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落叶松林木冠幅模型与林分密度模型及其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曾伟生 杨学云 蒲莹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0,共8页
【目的】研建林木冠幅模型、林分密度模型及其联立模型,探究林木冠幅模型与林分密度模型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林分密度管理和指导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在全国范围内代表性采集的600株落叶松样木调查数据和第九次全国... 【目的】研建林木冠幅模型、林分密度模型及其联立模型,探究林木冠幅模型与林分密度模型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林分密度管理和指导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在全国范围内代表性采集的600株落叶松样木调查数据和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1273个天然落叶松林样地调查数据,采用非线性回归和对数回归估计方法,分别建立了落叶松林木冠幅模型和林分密度模型;在分析二者之间内在相关性的基础上,采用含哑变量的多元非线性回归估计方法,建立了林木冠幅和林分密度联立模型,并确定了最大林分密度线。【结果】林木冠幅与胸径呈正相关,落叶松林木冠幅模型的确定系数R2在0.76以上,估计值的标准误SEE为1.03 m,平均预估误差MPE为2.16%;冠径比随胸径的增加而下降,从2 cm时的0.47快速下降至20 cm时的0.23,再缓慢下降至50 cm时的0.17。林分密度与平均胸径呈负相关,落叶松林分密度模型的R2达到0.88,SEE为147株·hm^(-2),MPE为2.58%;林分密度模型与林木冠幅模型的指数呈2倍负相关,根据联立模型得出的斜率参数为-1.384,可视为全国落叶松天然林自然稀疏线斜率的总体平均值。【结论】基于林分密度模型与林木冠幅模型之间的内在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估计方法求解林分密度指数的斜率参数是一条可行的新途径。该方法对研究其他树种的林分密度指数及指导林分密度管理和森林科学经营也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冠幅 林分密度 最大密度线 多元回归 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山地天然次生林群落MRT数量分类、CCA排序及多样性垂直格局 被引量:43
2
作者 钟娇娇 陈杰 +2 位作者 陈倩 姬柳婷 康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7-285,共9页
采用多元回归树(MRT)对秦岭山地天然次生林群落进行数量分类,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进行排序,分析了秦岭山地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275个样方共有种子植物195种,隶属61科128属。乔、灌、草3个层... 采用多元回归树(MRT)对秦岭山地天然次生林群落进行数量分类,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进行排序,分析了秦岭山地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275个样方共有种子植物195种,隶属61科128属。乔、灌、草3个层次物种多样性变化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单峰模型;(2)经交叉验证认为秦岭山地天然次生林群落可分为2类,Ⅰ冬瓜杨(Populus purdomii)+陇东海棠(Malus kansuensis)+蛇莓(Duchesnea indica)群落,Ⅱ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errata)+黄栌(Cotinus coggygria)+茜草(Rubia cordifolia)群落;(3) CCA排序结果揭示了群落生境的分布范围,反映出生态轴的排序意义,较好地反映秦岭山地天然次生林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其结果表明,海拔、坡向、凋落层厚度和干扰情况4个变量对该地区次生林群落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多元回归树 典范对应分析 秦岭山地 天然次生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流域沉积物ATP微生物量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杰 屠腾 +1 位作者 纪玉蕊 王莹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1-178,共8页
分析松花江流域沉积物中三磷酸腺苷(ATP)微生物量的分布,结果表明,ATP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在河流发源地及部分城市地区河流段沉积物中具有高的ATP含量,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树分析和响应模型分析)表明:ATP是沉积物的主要成... 分析松花江流域沉积物中三磷酸腺苷(ATP)微生物量的分布,结果表明,ATP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在河流发源地及部分城市地区河流段沉积物中具有高的ATP含量,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树分析和响应模型分析)表明:ATP是沉积物的主要成分性质之一,在本研究所涉及11个因子中,影响ATP分布变异的第一因子是空间位置(纬度,39.79%),然后是环境因子(总氮,18.49%;硝氮,16.24%),其中ATP随纬度呈二次曲线变化(P<0.001),与总氮呈显著正相关(P=0.027),和硝氮呈显著负相关(P<0.01).同时ATP也随有机质、总磷和海拔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P<0.05).沉积物ATP与多种营养元素及其不同形态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通过ATP活性微生物量可以反映水体环境的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 沉积物 微生物 三磷酸腺苷 多元回归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植物多样性及群落分类 被引量:53
4
作者 张荣 刘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6056-6066,共11页
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以1000m2/样地为最小观测面积,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61样地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发现92个物种,隶属于22科71属,单种科、单种属多,区系优势现象明显。草本植物占总物种数的81.5%,短命植物占43.5%,对物种丰富度和... 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以1000m2/样地为最小观测面积,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61样地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发现92个物种,隶属于22科71属,单种科、单种属多,区系优势现象明显。草本植物占总物种数的81.5%,短命植物占43.5%,对物种丰富度和盖度的空间变化起决定作用。属的区系成分分析表明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型成分占大多数,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旱生植物区系分布特征。总物种数,草本物种数,短命植物物种数与纬度显著负相关,与经度和海拔显著正相关。从南到北,总盖度、草本盖度和短命植物的盖度显著下降,灌木的盖度则增加,从西到东,总盖度、草本盖度和短命植物的盖度显著增加,而灌木的盖度则减少。采用多元回归树(Multivariate regression trees,MRT)方法,根据纬度、土壤pH值和海拔,将61样地分为4个群落。结合降水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由西到东,由南到北梯度变化所导致的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推测如果未来降水持续增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草本植物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物种丰富度 群落 区系分析 多元回归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主导环境因子解释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宇航 赵鸣飞 康慕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90,2,共8页
基于内蒙古地区草原植物群落样带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APN)、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多元回归树(MRT)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方法,探讨了群落组成、分布格局及影响其分异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如下:1)TWINSPAN将273个群落调查样方... 基于内蒙古地区草原植物群落样带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APN)、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多元回归树(MRT)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方法,探讨了群落组成、分布格局及影响其分异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如下:1)TWINSPAN将273个群落调查样方划分为8个群系级草原类型,各自代表并反映出该地区草原群落的特点;2)DCA排序结果间接地反映出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CCA排序结果较好地展示了各群落类型中优势物种的生境特征,并进一步展示了该地区草原类型、主要物种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3)DCA、MRT及CCA结果均表明,气候因素对于该地区草原植被的地域分异影响作用较大,其中水分因子的影响十分突出,特别是最湿月、最暖季节与最冷季节降水,是构成内蒙草原植被类型区域分异的决定性因素;4)MRT与CCA结合使用能进一步挖掘出更多的环境信息,为群落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环境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 群落分类与排序 多元回归树 典范对应分析 植被-环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草原土壤粗质化和养分减少伴随多年生群落转变为一年生群落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磊 宋乃平 +2 位作者 陈林 杨新国 王兴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3-189,共7页
为明晰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物种空间分布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响应,2018年在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区域,沿灰钙土内部、边缘和外部生境,基于样线法开展植被和土壤调查及采样,采用多元回归树和冗余分析相结合,探讨植物群落随土壤因子的空间变化特... 为明晰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物种空间分布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响应,2018年在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区域,沿灰钙土内部、边缘和外部生境,基于样线法开展植被和土壤调查及采样,采用多元回归树和冗余分析相结合,探讨植物群落随土壤因子的空间变化特征以及不同群落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沿灰钙土内部、外部和边缘生境:1)短花针茅+糙隐子草+披针叶黄华群落,苦豆子+白草群落逐渐转变为猪毛蒿+猪毛菜群落。2)土壤粗砂粒、有机碳和全磷含量是群落物种组成空间变化的主要控制因子。3)植物群落高度、盖度和生物量呈显著降低趋势;群落物种多样性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植物群落密度呈显著增加趋势。结论:沿灰钙土内部、边缘和外部生境,土壤粗颗粒含量增加,养分含量降低,多年生植物群落转变为一年生植物群落。相对于残存的灰钙土生境植物群落,经历过严重沙化的生境,多年生物种比例、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依然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多元回归树 分类排序 草地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社区中老年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影响因素分析及发病风险预测 被引量:13
7
作者 曾洁 柳青 林爱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4-620,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广州市中老年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交互因素,综合应用分类树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分析2013年广州社区1130例中老年体检人群的队列资料;随访1年,主结局事件... 【目的】探讨影响广州市中老年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交互因素,综合应用分类树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分析2013年广州社区1130例中老年体检人群的队列资料;随访1年,主结局事件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应用分类树模型构建交互项,最终和筛选主效应一起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模型拟合。【结果】分类树模型筛选得出8个主效应和变量之间的10个交互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得出影响脑卒中发病的主因素,其OR值分别为:主效应有高血压4.003(95%CI:1.948~8.223),重体力活(h/week)3.660(95%CI:2.203~6.079);交互项有吸烟和饮酒5.622(95%CI:2.316~13.646),吸烟和坐位时间(h/d)4.442(95%CI:2.720~7.253);ROC曲线下面积为0.892(95%CI:0.842~0.943),模型拟合比较稳定。仅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主危险因素和修正回归系数相近,ROC曲线下面积为0.753(95%CI:0.676~0.830),与构建的交互项模型相比AUC偏小。其中Z=3.86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入交互项后所建立的模型效果更好。广州中老年人群吸烟和饮酒、重体力活强度过高、高血压患者、坐位时间过长缺乏运动锻炼者会加大脑卒中发生概率,吸烟、饮酒和坐位时间(h/d)之间存在的交互作用会增加发病概率;通过模型可初步预测发病概率,进而指导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分类树 交互项构建 多因素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太岳山森林群落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慧敏 毕润成 庞春花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18-1223,共6页
研究太岳山群落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深入研究太岳山群落资源、生境和群落学特征奠定基础,亦为太岳山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以山西太岳山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从海拔1 600~2 200 m,海拔每上升100 m设置1... 研究太岳山群落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深入研究太岳山群落资源、生境和群落学特征奠定基础,亦为太岳山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以山西太岳山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从海拔1 600~2 200 m,海拔每上升100 m设置1个样地,每个样地由8个10 m×10 m的样方组成,并分别在每一个样方内取2个5 m×5 m的灌木样方和4个1m×1 m草本样方,共7个样地,50个样方。根据7个样地50个样方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树(MRT)对群落进行分类;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进行排序分析,旨在研究太岳山森林群落的植被分布格局。结果如下,(1)MRT分类将植被划分为6个群落类型。(2)太岳山森林群落样方与环境因子的CCA排序结果显示,12个环境因子对物种分布的解释量为40.78%,Monte Carlo置换检验结果显示,制约森林群落类型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海拔、坡度、坡向和土壤p H值。(3)利用偏典范对应分析(PCCA)定量分离地形、土壤及其交互作用对植被格局总体变异的影响,分析表明,土壤因子和地形因子解释了物种格局变化的40.78%,其中地形因子占13.61%,土壤因子占19.53%,地形因子与土壤因子交互作用解释的部分为7.64%。地形因子和p H值对太岳山森林群落的分布影响最大,是决定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岳山 森林群落 环境因子 多元回归树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M5'模型树和测量数据识别抽汽式机组汽耗量特性 被引量:7
9
作者 章坚民 刘登涛 +1 位作者 吴光中 张云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1-26,共6页
汽轮机组特性随着机组老化而变化,传统上采用定期现场实测,需停机和采用专门的设备与系统,费用很高,因此基于现有自动化系统历史测量数据的特性曲线识别方法十分必要。一般汽轮机组汽耗量特性具有非凸和非连续等特点,常规的多元线性回... 汽轮机组特性随着机组老化而变化,传统上采用定期现场实测,需停机和采用专门的设备与系统,费用很高,因此基于现有自动化系统历史测量数据的特性曲线识别方法十分必要。一般汽轮机组汽耗量特性具有非凸和非连续等特点,常规的多元线性回归拟合不能适应。M5’模型树算法是一种多输入单输出系统的分段线性化的数据挖掘算法。提出采用M5’模型树的抽汽式机组汽耗量特性模型和其模型结构及参数识别算法,用于滚动利用最新的电厂测量历史数据获取最新的汽耗量特性。该方法简单、有效,逼近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在处理非凸形和非连续性的特性方程具有优势。通过多个热电厂的实时数据进行验证,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效果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拟合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汽式机组 汽耗量特性 M5’模型树 非凸性函数 非连续性函数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盐边县块菌产区优势植物及生态环境对块菌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小林 柳成益 +3 位作者 唐平 杨梅 贾定洪 郑林用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47,共7页
抽样调查了四川省盐边县块菌产区的植物群落优势物种、块菌生态环境情况,用多元回归树方法系统分析了优势物种和生态环境因子对块菌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边县块菌产区的优势物种共有种子植物58种,隶属29科47属,蕨类植物4科4属,该区... 抽样调查了四川省盐边县块菌产区的植物群落优势物种、块菌生态环境情况,用多元回归树方法系统分析了优势物种和生态环境因子对块菌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边县块菌产区的优势物种共有种子植物58种,隶属29科47属,蕨类植物4科4属,该区域植物群落结构不是十分复杂,但呈现出一定多样性,主要优势乔木为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等,主要优势灌木及草本为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密花树(Rapanea neriifolia)、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鬼针草(Bidens pilosa)等。该区域块菌的寄主主要为云南松、云南油杉、青冈及清香木。多元回归树分析结果表明,凤尾蕨(变种)(Pteris cretica var.nervosa)、紫茎泽兰、云南松、鬼针草、云南油杉及清香木是关键的物种影响因子,其中凤尾蕨(变种)、紫茎泽兰及鬼针草表现为负向影响,而云南松、云南油杉及清香木则表现出正向影响。在生态环境因子中,郁闭度、坡度、海拔、乔木平均高、灌木平均高及乔木平均胸径是影响块菌发生的关键因子。在一定范围内,块菌的发生表现出随郁闭度增加、坡度减缓、海拔升高、乔木平均高降低、灌木平均高及乔木平均胸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菌 生态因子 环境 植物群落 多元回归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回归与人工神经网络的橡胶园树龄遥感反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帮乾 谢贵水 +2 位作者 王纪坤 吴志祥 曹建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188,共7页
树龄是生产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如叶面积指数(LAI)反演,净初级生产量(NPP)估算的重要参数之一。以国营新盈农场为例,研究橡胶园树龄与美国陆地卫星TM影像之间的关系,分别应用多元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橡胶园树龄遥感反演... 树龄是生产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如叶面积指数(LAI)反演,净初级生产量(NPP)估算的重要参数之一。以国营新盈农场为例,研究橡胶园树龄与美国陆地卫星TM影像之间的关系,分别应用多元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橡胶园树龄遥感反演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TM波段和橡胶园树龄呈显著负相关,其中近红外(B4)、红外波段(B5)与树龄的相关系数最高,分别达到-0.70和-0.69;2)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克服建模数据非正态、非线性及共线的影响,能够明显的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绝对预测误差(ε≤6年)的百分比为81.2%,远高于回归模型的69.2%;3)由于橡胶树生长特性、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多元回归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都存在估计偏差,即高估小于25龄的橡胶园树龄和低估对应老龄胶园的树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橡胶园生物物理参数遥感反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龄 橡胶树 多元回归 人工神经网络 陆地卫星专题制图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5'模型树算法和无人机航拍影像在震后崩塌滑坡分析中的应用——以鲁甸M_S6.5地震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伟平 杨建思 +4 位作者 高瑜 徐志强 姜旭东 郑钰 彭朝勇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80,共13页
利用高分辨率无人机航拍影像,结合基本地质资料,分析了影响2014年8月3日鲁甸M_S6.5地震震后崩塌滑坡分布的主要因素,使用M5'模型树算法建立了崩塌滑坡密度与其影响因子间的分段线性模型,并检验了该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地震诱... 利用高分辨率无人机航拍影像,结合基本地质资料,分析了影响2014年8月3日鲁甸M_S6.5地震震后崩塌滑坡分布的主要因素,使用M5'模型树算法建立了崩塌滑坡密度与其影响因子间的分段线性模型,并检验了该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分布受断层距、岩土体结构强度、坡度、植被条件等的影响,其中,断层距、岩土体结构强度及坡度等为主要影响因素;崩塌滑坡易发生在结构破裂区及坡度为38°~50°的区域,其分布密度随断层距的增加而减小;利用M5'模型树算法建立的模型体现出崩塌滑坡分布与其影响因子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检验结果显示,理论模型与实际关联函数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88,因此,可利用该模型预测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地震 M5'模型树 无人机航拍 崩塌滑坡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长臂猿栖息地植被类型分类
13
作者 李哲 张安安 +6 位作者 杨琦 张德旭 臧润国 刘世荣 龙文兴 柳帅 冯广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2年第6期1-17,共17页
【目的】海南长臂猿生境供给是种群发展的瓶颈,了解海南长臂猿现有栖息地的植被组成及其分布状况,为促进种群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海南长臂猿栖息地植被为研究对象,以0.5 km网格的方式对栖息地植被进行调查,得到物种和环境数据... 【目的】海南长臂猿生境供给是种群发展的瓶颈,了解海南长臂猿现有栖息地的植被组成及其分布状况,为促进种群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海南长臂猿栖息地植被为研究对象,以0.5 km网格的方式对栖息地植被进行调查,得到物种和环境数据。并利用多元回归树方法对栖息地植被进行分类,再根据《中国植被》和《海南植被志》的分类原则,以优势种原则划分和命名群系,得到海南长臂猿栖息地植被类型,最后再结合遥感影像,利用ArcGIS软件绘制海南长臂猿栖息地植被群系分布图和海南长臂猿栖息地食源植物群系分布图。【结果】1)海南长臂猿栖息地天然林植被划分为热带低地雨林、热带山地雨林、热带针叶林、热带云雾林这4个植被型,分别包含13、17、1、1个群系,合计32个群系。主要优势群系有:鹅掌柴-水锦树-黄心树群系(Form.Schefflera heptaphylla-Wendlandia uvariifolia-Machilus gamblei)、厚壳桂-厚皮香八角-陆均松群系(Form.Cryptocarya chinensis-Illicium ternstroemioides-Dacrydium pectinatum)、厚壳桂-白颜-黄叶树群系(Form.Cryptocarya chinensis-Gironniera subaequalis-Xanthophyllum hainanensis)、海南杨桐-思茅松-鹅掌柴群系(Form.Adinandra hainanensisPinus kesiya-Schefflera heptaphylla)。2)海南长臂猿栖息地食源植被划分为热带低地雨林、热带山地雨林这2个植被型,分别包含8、6个群系,共14个群系。主要优势群系有:厚壳桂-黄叶树-油丹群系(Form.Cryptocarya chinensis-Xanthophyllum hainanensis-Alseodaphne hainanensis)、海南杨桐-鹅掌柴-细齿叶柃群系(Form.Adinandra hainanensis-Schefflera heptaphyllaEurya nitida)、鹅掌柴-橄榄-禾串群系(Form.Schefflera heptaphylla-Canarium album-Bridelia balansae)。3)在海南长臂猿栖息地食源植被上,海南长臂猿5个家族群的食源植被类型丰富度依次为:B家族群(10种)>A家族群(9种)>C家族群(7种)=D家族群(7种)=E家族群(7种)。【结论】海南长臂猿栖息地主要以热带山地雨林和热带低地雨林植被型为主,植被组成相对丰富,但不同家族群的食源植物类型组成有较大差异,尤其是A、B、C、D 4个家族群与E家族群之间的食源植被差异最明显,A、B、C、D 4个家族群栖息地内热带山地雨林和热带低地雨林植被的面积比例大致持平,植被类型相对丰富,而E家族群所有植被类型均属于热带低地雨林,植被类型相对单一。本研究可以为海南长臂猿现有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的植被恢复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有利于改善海南长臂猿生境质量,促进海南长臂猿物种恢复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长臂猿 植被分类 国家公园 多元回归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发育的燕山东麓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唐丽丽 陈国平 +2 位作者 冯小梅 赵铁建 石福臣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7-815,共9页
群落构建机制对解释植物物种共存、多样性的维持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燕山山脉东麓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野外调查了374个植物样方(20 m×30 m)。通过多元回归树、植物群落亲缘关系指数、高斯核函数密度估计等研究,重点探究了植... 群落构建机制对解释植物物种共存、多样性的维持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燕山山脉东麓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野外调查了374个植物样方(20 m×30 m)。通过多元回归树、植物群落亲缘关系指数、高斯核函数密度估计等研究,重点探究了植物群落构建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燕山东麓的植物群落可划分为以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槲栎(Quercus alien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和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为优势的5个群系。植物最大树高这一功能性状表现出了较强的系统发育信号,此区域植物功能性状保守性较强。荆条灌丛、槲栎、蒙古栎群系的群落构建过程以环境过滤为主导,栓皮栎群系的群落构建过程以负密度制约为主导,白蜡树群落的构建机制有由环境过滤向负密度制约过渡的趋势。另外,本文引用高斯核密度分布估计对亲缘关系指数的分布进行估计,直观、真实地反映了亲缘关系指数的个体值及整体趋势,为探讨群落构建的生态位机制和中性理论间的争论提供更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东麓 多元回归树(mrt) 系统发育 高斯核密度估计(Gaussian KDE) 群落构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30
15
作者 刘润红 涂洪润 +4 位作者 李娇凤 梁士楚 姜勇 荣春艳 李月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8595-8605,共11页
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可以客观地揭示植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能为植被恢复与重建、森林经营与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群落学调查和环境因子测定数据,采用Ward聚类、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多元回归树(... 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可以客观地揭示植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能为植被恢复与重建、森林经营与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群落学调查和环境因子测定数据,采用Ward聚类、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多元回归树(MRT)对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进行数量分类,选用冗余分析(RDA)进行排序,分析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3种分类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可将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划分为3个群丛类型,分别为青冈 粗糠柴+龙须藤+红背山麻杆 三穗薹草群丛(Ass.Cyclobalanopsis glauca Mallotus philippensis+Bauhinia championi+Alchornea trewioides Carex tristachya)、青冈 龙须藤+红背山麻杆+干花豆 宽叶沿阶草+三穗薹草群丛(Ass.Cyclobalanopsis glauca Bauhinia championi+Alchornea trewioides+Fordia cauliflora Ophiopogon platyphyllus+Carex tristachya)、青冈 粗糠柴+干花豆 三穗薹草群丛(Ass.Cyclobalanopsis glauca Mallotus philippensis+Fordia cauliflora Carex tristachya);(2)冗余分析结果较好地反映出各群丛类型的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梯度的相互关系,在10个环境因子中,岩石裸露率、土壤含水量、pH值、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这7个环境因子对群落的分布影响显著。土壤含水量和全钾含量可能是影响该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分布的重要生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冈 Ward聚类 双向指示种法(TWINSPAN) 多元回归树(mrt) 冗余分析(R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群落数量分类、排序及多样性格局 被引量:17
16
作者 郑天义 王丹 +1 位作者 姬柳婷 康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353-7361,共9页
通过多元回归树(MRT,multivariate regression trees)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群落进行数量分类,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进行排序,并对分类得到的森林群落总体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对30个... 通过多元回归树(MRT,multivariate regression trees)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群落进行数量分类,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进行排序,并对分类得到的森林群落总体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对30个样地进行MRT分类,经交叉验证得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群落可以分为6类。(2)CCA排序揭示了群落的生境分布范围,并反映了太白山森林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海拔、坡度、枯落物厚度和干扰情况4个变量对本研究区群落分布有显著影响。(3)位于中海拔区域森林群落的3种总体多样性指数均较高,而位于高海拔和低海拔区域森林群落的3种总体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回归树 典范对应分析 群落总体多样性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广安市古树名木树龄估算及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30
17
作者 张艳丽 杨家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1-848,共8页
【目的】广安市古树名木众多。研究古树名木地理分布特征、树龄与生长环境及生态因子间的关系,对古树名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标准差椭圆了解古树名木分布特征,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模拟树高、... 【目的】广安市古树名木众多。研究古树名木地理分布特征、树龄与生长环境及生态因子间的关系,对古树名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标准差椭圆了解古树名木分布特征,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模拟树高、胸围、平均冠幅、海拔和坡度对树龄的回归强度。【结果】①广安市古树名木沿水系、山脉、交通线呈线状分布;政府驻地、红色旅游区向外扩散呈圈层结构;乡村多于城市,平地占主导;正常株多于衰弱株,生长环境适中;高海拔区多于低海拔区,垂直差异明显。②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优于普通最小二乘法模型(OLS),平均冠幅、胸围、树高是影响树龄的关键因素,坡度对树龄影响较小,海拔与树龄呈负相关关系。③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相关系数比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高0.297,各解释变量与回归变量的系数强度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高度一致,且对300 a以下的古树树龄估算精度较高。【结论】标准差椭圆可定量分析古树名木的空间分布特征,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准确估算古树树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资源调查 古树名木 树龄 空间分布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市场输电阻塞管理模型
18
作者 杨双红 刘刚 晏琦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79-92,共14页
本文对公平开放市场条件下,独立电网的输电阻塞管理问题做了模型研究。首先,在局部线性化假设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求取线路潮流分布与机组出力分配之间的近似公式。本文对带有常数项和没有常数项的两种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做了回归分析和... 本文对公平开放市场条件下,独立电网的输电阻塞管理问题做了模型研究。首先,在局部线性化假设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求取线路潮流分布与机组出力分配之间的近似公式。本文对带有常数项和没有常数项的两种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做了回归分析和细致的假设检验,并由电力系统分析的背景知识,阐明了电网潮流分布与机组出力只有统计规律性,带有常数项的回归模型更合理。根据阻塞调整产生的影响,本文设计了"按损失成比例补偿"和"按市场规则确定费用"两种阻塞费用计算规则,并做了详细地比较讨论。根据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兼顾计算的时间效率,本文利用递归策略给出了简单易行的出力分配预案计算方法及其流程图,在机组数不多时简单的手工计算很容易求得分配预案。对阻塞调整问题,本文按电网"安全第一,兼顾经济"的原则,提出分阶段(共分四个阶段:阻塞检查、调整预案、裕度输电、拉闸限电)按步骤规划的计算流程,并对各个规划阶段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阻塞检查为判断一组不等式;调整预案是求解以阻塞费用最小为目标的规划问题:裕度输电规划先以裕度占用率最小为目标,再在裕度占用率不增的条件下以阻塞费用最小为目标做规划:拉闸限电规划则是在保证电网最低安全水平的条件下,以总出力最大为目标做规划。化简后,各阶段的规划模型,除调整预案模型是线性约束条件下阶梯函数族的最大最小规划外,其余阶段规划模型均为线性规划。出于计算效率的考虑,结合题目特点,本文发现以Huffman树作为决策树时,阻塞管理问题的规划流程具有最高计算效率,此时通过对几条简单的规则的判定即可确定应该进行哪一个阶段的规划,从而不必一步步按部就班地进行。本文还对Huffman决策树流程的一些技术细节及改进节点定义的最优流程做了讨论。另外,本文从广义函数角度对阶梯函数的数学分析性能及优化解法做了讨论,并给出了求解以阶梯函数为目标的优化问题的求解建议及两种简单易行的启发式算法,并在附录中,给出了一些典型算法的流程图。本文方法简单有效,思路清晰。主要缺点表现在:因专业知识匮乏,没有结合现行的几种典型的电力市场运营模式的特点给出更合理的阻塞管理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阻塞管理 多元线性回归 分阶段规划流程 Huffman决策树高效规划流程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常绿阔叶林群丛数量分类及物种多样性格局——以10.24 hm 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解雷 陈浩 +7 位作者 赵荣 王丁 钱为 侯思璇 冯玥瑶 陈水飞 丁晖 方炎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95,共10页
零散的植物群落调查不符合群落分布既有连续性、又存在间断性的特点。近年来兴起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研究平台为植被分类研究提供了新途径。以黄山10.24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以地形因子和物种重要值为变量,使用多元回归树... 零散的植物群落调查不符合群落分布既有连续性、又存在间断性的特点。近年来兴起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研究平台为植被分类研究提供了新途径。以黄山10.24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以地形因子和物种重要值为变量,使用多元回归树、指示种并结合冗余分析将监测样地划分为3个群丛;甜槠在3个群丛中均为重要值最高的物种,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属于甜槠群系。采用α-多样性指数对该局域尺度下各群丛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并首次引入PER-SIMPER推断黄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构建机制。结果表明:群落内的群丛分类主要受海拔和凹凸度的影响,坡度与坡向对群丛分类的影响较小;生态位和扩散过程共同主导黄山植物群落的构建;不同群丛间的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分布于低海拔山脊的群丛α-多样性与分布于山谷的群丛α-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结果为当地森林植被管理与保护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多元回归树 排序 群丛 群落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