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2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NIR Responsive Upconversion Nanosensor for Turn-on Detection of 4-Nonylphenol
1
作者 HUANG Sili XU Kuncheng +5 位作者 YE Yiwen WEN Hongli CHEN Rihui SONG Wei CHEN Wei ABDUR Raheem Aleem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5,共16页
4-Nonylphenol(NP)is a kind of estrogen belonging to the endocrine disrupter,widely used in various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goods.However,extensive use of NP with direct release to environment poses high risks to b... 4-Nonylphenol(NP)is a kind of estrogen belonging to the endocrine disrupter,widely used in various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goods.However,extensive use of NP with direct release to environment poses high risks to both human health and ecosystems.Herein,for the first time,we developed near-infrared(NIR)responsive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nanosensor for NP detection.The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based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graphene oxide sensor offers highly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NP in linear ranges of 5−200 ng/mL and 200−1000 ng/mL under 980 nm and 808 nm excitation,respectively,with LOD at 4.2 ng/mL.The sensors were successfully tested for NP detection in real liquid milk samples with excellent recovery results.The rare-earth fluoride based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nanosensor with NIR excitation wavelength,holds promise for sensing food,environmental,and biological samples due to their high sensitivity,specific recognition,low LOD,negligible autofluorescence,along with the deep penetration of NIR excitation 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Nd^(3+)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ESTROGEN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ech enhancement through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using speech absence probability based on Teager energy 被引量:2
2
作者 PARKYun-sik LEE Sang-m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424-432,共9页
In this work, a novel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VAD) algorithm that uses speech absence probability (SAP) based on Teager energy (TE) was proposed for speech enhancement. The proposed method employs local SAP (... In this work, a novel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VAD) algorithm that uses speech absence probability (SAP) based on Teager energy (TE) was proposed for speech enhancement. The proposed method employs local SAP (LSAP) based on the TE of noisy speech as a feature parameter for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VAD) in each frequency subband, rather than conventional LSAP.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 operator can enhance the abiTity to discriminate speech and noise and further suppress noise components. Therefore, TE-based LSAP provides a better representation of LSAP, resulting in improved VAD for estimating noise power in a speech enhancement algorithm. In addition, the presented method utilizes TE-based global SAP (GSAP) derived in each frame as the weighting parameter for modifying the adopted TE operator and improving its performance.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as evaluated by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quality tests under various environments, and was shown to produce better results tha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ech enhancement Teager energy speech absence probability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tigation of primary user emulation attack using a new energy detection method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3
作者 Shriraghavan MADBUSHI M.S.S.RUKMIN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510-1520,共11页
A most promising solution to the expansion of spectrum efficiency is cognitive radio(CR)and this expansion is achieved by permitting the licensed frequency bands to be accessed by unlicensed secondary users(SUs)with a... A most promising solution to the expansion of spectrum efficiency is cognitive radio(CR)and this expansion is achieved by permitting the licensed frequency bands to be accessed by unlicensed secondary users(SUs)with a lack of interference with licensed primary users(PUs).This utilization of CR networks in the spectrum sensing causes vulnerable attacks like primary user emulation(PUE)attack and here PUs play the role of malicious user and do not permit other users to utilize PUs channel even in their unavailability.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single-threshold energy detection algorithm,a novel modified double-threshold energy detector is formulated in the CR network and the detection probability,miss detection probability,probability of false alarm,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 are analyzed.This paper develops a modified double threshold energy detection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technique to alleviate the PUE attack.Finally,performance-based evaluation is carried out between the proposed and the existing energy detection spectrum sensing method that had no consideration on PUE attack.The resultant of the simulation in MATLAB has reveal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has significantly mitigated PUE attack by means of providing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gnitive radio energy detection spectrum sensing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 false alarm probability miss detection prob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cale Invariant Interest Point Detector in Gabor Based Energy Space 被引量:6
4
作者 CAO Zheng-Cai MA Feng-Lei +1 位作者 FU Yi-Li ZHANG Jia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56-2363,共8页
关键词 GABOR滤波器 空间结构 能源领域 检测器 兴趣点 GABOR函数 图像特征 视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utomatic Sea Target Detection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 被引量:2
5
作者 裴立力 罗海波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36-40,共5页
An effective automatic target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which takes advantage of the localization and the orientation of wavelet analysis,is proposed.The algorithm detects the target in the vertic... An effective automatic target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which takes advantage of the localization and the orientation of wavelet analysis,is proposed.The algorithm detects the target in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the wavelet transformation of the image.After mutual energy combination and sea clutter suppression through spatial weighting and thresholding,the target is located through maximum energy determination and its size is indicated through similarity measurement function of two overlapping windows.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target can be detected by the algorithm in a single image frame and the better efficiency can be obtained also under the complicated backgrounds of existing the disturbances of cloud layer and fish scale l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目标检测 海上 测算法 小波分析 垂直分量 杂波抑制 度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N-GAT与混合神经网络的汽车涂装烘干系统能耗异常检测
6
作者 李聪波 翟贺旺 +2 位作者 吴畏 董可 张祥飞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64-1874,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卷积网络-图注意力网络(TCN-GAT)与混合神经网络的烘干系统能耗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引入多尺度TCN和多头GAT分别捕获温度、压力等数据的时间特征与空间特征;然后联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与变分自编码器(VAE)搭建异...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卷积网络-图注意力网络(TCN-GAT)与混合神经网络的烘干系统能耗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引入多尺度TCN和多头GAT分别捕获温度、压力等数据的时间特征与空间特征;然后联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与变分自编码器(VAE)搭建异常检测模型;再次基于预测误差与重构概率构建能耗异常指标,并引入超阈值模型(POT)拟合Pareto分布建立异常阈值;最后在重庆某汽车工厂涂装车间开展案例验证,利用物联网设备(IoT)采集烘干系统能耗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干系统 时空特征提取 能耗异常检测 能耗异常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频次谐波电压的孤岛检测方法
7
作者 高淑萍 郭芳宾 +2 位作者 宋国兵 李晓芳 蔚坤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4-262,共9页
当分布式电源与主电网失去连接时应切断对本地负荷的供电,为迅速可靠地检测到这种状态,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以三相分布式电源并网逆变器的孤岛检测技术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发电(DG)侧和电网侧特征频次谐波电压的被动式孤岛... 当分布式电源与主电网失去连接时应切断对本地负荷的供电,为迅速可靠地检测到这种状态,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以三相分布式电源并网逆变器的孤岛检测技术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发电(DG)侧和电网侧特征频次谐波电压的被动式孤岛检测新方法。首先,对公共连接点处两侧谐波责任进行划分,根据谐波责任划分结果选取两侧对公共连接点处谐波电压影响最大的特征频次谐波用于孤岛检测并给出整定判据。其次,对孤岛前后公共连接点处谐波电压比值的理论值进行推导,当孤岛前后两侧特征频次谐波电压参数的变化都超过整定阈值时则判断发生孤岛。最后,根据IEEE Std.1547.1孤岛检测标准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准确、有效地检测出孤岛。该方法采用双重判据可减少误判的可能性、提高孤岛检测的可靠性,与传统基于谐波域的被动式孤岛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可避免检测频次谐波困难、阈值难以确定、受背景谐波影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分布式发电 阈值电压 孤岛检测 谐波责任 背景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的创新发展
8
作者 安世忠 宋明哲 +11 位作者 龙利 唐显 林敏 梁积新 余国龙 李鹏展 陈军 康艺 樊彩云 李晓博 吴聪 谢思亚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68-1980,共13页
核技术应用在工业、农业、医学、环境、社会安全和前沿科学研究等领域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原子能院)基于1958年建成的“一堆一器”,开创了中国核技术应用方向研究的先河。经过70余年的发展,原子能院建立... 核技术应用在工业、农业、医学、环境、社会安全和前沿科学研究等领域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原子能院)基于1958年建成的“一堆一器”,开创了中国核技术应用方向研究的先河。经过70余年的发展,原子能院建立了涵盖同位素、加速器、核探测与电子学、电离辐射计量的核科学技术及其相关的学科体系,在核技术应用领域逐步形成了以同位素及其制品、射线产生装置、探测器与核仪器仪表、核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核技术集成装备和计量测试与检测分析等方向为代表的、相互支撑的学科和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了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取得了诸多重大研究成果,推进了核技术应用产业化发展。本文主要回顾原子能院在核技术应用领域的技术发展和成果,特别是最近10年来在同位素及其制品、加速器及应用、核探测器及应用、电离辐射计量及应用等方面的成就,同时对于核技术应用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核技术应用 同位素及其制品 加速器及应用 核探测及应用 电离辐射计量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运输就是运流量”的学术思想
9
作者 马宏伟 毛清华 +7 位作者 薛旭升 王川伟 王鹏 聂珍 段优优 司马俊雷 柴建权 陈彦璋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58-3667,共10页
煤矿连续运输是煤矿开采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煤矿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分析了连续运输系统在煤流检测、节能控制、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多系统协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连续运输系统存在的能耗大、监测... 煤矿连续运输是煤矿开采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煤矿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分析了连续运输系统在煤流检测、节能控制、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多系统协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连续运输系统存在的能耗大、监测难、协同性差、智能化程度低等关键技术问题。为了不断提升煤矿连续运输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出了“运输就是运流量”的学术思想,定义了学术思想的内涵,构建了学术思想的逻辑架构,凝练了煤矿连续运输系统智能化的四大关键技术,给出了基于煤流量的连续运输系统四大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方法。建立了煤矿连续运输系统各节点煤流量检测模型,提出了多信息融合的煤流量检测方法,构建了煤流量数据库,实现了连续运输系统数字化,奠定了连续运输系统智能化的坚实基础;建立了基于煤流量数据的连续运输设备智能调速模型,制定了“煤多快运,煤少慢运,无煤停运”的节能调速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煤流量的神经网络自适应速度控制方法,实现了连续运输设备节能高效运行;建立了基于煤流量数据的连续运输设备全生命周期智能维护与健康管理模型,提出了以过煤量数据预测设备状态信息的智能维护方法,确保了连续运输设备安全、稳定、持续、高效运行;建立了基于煤流量数据的多连续运输设备协同控制模型,提出了基于“时效-能效”的速度和煤流量匹配方法,实现了多连续运输设备高效协同运行。“运输就是运流量”的学术思想已在陕煤、宁煤等煤矿得到应用,实现了多个连续运输系统节能调速与协同运行,提升了煤矿多连续运输系统的安全性、高效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连续运输 运流量 煤流量检测 节能调速 智能维护 健康管理 设备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场梯度和能量法的钢丝绳断丝检测方法
10
作者 江胜华 李潇庆 +1 位作者 陈斌 李歆尧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48,共9页
钢丝绳断丝严重影响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现有的自身漏磁检测技术具有不需要励磁的优点,但存在环境干扰磁场的影响。提出基于磁场梯度和能量法的钢丝绳断丝检测方法,并研发断丝检测的弱磁试验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在钢丝绳断丝处,磁场梯度... 钢丝绳断丝严重影响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现有的自身漏磁检测技术具有不需要励磁的优点,但存在环境干扰磁场的影响。提出基于磁场梯度和能量法的钢丝绳断丝检测方法,并研发断丝检测的弱磁试验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在钢丝绳断丝处,磁场梯度BTxz和BTyz曲线出现波谷和波峰的拐点,BTzz曲线出现波峰峰值。在断丝3根,6根,9根,12根,17根,22根,25根和30根时,通过磁场梯度曲线突变判断的断丝位置与实际断丝位置相比,最大误差为5.36%,最小误差为2.26%,平均误差为3.57%,误差的标准差为1.22%。通过磁场梯度评估的断丝位置与实际断丝位置一致。随着断丝根数增加,磁场梯度曲线的波谷深度、波峰高度、波谷及波峰的宽度增加。钢丝绳断丝位置的磁场梯度的能量随断丝数增加而增加,证明基于磁场梯度和能量的检测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 断丝 检测 磁场梯度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波峰值检测的逆变器多自由度能量信息一体化方法
11
作者 李国华 谌智馨 冯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1-81,共11页
电力电子变换器具有传输数据的潜能。为了满足逆变器的通信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纹波峰值检测的逆变器多自由度能量信息一体化方法。首先,针对现有信息解调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交流变换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纹波峰值检测的信息解调方法。... 电力电子变换器具有传输数据的潜能。为了满足逆变器的通信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纹波峰值检测的逆变器多自由度能量信息一体化方法。首先,针对现有信息解调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交流变换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纹波峰值检测的信息解调方法。在此基础上,将功率载波作为信息传输载体,通过二进制频移键控(binary frequency shift keying, 2FSK)将信息嵌入单相电压型逆变器的原始脉冲信号中,实现能量与信息的融合。并充分利用三相逆变器具有多个功率调制波的特性,提出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多自由度能量信息一体化方法。以多个功率调制波作为信息传输载体,将数据载波作为扰动信号分别加入不同功率调制波中,实现能量与信息的同步调制和解调。最后,搭建逆变器的仿真模型和实验平台。结果表明,在单相电压型逆变器中可实现20 kbit/s的通信速率,三相电压型逆变器中可实现2.5 kbit/s的通信速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信息一体化 纹波峰值检测 逆变器 二进制频移键控 多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Br_(3)闪烁体探测器对0.081~6.13 MeV伽马射线探测性能研究
12
作者 杨皓岚 王金成 +7 位作者 任杰 阮锡超 罗淏天 刘颖一 鲍杰 黄翰雄 王朝辉 杨毅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9-607,共9页
溴化铈(CeBr_(3))闪烁体探测器因具备良好的能量分辨率,快速的时间响应,低本底和稳定的性能,常用于高精度伽马射线能谱测量。伽马射线能量通常分布在几十keV至几MeV范围内,因此需要研究CeBr_(3)探测器对宽能量范围γ射线的响应。然而,现... 溴化铈(CeBr_(3))闪烁体探测器因具备良好的能量分辨率,快速的时间响应,低本底和稳定的性能,常用于高精度伽马射线能谱测量。伽马射线能量通常分布在几十keV至几MeV范围内,因此需要研究CeBr_(3)探测器对宽能量范围γ射线的响应。然而,现有CeBr_(3)闪烁体探测器测量的γ射线能量主要集中在2.5 MeV以下,高能γ射线的数据较少。本研究利用多种同位素伽马放射源、Pu-C中子源以及环境中^(40)K和^(208)Tl的γ射线,将CeBr_(3)闪烁体探测器的测量范围从0.081 MeV扩展至6.13 MeV,获得了探测器的能量响应函数、能量分辨率和全能峰本征探测效率等关键参数。此外,还测量了CeBr_(3)闪烁体探测器自身的α本底,结果显示其α本底远低于同体积的LaBr_(3)闪烁体探测器。研究结果为CeBr_(3)闪烁体探测器在宽能区γ射线能谱测量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Br_(3)闪烁体探测器 能量响应 能量分辨率 探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压气密性检测系统节能优化研究
13
作者 杨泰 李美亚 +3 位作者 张春松 张腾 井会锁 郭钟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84,共8页
气密性测试是保障特种压力容腔密封性能的重要技术手段。直压检测法因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被广泛运用于特种压力容腔的生产制造,但其能耗问题并未得到充分重视。针对直压检测中压缩空气单次使用后直接排放而导致的能源浪费问题,提出一... 气密性测试是保障特种压力容腔密封性能的重要技术手段。直压检测法因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被广泛运用于特种压力容腔的生产制造,但其能耗问题并未得到充分重视。针对直压检测中压缩空气单次使用后直接排放而导致的能源浪费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回收气罐的检测气体回收再利用方法,旨在设计兼具高精度检测与一键启停功能的节能型直压检测系统。通过编程软件构建人机交互界面,实现电磁阀启闭控制以及检测过程中的实时压力监测。结果表明:检测气体回收再利用方案可显著降低压缩空气消耗量,单个工件检测能耗降低16.2%,为直压气密性检测的节能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工程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压检测 压缩空气 回收气罐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AE的办公建筑照明插座多工况能耗异常检测方法
14
作者 陈城 王淼 +3 位作者 王馨瑶 高志明 周璇 闫军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7-126,共10页
建筑照明插座能耗异常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对实施建筑能源优化措施、实现建筑节能管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建筑照明插座系统能耗很大程度上受到建筑内部人员随机行为的影响,针对照明插座时间序列数据存在噪声较多和特征... 建筑照明插座能耗异常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对实施建筑能源优化措施、实现建筑节能管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建筑照明插座系统能耗很大程度上受到建筑内部人员随机行为的影响,针对照明插座时间序列数据存在噪声较多和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工况划分与深度学习的无监督异常检测方法,旨在提升能耗异常识别的精度与鲁棒性。首先基于决策树方法对能耗数据按工作日与非工作日、上班与非上班时段等属性划分工况,然后针对不同工况分别构建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自编码器(LSTM-AE)的异常检测模型。该模型通过对正常数据的重构学习,计算重构误差,并设定差异化阈值,实现无标签数据下的能耗异常检测。以夏热冬暖地区某办公建筑578 d的照明插座逐时能耗数据为研究对象,开展数据建模与超参数优化实验。结果显示:迭代次数、神经元数和激活函数均对模型性能有显著影响;工作日工况下的能耗数据稳定性优于非工作日,异常检测精度相对更高;所提方法在4类工况下的平均精确率、召回率、F1分别为91.23%、90.87%、90.80%,能够有效实现建筑照明插座系统能耗异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异常检测 深度学习 照明插座系统 重构误差 无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中痕量硫化物分析方法探究
15
作者 刘季业 张鹏辉 +4 位作者 李鹏辉 袁娇阳 余楠 蒋瑜 杨嘉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18,共9页
通过对氢中硫化物气体标准物质与氮中硫化物标准物质的对比实验,我们验证了氢气样品中的硫化物可以使用氮气底硫化物标气进行标定,从而提高了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同时,我们确认了不同预浓缩参数对硫化物检测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根据样品... 通过对氢中硫化物气体标准物质与氮中硫化物标准物质的对比实验,我们验证了氢气样品中的硫化物可以使用氮气底硫化物标气进行标定,从而提高了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同时,我们确认了不同预浓缩参数对硫化物检测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根据样品中硫化物种类来调整仪器参数的建议。我们还提供了确定最优参数设置的实验方案。在氢中硫化物检测中,建立的校准曲线显示,各组分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在0.999以上。各组分硫化物的检出限均低于0.005 nmol/mol,单个样品的综合分析时间在30分钟以内。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在较好的范围内(RSD<5%、SD<15%)。实际样品检测验证表明,该测量系统能够满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氢中硫化物的安全可靠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氢能 硫化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储能系统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石明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98-1700,共3页
随着新能源产业与储能式电力系统的发展,市场对储能系统的需求迅速增加。但储能电芯大型化与储能系统工作环境日益复杂,导致储能系统故障发生率大幅增加。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储能系统故障检测,有效提升了储能系统故障检测效率,减少了... 随着新能源产业与储能式电力系统的发展,市场对储能系统的需求迅速增加。但储能电芯大型化与储能系统工作环境日益复杂,导致储能系统故障发生率大幅增加。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储能系统故障检测,有效提升了储能系统故障检测效率,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储能系统故障带来的损失。具体实践过程中,基于人工智能的储能系统故障检测机制需要经过原始数据输入、特征提取、模型建立及故障检测四部分,从海量数据中发现储能系统发生故障的规律,实现储能系统故障预警,精准识别故障发生位置与类型,预测故障发展趋势,大幅提升储能系统工作效率,推动储能系统向智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储能系统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成像系统目标探测能力建模与性能评估
17
作者 梁文娜 李翰山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4-181,共8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线阵CCD相机探测弹丸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基于线阵CCD相机的工作原理和弹丸的可见光反射特性,提出采用光学镜头参数、光幕幕厚、背景照度、弹丸照度、光学系统接收的光能量以及系统噪声等建立线阵CCD探测弹丸能力数学模型... 针对复杂环境下线阵CCD相机探测弹丸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基于线阵CCD相机的工作原理和弹丸的可见光反射特性,提出采用光学镜头参数、光幕幕厚、背景照度、弹丸照度、光学系统接收的光能量以及系统噪声等建立线阵CCD探测弹丸能力数学模型。推导并分析了线阵CCD相机对弹丸的极限探测距离数学模型,并基于弹丸反射光信号强度衰减方程,建立了不同距离条件下弹丸灰度值的计算函数;结合弹丸穿过CCD探测区域的动态过程,建立了弹丸在CCD靶面照度的输出信号计算函数;以极限探测距离和弹丸距线阵CCD相机不同距离条件下的输出灰度值为指标,对系统探测能力进行研究。通过定量仿真分析了太阳光入射角、线阵CCD相机的有效通光口径、信噪比阈值、曝光时间和成像像元数对系统探测能力的影响,并通过试验验证所建立的计算模型的准确性。仿真计算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以有效地表征线阵CCD相机探测弹丸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CCD相机 探测能力 极限探测距离 光能量 灰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窄带蜂窝物联网通信能耗特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肇瑜 王力 王卓甫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5-381,共7页
为优化采用窄带蜂窝物联网通信的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能耗与电池应用时长,开展其通信能耗特性试验分析研究,通过搭建无线通信可靠性与低功耗规律试验测试环境,开展其典型工作状态、通信与功耗在不同信号条件下的耦合特性试验分析,研究... 为优化采用窄带蜂窝物联网通信的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能耗与电池应用时长,开展其通信能耗特性试验分析研究,通过搭建无线通信可靠性与低功耗规律试验测试环境,开展其典型工作状态、通信与功耗在不同信号条件下的耦合特性试验分析,研究对其功耗具有关键影响的运行状态和典型失电原因。结果表明:心跳连接是影响其能耗的最主要因素,且随着网络信号质量的下降,其通信能耗会发生显著恶化,峰值电流最大增幅可达350%,使用时长最大能缩减为理想状态的20.8%。因此,设置窄带蜂窝物联网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时,应提升其无线联网时链路的抗衰减能力,防止其信号质量过低,合理控制联网频次,在信号覆盖不佳的环境下考虑进行电池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 窄带蜂窝物联网 通信能耗 信号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便携式快中子能量探测方案设计
19
作者 于腾洋 杨强 +2 位作者 刘耕佐 陈龙 殷洲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1-898,共8页
根据中子致X射线荧光法原理,成功设计出一种便携式快中子能量探测结构与硬件电路。入射前端处理结构包括铅片、聚乙烯转换屏、特征靶以及环境本底Pb屏蔽块。分析系统由CZT探测器、前端调理电路、电源电路、高速ADC采集电路和FPGA配置电... 根据中子致X射线荧光法原理,成功设计出一种便携式快中子能量探测结构与硬件电路。入射前端处理结构包括铅片、聚乙烯转换屏、特征靶以及环境本底Pb屏蔽块。分析系统由CZT探测器、前端调理电路、电源电路、高速ADC采集电路和FPGA配置电路这五个关键模块构成。测试结果表明:X射线能谱测量系统线性相关性达R^(2)=99.8%,线性度优异。采用^(241)Am放射源进行能谱测量时,该系统针对59.54 ke V特征峰的能量分辨率优于6%。利用Am-Be中子源对W和Bi靶材开展实验验证,成功观测到W的59.3 ke V和Bi的77.1 ke V的K_(α1)特征峰,充分表明本设计切实可行且性能良好,为快中子能量探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致X射线荧光 中子能量测量 辐射探测 X射线能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反馈机制的新能源微电网分布式线路阻抗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欣元 张虎 +3 位作者 张纪宾 刘岚 李彬 吴新桥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为保证新能源微电网线路可稳定运行,研究基于免疫反馈机制的新能源微电网线路阻抗控制方法。分析恒功率负荷特性,为抵消恒功率负荷特性的负面影响,使用基于电流单闭环控制的新能源微电网线路阻抗检测方法,在新能源微电网储能侧变换器电... 为保证新能源微电网线路可稳定运行,研究基于免疫反馈机制的新能源微电网线路阻抗控制方法。分析恒功率负荷特性,为抵消恒功率负荷特性的负面影响,使用基于电流单闭环控制的新能源微电网线路阻抗检测方法,在新能源微电网储能侧变换器电感电流中输入频率不高的电流,检测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与电流,运算线路阻抗异常值;结合检测阻抗值,使用基于免疫反馈(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器的线路阻抗控制方法,通过免疫反馈PID控制器将新能源微电网线路阻抗调节控制为预期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将新能源微电网线路阻抗调节至正常值,并保持电压稳定,没有异常波动;在使用该方法后,输出功率逐渐变大,不存在异常数值,并在5 s后达到了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功率负荷 新能源微电网 线路 阻抗控制 阻抗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