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麒玉 荀磊 +3 位作者 崔哲思 周瑞鸿 陈大颉 刘刚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3-387,共15页
三维地质建模是一种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理论、科学可视化、数理统计等前沿技术方法,对地质现象及过程进行三维数字化描述、表征和重建的技术。其目的是为地球科学家及地质工作者提供一个集科学研究、辅助设计和决策支持为一... 三维地质建模是一种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理论、科学可视化、数理统计等前沿技术方法,对地质现象及过程进行三维数字化描述、表征和重建的技术。其目的是为地球科学家及地质工作者提供一个集科学研究、辅助设计和决策支持为一体的可视化平台,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利用隐藏在地质现象和过程背后的本质涵义和规律。基于野外地质数据构建研究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已经成为涉及基础地质调查、自然资源勘查开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等地质研究及调查工作的必备任务。深入探讨了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对象、数据源、空间数据模型,以及3个不同视角理解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全面总结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最新进展。提供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矿产预测、地质灾害预警、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油气藏储层表征等领域的实践案例。最后结合当前研究现状给出了三维地质建模及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空间数据模型 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 显式建模与隐式建模 地质统计模拟 智能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统计学变异函数贝叶斯模型选择方法与比较
2
作者 张一凡 张璐璐 徐加宝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7,共10页
变异函数量化了空间2点地质属性的变异性,对地质统计分析至关重要。当地质数据随空间坐标呈现趋势变化时,正确选择和估计变异函数十分困难。为实现变异函数的模型选择和参数估计,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变异函数选择方法,采用拉普拉斯... 变异函数量化了空间2点地质属性的变异性,对地质统计分析至关重要。当地质数据随空间坐标呈现趋势变化时,正确选择和估计变异函数十分困难。为实现变异函数的模型选择和参数估计,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变异函数选择方法,采用拉普拉斯近似方法将后验概率分布近似为高斯分布。首先计算出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随后分别计算每个备选变异函数的贝叶斯模型证据,以确定最优模型。探讨了3种模型选择方法在变异函数选择中的适用性,包括贝叶斯模型证据(BME)、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识别准则和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识别准则。通过实测静力触探试验的锥端阻力数据,说明了该方法,并从模型拟合度和复杂度罚值2个方面比较3种方法在变异函数模型选择中的差异性。研究表明,给定试验数据条件下,BME能够合理地考虑变异函数的拟合度和复杂性;而AIC和BIC识别准则在模型参数个数相同时,仅能反映不同变异函数的拟合度差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推荐采用BME选择变异函数。本研究方法能够在考虑趋势项参数条件下合理地选择地质统计学变异函数,所选最优变异函数与试验变异函数较一致,为地质统计学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试验 贝叶斯理论 拉普拉斯近似 变异函数 模型选择 BME 地质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学的地面沉降监测网优化设计
3
作者 刘刚 彭轶群 +2 位作者 徐昊 裴江涛 骆祖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0-1255,共16页
地面沉降是一种缓慢发生且不可逆转的地质灾害,是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为了解决现有地面沉降监测网获取的沉降信息不完整、对城市地面沉降的监控不够精准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本文以南京市长江漫滩地面沉降监测网... 地面沉降是一种缓慢发生且不可逆转的地质灾害,是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为了解决现有地面沉降监测网获取的沉降信息不完整、对城市地面沉降的监控不够精准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本文以南京市长江漫滩地面沉降监测网为例,利用地质统计学的区域化变量理论和变异函数理论,运用Kriging插值法对研究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分别建立变异函数模型,研究南京市长江漫滩区域各监测网标准差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优化布设。结果表明:南京市长江漫滩区域地面沉降监测网存在分布不合理问题。进行优化布设后,淘汰冗余及边缘监测井34个,新增监测井16个;淘汰冗余及边缘水准点49个,新增水准点21个;分层沉降监测网缩减18组,新增13组。改进后的监测井网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取监测数据,实现了沉降监测网络的优化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监测网 地质统计学理论 KRIGING插值 优化设计 地质灾害 变异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M的城市公园对PM_(2.5)和PM_(10)的消减特征研究——以南昌市人民公园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青 刘桢梦 +3 位作者 李雅平 孙怡 刘苑秋 黄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83,共11页
【目的】PM_(2.5)、PM_(10)等空气颗粒物是城市空气首要污染物,在城市空气污染中占主导地位。了解固定外源下PM_(2.5)、PM_(10)在城市绿地的消减特征,可为城市阻控空气颗粒物、缓解空气污染提供有利依据。然而目前空气颗粒物的研究大多... 【目的】PM_(2.5)、PM_(10)等空气颗粒物是城市空气首要污染物,在城市空气污染中占主导地位。了解固定外源下PM_(2.5)、PM_(10)在城市绿地的消减特征,可为城市阻控空气颗粒物、缓解空气污染提供有利依据。然而目前空气颗粒物的研究大多以点测定方式量化空间结构及植被类型对空气颗粒物的影响,对固定外源污染下PM_(2.5)、PM_(10)在城市绿地空间尺度上的影响机制研究较少。【方法】研究结合DSM与地统计学,以南昌市人民公园为例,探索城市公园阻隔外源污染的空间梯度效应及空间结构类型差异。利用克里金插值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化模拟;利用Arcgis和R语言等软件分析不同空间结构PM_(2.5)、PM_(10)的浓度差异。【结果】人民公园PM_(2.5)、PM_(10)的浓度在空间分布上趋势一致,均表现为以固定外源点为核心,浓度随距离增加呈极显著梯度递减的趋势,且在中部(约距外源点150~220 m处)消减效率最高,约为全园PM_(2.5)平均消减值的7.5倍,PM_(10)平均消减值的3.8倍;PM_(2.5)、PM_(10)受多种因子影响:与空气温度、距离(主导因子)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且PM_(2.5)、PM_(10)对不同因子响应特征存在差异;城市公园不同绿地空间结构对PM_(2.5)、PM_(10)的消减及扩散作用差异显著,受其双重影响,PM_(2.5)、PM_(10)的浓度表现为水体>广场>树林>草坪,其中PM_(2.5)受影响更显著;此外,受各因子和绿地空间结构耦合影响,部分区域PM_(2.5)、PM_(10)分布异常。【结论】以固定外源点为核心,PM_(2.5)、PM_(10)浓度随距离增加呈极显著梯度递减的趋势,且在中部消减效率最高;PM_(2.5)、PM_(10)浓度与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温度与距离显著负相关,其中PM_(10)对距离和相对湿度响应较为明显,而PM_(2.5)受空气温度影响较大;在随距离变化基础上,不同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对PM_(2.5)、PM_(10)消减和扩散作用差异导致了局部分布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PM_(10) 空气颗粒物阻控 城市绿地 DSM 地统计学 南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Kriging算法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
5
作者 丁自伟 刘江 +2 位作者 王小勇 常毛毛 廖敬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2-89,共8页
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对于理解和预测地下结构至关重要。地质钻孔数据能够反映岩体空间分布和地质构造特征,本研究以小保当一号煤矿11盘区内的23个地质钻孔数据为基础,采用添加虚拟地层的方法解决了地层缺失与地层重复现象,构建共计27层... 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对于理解和预测地下结构至关重要。地质钻孔数据能够反映岩体空间分布和地质构造特征,本研究以小保当一号煤矿11盘区内的23个地质钻孔数据为基础,采用添加虚拟地层的方法解决了地层缺失与地层重复现象,构建共计27层地层的三维地质模型以及二维剖面模型。此外,针对传统的克里金方法在处理复杂地质数据参数选择困难的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对传统克里金插值方法中的块金值(C 0)、偏基台值(C)和变程(a)三个关键参数进行寻优,从而克服普通克里金插值参数选择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采用实际验证法选取了研究区内四个钻孔来对比插值结果,结果表明经过PSO优化的Kriging算法在X3-1、X3-2、K3-4、K3-5四个钻孔的RMSE值分别降低至1.184、1.267、1.606、1.560,相比于Kriging的RMSE平均降低了31%,且PSO-Kriging算法在四个钻孔处对2-2煤层的插值结果与实际值相比较误差分别为1.00 m、0.01 m、0.11 m和0.03 m,比Kriging插值结果更接近实际值,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金插值 粒子群算法 三维地质建模 地质统计学 空间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贯高斯模拟法的水利工程坝址区速度建模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伟 周怀来 +2 位作者 刘兴业 王元君 马慧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756,共9页
水利工程坝址的选取不仅关系着安全性,也影响着后期的投入使用以及稳定运行。通常坝址区选择需要对区域的速度和岩性进行分析,其中高精度的速度建模至关重要。针对水利坝址选取,提出了一种地震信息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对坝址区进... 水利工程坝址的选取不仅关系着安全性,也影响着后期的投入使用以及稳定运行。通常坝址区选择需要对区域的速度和岩性进行分析,其中高精度的速度建模至关重要。针对水利坝址选取,提出了一种地震信息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对坝址区进行高精度速度建模,在此基础上分析坝址选取的安全性及合理性。通过地质统计学理论,分析坝址区速度的区域变异性,利用地震层位的横向信息以及测井资料的纵向信息联合进行序贯高斯模拟,从而建立速度模型,建模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能有效反映速度的空间分布情况。最后通过建立的速度模型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记录相对比,吻合程度较高,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反映坝址区的速度分布情况,能基于此圈定出有利于修建坝址的区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坝址区 速度建模 地质统计学 序贯高斯模拟 地震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灭分叉型煤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基于地质统计学和符号矩阵的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艳美 刘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2-1410,共9页
由于成煤期的泥炭沼泽基底不平以及地质环境等的变化,导致相对较大的地质区域内煤层常出现尖灭、分叉等复杂情况,影响开采设计,为高效准确定位煤层边界及分布位置,提出一种基于地质统计学和符号矩阵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通过符号矩... 由于成煤期的泥炭沼泽基底不平以及地质环境等的变化,导致相对较大的地质区域内煤层常出现尖灭、分叉等复杂情况,影响开采设计,为高效准确定位煤层边界及分布位置,提出一种基于地质统计学和符号矩阵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通过符号矩阵方法,按照一定精度离散煤层和非煤层数据,利用泛克里金法确定平面煤层厚度,反距离加权法确定每个栅格的符号距离函数估值,局部窗口对煤层进行精准定位,确定与煤层厚度相匹配的距离函数截距,建立煤层的三维地质模型,并讨论了距离函数截距对煤层精度的影响;滑动垂直窗口大小与煤层位置对建模结果中煤层连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可以针对煤层尖灭、分叉等复杂情况快速建模,对大范围区域地质模型构建有一定的适用性,自动化程度高,可应用于煤层开采设计及资源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灭分叉煤层 地质统计学 符号矩阵 三维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ROMINE矿床三维立体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80
8
作者 陈爱兵 秦德先 +3 位作者 张学书 贾国相 谈树成 范柱国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7-80,共4页
矿床三维立体模型是"数字矿山"的基础,在对地质统计学和澳大利亚MICROMINE软件技术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个旧锡矿X号矿体,介绍了地质统计学和MICROMINE软件技术在矿床三维立体模型中的应用。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 矿床 三维立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受体模型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土壤镉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67
9
作者 瞿明凯 李卫东 +2 位作者 张传荣 黄标 胡文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4-860,共7页
研究了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约150km2范围内土壤重金属Cd元素的含量分布和潜在来源情况.并利用主成份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PCA/APCS)受体模型定量解析了土壤中Cd的来源,结果表明土壤中Cd的来源以源1为主(来源分担率为:源167%、源28... 研究了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约150km2范围内土壤重金属Cd元素的含量分布和潜在来源情况.并利用主成份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PCA/APCS)受体模型定量解析了土壤中Cd的来源,结果表明土壤中Cd的来源以源1为主(来源分担率为:源167%、源28%、源316%,其他源9%).同时利用该受体模型得到了在每个采样点的源贡献量,并用地统计学方法插值了Cd的源贡献量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显示,Cd各个源贡献量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状况,其中最大源1的高贡献值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结合PCA分析和源贡献量空间分布状况,初步推断源1可能为电子工业源,源2为城市大气沉降,源3应为成土母质.研究结果表明,将PCA/APCS受体模型和地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对土壤重金属隐性污染源进行定性识别及定量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元素(Cd) PCA APCS受体模型 源解析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优势农业区土壤砷含量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师荣光 赵玉杰 +3 位作者 周启星 李野 刘凤枝 孙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4,共5页
为研究江苏北部优势农业区土壤砷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并分析引起其空间变异的原因,该文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质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中砷含量进行了分析。在对原始数据进行探索性空间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加权多项式回归法及交叉验证法,对... 为研究江苏北部优势农业区土壤砷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并分析引起其空间变异的原因,该文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质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中砷含量进行了分析。在对原始数据进行探索性空间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加权多项式回归法及交叉验证法,对球形、指数、高斯模型拟合实验半变异函数的结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选择了带块金效应的高斯模型作为实验半变异函数的拟合模型。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对苏北优势农业区土壤砷含量空间分布情况进行插值计算,结果表明苏北优势农业区土壤砷含量存在明显空间相关性并且实验半变异函数表现为各向同性。区域内土壤砷含量最高的区域在研究区的西北部,而最低值在研究区的中北部。劣质水灌溉是引起这种变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 普通克里格 模型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建模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8
11
作者 胡向阳 熊琦华 吴胜和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储层建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 ,它可以实现对油气储层的定量表征及对各种尺度的非均质性的刻画。目前储层建模技术中较为常用的几种建模方法有确定性建模及随机建模。随机建模是目前储层建模技术的突出发展方向 ,是根据地质适用... 储层建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 ,它可以实现对油气储层的定量表征及对各种尺度的非均质性的刻画。目前储层建模技术中较为常用的几种建模方法有确定性建模及随机建模。随机建模是目前储层建模技术的突出发展方向 ,是根据地质适用性的不同而建立的不同模型。针对我国储层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建模 确定性建模 随机建模 地质统计学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物源条件下的储层地质建模方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少华 张昌民 +2 位作者 尹艳树 尹太举 严申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6-201,共6页
濮城沙三中油藏具有两个主物源,分别为NE向与SE向。油藏数值模拟需要在一套地质网格中对其进行模拟。经典的地质统计学利用变差函数描述区域化变量的空间几何结构特性。变差函数的计算是基于两点进行统计的,对其描述主要涉及方位角、变... 濮城沙三中油藏具有两个主物源,分别为NE向与SE向。油藏数值模拟需要在一套地质网格中对其进行模拟。经典的地质统计学利用变差函数描述区域化变量的空间几何结构特性。变差函数的计算是基于两点进行统计的,对其描述主要涉及方位角、变程、块金值和基台值。为了在一套模拟网格中模拟出多个物源条件下储层的分布特征,必须在不同的位置设置不同的变差函数参数。文中给出了两种方法实现这一目的:一是采用人为分区,把不同物源影响的区域分成不同的区块,分别对不同的区块设置不同的变差函数参数;二是采用变方位角,即根据不同的位置设置不同的变差函数方位角。这两种方法都实现了在一套网格中模拟具有多个物源方向的储层分布,更真实地再现了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物源 储层 随机建模 地质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地质统计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6
13
作者 尹艳树 张昌民 +1 位作者 李玖勇 石书缘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5-252,共8页
在简要回顾多点地质统计学起源后,介绍了多点地质统计学的3种方法,并总结了多点地质统计学的研究进展。在应用领域,已经从河流相建模发展到扇环境建模,从储集层结构建模发展到储集层物性分布模拟,从宏观地质体预测发展到微观孔喉分布建... 在简要回顾多点地质统计学起源后,介绍了多点地质统计学的3种方法,并总结了多点地质统计学的研究进展。在应用领域,已经从河流相建模发展到扇环境建模,从储集层结构建模发展到储集层物性分布模拟,从宏观地质体预测发展到微观孔喉分布建模,从地质研究发展到地质统计反演。在整合信息建模方面,给出了3种综合地震属性的方法;在算法方面,提出了PRTT实时处理方法,完善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并开发了新的多点统计生长算法(Growthsim)。对多点地质统计学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在训练图像、数据综合以及建模方法耦合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地质统计学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储集层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地质统计学——理论、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27
14
作者 吴胜和 李文克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37-144,共8页
系统地介绍了多点地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并以我国渤海湾盆地某区块新近系明化镇组河流相储层为例 ,进行了多点统计学随机建模的实例分析。多点地质统计学为储层随机建模的国际前沿研究方向。该方法综合了基于象元的方法易忠实条... 系统地介绍了多点地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并以我国渤海湾盆地某区块新近系明化镇组河流相储层为例 ,进行了多点统计学随机建模的实例分析。多点地质统计学为储层随机建模的国际前沿研究方向。该方法综合了基于象元的方法易忠实条件数据以及基于目标的方法易再现目标几何形态的优点 ,同时克服了传统的基于变差函数的二点统计学不能表达复杂空间结构和再现目标几何形态的不足。通过理论与实例研究 ,分析了目前多点统计学尚存在的问题 (包括训练图像平稳性问题、目标连续性问题以及综合软信息的问题等 )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 几何形态 明化镇组 随机建模 储层 新近系 变差函数 目标 训练 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APCS和地统计学的广州市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 被引量:71
15
作者 陈丹青 谢志宜 +4 位作者 张雅静 罗小玲 郭庆荣 杨剑军 梁耀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4-1022,共9页
为开展广州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贡献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采集广州市208个0~20 cm表层土壤样品,测定Pb、Cd、Cr、Hg、As、Cu、Zn和Ni等8种重金属的含量;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PCA/APCS)受体模型定量解析了研... 为开展广州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贡献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采集广州市208个0~20 cm表层土壤样品,测定Pb、Cd、Cr、Hg、As、Cu、Zn和Ni等8种重金属的含量;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PCA/APCS)受体模型定量解析了研究区域内污染较重的Cd和Hg的来源,并结合地统计学分析方法阐明了Cd和Hg来源贡献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除Cu(18.02 mg·kg^(-1))、Cr(48.81 mg·kg^(-1))和Ni(14.53 mg·kg^(-1))以外,其余5种重金属(Pb、Cd、Zn、Hg、As)含量平均值(45.36、0.21、104.55、0.12、13.62 mg·kg^(-1))均超出广东土壤背景值,尤其是Cd和Hg含量均值分别达到本地背景值的5.79和2.31倍,变异系数分别达到112.29%和148.00%,土壤中Cd和Hg累积较为明显。Cd和Hg的最高浓度均分布在广州的中心城区,并且呈现由中心城区向东北方向的郊区逐渐递减的变化趋势。(2)结合相关性分析、PCA/APCS受体模型和地统计学分析可知,8种重金属元素可被辨识为3种主成分,PC1(Cd,As,Zn,Cu,Cr和Ni)为自然源;PC2(Pb,Cd和Hg)为交通源;PC3(Hg)为工业源。Cd源平均贡献率为源1占46.1%,源2占42.8%,源3占1.1%和其他源占10.0%;Hg源平均贡献量为源1占13.6%,源2占36.1%,源3占45.4%,其他源占4.9%。(3)通过统计分析各点位的主要来源发现,42.3%的点位Cd以自然源为主,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南部;57.7%的点位Cd以交通源为主,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中部及北部。13.5%的点位Hg以自然源为主,分布较为均匀;42.8%的点位以交通源为主要来源,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区域;43.8%的点位以工业源为主要来源,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的西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源解析 PCA/APCS受体模型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二十年来上海不同城市空间尺度绿地的生态效益 被引量:20
16
作者 凌焕然 王伟 +1 位作者 樊正球 王祥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5607-5615,共9页
基于CITYgreen模型,通过对1987、2000、2004和2008年4a的TM影像分析,从上海城市空间大尺度(上海市外环内整体)、中尺度(上海市外环内各行政区)和小尺度(上海市外环内各镇及街道)计算绿地年固碳和空气污染物去除两项生态效益,其中大尺度... 基于CITYgreen模型,通过对1987、2000、2004和2008年4a的TM影像分析,从上海城市空间大尺度(上海市外环内整体)、中尺度(上海市外环内各行政区)和小尺度(上海市外环内各镇及街道)计算绿地年固碳和空气污染物去除两项生态效益,其中大尺度绿地的生态效益为:1987年为16722.58万元,2000年为8546.36万元,2004年为8161.48万元,2008年为968.47万元。继而利用基础统计学以及ArcGIS地统计分析扩展模块对生态效益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大尺度上分析,1987年至2008年,由于受到城市建设用地拓展的影响,城市绿地生态效益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中尺度上分析,不同行政区绿地生态效益的浮动范围与变化趋势均不相同,中心城区外围的浦东区、宝山区、普陀区等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变动幅度较大,而中心城区一直处于较低状态;(3)小尺度上分析,基于克里格插值的曲面拟合分析表明中心城区部分区域出现回升。旨在通过模型拟合分析,完善上海市绿地生态效益研究,并为特大型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益 CITYgreen模型 ArcGIS地统计分析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典型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49
17
作者 尹国庆 江宏 +3 位作者 王强 聂静茹 马友华 胡宏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4,共9页
为探讨安徽省南部山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和污染成因,以安徽省南部某一典型区为研究区域,在农用地土壤上共布设314个点位,采集土壤样品并对其中Cd、Hg、As、Pb和Cr 5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运用多元统计分析、PMF(正定矩阵因子分解... 为探讨安徽省南部山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和污染成因,以安徽省南部某一典型区为研究区域,在农用地土壤上共布设314个点位,采集土壤样品并对其中Cd、Hg、As、Pb和Cr 5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运用多元统计分析、PMF(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地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水平、污染成因、空间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用地土壤中Cd、Hg、As、Pb、Cr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32、0.1、14.38、49.44、87.42 mg·kg^(-1),超标率分别为26.93%、3.81%、23.47%、3.35%、2.23%;Cd、As在洪积物和冲积物成土母质中含量较高,Hg、Cr在洪积物成土母质中含量较高。研究表明,研究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来源为:工矿污染源贡献率39.6%,交通污染源和大气沉降综合污染源贡献率42.3%,成土母质源贡献率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土壤 重金属 多元统计 地统计 PMF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断层模型约束反演技术进行储层预测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立恒 李杰 +4 位作者 姜岩 许彦才 陈显森 周华建 杨丽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3-476,358+518,共4页
本文通过井震结合,建立了喇嘛甸油田北北二区块的构造模型,具体作法为:①利用井分层数据产生深度域顶部层面,应用地震构造解释产生时间域构造层面,通过合成记录建立油层组级别的速度场,并将深度域构造层面数据进行转换得到时间域数据;... 本文通过井震结合,建立了喇嘛甸油田北北二区块的构造模型,具体作法为:①利用井分层数据产生深度域顶部层面,应用地震构造解释产生时间域构造层面,通过合成记录建立油层组级别的速度场,并将深度域构造层面数据进行转换得到时间域数据;②以地震构造层面为趋势约束,最终得到时间域的各油层组构造层面;③对断层与断层、断层与层位进行交切,通过准确定义断层关系以及断层与层位之间的关系,使断层上、下盘地层的过渡符合实际地质情况。在构造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断层模型约束进行地质统计学反演,经与测井解释结果对比,砂体预测可信度明显提高。利用该预测结果落实了井网控制程度较低区域的断层附近砂体分布,对断层附近水平井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模型 断层模型约束 地质统计学反演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在某铜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龚元翔 王李管 +2 位作者 冯兴隆 尚晓名 宋明军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9,共5页
以某铜矿为例,基于地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应用能够反映区域化变量特征的变异函数,利用矿业软件,建立了矿山矿床的数学模型和工程实体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实体模型更加逼真地反映了矿山开采现状,储量计算结果与用传统方法计算的储量接... 以某铜矿为例,基于地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应用能够反映区域化变量特征的变异函数,利用矿业软件,建立了矿山矿床的数学模型和工程实体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实体模型更加逼真地反映了矿山开采现状,储量计算结果与用传统方法计算的储量接近,为采矿工作者进行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 地质统计学 实体模型 变异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统计学法的三维储量估算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1
20
作者 刘海英 刘修国 李超岭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1-546,共6页
在介绍地质统计学和三维地质建模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设计思路:根据原始采样数据及边界品位在勘探剖面上构建二维轮廓线,在三维环境下通过交互式操作生成矿体实体模型;构建块体模型并用实体模型进行约束,标记矿体内的块体;用克里格... 在介绍地质统计学和三维地质建模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设计思路:根据原始采样数据及边界品位在勘探剖面上构建二维轮廓线,在三维环境下通过交互式操作生成矿体实体模型;构建块体模型并用实体模型进行约束,标记矿体内的块体;用克里格品位估值算法对矿体内的块体赋品位值;最后统计计算储量。其中用到的关键技术包括变差函数自动拟合算法、交互式轮廓线拼接算法以及块体模型约束中用到的OBB树技术。该系统已经对某矿区数据进行了储量试算,结果与勘探报告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 三维地质建模 克里格估值 储量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