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ed model based on optimized multi-variable grey model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被引量:12
1
作者 Pingping Xiong Yaoguo Dang +1 位作者 Xianghua wu Xuemei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4期615-620,共6页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background value is improved in the original multi-variable grey model (MGM(1,m)) from its source of construction errors. The MGM(1,m) with optimized background value is used to elimin...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background value is improved in the original multi-variable grey model (MGM(1,m)) from its source of construction errors. The MGM(1,m) with optimized background value is used to eliminate the random fluctuations or errors of the observational data of all variables, and the combined prediction model together with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is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combined model. Finally, a combined model of the MGM(1,2) with optimized background value and the binary linear regression is constructed by an examp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has good effects for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variable grey model (MGM(1 m)) backgroundvalue OPTIMIZATION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combined predic-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ple linear system techniques for 3D finite element method modeling of direct current resistivity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长伟 熊彬 +1 位作者 强建科 吕玉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424-432,共9页
The strategies that minimize the overall solution time of multiple linear systems in 3D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modeling of direct current (DC) resistivity were discussed. A global stiff matrix is assembled and st... The strategies that minimize the overall solution time of multiple linear systems in 3D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modeling of direct current (DC) resistivity were discussed. A global stiff matrix is assembled and stored in two parts separately. One par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volume integral and the other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ubsurface boundary integral. The equivalent multiple linear systems with closer right-hand sides than the original systems were constructed. A recycling Krylov subspace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solve the multiple linear systems. The solution of the seed system was used as an initial guess for the subsequent systems. The results of two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algorithm reduces the iterations and CPU time by almost 50%,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al preconditioned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method modeling direct current resistivity multiple linear systems preconditioned conjugate gradient recycling Krylov sub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sure transient analysis of a finite-conductivity multipl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in linear composite gas reservoirs 被引量:1
3
作者 REN Jun-jie GAO Yang-yang +2 位作者 ZHENG Qiao GUO Ping WANG De-l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780-796,共17页
Faulted gas reservoirs are very common in reality,where some linear leaky faults divide the gas reservoir into several reservoir regions with distinct physical properties.This kind of gas reservoirs is also known as l... Faulted gas reservoirs are very common in reality,where some linear leaky faults divide the gas reservoir into several reservoir regions with distinct physical properties.This kind of gas reservoirs is also known as linear composite(LC)gas reservoirs.Although some analytical/semi-analytical models have been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pressure behaviors of producing wells in LC reservoirs based on the linear composite ideas,almost all of them focus on vertical wells and studies on multipl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are rare.After the pressure wave arrives at the leaky fault,pressure behaviors of multipl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leaky faults.Understanding the effect of leaky faults on pressure behaviors of multipl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is critical to the development design.Therefore,a semi-analytical model of finite-conductivity multiple fractured horizontal(FCMFH)wells in LC gas reservoir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Laplace-space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and fracture discrete method.The proposed model is validated against commercial numerical simulator.Type curves are obtained to study pressure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fy flow regimes.The effects of some parameters on type curves are discussed.The proposed model will have a profound effect on developing analytical/semi-analytical models for other complex well types in LC gas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analytical model linear composite gas reservoir multipl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finite-conductivity hydraulic fracture pressure behavi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 estimation algorithm for multiple-structural data
4
作者 Zhiling Wang Zonghai Ch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5期900-906,共7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robust method of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data classification for multiple-structural data based on the linear error in variable(EIV) model.The traditional EIV model fitting problem is analyzed... This paper proposes a robust method of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data classification for multiple-structural data based on the linear error in variable(EIV) model.The traditional EIV model fitting problem is analyzed and a robust growing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extract the underlying linear 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data.Under the structural density assumption,the C-step technique borrowed from the Rousseeuw's robust MCD estimator is used to keep the algorithm robust and the mean-shift algorithm is adopted to ensure a good initialization.To eliminate the model ambiguities of the multiple-structural data,statistical hypotheses tests are used to refine the data classification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parameter estimation.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efficiency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ust estimation computer vision linear error in variable(EIV) model multiple-structural data MEAN-SHIFT C-st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Budyko框架流域时变特征参数估计 被引量:1
5
作者 薛联青 陈雨欣 +1 位作者 刘远洪 杨明杰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8,41,共10页
为分析黄河中游Budyko框架流域特征参数的时空变化,并捕捉不同因素对流域特征参数的影响,基于黄河中游8个子流域的径流、气象和人类活动数据,分区构建多元线性回归(MLR)、梯度提升(GB)和随机森林(RF)模型,对傅抱璞方程中的流域特征参数... 为分析黄河中游Budyko框架流域特征参数的时空变化,并捕捉不同因素对流域特征参数的影响,基于黄河中游8个子流域的径流、气象和人类活动数据,分区构建多元线性回归(MLR)、梯度提升(GB)和随机森林(RF)模型,对傅抱璞方程中的流域特征参数ω进行模拟。通过交叉验证选择表现最优的模型,识别对ω影响显著的主要控制因素,并进一步将最优模型纳入水热耦合平衡方程,构建时变Budyko框架,量化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率。结果表明:3种模型中,RF模型在模拟ω时优于MLR和GB模型;1980—2019年各子流域ω值均呈增大趋势,ω主要受不透水面面积、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等人类活动因素的控制,在气候因素中潜在蒸散发是重要的控制因素;下垫面变化是黄河中游大多数子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然而气候变化对沁河子流域的影响略强于下垫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yko框架 流域特征参数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梯度提升模型 随机森林模型 黄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O_(3)生成主控因素及其与PM_(2.5)二次组分相互作用的多时间尺度研究
6
作者 洪也 陆美静 +8 位作者 马雁军 王式功 苏枞枞 王扬锋 任万辉 李晓岚 张云海 王绪鑫 韩国敬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17-1529,共13页
为研究不同时间尺度O_(3)生成的主控因素及其与PM_(2.5)二次组分相互作用,本文基于2019年1月1日-2022年4月1日沈阳市地面观测数据,运用KZ(Kolmogorov-Zurbenko)滤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和气象校正技术,将浓度变化分解为长期分量、季... 为研究不同时间尺度O_(3)生成的主控因素及其与PM_(2.5)二次组分相互作用,本文基于2019年1月1日-2022年4月1日沈阳市地面观测数据,运用KZ(Kolmogorov-Zurbenko)滤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和气象校正技术,将浓度变化分解为长期分量、季节分量和短期分量3个时间尺度,识别不同时间尺度下O_(3)生成的主控因素;同时量化排放源与气象条件对污染物长期趋势的贡献差异,深入探究O_(3)和PM_(2.5)二次组分[硫酸盐(SO_(4)^(2−))、硝酸盐(NO_(3)^(-))等]的多尺度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2019年1月1日-2021年4月1日沈阳市O_(3)和PM_(2.5)浓度分别累计下降9.6和7.8μg/m^(3),其中由于排放源的控制作用分别累计下降16.5和8.2μg/m^(3),下降速率分别为5.5和2.7μg/(m^(3)·a);而气象条件恶化导致其分别累计上升6.9和0.4μg/m^(3),上升速率分别为2.3和0.1μg/(m^(3)·a)。根据排放源控制和气象条件恶化导致的污染物浓度变化速率,得出O_(3)和PM_(2.5)排放贡献占比分别为70.5%和96.4%,清晰量化了“人努力”与“天不帮忙”的博弈效应。②跨时间尺度分析揭示,气温、总辐射和风速是O_(3)生成的关键促进因子,而相对湿度、大气稳定度和气压主导其衰减过程。③沈阳市PM_(2.5)中二次组分与O_(3)的交互作用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夏季高温与强辐射条件下,SO_(4)^(2−)与SOC通过光化学氧化及VOCs氧化与O_(3)形成正反馈,而NO_(3)^(-)因热分解削弱其促进作用;冬季高浓度的二次组分削弱太阳辐射,并通过·OH抑制VOCs氧化,降低O_(3)生成速率。一次成分(Cl^(-)、Na^(+))等通过吸湿增长增强了辐射散射,间接抑制光化学反应。研究显示,不同时间尺度下O_(3)主控因素具有相似性,但二次组分的调控作用随气象条件发生变化,研究将为东北老工业基地O_(3)与PM_(2.5)“双达峰”路径设计提供跨尺度协同调控的理论依据与调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Z(Kolmogorov-Zurbenko)滤波 O_(3) PM_(2.5) 二次组分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铁心管状永磁直线电机多分辨率鲁棒性模型预测推力控制
7
作者 徐磊 陈楠 +3 位作者 朱孝勇 范志祥 张超 孟盛龙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12,共12页
针对无铁心管状永磁同步直线(IT-PMSL)电机电流谐波和变摩擦力等扰动引起的推力和速度脉动问题,提出一种多分辨率鲁棒性模型预测推力控制策略。首先,考虑可变摩擦力影响,推导IT-PMSL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该电机位置-速度-反电动势畸变影... 针对无铁心管状永磁同步直线(IT-PMSL)电机电流谐波和变摩擦力等扰动引起的推力和速度脉动问题,提出一种多分辨率鲁棒性模型预测推力控制策略。首先,考虑可变摩擦力影响,推导IT-PMSL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该电机位置-速度-反电动势畸变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入超螺旋滑模自适应律,搭建一种多分辨率磁链预测模型,在不同速度和位置下对IT-PMSL电机永磁磁链值进行计算,提高磁链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的同时有效减小控制系统的计算负担,进而实现磁链和推力的在线预测。接着,利用载荷角构造无权重系数的价值函数,避免价值函数的影响,有效提高模型预测推力控制的鲁棒性。最后,搭建IT-PMSL电机驱动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多分辨率模型预测推力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铁心管状直线电机 永磁电机 多分辨率 磁链预测模型 模型预测推力控制 超螺旋滑模自适应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盈江县主要树种单木胸径生长模型研究
8
作者 汤明华 罗恒春 刘娟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基于盈江县第八次和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林木大小因子、林木竞争因子、立地因子及其他林分因子对7个主要树种单木胸径生长的影响。分别以5年的胸径生长量(D_(2)-D_(1))、胸径平方增长量(D_(2)^(2)-D_(... 基于盈江县第八次和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林木大小因子、林木竞争因子、立地因子及其他林分因子对7个主要树种单木胸径生长的影响。分别以5年的胸径生长量(D_(2)-D_(1))、胸径平方增长量(D_(2)^(2)-D_(1)^(2))、胸径增长量的自然对数(ln(D_(2)-D_(1)+1))以及胸径平方增长量的自然对数(ln(D_(2)^(2)-D_(1)^(2)+1))为因变量,通过相关性分析、模型比较、评价以及交叉验证的方法对7个树种构建单木胸径生长模型预估效果进行检验,最终筛选出不同树种最优单木胸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林木大小因子、林木竞争因子、立地因子及其他林分因子在不同程度上对盈江县7个树种胸径生长具有极显著影响;栎类、西南桦、青冈、木荷、旱冬瓜、其他软阔和其他硬阔的最优单木胸径生长模型因变量分别为ln(D_(2)^(2)-D_(1)^(2)+1)、D_(2)-D_(1)、D_(2)-D_(1)、ln(D_(2)^(2)-D_(1)^(2)+1)、ln(D_(2)-D_(1)+1)、ln(D_(2)^(2)-D_(1)^(2)+1)、ln(D_(2)^(2)-D_(1)^(2)+1);基于模型拟合结果、结果检验及残差分析,7个树种单木胸径生长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木胸径生长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 森林资源清查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水流条件下侧扫雷达流量在线监测精度提升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蒋飞卿 陈宇飞 +4 位作者 朱易青 张志强 王蓓 嵇海祥 王赠安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9,共8页
侧扫雷达流量在线监测能够提高监测效率和质量、扩大监测范围和密度,但在水利工程影响等复杂水流条件下,其应用精度面临挑战。综合考虑各种流量影响因素,分别构建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机器学习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模型、深... 侧扫雷达流量在线监测能够提高监测效率和质量、扩大监测范围和密度,但在水利工程影响等复杂水流条件下,其应用精度面临挑战。综合考虑各种流量影响因素,分别构建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机器学习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模型、深度学习长短记忆网络(LSTM)模型的侧扫雷达流量在线监测精度提升方案,并进行比较分析。在允景洪水文站的应用表明:(1)三种推流方案均满足规范要求,可为允景洪水文站及类似受水利工程影响测站的侧扫雷达推流方案构建提供参考。(2)LASSO模型最优,较常规的多元回归模型精度提升了22.93%;多元回归模型精度略低于LASSO模型,但构建简单,适用于需要快速推流的情况;LSTM模型虽然复杂度最高,但精度却最低。研究结果可为侧扫雷达推流方案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扫雷达流量在线监测 复杂水流条件 推流方案 允景洪水文站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LASSO模型 LST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空尺度下初级生产力对鲣种群丰度动态变化的时滞影响
10
作者 王禹程 周成 +3 位作者 郭绍健 胡媛媛 倪泳一 吴峰 《海洋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4,共12页
鲣(Katsuwonus pelamis)是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其种群丰度变化受海洋环境及其滞后效应影响,探究鲣初级生产力与种群丰度的时滞关系有助于理解其生态驱动机制。利用2013—2020年中国金枪鱼围网渔船渔捞日志数据,基... 鲣(Katsuwonus pelamis)是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其种群丰度变化受海洋环境及其滞后效应影响,探究鲣初级生产力与种群丰度的时滞关系有助于理解其生态驱动机制。利用2013—2020年中国金枪鱼围网渔船渔捞日志数据,基于捕捞产量(catch)、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和捕捞网次(effort)3种丰度指标与叶绿素a浓度(chl-a)之间分别建立了初级生产力-种群丰度的分布滞后线性模型,结果显示:1)chl-a和3种丰度指标均存在显著滞后关系;2)选择1 d、2 d、3 d、4 d和5 d 5种时间尺度时,鲣种群丰度变动响应chl-a的滞后时间无明显变化规律;3)选择0.25°×0.25°、0.5°×0.5°、1°×1°、2°×2°、3°×3°、4°×4°和5°×5°的空间尺度时,初级生产力对鲣种群丰度影响的滞后时间区间分别为0 d、0~2 d、1~4 d、2~6 d、3~7 d、5~10 d和7~11 d。结果表明,初级生产力对鲣种群丰度变化存在显著时滞影响,且滞后时间与区域空间大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生产力 多时空尺度 时滞影响 分布滞后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年冻土顶部温度模型的东北多年冻土时空分布变化
11
作者 王薪迪 李秀娟 +4 位作者 王文杰 王政博 丁琳 宋杨 柳艳杰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0-999,共10页
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年冻土退化程度及空间分布。通过收集关键气象要素,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修正部分地面温度,基于多年冻土顶部温度(temperature at the top of permafrost,TTOP)模型,利用ANUSPILN软件进行插值,分析东北多年... 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年冻土退化程度及空间分布。通过收集关键气象要素,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修正部分地面温度,基于多年冻土顶部温度(temperature at the top of permafrost,TTOP)模型,利用ANUSPILN软件进行插值,分析东北多年冻土时空分布变化。结果表明,1970 s、1980 s、1990 s、2000 s、2010 s的多年冻土面积分别约为3.99×10^(5)、3.41×10^(5)、2.31×10^(5)、1.80×10^(5)、1.59×10^(5) km^(2)。1970 s—2010 s,东北地区的多年冻土面积显著减少约2.40×10^(5) km^(2),降幅高达60.08%。多年冻土面积占东北地区总面积的比例从27.66%下降至11.04%,而季节性冻土面积比例则从72.34%增加至88.96%。模型结果与实际钻孔数据差值仅为0.05℃,且使用修正地面温度数据的模型结果高于现有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多年冻土分布 冻土退化 多年冻土顶部温度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 地表温度 数字高程 钻孔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性街道活力测度与提升研究
12
作者 张哲 黄春华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1,共8页
高密度城市蔓延背景下,激活和维护历史街道空间活力对城市良性循环至关重要。基于情感语义分析和LDA主题模型,文章结合实地调研和网络数据,构建了历史性街道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探究济南市百花洲历史性街... 高密度城市蔓延背景下,激活和维护历史街道空间活力对城市良性循环至关重要。基于情感语义分析和LDA主题模型,文章结合实地调研和网络数据,构建了历史性街道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探究济南市百花洲历史性街区街道活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百花洲街区活力南北高、东西低,分布不均。街道空间整合度、选择度、业态密度和视域对活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利用sDNA等方法评估影响因素,提出优化措施,以促进历史性街道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百花洲 历史性街道 街道空间活力 情感语义分析 LDA主题模型 sDNA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黏性土物理力学参数相关性——以长春市中心城区为例
13
作者 宋腾蛟 刘英 +1 位作者 王琰 张淼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5-1239,共15页
为提高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的经济效益,准确揭示黏性土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以长春市中心城区黏性土为研究对象,基于收集的1 092个黏性土样本的常规物理试验、压缩试验和直剪试验等数据,构建了两个多元回归模型,重点分析了模型... 为提高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的经济效益,准确揭示黏性土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以长春市中心城区黏性土为研究对象,基于收集的1 092个黏性土样本的常规物理试验、压缩试验和直剪试验等数据,构建了两个多元回归模型,重点分析了模型前提假设的合理性及解释变量间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1)残差概率密度图和残差正态Q-Q(quantile-quantile)图证实模型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方差齐性且误差相互独立,满足多元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2)双因素交互效应图和Johnson-Neyman图显示含水量、密度、孔隙比、液性指数之间交互效应明显,考虑交互作用的回归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压缩系数。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黏性土物理力学参数相关关系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土 多元线性回归 模型诊断 模型评价 交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耕地表层土壤容重缺失数据填补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艾雯 李文丹 +6 位作者 宋靓颖 冉敏 陈丹 成金礼 齐浩然 郭聪慧 李启权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3,共14页
构建土壤容重高精度预测方法是准确补全区域土壤属性数据库的需要。本研究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获得的四川盆地(含四川省和重庆市)2883个典型耕地样点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揭示表层土壤容重的统计特征及其... 构建土壤容重高精度预测方法是准确补全区域土壤属性数据库的需要。本研究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获得的四川盆地(含四川省和重庆市)2883个典型耕地样点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揭示表层土壤容重的统计特征及其主控因素,采用传统土壤传递函数(PTFs)、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模型和随机森林(RF)模型通过不分区、分流域以及分土类3种建模方式建立土壤容重预测模型,以期实现对该区域土壤容重缺失值的填补。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表层土壤容重处于0.60~1.71 g·cm^(-3)之间,均值为1.29 g·cm^(-3)。土壤有机质、土壤亚类和夏季降雨量是土壤容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分流域构建的RBFNN预测模型能较好地捕捉土壤容重与各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空间非平稳性,432个独立验证样点预测结果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519和0.095 g·cm^(-3),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其不仅有助于提高四川盆地耕地表层土壤容重缺失值的填补精度,也为其他区域土壤性质缺失值的填补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容重 传递函数 四川盆地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卷积神经网络与线性回归的带式输送机托辊故障音频识别方法
15
作者 陈湘源 秦伟 +1 位作者 刘晏驰 罗明华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89-398,共10页
针对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托辊故障音频识别中存在的声源复杂、特征不显著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卷积神经网络与线性回归的托辊故障音频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带式输送机巡检机器人搭载的MEMS拾音器采集托辊沿线音频信号,基于小波自相关去噪技... 针对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托辊故障音频识别中存在的声源复杂、特征不显著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卷积神经网络与线性回归的托辊故障音频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带式输送机巡检机器人搭载的MEMS拾音器采集托辊沿线音频信号,基于小波自相关去噪技术对声音进行预处理,抑制音频信号中的背景噪声信号,优化数据质量。其次利用声纹谱分离技术,采用HPSS(谐波冲击波源分离)方法分离出谐波、冲击波分量,增强托辊故障声音信号特征;基于MFCC(梅尔频率倒谱系数)声纹特征提取方法,解析出谐波-冲击波中托辊声纹特征信息,生成声谱图,提升托辊故障声纹表征能力。最后以声谱图与声品质特征为数据源,融合故障多模态特征,丰富数据维度,基于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计算图像特征,多元线性回归快速拟合音频基本特征,生成融合卷积神经网络与线性回归的托辊故障音频识别模型进行联合训练,通过Focal Loss损失函数优化模型训练的样本权重,提高模型对托辊故障识别的准确率。用该方法对国能榆林郭家湾煤矿实际采集的带式输送机故障托辊音频信息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托辊故障检出率达到95.79%,检出准确率达到9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辊故障 音频识别 声纹特征 声谱图 残差卷积神经网络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吸条件对载金D301树脂解吸行为的影响
16
作者 牛会群 杨洪英 +1 位作者 佟琳琳 吴钰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3-642,共10页
本文针对载金D301树脂的解吸过程,研究不同解吸剂种类、解吸剂浓度、液固比、温度和解吸时间对载金D301树脂解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脲-盐酸混合溶液是最优的解吸剂;载金D301树脂的解吸过程符合Boyd液膜扩散方程,液膜扩散为主要的... 本文针对载金D301树脂的解吸过程,研究不同解吸剂种类、解吸剂浓度、液固比、温度和解吸时间对载金D301树脂解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脲-盐酸混合溶液是最优的解吸剂;载金D301树脂的解吸过程符合Boyd液膜扩散方程,液膜扩散为主要的控制步骤,液膜扩散系数(K)值为3.54×10^(-1)s,液膜厚度和金的线性分配系数与硫脲浓度和盐酸浓度有关。另外,硫脲和盐酸浓度对解吸效率具有显著性影响,提高硫脲和盐酸溶液浓度有利于载金D301树脂的解吸行为。通过解吸条件优化,获得最佳条件如下:硫脲浓度0.36 mol/L、盐酸浓度0.2 mol/L、液固比5∶1 mL/mg、温度25℃和解吸时间100 min,该条件下载金D301树脂的平均解吸效率可达9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301树脂 TCCA浸金液 硫脲 解吸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理声学指标的船舶乘客舱室噪声舒适性关系模型分析
17
作者 秦江璇 周亚军 +3 位作者 段芳 刘依明 赵焕绮 李豪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1-85,共5页
针对现有船舶乘客舱室噪声评价方法仅采用A声级进行评估的局限性,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物理声学和心理声学参量的多维度噪声舒适性评价方法。通过对某型豪华客滚船实船测量获取乘客舱室内的噪声时域特性,换算为A声级、响度、粗糙度、尖锐度... 针对现有船舶乘客舱室噪声评价方法仅采用A声级进行评估的局限性,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物理声学和心理声学参量的多维度噪声舒适性评价方法。通过对某型豪华客滚船实船测量获取乘客舱室内的噪声时域特性,换算为A声级、响度、粗糙度、尖锐度、波动强度等参量,并结合主观烦恼度评价实验得到乘客对不同噪声环境下的主观感受数据。基于统计分析建立船舶乘客舱室噪声的物理声学和心理声学参量与噪声舒适性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证明其良好的拟合精度和适用性,可为客船舱室噪声满意度分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声学 噪声主观参量 声舒适性指数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法对变压器油中含水量的检测
18
作者 刘阁 张孟威 +3 位作者 秦芳 陈彬 陈俊森 杨昊璋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9-924,共6页
水分含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变压器油的电气性能和变压器安全,对变压器油含水量的检测是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该文通过制备不同水分梯度油样,并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建立了变压器油中含水量、吸光度、吸收峰面积的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 水分含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变压器油的电气性能和变压器安全,对变压器油含水量的检测是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该文通过制备不同水分梯度油样,并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建立了变压器油中含水量、吸光度、吸收峰面积的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并利用验证样对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提出了一种红外光谱法检测含水量的精确定量方法。结果表明含水变压器油红外光谱的吸收峰是水分子中羟基(—OH)吸收红外光能量产生振动所致,存在于变压器油中的水分子与水分子以及变压器油中某些添加剂之间发生氢键效应,使得电子云密度平均化,导致3600~3200 cm^(-1)处的吸收峰振动频率减小,红外吸收峰向低波数移动并变宽。油中含水量、3400 cm^(-1)处吸光度和3600~3200 cm^(-1)下的吸收峰面积三者间存在对应关系,所建立的三者间的量化关系模型的R^(2)=0.943,sig值为0.003(p<0.05),均方根误差(RMSE)仅为0.00512,实验样数据点均匀分布在回归平面上,模型拟合程度高,具有显著性,可以准确计算变压器油中的含水量。该方法提高了变压器油中水分定量检测的准确性,为变压器油中含水量的在线监测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变压器油 水分含量 定量检测 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R-DE-LSTM的大坝变形串联组合预测模型
19
作者 刘天翼 艾星星 张九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2,共6页
为了解决单一模型在大坝变形预测中可能带来的信息损失问题,将差分进化算法(DE)用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的参数优化,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建立MLR-DE-LSTM串联组合模型。基于某重力坝的水平位移原型监测数据,对该模型... 为了解决单一模型在大坝变形预测中可能带来的信息损失问题,将差分进化算法(DE)用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的参数优化,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建立MLR-DE-LSTM串联组合模型。基于某重力坝的水平位移原型监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DE算法可以有效提高LSTM模型的预测精度,LSTM模型可以有效挖掘MLR模型尚未完全解释的信息。相较于单一模型,组合模型在预测位移数据时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组合模型在充分利用数据信息方面具有更大优势。研究结果为提高大坝变形预测精度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变形 差分进化算法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多元线性回归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产量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20
作者 程岩岩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4期157-160,共4页
为探究河南省小麦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了小麦播种面积、有效灌溉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作物受灾面积以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利用河南省2001—2023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这些指标与小麦产... 为探究河南省小麦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了小麦播种面积、有效灌溉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作物受灾面积以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利用河南省2001—2023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这些指标与小麦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播种面积、有效灌溉耕地面积和农作物受灾面积分别对小麦产量产生正向、正向和负向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严格坚守耕地红线、加强水利建设以及完善政策扶持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产量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