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化/交联聚丙烯多相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1
作者 赵松美 初庆凯 +3 位作者 秦亚伟 刘会影 于湲 刘伟丽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340,共8页
在等规聚丙烯(iPP)和乙丙橡胶(EPR)两步共聚反应中引入非共轭二烯等交联助剂,制备了支化/交联结构的聚丙烯(PP)多相共聚物iPP/EPR。采用Jeziorny法、Ozawa法和莫志深法等分析了iPP/EPR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并观察了聚合物的非等温结晶形... 在等规聚丙烯(iPP)和乙丙橡胶(EPR)两步共聚反应中引入非共轭二烯等交联助剂,制备了支化/交联结构的聚丙烯(PP)多相共聚物iPP/EPR。采用Jeziorny法、Ozawa法和莫志深法等分析了iPP/EPR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并观察了聚合物的非等温结晶形貌。实验结果表明,支化/交联PP多相共聚物iPP/EPR中的橡胶相EPR含量可达50%(w)以上;随着EPR含量的增加,iPP/EPR的结晶焓和结晶温度明显降低,iPP/EPR中iPP球晶的结晶形态变得不完善;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更适合分析支化/交联PP多相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交联聚丙烯多相共聚物 非等温结晶 结晶动力学 结晶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穿梭聚合制备烯烃多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然荻 高榕 +3 位作者 苟清强 郑刚 赖菁菁 王莹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2-1361,共10页
通过链穿梭聚合技术可制备烯烃多嵌段共聚物(OBC),极大地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效率。OBC的链结构可以集每一个链段的各自优势于一体,表现出区别于均聚物、无规共聚物或共混物的独特性质。通过调控催化剂和链穿梭剂的结构、配比及反应条件... 通过链穿梭聚合技术可制备烯烃多嵌段共聚物(OBC),极大地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效率。OBC的链结构可以集每一个链段的各自优势于一体,表现出区别于均聚物、无规共聚物或共混物的独特性质。通过调控催化剂和链穿梭剂的结构、配比及反应条件,可以调控OBC的链结构和性能。介绍了链穿梭聚合的原理,综述了链穿梭聚合用于制备OBC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不同单体的共聚、新型链穿梭剂的开发、OBC结构与性能的表征研究,提出了目前链穿梭聚合的问题与挑战,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穿梭聚合 烯烃多嵌段共聚物 催化剂 聚合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二氧环己酮和聚乳酸的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斌 杨科珂 +4 位作者 唐松平 朱小兰 周艳 邱志成 宫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6,50,共4页
以HDI为偶联扩链剂合成了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PPDO-PLA多嵌段共聚物。扩链产物的特性粘数比预聚物有了明显的提高。对PPDO-PLA多嵌段共聚物拉伸性能测试结果显示:随PLA含量的增加,共聚产物拉伸强度有所提高;所有共聚产物的断裂伸长率与PL... 以HDI为偶联扩链剂合成了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PPDO-PLA多嵌段共聚物。扩链产物的特性粘数比预聚物有了明显的提高。对PPDO-PLA多嵌段共聚物拉伸性能测试结果显示:随PLA含量的增加,共聚产物拉伸强度有所提高;所有共聚产物的断裂伸长率与PLA均聚物相比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最高可达97%,但是共聚组成对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氧环己酮 聚乳酸 多嵌段共聚物 扩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环氧树脂多嵌段共聚体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进 陈枫 +1 位作者 李瑞霞 吴大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8-29,32,共3页
以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为催化剂 ,将聚乙二醇 10 0 0 0 (数均分子量 1 2 7× 10 4 )、邻苯二甲酸酐和环氧树脂E 4 4 (平均分子量 4 54 5)进行共缩聚 ,制得聚乙二醇 环氧树脂多嵌段共聚体 ,其数均分子量为 5 4 7× 10 4 ,共聚体的... 以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为催化剂 ,将聚乙二醇 10 0 0 0 (数均分子量 1 2 7× 10 4 )、邻苯二甲酸酐和环氧树脂E 4 4 (平均分子量 4 54 5)进行共缩聚 ,制得聚乙二醇 环氧树脂多嵌段共聚体 ,其数均分子量为 5 4 7× 10 4 ,共聚体的平均嵌段数目约为3- 4。这种共聚体具有水溶性。用滴体积法测定了该多嵌段共聚体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结果表明 :2 5℃时 ,浓度范围为0 0 0 5~ 0 0 1g/mL的多嵌段共聚体水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值约为 52mN/m ,其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仅略高于PEG10 0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嵌段共聚体 聚乙二醇 环氧树脂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1010-聚四氢呋喃多嵌段共聚物的聚集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方新 邹应芳 +3 位作者 罗筱烈 熊永红 黄允兰 周贵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0-55,共6页
用缩聚法制成尼龙1010-聚四氢呋喃多嵌段共聚物(简称PA-PTMG)。经元素分析、抽提分析、红外光谱(IR)1H-NMR等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共聚物的嵌段比和投料比吻合,嵌段效果好。应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常温和变温)发现这种共聚物在常温时不... 用缩聚法制成尼龙1010-聚四氢呋喃多嵌段共聚物(简称PA-PTMG)。经元素分析、抽提分析、红外光谱(IR)1H-NMR等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共聚物的嵌段比和投料比吻合,嵌段效果好。应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常温和变温)发现这种共聚物在常温时不是通常人们所认为的由一相晶相一相非晶相所构成,而是除结晶区以外有两种非晶区,即PA晶区、PA非晶区和PTMG非晶区。升温以后两非晶峰逐渐形成统一的非晶散射峰。给出了嵌段共聚物的形态示意图,探讨了温度对结构的影响以及分子量对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纤维 聚氢呋喃 共聚物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变温红外研究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生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兰 徐红 +1 位作者 滕翠青 余木火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0-672,共3页
本文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PLA),采用聚己内酯多元醇(PCL)的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共聚反应,以制得PLA-PCL嵌段共聚物。采用变温红外研究了PLA预聚体与PCL预聚体的反应活性,并研究了共聚产物的分子量。结果表明,PLA预聚体与... 本文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PLA),采用聚己内酯多元醇(PCL)的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共聚反应,以制得PLA-PCL嵌段共聚物。采用变温红外研究了PLA预聚体与PCL预聚体的反应活性,并研究了共聚产物的分子量。结果表明,PLA预聚体与PCL预聚体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共聚后PLA的分子量有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嵌段共聚物 反应红外 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共轭聚合物PPV衍生物中烷氧基团对发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征 章婷 +2 位作者 陈晓红 刘育新 沈鸿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研究了 3种非共轭PPV聚合物以及 3种共轭PPV衍生物的吸收谱和发光光谱的特性。非共轭PPV聚合物上的侧链烷氧基团有着很强的供电子能力 ,对调节非共轭聚合物能带带隙有重要的影响 ,且离主链较近的碳原子对能带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当... 研究了 3种非共轭PPV聚合物以及 3种共轭PPV衍生物的吸收谱和发光光谱的特性。非共轭PPV聚合物上的侧链烷氧基团有着很强的供电子能力 ,对调节非共轭聚合物能带带隙有重要的影响 ,且离主链较近的碳原子对能带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当侧链上的碳原子数量很大 ,从 7个小时一直变化到 1 0小时 ,共轭PPV衍生物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变化较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共轭PPV聚合物 共轭PPV衍生物 烷氧基团 能带结构 电致发光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氧乙烯链段的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8
8
作者 谢洪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综述了由聚氧乙烯链段与聚二烯烃、聚异丁烯、聚乙烯基吡啶、聚丙烯腈、聚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酸链段组成的各种嵌段共聚物及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并对其各种性能 ,包括两亲性质。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接枝共聚物 多相聚合物 两亲聚合物 聚氧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聚醚多嵌段共聚物表面的XPS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冀克俭 王建祺 陈传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71-77,共7页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一系列PE(?) PTMO多嵌段共聚物——空气界面的化学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在XPS的最大有效取样深度(<5nm)里,样品表面都富集了PTMO软段。硬段含量为24.1 Wt%的共聚物样品,软硬段产生的相分离程度最大。在...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一系列PE(?) PTMO多嵌段共聚物——空气界面的化学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在XPS的最大有效取样深度(<5nm)里,样品表面都富集了PTMO软段。硬段含量为24.1 Wt%的共聚物样品,软硬段产生的相分离程度最大。在同一硬段含量下,软段分子量越高,表相中PTMO的富集量越大,溶剂的溶解性越好,表相中PTMO的富集量越大,软硬段的相分离程度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聚醚 XPS 嵌段共聚物 热塑性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酮酮(PEKK)/4,4′-二苯氧基二苯砜(DPODPS)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黎苇 蔡明中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69-672,共4页
采用溶液缩聚法由酰氯端基聚醚酮酮 (PEKK)齐聚物和 4 ,4′ 二苯氧基二苯砜 (DPODPS)制备了PEKK/DPODPS多嵌段共聚物 ,用DSC、TGA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随着共聚物中DPODPS含量的增加 ,共聚物的熔融温度逐渐降... 采用溶液缩聚法由酰氯端基聚醚酮酮 (PEKK)齐聚物和 4 ,4′ 二苯氧基二苯砜 (DPODPS)制备了PEKK/DPODPS多嵌段共聚物 ,用DSC、TGA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随着共聚物中DPODPS含量的增加 ,共聚物的熔融温度逐渐降低 ,而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则逐渐升高。当DPODPS质量分数在 32 6 3%~ 4 0 73%范围内时 ,所得共聚物的Tg为 185~ 193℃ ,比纯PEKK的Tg 高出 2 0~ 2 8℃ ;其Tm为 32 2~ 346℃ ,比纯PEKK的Tm 降低 35~ 5 9℃ ,这既保持了纯PEKK的耐热性 ,又改善了熔融加工性能。该组成范围内的共聚物的拉伸强度 (σt)为 86 6~ 84 2MPa ,拉伸模量 (M)为 3 1~ 3 4GPa ,断裂伸长率(ε)为 18 5 %~ 2 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酮酮 二苯氧基二苯砜 多嵌段共聚物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1212-b-PTMG动态黏度对振荡力场及温度的影响
11
作者 赵清香 黄瑞杰 +3 位作者 刘玉坤 刘民英 王玉东 曹少魁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88-91,共4页
采用Haake旋转流变仪对尼龙1212-b-聚四氢呋喃(PA1212-b-PTMG)系列嵌段共聚物熔体的动态流变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样品熔体线性黏弹区缩短,复合黏度对频率响应有Cross方程拟合性,熔体均表现出非牛顿流体的特征,PA1212-b-PTM... 采用Haake旋转流变仪对尼龙1212-b-聚四氢呋喃(PA1212-b-PTMG)系列嵌段共聚物熔体的动态流变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样品熔体线性黏弹区缩短,复合黏度对频率响应有Cross方程拟合性,熔体均表现出非牛顿流体的特征,PA1212-b-PTMG熔体动态黏度对温度的敏感性比均聚尼龙1212低,耐热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 温度 嵌段共聚物 力场 振荡 动态流变行为 尼龙1212 聚四氢呋喃 旋转流变仪 非牛顿流体 方程拟合 频率响应 耐热性能 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自组装 被引量:3
12
作者 成澄 杨瑞 +5 位作者 郑毅 杨昌跃 周天楠 丁明明 谭鸿 傅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3-48,54,共7页
合成了聚乙二醇-聚ε-己内酯多嵌段共聚物,通过分子设计调控共聚物的亲疏水比例,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证实聚合物的结构。通过热失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X射线衍... 合成了聚乙二醇-聚ε-己内酯多嵌段共聚物,通过分子设计调控共聚物的亲疏水比例,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证实聚合物的结构。通过热失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征了聚合物的热降解与结晶性能,发现随着组分中亲水嵌段的增加,热降解温度略有升高,且亲疏水嵌段中含量较少的一种嵌段的结晶行为会受到抑制。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聚合物自组装体的粒径和形貌,发现共聚物中疏水嵌段比例增加使自组装体由胶束转变为囊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测试和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亲水嵌段的增加有利于药物载体的提高胞内释放速率及抗肿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嵌段共聚物 自组装 形貌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催化聚ε-癸内酯-聚丙交酯-聚乙二醇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及自组装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晓青 凌君 沈之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2-1188,共7页
以三(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镧为催化剂,1,4-丁二醇为引发剂,ε-癸内酯(ε-DL)和L-丙交酯(L-LA)为单体进行开环聚合,采用"一锅两步法"合成了3种不同比例的三嵌段聚合物(PLLA-PDL-PLLA).以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LDI)为扩链... 以三(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镧为催化剂,1,4-丁二醇为引发剂,ε-癸内酯(ε-DL)和L-丙交酯(L-LA)为单体进行开环聚合,采用"一锅两步法"合成了3种不同比例的三嵌段聚合物(PLLA-PDL-PLLA).以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LDI)为扩链剂,将PLLA-PDL-PLLA和生物相容性好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用LDI进行偶联,制备了两亲性多嵌段聚合物(PLLA-PDL-PLLA-PEG)m.多嵌段聚合物(PLLA-PDL-PLLAPEG)m的断裂伸长率高达1200%,是一种拉伸性能较好的热塑性弹性体.由于PEG6000的亲水性,使两亲性多嵌段聚合物可以自组装形成具有较低临界胶束浓度的胶束,有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癸内酯 稀土催化剂 多嵌段聚合物 热塑性弹性体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嵌段共聚物的ATRP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严金 周元林 +4 位作者 王超 何方方 祝红 罗世凯 雷卫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20,24,共5页
采用末端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分子(Br-PDMS-Br)为引发剂,CuCl为催化剂,2,2′-联吡啶(bpy)为配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出结构明确的多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聚苯乙烯... 采用末端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分子(Br-PDMS-Br)为引发剂,CuCl为催化剂,2,2′-联吡啶(bpy)为配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出结构明确的多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苯乙烯。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热重分析(TG)方法对其结构、热稳定性及相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多嵌段共聚物,其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PDI=1.18~1.46),且在微观相上形成有序纳米结构,粒径大小60 nm~100 nm,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低分解温度达360℃,高分解温度达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嵌段共聚物 大分子引发剂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有序纳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u/PBAu嵌段聚酯酰脲共聚物的合成及流变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红 刘跃军 +1 位作者 崔玲娜 李秋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7-351,共5页
以羟基或氨基封端的丁二酸-丁二醇-尿素(Poly(butylene-succinate-urea),PBSu)聚酯酰脲共聚物与己二酸-丁二醇-尿素(Poly(butyleneadipate-urea),PBAu)聚酯酰脲共聚物为预聚物,借助甲苯-2,4-二异氰酸酯(Toluene-2,4-diisocyanate,TDI)... 以羟基或氨基封端的丁二酸-丁二醇-尿素(Poly(butylene-succinate-urea),PBSu)聚酯酰脲共聚物与己二酸-丁二醇-尿素(Poly(butyleneadipate-urea),PBAu)聚酯酰脲共聚物为预聚物,借助甲苯-2,4-二异氰酸酯(Toluene-2,4-diisocyanate,TDI)对两种预聚物进行扩链反应,得到一种新的含PBSu和PBAu链段的可降解嵌段聚酯酰脲共聚物(PBSu-b-PBAu)。改变扩链时间、扩链温度、扩链剂含量进行了该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实验,并采用单因素选择法得到TDI扩链合成嵌段共聚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GPC、旋转流变仪、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的不同进料比的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含PBSu和PBAu链段的可降解嵌段聚酯酰脲共聚物具有比PBSu和PBAu更高的黏度和更好的弹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嵌段共聚物 聚酯酰脲共聚物 扩链剂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陶绪泉 谢洪泉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59-64,共6页
α,ω—双羟基聚苯乙烯与α,ω—双羟基聚丁二烯及聚乙二醇为预聚体,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偶联剂,聚合得到(苯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多嵌段共聚物。研究了聚合条件的影响。产物分别用热环已烷及水萃取提纯。并用IR、~1HNMR、GPC、动... α,ω—双羟基聚苯乙烯与α,ω—双羟基聚丁二烯及聚乙二醇为预聚体,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偶联剂,聚合得到(苯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多嵌段共聚物。研究了聚合条件的影响。产物分别用热环已烷及水萃取提纯。并用IR、~1HNMR、GPC、动态粘弹谱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丁二烯 环氧乙烷 嵌段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环氧乙烷的两性多嵌段共聚物的某些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陶绪泉 谢洪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0-44,共5页
研究了(苯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两性多嵌段共聚物的吸水性能、乳化性能及结晶性能。结果表明,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和乳化性能,共聚物中聚环氧乙烷含量和预聚体聚乙二醇的分子量是影响上述性能的主要因素。共聚物中聚环氧乙烷含量... 研究了(苯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两性多嵌段共聚物的吸水性能、乳化性能及结晶性能。结果表明,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和乳化性能,共聚物中聚环氧乙烷含量和预聚体聚乙二醇的分子量是影响上述性能的主要因素。共聚物中聚环氧乙烷含量影响共聚物的结晶度和结晶形态,不同的浇铸溶剂对嵌段共聚物结晶形态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环氧乙烷 吸水性 乳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丙二醇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梓琰 陈支泽 杨一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5-207,共3页
以乳酸为原料,通过缩合聚合合成了齐聚乳酸(OLA);以1,6-己二异氰酸酯为扩链剂,扩链OLA和聚丙二醇(PPG)得到多嵌段共聚物(OLA-b-PPG)。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嵌段共聚物的结构;由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 以乳酸为原料,通过缩合聚合合成了齐聚乳酸(OLA);以1,6-己二异氰酸酯为扩链剂,扩链OLA和聚丙二醇(PPG)得到多嵌段共聚物(OLA-b-PPG)。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嵌段共聚物的结构;由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采用热重分析法(TGA)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聚合物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拉伸实验测试了聚合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OLA和PPG能够通过1,6-己二异氰酸酯扩链制得多嵌段共聚物OLA-b-PPG。OLA-b-PPG的重均分子量为33463g/mol,分子量分布为1.93。与OLA相比,OLA-b-PPG熔点降低,为126℃。OLA-b-PPG的断裂强度为12.2±0.3MPa,断裂延伸率为(3.5±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聚乳酸 聚丙二醇 多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聚合物PPV及其衍生物的能带研究
19
作者 柯志杰 黄美纯 陈捷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7-490,共4页
基于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器件全色系的构想,对有机高分子共轭聚合物PPV C8H6) n及其一种烷氧基的衍生物 C14H18O2 n用扩展H櫣ckel方法(EHM)进行了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的计算.所得到的带隙与实验观察值符合较好,为研究PPV及其烷氧基... 基于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器件全色系的构想,对有机高分子共轭聚合物PPV C8H6) n及其一种烷氧基的衍生物 C14H18O2 n用扩展H櫣ckel方法(EHM)进行了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的计算.所得到的带隙与实验观察值符合较好,为研究PPV及其烷氧基衍生物一族的带隙变化规律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聚合物 PPV 衍生物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电子能带结构 烷氧基 电致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