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CADA参量耦合网络变分图自编码的风电机组异常检测方法
1
作者 刘小峰 李俊锋 柏林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7-576,共10页
利用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数据监测参量本身数值信息及其相互间的耦合关联性,提出基于多参量耦合关系变分图自编码的风电机组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时间序列自适应符号传递熵构建SCADA数据的参量耦合关系网络,设计变分... 利用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数据监测参量本身数值信息及其相互间的耦合关联性,提出基于多参量耦合关系变分图自编码的风电机组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时间序列自适应符号传递熵构建SCADA数据的参量耦合关系网络,设计变分图自编码再编码模型对参量耦合关系网络进行编码重构。结合SCADA参量耦合关系网络的编码重构误差构建风电机组的健康状态评估指标,采用支持向量回归的迭代更新法,对机组实时健康阈值进行自适应设置。两个风场的风力发电机组SCADA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充分利用了SCADA数据本身的数值信息及耦合关系结构信息,有效提高了风电机组异常状态检测的准确性及对环境工况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多参量耦合 变分图自编码 健康指数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熵融合和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2
作者 张天瑞 周连弘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9-438,共10页
针对风电机组轴承在运行过程中收集到的故障信号较弱、状态特征难以有效表征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熵融合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对原始信号进行处理,分解出多个模态分量。随后,通过计算这些模态分量... 针对风电机组轴承在运行过程中收集到的故障信号较弱、状态特征难以有效表征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熵融合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对原始信号进行处理,分解出多个模态分量。随后,通过计算这些模态分量的多种熵值,构造出多熵融合矩阵,以充分表征信号的复杂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在卷积神经网络中集成不同尺寸的并行卷积核,设计一种结合多熵融合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方法具有较好的诊断与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故障诊断 轴承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熵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维护信息更新的海上风电场预测性机会维护策略
3
作者 符杨 应飞祥 +2 位作者 黄玲玲 刘阳 张开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836-3847,I0020-I0022,共15页
为实现海上风电场的经济高效维护,提出一种基于维护信息动态更新的海上风电场多机多部件预测性机会维护(predictive opportunity maintenance,PdOM)策略。针对PdOM策略制定过程中面临的两方面问题,即如何处理维护信息的动态更新过程、... 为实现海上风电场的经济高效维护,提出一种基于维护信息动态更新的海上风电场多机多部件预测性机会维护(predictive opportunity maintenance,PdOM)策略。针对PdOM策略制定过程中面临的两方面问题,即如何处理维护信息的动态更新过程、如何在PdOM策略中建立维护信息与维护机会间的复杂耦合关系,首先,建立动态维护信息矩阵处理维护决策建模优化中维护信息的输入与动态更新。其次,基于经济相关性、风速及可及性带来的维护机会,考虑多维信息与维护机会之间的复杂相互关系,建立海上风电场PdOM策略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基于动态维护信息矩阵更新维护信息,根据更新后得到的维护信息对PdOM策略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实现无限期的PdOM。最后,以一个含56台风机的海上风电场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PdOM策略能够充分利用维护信息与维护机会,实现海上风电场多机多部件经济高效维护;同时,可根据维护信息的变化及时更新维护条件,并对维护策略进行动态调整,避免非必要的维护,进一步确保维护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多机多部件 预测性机会维护 维护信息矩阵 动态维护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桩式海上风机泊机状态下多激励动态响应抑制研究
4
作者 张凯飞 谢双义 +1 位作者 高健 张成林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5,共6页
为抑制定桩式海上风机在风、浪和地震联合激励下的动态响应,文中对被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和主动TMD系统进行设计,并对其响应抑制效果进行仿真分析。首先,借助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了定桩式海上风机模型;其次,在仅保留塔筒1阶前... 为抑制定桩式海上风机在风、浪和地震联合激励下的动态响应,文中对被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和主动TMD系统进行设计,并对其响应抑制效果进行仿真分析。首先,借助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了定桩式海上风机模型;其次,在仅保留塔筒1阶前后弯曲自由度和TMD纵向运动自由度的基础上,基于系统辨识技术建立风机降阶模型;然后,对被动式TMD和主动TMD系统进行设计;最后,在泊机状态下,评估控制系统对桩基前后弯矩和塔顶前后加速度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被动TMD和主动TMD均可以有效抑制桩基前后弯矩和塔顶前后加速度最大值;相比于被动TMD,主动TMD在需要消耗控制功率的同时控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质量阻尼器 海上风机 动态响应 多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多准则评价研究
5
作者 孙淼军 陈玉静 +3 位作者 杨风艳 占辰龄 袁文永 张敏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6-414,共9页
从功能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出发,构建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的多准则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基于熵权-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建立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多准则评... 从功能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出发,构建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的多准则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基于熵权-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建立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多准则评价模型。通过案例分析,证明该评价模型可从客观角度进行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的评价,基于评价模型提出的优化方案具有合理性,能达到改善方案综合表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熵权-TOPSIS法 优化决策 多准则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服役多工况风电齿轮箱箱体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叶楠 张传棻 +3 位作者 王荣 贺明荣 张雁辉 段书用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159,共8页
风电齿轮箱箱体轻量化设计对降低风机成本、提升风机功率密度及结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受极端风况及气候条件影响,箱体长期遭受来自传动系统的无规律载荷冲击,导致优化设计过程中面临工况覆盖不全面、模型简化不合理以及材料利用率... 风电齿轮箱箱体轻量化设计对降低风机成本、提升风机功率密度及结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受极端风况及气候条件影响,箱体长期遭受来自传动系统的无规律载荷冲击,导致优化设计过程中面临工况覆盖不全面、模型简化不合理以及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在考虑多种极端服役工况作用与模型合理等效的基础上,对箱体进行轻量化设计。基于模态试验对模型准确性验证的前提下,以箱体最小质量为优化目标,不同极限工况下箱体最大应力为约束条件,对箱体组成部件中主壳体、过渡板和后壳体进行了多工况优化设计,并对改进前后箱体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箱体的质量减小了4.7%(549.8 kg),不同工况下最大位移和应力均大幅度减小。轻量化设计的同时提高了箱体的强度与刚度,可为风电齿轮箱的设计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服役工况 多工况 轻量化 风电齿轮箱箱体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形特征的风电场风机群雷电保护效应研究
7
作者 蔡力 陈梦远 +2 位作者 靳浩昊 周蜜 王建国 《电工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59-170,共12页
我国部分风机建立在山地等地区,而山地风机的雷电屏蔽特性与平原地区存在差异。该文针对风机群雷电保护效应开展研究,首先建立考虑地形特征的全尺寸风机雷击模型,并利用上行先导起始及发展模型(SLIM)计算风机不同旋转角度及地形参数下... 我国部分风机建立在山地等地区,而山地风机的雷电屏蔽特性与平原地区存在差异。该文针对风机群雷电保护效应开展研究,首先建立考虑地形特征的全尺寸风机雷击模型,并利用上行先导起始及发展模型(SLIM)计算风机不同旋转角度及地形参数下的雷电吸引区域;然后,结合缩比风机雷击试验对风机旋转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风机转速校正参数,并根据风机转速对SLIM进行校正。研究表明,风机旋转会带动电晕区空间电荷扩散中和,使得电晕区初始电荷量减小,抑制上行先导的稳定形成。风机转速、地形结构参数、雷击电流幅值与雷电吸引区域间具有定量变化特性,以此可以进行风机雷电吸引能力评价,对风电场风机群的雷电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群 雷电吸引区域 地形特征 雷电保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冰荷载联合作用下的海上单桩风机结构TMD减振控制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乐治济 田会元 +3 位作者 谢文博 陈立 林旻 卢艺静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7,共9页
寒冷地区海上风机结构受到复杂环境荷载作用,易出现振动安全性问题。文章以某6.45 MW海上单桩风机结构为例,施加风、冰荷载联合作用,对比分析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系统减振前后的结构振动响应。结果表明:风、冰荷载会引起风机塔架... 寒冷地区海上风机结构受到复杂环境荷载作用,易出现振动安全性问题。文章以某6.45 MW海上单桩风机结构为例,施加风、冰荷载联合作用,对比分析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系统减振前后的结构振动响应。结果表明:风、冰荷载会引起风机塔架的剧烈振动响应,最大位移响应出现在风机塔顶,最大加速度响应出现在结构二阶振型幅值点附近;除了前两阶频率,风、冰荷载还会激起塔架结构的更高阶响应;同时控制结构一二阶频率的MTMD方案可有效控制塔架位移、加速度和倾覆力矩响应,减振效果明显,但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装置存在频率敏感性,无法控制更高阶频率引起的结构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冰荷载联合 海上风机 MTMD 减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移网格的垂直轴风力机非定常数值模拟 被引量:55
9
作者 杨从新 巫发明 张玉良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8-102,共5页
采用滑移网格技术对直叶片垂直轴风力机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得到尾流速度、特定过流断面的速度分布规律,并与经典的多流管理论计算出的尾流速度、特定过流断面速度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结果表明,采用滑移网... 采用滑移网格技术对直叶片垂直轴风力机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得到尾流速度、特定过流断面的速度分布规律,并与经典的多流管理论计算出的尾流速度、特定过流断面速度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结果表明,采用滑移网格技术对直叶片垂直轴风力机进行非定常的数值模拟能够较好地反映流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 滑移网格 多流管模型 非定常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位置NWP与主成分分析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 被引量:45
10
作者 王丽婕 冬雷 高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84,共6页
数值天气预报(NWP)信息对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起着重要作用。考虑风电场周围多个位置的NWP信息,提出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风力发电功率短期预测进行研究。通过聚类分析提取历史数据中与预测日NWP最相近的样本,... 数值天气预报(NWP)信息对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起着重要作用。考虑风电场周围多个位置的NWP信息,提出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风力发电功率短期预测进行研究。通过聚类分析提取历史数据中与预测日NWP最相近的样本,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样本日信息进行处理,获得更加准确反映风电场特性的参数。通过对依兰风电场的发电功率进行预测,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其准确度比基于单位置NWP的预测模型提高了4.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数值天气预报 多位置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滑动窗口及多重加噪比堆栈降噪自编码的风电机组状态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陈俊生 李剑 +1 位作者 陈伟根 孙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6-358,共13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元变量数据重构的风电机组状态异常检测方法。针对风电场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数据,首先,建立基于滑动窗口的堆栈降噪自编码(SDAE)模型,在获取机组正常运行状态下变量间的互相关性和各变量短时相依性的基础上重...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元变量数据重构的风电机组状态异常检测方法。针对风电场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数据,首先,建立基于滑动窗口的堆栈降噪自编码(SDAE)模型,在获取机组正常运行状态下变量间的互相关性和各变量短时相依性的基础上重构机组状态数据;其次,为提高模型特征学习能力,提出多重加噪比的SDAE模型训练方法学习机组状态参数的全局和局部特征;最后,采用重构误差的马氏距离为机组状态监测指标,通过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机组正常数据监测指标的概率密度分布,确定机组正常运行状态下监测指标的阈值,定义监测指标连续越限数监测机组状态,计算各状态参数对监测指标越限的贡献度,实现机组参数异常检测。华东某风电场SCADA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用于实际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的异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异常检测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堆栈降噪自编码 滑动窗口 多重加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速衰减因子法的大型风电场尾流效应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姜文玲 王勃 +2 位作者 汪宁渤 赵艳青 朱洪滨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499-3505,共7页
在大型风电场尾流计算中,多台风机的尾流叠加方法一直是个难点。传统的尾流叠加方法均基于实际风速值,导致模型复杂、计算必须依据气流流经风机的顺序,且由于风机尾流之间的覆盖关系较为复杂,容易出现漏算、重复计算的问题。提出风速衰... 在大型风电场尾流计算中,多台风机的尾流叠加方法一直是个难点。传统的尾流叠加方法均基于实际风速值,导致模型复杂、计算必须依据气流流经风机的顺序,且由于风机尾流之间的覆盖关系较为复杂,容易出现漏算、重复计算的问题。提出风速衰减因子(尾流风速与来流风速之比,Rv)及基于风速衰减因子的风电场尾流计算方法,称为风速衰减因子法(Rv法)。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简单易行,可按照任意风机顺序进行计算,避免漏算、重复计算问题。此外,基于实例风电场,采用法模拟了尾流影响下全部风机的功率情况,对比显示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较为一致(相关性系数0.86);采用Rv法模拟了风电场三维尾流分布,并与实测风廓线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显示在大气稳定条件下,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衰减因子 风速比 风电场尾流 尾流模型 风廓线 机舱风速计 多台风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裂叶尖概念型风力机叶片的气动设计与数值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震宇 王同光 +3 位作者 陈立 许波峰 王珑 罗源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31,共5页
针对基于分裂叶尖布局的概念型水平轴风力机的气动特性,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展开数值模拟研究,并与自由涡尾迹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在以NREL phase VI叶片为基本布局的基础上,研究了合理布局的分裂叶尖小翼之间的相互作用... 针对基于分裂叶尖布局的概念型水平轴风力机的气动特性,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展开数值模拟研究,并与自由涡尾迹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在以NREL phase VI叶片为基本布局的基础上,研究了合理布局的分裂叶尖小翼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大风速下风力机叶片流动分离与总体气动特性的改善效果。上述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通过合理设计分裂叶尖布局,叶尖小翼能够产生多个叶尖涡结构,并提供额外的前缘吸力峰值,对中大风速下风力机叶片整体性能起到有利的改善作用;另一方面,原始设计产生的单一集中涡得到分散,流向涡强度以及近尾迹区的诱导影响进一步受到削弱。在此基础上,借助于基因算法分别针对初步计算得到的各叶尖小翼的主要几何参数进行了多目标数值优化,获得了具有较高风能利用效率的分裂叶尖布局设计解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分裂叶尖 数值模拟 基因算法 数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浮式垂直轴风力机的气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晓蕊 刘利琴 +1 位作者 王凤东 唐友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9-865,共7页
海上垂直轴风力机受浮式基础运动的影响,气动载荷非常复杂,讨论浮式基础运动对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分析叶片数量、翼型、形状和风轮实度对风机功率系数的影响,确定最佳风机结构参数;讨论塔柱与浮式基础运动对风机功率系... 海上垂直轴风力机受浮式基础运动的影响,气动载荷非常复杂,讨论浮式基础运动对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分析叶片数量、翼型、形状和风轮实度对风机功率系数的影响,确定最佳风机结构参数;讨论塔柱与浮式基础运动对风机功率系数的影响。采用基于叶素动量理论的双致动盘多流管模型计算风机功率系数,运用CFD方法研究风机的气动特性,并与理论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塔柱对风机功率的影响在大尖速比时更为明显;基础的垂荡运动会影响风机的功率系数,不同尖速比的影响结果不同;尖速比增大,不同垂荡周期的基础运动影响差别逐渐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发电 垂直轴风力机 气动性能 双致动盘多流管模型 CFD数值模拟 浮式 气动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多流管模型预测达里厄型垂直轴风力机性能 被引量:8
15
作者 韩非非 席德科 任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09-1314,共6页
介绍了基于动量叶素理论的多流管模型对达里厄型垂直轴风力机进行气动性能预测的理论计算方法,并进行了算例计算。计算结果与单流管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了多流管模型在性能预测方面的优越性,其结果更加可信。同时... 介绍了基于动量叶素理论的多流管模型对达里厄型垂直轴风力机进行气动性能预测的理论计算方法,并进行了算例计算。计算结果与单流管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了多流管模型在性能预测方面的优越性,其结果更加可信。同时,分析了叶轮实度、雷诺数以及风剪切效应对风力机性能的影响,并对该计算模型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流管模型 性能预测 达里厄型垂直轴风力机 动量叶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MD的漂浮式风力机侧向振动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金鑫 王宁 周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44-348,共5页
风力机在前后方向具有较强的气动阻尼,因此塔筒前后振动和叶片拍打振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然而塔筒侧向受到的空气动力阻尼相对较小,这可能导致风电机组侧向振动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一种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系统,用于... 风力机在前后方向具有较强的气动阻尼,因此塔筒前后振动和叶片拍打振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然而塔筒侧向受到的空气动力阻尼相对较小,这可能导致风电机组侧向振动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一种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系统,用于控制单柱型(Spar)海上漂浮式风力机的侧向结构振动,构建与MTMD系统耦合的风力机简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阻尼器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在风浪联合工况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MTMD系统对浮式风力机的结构响应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机组 结构动力学 振动控制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多流管模型的同步变桨垂直轴风力机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松 刘秉昊 +1 位作者 张立勋 杨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40-1044,共5页
针对基于叶素理论对同步变桨垂直轴风力机进行性能分析的问题,研究了叶素理论和双盘面多流管模型,阐述了这些模型所做的假设和所适用的领域.分析了双盘面多流管模型的流管宽度特征,指出了该特征即为其在运算中出现不收敛现象的原因,针... 针对基于叶素理论对同步变桨垂直轴风力机进行性能分析的问题,研究了叶素理论和双盘面多流管模型,阐述了这些模型所做的假设和所适用的领域.分析了双盘面多流管模型的流管宽度特征,指出了该特征即为其在运算中出现不收敛现象的原因,针对该特征进行了改进后,可以明显改善运算不收敛现象并且提高计算速度.对同步变桨垂直轴风力机进行了理论分析,验证了其近似最优特性,得出了其性能在尖速比0.6附近最优的结论.进行了风力发电实验,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改进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 双盘面多流管模型 同步变桨规律 最优变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控制的多约束风电塔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耿东 徐向东 刘晓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1-560,共10页
提出了基于频率控制的多约束单管型风电塔优化方法.塔架简化成悬臂梁结构,其横截面参数作为设计变量,以最小化材料体积为目标函数,按照将塔架设计成刚-刚或刚-柔或柔-柔不同类型的要求设定塔架的固有频率约束,采用专业软件Bladed计算风... 提出了基于频率控制的多约束单管型风电塔优化方法.塔架简化成悬臂梁结构,其横截面参数作为设计变量,以最小化材料体积为目标函数,按照将塔架设计成刚-刚或刚-柔或柔-柔不同类型的要求设定塔架的固有频率约束,采用专业软件Bladed计算风荷载,按照风电塔规范考虑强度、稳定性和疲劳等约束,这使得优化结构更符合实际设计.考虑到采用Bladed荷载计算工作量很大,整个优化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的开始,以前一个阶段的优化设计作为初始设计,并重新计算结构荷载,在该阶段内于固定荷载下用移动渐近线法(MMA)求解优化问题改进设计,所需的固有频率、强度及疲劳约束灵敏度采用解析法获得.对一现有塔架进行优化以说明方法的有效性.根据塔架固有频率和风机工作转速之间的关系,发展了高风电塔的分类.在此基础上,结合提出的优化方法,可以帮助设计者判定在指定高度和机型下哪种类型塔架更合适,为塔架概念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塔 优化设计 多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失速下H型垂直轴风力机实时变桨控制规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立军 马东辰 +4 位作者 赵昕辉 米玉霞 张松 王旱祥 姜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610-2617,共8页
针对垂直轴风力机风能利用率低、自启动能力弱的问题,以1 kW H型垂直轴风力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动态失速下测得的风力机实验结果与风洞静态实验结果,分析动态失速对桨距角调节的影响规律;以风轮的最大切向力为目... 针对垂直轴风力机风能利用率低、自启动能力弱的问题,以1 kW H型垂直轴风力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动态失速下测得的风力机实验结果与风洞静态实验结果,分析动态失速对桨距角调节的影响规律;以风轮的最大切向力为目标,得到垂直轴风力机在上风区和下风区的最佳理论攻角分别为14.8°和-14.8°。为使风轮在旋转过程中维持在最佳攻角附近,基于双致动盘多流管理论进行Matlab编程计算,建立风轮工作状态下的受力模型,获得垂直轴风力机在各个方位的桨距角。通过对0°和180°方位角下的桨距角进行修正,给出垂直轴风力机1周变桨距规律。最后,利用双致动盘多流管理论对提出的变桨控制规律进行理论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变桨距规律得到的风能利用率可以由34.6%提高到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 动态失速 桨距角 最佳攻角 双致动盘多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风机噪声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冠基 柏林 +1 位作者 刘小峰 董鹏飞 《中国测试》 CAS 2010年第5期21-23,共3页
研究了IEC 61400-11风力发电机组声学噪声测量技术标准,针对风力发电机组噪声测量过程复杂且易受外界干扰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风力发电机组噪声的声压级进行预测。通过较易实现的参数的测量,建立回归方程,用最小... 研究了IEC 61400-11风力发电机组声学噪声测量技术标准,针对风力发电机组噪声测量过程复杂且易受外界干扰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风力发电机组噪声的声压级进行预测。通过较易实现的参数的测量,建立回归方程,用最小二乘法求取回归系数,最终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组噪声声压级预测的模型。将模型应用于实际测试过程中,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声学噪声 声压级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最小二乘法 显著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