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view of carbon nanotubes in moder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被引量:2
1
作者 SONG Yao-ming QIU Shi-xin +7 位作者 FENG Shu-xin ZUO Rui ZHANG Ya-ting JIA Ke XIA Xue CHEN Ming-ming JI Ke-meng WANG Cheng-yang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7-1074,共38页
The quest for sustainable energy storage solutions is more critical than ever,with the rise in global energy demand and the urgency of transition from fossil fuels to renewable sources.Carbon nanotubes(CNTs),with thei... The quest for sustainable energy storage solutions is more critical than ever,with the rise in global energy demand and the urgency of transition from fossil fuels to renewable sources.Carbon nanotubes(CNTs),with their exceptiona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structural integrity,are at the forefront of this endeavor,offering promising ways for the advance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EES)devices.This review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the synthesis,properties,and applications of CNTs in the context of EES.We explore the evolution of CNT synthesis methods,including arc discharge,laser ablation,an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and highlight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derived CNTs and a novel CNT aggregate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ordered macroporous structure.We also examine the role of CNTs in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various EES devices such as lith-ium-ion,lithium-metal,lithium-sulfur,sodium,and flexible batteries as well as supercapacitors.We underscore the challenges that remain,including the scalability of CNT synthesi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NTs in electrode materials,and propose potential solu-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The review presents a forward-looking perspective on the pivotal role of CNTs in shaping the fu-ture of sustainable EES techn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nanotubes cnt synthesis Metal-ion batteries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Flexible batteries SUPERCAPACIT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CNTs预沉积耦合方法缓解膜污染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瑾 曾嘉 +4 位作者 魏娜 王宇飞 吴曜辰 刘秋杉 刘国涵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86-1500,共15页
以腐殖酸(humic acid,HA)和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作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臭氧预氧化和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预沉积联合技术对膜污染形成过程和形成规律的影响。通过测定HA和SA物化特性的变化,结合膜滤过程中比通量变... 以腐殖酸(humic acid,HA)和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作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臭氧预氧化和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预沉积联合技术对膜污染形成过程和形成规律的影响。通过测定HA和SA物化特性的变化,结合膜滤过程中比通量变化,辅以Hermia模型和传统滤饼过滤模型,分析了臭氧预氧化和CNTs预沉积缓解膜污染的机理。结果表明,经臭氧氧化后,HA和SA的电负性和亲水性增强,且由于发生微絮凝作用,粒径增大。臭氧预氧化对于HA造成的膜污染无明显改善作用,当氧化后HA粒径接近基膜孔径时,膜孔被完全堵塞甚至加重膜污染;臭氧破坏了SA的凝胶特性,大幅缓解了膜表面的滤饼层污染。不同孔径的基膜进行CNTs预沉积后,表面CNTs层可以拦截吸附部分HA和SA分子,从而缓解了HA和SA造成的膜污染。0.45μm PVDF基膜孔径与CNTs层的孔径相差最大,经CNTs预沉积后,在膜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过滤层,缓解膜污染的幅度最大。臭氧预氧化与CNTs预沉积联用后,在CNTs沉积量较高的情况下能够缓解HA造成的膜污染,对SA造成的膜污染也起到明显缓解作用,在有效降低膜表面滤饼形成的同时,能够延长膜孔堵塞时间或增加膜孔堵塞到滤饼的过渡阶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预氧化 碳纳米管 膜污染 Hermia模型 传统滤饼过滤模型 膜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硫电池中CNTs-CNFs夹层对多硫化物的捕获和加速转化机理
3
作者 陈磊 袁业辉 +1 位作者 宋瑞 张超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49,共6页
为有效抑制多硫化锂(LiPSs)的穿梭效应,通过静电纺丝、电化学沉积和化学气相生长技术在碳纳米纤维(CNFs)上垂直生长碳纳米管(CNTs),开发了一种超薄、轻质的多功能三维多层交联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CNTs-CNFs)夹层,并研究CNTs-CNFs对锂... 为有效抑制多硫化锂(LiPSs)的穿梭效应,通过静电纺丝、电化学沉积和化学气相生长技术在碳纳米纤维(CNFs)上垂直生长碳纳米管(CNTs),开发了一种超薄、轻质的多功能三维多层交联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CNTs-CNFs)夹层,并研究CNTs-CNFs对锂硫电池(LSBs)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NTs-CNFs薄膜优异的导电性和丰富的孔隙结构为LSBs提供了均匀的导电网络和LiPSs的吸附过滤屏障,与无夹层相比,含有CNTs-CNFs夹层的电池具有更优异的容量保持率和循环稳定性,在0.2 C电流密度下具有1296.7 mA·h/g的初始放电比容量,在100次循环后仍能提供了864.7 mA·h/g的放电比容量,容量保持率为66.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硫化锂(LiPSs) 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cnts-CNFs) 夹层 三维多层交联 锂硫电池(LS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长的CNTs@MoS_(2)杂化物增强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的耐火和隔热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晓明 朱耿增 +7 位作者 金义杰 贾丹 段海涛 詹胜鹏 杨田 凃杰松 章武林 马利欣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0-210,共11页
目的设计并研制一种耐火和隔热性能突出的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方法以碳纳米管(CNTs)、四水合钼酸铵、十六烷基溴化铵(CTAB)、硫脲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原位生长出一种新型的CNTs@MoS_(2)杂化物,并采用FT-IR、XRD、拉曼光谱、SE... 目的设计并研制一种耐火和隔热性能突出的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方法以碳纳米管(CNTs)、四水合钼酸铵、十六烷基溴化铵(CTAB)、硫脲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原位生长出一种新型的CNTs@MoS_(2)杂化物,并采用FT-IR、XRD、拉曼光谱、SEM等手段对复合杂化物进行表征。再将CNTs@MoS_(2)杂化物作为增效剂分散在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CNTs@MoS_(2)/WES)中,通过大板实验和涂层、炭焦层表面分析评价了涂层的耐火和隔热性能。结果与WES(膨胀倍率为3.90)、CNTs/WES涂层(膨胀倍率为6.04)、MoS_(2)/WES涂层(膨胀倍率为4.59)相比,CNTs@MoS_(2)/WES涂层具有最高的膨胀倍率(8.88)。CNTs@MoS_(2)/WES涂层所涂覆的钢板在燃烧40min后背面温度最低(133.3℃),这充分表明该涂层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结论制备的CNTs@MoS_(2)杂化物表现出稳定的网络交织结构,有效提高了它在涂料中的分散性能。此外,CNTs@MoS_(2)/WES涂层优异的耐火和隔热性能主要归因于:1)CNTs@MoS_(2)/WES涂层及其炭焦层具有更致密和完整的表面,阻隔了热量的传递;2)CNTs的添加增强了炭焦层的致密性,抑制了膨胀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泄漏,提升了涂层膨胀倍率;3)MoS_(2)提高了膨胀层强度且促进了炭焦层的形成,减少了裂纹和孔隙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cnts) 二硫化钼(MoS_(2)) 协同效应 耐火性能 阻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s增强EPDM绝热材料抗粒子增强机制研究
5
作者 郭梦飞 杨佳沛 +4 位作者 余凯旋 刘凯 胡博智 杨家升 张延超 《固体火箭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6-883,共8页
为了揭示碳纳米管(CNTs)增强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热材料(CNTs-EPDM)的烧蚀特性以及CNTs对EPDM抗粒子冲刷性能的影响机制,采用粒子冲刷烧蚀发动机构建了高温高速粒子冲刷烧蚀环境,测试了CNTs-EPDM的抗粒子冲刷性能;采用扫描电镜、透射... 为了揭示碳纳米管(CNTs)增强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热材料(CNTs-EPDM)的烧蚀特性以及CNTs对EPDM抗粒子冲刷性能的影响机制,采用粒子冲刷烧蚀发动机构建了高温高速粒子冲刷烧蚀环境,测试了CNTs-EPDM的抗粒子冲刷性能;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CNTs-EPDM的烧蚀炭化层形貌,分析了微观尺度下CNTs对炭化层特性、炭化层内热化学消耗、气相沉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高速粒子射流冲刷烧蚀环境下,CNTs对炭化层力学性能的增强发挥主导作用,即相对于EPDM基础配方,CNTs-EPDM配方的炭化层展示出优异的抗压缩性能,帮助其更好地抵挡高温高速粒子射流的冲刷,由此增强了CNTs-EPDM的抗烧蚀性能,其炭化速率比基础配方下降了6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EPDM绝热材料 碳纳米管(cnts) 粒子冲刷 烧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roduction of Manganese Oxide into Carbon Nanotubes for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s a Contrast Medium
6
作者 佟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1-1154,共4页
Manganese compound with evident toxicity is widely employed as the contrast medium for clinicalexaminations such a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In the present work,a feasible way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vacuum im... Manganese compound with evident toxicity is widely employed as the contrast medium for clinicalexaminations such a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In the present work,a feasible way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vacuum impregnation and rotary evaporation was proposed to introduce manganese chloride hydrate intothe inner cavities of template - synthesized carbon nanotubes(CNTs),and then a process of alkali treatmentwas used to liberate the loaded CNTs from the template.It is notable that the alkali attack in the presence ofresidual oxygen also resulted in a series of changes in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guest substances,and the ulti-mate compound of manganese was found to be manganese oxide(Mn3O4)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transmissionelectron microscopy.Determinations of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um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a high-content filling(more than 50 wt%) of Mn3O4 in the loaded CNTs.This work developed a feasible andconvenient way for the encapsulation of guest substances to reduce bio-toxic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nanotube(cnt) manganese oxide template synthesis FILLING contrast medi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5PMo_(10)V_2O_(40)/CNTs的制备及催化氧气氧化脱硫性能 被引量:7
7
作者 韩笑 张瀚 +1 位作者 姚月 吕树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8,共8页
以碳纳米管为载体(CNTs),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新型催化剂H_5PMo_(10)V_2O_(40)/CNTs,并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TEM、XRD、FT-IR和TG表征;以二苯并噻吩的正十二烷溶液为模拟油,氧气为氧化剂,评价H_5PMo_(10)V_2O_(40)/CNTs的催化氧化脱硫活性;... 以碳纳米管为载体(CNTs),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新型催化剂H_5PMo_(10)V_2O_(40)/CNTs,并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TEM、XRD、FT-IR和TG表征;以二苯并噻吩的正十二烷溶液为模拟油,氧气为氧化剂,评价H_5PMo_(10)V_2O_(40)/CNTs的催化氧化脱硫活性;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气分压和催化剂用量对该氧化脱硫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的H_5PMo_(10)V_2O_(40)依然保持了原有的Keggin结构,且H_5PMo_(10)V_2O_(40)/CNTs具有较高催化模拟油氧化脱硫活性;在反应温度125℃、反应时间4h、氧气分压0.3 MPa、模拟油15mL、催化剂用量0.02g时,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达到99.3%,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催化剂活性没有明显的下降。讨论了氧气为氧化剂H_5PMo_(10)V_2O_(40)/CNTs催化氧化脱硫的可能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 碳纳米管(cnts) 磷钼钒杂多酸 氧化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法制备的CNTs/Al-5%Mg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断裂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亚光 蔡晓兰 +3 位作者 王开军 胡翠 孙鸿鹏 乐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5-61,共7页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碳纳米管(CNTs)与Al-5%Mg(质量分数)粉末的复合粉末,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CNTs/Al-5%Mg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法可以将CNTs均匀的分散到基体中,并与其产生良好结合;CNTs具有细化复合粉末晶粒尺...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碳纳米管(CNTs)与Al-5%Mg(质量分数)粉末的复合粉末,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CNTs/Al-5%Mg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法可以将CNTs均匀的分散到基体中,并与其产生良好结合;CNTs具有细化复合粉末晶粒尺寸的作用,当CNTs含量为3%时,复合粉末的平均晶粒尺寸达到最小值为63.6nm,继续增加CNTs的含量,复合粉末平均晶粒尺寸增大;当CNTs含量为2%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达到最大值,与基体材料相比分别提高了42.39%和36.5%;CNTs/Al-5%Mg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和载荷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铝基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 断口 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CNTs化学镀层在酸性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海军 赵国刚 周月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5,42,共4页
为了更深地认识CNTs对Ni-P镀层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复合化学镀技术,通过向优化的化学镀溶液中加入碳纳米管的方法在45#钢基材上制备了Ni-P-CNTs复合镀层,并用相同工艺在45#钢基材上直接化学镀Ni-P镀层作为对比。采用SEM/EDAX,XRD... 为了更深地认识CNTs对Ni-P镀层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复合化学镀技术,通过向优化的化学镀溶液中加入碳纳米管的方法在45#钢基材上制备了Ni-P-CNTs复合镀层,并用相同工艺在45#钢基材上直接化学镀Ni-P镀层作为对比。采用SEM/EDAX,XRD和TEM综合分析了复合镀层的形貌和结构,分析表明:所得镀层以非晶结构为主,碳纳米管均匀分布在镀层中。采用动电位极化及交流阻抗技术对比研究了Ni-P-CNTs复合镀层及纯Ni-P镀层在0.5mol/L NaCl+0.05mol/L H2SO4酸性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腐蚀实验结果表明:在该介质溶液中,与不含碳纳米管的Ni-P镀层相比,Ni-P-CNTs复合镀层的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密度较低,耐均匀腐蚀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此外,碳纳米管的加入还明显提高了Ni-P镀层在该介质溶液中的耐点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化学镀 Ni—P镀层 酸性介质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CNTs)对Al-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志锋 赵凤起 +4 位作者 宋秀铎 高红旭 郑伟 罗红艳 王克勇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19-1024,共6页
为了研究碳纳米管(CNTs)对含Al改性双基(Al?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吸收?压延的方法制备了推进剂样品,用靶线法测试了推进剂的燃速,并计算了压强指数;测试了推进剂样品在高低常温时的拉伸强度及延伸率。通过扫描电镜... 为了研究碳纳米管(CNTs)对含Al改性双基(Al?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吸收?压延的方法制备了推进剂样品,用靶线法测试了推进剂的燃速,并计算了压强指数;测试了推进剂样品在高低常温时的拉伸强度及延伸率。通过扫描电镜、火焰照片、燃烧波、熄火表面形貌及元素分析和DSC分析了碳纳米管影响Al?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在Al?CMDB推进剂中加入0.7%碳纳米管在6~20 MPa可提高推进剂的燃速,其中6 MPa下燃速提高最多,为4.98 mm·s^(-1);6~20 MPa下压强指数从0.57降低为0.45。管径10~20 nm的碳纳米管能提高Al?CMDB推进剂高低常温的拉伸强度及延伸率。碳纳米管对推进剂的热分解峰温影响不明显,但可使推进剂分解放热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cnts) 推进剂 燃烧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FC用Pt/CNTs电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程 唐浩林 +2 位作者 木士春 潘牧 袁润章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52-655,共4页
采用碳纳米管(CNTs)取代导电碳黑合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用电催化剂是近几年来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从载体的比表面和电化学稳定性两方面对Pt/CNTs催化剂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结合现有的研究进展对Pt/CNTs和传统的Pt/C催化剂进行... 采用碳纳米管(CNTs)取代导电碳黑合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用电催化剂是近几年来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从载体的比表面和电化学稳定性两方面对Pt/CNTs催化剂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结合现有的研究进展对Pt/CNTs和传统的Pt/C催化剂进行了性能比较,认为Pt/CNTs催化剂是有可能取代传统的Pt/C催化剂、使燃料电池突破价格瓶颈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详细介绍了Pt/CNTs的合成方法与影响因素,并对其需要改进的部分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载体 电催化剂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PtCo/CNTs催化剂的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思玉 赵杰 +1 位作者 陈卫祥 徐铸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18-1222,共5页
为了改善铂基合金纳米粒子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用金属置换反应途径制备了空心结构的PtCo合金纳米粒子,并将其负载到碳纳米管(CNTs)载体上,得到了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空心PtCo/CNTs阳极电催化剂,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 为了改善铂基合金纳米粒子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用金属置换反应途径制备了空心结构的PtCo合金纳米粒子,并将其负载到碳纳米管(CNTs)载体上,得到了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空心PtCo/CNTs阳极电催化剂,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能量散射X-射线能谱(EDX)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所合成的PtCo空心纳米粒子具有均匀的外径,其平均值为14.4 nm,并高度分散在碳纳米管载体上.循环伏安实验和计时电流实验表明,PtCo/CNTs催化剂对甲醇的氧化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电催化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PtCo合金纳米粒子 碳纳米管 甲醇电化学氧化 电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摩擦挤压加工CNTs/Al复合材料的线材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奋成 熊其平 +3 位作者 钱涛 刘强 邢丽 柯黎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17,共6页
采用旋转摩擦挤压加工方法制备体积分数分别为0、3.8%、4.5%和5.3%(体积分数)的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线材,进行复合材料线材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电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经旋转摩擦挤压后,复合材料线材的晶粒较搅拌摩擦加工试样有... 采用旋转摩擦挤压加工方法制备体积分数分别为0、3.8%、4.5%和5.3%(体积分数)的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线材,进行复合材料线材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电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经旋转摩擦挤压后,复合材料线材的晶粒较搅拌摩擦加工试样有所拉长和长大,但仍为超细晶结构;复合材料线材中的碳纳米管沿着挤压方向呈取向排列均匀分布于铝基体中。随着碳纳米管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线材的显微硬度、抗拉强度以及电阻率均逐渐增加,且均高于同CNTs体积分数的搅拌摩擦加工块体复合材料试样,但塑性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摩擦挤压 碳纳米管 cnts/Al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s/SiCp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维学 王敦栋 +1 位作者 戴剑锋 徐莺歌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3,共4页
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碳纳米管(CNTs)和碳化硅(SiCp)增强镁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对其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以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断口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NTs和SiCp的加入使镁基复合材料的晶粒细化和强化,镀镍... 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碳纳米管(CNTs)和碳化硅(SiCp)增强镁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对其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以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断口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NTs和SiCp的加入使镁基复合材料的晶粒细化和强化,镀镍处理后的CNTs与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 碳化硅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铜法制备Cu-CNTs复合粉体的预分散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阳 张国福 王文广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76,共3页
利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TX10 ) 对碳纳米管进行了预分散,不通过活化、敏化处理,直接采用化学镀方法在 CNTs 表面包覆金属铜。 对比了两种分散剂的分散效果研究了镀液 pH 值、温度及施镀时... 利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TX10 ) 对碳纳米管进行了预分散,不通过活化、敏化处理,直接采用化学镀方法在 CNTs 表面包覆金属铜。 对比了两种分散剂的分散效果研究了镀液 pH 值、温度及施镀时间对包覆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分散效果更好,更有利于镀铜;在镀液温度为 30 ℃ ,pH 为 11-12 的条件下施镀 30 min,可以获得被铜完全包覆的碳纳米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化学镀 镀铜 预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失模铸造法制备CNTs/ZM5镁合金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国华 曾效舒 +1 位作者 袁秋红 戚道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14,18,共5页
采用消失模铸造技术制备了碳纳米管/镁合金复合材料。测试了铸态条件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端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对镁合金(ZM5)有较强的增... 采用消失模铸造技术制备了碳纳米管/镁合金复合材料。测试了铸态条件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端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对镁合金(ZM5)有较强的增强效果,明显提高了硬度,并且复合材料的晶粒明显小于ZM5合金的晶粒。但是碳纳米管加入量过多会导致偏聚,使力学性能下降。碳纳米管能细化复合材料的晶粒组织,并且起搭接晶粒和承载变形抗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 消失模铸造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取向对HA/CNT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志华 程杰 孙康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8-31,共4页
以碳纳米管为增韧材料,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粉体,通过氮气保护热压烧结制备了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XRD、FT-IR、SEM、致密度、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测试,同时探索了碳纳米管取向对材料力学性... 以碳纳米管为增韧材料,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粉体,通过氮气保护热压烧结制备了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XRD、FT-IR、SEM、致密度、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测试,同时探索了碳纳米管取向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择优分布在热压面内;碳纳米管取向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随θ(材料表面与热压方向的夹角)的增大,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垂直于热压面的方向最差,平行于热压面的方向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取向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CNTs/nano-CeO_2/PANI修饰的H_2O_2传感器 被引量:1
18
作者 章家立 甘维 +1 位作者 宋琦 陈爱喜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0-93,97,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和滴涂的方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出一种均匀且具有高电活性聚苯胺(PANI)/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纳米氧化铈(nano-CeO2)复合膜.从膜的厚度、pH值、碳纳米管(CNTs)与nano-CeO2的质量比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复合膜探测H2O... 采用循环伏安和滴涂的方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出一种均匀且具有高电活性聚苯胺(PANI)/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纳米氧化铈(nano-CeO2)复合膜.从膜的厚度、pH值、碳纳米管(CNTs)与nano-CeO2的质量比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复合膜探测H2O2浓度的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循环伏安聚合25圈的聚苯胺分散和固定CNTs,nano-CeO2,以及辣根H2O2酶的能力较好,且以CNTs与nano-CeO2的质量比为15∶1的复合膜在pH =6.4的缓冲溶液中具有较高的电活性.该复合膜修饰的电极对H2O2具有良好的响应电流,较快的响应时间(<5 s),较宽的检测范围为5.0 ×10-6~3.95 ×10-4mol/L,较低的检出极限7.6×10-7mol/L(S/N =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碳纳米管 纳米氧化铈 辣根过氧化氢酶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s负载Fe_2O_3的制备及催化氧化剂的热分解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晓东 杨荣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91-394,共4页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沉积于碳纳米管(CNTs)表面的Fe2O3纳米粒子(CNTs/Fe2O3),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电子能谱仪(XP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NTs/Fe2O3纳米粒子对高氯酸铵(AP)、二硝酰胺铵(ADN)和硝酸铵(AN)的...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沉积于碳纳米管(CNTs)表面的Fe2O3纳米粒子(CNTs/Fe2O3),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电子能谱仪(XP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NTs/Fe2O3纳米粒子对高氯酸铵(AP)、二硝酰胺铵(ADN)和硝酸铵(AN)的催化热分解。结果表明,CNTs表面上均匀地负载了平均粒径为22nm的α-Fe2O3。添加了1%、3%和5%CNTs/Fe2O3纳米粒子的AP的初始分解温度分别降低了33.7,40,50.8℃,热分解峰温分别降低了14.7,22.9,26.4℃。添加1%CNTs/Fe2O3纳米粒子的ADN和AN的初始分解温度分别降低了12.1,3.6℃,热分解峰温分别降低了18.6,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碳纳米管 FE2O3 氧化剂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W-CNTs复合陶瓷的微波衰减研究
20
作者 高鹏 张峻巍 +2 位作者 曹文斌 梁栋 刘博文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7-362,371,共7页
以AlN、CNTs和W粉为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在1 700℃、30 MPa的工艺条件下制备了AlN/W/CNTs复合陶瓷。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安捷伦LCR自动测试仪等对复合陶瓷的微观组织、介电常数、微波损耗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影响复合陶... 以AlN、CNTs和W粉为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在1 700℃、30 MPa的工艺条件下制备了AlN/W/CNTs复合陶瓷。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安捷伦LCR自动测试仪等对复合陶瓷的微观组织、介电常数、微波损耗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影响复合陶瓷微波损耗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混粉能有效的改善CNTs在基体中的分散均匀性;W含量的增加能有效促进复合陶瓷的烧结致密化;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材料的介电损耗降低,介电常数增加;CNTs含量在1%体积分数,1 MHz以下的损耗角正切tanδ≥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W-cnts复合陶瓷 氮化铝 碳纳米管 SPS 介电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