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况对双螺杆混输泵振动特性影响实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帅辉 武鹏波 南海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5-300,共6页
为研究工况对双螺杆混输泵振动特性的影响,搭建双螺杆混输泵多通道振动测试系统,测试并分析不同含气率、转速及出口压力下混输泵振动参数。结果表明:排液开始时排液腔瞬时打开诱发射流,射流向竖直向的泵出口偏转从而产生压力脉动并诱发... 为研究工况对双螺杆混输泵振动特性的影响,搭建双螺杆混输泵多通道振动测试系统,测试并分析不同含气率、转速及出口压力下混输泵振动参数。结果表明:排液开始时排液腔瞬时打开诱发射流,射流向竖直向的泵出口偏转从而产生压力脉动并诱发振动,导致泵竖直方向振动加速度有效值高于水平方向和轴向;含气率为7.5%时振动加速度有效值为纯液工况时的1.88倍,随着含气率进一步升高测量值降低;而含气率大于20%时,振动有效值继续升高。在转速为1450r/min时y方向振动加速度有效值是850r/min时的2.95倍;振动加速度有效值随出口压力变化较小。当转速由850r/min升高至1450r/min时,径向垂直方向振动加速度主频由75fn移动至50fn。研究可为提高双螺杆混输泵运行稳定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双螺杆混输泵 运行工况 振动参数 振动加速度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螺杆多相流混输泵型线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曹锋 邢子文 +1 位作者 李新宏 束鹏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3-46,共4页
对邢子文提出的双螺杆多相流混输泵专用型线的几何性能和密封性能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了其啮合线、接触线长度及泄漏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型线齿型密封性能的综合分析,认为不同齿型双螺杆泵的第2类密封条件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式;... 对邢子文提出的双螺杆多相流混输泵专用型线的几何性能和密封性能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了其啮合线、接触线长度及泄漏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型线齿型密封性能的综合分析,认为不同齿型双螺杆泵的第2类密封条件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式;该单头双螺杆多相流混输泵对称型线虽然不满足孟氏第2类密封性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混输泵 型线 啮合线 接触线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多相混输泵转子变形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胡斌 杨小强 +2 位作者 何永宁 焦金成 曹锋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6,共7页
双螺杆混输泵在输送高含气率介质时,泵内温升对泵内转子间隙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泵的容积效率,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转子卡死以及混输泵的损坏。本文建立转子模型对高含气率下双螺杆混输泵转子的热变形和力变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双螺杆混输泵在输送高含气率介质时,泵内温升对泵内转子间隙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泵的容积效率,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转子卡死以及混输泵的损坏。本文建立转子模型对高含气率下双螺杆混输泵转子的热变形和力变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转子的热变形是转子变形的主要因素,螺杆转子的变形量会随着介质含气率的增加而增加,当含气率大于90%后,变形量显著增大,当含气率为99%时,径向最大变形量发生在出口端面的齿顶,轴向最大变形量发生在螺杆转子的吸入口侧轴的右端面上。通过分析变形对各间隙的影响后发现,齿根间隙变化最大,其次是齿顶间隙,而齿侧间隙几乎不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混输泵 转子 力热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多相混输泵输送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小强 夏源 +1 位作者 金磊 曹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5,共6页
为了研究进出口压差、进口含气率对双螺杆多相混输泵输出流量和消耗功率的影响,设计并搭建了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测试实验台,在不同进出口压差及不同进口含气率工况下,对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输送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理... 为了研究进出口压差、进口含气率对双螺杆多相混输泵输出流量和消耗功率的影响,设计并搭建了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测试实验台,在不同进出口压差及不同进口含气率工况下,对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输送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理论分析,得到了双螺杆多相混输泵输出流量及消耗功率与进出口压差、进口含气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纯液工况下,进出口压差从0.4MPa增加到1.0MPa时,双螺杆多相混输泵输出流量降低了3.7%,消耗功率增加了45.3%;在混输工况下,进口含气率从20%增加到90%,进出口压差分别为0.4MPa和1.0MPa时,双螺杆混输泵的输出流量分别减少了18.7%和25.7%,消耗功率分别减小了2.5%和9.3%。理论计算输出流量及理论计算消耗功率与实验测试值在含气率低于80%时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泵 多相混输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多相流混输泵的设计计算 被引量:5
5
作者 曹锋 彭学院 +1 位作者 邢子文 束鹏程 《流体机械》 CSCD 2001年第1期14-17,共4页
在转子几何特性及回流研究的基础上 ,从变质量多相系统的热力学特性角度 ,建立了一套描述双螺杆多相流混输泵内部工作机理的控制方程。通过对多相流混输泵内部工作过程的模拟 ,分析了含气率、回流损失、流量。
关键词 双螺杆泵 多相混输 过程模拟 几何特性 回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多相混输泵压力分布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6
作者 胡斌 王文毅 +2 位作者 李祁光 王凯 曹锋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15,24,共7页
对不同运行工况和几何参数下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压力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和已发表文献中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并得出随入口压力增高,压差增大,转子转速升高,泵间隙减小双螺杆多相混输泵内压力变化曲线... 对不同运行工况和几何参数下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压力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和已发表文献中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并得出随入口压力增高,压差增大,转子转速升高,泵间隙减小双螺杆多相混输泵内压力变化曲线曲率增大;低入口含气率下随入口含气率升高压力变化曲线曲率增大,高入口含气率情况下则相反;相同螺距下转子长度越长压力变化曲线越平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多相混输泵 压力分布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气率下双螺杆多相混输泵泄漏分析及其对容积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凯 胡斌 +3 位作者 曹锋 王文毅 李祁光 邢子文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16,共7页
对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泄漏通道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简化后的混输泵泄漏的数学计算模型,包括建立齿顶间隙泄漏模型、齿根间隙泄漏模型、齿侧间隙泄漏模型。并利用泄漏模型结合双螺杆内部泄漏通道的分布特点和容积效率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双螺... 对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泄漏通道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简化后的混输泵泄漏的数学计算模型,包括建立齿顶间隙泄漏模型、齿根间隙泄漏模型、齿侧间隙泄漏模型。并利用泄漏模型结合双螺杆内部泄漏通道的分布特点和容积效率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双螺杆混输泵容积效率的数学计算模型。利用已有文献中的试验数据验证了理论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并且计算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并分析了高含气率下含气率、转速、介质粘度对混输泵容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含气率在80%~95%之间增大时,齿顶和齿根间隙的泄漏量随之减小,而齿侧间隙的泄漏量先减小后增大,泵的容积效率会随介质含气率的增加而增大;但当含气率大于95%时,泵的容积效率会急剧下降,所以在混输泵工作时应当尽量将含气率控制在95%以下。同时双螺杆混输泵的容积效率会随着转子转速的增大而提高,随着所输送介质的粘度的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混输泵 泄漏分析 容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双螺杆泵的油气混输理论 被引量:5
8
作者 屈文涛 徐磊 徐建宁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2-84,共3页
采油双螺杆泵具有泵与压缩机的两重性质,它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与气体的可压缩性原理,实现油气两相流体的混输,降低了泵的内泄漏率,从而提高了泵的容积效率。介绍双螺杆泵的结构特点及液气两相流混输技术的工作原理,概述了双螺杆泵的... 采油双螺杆泵具有泵与压缩机的两重性质,它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与气体的可压缩性原理,实现油气两相流体的混输,降低了泵的内泄漏率,从而提高了泵的容积效率。介绍双螺杆泵的结构特点及液气两相流混输技术的工作原理,概述了双螺杆泵的流量、压力、效率与转矩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双螺杆泵的回流增压原理、密封性能与转子的啮合齿形进行了分析,并为技术人员利用双螺杆泵从地面应用转入井下应用进行油气混输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 混输泵 回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油气多相流混输泵回流分析
9
作者 曹锋 邢子文 束鹏程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25-27,40,共4页
对双螺杆油气多相流混输泵的基元容积及其回流通道进行了详细地几何解析 ,并建立了回流通道的两相回流模型 ,对基元容积间的两相回流进行了动态模拟。
关键词 油气混输 双螺杆混输泵 回流 转子型线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多相泵性能参数与含气率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刘磊 《流体机械》 CSCD 2001年第5期8-11,共4页
以水和空气为介质 ,在不同进口压力、不同增压比条件下 ,研究了多相泵的体积效率、机械效率和总效率等性能参数与含气率的相关性。
关键词 螺杆泵 多相泵 多相混输 含气率 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多相混输泵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清平 薛敦松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0年第1期47-51,56,共6页
总结国内外油气多相混输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目前国内螺旋轴流式多相泵、双螺杆式多相泵的开发研制及试验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指出和阐明其中急待或尚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油气集输 混输泵 油气混输 多相混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