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布式MIMO-ISAR子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谷文堃 王党卫 马晓岩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7年第1期90-97,共8页
高机动目标雷达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的快速起伏,容易对常规单站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性能的稳定性造成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分集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 高机动目标雷达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的快速起伏,容易对常规单站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性能的稳定性造成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分集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雷达(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MIMO-ISAR)子图像融合的成像方法。首先建立了分布式MIMO-ISAR不同通道所获取的2维ISAR图像解析表达式,导出了距离和方位畸变因子,通过对不同通道所获取ISAR图像畸变的补偿,实现了频率分集分布式MIMOISAR融合成像。仿真实验结果证实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分布式雷达 逆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融合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ISAR成像空时等效误差校正方法
2
作者 董会旭 张永顺 +1 位作者 冯存前 胡晓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87-2491,共5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雷达(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MIMO-ISAR)成像中的空时不等效问题,首先建立了空时等效误差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然后推导出空时等效误差的校正模型,得出了空...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雷达(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MIMO-ISAR)成像中的空时不等效问题,首先建立了空时等效误差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然后推导出空时等效误差的校正模型,得出了空时等效误差的校正矩阵,且该误差校正矩阵只与空时等效失配率有关。采用特显点方位像熵最小对空时等效失配率进行了估计,并利用它构建出空时等效误差的校正矩阵,实现了MIMO-ISAR空时等效误差的校正。仿真验证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空时等效失配率 空时等效误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ISAR的弹道目标结构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韩立珣 田波 冯存前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3-612,共10页
传统的单站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为实现方位向的高分辨,往往会增大成像时间,但对于高速运动的弹道目标而言,此方法并不适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利用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雷达(multiple input mu... 传统的单站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为实现方位向的高分辨,往往会增大成像时间,但对于高速运动的弹道目标而言,此方法并不适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利用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雷达(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ISAR,MIMO-ISAR)在空间上的多分布来达到时间上积累的效果。在得到多通道回波信号后,利用时频图和时间距离像对弹道目标锥顶散射点进行匹配。然后根据锥顶散射点信息对多幅ISAR像进行配准融合,得到一幅高分辨的融合ISAR像。最后利用不同雷达视线下的目标投影长度和目标几何参数之间存在的映射关系,反演出弹道目标的几何结构参数。通过仿真结果可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目标 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配准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斌 葛大庆 +4 位作者 李曼 张玲 王艳 郭小方 张晓博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在简要讨论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round-base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 InSAR)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归纳了常规地基InSAR形变测量的主要处理流程。全面总结了地基干涉测量雷达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地基In... 在简要讨论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round-base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 InSAR)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归纳了常规地基InSAR形变测量的主要处理流程。全面总结了地基干涉测量雷达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地基InSAR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了地基和星载InSAR在形变测量上的优势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步进频率连续波 调频连续波 噪声雷达 多入多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子带并发的MIMO-SAR高分辨大测绘带成像 被引量:17
5
作者 井伟 武其松 +1 位作者 邢孟道 保铮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4373-4378,共6页
提出多子带并发的多发多收(MIMO)SAR成像方法,在扩大测绘带宽度的同时实现高分辨成像。首先采用低的脉冲重复频率保证大测绘带距离不模糊,然后利用每一个子带对应的多颗接收卫星的空间信息对该子带回波信号进行空域滤波解多普勒模糊,再... 提出多子带并发的多发多收(MIMO)SAR成像方法,在扩大测绘带宽度的同时实现高分辨成像。首先采用低的脉冲重复频率保证大测绘带距离不模糊,然后利用每一个子带对应的多颗接收卫星的空间信息对该子带回波信号进行空域滤波解多普勒模糊,再对解过模糊的各子带信号进行频带合成实现距离高分辨。该方法可以有效利用多颗卫星的空间自由度。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雷达成像 多发多收系统 高分辨大测绘带成像 模糊 合成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MIMO技术的ISAR成像方法 被引量:19
6
作者 朱宇涛 郁文贤 粟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85-1894,共10页
传统的ISAR成像模型要求目标在积累期间近似做平稳运动,但由于其积累时间较长,目标飞行速度和姿态的变化将对成像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将MIMO技术与ISAR成像相结合,提出了一种MIMO-ISAR成像方法,它采用一种特殊设计的M发N收线性阵列... 传统的ISAR成像模型要求目标在积累期间近似做平稳运动,但由于其积累时间较长,目标飞行速度和姿态的变化将对成像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将MIMO技术与ISAR成像相结合,提出了一种MIMO-ISAR成像方法,它采用一种特殊设计的M发N收线性阵列,发射一组M个同频带时域正交PCM信号,在接收端通过匹配滤波完成信号分选也即实现了距离压缩,然后基于PCA原理,以最小熵准则对目标水平速度分量进行估计后将整个积累期间的回波数据进行重新排列和插值,最后进行方位多普勒分辨成像并做MTRC校正.从理论推导及仿真实验结果来看,该方法在达到同样方位分辨率的前提下其积累时间最少时只有传统ISAR的1MN,这极大的缩短了积累时间,从而使大部分飞行目标均能满足在积累期间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扩展了ISAR成像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技术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 相位中心近似(PCA)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合成方法的多发多收SAR技术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黄平平 邓云凯 +1 位作者 徐伟 齐维孔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1-406,共6页
多孔径子带合成技术是目前技术条件下多发多收SAR系统可工程实现的技术方案。该文深入研究了基于频域合成的子带合成技术,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数学推导详细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实现步骤,提出了适用于多发多收SAR系统的滤波器... 多孔径子带合成技术是目前技术条件下多发多收SAR系统可工程实现的技术方案。该文深入研究了基于频域合成的子带合成技术,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数学推导详细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实现步骤,提出了适用于多发多收SAR系统的滤波器构建方法和算法流程,最终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多发多收 频域合成 高分辨率 宽测绘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MIMO雷达的阵列设计和成像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陈阿磊 王党卫 +1 位作者 马晓岩 粟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41-2546,共6页
为了降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MIMO)成像雷达的阵列规模和系统硬件的复杂性,结合宽带MIMO雷达发射/接收阵元的角度分集和信号分集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均匀线阵组合的非线性阵列模型,并给出了该阵列的设... 为了降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MIMO)成像雷达的阵列规模和系统硬件的复杂性,结合宽带MIMO雷达发射/接收阵元的角度分集和信号分集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均匀线阵组合的非线性阵列模型,并给出了该阵列的设计准则。不同于基于实孔径均匀阵列的宽带MIMO雷达成像系统,提出的非线性阵列模型可有效增加虚拟阵元个数和扩展阵列孔径,在不改变目标方位向成像质量条件下能有效降低实孔径均匀线阵的阵列规模和系统硬件的复杂度。同时,该阵列设计易于操作和实现。最后,仿真实验对该阵列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逆合成孔径雷达 后向投影算法 雷达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阵MIMO-SAR大测绘带成像 被引量:9
9
作者 武其松 邢孟道 +1 位作者 刘保昌 保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7-824,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面阵MIMO-SAR(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模型结合脉内扫描技术、二维空域联合处理以及频带合成技术实现高信噪比、二维高分辨大测绘带成像方法.文中首先提出了面阵SAR脉内扫描多发多收模型... 提出一种基于面阵MIMO-SAR(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模型结合脉内扫描技术、二维空域联合处理以及频带合成技术实现高信噪比、二维高分辨大测绘带成像方法.文中首先提出了面阵SAR脉内扫描多发多收模型;分析了面阵MIMO-SAR模型下脉内扫描技术对系统信噪比性能的改善.针对脉内扫描引起的距离模糊以及低PRF(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导致的多普勒模糊,提出了二维空域联合处理方法;同时利用多发多收模型获得多个空间自由度进行频带合成实现高距离分辨.该面阵MIMO-SAR模型实现了高信噪比、二维高分辨大测绘带成像,打破了传统高分辨与大测绘带以及高信噪比与大测绘带的矛盾.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多发多收系统 大测绘带成像 多普勒模糊 频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调频信号的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波形设计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永波 水鹏朗 +1 位作者 刘宏伟 董玫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76-2082,共7页
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SIAR)是一种采用正交编码频率调制波形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本文对SIAR采用线性调频(LFM)脉冲信号时的波形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在对SIAR脉冲综合原理和LFM信号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两种波形设计方法,对其性能进行... 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SIAR)是一种采用正交编码频率调制波形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本文对SIAR采用线性调频(LFM)脉冲信号时的波形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在对SIAR脉冲综合原理和LFM信号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两种波形设计方法,对其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实际系统数据对其中一种波形进行了验证.计算机仿真结果和实测数据结果证实了这两种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 线性调频信号 波形设计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MIMO-SAR与距离向DBF相结合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齐维孔 禹卫东 祁海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51-2257,共7页
将星载MIMO-SAR系统与距离向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相结合,设计了DBF-MIMO-SAR系统,能够解决星载MIMO-SAR系统距离模糊较大的问题.该系统方位向各孔径不是同时发射信号,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顺序发射.接收回波时,各孔径同时接收,在距离向... 将星载MIMO-SAR系统与距离向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相结合,设计了DBF-MIMO-SAR系统,能够解决星载MIMO-SAR系统距离模糊较大的问题.该系统方位向各孔径不是同时发射信号,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顺序发射.接收回波时,各孔径同时接收,在距离向使用DBF技术,分离回波信号和抑制距离模糊.同时分析了DBF-MIMO-SAR系统主要系统参数,包括脉冲重复频率、孔径间发射脉冲延时、雷达方程、数据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模式,减小距离模糊和方位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多发多收 数字波束形成 高分辨率宽测绘带 距离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SAR-GMTI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晨晨 黄普明 李渝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6,共9页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多通道运动目标检测系统(SAR-GMTI)可以在对地面静止场景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同时完成强杂波环境下的慢速运动目标检测,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首先,简要介绍了多通道SAR-GMTI系统的基本概念,对比了...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多通道运动目标检测系统(SAR-GMTI)可以在对地面静止场景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同时完成强杂波环境下的慢速运动目标检测,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首先,简要介绍了多通道SAR-GMTI系统的基本概念,对比了机载与星载、SAR成像与GMTI的同时与分时处理等不同系统的特点,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选取分布式SARGMTI系统和基于MIMO的SAR-GMTI系统两个方向进行重点分析;最后,探讨了SAR-GMTI系统的研究重点,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运动目标检测 分布式雷达 多输入多输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SAR成像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3
13
作者 庞礴 邢世其 +2 位作者 代大海 李永祯 王雪松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8-1260,共13页
作为一种新兴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体制,近年来提出的多输入多输出SAR(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AR,MIMO-SAR)通过波形分集、空间分集等,可以得到远多于实际天线数量的自由度,为突破常规SAR体制局... 作为一种新兴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体制,近年来提出的多输入多输出SAR(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AR,MIMO-SAR)通过波形分集、空间分集等,可以得到远多于实际天线数量的自由度,为突破常规SAR体制局限,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high resolution wide swath,HRWS)成像、慢速运动目标检测、同时多模式工作等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本文概括了MIMO-SAR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剖析了MIMO-SAR的概念内涵、技术特点及关键技术,着重对其波形设计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系统发展和实际应用,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合成孔径雷达 高分辨率宽测绘带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MIMO-SAR运动目标成像 被引量:6
14
作者 武其松 邢孟道 保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1-926,共6页
基于双通道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MIMO-SAR)新体制,提出一种置换相位中心天线(displaced phase center antenna,DPCA)离散调频傅里叶变换(discrete chirp-Fourier transfo... 基于双通道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MIMO-SAR)新体制,提出一种置换相位中心天线(displaced phase center antenna,DPCA)离散调频傅里叶变换(discrete chirp-Fourier transform,DCFT)实现运动目标的检测、定位和成像的方法。提出利用DCFT方法估计运动目标径向速度,考虑到线性调频信号通过DCFT处理后的单峰值特性,给出一种估计目标运动沿航向速度的快速搜索方法。由于同一多普勒中心频率在不同载频下的脉压位置不同,因而可以利用位置的比值来确定模糊次数,从而实现了运动目标的正确定位。在解模糊过程中,给出了载频设计分析。通过将传统双通道DPCA的一发多收体制扩展到双通道MIMO体制,不仅能够实现低信噪比情况下动目标检测,还可以完成动目标速度测量、定位和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多发多收系统 运动参数估计 离散调频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宽带MIMO雷达时域成像的阵列布阵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阿磊 王党卫 +1 位作者 马晓岩 粟毅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3-148,共6页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概念雷达体制。为了进一步降低宽带MIMO雷达的阵列规模和硬件复杂度,使MIMO雷达成像技术实用化成为可能,结合改进型后向投影(BP)成像算法,提出了一种非均匀线阵成像系统阵列布阵模型。...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概念雷达体制。为了进一步降低宽带MIMO雷达的阵列规模和硬件复杂度,使MIMO雷达成像技术实用化成为可能,结合改进型后向投影(BP)成像算法,提出了一种非均匀线阵成像系统阵列布阵模型。提出的阵列布阵模型通过成像系统方位向分辨率要求和目标方位向成像场景大小确定阵元间距,使得系统的阵列规模和硬件复杂度显著降低。同时,时域成像算法的使用避免了频域算法存在的采样定理限制,有效增强了阵列设计的灵活性,并使得成像阵列规模和硬件复杂度得到进一步降低。最后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成像系统布阵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MIMO)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 后向投影(BP)算法 雷达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补偿的机载MIMO-SAR高分辨成像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发祥 李宏伟 +2 位作者 蔡斌 邓冬虎 郑万泽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8,共6页
机载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可以实现高分辨成像,但不可避免的存在运动误差补偿的问题。对多子带并发的机载MIMO-SAR系统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并分析了MI-MO-SAR运动误差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扩展的MIMO-SAR运动补偿距离徙动算法(RM... 机载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可以实现高分辨成像,但不可避免的存在运动误差补偿的问题。对多子带并发的机载MIMO-SAR系统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并分析了MI-MO-SAR运动误差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扩展的MIMO-SAR运动补偿距离徙动算法(RMA),通过改进的Stolt映射将距离徙动校正与方位向聚焦分开,并结合两步运动补偿技术对MIMO-SAR回波数据的运动误差进行校正,消除了运动误差带来的影响;最后在空频域对各子带信号进行带宽合成实现了距离向高分辨。用该算法对散射点目标和面目标进行了成像仿真,验证了其在处理带有运动误差的MIMO-SAR回波数据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多发多收 高分辨 运动补偿 距离徙动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地基MIMO SAR近场层析成像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丁泽刚 刘旻昆 +5 位作者 王岩 李根 李凌豪 李喆 曾涛 龙腾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9-740,共12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层析技术是一种通过多航迹观测,获取目标高程信息,重建目标三维结构的重要手段。目前,层析SAR成像多应用于星载与机载平台,均以远场假设为基础,即认为雷达与目标间的距离远大于目标几何尺寸...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层析技术是一种通过多航迹观测,获取目标高程信息,重建目标三维结构的重要手段。目前,层析SAR成像多应用于星载与机载平台,均以远场假设为基础,即认为雷达与目标间的距离远大于目标几何尺寸,此时多航迹观测雷达对目标的视角变化很小,目标的散射特征变化很小。但是在近场构型下,多航迹观测雷达对目标的视角变化大,目标的散射特征变化大,现有基于远场假设的层析处理方法不再适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压缩感知的地基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SAR近场层析成像方法,主要包含了以下方法创新:(1)基于孤立强点定标完成通道间幅相误差补偿,提高成像质量;(2)基于散射体结构信息与闪烁强点剔除实现高精度多图配准;(3)利用解斜思想与三维空间几何关系估计高程信息。最后,本研究实现了基于Ku频段MIMO SAR的建筑物三维结构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 近场层析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在人体安检中的太赫兹近场MIMO-SAR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杰 安健飞 +1 位作者 周人 喻洋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96,共11页
太赫兹近场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技术具有在保证分辨率同时降低阵元数量的优势,在人体安检中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该文首先介绍了应用在人体安检领域的太赫兹近场MIMO-SAR技术系统现状,将典型系统进行了归纳和对比;... 太赫兹近场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技术具有在保证分辨率同时降低阵元数量的优势,在人体安检中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该文首先介绍了应用在人体安检领域的太赫兹近场MIMO-SAR技术系统现状,将典型系统进行了归纳和对比;其次介绍阵列设计,对典型面阵列的指标特性进行了仿真对比;介绍典型的成像算法和加速方法,比较成像算法的图像重构速度。最后对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雷达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 雷达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位相位编码线性调频波形的MIMO-SAR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佳佳 孙光才 +2 位作者 周芳 邢孟道 保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05-1510,共6页
现有的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MIMOSAR)正交波形正交性不足,回波间相互干扰严重,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方位相位编码(azimuth phase coding,APC)线性调频(linea... 现有的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MIMOSAR)正交波形正交性不足,回波间相互干扰严重,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方位相位编码(azimuth phase coding,APC)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波形,该波形对不同发射通道发射的线性调频信号进行相应的方位相位编码,其回波分离在方位相位解调后通过方位波束形成实现,回波间的干扰能够被充分消除。可用于高度维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提高多基线干涉SAR(interferometric SAR,InSAR)的干涉测高精度或三维成像的高度维成像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波形的可行性及方位波束形成回波分离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 正交波形 波束形成 方位相位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UWB数字阵列SAR系统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龙 邬伯才 +2 位作者 沈明星 江凯 鲁加国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1-177,184,共8页
合成孔径雷达作为一种无线电装备,也必然遵循从模拟到数字再到软件化的发展道路。数字阵列SAR/MTI雷达可以克服常规SAR/MTI雷达的瓶颈问题,具有许多常规SAR/MTI系统所不具备的优势。首先介绍了常规数字阵列雷达的优势;然后从工作体制的... 合成孔径雷达作为一种无线电装备,也必然遵循从模拟到数字再到软件化的发展道路。数字阵列SAR/MTI雷达可以克服常规SAR/MTI雷达的瓶颈问题,具有许多常规SAR/MTI系统所不具备的优势。首先介绍了常规数字阵列雷达的优势;然后从工作体制的选择、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对机载UWB数字阵列的系统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给出了飞行试验和地面试验验证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阵列雷达 多输入多输出(MIMO) 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