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传感器网络MDC视频传输的跨层多径路由协议
1
作者 蔡文郁 唐军 张昱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7,共7页
将网络协议栈的跨层优化设计思想应用于多媒体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一种基于视频编码峰值信噪比最优的跨层多径路由协议.在跨层多径路由模型中,以最大化应用层的多描述编码(MDC)峰值信噪比作为优化目标,通过物理层的丢包率测量和MDC层的... 将网络协议栈的跨层优化设计思想应用于多媒体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一种基于视频编码峰值信噪比最优的跨层多径路由协议.在跨层多径路由模型中,以最大化应用层的多描述编码(MDC)峰值信噪比作为优化目标,通过物理层的丢包率测量和MDC层的信道容量估计联合确定网络层的多径路由属性,MDC的每个描述被映射到多条链路独立的路径上分别传输,最终在Sink节点进行汇聚.对随机生成的网络拓扑求取最小跳数节点的独立两路径路由和跨层多径路由,将Foreman视频分割成2个描述编码视频沿不同路由进行传输,仿真结果验证了跨层多径路由能够降低丢包率和提高平均PSNR.跨层多径路由协议能够提高MDC视频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传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多描述编码 视频传输 跨层设计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减格辅助线性预编码的MIMO图像MDC设计
2
作者 赵亭 景小荣 田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5-297,302,共4页
为了解决实际的无线传输环境中由空间相关性的存在导致的MIMO MDC图像传输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保证图像通信的质量,对基于SPIHT算法所形成的MDC各个码流采用RS码进行不等保护,利用ZF或MMSE减格辅助线性预编码处理,提出一种适宜4×4 ... 为了解决实际的无线传输环境中由空间相关性的存在导致的MIMO MDC图像传输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保证图像通信的质量,对基于SPIHT算法所形成的MDC各个码流采用RS码进行不等保护,利用ZF或MMSE减格辅助线性预编码处理,提出一种适宜4×4 MIMO相关信道的MDC传输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其在信道确知和信道估计情况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减格辅助预编码处理的MIMO MDC设计方案比MD-SPIHT方案在性能上有明显提升,因此,更适宜于MIMO空间相关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多输入多输出 空间相关信道 减格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FEC-MDC的多用户码流快速分割算法
3
作者 赵明 胡栋 范德一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9-153,共5页
基于前向纠错的多描述编码(FEC-MDC)是一种在包丢失严重的信道中传输可分级图像和视频数据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单一信源多用户的网络应用模型,研究了在描述数N固定的情况下,根据各信道传输码率的不同,通过调整发送包的长度L实现最佳码... 基于前向纠错的多描述编码(FEC-MDC)是一种在包丢失严重的信道中传输可分级图像和视频数据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单一信源多用户的网络应用模型,研究了在描述数N固定的情况下,根据各信道传输码率的不同,通过调整发送包的长度L实现最佳码流传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码流快速优化分割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基于已计算出的参考信道码流分割方案,在期望失真最小的准则下,首先通过在各个目标码率的邻域进行搜索计算,将搜索域分割为低码率部分和高码率部分,然后在高码率部分进行粗的二次搜索,得到最终码流分割,这不仅减少了搜索次数,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而且保证搜索到在该码率情况下的最佳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与之前的方法相比能够得到相同的平均PSNR,但是总的运算时间减少了近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前向纠错 码流分割 多用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C融合多径路由的无线图像传输方法
4
作者 李敬伟 孙波 王宏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17-2121,共5页
针对具有时间约束图像的无线网络传输中的数据出错和丢失问题,提出一种多重描述编码(multiple description coding,MDC)结合网状多径路由的图像传输方法。源节点利用MDC将图像帧分成多个等同重要的描述,利用提出的多径路由策略寻找多条... 针对具有时间约束图像的无线网络传输中的数据出错和丢失问题,提出一种多重描述编码(multiple description coding,MDC)结合网状多径路由的图像传输方法。源节点利用MDC将图像帧分成多个等同重要的描述,利用提出的多径路由策略寻找多条边不相交路径,并选择合适的中间合并点对描述进行合并,利用链接错误信息对受损描述进行中间修复,目的节点利用2×2过滤器和像素错误概率权重进行解码,根据其空间邻居插补丢失或损坏的像素。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无线信道的容错性能,实现高信噪比图像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MESH网络 图像传输 多重描述编码 多径路由 中间节点恢复 容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描述编码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洋 张楠 尹宝才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12-1624,共13页
研究开发实时、鲁棒的流媒体编码与传输技术已成为当前信息技术的一个热点问题.多描述编码作为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方法,因其在满足数据传输实时性要求的同时可减少数据失真,受到广泛关注.文中首先介绍了多描述编码的历史和评价性能指标,... 研究开发实时、鲁棒的流媒体编码与传输技术已成为当前信息技术的一个热点问题.多描述编码作为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方法,因其在满足数据传输实时性要求的同时可减少数据失真,受到广泛关注.文中首先介绍了多描述编码的历史和评价性能指标,然后详述了多描述编码的研究和进展状况,包括各类多描述编码方法的思想、框架和特点,最后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信息冗余 重建 率失真 分级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IHT的感兴趣区域的多描述编码 被引量:5
6
作者 肖嵩 吴成柯 +2 位作者 张方 李云松 杜建超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1-176,共6页
提出了一种感兴趣区域的多描述SPIHT编码方法.该方法将具有分层内嵌特性的SPIHT码流编码成多个描述子,通过对所有零树重新进行重要性排序,为每个描述子分配不同编码速率的完全编码码流和冗余码流.在分配速率时,优先对感兴趣区域分配较... 提出了一种感兴趣区域的多描述SPIHT编码方法.该方法将具有分层内嵌特性的SPIHT码流编码成多个描述子,通过对所有零树重新进行重要性排序,为每个描述子分配不同编码速率的完全编码码流和冗余码流.在分配速率时,优先对感兴趣区域分配较多的冗余,而对背景区域或非感兴趣区域分配速率较低的冗余,以进一步增强感兴趣区域的抗误码以及抗分组丢弃能力.文中对编码过程中零树、冗余树及其编码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给出了重要性排序和冗余树分配的具体算法.实验证明,该文方法同其它感兴趣区域编码方法相比,可以进一步提高感兴趣区域在分组丢弃情况下的恢复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SPIHT 感兴趣区域 QOS 小波零树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pressed Sensing框架的图像多描述编码方法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丹华 石光明 +2 位作者 周佳社 高大化 吴家骥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8-302,共5页
基于新兴的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理论,提出了一种抗丢包能力强且结构简单易实现的多描述编码方法.首先对变换后的图像进行交织抽取分块,再对各子块进行随机观测、量化、打包形成多个描述子码流.解码端根据接收码流情况通过... 基于新兴的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理论,提出了一种抗丢包能力强且结构简单易实现的多描述编码方法.首先对变换后的图像进行交织抽取分块,再对各子块进行随机观测、量化、打包形成多个描述子码流.解码端根据接收码流情况通过求解优化问题重建原图像.由于随机观测过程简单易实现,故该方法可以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构造出较多的描述子.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丢包率下,本文方法的重构质量(PSNR)明显优于SPIHT多描述编码方法,且计算复杂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压缩感知 随机观测 优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鲁棒灵活的非平衡多描述视频编码和传输方案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彬 黄峰 +1 位作者 孙立峰 杨士强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55-1164,共10页
在网络上传输的视频经常因为丢包而影响终端接收到的视频的质量.由于现有的视频编码器通常使用预测编码技术来减少时域冗余提高压缩率,所以一个包的丢失都会引起错误的传播,直到解码器收到帧内编码的帧为止.针对这个问题,文中提出一种... 在网络上传输的视频经常因为丢包而影响终端接收到的视频的质量.由于现有的视频编码器通常使用预测编码技术来减少时域冗余提高压缩率,所以一个包的丢失都会引起错误的传播,直到解码器收到帧内编码的帧为止.针对这个问题,文中提出一种灵活鲁棒的非平衡多描述编码和传输方案.其编码器借助不同描述间的"同步帧",能够迅速从包丢失中恢复解码,并保证终端视频的连续播放;同时,该方案能够灵活适应多路径传输和单路径传输两种情况.文中还研究了单路径传输时不同描述间的码率分配问题,并提出一种近似最优的快速码率分配方案.实验结果充分验证了文中提出的非平衡多描述编码和传输方案的有效性、鲁棒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非平衡多描述编码 码率分配 视频编码 传输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描述编码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被引量:8
9
作者 赵谊虹 余松煜 程国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94,共8页
对多描述编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多描述编码的理论研究,概括了现有的多描述编码的构造方法,并对视频中多描述编码技术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多描述编码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图像编码 视频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观测压缩感知图像多描述编码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良君 石光明 +1 位作者 李甫 史思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4-733,共10页
提出一种混合观测压缩感知多描述编码方案,用于提升传统的该类编码系统的编码性能并保留其抗丢包能力。该方案采用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观测矩阵和高斯矩阵分别对图像信号进行观测,并分别使用哥伦布码(Golomb code)及其改进的编码方案... 提出一种混合观测压缩感知多描述编码方案,用于提升传统的该类编码系统的编码性能并保留其抗丢包能力。该方案采用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观测矩阵和高斯矩阵分别对图像信号进行观测,并分别使用哥伦布码(Golomb code)及其改进的编码方案对两种观测系数进行熵编码,得到包含完整码字的二维DCT码流和仅包含部分码字的高斯观测系数码流。在解码端,利用二维DCT系数和高斯观测系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最大后验概率估计解码,成功估计出高斯观测系数的缺失码字。最后再将两种观测系数合并,采用1范数优化算法重构出原信号。针对自然图像和遥感图像的实验均表明:不同丢包情况下,用本文提出的编码方案获得的重构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值比传统高斯观测压缩感知编码方案提高了2~4dB,该方案同时还具有鲁棒的抗丢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混合观测 多描述编码 哥伦布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织抽取与分块压缩感知策略的图像多描述编码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春晖 刘巍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61-465,共5页
该文基于交织抽取和分块压缩感知(Interleaving Extraction and Block Compressive Sensing,IEBCS)理论,提出了一种可以在成像过程中实时实现的多描述编码方法(IEBCS-MDC)。首先利用交织抽取将图像划分成若干个子图像,然后对各个子图像... 该文基于交织抽取和分块压缩感知(Interleaving Extraction and Block Compressive Sensing,IEBCS)理论,提出了一种可以在成像过程中实时实现的多描述编码方法(IEBCS-MDC)。首先利用交织抽取将图像划分成若干个子图像,然后对各个子图像进行分块压缩感知形成多个描述码流,接收端通过求解优化问题重建原图像。分块策略保证了观测过程的复杂程度不因图像尺寸而改变,所以该方法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合处理高分辨率图像,另外特有的自恢复能力提升了算法的抗丢包性能。实验表明,在相同的硬件环境下,该文方法可以处理的图像尺寸远远大于CS-MDC方法,在同样的丢包率下重构质量也优于CS-MDC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压缩感知 交织抽取 分块策略 自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向提升小波变换的多描述图像编码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楠 吕岩 +1 位作者 吴枫 尹宝才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7-576,共10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方向提升小波变换的多描述图像编码方法,以避免压缩图像在互联网和无线网络环境下因数据包传输出错或丢失向导致的图像质量严重下降.基本思想是在空域将一幅图像按梅花形下采样为两个描述,为解决传统空域下采样多描述...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方向提升小波变换的多描述图像编码方法,以避免压缩图像在互联网和无线网络环境下因数据包传输出错或丢失向导致的图像质量严重下降.基本思想是在空域将一幅图像按梅花形下采样为两个描述,为解决传统空域下采样多描述编码技术编码效率低的问题,提出能充分利用相邻像素相关性的方向提升小波变换,并通过凹叉树的分割实现方向的组织和选择.边缘信道解码出的低分辨率图像,通过插值算法实现原始分辨率单描述的图像重建.中央信道解码出的图像,通过数据融合算法实现两描述的图像重建,进而进一步改善图像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梅花下采样 提升小波变换 方向预测 图像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树非平衡保护多描述编码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婧 蔡灿辉 丁润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73-1977,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描述图像编码方案——X树非平衡保护多描述子带编码。首先把小波变换图像分解为结构信息和残余非零系数。其中结构信息包括非零系数的位置、符号和位数,是小波变换图像的关键信息,必须复制到每个描述。残余非零...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描述图像编码方案——X树非平衡保护多描述子带编码。首先把小波变换图像分解为结构信息和残余非零系数。其中结构信息包括非零系数的位置、符号和位数,是小波变换图像的关键信息,必须复制到每个描述。残余非零系数则通过多描述标量量化器生成两个索引分别放入不同的描述。两个描述通过不同的信道进行传输。由于每个描述都包含了图像的重要信息,因此,接收到一个信道的信息就可以重建出一定质量的图像。如果所有的信道传输的信息都被接收,就会得到比任何一个单独信道更好的重建图像。实验结果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子带编码 错误恢复 x树编码 非平衡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冗余Ridgelet变换的图像多描述编码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彦 汪胜前 +2 位作者 邓承志 李红巧 赵秀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6-149,170,共5页
利用冗余Ridgelet变换实现了一种多描述编码方案。在JPEG标准的基础上,利用冗余Ridgelet变换,不仅在描述之间引入了冗余,而且根据脊波变换对图像分解的有效性,同时可以获得理想的图像压缩效果。该方案对输入图像进行分块、DCT(Dis-crete... 利用冗余Ridgelet变换实现了一种多描述编码方案。在JPEG标准的基础上,利用冗余Ridgelet变换,不仅在描述之间引入了冗余,而且根据脊波变换对图像分解的有效性,同时可以获得理想的图像压缩效果。该方案对输入图像进行分块、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变换以及量化;对得到的系数矩阵进行按频率重排;重排后的系数矩阵再做冗余Ridgelet变换,根据脊波域系数能量的特点产生描述。实验表明,当产生两个描述时,提出的多描述编码方法,即使只收到一个描述时,也可以获得很好的图像重建效果,从而有较好的抗误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冗余Ridgelet变换 JPEG标准 图像编码 编码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测的多描述图像编码冗余插入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任尔 陈恳 何加铭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8-113,共6页
为了研究图像、视频在不可靠网络上传输的鲁棒性问题,系统采用多描述编码方法,该方法通过去除冗余信息以达到数据的压缩,同时保留一部分冗余信息使得编码后的数据流在网络上传输具有一定的鲁棒性。本文针对采用多相下抽样实现的多描述编... 为了研究图像、视频在不可靠网络上传输的鲁棒性问题,系统采用多描述编码方法,该方法通过去除冗余信息以达到数据的压缩,同时保留一部分冗余信息使得编码后的数据流在网络上传输具有一定的鲁棒性。本文针对采用多相下抽样实现的多描述编码,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预测的预处理和后处理方案,该方案能对多描述编码产生的数据流中冗余信息进行灵活插入,以达到多描述编码中的中央解码器与边沿解码器的效率进行拆衷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复杂度降低,冗余控制的灵活性大,编码后的数据流更能适应各种网络传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图像编码 多描述编码 预处理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描述编码和小波变换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文娜 孔祥勇 +1 位作者 高立群 潘改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93-1097,共5页
为保证数字图像水印的鲁棒性、安全性以及嵌入容量,结合加密技术与图像压缩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描述编码和小波变换的加密数字水印技术.该技术采用密钥1对需要隐藏的水印图像进行多描述编码,并将编码转换为格雷码,然后将宿主图像... 为保证数字图像水印的鲁棒性、安全性以及嵌入容量,结合加密技术与图像压缩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描述编码和小波变换的加密数字水印技术.该技术采用密钥1对需要隐藏的水印图像进行多描述编码,并将编码转换为格雷码,然后将宿主图像色彩分量变换为差值图像,最后在频域内采用密钥2进行小波变换,以交互块跳频的方式完成水印信息的嵌入.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均表明,这种数字水印技术有较大的嵌入容量,同时对常见的图像处理操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提高水印的安全性及抗剪裁攻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小波变换 图像水印 压缩编码 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图像多描述网格编码矢量量化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炜 蒋刚毅 +1 位作者 汪增福 郁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76-79,共4页
在互联网和无线通信环境下,图像通信常因数据包传输出错或丢生而导致质量的严重下降,多描述编码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新途径。该文提出了一种多描述网格编码矢量量化新算法,给出了多描述分解的方法和规则,并通过构造一个代价函数,提出... 在互联网和无线通信环境下,图像通信常因数据包传输出错或丢生而导致质量的严重下降,多描述编码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新途径。该文提出了一种多描述网格编码矢量量化新算法,给出了多描述分解的方法和规则,并通过构造一个代价函数,提出了最优搜索策略,用维特比算法对多描述编码最优路径进行搜索。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有效利用网格编码矢量量化将量化码书大小扩大一倍的特性,提高了中央通道的编码性能,而如果只收到单个描述,解码图像仍能获得较好的重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多描述网格编码矢量量化 代价函数 数据包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jette变换的多描述编码 被引量:5
18
作者 计文平 沈兰荪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6-529,共4页
本文利用Mojette变换实现了一种图像多描述编码方法.Mojette变换是一种离散投影变换,它的各个投影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任一组的投影数据可以被另一组所替换.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可以方便地控制冗余度来构成多描述码流,并且构造出来的多描述... 本文利用Mojette变换实现了一种图像多描述编码方法.Mojette变换是一种离散投影变换,它的各个投影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任一组的投影数据可以被另一组所替换.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可以方便地控制冗余度来构成多描述码流,并且构造出来的多描述码流不局限于二信道多描述系统,可以任意扩展到多个描述码流的系统.实验证明,这种多描述编码方法实现简单,并且能够获得较好的抗误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MOJETTE变换 图像编码 变换编码 抗误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R-WB编解码器的移动网络话音传输抗丢包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晶 刘宝光 +1 位作者 费泽松 张剑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48-1052,共5页
针对移动通信网络中AMR-WB编解码器在话音分组传输中的抗丢包问题,提出了一种与VoLTE系统中语音编码速率相匹配的AMR-WB抗丢包实现方案.通过实验分析AMR-WB编解码器中经过错误隐藏恢复的各个参数对语音质量的影响,利用多描述编码(multip... 针对移动通信网络中AMR-WB编解码器在话音分组传输中的抗丢包问题,提出了一种与VoLTE系统中语音编码速率相匹配的AMR-WB抗丢包实现方案.通过实验分析AMR-WB编解码器中经过错误隐藏恢复的各个参数对语音质量的影响,利用多描述编码(multiple description coding,MDC)技术设计了AMR-WB抗丢包方案,并进一步结合删余卷积编码提出了双重差错保护的增强型抗丢包算法,实现了多码率下的差错保护和速率匹配,该方案可兼容原有AMR-WB编码模式下的语音编码速率.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方案能够增强AMR-WB的抗丢包能力,并且不需要增加额外的信令开销,兼容现有系统网络中的多速率语音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R-WB mdc 删余卷积编码 移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分集技术的多重描述编码方案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娟 朱光喜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1-378,共8页
针对无线环境中基于信息包信道分集技术的多重描述编码进行了研究.在比较了多重描述编码(multipledescriptioncoding,简称MDC)和分层编码(layercoding,简称LC)的性能特点并总结了它们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之后,提出一种能有效结合两者长处... 针对无线环境中基于信息包信道分集技术的多重描述编码进行了研究.在比较了多重描述编码(multipledescriptioncoding,简称MDC)和分层编码(layercoding,简称LC)的性能特点并总结了它们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之后,提出一种能有效结合两者长处的新的编码方法——自动恢复的多重描述编码(auto-resilientmultipledescriptioncoding,简称ARMDC)方案.ARMDC既能够像通常的MDC一样使每个成功到达的数据包都提供有效信息,也能像LC一样优先传送某一重要的描述,保证基本的视频质量,且解码端接收到的ARMDC码流可以进行周期性的自动恢复,无须等待源端接收到反馈信息后再作出反应.在仿真的3G无线信道上分别传送ARMDC,MDR(multipledescriptionwithrestart)以及不使用LC和MDC的码流,比较其各自的错误恢复性能.实验结果显示,使用ARMDC的视频流在序列解码后有着更好的R-D性能.同时,由于视频序列相邻的帧之间质量较平滑,也获得了更好的主观性能.此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无线媒体流业务与无线会话业务中的视频传输系统,对于研究基于易出错时变信道的多媒体传输的同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话服务 基于信息包的信道分集 多重描述编码 分层编码 自动恢复的多重描述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