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监督偏多标签特征选择
1
作者 武优 王静 +1 位作者 李培培 胡学钢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68,共8页
多标签特征选择是一种有效的特征降维技术,旨在从原始特征空间中筛选出具有区分力的特征子集。然而,传统的多标签特征选择方法面临着标注精度下降的问题。在真实的数据中,实例被候选标签集标注,候选标签除相关标签外,还混杂着噪声标签,... 多标签特征选择是一种有效的特征降维技术,旨在从原始特征空间中筛选出具有区分力的特征子集。然而,传统的多标签特征选择方法面临着标注精度下降的问题。在真实的数据中,实例被候选标签集标注,候选标签除相关标签外,还混杂着噪声标签,即偏多标签数据。现有的多标签特征选择算法通常假设训练样本被精确标注,或者只考虑标签缺失的情况。并且,在现实情形中,大规模高维多标签数据集往往只有小部分数据被标注。因此,文中提出一种新颖的半监督偏多标签特征选择方法。首先,针对偏多标签问题,从已知标签的样本中学习标签之间的真实关系,然后利用流形正则化技术维持特征空间与标签空间的结构一致性。其次,针对标签缺失问题,通过标签传播算法来增强标签信息。另外,针对高维特征问题,对映射矩阵施加低秩约束,以揭示标签间的隐性联系,并通过引入l_(2,1)范数约束来选择具有较强区分能力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半监督多标签特征选择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性能上存在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标签特征选择 偏多标签学习 半监督学习 特征降维 噪声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oP算法的机动飞行动作识别方法研究
2
作者 罗鹏 胡荣华 舒杨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6,共8页
飞行机动动作识别主要用于飞行员训练质量评估、飞行作战时的辅助决策等场景。为实现基于飞行参数的飞行机机动识别,研究了模式袋(bag of patterns,BoP)算法,针对算法在多维时间序列应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后的算法对飞行姿态... 飞行机动动作识别主要用于飞行员训练质量评估、飞行作战时的辅助决策等场景。为实现基于飞行参数的飞行机机动识别,研究了模式袋(bag of patterns,BoP)算法,针对算法在多维时间序列应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后的算法对飞行姿态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进行飞行机动识别分析。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BoP算法能提高飞行机动识别的准确率和置信度,通过该算法提取的飞行参数特征能更好地表征具体的飞行机动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多维时间序列 机动飞行动作 特征降维 飞行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T-TVPF的变转速下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3
作者 杨黎凯 张来斌 +2 位作者 何仁洋 段礼祥 张继旺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8-1125,共8页
变转速下滚动轴承劣化趋势严重,会导致滚动轴承的剩余寿命难以精准预测。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线转换(BT)和时变粒子滤波(TVPF)算法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提取了20个适用于变转速下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时频域特征,... 变转速下滚动轴承劣化趋势严重,会导致滚动轴承的剩余寿命难以精准预测。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线转换(BT)和时变粒子滤波(TVPF)算法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提取了20个适用于变转速下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时频域特征,并采用BT算法将特征值转换到基线速度下,降低了因变转速引起的过大波动性;然后,利用综合指标筛选了该特征,并使用核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降维融合,构建了用以表征滚动轴承健康状态的最优指标;根据变转速下滚动轴承运行状态的动态变化情况,采用TVPF算法自适应选择了最优退化模型,并利用实时测试数据动态更新了模型参数,完成了滚动轴承剩余寿命精准预测;最后,设计了变转速下滚动轴承全寿命加速实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和传统模型相比,该方法预测误差降低了39%以上。该方法可以为变转速的工业设备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基线转换算法 时变粒子滤波算法 退化模型构建 健康指标构建 特征选择与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率变异性与机器学习的养老护理人员疲劳分类
4
作者 张欣 马帅 +2 位作者 欧宗锟 彭成 韦然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1,共8页
针对养老护理人员疲劳评估中主观量表法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心率变异性(HRV)与机器学习的养老护理人员疲劳分类方法。通过可穿戴设备采集78名护理人员736 h心电信号,使用巴特沃斯滤波与Pan-Tompkins算法进行预处理,系统提取了心率变异性... 针对养老护理人员疲劳评估中主观量表法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心率变异性(HRV)与机器学习的养老护理人员疲劳分类方法。通过可穿戴设备采集78名护理人员736 h心电信号,使用巴特沃斯滤波与Pan-Tompkins算法进行预处理,系统提取了心率变异性的时域、频域及非线性域共42个特征参数,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筛选18个关键特征,构建基于XGBoost的疲劳分类模型。结果表明:通过特征降维显著提升了模型性能,分类准确率从0.78提升至0.91,其中重度疲劳分类准确率达到0.99;与SVM、KNN等传统模型相比,XGBoost在特征精简后展现出最优的非线性拟合能力;2 min短时窗心电数据的分类性能最优,准确率达0.91,显著优于4~10 min心电数据准确率(0.61~0.69)。该方法实现了护理疲劳的高效精准监测,为预防职业性心脑血管疾病及优化养老服务管理提供了可穿戴智能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机器学习 心电信号 特征降维 XGBoost 疲劳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声多传感多特征融合的构件应力评估研究
5
作者 邱发生 刘刚 +3 位作者 肖树坤 郭朝阳 章俊燕 李栋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8-525,共8页
针对传统单一传感和单一特征应力评估稳定性差和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传感多特征融合的应力检测方法,该方法对微观磁畴运动产生的电磁和声学信号进行同步获取并进行智能化合成。从时域和频域两个角度,提取了传感信号的多阶统计特征... 针对传统单一传感和单一特征应力评估稳定性差和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传感多特征融合的应力检测方法,该方法对微观磁畴运动产生的电磁和声学信号进行同步获取并进行智能化合成。从时域和频域两个角度,提取了传感信号的多阶统计特征,构建了不同应力下的特征图谱,为了解决特征之间多重共线性问题,提出主成分分析降维的方法,有效降低了特征维数和应力预测模型的复杂度。进一步,提出一种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并求解应力预测模型,与传统的应力回归预测模型相比,该模型准确度达到0.98。同时,提出的多传感多特征融合应力检测方法的性能优于单传感多特征融合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应力检测的准确度。多传感多特征检测方法在检测、监测和目标识别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检测 多传感 特征降维 粒子群优化 BP神经网络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CA-SAE-BP模型的有源干扰识别算法
6
作者 赵忠臣 刘利民 +2 位作者 解辉 韩壮志 荆贺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66,共8页
针对强噪声环境下雷达新型有源干扰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KPCA-SAE-BP网络算法。提取干扰信号时域、频域、波形域、小波域、双谱域等特征构建67维输入空间,经过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将高... 针对强噪声环境下雷达新型有源干扰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KPCA-SAE-BP网络算法。提取干扰信号时域、频域、波形域、小波域、双谱域等特征构建67维输入空间,经过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将高维数据进行非线性降维与重构,利用SAE-BP神经网络完成分类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在干噪比(JNR)大于-1 dB的强噪声环境中,KPCA-SAE-BP网络算法对6种新型有源干扰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0%以上,训练与识别时间少于0.7 s。相同参数条件下,与经典BP神经网络、SAE-BP网络、KPCA-BP网络、GA-BP网络相比,具有更好的检测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干扰识别 核主成分分析 堆叠自编码器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特征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无监督学习的本体匹配技术
7
作者 郭建华 吕青 赵保忠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1,共8页
针对一些缺少参考对齐的本体匹配任务,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无监督学习的匹配技术,通过对文本的上下文信息进行学习,提取到抽象文本特征,以此找到对齐。由于高维度输入会影响计算的效率,针对本体的多种描述构建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 针对一些缺少参考对齐的本体匹配任务,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无监督学习的匹配技术,通过对文本的上下文信息进行学习,提取到抽象文本特征,以此找到对齐。由于高维度输入会影响计算的效率,针对本体的多种描述构建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模块并且和不同的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串行连接实现特征降维,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BiLSTM(bidirectional long and short 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的注意力机制来提取较好的抽象特征。提出一种多主导的对齐集成策略将本体不同层次的对齐进行合并,提高匹配的质量。实验在OAEI(ontology alignment evaluation initiative)的benchmark测试集上进行,提出方法的评价指标较高,并且和其它匹配系统作比较,高质量的对齐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学习 本体匹配 特征降维 卷积神经网络 循环神经网络 改进的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注意力机制 多主导的对齐提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高分辨率分割网络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崔颖 付瑞 +3 位作者 朱佳 高山 陈立伟 张广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6-793,共8页
针对现存卷积神经网络对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的改进网络(IC-Net)。通过融合使用Inception和CAM通道注意力模块,以多种感受域提取更丰富的血管特征信息,并对特征信息进行筛选。增加7×... 针对现存卷积神经网络对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的改进网络(IC-Net)。通过融合使用Inception和CAM通道注意力模块,以多种感受域提取更丰富的血管特征信息,并对特征信息进行筛选。增加7×7卷积层,通过压缩特征层分辨率的方式减少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本文所提模型与U-Net、R2U-Net、Attention U-Net相比,IOU、Accuracy、F1-Score和ROC曲线下面积4项指标平均提升了1.82%、0.014%、1.19%和0.73%。结果验证了IC-Net模型明显提升了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虚弱血管和血管末端的检测能力,提升了分辨伪影噪声的能力,为医生识别脑血管中产生的病变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特征提取 脑血管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U-Net Inception模块 通道注意力 降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M的超声多特征融合螺栓应力测量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平 商秋仙 +1 位作者 余鑫 尹爱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6,共11页
针对传统超声波螺栓应力测量中存在的非线性和不适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ELM)的超声多特征融合螺栓应力测量方法。首先基于声弹性理论和散射理论,根据超声回波信号提取声时差及瑞利散射范围内多晶体材料中纵波的衰减系数等... 针对传统超声波螺栓应力测量中存在的非线性和不适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ELM)的超声多特征融合螺栓应力测量方法。首先基于声弹性理论和散射理论,根据超声回波信号提取声时差及瑞利散射范围内多晶体材料中纵波的衰减系数等超声波特征参数。然后通过向量降维选择声时差、衰减系数和有效受力长度作为模型输入特征向量,建立了基于ELM的超声多特征融合螺栓应力测量模型。搭建螺栓轴向应力超声波测量实验平台,对不同材料和规格的螺栓进行螺栓应力的测量,并对比了使用传统的超声测量方法的测量结果,验证了传统超声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对比了ELM与其他机器学习方法包括BP、支持向量回归(SVR)的测量结果和精度。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有效克服了传统超声测量方法的不足,能实现不同材料不同规格的螺栓应力测量,并且测量精度更高(平均相对误差为3.86%),泛化能力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应力 超声波测量 向量降维 ELM 多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liefF和因子分析的管道泄漏源特征识别方法
10
作者 高琳 周剑楠 +1 位作者 周小杰 王红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4-179,241,共7页
针对管道泄漏源识别方法中由于特征冗余性较高从而影响识别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ReliefF和因子分析的特征降维方法。首先,采集管道泄漏源的声发射信号,并从声发射信号中提取出27个频域特征和时域特征;其次,利用ReliefF方法对特征进... 针对管道泄漏源识别方法中由于特征冗余性较高从而影响识别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ReliefF和因子分析的特征降维方法。首先,采集管道泄漏源的声发射信号,并从声发射信号中提取出27个频域特征和时域特征;其次,利用ReliefF方法对特征进行筛选,筛选出相关性较高的特征作为敏感特征,并通过因子分析提取敏感特征中的公因子,组成特征集;最后,将降维后的特征集输入支持向量机中进行识别,输出对管道泄漏源形状特征与尺寸大小的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识别出管道泄漏源的不同形状特征以及尺寸大小,同时能有效降低特征冗余性和运算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管道泄漏 特征降维 RELIEFF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切空间度量的判别相似自适应局部线性嵌入算法
11
作者 刘庆强 鲁翩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9-34,共6页
局部线性嵌入(LLE)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流形降维算法,具有良好的特征提取能力,在故障诊断领域应用广泛。然而,LLE算法固有的缺陷例如对邻域参数选择敏感、挖掘的结构单一等问题,使得它在实际应用中提取的特征存在判别能力较差的问题。为此... 局部线性嵌入(LLE)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流形降维算法,具有良好的特征提取能力,在故障诊断领域应用广泛。然而,LLE算法固有的缺陷例如对邻域参数选择敏感、挖掘的结构单一等问题,使得它在实际应用中提取的特征存在判别能力较差的问题。为此,提出判别相似性和切空间自适应邻域的局部线性嵌入(DSTANLLE)算法,并将它用于轴承故障诊断。首先使用融合切空间的新度量方式评估样本之间的局部相似性,其次构造自适应邻域图为每个样本点选择邻居,最后加入判别相似信息以提取数据的判别结构。在2个人工合成数据集和2个轴承故障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DSTANLLE算法可以提取数据中区分性显著的特征,且在轴承故障诊断应用中的总体识别精度(OA)最高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线性嵌入算法 特征提取 降维 切空间度量 自适应邻域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DA降维与MPA-SVM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运航 宋宇博 朱大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4,共8页
为了提高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偏心线性判别分析(Eccentric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ELDA)降维算法与经海洋捕食者算法(Marine Predators Algorithm,MPA)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相结合的滚动... 为了提高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偏心线性判别分析(Eccentric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ELDA)降维算法与经海洋捕食者算法(Marine Predators Algorithm,MPA)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轴承信号应用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构建高维特征集,其次应用自适应最大似然估计方法(Adaptiv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AMLE)进行固有维度估计,利用ELDA算法进行二次特征提取,充分挖掘敏感特征,降低冗余特征对故障诊断的影响;最后将低维敏感可分矩阵输入到MPA-SVM分类器中识别故障类型。实验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缩短训练时长并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特征降维 海洋捕食者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FLME的转子故障特征降维方法
13
作者 董晓鑫 赵荣珍 杨泽本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0-1097,1244,共9页
针对故障特征维数过高导致故障的分类与辨识性能不佳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中值特征线多图嵌入(median feature line multi-graph embedding,简称MFLME)的故障数据集降维算法。首先,将样本点到特征空间的投影度量改进为中值度量,削弱算法... 针对故障特征维数过高导致故障的分类与辨识性能不佳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中值特征线多图嵌入(median feature line multi-graph embedding,简称MFLME)的故障数据集降维算法。首先,将样本点到特征空间的投影度量改进为中值度量,削弱算法的外推误差;其次,通过定义近邻特征线图和远邻特征线图,减少异类样本的混淆,扩大类别间距,为后续故障的分类决策降低难度;最后,利用两个不同的转子故障模拟实验对算法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降低故障分类难度,提升故障辨识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降维 特征线 图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况参数和改进LSTM的空冷器热风温度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平 袁静 +2 位作者 赵锋 张磊 郑晓楠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5-611,共7页
针对传统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存在的智能化水平偏低,供水对象的温度与许多参数变量之间相互耦合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工况参数和改进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发电机空气冷却器热风温度预测模型.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其次采用随... 针对传统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存在的智能化水平偏低,供水对象的温度与许多参数变量之间相互耦合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工况参数和改进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发电机空气冷却器热风温度预测模型.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其次采用随机森林(RF)特征降维,对参与目标预测的诸多高维测点变量进行重要度排序,验证所提的工况参数与预测对象温度的相关性,最后再将其输入PSO-LSTM神经网络进行模型的求解.将所提的基于工况参数和改进LSTM方法与最小二乘法、BP神经网络以及原始的LSTM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有效预测发电机空气冷却器热风温度,相较其他的模型,预测误差能够下降50%左右,同时拥有更优的预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空气冷却器 水电站技术供水系统 随机森林降维 LSTM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LPP特征降维和改进VPMCD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斐 许波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61,94,共9页
针对机械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存在的故障特征维数较高及模式识别导致的耗时较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局部保持投影(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LPP)特征降维和改进多变量预测模型(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 based Class... 针对机械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存在的故障特征维数较高及模式识别导致的耗时较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局部保持投影(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LPP)特征降维和改进多变量预测模型(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 based Class Discriminate,VPMCD)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从滚动轴承振动信号中提取时频域特征、能量特征,以及复杂度特征组成高维故障特征数据集;其次,利用自适应LPP方法对高维故障特征数据集进行降维处理,得到低维敏感故障特征;最后,采用改进VPMCD方法对低维敏感故障特征进行分类识别,进而判断故障类型。通过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试验分析表明,自适应LPP方法克服了传统LPP方法需要人工选取参数的缺陷,在获得低维敏感故障特征的基础上具有较少计算时间,相比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局部切空间排列(Local Tangent Space Alignment,LTSA)、线性局部切空间排列(Linear Local Tangent Space Alignment,LLTSA)、等距特征映射(Isometric Mapping,Isomap),以及局部线性嵌入(Locally Linear Embedding,LLE)等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改进VPMCD方法可克服人工选择模型的偶然性和片面性,在滚动轴承10种故障状态的识别中获得了99.4%的诊断精度,相比优化参数支持向量机方法提高了故障诊断效率,大大降低了识别时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特征降维 模式识别 局部保持投影 多变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AP语音多特征融合的列车司机疲劳检测
16
作者 李泰国 周星宏 +1 位作者 李全琴 徐铸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14-4026,共13页
列车司机在司乘作业中全程采用确认呼唤标准用语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列车司机的呼叫应答语音进行疲劳检测,可以有效地评估列车司机的驾驶疲劳状态和注意力程度,辅助监督列车司机保持行车作业质量和注意驾驶安全的风险... 列车司机在司乘作业中全程采用确认呼唤标准用语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列车司机的呼叫应答语音进行疲劳检测,可以有效地评估列车司机的驾驶疲劳状态和注意力程度,辅助监督列车司机保持行车作业质量和注意驾驶安全的风险控制。在基于语音技术的列车司机疲劳检测过程中,针对疲劳特征提取不够充分和所提取特征维数过高导致疲劳检出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MAP(Uniform Manifold Approximation and Projection)语音多特征融合的列车司机疲劳检测模型。首先,考虑到列车司机进入驾驶疲劳状态主要由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引起,因此选取蕴含丰富生理、心理信息的语音信号作为疲劳检测的输入。其次,提取呼叫应答语音信号中能够表征疲劳的韵律类、音质类、语谱类和非线性动力学类特征量及其统计参数族。再利用UMAP算法对该特征矩阵进行特征融合降维,实现高维数据在低维空间的有效表达,去除冗余信息后保留对于疲劳较敏感的特征向量,输入Informer分类器得到疲劳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线性降维算法PCA(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KPCA(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流形降维算法T-SNE(T-distribution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相比,通过UMAP算法融合降维后保留的关键特征对于清醒与疲劳的判别性更显著。最后结合Informer分类器可以有效检测出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并达到了91.8%的检测准确率。在准确、鲁棒地识别列车司机疲劳状态以保障行车安全方面,该模型能够满足列车司机疲劳状态检测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特征 多特征融合 特征融合降维 Informer分类器 疲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分类中的特征降维方法研究 被引量:37
17
作者 张玉芳 万斌候 熊忠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541-2543,共3页
特征降维是文本分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提高特征降维的准确率,选出能有效区分文本类别的特征词,提高文本分类的效果,提出了结合文本类间集中度、文本类内分散度和词频类间集中度的特征降维方法。当获取特征词在文本集上的整体评... 特征降维是文本分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提高特征降维的准确率,选出能有效区分文本类别的特征词,提高文本分类的效果,提出了结合文本类间集中度、文本类内分散度和词频类间集中度的特征降维方法。当获取特征词在文本集上的整体评价时,提出了一种新的全局评估函数,用最大值与次大值之差作为最终的评价函数值。实验比较了该方法与传统的特征降维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中文文本分类中具有较好的降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分类 特征降维 集中度 分散度 评估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不变特征的SIFT描述子在图像配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帅 孙伟 +2 位作者 姜树明 刘晓辉 彭蓬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78-2682,共5页
针对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算法中描述子维度高造成配准过程中计算量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IFT算法。该算法利用圆形的旋转不变性,以特征点为中心,在近似大小的圆形特征点邻域内构造特征描述子,以每个圆环作为一个子环,每个子... 针对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算法中描述子维度高造成配准过程中计算量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IFT算法。该算法利用圆形的旋转不变性,以特征点为中心,在近似大小的圆形特征点邻域内构造特征描述子,以每个圆环作为一个子环,每个子环内只有像素位置发生了改变,像素之间其他相对信息是保持不变的。当图像发生旋转时,统计每个圆环内元素的梯度累加值进行排序,生成特征向量描述子,降低了算法的维度及复杂度,把特征描述子的维数从128维降低到48维。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旋转配准重复率在85%以上;在图像旋转、缩放和光照变化情况下,与SIFT算法相比,平均配准准确率提高5%,平均配准耗时降低30%左右,有效实现了对SIFT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配准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旋转特征 特征描述子 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数据流子空间聚类方法 被引量:15
19
作者 于翔 印桂生 +1 位作者 许宪东 王建伟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5,共8页
数据流子空间聚类的主要目的是在合理的时间段内准确找到数据流特征子空间中的聚类.现有的数据流子空间聚类算法受参数影响较大,通常要求预先给出聚类数目或特征子空间,且聚类结果不能及时反映数据流的变化情况.针对以上缺陷,提出一种... 数据流子空间聚类的主要目的是在合理的时间段内准确找到数据流特征子空间中的聚类.现有的数据流子空间聚类算法受参数影响较大,通常要求预先给出聚类数目或特征子空间,且聚类结果不能及时反映数据流的变化情况.针对以上缺陷,提出一种新的数据流子空间聚类算法SC-RP,SC-RP无需预先给出聚类数目或特征子空间,对孤立点不敏感,可实现快速聚类,通过区域树结构记录数据流的变化并及时更新统计信息,进而根据数据流的变化调整聚类结果.通过在真实数据集与仿真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了SC-RP在聚类精度和速度上优于现有的数据流子空间聚类算法,且对聚类数目及数据维度均具有良好的伸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数据流 子空间聚类 特征选择 维度约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普适性的改进非负矩阵分解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2
20
作者 贾旭 孙福明 +1 位作者 李豪杰 曹玉东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3-237,254,共6页
为提高图像特征提取的普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非负矩阵分解(NMF)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首先,考虑到提取的图像特征的实际意义,选用非负矩阵分解模型进行图像特征的降维处理;其次,为实现用较小数量系数来描述图像特征,将稀疏约束作为... 为提高图像特征提取的普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非负矩阵分解(NMF)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首先,考虑到提取的图像特征的实际意义,选用非负矩阵分解模型进行图像特征的降维处理;其次,为实现用较小数量系数来描述图像特征,将稀疏约束作为非负矩阵分解模型的正则项之一;然后,为使降维后优化得到的特征具有较好的类间区分性,将聚类属性作为非负矩阵分解的另一个正则项;最后,通过对模型的梯度下降优化求解,获得最优的特征基向量与图像特征向量。实验结果表明,针对3种图像数据库,所提的图像特征更有利于图像正确分类或识别,错误接受率(FAR)与错误拒绝率(FRR)分别可以降低到0.021与0.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负矩阵分解 特征提取 稀疏表示 梯度下降法 特征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