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ed model based on optimized multi-variable grey model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被引量:12
1
作者 Pingping Xiong Yaoguo Dang +1 位作者 Xianghua wu Xuemei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4期615-620,共6页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background value is improved in the original multi-variable grey model (MGM(1,m)) from its source of construction errors. The MGM(1,m) with optimized background value is used to elimin...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background value is improved in the original multi-variable grey model (MGM(1,m)) from its source of construction errors. The MGM(1,m) with optimized background value is used to eliminate the random fluctuations or errors of the observational data of all variables, and the combined prediction model together with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is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combined model. Finally, a combined model of the MGM(1,2) with optimized background value and the binary linear regression is constructed by an examp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has good effects for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variable grey model (MGM(1 m)) backgroundvalue OPTIMIZATION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combined predic-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Budyko框架流域时变特征参数估计 被引量:1
2
作者 薛联青 陈雨欣 +1 位作者 刘远洪 杨明杰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8,41,共10页
为分析黄河中游Budyko框架流域特征参数的时空变化,并捕捉不同因素对流域特征参数的影响,基于黄河中游8个子流域的径流、气象和人类活动数据,分区构建多元线性回归(MLR)、梯度提升(GB)和随机森林(RF)模型,对傅抱璞方程中的流域特征参数... 为分析黄河中游Budyko框架流域特征参数的时空变化,并捕捉不同因素对流域特征参数的影响,基于黄河中游8个子流域的径流、气象和人类活动数据,分区构建多元线性回归(MLR)、梯度提升(GB)和随机森林(RF)模型,对傅抱璞方程中的流域特征参数ω进行模拟。通过交叉验证选择表现最优的模型,识别对ω影响显著的主要控制因素,并进一步将最优模型纳入水热耦合平衡方程,构建时变Budyko框架,量化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率。结果表明:3种模型中,RF模型在模拟ω时优于MLR和GB模型;1980—2019年各子流域ω值均呈增大趋势,ω主要受不透水面面积、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等人类活动因素的控制,在气候因素中潜在蒸散发是重要的控制因素;下垫面变化是黄河中游大多数子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然而气候变化对沁河子流域的影响略强于下垫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yko框架 流域特征参数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梯度提升模型 随机森林模型 黄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O_(3)生成主控因素及其与PM_(2.5)二次组分相互作用的多时间尺度研究
3
作者 洪也 陆美静 +8 位作者 马雁军 王式功 苏枞枞 王扬锋 任万辉 李晓岚 张云海 王绪鑫 韩国敬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17-1529,共13页
为研究不同时间尺度O_(3)生成的主控因素及其与PM_(2.5)二次组分相互作用,本文基于2019年1月1日-2022年4月1日沈阳市地面观测数据,运用KZ(Kolmogorov-Zurbenko)滤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和气象校正技术,将浓度变化分解为长期分量、季... 为研究不同时间尺度O_(3)生成的主控因素及其与PM_(2.5)二次组分相互作用,本文基于2019年1月1日-2022年4月1日沈阳市地面观测数据,运用KZ(Kolmogorov-Zurbenko)滤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和气象校正技术,将浓度变化分解为长期分量、季节分量和短期分量3个时间尺度,识别不同时间尺度下O_(3)生成的主控因素;同时量化排放源与气象条件对污染物长期趋势的贡献差异,深入探究O_(3)和PM_(2.5)二次组分[硫酸盐(SO_(4)^(2−))、硝酸盐(NO_(3)^(-))等]的多尺度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2019年1月1日-2021年4月1日沈阳市O_(3)和PM_(2.5)浓度分别累计下降9.6和7.8μg/m^(3),其中由于排放源的控制作用分别累计下降16.5和8.2μg/m^(3),下降速率分别为5.5和2.7μg/(m^(3)·a);而气象条件恶化导致其分别累计上升6.9和0.4μg/m^(3),上升速率分别为2.3和0.1μg/(m^(3)·a)。根据排放源控制和气象条件恶化导致的污染物浓度变化速率,得出O_(3)和PM_(2.5)排放贡献占比分别为70.5%和96.4%,清晰量化了“人努力”与“天不帮忙”的博弈效应。②跨时间尺度分析揭示,气温、总辐射和风速是O_(3)生成的关键促进因子,而相对湿度、大气稳定度和气压主导其衰减过程。③沈阳市PM_(2.5)中二次组分与O_(3)的交互作用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夏季高温与强辐射条件下,SO_(4)^(2−)与SOC通过光化学氧化及VOCs氧化与O_(3)形成正反馈,而NO_(3)^(-)因热分解削弱其促进作用;冬季高浓度的二次组分削弱太阳辐射,并通过·OH抑制VOCs氧化,降低O_(3)生成速率。一次成分(Cl^(-)、Na^(+))等通过吸湿增长增强了辐射散射,间接抑制光化学反应。研究显示,不同时间尺度下O_(3)主控因素具有相似性,但二次组分的调控作用随气象条件发生变化,研究将为东北老工业基地O_(3)与PM_(2.5)“双达峰”路径设计提供跨尺度协同调控的理论依据与调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Z(Kolmogorov-Zurbenko)滤波 O_(3) PM_(2.5) 二次组分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森林小流域径流氮磷输出负荷及水源解析
4
作者 徐国策 张腾飞 +3 位作者 蒲艺凡 李婧 谷丰佑 王斌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4-805,共12页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改变了流域的生态-水文过程,对次降雨事件中的氮磷输出负荷有着极大影响。以陕西黄陵地区南峪口森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3场降雨事件(中雨、大雨和暴雨)下不同水体的水质和氢稳定同位素监测数据,使用端元混合模型和...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改变了流域的生态-水文过程,对次降雨事件中的氮磷输出负荷有着极大影响。以陕西黄陵地区南峪口森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3场降雨事件(中雨、大雨和暴雨)下不同水体的水质和氢稳定同位素监测数据,使用端元混合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分析了不同降雨事件下流域氮磷输出负荷,并确定了不同径流来源对氮磷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雨、大雨和暴雨事件下,总氮(TN)输出量分别为12.90、110.95和208.01 kg,总磷(TP)输出量分别为0.43、2.15和6.35 kg;中雨事件下的事件前水(流域前期储水)对河道总流量的贡献率和贡献量分别为90.05%和7688 m^(3),大雨事件下分别为64.80%和20929 m^(3),暴雨事件下分别为69.48%和49794 m^(3);中雨事件下的事件水(雨水)对河道总流量的贡献率和贡献量分别为9.95%和849 m^(3),大雨事件下分别为35.20%和11347 m^(3),暴雨事件下分别为30.52%和21871 m^(3);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判定系数均在0.8以上,模拟精度良好;次降雨事件下,径流来源可以表征淋溶作用和冲刷作用对氮磷流失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流失 径流组分 总氮 总磷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水源解析 端元混合模型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盈江县主要树种单木胸径生长模型研究
5
作者 汤明华 罗恒春 刘娟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基于盈江县第八次和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林木大小因子、林木竞争因子、立地因子及其他林分因子对7个主要树种单木胸径生长的影响。分别以5年的胸径生长量(D_(2)-D_(1))、胸径平方增长量(D_(2)^(2)-D_(... 基于盈江县第八次和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林木大小因子、林木竞争因子、立地因子及其他林分因子对7个主要树种单木胸径生长的影响。分别以5年的胸径生长量(D_(2)-D_(1))、胸径平方增长量(D_(2)^(2)-D_(1)^(2))、胸径增长量的自然对数(ln(D_(2)-D_(1)+1))以及胸径平方增长量的自然对数(ln(D_(2)^(2)-D_(1)^(2)+1))为因变量,通过相关性分析、模型比较、评价以及交叉验证的方法对7个树种构建单木胸径生长模型预估效果进行检验,最终筛选出不同树种最优单木胸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林木大小因子、林木竞争因子、立地因子及其他林分因子在不同程度上对盈江县7个树种胸径生长具有极显著影响;栎类、西南桦、青冈、木荷、旱冬瓜、其他软阔和其他硬阔的最优单木胸径生长模型因变量分别为ln(D_(2)^(2)-D_(1)^(2)+1)、D_(2)-D_(1)、D_(2)-D_(1)、ln(D_(2)^(2)-D_(1)^(2)+1)、ln(D_(2)-D_(1)+1)、ln(D_(2)^(2)-D_(1)^(2)+1)、ln(D_(2)^(2)-D_(1)^(2)+1);基于模型拟合结果、结果检验及残差分析,7个树种单木胸径生长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木胸径生长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 森林资源清查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水流条件下侧扫雷达流量在线监测精度提升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蒋飞卿 陈宇飞 +4 位作者 朱易青 张志强 王蓓 嵇海祥 王赠安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9,共8页
侧扫雷达流量在线监测能够提高监测效率和质量、扩大监测范围和密度,但在水利工程影响等复杂水流条件下,其应用精度面临挑战。综合考虑各种流量影响因素,分别构建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机器学习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模型、深... 侧扫雷达流量在线监测能够提高监测效率和质量、扩大监测范围和密度,但在水利工程影响等复杂水流条件下,其应用精度面临挑战。综合考虑各种流量影响因素,分别构建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机器学习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模型、深度学习长短记忆网络(LSTM)模型的侧扫雷达流量在线监测精度提升方案,并进行比较分析。在允景洪水文站的应用表明:(1)三种推流方案均满足规范要求,可为允景洪水文站及类似受水利工程影响测站的侧扫雷达推流方案构建提供参考。(2)LASSO模型最优,较常规的多元回归模型精度提升了22.93%;多元回归模型精度略低于LASSO模型,但构建简单,适用于需要快速推流的情况;LSTM模型虽然复杂度最高,但精度却最低。研究结果可为侧扫雷达推流方案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扫雷达流量在线监测 复杂水流条件 推流方案 允景洪水文站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LASSO模型 LST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年冻土顶部温度模型的东北多年冻土时空分布变化
7
作者 王薪迪 李秀娟 +4 位作者 王文杰 王政博 丁琳 宋杨 柳艳杰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0-999,共10页
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年冻土退化程度及空间分布。通过收集关键气象要素,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修正部分地面温度,基于多年冻土顶部温度(temperature at the top of permafrost,TTOP)模型,利用ANUSPILN软件进行插值,分析东北多年... 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年冻土退化程度及空间分布。通过收集关键气象要素,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修正部分地面温度,基于多年冻土顶部温度(temperature at the top of permafrost,TTOP)模型,利用ANUSPILN软件进行插值,分析东北多年冻土时空分布变化。结果表明,1970 s、1980 s、1990 s、2000 s、2010 s的多年冻土面积分别约为3.99×10^(5)、3.41×10^(5)、2.31×10^(5)、1.80×10^(5)、1.59×10^(5) km^(2)。1970 s—2010 s,东北地区的多年冻土面积显著减少约2.40×10^(5) km^(2),降幅高达60.08%。多年冻土面积占东北地区总面积的比例从27.66%下降至11.04%,而季节性冻土面积比例则从72.34%增加至88.96%。模型结果与实际钻孔数据差值仅为0.05℃,且使用修正地面温度数据的模型结果高于现有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多年冻土分布 冻土退化 多年冻土顶部温度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 地表温度 数字高程 钻孔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性街道活力测度与提升研究
8
作者 张哲 黄春华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1,共8页
高密度城市蔓延背景下,激活和维护历史街道空间活力对城市良性循环至关重要。基于情感语义分析和LDA主题模型,文章结合实地调研和网络数据,构建了历史性街道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探究济南市百花洲历史性街... 高密度城市蔓延背景下,激活和维护历史街道空间活力对城市良性循环至关重要。基于情感语义分析和LDA主题模型,文章结合实地调研和网络数据,构建了历史性街道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探究济南市百花洲历史性街区街道活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百花洲街区活力南北高、东西低,分布不均。街道空间整合度、选择度、业态密度和视域对活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利用sDNA等方法评估影响因素,提出优化措施,以促进历史性街道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百花洲 历史性街道 街道空间活力 情感语义分析 LDA主题模型 sDNA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黏性土物理力学参数相关性——以长春市中心城区为例
9
作者 宋腾蛟 刘英 +1 位作者 王琰 张淼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5-1239,共15页
为提高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的经济效益,准确揭示黏性土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以长春市中心城区黏性土为研究对象,基于收集的1 092个黏性土样本的常规物理试验、压缩试验和直剪试验等数据,构建了两个多元回归模型,重点分析了模型... 为提高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的经济效益,准确揭示黏性土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以长春市中心城区黏性土为研究对象,基于收集的1 092个黏性土样本的常规物理试验、压缩试验和直剪试验等数据,构建了两个多元回归模型,重点分析了模型前提假设的合理性及解释变量间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1)残差概率密度图和残差正态Q-Q(quantile-quantile)图证实模型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方差齐性且误差相互独立,满足多元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2)双因素交互效应图和Johnson-Neyman图显示含水量、密度、孔隙比、液性指数之间交互效应明显,考虑交互作用的回归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压缩系数。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黏性土物理力学参数相关关系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土 多元线性回归 模型诊断 模型评价 交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耕地表层土壤容重缺失数据填补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艾雯 李文丹 +6 位作者 宋靓颖 冉敏 陈丹 成金礼 齐浩然 郭聪慧 李启权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3,共14页
构建土壤容重高精度预测方法是准确补全区域土壤属性数据库的需要。本研究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获得的四川盆地(含四川省和重庆市)2883个典型耕地样点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揭示表层土壤容重的统计特征及其... 构建土壤容重高精度预测方法是准确补全区域土壤属性数据库的需要。本研究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获得的四川盆地(含四川省和重庆市)2883个典型耕地样点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揭示表层土壤容重的统计特征及其主控因素,采用传统土壤传递函数(PTFs)、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模型和随机森林(RF)模型通过不分区、分流域以及分土类3种建模方式建立土壤容重预测模型,以期实现对该区域土壤容重缺失值的填补。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表层土壤容重处于0.60~1.71 g·cm^(-3)之间,均值为1.29 g·cm^(-3)。土壤有机质、土壤亚类和夏季降雨量是土壤容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分流域构建的RBFNN预测模型能较好地捕捉土壤容重与各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空间非平稳性,432个独立验证样点预测结果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519和0.095 g·cm^(-3),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其不仅有助于提高四川盆地耕地表层土壤容重缺失值的填补精度,也为其他区域土壤性质缺失值的填补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容重 传递函数 四川盆地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估测按树林分平均高
11
作者 余铸 李春 +4 位作者 陈新军 石程远 李春干 唐爽 韦立权 《桉树科技》 2025年第4期33-38,共6页
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借助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与样地调查数据,分别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多元乘幂模型、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估测林分平均高,分析与评价四种模型的精度,从而选出最优林分平均高估测模型。结... 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借助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与样地调查数据,分别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多元乘幂模型、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估测林分平均高,分析与评价四种模型的精度,从而选出最优林分平均高估测模型。结果表明:检验数据中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为0.81,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为12.94%,多元乘幂模型R^(2)为0.87,rRMSE为11.24%,随机森林R?为0.87,rRMSE为11.02%,支持向量回归R²为0.89,rRMSE为10.75%。在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的小尺度林分平均高度估算中,非参数模型的表现优于参数模型,支持向量回归精度最高,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精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激光雷达 多元线性回归 多元乘幂模型 随机森林 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吸条件对载金D301树脂解吸行为的影响
12
作者 牛会群 杨洪英 +1 位作者 佟琳琳 吴钰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3-642,共10页
本文针对载金D301树脂的解吸过程,研究不同解吸剂种类、解吸剂浓度、液固比、温度和解吸时间对载金D301树脂解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脲-盐酸混合溶液是最优的解吸剂;载金D301树脂的解吸过程符合Boyd液膜扩散方程,液膜扩散为主要的... 本文针对载金D301树脂的解吸过程,研究不同解吸剂种类、解吸剂浓度、液固比、温度和解吸时间对载金D301树脂解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脲-盐酸混合溶液是最优的解吸剂;载金D301树脂的解吸过程符合Boyd液膜扩散方程,液膜扩散为主要的控制步骤,液膜扩散系数(K)值为3.54×10^(-1)s,液膜厚度和金的线性分配系数与硫脲浓度和盐酸浓度有关。另外,硫脲和盐酸浓度对解吸效率具有显著性影响,提高硫脲和盐酸溶液浓度有利于载金D301树脂的解吸行为。通过解吸条件优化,获得最佳条件如下:硫脲浓度0.36 mol/L、盐酸浓度0.2 mol/L、液固比5∶1 mL/mg、温度25℃和解吸时间100 min,该条件下载金D301树脂的平均解吸效率可达9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301树脂 TCCA浸金液 硫脲 解吸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理声学指标的船舶乘客舱室噪声舒适性关系模型分析
13
作者 秦江璇 周亚军 +3 位作者 段芳 刘依明 赵焕绮 李豪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1-85,共5页
针对现有船舶乘客舱室噪声评价方法仅采用A声级进行评估的局限性,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物理声学和心理声学参量的多维度噪声舒适性评价方法。通过对某型豪华客滚船实船测量获取乘客舱室内的噪声时域特性,换算为A声级、响度、粗糙度、尖锐度... 针对现有船舶乘客舱室噪声评价方法仅采用A声级进行评估的局限性,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物理声学和心理声学参量的多维度噪声舒适性评价方法。通过对某型豪华客滚船实船测量获取乘客舱室内的噪声时域特性,换算为A声级、响度、粗糙度、尖锐度、波动强度等参量,并结合主观烦恼度评价实验得到乘客对不同噪声环境下的主观感受数据。基于统计分析建立船舶乘客舱室噪声的物理声学和心理声学参量与噪声舒适性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证明其良好的拟合精度和适用性,可为客船舱室噪声满意度分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声学 噪声主观参量 声舒适性指数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法对变压器油中含水量的检测
14
作者 刘阁 张孟威 +3 位作者 秦芳 陈彬 陈俊森 杨昊璋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9-924,共6页
水分含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变压器油的电气性能和变压器安全,对变压器油含水量的检测是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该文通过制备不同水分梯度油样,并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建立了变压器油中含水量、吸光度、吸收峰面积的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 水分含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变压器油的电气性能和变压器安全,对变压器油含水量的检测是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该文通过制备不同水分梯度油样,并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建立了变压器油中含水量、吸光度、吸收峰面积的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并利用验证样对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提出了一种红外光谱法检测含水量的精确定量方法。结果表明含水变压器油红外光谱的吸收峰是水分子中羟基(—OH)吸收红外光能量产生振动所致,存在于变压器油中的水分子与水分子以及变压器油中某些添加剂之间发生氢键效应,使得电子云密度平均化,导致3600~3200 cm^(-1)处的吸收峰振动频率减小,红外吸收峰向低波数移动并变宽。油中含水量、3400 cm^(-1)处吸光度和3600~3200 cm^(-1)下的吸收峰面积三者间存在对应关系,所建立的三者间的量化关系模型的R^(2)=0.943,sig值为0.003(p<0.05),均方根误差(RMSE)仅为0.00512,实验样数据点均匀分布在回归平面上,模型拟合程度高,具有显著性,可以准确计算变压器油中的含水量。该方法提高了变压器油中水分定量检测的准确性,为变压器油中含水量的在线监测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变压器油 水分含量 定量检测 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R-DE-LSTM的大坝变形串联组合预测模型
15
作者 刘天翼 艾星星 张九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2,共6页
为了解决单一模型在大坝变形预测中可能带来的信息损失问题,将差分进化算法(DE)用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的参数优化,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建立MLR-DE-LSTM串联组合模型。基于某重力坝的水平位移原型监测数据,对该模型... 为了解决单一模型在大坝变形预测中可能带来的信息损失问题,将差分进化算法(DE)用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的参数优化,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建立MLR-DE-LSTM串联组合模型。基于某重力坝的水平位移原型监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DE算法可以有效提高LSTM模型的预测精度,LSTM模型可以有效挖掘MLR模型尚未完全解释的信息。相较于单一模型,组合模型在预测位移数据时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组合模型在充分利用数据信息方面具有更大优势。研究结果为提高大坝变形预测精度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变形 差分进化算法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多元线性回归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产量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16
作者 程岩岩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4期157-160,共4页
为探究河南省小麦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了小麦播种面积、有效灌溉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作物受灾面积以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利用河南省2001—2023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这些指标与小麦产... 为探究河南省小麦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了小麦播种面积、有效灌溉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作物受灾面积以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利用河南省2001—2023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这些指标与小麦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播种面积、有效灌溉耕地面积和农作物受灾面积分别对小麦产量产生正向、正向和负向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严格坚守耕地红线、加强水利建设以及完善政策扶持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产量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性工学视域下外卖配送电动车造型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靖 郜红合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149,共7页
目的提出符合用户感性需求特征的外卖配送电动车造型设计方案。方法基于感性工学理论,将感性需求转化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采用SDM(语意差异法)方法制作调查问卷,收集并筛选描述外卖配送电动车造型的感性意象词汇与样本图片,并结合主... 目的提出符合用户感性需求特征的外卖配送电动车造型设计方案。方法基于感性工学理论,将感性需求转化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采用SDM(语意差异法)方法制作调查问卷,收集并筛选描述外卖配送电动车造型的感性意象词汇与样本图片,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造型设计的主要因子和外卖电动车造型元素,构建感性意象数学模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四个主要造型构成要素与感性意象进行量化处理。结果对外卖配送电动车的前面板、前大灯、车身架和座垫的造型元素展开分析,设计出与用户“时尚”和“速度”情感需求最匹配的梯形前面板、变异多边形前大灯、多边形车身架和细长型座垫造型元素。结论感性工学不仅能有效挖掘用户需求,而且还能直观表达出感性感受与数值的对应关系,对外卖配送电动车造型要素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外卖配送电动车 感性工学 多元线性回归 造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RS无线通讯技术的自动化灌溉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转莉 高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4-188,共5页
针对传统的大水漫灌等灌溉方式灌水不均、容易造成农作物病害或涝死、浪费水资源和人工成本较高的问题,基于GPRS无线通讯技术对自动化灌溉系统进行了设计。为了获取有效的灌溉数据,同时能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设计了自动灌溉... 针对传统的大水漫灌等灌溉方式灌水不均、容易造成农作物病害或涝死、浪费水资源和人工成本较高的问题,基于GPRS无线通讯技术对自动化灌溉系统进行了设计。为了获取有效的灌溉数据,同时能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设计了自动灌溉数据信息的预处理方法,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对灌溉数据进行预测。为了验证该自动化灌溉系统的性能,对其进行了数据采集试验和灌溉预测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对灌溉数据监测和预测的准确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灌溉系统 RPRS无线通讯技术 预处理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的富水岩溶区双线盾构隧道下穿既有线临界安全距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侯艳娟 赵继 +5 位作者 娄在明 章哲滔 孙振宇 杨阳 茹振华 李念祖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1-131,139,共12页
双线盾构隧道在极复杂的岩溶地质中下穿既有线施工时,会对地层造成较大扰动,从而增加既有地表沉降过大或坍塌的风险,严重威胁既有线的运营安全。同时,隧道穿越富水岩溶区域时,需要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与溶洞相交,确保双线盾构隧道围岩的... 双线盾构隧道在极复杂的岩溶地质中下穿既有线施工时,会对地层造成较大扰动,从而增加既有地表沉降过大或坍塌的风险,严重威胁既有线的运营安全。同时,隧道穿越富水岩溶区域时,需要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与溶洞相交,确保双线盾构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不同工况组合下双线盾构隧道与左侧溶洞的临界安全距离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地下水位对既有线沉降和围岩塑性区范围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双线盾构隧道在不同围岩等级、地下水埋深、开挖隧道埋深和溶洞孔径组合下与溶洞的临界安全距离计算公式。此外,还基于SVM模型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机器学习,得到可以预测岩溶地区双线盾构隧道临界安全距离的智能预测系统,实现双线盾构隧道下穿既有线临界安全距离的非线性智能预测。结果表明:当地下水位位于既有线以上时,其水位越高,既有线的沉降量越大、围岩塑性区范围越大,地下水对盾构隧道与溶洞的临界安全距离有很大影响,应用SVM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确定双线盾构隧道与溶洞之间的临界安全距离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岩溶区 双线盾构隧道 正交试验 多元线性回归 SVM模型 临界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回归模型广州市果蔬类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预测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子玲 谢如鹤 +2 位作者 廖晶 何佳雯 罗湖桥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250,共8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预测方法的误差进行对比研究,选取预测精度较高的方法,促进部门科学化决策。方法从农产品供给、社会经济水平、冷链物流保障、居民规模与消费能力四大维度选取15个指标来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对影响因素与冷链物流需求... 目的通过对不同预测方法的误差进行对比研究,选取预测精度较高的方法,促进部门科学化决策。方法从农产品供给、社会经济水平、冷链物流保障、居民规模与消费能力四大维度选取15个指标来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对影响因素与冷链物流需求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采用GM(1,1)、GM(1,6)与主成分-多元回归线性模型对果蔬类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进行预测。结果GM(1,1)预测模型、GM(1,6)预测模型、主成分-多元回归线性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分别为2.97%、1.70%、2.53%。结论GM(1,6)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最高,该模型适用于中短期的冷链物流需求预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类生鲜农产品 灰色预测模型 主成分-多元回归线性 需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