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MWCNTs/PDMS composites based flexible strain sensors
1
作者 GUO Deng-ji PAN Xu-dong HE H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3202-3212,共11页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CPCs)are widely used in the flexible strain sensors due to their simple fabrication process and controllable sensing properties.However,temperature has a significance impact on the strain...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CPCs)are widely used in the flexible strain sensors due to their simple fabrication process and controllable sensing properties.However,temperature has a significance impact on the strain sensing performance of CPCs.In this paper,the strain sensing characteristics of MWCNTs/PDMS composites under temperature loading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It was found that the sensitivit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the phenomenon of shoulder peak also decreased.Based on the theory of polymer mechanics,it was found that temperature could affect the conductive network by changing the motion degree of PDMS molecular chain,resulting in the change of sensing characteristics.Finally,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resistance against loading condition(strain and temperature),associated with the force−electrical equivalent relationship of composites,was established to discus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s well as the sensing mechanism.The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as believed helpful for the further application of strain sensors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le strain sensors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 TEMPERATURE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聚乙二醇复合相变纤维的制备及其热性能
2
作者 廖昙倩 李文雅 +2 位作者 杨晓宇 赵静娜 张骁骅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6,共8页
为解决有机相变材料导热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差等问题,利用一维连续的宏观碳纳米管(CNT)纤维作为增强骨架,采用电化学析氢膨胀技术原位浸润聚乙二醇(PEG)制备了CNT/PEG复合相变纤维,并对其结构和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NT/... 为解决有机相变材料导热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差等问题,利用一维连续的宏观碳纳米管(CNT)纤维作为增强骨架,采用电化学析氢膨胀技术原位浸润聚乙二醇(PEG)制备了CNT/PEG复合相变纤维,并对其结构和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NT/PEG复合相变纤维表面光滑、结构均匀,PEG负载量达94%以上;CNT的网络结构还促进了不同分子质量PEG的协同结晶,复合相变纤维的相变温度可在9.2~24.7℃范围内进行调控,相变焓最高达168.2 J/g,在120次热循环后仍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得益于CNT出色的光吸收能力,复合相变纤维的光热转换效率达63.5%;复合相变纤维呈现出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能,断裂强度最高可达412 MPa,断裂伸长率可达17.0%,电阻值稳定;使用高透明疏水性材料对复合相变纤维进行封装,解决了PEG在空气中的吸湿问题,且不影响复合相变纤维的光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调温纺织品 相变纤维 碳纳米管纤维 原位复合 相变储能 光热转换 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表面碳基导电涂层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许淼 邢文忠 +2 位作者 章林 许明初 解颜岩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2-25,57,共15页
玻璃纤维(GF)因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成本等优点受到关注,但其不导电的特性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高端新兴技术领域的应用。碳纳米材料作为新兴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光和力学性能,因此在绝缘玻璃纤维表面制备高导电碳层,可赋予... 玻璃纤维(GF)因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成本等优点受到关注,但其不导电的特性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高端新兴技术领域的应用。碳纳米材料作为新兴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光和力学性能,因此在绝缘玻璃纤维表面制备高导电碳层,可赋予其功能性,进一步拓宽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本文系统地从涂层制备方法(如浸渍法、喷涂法、热解法、静电吸附法、电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涂层形成机理(包括物理吸附、化学键合、机械锚固),涂层导电性能(包括玻璃纤维及其增强材料的电导率、电阻率和电阻),应用领域(如结构检测、电磁屏蔽、电热除冰、能源收集)等方面综述了玻璃纤维表面碳基涂层(碳纳米颗粒层、碳纳米管层、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和超级蒙烯材料中蒙烯玻璃纤维的最新研究进展。简单阐述了涂层均一性、厚度以及掺杂等因素对导电性能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当前制约碳基导电玻璃纤维规模化生产和实际应用的瓶颈问题及解决策略,并对玻璃纤维表面碳基导电涂层未来的应用前景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碳纳米颗粒 碳纳米管 石墨烯 蒙烯玻璃纤维 导电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二硫化钨/聚酰胺酰亚胺复合涂层摩擦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赵鼎元 刘思思 +2 位作者 廖君慧 傅兵 刘金刚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5-1135,共11页
通过稀土接枝方法将碳纳米管(CNTs)接枝在碳纤维(CF)表面,得到碳纳米管-碳纤维(CNTs-CF)多尺度增强体;以聚酰胺酰亚胺(PAI)为粘结剂,二硫化钨(WS_(2))为固体润滑填料,制备了二硫化钨/聚酰胺酰亚胺(WS_(2)/PAI)复合涂料.在WS_(2)/PAI复... 通过稀土接枝方法将碳纳米管(CNTs)接枝在碳纤维(CF)表面,得到碳纳米管-碳纤维(CNTs-CF)多尺度增强体;以聚酰胺酰亚胺(PAI)为粘结剂,二硫化钨(WS_(2))为固体润滑填料,制备了二硫化钨/聚酰胺酰亚胺(WS_(2)/PAI)复合涂料.在WS_(2)/PAI复合涂料中添加CNTs-CF,涂覆在铝合金样块表面形成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二硫化钨/聚酰胺酰亚胺(CNTs-CF/WS_(2)/PAI)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CNTs-CF粉末进行表征;采用CFT-Ⅰ型材料表面性能综合测试仪和VH-2000C型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测试分析了不同试验条件下CNTs-CF对WS_(2)/PAI复合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在WS_(2)/PAI复合涂层中添加适量CNTs-CF能显著提高涂层材料的结合强度和耐磨性能,并一定程度上改善涂层的润滑效果.当CNTs-CF的质量分数为1.5%时,涂层的耐磨减摩性能最佳,在不同载荷下均表现出较低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CNTs-CF/WS_(2)/PAI复合涂层优异的摩擦学性能主要归因于WS_(2)的润滑作用、稀土Ce的桥接作用和CNTs-CF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碳纤维 二硫化钨 复合涂层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碳纳米管复合纤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振全 商春航 +2 位作者 张乐 王晓东 郑婷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3-182,共20页
碳纳米管纤维(CNTF)作为碳纳米管(CNT)的一维宏观组装材料,具备将CNT在纳米尺度上的独特物理和化学性能转化到宏观尺度上的巨大潜力。理论上,通过对CNT进行有效的连接以及“自下而上”的整合组装,其卓越的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可以从微... 碳纳米管纤维(CNTF)作为碳纳米管(CNT)的一维宏观组装材料,具备将CNT在纳米尺度上的独特物理和化学性能转化到宏观尺度上的巨大潜力。理论上,通过对CNT进行有效的连接以及“自下而上”的整合组装,其卓越的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可以从微观层面传递到宏观纤维。然而,实际中由于CNT在宏观组装时排列不理想、堆积密度低以及存在孔洞等结构缺陷,阻碍了性能从纳米尺度到宏观材料的有效传递。近年来,CNT复合纤维的开发为克服这些结构缺陷、促进性能传递带来了希望。综述了近年来CNT复合纤维的研究进展,包括纳米材料/CNT复合纤维、聚合物/CNT复合纤维、金属/CNT复合纤维以及陶瓷/CNT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并讨论了复合纤维性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特别关注了CNT复合纤维在强度、导电性和耐热性等方面的性能提升。最后,对CNT复合纤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复合纤维 纤维微结构设计 性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对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孔国强 安振河 +6 位作者 赵寰 于秋兵 邵蒙 李莹 魏化震 王康 刘文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7-1554,共8页
为制备具有隔热、耐烧蚀、电磁屏蔽等多功能集成的结构复合材料,满足武器装备对多功能复合材料的迫切需求,采用超声波分散的工艺将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在树脂基体中进行分散,并制备CNTs改性国产碳布/酚醛复合材料。经对CNT... 为制备具有隔热、耐烧蚀、电磁屏蔽等多功能集成的结构复合材料,满足武器装备对多功能复合材料的迫切需求,采用超声波分散的工艺将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在树脂基体中进行分散,并制备CNTs改性国产碳布/酚醛复合材料。经对CNTs改性国产碳布/酚醛复合材料的层间性能检测,当CNTs含量达到1.5%时,其层间剪切强度提高57.4%。对CNTs改性定向国产碳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层间性能和抗冲击性能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经CNTs改性后,定向国产碳纤维/酚醛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模量均得到了大幅提高。对CNTs改性短切高强玻璃纤维/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NTs含量的提高,短切高强玻璃纤维/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呈数量级速度降低,当CNTs含量达到14%时,复合材料的电阻率由10^(10)Ω·m降低到了10^(-2)Ω·m,复合材料由绝缘体转变为导体;当CNTs含量小于6%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虽有提高,但与复合材料电性能相比提高幅度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碳布/酚醛复合材料 碳纤维/酚醛复合材料 导电 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电池碳纳米管膜加热结构设计及验证 被引量:3
7
作者 唐超 岑志雄 +3 位作者 殷正翰 王海瑞 袁培毓 谢宗蕻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68-2075,共8页
针对磷酸铁锂电池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衰减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轻质高强、低压安全、高效节能的磷酸铁锂电池抗低温纤维碳纳米管膜加热功能结构并开展了实验验证。采用热压工艺实现了碳纳米管薄膜与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一体化成形。实验验证... 针对磷酸铁锂电池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衰减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轻质高强、低压安全、高效节能的磷酸铁锂电池抗低温纤维碳纳米管膜加热功能结构并开展了实验验证。采用热压工艺实现了碳纳米管薄膜与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一体化成形。实验验证了FCL(fiber carbon-nanotube film laminated composite)加热器良好的温度均匀性、稳定性以及抗热疲劳性能。开展了低温环境下磷酸铁锂电池加热实验,并与传统的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加热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PTC加热器,FCL加热器质量减轻了59%,能量消耗降低了3.5%,温升效率提高了26%,功率质量比提升了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纤维碳纳米管膜复合材料 抗低温性能 功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铝复合材料界面Al_(4)C_(3)相的形成与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肖亮 李昱桦 +5 位作者 董正学 万梓涵 任可聪 邓海亮 杨康 吴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3-1474,共22页
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纤维等碳材料作为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时,其界面润湿性差、与Al基体结合弱等缺点限制了其增强效果。利用C与Al反应使界面黏接形式转变为部分反应结合的形式,可有效提升碳/铝(C/Al)界面强度及其载荷与功能传递的效... 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纤维等碳材料作为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时,其界面润湿性差、与Al基体结合弱等缺点限制了其增强效果。利用C与Al反应使界面黏接形式转变为部分反应结合的形式,可有效提升碳/铝(C/Al)界面强度及其载荷与功能传递的效率。然而,高温下C/Al界面反应易生成大量脆性Al_(4)C_(3),且会损伤增强体。针对C/Al界面Al_(4)C_(3)的调控,本文首先介绍了其形成机制、对C/Al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和性能的作用,随后从碳增强体表面涂层、纳米颗粒修饰、Al基体合金化,以及复合制备、热加工与处理工艺优化等方面,综述了Al_(4)C_(3)生成量与形貌的控制研究及效果,最后展望了C/Al复合材料界面与性能的研究方向,以期通过碳增强体跨尺度设计与界面构型控制,挖掘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纤维增强Al基体的最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石墨烯 碳纳米管 碳纤维 Al_(4)C_(3)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态MnO_(2)@CNT/MXene纤维超级电容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陆赞 胡春兰 +2 位作者 蒋宇宸 郭子娇 吴良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83-1586,1593,共5页
利用氯磺酸共混碳纳米管与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形成液晶态纺丝液,通过湿法纺丝技术制备CNT/MXene复合纤维,分别使用电化学沉积法及水热法在复合纤维表面沉积二氧化锰(MnO_(2)),制备MnO_(2)@CNT/MXene复合纤维,纤维用固态电解质封装成为... 利用氯磺酸共混碳纳米管与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形成液晶态纺丝液,通过湿法纺丝技术制备CNT/MXene复合纤维,分别使用电化学沉积法及水热法在复合纤维表面沉积二氧化锰(MnO_(2)),制备MnO_(2)@CNT/MXene复合纤维,纤维用固态电解质封装成为柔性超级电容器。结果表明,电化学沉积较水热法沉积的纤维超级电容器具有更高的体积比电容,在1 A/cm^(3)的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约为97.5 F/cm^(3),在循环充放电2500次后,最终电容保持率约为原有的7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碳化物 碳纳米管 二氧化锰 超级电容器 复合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感应复合纤网的真空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固化过程原位监测
10
作者 刘帅 钟之豪 +1 位作者 王馨雨 戴宏波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28,共9页
为了实现对复合材料加工固化全过程的原位、实时在线监测,以高孔隙率玻璃纤维非织造布为传感骨架、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导电纳米颗粒,采用超声雾化喷涂工艺,构建了一种高扩展的压阻型CNT非织造复合纤网(C-GNS)。在复合材料真空辅助树... 为了实现对复合材料加工固化全过程的原位、实时在线监测,以高孔隙率玻璃纤维非织造布为传感骨架、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导电纳米颗粒,采用超声雾化喷涂工艺,构建了一种高扩展的压阻型CNT非织造复合纤网(C-GNS)。在复合材料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成型固化过程中,实时采集C-GNS的电阻响应并建立其与树脂基体固化行为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该复合纤网具有缠结、松散的多孔网络结构,能与树脂充分浸渍,并实现对树脂固化过程的关键相转变点(固化起始点、凝胶点、完全固化)精准高效地原位监测,C-GNS的过程电阻增益因子达80%。研究结果为复合材料VARTM成型加工制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固化监测手段,进一步拓展了自感应非织造复合材料的多功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复合纤网 超声雾化喷涂 树脂固化原位监测 多壁碳纳米管 压阻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维宙 陈子婵 +3 位作者 孔德钰 郇庆娜 孙兆勇 陈强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2-1465,共14页
金属锂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较低的密度,将其作为负极材料,电池将获得较高的能量密度。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受不可控的锂枝晶、非活性锂的形成和积累、锂的体积膨胀及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膜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金属锂的商业化应用。将金... 金属锂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较低的密度,将其作为负极材料,电池将获得较高的能量密度。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受不可控的锂枝晶、非活性锂的形成和积累、锂的体积膨胀及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膜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金属锂的商业化应用。将金属锂与碳材料复合制备锂碳材料可有效缓解上述问题。锂碳复合材料包括锂-石墨烯复合材料、锂-石墨复合材料、锂-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等。分类介绍了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化学性能,并指出每类锂碳复合材料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未来锂碳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碳复合材料 锂-石墨烯 锂-石墨 锂-碳纤维 锂-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纸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12
作者 何一笑 刘思成 +3 位作者 麦倩如 王宜 龙金 胡健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0,共7页
本研究以间位芳纶纤维、浆粕为基体,单壁碳纳米管(SWNT)和多壁碳纳米管(MWNT)为填料,采用造纸湿法成形技术,制备了间位芳纶/单壁碳纳米管纸基复合材料(SP)和间位芳纶/多壁碳纳米管纸基复合材料(MP)。探讨了碳纳米管含量和种类对碳纳米... 本研究以间位芳纶纤维、浆粕为基体,单壁碳纳米管(SWNT)和多壁碳纳米管(MWNT)为填料,采用造纸湿法成形技术,制备了间位芳纶/单壁碳纳米管纸基复合材料(SP)和间位芳纶/多壁碳纳米管纸基复合材料(MP)。探讨了碳纳米管含量和种类对碳纳米管纸基复合材料导电性能、介电性能、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碳纳米管纸基复合材料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P的表面电导率和体积电导率的逾渗阈值均为0.16%,MP的表面和体积电导率的逾渗阈值分别为0.37%和0.93%。碳纳米管含量相同时,SP比MP具有更高的电导率、介电常数实部、介电损耗和电磁波吸收率,其中SP在8~12 GHz的频率下(厚度0.15 mm)具有27 dB的电磁屏蔽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芳纶纤维 纸基复合材料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用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健康监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卢少微 冯春林 +3 位作者 聂鹏 王晓强 熊需海 马克明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20,共9页
碳纳米管因其优异的机电特性,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健康监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传感的最新进展:碳纳米管与树脂共混、碳纳米管涂层纤维、碳纳米线和碳纳米纸。利用碳纳米管传感网络来监测结构应变... 碳纳米管因其优异的机电特性,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健康监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传感的最新进展:碳纳米管与树脂共混、碳纳米管涂层纤维、碳纳米线和碳纳米纸。利用碳纳米管传感网络来监测结构应变损伤是不同碳纳米管传感的核心原理。碳纳米纸可以解决碳纳米管与树脂共混时的难分散、碳纳米管涂层纤维的协同变形和碳纳米线的全结构监测等问题,为碳纳米管传感工程化应用提供了条件。实现碳纳米管传感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健康监测领域的工程化应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涂层纤维 碳纳米线 碳纳米纸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4
作者 高伟娜 赵雄燕 +2 位作者 孙占英 王鑫 李爽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1,63,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状况和最新技术进展,重点讨论了聚乳酸基纤维复合材料、聚乳酸基无机复合材料、聚乳酸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聚乳酸基淀粉复合材料的结构、制备及主要性能。同时对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综述了近年来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状况和最新技术进展,重点讨论了聚乳酸基纤维复合材料、聚乳酸基无机复合材料、聚乳酸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聚乳酸基淀粉复合材料的结构、制备及主要性能。同时对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复合材料 生物可降解 纤维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碳纳米管上浆剂的制备及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娜 王志平 +1 位作者 刘刚 张兴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7-152,共6页
首先采用"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制备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并将其与环氧树脂、丙酮混合制成含MWCNTs的上浆剂,然后用该上浆剂浸渍碳纤维制备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纤维。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上浆处理对碳纤维表面... 首先采用"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制备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并将其与环氧树脂、丙酮混合制成含MWCNTs的上浆剂,然后用该上浆剂浸渍碳纤维制备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纤维。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上浆处理对碳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采用短臂梁剪切测试方法研究了含碳纳米管的上浆剂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ILSS)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在上浆剂中的分散状态直接影响纤维表面碳纳米管分布的均匀性;与未浸渍的碳纤维相比,含碳纳米管上浆剂浸渍后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ILSS提高了34.33%。通过上浆剂红外光谱表征、纤维束表面浸润性测试及ILSS试样端口形貌的观察,分析了层间增韧机理。研究表明,碳纤维束表面浸润性的提高以及碳纤维/环氧树脂界面处化学键合作用增强,是ILSS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上浆剂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碳纤维/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和热电性能 被引量:26
16
作者 姚武 左俊卿 吴科如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924-1927,1931,共5页
研究了碳纳米管-碳纤维/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以及碳纳米管-碳纤维/水泥基材料升温与降温过程中的热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水泥基材料中碳纳米管掺量较低时(碳纳米管掺量占水泥质量百分比不高于0.5%),碳纳米管能有效改善水泥基体性能... 研究了碳纳米管-碳纤维/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以及碳纳米管-碳纤维/水泥基材料升温与降温过程中的热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水泥基材料中碳纳米管掺量较低时(碳纳米管掺量占水泥质量百分比不高于0.5%),碳纳米管能有效改善水泥基体性能,密实基体结构。在碳纤维水泥基材料中掺入碳纳米管能有效提高和改善复合材料热电性能;当碳纳米管掺量为水泥质量0.5%,水泥基材料热电势率最多能提高260%,达到22.6μV/℃。与此同时,碳纳米管掺入能增强热电效应中温差电动势与温差关系的线性规律和可逆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碳纤维水泥基材料 微观结构 热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改性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郑志才 肖亚超 +6 位作者 孟祥武 王尚 陈艳 王强 王明 魏化震 王启芬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8-122,136,共6页
采用碳纳米管对环氧树脂体系以及碳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得到四种试样,即CNTs-00(不添加碳纳米管)、CNTs-01(碳纳米管与活性分子预反应)、CNTs-02(碳纳米管与树脂体系直接混合)、CNTs-03(碳纤维表面生长碳纳米管)。采用视频接触角测量仪以... 采用碳纳米管对环氧树脂体系以及碳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得到四种试样,即CNTs-00(不添加碳纳米管)、CNTs-01(碳纳米管与活性分子预反应)、CNTs-02(碳纳米管与树脂体系直接混合)、CNTs-03(碳纤维表面生长碳纳米管)。采用视频接触角测量仪以及界面性能测试仪对树脂浸渍国产T800S碳纤维单丝形成的微球形态、微球与纤维的界面接触角及界面剪切强度(IFSS)等进行了分析表征;同时采用模压法制备了复合材料单向板,从宏观尺度表征了其层间剪切强度(ILSS)。结果表明,与CNTs-00相比,CNTs-01的树脂界面浸润性以及复合材料IFSS有了较大提高,接触角减小了3.1°,IFSS提高了12.7%,ILSS提高了9%;CNTs-02的树脂界面浸润性略有降低,接触角增大了0.9°,IFSS降低了8.6%,ILSS与CNT–00基本相同;CNTs-03的界面浸润性降低,浸润角增大了4.5°,IFSS降低了5.7%,ILSS降低了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碳纤维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浸润性 界面剪切强度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及炭纤维协同强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 被引量:5
18
作者 邱军 王宗明 +2 位作者 金磊 李旦 邱挺挺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2-369,共8页
采用氨基化碳纳米管(CNTs)强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基体树脂,制备碳纳米管/炭纤维(CNT/CF)协同增强BMI的三相复合材料。结果表明,乙二胺以共价键的形式接枝到了MWCNTs表面,MWCNTs-NH2表面的N元素质量分数达3.53%;质量分数为0.5%MWCNTs... 采用氨基化碳纳米管(CNTs)强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基体树脂,制备碳纳米管/炭纤维(CNT/CF)协同增强BMI的三相复合材料。结果表明,乙二胺以共价键的形式接枝到了MWCNTs表面,MWCNTs-NH2表面的N元素质量分数达3.53%;质量分数为0.5%MWCNTs-NH2的三相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弯曲强度及冲击强度分别为43.85 GPa、1 160.62 MPa和28.50 kJ/m2,与CF/BMI复合材料相比,分别提高了49.56%、17.41%和1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炭纤维 双马来酰亚胺 协同强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宋影影 李佳节 张彪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15,共3页
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镀铜碳纤维-石墨-铜基复合材料、碳纳米管-石墨-铜复合材料以及石墨-铜基复合材料,并通过对材料密度、电阻率、维氏硬度、抗弯强度的测试及显微组织的观察,比较了其综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石墨-铜基复... 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镀铜碳纤维-石墨-铜基复合材料、碳纳米管-石墨-铜复合材料以及石墨-铜基复合材料,并通过对材料密度、电阻率、维氏硬度、抗弯强度的测试及显微组织的观察,比较了其综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石墨-铜基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明显优于其他两种铜基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复合材料 石墨 碳纤维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电泳沉积碳纳米管对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眭凯强 张庆波 刘丽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0,共6页
采用碳纳米管电泳沉积到碳纤维表面,达到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目的.将羧基化的碳纳米管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分散作用下制备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在电场作用下,将碳纳米管电泳沉积到碳纤维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 采用碳纳米管电泳沉积到碳纤维表面,达到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目的.将羧基化的碳纳米管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分散作用下制备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在电场作用下,将碳纳米管电泳沉积到碳纤维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动态接触角对处理前后的碳纤维的表面形貌、表面元素及浸润性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电泳沉积碳纳米管后,碳纤维的表面粗糙度、表面极性官能团含量及表面能都有较大提高,纤维的浸润性得到提高.对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分析表明,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在经过处理后有很大提高,当碳纳米管的质量浓度为0.1%,界面剪切强度提高了7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碳纳米管 电泳沉积 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