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ir combat maneuver pattern extraction based on time series segmentation and clustering analysis
1
作者 Zhifei Xi Yingxin Kou +2 位作者 Zhanwu Li Yue Lv You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49-162,共14页
Target maneuver recognition is a prerequisite for air combat situation awareness,trajectory prediction,threat assessment and maneuver decision.To get rid of the dependence of the current target maneuver recognition me... Target maneuver recognition is a prerequisite for air combat situation awareness,trajectory prediction,threat assessment and maneuver decision.To get rid of the dependence of the current target maneuver recognition method on empirical criteria and sample data,and automatically and adaptively complete the task of extracting the target maneuver pattern,in this paper,an air combat maneuver pattern extraction based on time series segmentation and clustering analysis is proposed by combining autoencoder,G-G clustering algorithm and the selective ensemble clustering analysis algorithm.Firstly,the autoencoder is used to extract key features of maneuvering trajectory to remove the impacts of redundant variables and reduce the data dimension;Then,taking the time information into account,the segmentation of Maneuver characteristic time series is realized with the improved FSTS-AEGG algorithm,and a large number of maneuver primitives are extracted;Finally,the maneuver primitives are grouped into some categories by using the selective ensemble multiple time series clustering algorithm,which can prove that each class represents a maneuver action.The maneuver pattern extract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small scale air combat trajectory and can recognize and correctly partition at least 71.3%of maneuver actions,indicating that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s for engineering accuracy.In addition,this method can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various target maneuvering recognition methods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greatly reduce the workload and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euver pattern extraction Data mining Fuzzy segmentation Selective ensemble clust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级别胶质瘤多组学数据整合的一致性聚类集成分子分型
2
作者 王彤 杨琪 +6 位作者 田雅昕 贾聪聪 罗艳虹 房瑞玲 余红梅 张岩波 曹红艳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2-509,共8页
目的提出基于一致性聚类集成的多组学数据整合方法(multi-omics data integration with consensus clustering ensemble,MICCE),探讨MICCE方法在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s,LGG)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识别预后高风险患者,筛选与LGG... 目的提出基于一致性聚类集成的多组学数据整合方法(multi-omics data integration with consensus clustering ensemble,MICCE),探讨MICCE方法在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s,LGG)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识别预后高风险患者,筛选与LGG进展相关的差异基因以及重要通路。方法采用一致性聚类集成方法集成LGG患者多组学数据整合分型的7种方法(SNF、joint SNF、CIMLR、ConsensusClusterPlus、MoCluster、NEMO、iClusterBayes),得到一致性分型结果,采用Cox回归研究不同分型患者的预后风险;进一步筛选出DEmRNA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RNAs),DEmiRNA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s)和DMGs(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genes),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生物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最后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和通路活性分析。结果LGG患者分为预后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其中高危组的死亡风险是低危组的7.70倍;筛选出2512个DEmRNAs,14个DEmiRNAs和255个DMGs,包括5个核心基因;将基因联合分析得到的665个重合基因进行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得到62条GO富集项和52条KEGG富集项;免疫细胞浸润和通路活性分析表明,存在显著差异的2种浸润细胞和4条通路。结论MICCE能够有效识别出LGG预后高风险患者,并发现与LGG进展相关的差异基因和不同亚型的肿瘤相关通路,为LGG的个性化治疗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集成 多组学数据整合 分子亚型 低级别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端联合学习的多视图聚类
3
作者 杜亮 李晓东 +2 位作者 陈艳 周芃 钱宇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33-1849,共17页
在应对大规模多视图聚类这一挑战时都面临多个问题.其中,一致性锚点图学习方法难以处理锚点图不对齐问题,并且过度依赖一致性图,限制了其聚类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锚点图集成聚类方法则是在基聚类器的生成与融合过程中割裂了不同锚点... 在应对大规模多视图聚类这一挑战时都面临多个问题.其中,一致性锚点图学习方法难以处理锚点图不对齐问题,并且过度依赖一致性图,限制了其聚类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锚点图集成聚类方法则是在基聚类器的生成与融合过程中割裂了不同锚点图之间的联系,影响了其聚类效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端联合学习的新型多视图聚类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多锚点图信息和锚点端聚类对样本端聚类的联合作用,实现了锚点端聚类和样本端聚类同步进行,并通过对多锚点图信息的综合实现了样本端聚类与多个锚点端聚类的集成对齐.与现有方法不同,该方法无需直接学习一致性锚点图,可以处理任意类型的锚点不对齐问题,并且规避了图学习与图划分分步处理对聚类性能的不利影响.此外,其在一个完整的优化框架中同时利用多个锚点图进行锚点端聚类和样本端聚类,有效解决了基聚类器生成阶段无法利用除自身外的其他锚点图和集成阶段无法充分利用所有锚点图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聚类性能和时间消耗方面均优于多个对比方法,有效增强了多视图数据的聚类性能.所提出方法以及所采用对比方法的相关代码附可在http://github.com/lxd1204/DLMC中查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图聚类 锚点端 样本端 对齐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集成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质量三维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熊芸莹 李晓晖 +3 位作者 袁峰 卢志堂 吴少元 窦帆帆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91,共8页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手段,地下空间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地下空间合理安全利用和降低开发风险的前提和保障。为了降低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评价结果中多种评价指标交叉交融的不确定性,文章基于三维地质模型...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手段,地下空间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地下空间合理安全利用和降低开发风险的前提和保障。为了降低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评价结果中多种评价指标交叉交融的不确定性,文章基于三维地质模型,采用多种聚类模型的聚类集成算法对地下空间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利用K-means、高斯混合模型、自组织神经网络等聚类模型计算结果,结合重标记法的聚类集成算法实现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以厦门市某区为例,基于三维评价指标信息,利用上述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并与层次分析法结合多级指数叠加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聚类集成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地下空间地质环境质量三维分类及评价研究,相关评价结果可以更客观地为地下空间的安全合理开发提供支持和保障,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自组织神经网络 K-MEANS算法 高斯混合模型 聚类集成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EEMD的冲击试验机冲击响应谱修正方法
5
作者 郑帅朋 王鹏 +1 位作者 张春辉 闫明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0-175,251,共7页
由冲击加速度信号计算得到的冲击响应谱是表征冲击环境的重要指标,但加速度传感器受强载荷作用会产生趋势项误差,双波冲击试验机的低频谱线会发生严重漂移。为还原真实冲击环境,使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对加速度信号进行分解,并提... 由冲击加速度信号计算得到的冲击响应谱是表征冲击环境的重要指标,但加速度传感器受强载荷作用会产生趋势项误差,双波冲击试验机的低频谱线会发生严重漂移。为还原真实冲击环境,使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对加速度信号进行分解,并提取各本征模态函数(IMF)出现峰值的时刻;在此基础上,基于K-均值聚类对各峰值时刻进行分类,确定重构信号所需的有效IMF分量,并结合峰度系数进一步判断所选有效IMF分量的合理性;最后使用重构加速度信号计算冲击响应谱,并通过低频段谱线斜率验证修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修正后的低频冲击响应谱平均斜率由-9.359 dB/oct提升到5.658 dB/oct,与标准斜率的误差为5.7%。EEMD修正方法能够有效还原冲击试验机真实冲击环境,可为舰载设备抗冲击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冲击试验机 冲击响应谱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K-均值聚类 峰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鲁棒控制的风电场储能集群出力调控策略
6
作者 邢超 肖家杰 +3 位作者 李培强 毛志宇 奚鑫泽 何鑫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87-1897,I0042,共12页
为有效平滑风电出力和实现储能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提出一种储能集群双层鲁棒控制策略。系统功率分配层,改进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mproved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IEEMD),推导出逐次解析高频波动功率的数学模型,并提出基于... 为有效平滑风电出力和实现储能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提出一种储能集群双层鲁棒控制策略。系统功率分配层,改进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mproved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IEEMD),推导出逐次解析高频波动功率的数学模型,并提出基于并网标准的分解阶数自适应确定流程,能较好解析局部风功率以减小储能功率中混叠的低频成分,降低其功率需求和运行负担,同时,解决了传统方法需要完全分解功率信号导致效率低的问题。储能运行层,考虑储能单元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差异性,提出基于功率分布区间的储能单元轮换控制策略,在维持储能单元SOC一致的同时可减小该过程充放电动作调整次数。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3组储能集群的协调控制策略,有效提升分组控制模式下对充放电能量不平衡的鲁棒性,使各储能单元均能运行于最优放电深度(depth of discharge,DOD)以充分利用其寿命和延长使用寿命。最后,采用某50 MW风电场数据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功率波动 改进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SOC一致性 电池寿命 储能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集成选择的随机森林聚类方法
7
作者 李金玉 刘静玮 +1 位作者 杜明晶 吴福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0-996,共7页
为解决一些决策树受到数据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它们对随机森林聚类产生有限甚至负面贡献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集成选择的随机森林聚类方法(random forest clustering method based on cluster ensemble selection,RFCCES)。将每... 为解决一些决策树受到数据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它们对随机森林聚类产生有限甚至负面贡献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集成选择的随机森林聚类方法(random forest clustering method based on cluster ensemble selection,RFCCES)。将每一棵决策树视为一个基聚类器,根据基聚类器集合的稳定和不稳定性设计两种不同的聚类集成选择方法,将评估单个决策树对随机森林的增益问题,转化为基聚类器对最终的聚类集成结果的增益问题。该算法与5种对比方法在10个数据集上进行比较,实验结果验证了RFCCES的独特优势和整体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聚类 决策树 稳定性 聚类集成 基聚类器 聚类集成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三支决策模型
8
作者 王迪 钱进 郑明晨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50,共9页
三支决策是解决复杂决策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现有的三支决策模型大多基于单个决策标准,可能无法高效地处理决策问题。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三支决策模型。首先,在决策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决策标准来获得不同的... 三支决策是解决复杂决策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现有的三支决策模型大多基于单个决策标准,可能无法高效地处理决策问题。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三支决策模型。首先,在决策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决策标准来获得不同的三支决策结果。之后受悲观多粒度粗糙集思想的启发,利用集合之间的基本操作求解三个决策区域的共识集合。其次,根据对象的相似度,利用k-means算法将不一致集合划分为三个互不相交的子集。最后,分别将这些子集加入各自的共识集合中获得最终的三支决策结果。根据不同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可知,所提出的模型与其他传统三支决策模型相比,分类精度和综合评价指标更高,并且有更小的边界区域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支决策 集成学习 聚类集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的分解-聚类-集成方法研究
9
作者 王方 赵桉坤 +1 位作者 卜皓玥 余乐安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3,I0023-I0029,共13页
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对于政府产业布局、车企转型发展和能源部门减碳决策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升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预测的精度,基于“分解-集成”的建模思想,遵循“分而治之”的原则,构建了“分解-聚类-集成”预测框架。首先,通过集合... 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对于政府产业布局、车企转型发展和能源部门减碳决策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升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预测的精度,基于“分解-集成”的建模思想,遵循“分而治之”的原则,构建了“分解-聚类-集成”预测框架。首先,通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算法,将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分解为多个分量序列。其次,采用样本熵和K-means聚类法对分解得到的多个分量进行集聚,得到高频、中频、低频三类不同的分量序列集。然后,使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RIMA)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分别对三类分量序列进行预测。最后,以线性加权算法进行集成,得到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的预测结果。基于2012年1月至2022年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提出的“EEMD-K-LSTM/ARIMA/GM(1,1)”预测模型较传统单模型和“分解集成”模型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销量预测 EEMD分解 K-MEANS聚类 分解-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腔耦合阵列中四模方形Cluster态的制备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素娟 周坚 +1 位作者 孙利辉 田永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3-1037,共5页
提出一种四模方形cluster态的制备方案,方案选用四个分别包含一个原子系综的独立单模光腔,光腔之间用短光纤实现耦合.讨论证明在合适外加激光脉冲的驱动下,可确定性的制备得到稳定的四模方形cluster态.通过调节驱动激光的频率和相位,该... 提出一种四模方形cluster态的制备方案,方案选用四个分别包含一个原子系综的独立单模光腔,光腔之间用短光纤实现耦合.讨论证明在合适外加激光脉冲的驱动下,可确定性的制备得到稳定的四模方形cluster态.通过调节驱动激光的频率和相位,该方案可以拓展到多模和其他形cluster态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ster 原子系综 连续变量 量子纠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聚类模态分解的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明勇 董文韬 卢志刚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1-641,共11页
近年来,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风力发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关键部分。为提高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的准确度,提出基于密度聚类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 近年来,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风力发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关键部分。为提高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的准确度,提出基于密度聚类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和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网络结合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密度聚类将风电功率与天气特征分成不同类别的数据集,通过自适应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将不同类别的数据进行频域分解得到子序列分量。以此为基础,将不同的子序列分量与天气特征进行特征选择,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预测模型。最后,将不同的预测结果进行叠加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整个预测过程通过聚类、分解和特征选择,有效提高了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密度聚类 自适应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三支聚类与分解集成学习的股票价格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白军成 孙秉珍 +2 位作者 郭誉齐 陈有为 郭建峰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3-218,共6页
准确的趋势判断与实时价格预测是获得理想投资收益的有效途径。现实的金融市场受客观经济环境变化,投资者预期回报以及其他潜在因素影响,使得传统预测方法面临较多的挑战和压力。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发现一种可靠的预测工具,提高预测... 准确的趋势判断与实时价格预测是获得理想投资收益的有效途径。现实的金融市场受客观经济环境变化,投资者预期回报以及其他潜在因素影响,使得传统预测方法面临较多的挑战和压力。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发现一种可靠的预测工具,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将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科学问题。为了获得准确的预测,帮助投资者赢得最大利润,本文引入分解集成思想和三支决策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支聚类和分解集成的复合预测方法。首先,使用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原始时间序列分解成若干个相对平稳的子序列,实现降低原始时间序列复杂性的同时挖掘了隐藏的信息。其次,为了针对性地处理不同属性的子序列,构建了基于贝叶斯风险决策的概率粗糙集进行三支聚类。接着,为了避免输入信息的欠缺或者冗余信息的干扰,采用基于相空间重构的特征选择方法确定不同神经网络的输入结构。最后,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美股ANY价格预测和国际、国内的重要股票指数以及其成分股预测验证其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为把粒计算思想方法与分解集成融合,构建复杂动态数据预测决策模型与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讨。此外,研究结果将为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支持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支聚类 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股票价格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与集成学习算法的小流域山洪灾害易发性评估 被引量:7
13
作者 管筝 印涌强 +1 位作者 张晓祥 陈跃红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8-404,共17页
为了更好地分析空间异质性对山洪灾害易发性评估的影响,建立了基于K-means聚类与集成学习算法的小流域山洪灾害易发性评估模型。首先,选取中国江西省12338个小流域为研究区,对各时段不同频率降雨量指标进行K-means聚类。其次,以误差平... 为了更好地分析空间异质性对山洪灾害易发性评估的影响,建立了基于K-means聚类与集成学习算法的小流域山洪灾害易发性评估模型。首先,选取中国江西省12338个小流域为研究区,对各时段不同频率降雨量指标进行K-means聚类。其次,以误差平方和与平均轮廓系数为聚类效果评价指标,将小流域分为2个类内聚集、类外分散的子集。最后,针对不同子集,从几何特征、环境特征以及降水特征3个方面选取平均坡度、形心高程、形状系数、最长汇流路径比降、地形湿度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距离河流最近距离、降雨量、洪峰模数以及汇流时间10个山洪影响因素,应用自适应增强算法与极致梯度提升算法进行山洪灾害易发性评估。研究发现,降水是导致山洪灾害的重要因素,江西省高降水区域山洪灾害易发程度普遍高于低降水区,同时省内高风险区分布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东北区域与西北边缘区域。对聚类后两类相似小流域分别进行山洪易发性评估,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均在0.90以上,精度较聚类前有所提高。聚类策略作为易发性评估模型的前驱过程,可以有效解决小流域异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异质性 K-MEANS聚类 集成学习 自适应增强 极致梯度提升 山洪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层加权文本聚类集成方法
14
作者 李娜 徐森 +4 位作者 徐秀芳 许贺洋 郭乃瑄 刘轩绮 周天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7-816,共10页
为了提高聚类集成效果,本文设计了一种对点、簇、划分进行加权的统一框架,提出一种三层加权文本聚类集成方法。首先根据基聚类生成超图邻接矩阵,然后依次对点、簇、划分进行加权获得加权邻接矩阵,最后用层次凝聚聚类算法获得最终结果。... 为了提高聚类集成效果,本文设计了一种对点、簇、划分进行加权的统一框架,提出一种三层加权文本聚类集成方法。首先根据基聚类生成超图邻接矩阵,然后依次对点、簇、划分进行加权获得加权邻接矩阵,最后用层次凝聚聚类算法获得最终结果。在多个真实文本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加权及其他层面加权相比,三层加权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聚类效果,三层加权相较于未加权的平均提升幅度为12.02%;与近年来的其他8种加权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所有数据集上的平均排名位列第一,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聚类 聚类集成 加权聚类集成 三层加权 加权聚类 多层加权 聚类分析 无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簇模型重用的概念漂移数据流半监督分类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康伟 黎利辉 文益民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131,共8页
带概念漂移的半监督数据流分类任务中,仅有少部分的数据被标记,这给分类器的训练、概念漂移的检测以及分类器对新概念的适应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有的半监督聚簇分类算法仅对分类器池中的聚簇模型进行简单的增量更新,未能有效重用历史... 带概念漂移的半监督数据流分类任务中,仅有少部分的数据被标记,这给分类器的训练、概念漂移的检测以及分类器对新概念的适应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有的半监督聚簇分类算法仅对分类器池中的聚簇模型进行简单的增量更新,未能有效重用历史聚簇模型。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聚簇模型重用的半监督分类算法,称为CDCMR。首先,数据流以数据块的形式到来,对数据块分完类后,训练一个簇数自适应确定的聚簇模型。其次,通过计算分类器池中的各组件分类器与聚簇模型之间的相似度,挑选多个组件分类器。再次,用当前数据块对挑选出来的组件分类器进行模型重用后,与聚簇模型集成。然后,将分类器池划分为新旧更替和多样性最大化分类器池进行更新。最后,对下一个数据块的样本进行集成分类。在多个人工和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1)能有效适应概念漂移,与现有方法相比其性能有显著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 半监督学习 概念漂移 聚簇模型重用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MD—模糊聚类在共轨系统故障诊断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良钰 苏铁熊 +1 位作者 马富康 蒲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05,110,共5页
高压共轨柴油机作为一种往复式运行的机械,其故障的发生是一个具有模糊性的渐变过程。针对高压共轨柴油机供油系统故障程度诊断中出现的特征值识别困难,分类界限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EMD(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模糊聚类的故障诊断... 高压共轨柴油机作为一种往复式运行的机械,其故障的发生是一个具有模糊性的渐变过程。针对高压共轨柴油机供油系统故障程度诊断中出现的特征值识别困难,分类界限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EMD(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模糊聚类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EEMD将供油系统轨压信号分解为一系列的IMF(固有模态函数),利用过零率曲线确定的特征提取准则并提取本征模态函数中的特征值,建立模糊聚类模型进行故障程度的诊断。在此基础上通过台架实验获得轨压信号,提取了相关特征值进行识别,分析了诊断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 故障诊断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区混合代理模型的多目标序列优化
17
作者 丁家斌 尹汉锋 +1 位作者 文桂林 刘杰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51-3068,共18页
针对具有显式约束的昂贵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区混合代理模型(CPEM)的多目标序列优化方法(MOSOM-CPEM).在MOSOM-CPEM中引入了约束域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CDOLHD),使其能够在边界形状复杂的可行域内构造样本点.多区域混合... 针对具有显式约束的昂贵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区混合代理模型(CPEM)的多目标序列优化方法(MOSOM-CPEM).在MOSOM-CPEM中引入了约束域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CDOLHD),使其能够在边界形状复杂的可行域内构造样本点.多区域混合代理模型(EM-MROWF)中的可行域划分方法在分割非矩形域时将导致部分区域样本点数量较少从而影响该区域混合代理模型的预测精度.为了解决这一缺陷,在CPEM中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的可行域分区方法和相应的边界光滑方法.CPEM与多项式响应面(PRS)、径向基函数(RBF)、克里金(KRG)模型和两种混合代理模型(GOEL和ACAR)在10个测试函数上进行了拟合精度比较.结果表明,CPEM的整体拟合精度优于对比的代理模型,证实了所提出的可行域分区方法的有效性.MOSOM-CPEM在CEC2021中的6个工程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上与其他基于代理模型的优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使用相同的样本点数量的前提下,MOSOM-CPEM获得的Pareto前沿收敛性和分布性更好.MOSOM-CPEM应用于履带式起重机超长桁架臂的腰绳结构优化问题,结果证实了其优势,表明MOSOM-CPEM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 聚类 混合代理模型 边界光滑方法 序列优化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升温1.5℃和2℃下中国群发性高温事件与人口暴露度预估
18
作者 程阳 韩振宇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90,共13页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RegCM4对4个全球气候模式的动力降尺度模拟数据及未来人口预估数据,预估了SSP2-RCP4.5情景下全球升温1.5℃和2℃时,中国群发性高温事件(cluster high temperature events,CHTE)和CHTE人口暴露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5℃...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RegCM4对4个全球气候模式的动力降尺度模拟数据及未来人口预估数据,预估了SSP2-RCP4.5情景下全球升温1.5℃和2℃时,中国群发性高温事件(cluster high temperature events,CHTE)和CHTE人口暴露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5℃和2℃升温阈值下,多模式集合(MME)预估CHTE年均频次相对于基准期分别增加31%和44%。不同强度事件中,严重CHTE事件的频次在1.5℃和2℃升温阈值下可分别增加约4.2倍和6.8倍。事件强度、持续时间、频次等指标趋向高值的发生概率更大。相对于2℃,1.5℃温升阈值下CHTE年均频次、持续时间和累计强度在全国大范围呈降低趋势,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年均频次的降幅自北到南递增,新疆和长江以南地区持续时间年均减少6 d以上(全国平均降幅为0.2 d),我国中东部地区累计强度年均减少20℃以上、新疆东部减少50℃以上(全国平均降幅为0.6℃)。此外,在1.5℃和2℃升温阈值下,MME预估CHTE影响人口的变化均呈现南增北减的空间分布,内蒙古地区略有减少,中东部地区普遍增加,全国总影响人口分别增加1.4倍和1.8倍。高温事件对城市的影响人口增幅更大(分别增加2.9倍和3.8倍),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原地区增幅最明显。全国的CHTE强度暴露度(分别增加2.2倍和5.2倍)和综合暴露度(分别增加1.2倍和1.8倍)呈明显增加趋势,特别是2℃升温阈值下城市的CHTE强度暴露度和综合暴露度的增幅分别高达10倍和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发性高温事件(CHTE) 升温阈值 区域气候模式 人口暴露度 模式集合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集成研究综述
19
作者 邵超 润清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57,共17页
聚类分析作为数据研究领域的基本技术,旨在从无标签数据集中发现有意义的簇结构。由Kleinberg定理可知不存在能够学习任何数据集的基本聚类算法,即没有一种聚类方法能够正确地找到所有数据集的簇结构。聚类集成解决了这一固有挑战,通过... 聚类分析作为数据研究领域的基本技术,旨在从无标签数据集中发现有意义的簇结构。由Kleinberg定理可知不存在能够学习任何数据集的基本聚类算法,即没有一种聚类方法能够正确地找到所有数据集的簇结构。聚类集成解决了这一固有挑战,通过组合多个聚类结果来探索高稳定性和鲁棒性的最终聚类。近些年来,提出了许多聚类集成技术,产生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方法以及新应用领域。从基聚类生成机制和共识函数设计两个维度对聚类集成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进行实验比较。最后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集成 基聚类 共识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掘精神分裂症大脑连接变异的集成聚类动态功能连接分析方法
20
作者 方嵩柯 杜宇慧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6,共10页
近年来,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动态功能连接在研究精神疾病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传统的基于聚类的动态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如K-means)受到类别个数、初始值和噪声的影响可能导致不可靠的功能连接状态(FCSs)。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集成聚... 近年来,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动态功能连接在研究精神疾病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传统的基于聚类的动态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如K-means)受到类别个数、初始值和噪声的影响可能导致不可靠的功能连接状态(FCSs)。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集成聚类动态功能连接分析方法。首先,利用多个不同的类别个数(k值)进行K-means产生多样性的簇;然后,基于Jaccard系数和随机游走挖掘不同簇之间的相似性以构造反应簇间关系的加权图;最终,对加权图进行社区检测获得可靠的元簇,并通过投票的方式将每个功能连接窗口分组到不同的元簇中,计算其质心作为功能连接状态。基于105名健康对照(HC)和70名精神分裂症(SZ)患者的fMRI数据,全方位比较所提出的方法和常用的基于K-means的方法进行动态功能网络分析的效果。相较于K-means方法,所提出方法在FCS 2上的平均类间相似性由83.2%降低至81.1%,在FCS 3上的平均类间相似性由76.8%降低至73.5%,聚类评估指标Davies Bouldin指数由6.74降低至6.44,Silhouette Coefficient指数由0.018提高至0.031。显示HC和SZ组的组间差异更集中于FCS 2,而K-means方法的组间差异分散在FCS 2、FCS 3和FCS 4。所提出方法可以自动获得FCSs数目,并具有更好的聚类质量和更可靠的功能连接状态,还发现了比K-means更有意义的组间差异,支持了该方法在探索精神疾病生物标志物方面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动态功能连接 集成聚类 K-MEANS聚类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