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ient sampling strategy driven surrogate-base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or broadband microwave metamaterial absorbers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Sixing PEI Changbao +3 位作者 YE Xiaodong WANG Hao WU Fan TAO Shif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CSCD 2024年第6期1388-1396,共9页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MOO)for the microwave metamaterial absorber(MMA)normally adopts evolutionary algo-rithms,and these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require many objec-tive function evaluations.To remedy this issu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MOO)for the microwave metamaterial absorber(MMA)normally adopts evolutionary algo-rithms,and these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require many objec-tive function evaluations.To remedy this issue,a surrogate-based MOO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here Kriging models are employed to approximate objective functions.An efficient sampling strategy is presented to sequentially capture promising samples in the design region for exact evaluations.Firstly,new sample points are generated by the MOO on surro-gate models.Then,new samples are captured by exploiting each objective function.Furthermore,a weighted sum of the improvement of hypervolume(IHV)and the distance to sampled points is calculated to select the new sample.Compared with two well-known MOO algorithms,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vali-dated by benchmark problems.In addition,two broadband MMAs are applie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MOO) Kriging model microwave metamaterial absorber(MMA) surrogate models sampling strate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ltrafast erbium-doped fiber laser modulated by Nb_(4)AlC_(3)saturable absorber
2
作者 LIU Xiao-juan ZHANG Mei-xia +2 位作者 LIU Tian-run LV Wen-hao LU Cheng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0-519,共10页
In this paper,a conventional soliton(CS)mode-locked erbium-doped fiber(EDF)laser was de-veloped using MAX phase material(MAX-PM)Nb_(4)AlC_(3)as a saturable absorber(SA).First,the liquid phase exfoliation(LPE)method wa... In this paper,a conventional soliton(CS)mode-locked erbium-doped fiber(EDF)laser was de-veloped using MAX phase material(MAX-PM)Nb_(4)AlC_(3)as a saturable absorber(SA).First,the liquid phase exfoliation(LPE)method was utilized to prepare Nb_(4)AlC_(3)nanosheets,and then a piece of tapered fiber was adopted to fabricate Nb_(4)AlC_(3)-SA.It was found that the saturation intensity and modulation depth of the Nb_(4)AlC_(3)-SA are 2.02 MW/cm^(2)and 1.88%.Based on the Nb_(4)AlC_(3)-SA,a conventional soliton(CS)mode-locked EDF laser was achieved.The central wavelength,pulse duration,and pulse repetition rate were found to be 1565.65 nm,615.37 fs,and 24.63 MHz,respectively.The performance is competitive and particularly superior in terms of pulse duration.This study fully confirms that Nb_(4)AlC_(3)possesses marvellous nonlinear saturable absorption properties and opens new possibilitie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air-stable ultrafast photon-ic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ventional soliton(CS) Nb_(4)AlC_(3) erbium-doped fiber(EDF)laser saturable absorber(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absorbers 被引量:1
3
作者 WANG Jiqing (Institute of Acoustics,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S1期1-8,54,共9页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at Institute of Acoustics, Tongji University, on functional absorbers and experience acquire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Experiments and analysi...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at Institute of Acoustics, Tongji University, on functional absorbers and experience acquire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Experiments and analysis of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different geometrical forms of functional absorbers, i.e., panels, cubes and tubes, were conducted with different arrangements. The resulting esthetical effects are illustrated with pictures. Several non-fiber materials are used to compose functional absorbers with advantages both in acoustic properties and in architectural features.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is also given in order to provide design guide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 absorbER acoustical MATERIAL ACOUSTIC TREAT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low-profile metamaterial absorber with ultrawideband reflectionless and wide-angular stability 被引量:1
4
作者 Feihong Lin Zhongming Yan +3 位作者 Ping Wang Yu Wang Hongcheng Zhou Haoran L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58-268,共11页
An ultrawideband reflectionless metamaterial absorber(MA)is proposed by replacing the metallic ground with the complementary split-ring resonator(CSRR)structure.The proposed MA exhibits-10 d B reflectivity spectrum fr... An ultrawideband reflectionless metamaterial absorber(MA)is proposed by replacing the metallic ground with the complementary split-ring resonator(CSRR)structure.The proposed MA exhibits-10 d B reflectivity spectrum from 1 GHz to 20 GHz,which maintains more than 90%absorption from 1.5 GHz to20 GHz.Furthermore,it achieves angle stability for TE and TM polarization at oblique incident angles up to 40°and 65°,respectively.To achieve broadband absorption spectrum,we have adopted a single-layer high-impedance surface(HIS)loaded with a double-layer magnetic material(MM)structure.To further realize the RCS reduction into a lower frequency range,we have employed the scattering cancell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traditional metallic ground.Finally,we have fabricated a sample exhibiting the 10 d B RCS reduction from 1 GHz to 20 GHz with a thickness of 10 mm.Measurement and simulation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proposed MA exhibits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making it suitable for m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material absorber(MA) Magnetic material(MM) High-impedance surface(HIS) Scattering cancellation technology ULTRAWIDEBAND Wide-angular stab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ion of mechanisms in gas operated weapon and its shock absorber
5
作者 Jiri Balla Roman Vitek +2 位作者 Dung Nguyen Van Zbynek Krist Hung Nguyen V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2-54,共13页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motion of the breech block carrier and the weapon casing of an automatic weapon mounted on a flexible carriage and the base of the weapon.Earlier works,which did not consider the dynamic pro...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motion of the breech block carrier and the weapon casing of an automatic weapon mounted on a flexible carriage and the base of the weapon.Earlier works,which did not consider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base of the weapon,did not allow to reconcile the calculat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weapon casing displacement when shooting from firing rests.For the analysis of the motion of individual parts,the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modelling and firing experiments using a high-speed camera were chosen.Calculations show the best accord with experiment when modelling the system with 4 degrees of freedom.The oscillation of the system regarding the movement of the breech block carrier and the weapon casing was investigated under changed conditions of rate of fire,the use of a muzzle brake and different types of shock absorbers.The velocities and displacements of the weapon casing and the breech block carrier at different values of the impulse of the gases to the breech block carrier were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ck absorber Gas-operated weapon Force-impulse diagram Recoil system Breech block carri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梁鸿霞 李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9-1486,共8页
本文以尿素、甘蔗渣、膨润土为原料,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利用微波法合成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采用SEM和FT-IR对其进行表征,并进行了性能研究,对比研究了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和甘蔗渣/膨... 本文以尿素、甘蔗渣、膨润土为原料,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利用微波法合成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采用SEM和FT-IR对其进行表征,并进行了性能研究,对比研究了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和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的吸水与保水性能,探讨了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在水中和土壤中的缓释性能,并进一步研究了缓释动力学。结果显示:条形状的甘蔗渣粉末均匀的分散在单体中,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表面有针状晶体为尿素,说明尿素和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复合到一起。红外光谱进一步说明尿素和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复合到一起。尿素含量对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本身的吸水和保水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在水中,三种不同尿素含量的树脂,变化基本一致,在2 h内缓释率都较低,8 h后释放基本达到平衡,缓释率都在90%以上。在土壤中,不同尿素含量的树脂每日缓释率较为均匀,7 d累计缓释率超过90%,缓释基本平衡,表明该树脂具有较好的控释/缓释效果,释放过程的动力学更符合Weibull模型,且b>1,表明释放过程受复杂机制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高吸水性树脂 蔗渣 缓释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玉米芯构筑Fe_(x)O_(y)/C复合材料及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力国民 高洁 +3 位作者 杜秀宁 贾琨 张克维 梁丽萍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1-783,共13页
玉米芯作为玉米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具有产量高、来源广、成本低等特点,但废弃玉米芯的潜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随意的丢弃或焚烧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为了实现废弃玉米芯的高值化利用和碳基复合微波吸收材料... 玉米芯作为玉米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具有产量高、来源广、成本低等特点,但废弃玉米芯的潜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随意的丢弃或焚烧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为了实现废弃玉米芯的高值化利用和碳基复合微波吸收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本研究以废弃玉米芯为载体,采用简单的湿化学浸渍法和碳热还原工艺制备Fe_(x)O_(y)/C复合吸波材料。通过优化焙烧温度和前驱体溶液浓度来探究不同磁性组分及其负载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XRD、Raman、SEM、BET、VNA多种表征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物相演变规律、微观形貌、吸波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引入适量的磁性组分时,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Fe/C复合材料仍保持了玉米芯天然的三维孔道结构,比表面积可达126.97 m^(2)/g,孔径为5.40 mm,有助于入射电磁波的多重反射和损耗。当负载量过大时,导致复合材料阻抗失配,不利于吸波性能的优化。其中,FCC-0.3-700和FCC-0.3-900均表现出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FCC-0.3-700在涂层厚度为2.0 mm时,最低反射损耗值(RLmin)达到−41.4 dB,对应的有效吸收带宽(EAB)达到5.6 GHz;FCC-0.3-900在8.4 GHz处的RLmin达到−41.7 dB,涂层厚度为1.5 mm时EAB达到4.5 GHz。Fe_(x)O_(y)/C复合材料优异的吸波性能得益于玉米芯中的固定碳被部分消耗产生的缺陷能够增强入射电磁波的多重散射和反射,这些缺陷还可以提供偶极位点进而产生偶极极化,有利于电磁波的衰减。此外,Fe_(3)O_(4)、Fe颗粒均匀的负载于废弃玉米芯孔道内或分散在其碎片间,形成大量的有效界面,增强了界面极化。同时,Fe_(x)O_(y)/C复合材料中的石墨碳与Fe_(3)O_(4)、Fe颗粒形成的导电网络也可以极大地促进导电损耗。本研究制备的材料不仅符合电磁波吸收材料“薄、轻、宽、强”的发展特点,而且开辟了废弃玉米芯的高值化与功能化利用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Fe_(3)O_(4)/Fe 多孔结构 复合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能力与数字平台能力对虚拟团队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鲍晓娜 张舒畅 曲刚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4,共10页
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迭代促使虚拟团队产生,虚拟团队中的员工创造力日益成为影响组织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以知识基础观为理论基础,从个体和技术两个维度出发构建吸收能力与数字平台能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效应模型,进一步揭示吸... 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迭代促使虚拟团队产生,虚拟团队中的员工创造力日益成为影响组织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以知识基础观为理论基础,从个体和技术两个维度出发构建吸收能力与数字平台能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效应模型,进一步揭示吸收能力、数字平台能力与虚拟团队员工创造力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收集辽宁省17家高新技术企业中69个虚拟团队的305份有效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和数字平台能力能够促进虚拟团队的员工创造力,知识共享分别在吸收能力与员工创造力、数字平台能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虚拟团队的结构有机性越高,吸收能力和数字平台能力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团队 吸收能力 数字平台能力 知识共享 员工创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金属/碳纤维混合摩擦吸能结构耐撞性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平 舒安麒 +3 位作者 霍钰嘉 阳程星 郭维年 姚曙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8-369,共12页
高速列车端部的吸能结构在碰撞事故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护乘客提供了最后的安全保障。在一般情况下,吸能结构通过其自身的塑性变形来耗散碰撞冲击能量,然而,这种方式可能导致试验研究的重复性较差,同时,也存在冲击力不稳定性问题... 高速列车端部的吸能结构在碰撞事故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护乘客提供了最后的安全保障。在一般情况下,吸能结构通过其自身的塑性变形来耗散碰撞冲击能量,然而,这种方式可能导致试验研究的重复性较差,同时,也存在冲击力不稳定性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金属/碳纤维混合摩擦吸能结构(HFEAS),该结构由轴瓦、防爬装置、预紧螺栓、内管铁、摩擦板和摩擦金属/CFRP管组成。利用MM3000摩擦试验机测定样件摩擦因数,基于试验结果并结合复合材料的损伤特性,建立混合摩擦吸能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对其耐撞性的影响。通过采用GRSM方法进行多目标优化,确定该新型摩擦吸能结构撞击力学参数的最优参数配置,并基于试验设计移动最小二乘法建立摩擦管直径D、螺栓预紧力F和钢铁层厚度t关于能量吸收(EA)、比能量吸收(SEA)和初始峰值(PCF)的响应面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其力学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多目标优化的帕累托前沿得到该摩擦吸能结构的最优参数配置。研究结果表明:螺栓预紧力F对HFEAS的影响最大;当F从1 000 N增加到10 000 N时,峰值力增加了7倍,平台力增加了10倍。混合摩擦吸能结构将复合材料的轻量化与摩擦学特性相结合,为吸能结构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耐撞性 摩擦吸能结构 碳钎维材料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质量动力吸振器模糊控制策略研究
10
作者 高强 李筱筱 +1 位作者 孙吉超 段晨东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6-300,411,共6页
为了克服传统动力吸振器有效频带过窄的缺陷,提高其减振效果,针对一种新型自适应动力吸振器-变质量动力吸振器,研究了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变质量动力吸振器与主系统振动信号的相位差判断吸振器固有频率与主系统激振... 为了克服传统动力吸振器有效频带过窄的缺陷,提高其减振效果,针对一种新型自适应动力吸振器-变质量动力吸振器,研究了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变质量动力吸振器与主系统振动信号的相位差判断吸振器固有频率与主系统激振频率是否相等,在吸振器失谐时采用模糊控制规则改变吸振器质量,使吸振器固有频率能够及时跟踪主系统激振频率的变化。通过数字仿真和台架实验对该控制策略的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模糊逻辑的变质量动力吸振器控制策略能够根据主系统激振频率的变化调整吸振器质量,使吸振器总是处于调谐状态,可在一个较宽的频带内明显提高吸振器减振效果,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动力吸振器 自适应动力吸振器 吸振器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修复用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宋莉芳 张云星 +5 位作者 徐楚彭 赵小宇 潘玉玲 崔利英 夏慧芸 牛艳辉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07-5213,5236,共8页
为研究高吸水树脂对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以丙烯酸(AA)为单体,豌豆秸秆粉(RS)、腐殖酸(HA)和尿素(Urea)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Urea@PAA/RS/HA高吸水树脂。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对树脂的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 为研究高吸水树脂对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以丙烯酸(AA)为单体,豌豆秸秆粉(RS)、腐殖酸(HA)和尿素(Urea)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Urea@PAA/RS/HA高吸水树脂。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对树脂的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研究了丙烯酸、腐殖酸、尿素、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和中和度等合成条件对树脂吸液能力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下制备的树脂的吸水性能为473 g/g,吸盐水性能为62.7 g/g。利用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分析了Urea@PAA/RS/HA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溶胀行为。研究了树脂在土壤滤液和重金属离子溶液中的吸液性能,以及树脂种类和用量对土壤理化性质、持水和保水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树脂 腐殖酸 尿素 吸液性能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溶剂对小麦秸秆吸油剂的吸油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申志兵 王顺梅 +4 位作者 薛瑜 唐瑞源 张君涛 梁生荣 周妙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56,共5页
通过廉价、可再生的小麦秸秆制备吸油剂时,需要预处理来除去秸秆表面的蜡质和木质素组分,以暴露纤维素的羟基使其充分参与改性反应,达到增强秸秆的亲油疏水的目的。考察了小麦秸秆经氢氧化钠、亚氯酸钠和二者混合溶液等不同预处理溶剂... 通过廉价、可再生的小麦秸秆制备吸油剂时,需要预处理来除去秸秆表面的蜡质和木质素组分,以暴露纤维素的羟基使其充分参与改性反应,达到增强秸秆的亲油疏水的目的。考察了小麦秸秆经氢氧化钠、亚氯酸钠和二者混合溶液等不同预处理溶剂对制得的吸油剂的吸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处理后,制备的吸油剂水接触角可从80°增加到108.5°,油接触角则降为0°,表现出亲油和超疏水性,吸油性能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对NaOH处理时间、温度和浓度进行对比,得出在100℃,5%,2 h预处理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生物质材料 预处理 吸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机器人铣削颤振抑制用磁流变弹性体吸振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13
作者 刘鹏 李波 +3 位作者 赵威 崔光裕 田威 廖文和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99-1710,共12页
为了解决工业机器人铣削加工过程中的低频颤振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抑制振动的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MRE)吸振器。利用MRE特有的流变特性,研究了不同质量配比的MRE磁流变效应,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仿真确定了吸振器... 为了解决工业机器人铣削加工过程中的低频颤振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抑制振动的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MRE)吸振器。利用MRE特有的流变特性,研究了不同质量配比的MRE磁流变效应,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仿真确定了吸振器内部的线圈匝数及所通电流大小。通过模态仿真和振动台扫频激励试验发现,设计的MRE吸振器具有17.35~45.21 Hz范围内的移频特性。建立了吸振器固有频率-电流映射关系,在KUKA KR500机器人铣削加工过程中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低转速加工条件下机器人容易在其低阶固有频率处发生颤振,通过MRE吸振器实现了颤振抑制。相对于不加吸振器的工况,通电调频后机器人主轴X方向上的振动加速度峰峰值降低了70.7%,均方根值降低了64.7%;Y方向峰峰值降低了54.7%,均方根值降低了49.9%。此外,铣削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也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MRE吸振器 机器人铣削加工 颤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能锚杆支护设备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晓春 徐政茂 +3 位作者 樊玉峰 张文萍 李子阳 陈晓燕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4,共11页
吸能支护是地下岩体工程领域中用于提高围岩稳定性和避免冲击地压等灾害发生的一种重要的防治技术。吸能支护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使支护体系在岩体发生位移或变形时能够有效吸收或消耗能量,从而减少由冲击载荷引发的工... 吸能支护是地下岩体工程领域中用于提高围岩稳定性和避免冲击地压等灾害发生的一种重要的防治技术。吸能支护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使支护体系在岩体发生位移或变形时能够有效吸收或消耗能量,从而减少由冲击载荷引发的工程破坏和事故。吸能锚杆是吸能支护的一种常见形式,此技术通过锚杆将表面围岩与深部稳定岩体相结合,并在围岩内部产生预应力吸收或耗散能量从而避免矿山灾害的发生。吸能锚杆这种柔性支护方式适用于多种环境的巷道支护,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矿山灾害的防治。综述自1968年以来30余种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吸能锚杆设计方式,以结构和材料2大类型为切入点进行划分,着重分析8种典型吸能锚杆的工作原理与设计优势,并以此指出现有吸能锚杆支护在应用中存在的安全性与智能性等方面的不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与目前深部矿井支护高强度与智能化等需求,提出一种智能预警负泊松比结构吸能锚杆。该锚杆利用负泊松比吸能结构实现增阻效果,具有双向恒阻吸能与双向监测预警等特性,能够满足复杂的非线性软岩巷道强阻支护、可视化预警等需求,有助于加快支护体系一体化,促进安全、智慧矿山的发展。最后,对吸能锚杆支护设备的优化革新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灾害 巷道支护 吸能锚杆 监测预警 智慧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陈化过程中烤烟烟丝理化性质的变化
15
作者 陈斌 徐玮杰 +5 位作者 汤朝起 丁冉 李强 张鑫 黄慧 杨凯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
通过考察烟丝陈化过程中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烟叶陈化程度量化评价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以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5种烟叶为试验对象,将其切成烟丝,在30℃、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陈化385 d并定期取样,测定烟丝颜色值(h、s、v、R、G、... 通过考察烟丝陈化过程中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烟叶陈化程度量化评价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以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5种烟叶为试验对象,将其切成烟丝,在30℃、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陈化385 d并定期取样,测定烟丝颜色值(h、s、v、R、G、B、L、a、b)、常规化学成分(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两糖比、氮碱比)、挥发酸、多酚、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吸光度值、pH,分析陈化过程中各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类胡萝卜素、挥发酸、吸光度、颜色值G和颜色值L在30℃、60%湿度的条件下陈化385 d(按积温计算,相当于自然陈化3~4年)分别变化了−54%、+43%、+28%、−29%和−25%,变化幅度相对较大;(2)各指标中,除颜色值a外,其余指标与陈化时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陈化程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综上,类胡萝卜素、挥发酸、吸光度、颜色值G和颜色值L适合作为烟叶陈化程度量化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陈化 颜色值 化学成分 吸光度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层与嵌套结构的太阳能吸收器设计
16
作者 焦圣喜 杨旭 杨汉瑞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83,共12页
提出一种叠层圆环嵌套圆柱体的超材料太阳能吸收器,该吸收器结构由底部金属与介质层和上层嵌套圆柱体的叠层圆环组成,可以实现稳定的高吸收。利用有限时域差分方法,深度分析了吸收器的光吸收谱图以及电磁场强度在内部的分布情况,并研究... 提出一种叠层圆环嵌套圆柱体的超材料太阳能吸收器,该吸收器结构由底部金属与介质层和上层嵌套圆柱体的叠层圆环组成,可以实现稳定的高吸收。利用有限时域差分方法,深度分析了吸收器的光吸收谱图以及电磁场强度在内部的分布情况,并研究了入射光的偏振角及入射角对吸收器的光吸收影响。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吸收器在300~2500 nm范围内的平均吸收率为94.34%,且具有偏振不敏感的特性;当入射角度为60°时,平均吸收率仍保持88.81%,宽波段高吸收的激发主要由传播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协同作用实现,在标准太阳光谱辐射下的总吸收效率为94.46%。本设计在太阳能吸收利用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也为宽带吸收器的设计提供了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 太阳能吸收器 宽波段 高吸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湿法纺丝技术的SiBCN-rGO陶瓷纤维的组织结构、力学和吸波性能
17
作者 高晨光 孙晓亮 +4 位作者 陈君 李达鑫 陈庆庆 贾德昌 周玉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0-296,共7页
随着我国新型空天飞行器的快速发展,对热端部件的结构可靠性和宽频微波隐身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SiBCN系亚稳陶瓷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抗热震、耐烧蚀、抗长时氧化、抗蠕变等特性,在高温吸波结构领域极具应用潜力,但是该系亚稳陶瓷较低... 随着我国新型空天飞行器的快速发展,对热端部件的结构可靠性和宽频微波隐身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SiBCN系亚稳陶瓷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抗热震、耐烧蚀、抗长时氧化、抗蠕变等特性,在高温吸波结构领域极具应用潜力,但是该系亚稳陶瓷较低的介电损耗限制了其电磁波吸收能力。本研究基于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具有良好力学和吸波性能的SiBCN-rGO陶瓷纤维。结果表明,制备的SiBCN-rGO陶瓷纤维具有多孔结构,且纤维的孔隙率随着氧化还原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 rG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此外,高含量rGO和高纤维比表面积促进了非晶基体中SiC的结晶析出。引入rGO显著提高了陶瓷纤维的拉伸性能,随着rGO质量分数从0提高至4%,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从8.05%增加到18.05%,拉伸强度从1.62 cN/dtex(0.324 GPa)提高到2.32 cN/dtex(0.464 GPa)。rGO含量增加降低了纤维的电阻率,且纤维的复介电常数实部与虚部均下降,但损耗角正切值逐渐提高。SiBCN-rGO陶瓷纤维表现出良好的吸波性能,其中含质量分数6%rGO的陶瓷纤维在9.20GHz处具有最小反射系数-50.90dB,有效吸收带宽达2.3 GHz,在吸波陶瓷基复合材料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BCN纤维 氧化还原石墨烯 吸波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主动式磁性液体吸振器减振性能研究
18
作者 杨文荣 李天宇 +2 位作者 李德才 魏乂兼 张明敏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
为解决长直挠性结构衰减时间较长的问题,该文利用通电线圈改变磁性液体吸振器工作单元的磁回复力,进而改变磁性液体吸振器的刚度系数以增强其减振性能。由于磁性液体吸振器刚度系数与线圈电流呈线性关系,因此根据最优刚度系数理论即可... 为解决长直挠性结构衰减时间较长的问题,该文利用通电线圈改变磁性液体吸振器工作单元的磁回复力,进而改变磁性液体吸振器的刚度系数以增强其减振性能。由于磁性液体吸振器刚度系数与线圈电流呈线性关系,因此根据最优刚度系数理论即可求得最优减振效率时线圈所需电流值。此外该文还对阻尼间隙、磁性液体注入量、黄铜板的长度以及工作温度对于减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阻尼间隙为2 mm时,磁性液体总注入量为12 mL,减振效率可达67.69%;不同长度黄铜板所对应的最优刚度系数不同,通过调节线圈电流使磁性液体吸振器刚度系数达到最优刚度系数,得到黄铜板长度在1100、1000、900和800 mm时的最优减振效率分别为96.18%、96.14%、97.45%、97.13%;低温条件下会造成磁性液体吸振器减振性能下降,-30℃相较于30℃时减振效率降低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吸振器 刚度系数 半主动控制 工作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纤维吸声复合材料的老化性能
19
作者 张毅 沈殷 +1 位作者 高金霞 郁崇文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134,共8页
为探讨棕榈吸声复合材料替代黄麻吸声内饰板的可行性,研究了棕榈纤维毡/陶粒/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PHBV)吸声复合材料、黄麻纤维毡/PHBV吸声内饰板分别在自然光老化、湿热老化、紫外光照老化工艺下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 为探讨棕榈吸声复合材料替代黄麻吸声内饰板的可行性,研究了棕榈纤维毡/陶粒/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PHBV)吸声复合材料、黄麻纤维毡/PHBV吸声内饰板分别在自然光老化、湿热老化、紫外光照老化工艺下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无缺口冲击强度和吸声系数平均值,以及在自然光老化、湿热老化工艺下的抑菌率;分析了湿热老化下吸声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和厚度方向膨胀率;测试了紫外光照老化下2种纤维的木质素含量、表面和拉伸断面形貌、化学结构;运用剩余强度模型预测了自然光老化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3种老化工艺下棕榈吸声复合材料完全可替代黄麻吸声内饰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湿热老化下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厚度方向膨胀率随温度上升而增大,抑菌率快速下降;纤维木质素含量的减少是导致紫外光照老化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降低的重要原因;预测1095 d后吸声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4.97 MPa,弯曲强度为44.23 MPa,1825 d后拉伸强度为22.51 MPa,弯曲强度为41.9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纤维毡 吸声系数 老化性能 湿热老化 汽车内饰材料 剩余强度模型 吸声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低温环境下碳泡沫吸波材料电磁性能测试研究
20
作者 杜春林 秦家勇 +1 位作者 王宇辰 申彬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6-331,共6页
随着低轨互联网卫星星座的兴起和卫星天线技术的发展,开展热真空环境下卫星与天线联合无线测试成为新的试验模式,以增加测试覆盖性。为此,需要建立一个具备高真空、低温、低微波反射率的综合热试验环境。文章通过分析确定了吸波材料应... 随着低轨互联网卫星星座的兴起和卫星天线技术的发展,开展热真空环境下卫星与天线联合无线测试成为新的试验模式,以增加测试覆盖性。为此,需要建立一个具备高真空、低温、低微波反射率的综合热试验环境。文章通过分析确定了吸波材料应用于真空低温环境下需要关注的关键参数,并给出了参考指标;提出了基于碳泡沫吸波材料的低微波反射率和低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指标的吸波热沉的研制技术流程、测试内容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真空试验 碳泡沫 无源互调 吸波热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