的应用为RH生产过程中的钢液温度控制提供准确可靠的支撑,有助于优化工艺参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精炼 MLP模型 PSO优化算法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ShuffleNet V1算法的咖啡豆分级方法研究
17
作者 赵玉清 焦雨杰 +3 位作者 李宏 王天允 李嘉舜 张悦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4-203,共10页
针对目前咖啡豆存在分级困难、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ShuffleNet V1咖啡豆分级模型(ECA—ShuffleNet MLP)。模型以ShuffleNet V1为主干网络,删去输入层的最大池化层,在ShuffleNet Unit第二个普通卷积后加入ECA注... 针对目前咖啡豆存在分级困难、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ShuffleNet V1咖啡豆分级模型(ECA—ShuffleNet MLP)。模型以ShuffleNet V1为主干网络,删去输入层的最大池化层,在ShuffleNet Unit第二个普通卷积后加入ECA注意力机制,同时添加一个多层感知器模块(MLP)作为分类头,并采用Fusion Loss作为损失函数。相比AlexNet、VGG16、MobileNet V1、MobileNet V2、ResNet34和ResNet50模型,在自建咖啡豆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ECA—ShuffleNeMLP模型的咖啡豆分级平均准确率为97.84%,分别提高8.49、5.41、3.85、2.71、4.16和3.20个百分点。在公开咖啡豆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ECA—ShuffleNet MLP模型分级平均准确率分别提高3.75、1.00、10.00、2.75、0.08和1.25个百分点。在自制咖啡豆分级分拣试验平台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当输送带运行速度为50 mm/s时,识别准确率和抓取成功率为84.00%和82.67%。ECA—ShuffleNet MLP模型具有分级准确率高和模型轻量化的优点,易于部署在硬件设备上,具有较好的泛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豆 深度学习 分级 注意力机制 多层感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GE与基于神经网络分支预测器的比较与分析
18
作者 郑伟巍 郑重 +1 位作者 陈微 陆洪毅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64-1380,共17页
随着处理器性能需求的不断增长,超标量和深度流水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微处理器中,从而提升指令执行的并行性。然而,程序中的条件分支指令对流水线的连续执行构成了挑战,限制了指令并行执行的能力。为解决这一控制冒险问题,分支预测... 随着处理器性能需求的不断增长,超标量和深度流水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微处理器中,从而提升指令执行的并行性。然而,程序中的条件分支指令对流水线的连续执行构成了挑战,限制了指令并行执行的能力。为解决这一控制冒险问题,分支预测技术应运而生,其核心在于预先推测分支指令的跳转方向和地址,进而最小化因分支指令引起的流水线停顿延迟。基于统一的性能评估框架,对比分析了当前主流的基于TAGE的分支预测器和基于神经网络的分支预测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分支预测器对特定轨迹存在不同的偏好性,融合多种预测机制或可以进一步挖掘预测潜能。同时,执行任务上下文对分支预测性能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多进程环境中。此外,实验还发现当前CNN预测器在处理复杂分支时的性能不稳定,整体表现未能超越基准TAGE-SC-L预测器,仍需继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预测 TAGE 神经网络 感知机 CN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Net:融合多层感知机和卷积的轻量级病变区域分割网络
19
作者 申华磊 上官国庆 +2 位作者 袁成雨 陈艳浩 刘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3,共8页
针对现有医学图像分割网络存在计算量大、对硬件资源要求高和推理速度慢等不足,提出一种轻量级快速分割网络MCNet.MCNet采用编码器-解码器架构,使用多层感知机(MLP)和卷积分别提取并融合医学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以减少网络参数量... 针对现有医学图像分割网络存在计算量大、对硬件资源要求高和推理速度慢等不足,提出一种轻量级快速分割网络MCNet.MCNet采用编码器-解码器架构,使用多层感知机(MLP)和卷积分别提取并融合医学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以减少网络参数量并提高分割精度.在编码阶段使用卷积分支和多层感知机分支分别提取多尺度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通过跳跃连接融合这些特征并送入解码器.在解码阶段使用注意力门控机制进行特征增强.在BUSI和ISIC2018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和当前最优方法相比,MCNet的Dice相似系数和均交并比在BUSI数据集上分别提高0.11%和0.09%、在ISIC2018数据集上分别提高0.64%和0.95%.同时,MCNet显著减少了网络参数量、降低了浮点运算次数并缩短了CPU推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分割 深度神经网络 多层感知机(MLP) 轻量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监督自适应抽样与改进孪生网络结合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
20
作者 尹梓诺 陈鸿昶 +2 位作者 马海龙 胡涛 白禄鑫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11-2224,共14页
针对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受流量数据类别不平衡的影响检测性能较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无监督自适应抽样与改进孪生网络结合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首先,设计基于K-medoids的自适应小样本抽样算法(KAFS),利用无监... 针对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受流量数据类别不平衡的影响检测性能较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无监督自适应抽样与改进孪生网络结合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首先,设计基于K-medoids的自适应小样本抽样算法(KAFS),利用无监督聚类对各类流量动态自适应地抽取更具代表性的少量样本,使正常和攻击流量均衡,提高训练小样本学习模型的数据质量。然后,构建具有鲁棒损失函数的孪生多层感知机(SMLP)模型用于流量异常检测,该模型利用两个相同结构的多层感知机对训练集中的成对流量样本进行训练,捕捉跨流量特征的非线性关系,学习流量数据的异同,进一步提高对攻击流量的分类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CICIDS2017和CICIDS2018数据集上的检测准确率分别可达99.80%和98.26%。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对未知攻击的检出率分别提高了至少2.85%和1.73%,有效提升流量异常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异常检测 类别不平衡 自适应抽样 孪生多层感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