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CA-OLS模型的系统等效惯量中长期预测 被引量:3
1
作者 于琳琳 蒋小亮 +3 位作者 巴文岚 陈姝彧 晏昕童 文云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09,共9页
为综合考虑多重影响因素与系统等效惯量之间的量化关系,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普通最小二乘法的系统等效惯量中长期预测模型。根据电网实际调度规则搭建简化的开机方式优化模型,构建系统等效惯量中长期预测历史数据集;利用主成分... 为综合考虑多重影响因素与系统等效惯量之间的量化关系,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普通最小二乘法的系统等效惯量中长期预测模型。根据电网实际调度规则搭建简化的开机方式优化模型,构建系统等效惯量中长期预测历史数据集;利用主成分分析对系统等效惯量主要影响因素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消除,得到主成分表达式;进行多元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反标准化后得到系统等效惯量解析模型。根据某电网能源发展规划数据,对未来系统惯量水平进行推演,可快速预估不同运行方式下系统等效惯量的演化趋势及非同步电源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同步电源 系统等效惯量 中长期预测 主成分分析 多元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茅松天然林单木生物量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 被引量:14
2
作者 欧光龙 王俊峰 +1 位作者 肖义发 胥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3-218,共6页
通过调查云南省思茅区思茅松天然林63株思茅松单木的地上部分干、枝、叶生物量数据,并测定其中30株的根系生物量数据。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模型选型,采用地理加权回归的方法构建思茅松单木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树叶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 通过调查云南省思茅区思茅松天然林63株思茅松单木的地上部分干、枝、叶生物量数据,并测定其中30株的根系生物量数据。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模型选型,采用地理加权回归的方法构建思茅松单木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树叶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根系生物量和整株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1)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的决定系数(R2)大于普通最小二乘(OLS)模型,且GWR模型拟合的R2值除树叶生物量模型外,其余生物量维量模型均大于0.950;Akaike信息指数(AIC)值小于普通最小二乘(OLS)模型,平均相对误差(EE)和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的绝对值除树枝生物量外均小于OLS模型,说明GWR模型拟合效果优于OLS模型;(2)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拟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OLS在拟合生物量模型中存在的异方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地理加权回归 普通最小二乘 思茅松 云南省思茅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三元肥效模型建模成功率的主成分回归技术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娟 章明清 +2 位作者 许文江 孔庆波 姚宝全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7-478,共12页
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在施肥实践中存在大量非典型式,严重制约了肥效模型计量精确性和应用价值。为提高田间肥效试验建模成功率,本研究探讨肥效模型建模新方法。根据福建省早稻171个"3414"设计的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结果,研... 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在施肥实践中存在大量非典型式,严重制约了肥效模型计量精确性和应用价值。为提高田间肥效试验建模成功率,本研究探讨肥效模型建模新方法。根据福建省早稻171个"3414"设计的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结果,研究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多重共线性的危害和诊断方法以及主成分回归建模技术。结果表明,试验设计矩阵X的方阵(XTX)条件数和方差膨胀因子的诊断指标均显示,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且这种共线性主要是因模型设定本身造成的。多重共线性严重制约了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的有效性,OLS回归建模的三元典型肥效模型比例仅占试验总数的27.5%。主成分回归对设计矩阵提取互不相关的9个主成分,消除了多重共线性危害。采用前7个主成分回归建模,三元典型肥效模型比例提高至43.3%,为OLS法的1.6倍。尤其是主成分回归大幅度降低了模型系数符号不合理的非典型式,从OLS建模的14.6%下降至零;模型无最高产量点的非典型式比例从OLS建模的36.8%下降至21.1%。7个主成分回归建模利用了试验设计矩阵X99.9%以上的方差信息,其所得典型式与OLS法所得典型式在推荐施肥量和预测产量上几乎无差别。针对主成分回归是一种有偏估计,采用OLS法结合前7个主成分回归建模,三元典型肥效模型所占比例进一步提高至55.6%,为OLS法的2.0倍,结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OLS回归或者主成分回归。因此,主成分回归可消除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的多重共线性危害,OLS法结合前7个主成分回归建模是显著提高水稻氮磷钾三元典型肥效模型比例的最优建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氮磷钾 肥效模型 多重共线性 主成分回归 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肥料效应模型的整合与优化建模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章明清 李娟 +2 位作者 张立成 姚宝全 张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5-766,共12页
针对当前作物肥效模型建模成功率普遍偏低的问题,探讨了提高建模成功率的优化建模策略。在分析整合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非线性最小二乘(NLS)和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普通最小二乘(OLS)、主成分回归(PCR)和可行广义最小二乘回归(FGLS)四... 针对当前作物肥效模型建模成功率普遍偏低的问题,探讨了提高建模成功率的优化建模策略。在分析整合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非线性最小二乘(NLS)和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普通最小二乘(OLS)、主成分回归(PCR)和可行广义最小二乘回归(FGLS)四种建模法的适用性基础上,根据水稻和露地蔬菜的1122个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结果,探讨三元肥效模型的综合应用方法。结果表明,三元肥效模型不同函数式及其建模法的适用性有明显差别。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OLS建模法的典型式比例平均仅有19.8%,克服多重共线性危害的PCR建模法和克服异方差危害的FGLS建模法均有利于提高典型式比例,而同时克服了模型设定偏误和多重共线性危害的非结构肥效模型及其NLS建模法的典型式比例则提高至41.4%。根据不同模型及其建模法的适用性,提出三元肥效模型四步建模法,结果使典型式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至57.5%,且在双季稻、单季稻和露地蔬菜中的相关比例差异很小。因此,四步建模法是大幅度提高三元肥效模型建模成功率的有效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肥效模型 建模 非线性最小二乘(NLS) 普通最小二乘(ols) 主成分回归(PCR) 可行广义最小二乘回归(FG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思茅松生物量遥感估测 被引量:20
5
作者 闾妍宇 李超 +4 位作者 欧光龙 熊河先 魏安超 张博 胥辉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90,共9页
通过调查云南省景谷县思茅松林120株单木数据,构建思茅松单木生物量模型。结合2005年景谷县TM影像数据及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模型(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的方法构建思茅松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结果表... 通过调查云南省景谷县思茅松林120株单木数据,构建思茅松单木生物量模型。结合2005年景谷县TM影像数据及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模型(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的方法构建思茅松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比普通最小二乘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其决定系数(R2)显著高于OLS模型,Akaike信息指数(AIC)相比降低7.832;两种模型通过独立样本检验可以看出,模型预估精度从OLS模型的72.70%提高至GWR模型的75.06%;通过GWR模型反演计算,研究区内思茅松林单位面积生物量为49.02t/hm^2,比实测数据低1.229%,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且估算误差优于OLS模型;基于GWR模型估算的景谷县思茅松林总生物量为2.101×107t。可见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方法估测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方法是有效的,能提高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的拟合和预估精度,可以用于思茅松林的生物量的遥感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生物量 遥感 普通最小二乘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火灾次数与气象因子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盼盼 周嘉章 谭常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73-1277,共5页
文章基于某市1997—2007年间的火灾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从月平均温度、月平均湿度、月平均风速及月平均降水量4个方面对月火灾次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气象因子对火灾次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季节规律,温度在夏季对火灾次数影... 文章基于某市1997—2007年间的火灾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从月平均温度、月平均湿度、月平均风速及月平均降水量4个方面对月火灾次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气象因子对火灾次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季节规律,温度在夏季对火灾次数影响比较显著,湿度和降水量在冬季对火灾次数影响较显著,而风速在各季节对火灾次数的影响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火灾次数 气象因素 ols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凌宇 赵庆 +3 位作者 吴晓君 许东先 罗皓 谢进金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6,共9页
为阐明不同模型对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估测精度的影响,依据2020年广东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GWR)、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和最小... 为阐明不同模型对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估测精度的影响,依据2020年广东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GWR)、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和最小二乘模型(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对研究区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对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和影响森林碳储量的因子进行分析,利用全局和局域Moran's I分别对模型残差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分布状况进行描述,对空间异质性作用下各模型之间的差异进行说明,采用GWR模型绘制研究区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处于不同位置下的GWR模型,各参数估计值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大小不断变化;GWR模型在数据拟合方面要明显优于SEM模型和OLS模型,OLS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差;GWR模型产生了较大范围的参数估计值,且GWR模型各参数估计值的范围均包括了OLS模型和SEM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得到了较好的模型残差局域化空间分布效果,模型稳定性较高;研究区中部森林碳储量较多,GWR模型的拟合偏差为1.36 t/hm 2,在所有模型中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最小二乘模型 森林碳储量 空间自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