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级智能化煤矿建设发展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毛善君 陈华州 +10 位作者 刘海滨 景超 张弘 张鹏鹏 张磊 樊迎博 孙峰 李中州 吴叶明 贾瑞杰 李祥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80,共16页
目前煤矿智能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重大应用成果,但仍处于初级或中级智能化水平,存在系统性和实用性等问题,智能化矿山建设步入深水区,高级智能化矿井建设势在必行。在分析智能化煤矿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科学采矿、工业物联网... 目前煤矿智能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重大应用成果,但仍处于初级或中级智能化水平,存在系统性和实用性等问题,智能化矿山建设步入深水区,高级智能化矿井建设势在必行。在分析智能化煤矿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科学采矿、工业物联网、时空智能、大数据分析、智能制造和工业控制等技术,详细阐述了高级智能化矿井建设“六体系、六化、两模式或平台、六链流”的“6626工程”,并对高级智能化矿井建设分类、建设思路、经济与社会效益和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六体系”包括标准体系、技术体系、装备体系、管理体系、培训体系和服务体系;“六化”包括装备智能化、地测透明化、分析在线化、控制协同化、智能系统化、生产绿色化;“两模式”包括基于透明化地测保障的智能化协同管控平台及应用系统和基于精确时空信息的矿井采掘工作面少人或无人自适应截割协同管控平台及应用系统;“六链流”包括煤链流、电链流、风链流、水链流、物链流和绿色循环经济链流。高级智能化矿井建设的“6626工程”为智能化煤矿建设成功涉过深水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可行的路径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智能化矿井 “6626工程” 协同管控平台 时空智能 科学采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语料来源可追溯义务的法律构造 被引量:3
2
作者 蔡琳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69,I0004,I0005,共11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赋能AIGC新业态发展的同时,面临着AIGC可版权性认定与版权侵权责任归结的制度适用难题。我国司法试图以“提示工程”和合理注意义务的解释性适用来破解以上困境,却因“法教义学”的理论局限而引起学理争议。究其根...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赋能AIGC新业态发展的同时,面临着AIGC可版权性认定与版权侵权责任归结的制度适用难题。我国司法试图以“提示工程”和合理注意义务的解释性适用来破解以上困境,却因“法教义学”的理论局限而引起学理争议。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制度标准缺少AIGC技术逻辑下的适度延伸。以“人机合作”理念为基础,构造AIGC语料来源的可追溯义务,能够发挥制度标准延伸及制度衔接中的法律效用,搭建人类贡献与独创性标准之间的对接渠道,同时完成AIGC产业链条中的侵权语料来源追溯,最终破解AIGC新业态在版权保护项下面临的无序化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平台 语料来源可追溯 人机合作 制度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技术互补与协同创新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潇 李家宝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6,共13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以AI创新应用为导向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平台赋能互补者创新研究多从平台模块性、边界资源开放等视角展开,缺乏对互补者与平台企业创新要素复杂协同关系结构的考察,构建“要素—过程—绩效”框架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以AI创新应用为导向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平台赋能互补者创新研究多从平台模块性、边界资源开放等视角展开,缺乏对互补者与平台企业创新要素复杂协同关系结构的考察,构建“要素—过程—绩效”框架研究平台企业赋能互补者协同创新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首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隐含在协同创新活动中的技术组件互补关系进行建模和分析;其次,采用数据驱动的NK模型对互补者协同创新过程进行建模和仿真,探究技术相互依赖对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后,基于百度大脑AI开放平台实例研究和仿真实验,发现互补者通过组件策略嵌入生态系统所形成的技术相互依赖水平负向影响协同创新潜力,并且系统中核心组件比例(C-Ratio)越高,协同创新绩效越低。据此,提出平台企业协调创新生态系统各类参与者资源及赋能平台创新活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数字平台 协同创新 NK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E平台的协同设计在加速器装置建设中的应用——以CS30α辐照装置为例
4
作者 牛海华 王锋锋 +8 位作者 王志军 刘鲁北 陈伟龙 李亚光 孙国珍 郑海 李智慧 张斌 何源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9,共11页
为了提升加速器装置的设计效率和建设质量,解决现有加速器装置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多学科数据孤岛、各系统数据实时交互性差与一致性弱、设计周期长且成本高等问题,立足于加速器装置建设需求,提出基于3DEXPERIENCE(简称3DE)平台对CS3... 为了提升加速器装置的设计效率和建设质量,解决现有加速器装置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多学科数据孤岛、各系统数据实时交互性差与一致性弱、设计周期长且成本高等问题,立足于加速器装置建设需求,提出基于3DEXPERIENCE(简称3DE)平台对CS30加速器α辐照装置开展协同设计研究,梳理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加速器装置协同设计流程,实现了加速器装置机械、管路、电气及土建等各系统多维度协同设计,规范了整个设计流程,减少了设计错误,提高了设计效率及质量,节约了设计成本,为加速器装置的设计及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有效缩短了加速器装置的建设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E平台 CS30加速器 α辐照装置 协同设计 装置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赋权—平台增能:数字政务服务中公民合作生产行为实现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向玉琼 蒋亚琴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9,M0005,共17页
政民合作是实现以公民为中心的数字政务服务供给的前提,公民合作生产行为是构建这一合作关系的重要路径。基于浙江政务服务网的案例分析发现,数字政务服务供给全过程都存在公民合作生产行为,这是政府通过“制度赋权—平台增能”推动公... 政民合作是实现以公民为中心的数字政务服务供给的前提,公民合作生产行为是构建这一合作关系的重要路径。基于浙江政务服务网的案例分析发现,数字政务服务供给全过程都存在公民合作生产行为,这是政府通过“制度赋权—平台增能”推动公民行为“动力—能力”演化的结果。在数字政务服务设计、提供与评价等服务供给的不同情境中,出现了数据留痕型、数据应用型、体验反馈型等3种公民合作生产行为模式。不同模式下公民的行为动力与行为能力需要具备的条件不同,并在主体范围、行为方式、资源投入、行为价值等方面有所差异。而公民合作生产行为是制度赋权与平台增能互构的结果。制度赋权为公民行为注入了外源动力,塑造出公民参与数字政务服务供给的不同场境,而与之相适配的服务平台设定了公民行为的能力要求,并影响公民行为的内生动力,由此实现公民合作生产行为“动力—能力”的内部转化。公民合作生产行为打破了专业生产范式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公民之间单向度的“供给—消费”关系,是对数字政务服务领域中主体合作关系的完善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民合作 数字政务服务供给 公民合作生产行为 制度赋权 平台增能 动力—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协作共同体的逻辑缘起、内涵特征与运行机制
6
作者 李超 王艳 杨转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94,共10页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是专业性、职业性和教育性的融合。依专业领域,破界跨区域组建的协作共同体是职业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一种非正式组织,具有跨界整合、供需匹配、平台支撑等类型教育的内涵特征。通过牵头院校驱...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是专业性、职业性和教育性的融合。依专业领域,破界跨区域组建的协作共同体是职业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一种非正式组织,具有跨界整合、供需匹配、平台支撑等类型教育的内涵特征。通过牵头院校驱动、成员单位利益相关、成员结构体系梯度化的“1+4+N”共同体建构范式,在共同体内部形成决策实施、供需匹配、分类合作、平台支撑、多元评价、协同保障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平台化的共同体运行体系,驱使共同体聚集多方资源激发教师发展原动力、匹配主体需求实施体系化职后培养、自生长机制促进教师能力动态螺旋发展,推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协作共同体 跨界整合 供需匹配 平台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空间站的桁架平台在轨建造技术研究
7
作者 许焕宾 刘宇彤 施丽铭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6-343,共8页
面向未来载人航天任务,在对国际空间站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空间站特点,对大型桁架平台在轨构建方案进行研究。梳理了桁架快速构建关键技术,通过桁架平台构型设计、接头设计、组装方案优化、人工组装及人机协同试验,验证了中国空... 面向未来载人航天任务,在对国际空间站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空间站特点,对大型桁架平台在轨构建方案进行研究。梳理了桁架快速构建关键技术,通过桁架平台构型设计、接头设计、组装方案优化、人工组装及人机协同试验,验证了中国空间站桁架平台在轨扩建的可行性。试验表明:拼装快速桁架组装速度优于国外同类产品,便于着航天服状态下进行在轨人工或人机协同组装,可以为空间站大型桁架平台在轨扩建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站 桁架平台 在轨构建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型智造企业协同制造生态构建研究——基于捷配科技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8
作者 吴群 陈倩 李梦晓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6,共12页
平台型智造企业是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有机融合的新兴制造企业业态,是构建协同制造生态的关键主体。本研究以平台型智造企业的典型代表捷配科技为案例对象,以“动态能力—典型模式”为主线,剖析其协同制造生态构建过程。研究发现:(1)平... 平台型智造企业是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有机融合的新兴制造企业业态,是构建协同制造生态的关键主体。本研究以平台型智造企业的典型代表捷配科技为案例对象,以“动态能力—典型模式”为主线,剖析其协同制造生态构建过程。研究发现:(1)平台型智造企业协同制造生态构建在蓄势、成形和赋能阶段分别表现出机会识别与资源拼凑、机会探索与资源编排、机会开发与资源协奏的动态能力;(2)平台型智造企业在不同动态能力的推动下分别采取了“自营工厂+电商平台”“自营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同工厂”“自营数字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同数字工厂”的典型模式,最终形成了协同制造生态。本研究从动态能力视角拓展了平台型智造企业研究范畴,揭示了平台型智造企业构建协同制造生态的过程,为我国制造企业向平台化、智能化和协同化发展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智造企业 协同制造 生态构建 动态能力 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三维地理信息的数智化油气勘探开发——延长石油的实践与展望
9
作者 王香增 党海龙 +3 位作者 张亮 张建锋 王世玉 张景涛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9,共9页
延长石油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历年积累的海量数据存储分散且安全风险较高,陕北油气区极其分散的作业环境,使得其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形成数据孤岛,导致数据难以共享造成大量重复性工作。为应对这些问题,延长石油致力于研究数... 延长石油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历年积累的海量数据存储分散且安全风险较高,陕北油气区极其分散的作业环境,使得其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形成数据孤岛,导致数据难以共享造成大量重复性工作。为应对这些问题,延长石油致力于研究数智化油气勘探开发与三维地理信息的融合技术,旨在提高油气藏的经营效率,探索数字化驱动转型的新路径。文章从延长石油地理信息与勘探开发协同工作平台的建设实践出发,深入分析数智化油气勘探开发与三维地理信息融合的方法与成效。通过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的深度融合,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导航,围绕勘探开发研究构建主线,依托高效的数据组织和传递机制,依托油气藏综合分析及专业软件集成,建立覆盖勘探开发全流程的一体化协同工作平台。由此建立了数据标准体系,实现了智能化数据检索,构建了勘探开发全周期业务流程,促进了多专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创建了一体化协同研究工作流程,进而实现精准管控与高效决策。文章通过分析融合应用场景模型的建设展望,为延长石油智能化油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油气勘探开发 延长石油 协同工作平台 融合应用 场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车路感知融合协同系统的设计
10
作者 陈宁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4-250,共7页
为了提高农业机械车的自主导航和智能化程度,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操作,对农业机械车路感知融合协同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首先,采用了基于哈希分区的感知融合算法,构建了农业机械车路感知融合协同模型,提高了感知融合... 为了提高农业机械车的自主导航和智能化程度,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操作,对农业机械车路感知融合协同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首先,采用了基于哈希分区的感知融合算法,构建了农业机械车路感知融合协同模型,提高了感知融合的效率和精度;然后,基于激光雷达、GPS、IMU和相机等传感器,构建了农业机械车路感知融合协同系统。系统可以对车辆周围环境进行高精度的感知和识别,实现自动规划行驶路线、避障和停车等操作,提高了农业机械车的智能化程度和操作效率。此外,通过与云端平台的连接,实现了对农作物生长情况、天气状况和土地质量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帮助农民做出科学决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定位精度平均误差<1 cm,同时可以检测到路面的细微起伏并准确检测到路面上的障碍物,平均误差<2 cm,系统响应时间较短,平均约为10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导航 感知融合 协同系统 GPS 云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平台治理机制对知识流动的影响
11
作者 吴伟伟 林俊洁 刘业鑫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84,共15页
协同创新平台是聚集和整合创新资源的有效载体,知识流动对协同创新平台的有序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平台进行有效治理,保障知识流动顺利进行,从而促进协同创新平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协同创新平台... 协同创新平台是聚集和整合创新资源的有效载体,知识流动对协同创新平台的有序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平台进行有效治理,保障知识流动顺利进行,从而促进协同创新平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协同创新平台治理机制对知识流动的影响。首先,本文分析了协同创新平台的知识流动过程,明确协同创新平台治理机制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协同创新平台治理机制对知识流动的影响,进而构建出理论模型。最后,应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协同创新平台治理机制影响知识流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借助Vensim PLE对模型进行仿真,揭示协同创新平台治理机制对知识流动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契约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均对协同创新平台知识流动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关系治理机制的作用更强,而同时使用两类治理机制更加有利于促进协同创新平台的知识流动。进一步发现强契约-强关系的治理机制组合在不同程度的知识失效和初始知识势差的情境下,都能够更好地促进协同创新平台的知识流动。本文能够为我国协同创新平台政策制定和完善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平台 治理机制 知识流动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勘察设计平台研究——以铁路信号设计子系统为例
12
作者 王伟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5,共9页
针对我国铁路工程勘察设计领域设计环境不统一、多专业协同设计难度大、信息流转不畅、设计效率低下,以及现有软件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构建智能勘察设计平台的解决方案。首先,对智能勘察设计平台的主要技术路线、关键技术... 针对我国铁路工程勘察设计领域设计环境不统一、多专业协同设计难度大、信息流转不畅、设计效率低下,以及现有软件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构建智能勘察设计平台的解决方案。首先,对智能勘察设计平台的主要技术路线、关键技术和系统架构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智能勘察设计平台的总体技术方案,确立了“以软件定义业务、数据驱动业务数智化”的主要技术路线。其次,通过设计平台体系架构、制定数字化标准、多专业协同设计,以及业务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等关键技术,构建了“一平台四系统”的智能勘察设计平台总体架构。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建立了覆盖全专业、全过程的智能勘察设计体系架构,以统一的数据标准驱动各专业设计软件的集成与重构。最后,通过分析、归纳信号勘察设计业务需求和作业流程,将各设计对象标准化、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业务数字化表达模型和四层架构体系,研发了一种基于全过程数据驱动和多重知识规则库的信号智能勘察设计子系统,实现了从线路和站场数据到信号平面,再到室内外工程设计成果的全流程自动化设计。该研究成果在多个铁路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验证,为铁路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智能化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勘察设计平台 铁路信号 协同设计 数字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排烟制式下列车越站对地铁站台排烟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甘甜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331,共8页
为研究地铁车站协同排烟系统在列车越站时能否有效控制烟气扩散,以武汉某地铁站为研究对象,基于车站排热风机协同站台大系统风机的排烟方案,首先通过现场试验测试有无列车越站运行时站台各通道口的风速,分析列车越站工况下流场的变化特... 为研究地铁车站协同排烟系统在列车越站时能否有效控制烟气扩散,以武汉某地铁站为研究对象,基于车站排热风机协同站台大系统风机的排烟方案,首先通过现场试验测试有无列车越站运行时站台各通道口的风速,分析列车越站工况下流场的变化特征;然后,利用测试结果对车站全尺寸的数值计算方法进行验证,并计算站台行李火灾工况下站台内能见度、CO体积分数、温度等指标,分析列车越站工况下站台烟气的控制效果。测试结果表明:1)无列车运行工况下,楼扶梯口处向下风速为1.8~3.5 m/s;2)列车以40 km/h越站运行时,楼扶梯口处向下风速经历下降—升高—下降3阶段变化,并低至约0.5 m/s;3)列车越站显著影响楼扶梯口处的风速,且向下气流速度变化时间与列车运行的时间密切相关。烟气模拟结果表明:1)无列车运行工况下,站台内烟气控制效果良好;2)列车以40 km/h越站运行时,协同排烟系统整体表现良好,能够有效控制烟气扩散,仅有近火源处L5楼扶梯口局部位置(约占站台面积的10%)CO体积分数、能见度和温度等指标不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台 站台火灾 列车越站 协同排烟系统 数值模拟 楼扶梯口处向下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艳秋 张富尧 陈雪梅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9-22,共4页
工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工科院校可根据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构成,采用与之相适应的“五平台、三体系、四机制”核心素养提升路径,即搭建思政育人、校园文化育人、创新育人、实践育人、管理... 工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工科院校可根据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构成,采用与之相适应的“五平台、三体系、四机制”核心素养提升路径,即搭建思政育人、校园文化育人、创新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等五个平台,构建主体协同体系、部门协同体系、过程协同体系等三大体系,完善顶层设计管理机制、分层次教育机制、互助成长发展机制、多样化培养机制等四项机制,培养更多工程基础厚、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卓越工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工科学生 核心素养 育人平台 协同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头梅露天煤矿设计施工一体化协同管控平台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富有 曹占文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3,共9页
针对石头梅露天煤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设计与施工分离现象,对生产计划优化、智能设计决策以及生产中随机事件的应对考虑不足,容易导致设计与施工脱节从而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和进度等问题,基于C/S+B/S架构构建了石头梅露天煤矿设计施工一... 针对石头梅露天煤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设计与施工分离现象,对生产计划优化、智能设计决策以及生产中随机事件的应对考虑不足,容易导致设计与施工脱节从而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和进度等问题,基于C/S+B/S架构构建了石头梅露天煤矿设计施工一体化协同管控平台,介绍了该平台的整体架构设计,详细阐述了该平台的功能、应用场景及关键技术。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将智能测绘、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装备等与露天采矿业务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了“穿爆采运排”智能化、无人化运行管控新模式,实现了露天煤矿快速精准作业,大幅提高了矿山作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头梅露天煤矿 设计施工一体化 协同管控平台 智慧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人-机-环”集成可视化智能监控平台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国建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112,共8页
随着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发展,监控系统已成为智能矿山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现有监控系统存在数据相互独立、共享性差、数据计算延迟等问题,已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通过整合矿山人员、设备和环境三大要素,分析其建设需求与问题,从数据... 随着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发展,监控系统已成为智能矿山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现有监控系统存在数据相互独立、共享性差、数据计算延迟等问题,已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通过整合矿山人员、设备和环境三大要素,分析其建设需求与问题,从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应用的全生命周期展开设计,提出了一种矿井“人-机-环”集成可视化智能监控平台。介绍了该平台实现的功能、架构设计以及关键技术。通过在山西天地王坡煤矿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应用多线程、大数据、5G、工业以太网及多协议驱动加载等技术,实现了数据的融合集成与多元共享;通过云边协同处理技术在边缘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不仅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而且提升了矿山的安全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矿山 多元集成 智能监控平台 云边协同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TI:面向数据业务的TEE融合技术研究
17
作者 马承彦 卢笛 +3 位作者 马鑫迪 习宁 王锦锦 马建峰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8,共11页
协同平台面临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挑战,可信执行环境(TEE)通过硬件隔离技术实现基于明文的机密计算,确保代码和数据的机密性与完整性。然而,异构的TEE技术使得同一份代码或程序无法直接在不同TEE架构中直接运行并相互提供可信的数据操作接... 协同平台面临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挑战,可信执行环境(TEE)通过硬件隔离技术实现基于明文的机密计算,确保代码和数据的机密性与完整性。然而,异构的TEE技术使得同一份代码或程序无法直接在不同TEE架构中直接运行并相互提供可信的数据操作接口,导致跨TEE场景下任务协同执行的安全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操纵语言的TEE融合技术DoTI,从数据处理的业务层解决跨TEE的数据安全交互问题,并结合基于属性加密的密码学方法保持多TEE协同的隔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DoTI环境下迁移至TEE的数据库性能约为原始数据库的119.15%,且网络通信能力优于现有方案,能够满足协同平台数据共享的可用性和安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平台 可信执行环境 数据操纵语言 基于属性的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垄断的资本逻辑与技术权力——形成机理与治理创新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娜 杨嘉一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4,共11页
数字经济时代的数据垄断现象呈现出资本逻辑与技术权力深度耦合的特征。从形成机理看,数据垄断本质上是资本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要素独占性控制的过程,具体表现为资本驱动下的数据集中化积累、算法权力构筑的技术壁垒,以及平台生态形... 数字经济时代的数据垄断现象呈现出资本逻辑与技术权力深度耦合的特征。从形成机理看,数据垄断本质上是资本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要素独占性控制的过程,具体表现为资本驱动下的数据集中化积累、算法权力构筑的技术壁垒,以及平台生态形成的制度性垄断。这种垄断格局不仅扭曲市场竞争秩序,更通过数据剥削机制加剧了数字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数据垄断的治理创新需要突破传统范式,构建以“数据公共性”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在产权层面构建数据权益的公平分配体系,在技术层面推进公共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在治理层面促进跨国协作与多元共治。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推动数据要素从资本积累工具向公共福祉载体转化,为数字时代的公平发展提供新的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垄断 资本积累 技术权力 平台权力 数据公共性 制度创新 基础设施建设 跨国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矿山综合管控平台的生产协同调度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邢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5,共7页
为解决煤矿主生产系统人工调度滞后、无法从全局考虑等问题,提出采用智能矿山综合管控平台实现全矿井主生产过程的综合管控的思路。通过对包括采煤、掘进、采区胶带运输、采区煤仓、大巷胶带运输、井底煤仓、提升、地面原煤仓、洗选加... 为解决煤矿主生产系统人工调度滞后、无法从全局考虑等问题,提出采用智能矿山综合管控平台实现全矿井主生产过程的综合管控的思路。通过对包括采煤、掘进、采区胶带运输、采区煤仓、大巷胶带运输、井底煤仓、提升、地面原煤仓、洗选加工、产品仓等环节在内的主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提出现存的原煤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不均衡、设备兼容性与稳定性、生产环节中的暂存点与协调性等问题,依托管控平台数据整合与处理能力、跨设备与系统的协同能力、决策支持与优化功能,提出包含感知层、数据层、应用层的三层生产协同管控体系,并重点阐述生产协同所依赖的大数据及云计算、边缘计算、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及决策算法等关键技术,分辅助决策及应急控制、智能决策及自主管控对生产协同管控应用路径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矿山 综合管控平台 生产协同控制 煤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静液直驱系统的六自由度平台及运动控制
20
作者 乔建飞 丁问司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117,共8页
六自由度平台因其高精度、高承载力和高刚性等优越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满足质子刀手术病床的空间运动和定位需求,研发一套六自由度运动定位平台。首先,基于工作空间使用需求,对六自由度平台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其次,对控制系... 六自由度平台因其高精度、高承载力和高刚性等优越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满足质子刀手术病床的空间运动和定位需求,研发一套六自由度运动定位平台。首先,基于工作空间使用需求,对六自由度平台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其次,对控制系统硬件进行选型并对STM32控制器和上位机LabVIEW进行编程设计;然后,制作六自由度平台样机,调试控制算法参数;最后,实验探究BP-PID控制算法和非线性PID算法对不同负载工况的适应能力、主从协同控制策略下从动缸实时跟踪误差和六自由度平台整体结构定位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单支电静液作动器在不同负载工况的位置控制过程中,BP-PID算法比非线性PID算法快速性更好、自适应能力更强,且两种算法几乎无超调。六自由度平台运动过程中从动缸实时协同误差在0.43 mm以内,平台定位精度小于0.05 mm/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平台 电静液作动器 BP-PID控制 协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