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imulation method on target strength and circular SAS imaging of Xrudder UUV including multiple acoustic scattering 被引量:1
1
作者 Wenhuan Wang Bin Wang +3 位作者 Jun Fan Fulin Zhou Kaiqi Zhao Zhou Ji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214-228,共15页
Target strength(TS)and circular synthetic aperture sonar(CSAS)images provide essential information for active acoustic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of non-cooperative 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s(UUVs),which pose a signifi... Target strength(TS)and circular synthetic aperture sonar(CSAS)images provide essential information for active acoustic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of non-cooperative 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s(UUVs),which pose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underwater preset facilities.To access them,we propose an iterative physical acoustics(IPA)-based method to simulate the multiple acoustic scattered fields on rigid surfaces in high-frequency cases.It uses the Helmholtz integral equation with an appropriate Green's function in terms of the Neumann series,and then incorporates the ideas of triangulation and iteration into a numerical implementation.Then two approximate analytic formulae with precise physical meanings are derived to predict the TS and CSAS images of concave targets,respectively.There are no restrictions on the surface's curvature and the order of multiple scattering.The method is validated against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for acoustic scattering from a sphere segment and against an experiment involving an X-rudder UUV's stern.On this basis,we simulate and analyze the TS and CSAS images of an X-rudder UUV.In addition,the influence of the angle of adjacent rudders on the multiple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is discussed.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potentially predict accurate UUV features,especially the multiple scattered fe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acoustic scattering Target strength(TS) Circular synthetic aperture sonar(CSAS) X-rudder 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 (UUV) Iterative physical acoustics(I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ensating for intensity loss in a large-aperture MIMO sonar imaging system
2
作者 Xionghou Liu Chao Sun +1 位作者 Yixin Yang Jie Zhu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1期63-71,共9页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 burden of a large-apertur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sonar imaging system,the phase-shift beamformer(PSBF) is used at the cost of bringing the intensity loss(IL).The cause of...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 burden of a large-apertur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sonar imaging system,the phase-shift beamformer(PSBF) is used at the cost of bringing the intensity loss(IL).The cause of the IL is analyzed in detail and a variable termed as IL factor is defined to quantify the loss amount.To compensate for the IL,two methods termed as intensity compensation for the PSBF(IC-PSBF) and the hybrid beamforming(HBF),respectively,are proposed.The IC-PSBF uses previously estimated IL factors to compensate for output intensities of all PSBFs;and the HBF applies the IC-PSBF to the center beam region and the shifted-sideband beamformer(SSBF) to the side beam region,respectively.Numerical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wo proposed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sonar phase-shift beamformer sector-scan sonar shifted-sideband beamformer sonar imag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先验知识的MIMO声呐自适应检测方法
3
作者 马治勋 殷超然 +1 位作者 王天琪 郝程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83-2388,共6页
为了提高多输入多输出声呐在高斯噪声和混响背景下的检测性能,提出了一种融入先验知识的贝叶斯自适应检测方法。考虑一种高斯噪声和混响共存的干扰场景,首先引入贝叶斯理论,将未知混响协方差矩阵建模为逆复Wishart分布的随机矩阵;其次,... 为了提高多输入多输出声呐在高斯噪声和混响背景下的检测性能,提出了一种融入先验知识的贝叶斯自适应检测方法。考虑一种高斯噪声和混响共存的干扰场景,首先引入贝叶斯理论,将未知混响协方差矩阵建模为逆复Wishart分布的随机矩阵;其次,联合利用两组训练数据,设计一种两步式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最后,利用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值代替其真实值,得到基于贝叶斯框架的自适应匹配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实现对干扰协方差矩阵的估计,并且在训练数据不足时,该方法具有稳健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声呐 自适应检测 高斯背景 逆复Wishart分布 贝叶斯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输入深度学习的浅海水下地形SAR卫星遥感
4
作者 崔宜德 汪胜 +5 位作者 于暘 刘桂红 马文韬 黄岩 杨涛 杨晓峰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436,共13页
面向浅海地形高精度反演需求,改善光学遥感手段普遍存在的水质依赖性强和测深范围有限的问题,研究以Sentinel-1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影像为数据,提出了一种多特征输入的深度学习浅海地形反演模型.研究数据包括2024年中国海南岛东... 面向浅海地形高精度反演需求,改善光学遥感手段普遍存在的水质依赖性强和测深范围有限的问题,研究以Sentinel-1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影像为数据,提出了一种多特征输入的深度学习浅海地形反演模型.研究数据包括2024年中国海南岛东北部海域的6景SAR影像,其中4景用于模型训练,2景用于模型测试,参考真值为ETOPO的Ice surface elevation geotiff数据.反演模型由1个卷积层、2个BottleNeck模块和1个全连接层构成.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1.57 m和6.56%,在测试集上为1.95 m和11.55%,水深最大探测范围为49.05 m.此外,对于2景不同海况条件下的影像,其水深反演结果接近,表明本文模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可为浅海水下地形遥感探测提供新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浅海地形反演 深度学习 多特征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t DOA estimation algorithm for MIMO sonar based on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被引量:4
5
作者 Wentao Shi Jianguo Huang Yunshan Ho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2期173-178,共6页
The maximum likelihood (ML) estimator demonstrates remarkable performance in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estimation for th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sonar. However, this advantage comes with prohibit... The maximum likelihood (ML) estimator demonstrates remarkable performance in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estimation for th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sonar. However, this advantage comes with prohibitiv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n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MIMO ML DOA estimator. Based on the ACO, a novel MIMO ML DOA estimator named the MIMO ACO ML (ML DOA estimator based on ACO for MIMO sonar) with even lowe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s proposed. By extending the pheromone remaining process to the pheromone Gaussian kerne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 in the continuous space, the pro- posed algorithm achieves the global optimum value of the MIMO ML DOA estimator.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utational cost of MIMO ACO ML is only 1/6 of the MIMO ML algorithm, while maintaining similar performance with the MIMO M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sonar ant colonyoptimization (ACO) maximum likelihood (ML) direction of arrival(DOA)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w complexity MIMO sonar imaging using a virtual sparse linear array
6
作者 Xionghou Liu Chao Sun +2 位作者 Yixin Yang Jie Zhuo Yina H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2期370-378,共9页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sonar can synthesize a large-aperture virtual uniform linear array(ULA) from a small number of physical elements. However, the large aperture is obtained at the cost of a gre...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sonar can synthesize a large-aperture virtual uniform linear array(ULA) from a small number of physical elements. However, the large aperture is obtained at the cost of a great number of matched filters with much heavy computation load.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 load, a MIMO sonar imaging method using a virtual sparse linear array(SLA) is proposed, which contains the offline and online processing. In the offline processing, the virtual ULA of the MIMO sonar is thinned to a virtual SLA by the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and matched filters corresponding to inactive virtual elements are removed. In the online processing, outputs of matched filters corresponding to active elements are collected for further multibeam processing and hence, the number of matched filters in the echo processing procedure is effectively reduc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reduce the computation load effectively while obtaining a similar imaging performance a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sonar simulated annealing sonar imaging sparse arra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循环算法的高分辨成像波形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飞 俞健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131,共6页
为实现感兴趣区域目标的高分辨成像,MIMO-SAS声呐(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ntheticAper-tureSonar,MIMO-SAS)一般采用长的发射信号对目标进行照射,但发射信号过长会导致近距离目标和远距离目标回波产生混叠,从而引起距离模糊... 为实现感兴趣区域目标的高分辨成像,MIMO-SAS声呐(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ntheticAper-tureSonar,MIMO-SAS)一般采用长的发射信号对目标进行照射,但发射信号过长会导致近距离目标和远距离目标回波产生混叠,从而引起距离模糊,影响目标成像质量。为了抑制距离向的模糊,通常的做法是降低脉冲重复率,然而脉冲重复率过低会导致MIMO-SAS方位向欠采样,使回波信号频谱相互混叠,声呐成像时会在方位向出现珊瓣,很难把目标回波有效分离出来。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循环算法(Muti-sequenceWeightedCyclic Algorithms,Multi-WeCAN)的阵列发射波形设计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发现,相比传统的发射波形,在不改变脉冲重复率的情况下,通过Multi-WeCAN波形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回波混叠,提高MIMO-SAS目标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声呐 加权循环算法 波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子带并发的MIMO-SAR高分辨大测绘带成像 被引量:17
8
作者 井伟 武其松 +1 位作者 邢孟道 保铮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4373-4378,共6页
提出多子带并发的多发多收(MIMO)SAR成像方法,在扩大测绘带宽度的同时实现高分辨成像。首先采用低的脉冲重复频率保证大测绘带距离不模糊,然后利用每一个子带对应的多颗接收卫星的空间信息对该子带回波信号进行空域滤波解多普勒模糊,再... 提出多子带并发的多发多收(MIMO)SAR成像方法,在扩大测绘带宽度的同时实现高分辨成像。首先采用低的脉冲重复频率保证大测绘带距离不模糊,然后利用每一个子带对应的多颗接收卫星的空间信息对该子带回波信号进行空域滤波解多普勒模糊,再对解过模糊的各子带信号进行频带合成实现距离高分辨。该方法可以有效利用多颗卫星的空间自由度。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雷达成像 多发多收系统 高分辨大测绘带成像 模糊 合成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8
9
作者 刘斌 葛大庆 +4 位作者 李曼 张玲 王艳 郭小方 张晓博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在简要讨论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round-base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 InSAR)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归纳了常规地基InSAR形变测量的主要处理流程。全面总结了地基干涉测量雷达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地基In... 在简要讨论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round-base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 InSAR)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归纳了常规地基InSAR形变测量的主要处理流程。全面总结了地基干涉测量雷达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地基InSAR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了地基和星载InSAR在形变测量上的优势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步进频率连续波 调频连续波 噪声雷达 多入多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合成方法的多发多收SAR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平平 邓云凯 +1 位作者 徐伟 齐维孔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1-406,共6页
多孔径子带合成技术是目前技术条件下多发多收SAR系统可工程实现的技术方案。该文深入研究了基于频域合成的子带合成技术,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数学推导详细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实现步骤,提出了适用于多发多收SAR系统的滤波器... 多孔径子带合成技术是目前技术条件下多发多收SAR系统可工程实现的技术方案。该文深入研究了基于频域合成的子带合成技术,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数学推导详细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实现步骤,提出了适用于多发多收SAR系统的滤波器构建方法和算法流程,最终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多发多收 频域合成 高分辨率 宽测绘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MIMO技术的ISAR成像方法 被引量:19
11
作者 朱宇涛 郁文贤 粟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85-1894,共10页
传统的ISAR成像模型要求目标在积累期间近似做平稳运动,但由于其积累时间较长,目标飞行速度和姿态的变化将对成像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将MIMO技术与ISAR成像相结合,提出了一种MIMO-ISAR成像方法,它采用一种特殊设计的M发N收线性阵列... 传统的ISAR成像模型要求目标在积累期间近似做平稳运动,但由于其积累时间较长,目标飞行速度和姿态的变化将对成像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将MIMO技术与ISAR成像相结合,提出了一种MIMO-ISAR成像方法,它采用一种特殊设计的M发N收线性阵列,发射一组M个同频带时域正交PCM信号,在接收端通过匹配滤波完成信号分选也即实现了距离压缩,然后基于PCA原理,以最小熵准则对目标水平速度分量进行估计后将整个积累期间的回波数据进行重新排列和插值,最后进行方位多普勒分辨成像并做MTRC校正.从理论推导及仿真实验结果来看,该方法在达到同样方位分辨率的前提下其积累时间最少时只有传统ISAR的1MN,这极大的缩短了积累时间,从而使大部分飞行目标均能满足在积累期间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扩展了ISAR成像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技术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 相位中心近似(PCA)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阵MIMO-SAR大测绘带成像 被引量:9
12
作者 武其松 邢孟道 +1 位作者 刘保昌 保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7-824,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面阵MIMO-SAR(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模型结合脉内扫描技术、二维空域联合处理以及频带合成技术实现高信噪比、二维高分辨大测绘带成像方法.文中首先提出了面阵SAR脉内扫描多发多收模型... 提出一种基于面阵MIMO-SAR(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模型结合脉内扫描技术、二维空域联合处理以及频带合成技术实现高信噪比、二维高分辨大测绘带成像方法.文中首先提出了面阵SAR脉内扫描多发多收模型;分析了面阵MIMO-SAR模型下脉内扫描技术对系统信噪比性能的改善.针对脉内扫描引起的距离模糊以及低PRF(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导致的多普勒模糊,提出了二维空域联合处理方法;同时利用多发多收模型获得多个空间自由度进行频带合成实现高距离分辨.该面阵MIMO-SAR模型实现了高信噪比、二维高分辨大测绘带成像,打破了传统高分辨与大测绘带以及高信噪比与大测绘带的矛盾.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多发多收系统 大测绘带成像 多普勒模糊 频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测绘带多阵合成孔径声纳成像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杨海亮 张森 唐劲松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24-1428,共5页
针对现有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算法没有考虑或低估了"停-走-停"近似在宽测绘带和高平台运动速度情况下带来的图像失真,本文在深入分析多接收阵系统误差的基础上,以距离多普勒算法为例,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 针对现有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算法没有考虑或低估了"停-走-停"近似在宽测绘带和高平台运动速度情况下带来的图像失真,本文在深入分析多接收阵系统误差的基础上,以距离多普勒算法为例,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成像处理方法。它舍弃了费涅耳近似,较为精确的补偿了停走停近似引入的误差,因而适用于低频宽波束宽测绘带成像。仿真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 宽测绘带 非停走停近似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MIMO雷达的阵列设计和成像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阿磊 王党卫 +1 位作者 马晓岩 粟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41-2546,共6页
为了降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MIMO)成像雷达的阵列规模和系统硬件的复杂性,结合宽带MIMO雷达发射/接收阵元的角度分集和信号分集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均匀线阵组合的非线性阵列模型,并给出了该阵列的设... 为了降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MIMO)成像雷达的阵列规模和系统硬件的复杂性,结合宽带MIMO雷达发射/接收阵元的角度分集和信号分集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均匀线阵组合的非线性阵列模型,并给出了该阵列的设计准则。不同于基于实孔径均匀阵列的宽带MIMO雷达成像系统,提出的非线性阵列模型可有效增加虚拟阵元个数和扩展阵列孔径,在不改变目标方位向成像质量条件下能有效降低实孔径均匀线阵的阵列规模和系统硬件的复杂度。同时,该阵列设计易于操作和实现。最后,仿真实验对该阵列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逆合成孔径雷达 后向投影算法 雷达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调频信号的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波形设计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永波 水鹏朗 +1 位作者 刘宏伟 董玫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76-2082,共7页
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SIAR)是一种采用正交编码频率调制波形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本文对SIAR采用线性调频(LFM)脉冲信号时的波形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在对SIAR脉冲综合原理和LFM信号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两种波形设计方法,对其性能进行... 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SIAR)是一种采用正交编码频率调制波形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本文对SIAR采用线性调频(LFM)脉冲信号时的波形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在对SIAR脉冲综合原理和LFM信号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两种波形设计方法,对其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实际系统数据对其中一种波形进行了验证.计算机仿真结果和实测数据结果证实了这两种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 线性调频信号 波形设计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声呐多接收阵数据融合CS成像算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学波 唐劲松 钟何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0-244,共5页
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呐中收、发阵元空间的分置,使得斜距历程成为2个独立的双曲函数之和;因而很难获得其快速成像算法所必须的距离多普勒域和二维频域内的解析表达式.文中将收、发相位历程对方位向多普勒频率的贡献分开来考虑,把多接收... 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呐中收、发阵元空间的分置,使得斜距历程成为2个独立的双曲函数之和;因而很难获得其快速成像算法所必须的距离多普勒域和二维频域内的解析表达式.文中将收、发相位历程对方位向多普勒频率的贡献分开来考虑,把多接收阵模式下的时域回波数据等效为准收发合置项和收发分置畸变项的二维卷积.因此去收发分置畸变项处理之后,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呐就转换为传统的收发合置合成孔径声呐成像问题.在此基础上,文中给出了一种基于该方法的CS成像算法.最后,仿真实验和湖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声呐 多接收阵 驻相方法 CS算法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MIMO-SAR与距离向DBF相结合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齐维孔 禹卫东 祁海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51-2257,共7页
将星载MIMO-SAR系统与距离向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相结合,设计了DBF-MIMO-SAR系统,能够解决星载MIMO-SAR系统距离模糊较大的问题.该系统方位向各孔径不是同时发射信号,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顺序发射.接收回波时,各孔径同时接收,在距离向... 将星载MIMO-SAR系统与距离向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相结合,设计了DBF-MIMO-SAR系统,能够解决星载MIMO-SAR系统距离模糊较大的问题.该系统方位向各孔径不是同时发射信号,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顺序发射.接收回波时,各孔径同时接收,在距离向使用DBF技术,分离回波信号和抑制距离模糊.同时分析了DBF-MIMO-SAR系统主要系统参数,包括脉冲重复频率、孔径间发射脉冲延时、雷达方程、数据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模式,减小距离模糊和方位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多发多收 数字波束形成 高分辨率宽测绘带 距离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SAR成像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3
18
作者 庞礴 邢世其 +2 位作者 代大海 李永祯 王雪松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8-1260,共13页
作为一种新兴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体制,近年来提出的多输入多输出SAR(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AR,MIMO-SAR)通过波形分集、空间分集等,可以得到远多于实际天线数量的自由度,为突破常规SAR体制局... 作为一种新兴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体制,近年来提出的多输入多输出SAR(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AR,MIMO-SAR)通过波形分集、空间分集等,可以得到远多于实际天线数量的自由度,为突破常规SAR体制局限,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high resolution wide swath,HRWS)成像、慢速运动目标检测、同时多模式工作等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本文概括了MIMO-SAR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剖析了MIMO-SAR的概念内涵、技术特点及关键技术,着重对其波形设计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系统发展和实际应用,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合成孔径雷达 高分辨率宽测绘带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CS成像算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维 张春华 +1 位作者 刘纪元 刘兴华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6-641,共6页
由于方位向采样不均匀,已有的频域算法如CS算法(Chirp Scaling)等不能直接应用于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成像,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方位向不均匀采样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的CS成像算法。此方法利用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系统等间隔布阵和匀速直线运... 由于方位向采样不均匀,已有的频域算法如CS算法(Chirp Scaling)等不能直接应用于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成像,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方位向不均匀采样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的CS成像算法。此方法利用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系统等间隔布阵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将方位向不均匀采样的傅立叶变换分解为若干均匀采样的傅立叶变换,从而可以利用FFT提高计算效率。成像结果及分析表明,此方法可以很好应用于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成像,并保持了标准CS算法快速高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声纳 多子阵 不均匀采样 C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SAR-GMTI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晨晨 黄普明 李渝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6,共9页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多通道运动目标检测系统(SAR-GMTI)可以在对地面静止场景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同时完成强杂波环境下的慢速运动目标检测,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首先,简要介绍了多通道SAR-GMTI系统的基本概念,对比了...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多通道运动目标检测系统(SAR-GMTI)可以在对地面静止场景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同时完成强杂波环境下的慢速运动目标检测,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首先,简要介绍了多通道SAR-GMTI系统的基本概念,对比了机载与星载、SAR成像与GMTI的同时与分时处理等不同系统的特点,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选取分布式SARGMTI系统和基于MIMO的SAR-GMTI系统两个方向进行重点分析;最后,探讨了SAR-GMTI系统的研究重点,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运动目标检测 分布式雷达 多输入多输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