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磁耦合多频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波 王汉卿 +1 位作者 李江南 李锐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0,共7页
为了适应多频多负载无线供电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单发射双接收磁耦合多频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方案。首先,基于互感理论和耦合模理论,建立了单发射双接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等效电路模型;其次,通过分析脉宽调制对系统无线电能传输... 为了适应多频多负载无线供电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单发射双接收磁耦合多频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方案。首先,基于互感理论和耦合模理论,建立了单发射双接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等效电路模型;其次,通过分析脉宽调制对系统无线电能传输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极性控制的多频复合脉宽调制策略;然后,针对单发射双接收磁耦合多频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圆角矩形的同轴异侧单发射双接收平面螺旋形磁耦合线圈及相应的高频控制电路和谐振补偿电路;最后,搭建系统样机进行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同时实现多个磁耦合谐振频率无线电能的有效传输,验证了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单发射多接收 脉宽调制 磁耦合多频谐振 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货架电子设备的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2
作者 赵锦辉 陈希有 +1 位作者 金鑫 于峰权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102,共10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为金属货架上的微功耗电子设备以准无线方式供电或充电的技术。该技术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高频发射电源连接到货架层板以提供电能,接收电路使用集总元件,可以内置到电子设备中。通过分析电场耦合,建立了单接收及双接...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为金属货架上的微功耗电子设备以准无线方式供电或充电的技术。该技术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高频发射电源连接到货架层板以提供电能,接收电路使用集总元件,可以内置到电子设备中。通过分析电场耦合,建立了单接收及双接收系统的电路模型,并分析了功率效率传输特性。仿真及实验系统验证了所提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接收设备可在货架平台内的任意位置获得稳定的电功率。接收设备数量增加时,系统的传输效率得以提高。六接收设备时,单个功率仍能在500 mW以上,足以驱动显示牌类的微功耗电子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货架 微功耗电子设备 准无线电能传输 单发多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深度多功能电磁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50
3
作者 林品荣 郭鹏 +4 位作者 石福升 郑采君 李勇 李建华 徐宝利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9-154,共6页
通过对大功率多功能电磁法发射系统所涉及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70kw)多功能(具有CSAMT,IP供电功能)电磁发射样机;通过对多功能电磁法接收系统所涉及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制出多功能(具有AMT、CSAMT,IP测量功能)... 通过对大功率多功能电磁法发射系统所涉及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70kw)多功能(具有CSAMT,IP供电功能)电磁发射样机;通过对多功能电磁法接收系统所涉及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制出多功能(具有AMT、CSAMT,IP测量功能)电磁法接收样机;研究开发了与多功能仪器样机相配套的数据处理技术;在试验区开展了自主研制的多功能电法系统与GDP32的场地对比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电磁法系统 发射机 接收机 数据处理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式雷达目标模拟器射频前端设计与集成 被引量:9
4
作者 赵菲 王生水 +2 位作者 柴舜连 刘海涛 毛钧杰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9-114,共6页
完成了辐射式雷达目标射频模拟器射频前端的设计与系统集成,该模拟器工作于L/S/X三个频段,支持连续波和脉冲工作体制,具有高精度的多目标生成能力。射频前端的插件结构设计保证了射频前端的电磁兼容性能和功能可扩展性。其测试结果均优... 完成了辐射式雷达目标射频模拟器射频前端的设计与系统集成,该模拟器工作于L/S/X三个频段,支持连续波和脉冲工作体制,具有高精度的多目标生成能力。射频前端的插件结构设计保证了射频前端的电磁兼容性能和功能可扩展性。其测试结果均优于指标要求,并支持模拟器系统成功完成了实际雷达的目标模拟实验,验证了模拟器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模拟器 接收机 发射机 频率综合器 数字射频存储(DR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双向传输系统中数字光端机的研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季晓飞 迟泽英 +2 位作者 游明俊 陈文建 贺辉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给出了一个在大楼之间传输视、音频和数据信号的光纤双向传输系统。详细说明了该系统中数字光端机的各功能模块 ,分析了其光路和电路的接口 ,给出了各接口之间信号转换的方法。最后列出了所研制光端机的主要参数 ,并指出了该系统的应用... 给出了一个在大楼之间传输视、音频和数据信号的光纤双向传输系统。详细说明了该系统中数字光端机的各功能模块 ,分析了其光路和电路的接口 ,给出了各接口之间信号转换的方法。最后列出了所研制光端机的主要参数 ,并指出了该系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光端机 光接收 光发射 监控 光纤双向传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星载S波段测控应答机的实现 被引量:12
6
作者 郑伟 金仲和 李灵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6-530,共5页
在改进了传统应答机复杂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适用于皮卫星的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的新型星载S波段测控应答机。该机采用了数字锁相倍频技术和防误锁技术。整个应答机(包括接收和发射部分)在9×9cm2的电路板上实现,功耗小于1... 在改进了传统应答机复杂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适用于皮卫星的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的新型星载S波段测控应答机。该机采用了数字锁相倍频技术和防误锁技术。整个应答机(包括接收和发射部分)在9×9cm2的电路板上实现,功耗小于1w。测试并获得了较好性能,可满足轨道高度小于1000公里的低轨卫星测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卫星 测控应答机 接收机 发射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碑传播研究综述及其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初探 被引量:64
7
作者 黄敏学 王峰 谢亭亭 《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138-146,共9页
随着平民传播时代的到来,口碑传播研究再次兴起,尤其是电子口碑传播的研究,引起了实践界和理论界极大的关注。为此,从口碑传播的内涵、理论、主体、客体、效果、过程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经典口碑传播和电子口碑传播... 随着平民传播时代的到来,口碑传播研究再次兴起,尤其是电子口碑传播的研究,引起了实践界和理论界极大的关注。为此,从口碑传播的内涵、理论、主体、客体、效果、过程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经典口碑传播和电子口碑传播的研究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综合性理论框架解释电子口碑传播行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碑传播 电子口碑传播 传播者 接收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积分方程法研究源与勘探区之间的三维体对CSAMT观测曲线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若 底青云 +1 位作者 王妙月 王光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73-1582,共10页
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野外作业中,源和勘探区间的距离可达几公里,为了了解源和勘探区间的异常体对勘探区内异常响应的影响,我们用三维压缩积分方程法做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对勘探区目标体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在高频时,观测到的异常中... 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野外作业中,源和勘探区间的距离可达几公里,为了了解源和勘探区间的异常体对勘探区内异常响应的影响,我们用三维压缩积分方程法做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对勘探区目标体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在高频时,观测到的异常中心位于目标体的正上方,随着频率降低,出现异常中心向远离源的方向略有移动的现象,所以对三维异常体最好用3D软件来解释.然后,对源和勘探区间存在三维异常体的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讨论.模拟结果表明只有当三维异常体达到较大的规模时,才会对目标体上方的观测曲线造成影响,否则其电阻率的变化及埋深的变化对观测曲线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当异常体在源方向有延伸时,观测曲线受到的干扰最大,沿垂直源布设的方向延伸时引起的干扰中等,垂直地面向下延伸引起的干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压缩积分方程法 源和勘探区间三维异常体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磁法仪器系统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2
9
作者 郑采君 刘昕卓 +4 位作者 林品荣 孙夫文 李勇 李建华 王珺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72-3784,共13页
本文介绍一种采用大功率稳流发射、低噪声测量、宽频带接收以及分布式同步等技术,自主研制的分布式多功能电磁法仪器系统.系统包括大功率电磁法发射机、分布式电磁法接收机、磁场传感器、整流源等设备.采用ARM芯片和FPGA芯片进行发射机... 本文介绍一种采用大功率稳流发射、低噪声测量、宽频带接收以及分布式同步等技术,自主研制的分布式多功能电磁法仪器系统.系统包括大功率电磁法发射机、分布式电磁法接收机、磁场传感器、整流源等设备.采用ARM芯片和FPGA芯片进行发射机的整机控制和信号整形发射,采用PC104工控机和FPGA芯片进行接收机的整机控制和信号处理.在人工场源模式下实现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谱激电法(SIP)和时域激电法(TDIP)等测量功能;在天然场源模式下实现了大地电磁法(MT)、音频大地电磁法(AMT)的测量功能.发射机在满功率发射的情况下连续可靠运行时间大于12h,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大于120dB,接收机可接收信号频率范围是0.001Hz^32kHz.通过典型矿区的野外实验和应用,表明本系统的性能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发射机 分布式接收机 磁场传感器 多参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测低空大气CO_2浓度分布的近红外微脉冲激光雷达 被引量:10
10
作者 洪光烈 张寅超 胡顺星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4-388,共5页
提出了用来探测大气CO2 分布、基于光纤 1.6um波长的微脉冲激光雷达 ,对其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 .微脉冲激光雷达的发射机以半导体激光器加光纤放大器为核心 ,饱和输出功率 37dBm ;接收机采用了近红外光电倍增管和光子计数器 ,量子效率 1... 提出了用来探测大气CO2 分布、基于光纤 1.6um波长的微脉冲激光雷达 ,对其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 .微脉冲激光雷达的发射机以半导体激光器加光纤放大器为核心 ,饱和输出功率 37dBm ;接收机采用了近红外光电倍增管和光子计数器 ,量子效率 1% ;一种偏正无关性纤维光学环形器作为发射 /接收转换器 ,分波 /合波器、隔离器、滤波器、耦合器都采用光纤器件 ,使系统更牢固 .该系统的特点是发射脉冲能量低 2 0uJ、重复频率高 2 0KHz、小型化 .(18× 10 6个脉冲累加 )它对近地面 4 .7Km高度内的探测信噪比在 10∶1以上 .光电倍增管的暗计数 2× 10 5/s限制了系统探测距离的增加 .吸收倍增分离的InGaAs/Si雪崩光电二极管将会改善雷达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脉冲激光雷达 光纤器件 饱和输出功率 分波 合波 光电倍增管 发射机 累加 浓度分布 K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隔离度双极化微带天线直线阵的设计 被引量:19
11
作者 梁仙灵 钟顺时 汪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3-555,共3页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 1× 16双极化微带天线直线阵的设计 .该天线采用双极化角馈方形贴片单元 ,阵列的垂直极化端口采用共面馈电 ,水平极化端口采用口径耦合 ,并在馈电网络中应用反相馈电技术 .实验结果表明 ,天线二端口驻波比小于 ...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 1× 16双极化微带天线直线阵的设计 .该天线采用双极化角馈方形贴片单元 ,阵列的垂直极化端口采用共面馈电 ,水平极化端口采用口径耦合 ,并在馈电网络中应用反相馈电技术 .实验结果表明 ,天线二端口驻波比小于 1.5的相对带宽分别达到 15 %和 13.5 % ,两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在频带内高于 33dB ,最大达到4 3dB .本直线阵可用作星载综合口径雷达系统的天线子阵 ,便于与有源收发器件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天线 直线阵 双极化 隔离度 频带 综合口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线频调变标成像算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学波 唐劲松 +1 位作者 张森 钟何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5-1420,共6页
目前,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快速成像算法一般都需要将各接收阵的回波融合成适于传统收发合置合成孔径声纳处理的数据,因此避免不了耗时的插值和空变的相位误差补偿。根据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的实际模型,将各接收阵和发射阵作为一个子系... 目前,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快速成像算法一般都需要将各接收阵的回波融合成适于传统收发合置合成孔径声纳处理的数据,因此避免不了耗时的插值和空变的相位误差补偿。根据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的实际模型,将各接收阵和发射阵作为一个子系统,并采用驻相原理将其二维频域点扩展函数表示为距离向空变项和非空变项的乘积。在此基础上,运用线频调变标成像算法先完成各子系统数据的成像,然后再实现各子图像的相干叠加,以获得所需的高分辨合成孔径声纳复图像。最后,仿真实验和湖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声纳 多接收阵 驻相原理 发阵元对 线频调变标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信道对垂直发收模式紫外光散射通信性能影响的仿真 被引量:12
13
作者 丁莹 佟首峰 +2 位作者 董科研 姜会林 付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51-1856,共6页
介绍了非直视单散射信道模型及其在椭球坐标系下的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垂直发收模式,研究了大气信道对紫外光通信系统的影响.对不同天气、不同通信距离条件下,大气信道所产生的能量损耗、时间延迟和脉冲展宽等进行了定量分析和仿真... 介绍了非直视单散射信道模型及其在椭球坐标系下的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垂直发收模式,研究了大气信道对紫外光通信系统的影响.对不同天气、不同通信距离条件下,大气信道所产生的能量损耗、时间延迟和脉冲展宽等进行了定量分析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能量衰减随能见度变化曲线存在拐点,即并不是天气越好,能见度越高,系统接收能量越大;通信距离1km时,能见度18km处出现能量衰减最小值;能量衰减随通信距离非线性递增,通信距离1km时,能量衰减近100dB;随着通信距离的增加,时间延迟和脉冲展宽都近似呈线性增长,通信距离1km时,时间延迟接近5μs,脉冲展宽大于10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通信 垂直发收模式 大气信道 能量衰减 时间延迟 脉冲展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数字温度传感器的设计 被引量:25
14
作者 黄智伟 朱荣辉 朱卫华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1-33,共3页
介绍一种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AD7416、单片射频收发芯片nRF403和PIC16C54微控制器的无线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55~125℃,分辨力为0.25℃,工作频率433MHz,接收灵敏度-105dBm,发射功率10dBm,电池供电,待机状态电流消耗仅10μA。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无线发射 无线接收 微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S波段软件无线电微型测控应答机的实现 被引量:7
15
作者 袁铁山 张朝杰 +1 位作者 杨伟君 金仲和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6-760,共5页
设计并实现了适用于皮卫星的小型化、低功耗、高灵敏度及高动态范围的新型S波段微型测控应答机。该机采用了软件无线电的设计思想,并由分频式数字锁相环合成各级本振,具有模块化、灵活性强及简单可靠等优点。整个测控应答机在16.5 cm... 设计并实现了适用于皮卫星的小型化、低功耗、高灵敏度及高动态范围的新型S波段微型测控应答机。该机采用了软件无线电的设计思想,并由分频式数字锁相环合成各级本振,具有模块化、灵活性强及简单可靠等优点。整个测控应答机在16.5 cm×10 cm的一块印制电路板上实现,实际测得功耗约为4.5 W,发射功率为26 dBm,1 kHz环路带宽下的接收灵敏度为-136 dBm,整机的动态范围大于80 dB,可满足轨道高度小于1 000 km的低轨皮卫星的测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控应答机 皮卫星 软件无线电 接收机 发射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视角下的网络口碑国外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1
16
作者 龚艳萍 张晓丹 张琴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1-166,160,共7页
[目的/意义]网络口碑因其对消费者决策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关注,如何有针对性地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是深化网络口碑研究的关键问题。[方法/过程]采用概念驱动系统性综述方法对当前国外文献进行多维分析,提出传播者评价、接收者使用以及第三... [目的/意义]网络口碑因其对消费者决策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关注,如何有针对性地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是深化网络口碑研究的关键问题。[方法/过程]采用概念驱动系统性综述方法对当前国外文献进行多维分析,提出传播者评价、接收者使用以及第三方参与角度的研究框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学者们不仅关注网络口碑产生的前因与后果,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于用户网络口碑的使用过程以及企业等第三方如何借助网络口碑这一载体创造价值。其中现有文献对传播信息和接收信息的前因关注相对比较多,而传播信息之后的行为相对较少。最后就三个维度提出未来有待探索的关键问题供学者及实践决策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口碑 在线评论 传播者 接收者 第三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收发隔离度的自适应对消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冯存前 张永顺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63,共3页
针对转发式干扰过程中干扰信号进入接收机而造成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甚至自激的问题 ,提出应用自适应干扰对消技术 ,可以消除干扰保存有用信号 ,以达到提高干扰机收发隔离度的目的。
关键词 收发隔离度 自适应对消技术 电子干扰机 LMS算法 最小均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波通信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8
作者 杨鸿儒 李宏光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21,共10页
太赫兹波段位于红外和微波之间,在空间通信、近程战术通信等国防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总结了太赫兹通信技术的特点、类别、方案及太赫兹波通信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太赫兹通信技术研究现状及取得的成果,在0.14THz... 太赫兹波段位于红外和微波之间,在空间通信、近程战术通信等国防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总结了太赫兹通信技术的特点、类别、方案及太赫兹波通信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太赫兹通信技术研究现状及取得的成果,在0.14THz频段通信距离达到20km,0.3THz处通信传输速率高达105Gb/s。分析了全电子学方法、光电子方法、量子级联激光通信等几种通信技术路线,并比较了各系统的优缺点。展望了太赫兹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通信 深空探测 调制解调 太赫兹发射机 太赫兹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瞬变电磁接收机的研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忠仁 陈芳靖 王惠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共4页
根据工程勘探的需要,在分析瞬变电磁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制了能兼顾采样速度和动态范围的高性能瞬变电磁接收机,给出了该接收机的硬件设计和抗干扰设计。实验室模拟试验表明,该瞬变电磁接收机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 发射机 接收机 瞬变电磁法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基地雷达栅栏覆盖的优化布站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海鹏 冯大政 周永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7-155,172,共10页
为了解决多基地雷达的优化布站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非等分栅栏覆盖的优化布站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非等分栅栏覆盖区域之间的关系构造约束条件,将优化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即单条部署线的优化布站问题和非等分栅栏组合的优化问题;其次... 为了解决多基地雷达的优化布站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非等分栅栏覆盖的优化布站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非等分栅栏覆盖区域之间的关系构造约束条件,将优化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即单条部署线的优化布站问题和非等分栅栏组合的优化问题;其次,基于单条部署线上的优化布站条件,采用穷举法求解单条部署线的优化布站问题;然后,根据最小部署成本准则,利用整数线性规划求解非等分栅栏组合的优化问题;最后,确定最优布站参数。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的同类方法,该优化布站方法可以取得更低的部署成本,并且需要的发射站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栏覆盖 优化布站 发射站 接收站 多基地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