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9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atness detection method of splicing detector based on channel spectral dispersion
1
作者 ZHAO Hong-chao ZHANG Xiao-qian AN Qi-chang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898,共10页
For segmented detectors,surface flatness is critical as it directly influences both energy resolution and image clarity.Additionally,the limited adjustment range of the segmented detectors necessitates precise benchma... For segmented detectors,surface flatness is critical as it directly influences both energy resolution and image clarity.Additionally,the limited adjustment range of the segmented detectors necessitates precise benchmark construc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n architecture for detecting detector flatness based on channel spectral dispersion.By measuring the dispersion fringes for coplanar adjustment,the final adjustment residual is improved to better than 300 nm.This result validat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technology and provides significant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xt-generation large-aperture sky survey equi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 aperture telescope segmented detector surface wavefront detection channel spectral disper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I radar signal detection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FFT and segmented autocorrelation plus PAHT 被引量:4
2
作者 Chengzhi Yang Zhiwei Xiong +1 位作者 Yang Guo Bolin Zh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5期890-899,共10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desirable method to detect different kinds of 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 (LPI) radar signals, targeted at the main intra-pulse modulation method of LPI radar signals including the signals of li... This paper proposes a desirable method to detect different kinds of 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 (LPI) radar signals, targeted at the main intra-pulse modulation method of LPI radar signals including the signals of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phase code, and frequency code. Firstly, it improves the coherent integration of LPI radar signals by adding the periodicity of the ambiguity function. Then, it develops a frequency domain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and segmented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to detect signals without features of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by virtue of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ise signals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Finally, this paper gives a verific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ethod for different signal-to-noise ratios by conduct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compares the method with existing ones. Additionally, this method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aightforward calculation and high real-time performance, which is conducive to better detecting all kinds of LPI radar sign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 (LPI) signal detection period ambiguity function segmented autocorrelation CHANNE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rport automatic detection in large space-borne SAR imagery 被引量:5
3
作者 Shaoming Zhang Yi Lin Xiaohu Zhang Yingying Ch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3期390-396,共7页
A method to detect airports in large space-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magery is studied.First,the large SAR imagery is segmented according to amplitude characteristics using maximum a posteriori(MAP) est... A method to detect airports in large space-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magery is studied.First,the large SAR imagery is segmented according to amplitude characteristics using maximum a posteriori(MAP) estimator based on the heavytailed Rayleigh model.The attention is then paid on the object of interest(OOI) extracted from the large images.The minimumarea enclosing rectangle(MER) of OOI is created via a rotating calipers algorithm.The projection histogram(PH) of MER for OOI is then computed and the scale and rotation invariant feature for OOI are extracted from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H.A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classifier is trained using those feature parameters and the airport is detected by the SVM classifier and Hough transform.The application in space-borne SAR images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magery airport detection image segmentation minimum-area enclosing rectangl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object segmentation based 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with saliency optimization for picking 被引量:1
4
作者 CHEN Jinbo WANG Zhiheng LI Hengy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6期1300-1307,共8页
This paper concerns the problem of object segmentation in real-time for picking system. A region proposal method inspired by human glance based on th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to select promising regio... This paper concerns the problem of object segmentation in real-time for picking system. A region proposal method inspired by human glance based on th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to select promising regions, allowing more processing is reserved only for these regions. The speed of object segmentation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the region proposal method.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egion proposal method based on th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and superpixel method, the category and location information can be used to segment objects and image redundancy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processing time is reduced considerably by this to achieve the real tim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segment the interested target object in real time on an ordinary lapt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object detection object segmentation superpixel saliency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ethod for Head-shoulder Segmentation and Human Facial Feature Positioning 被引量:1
5
作者 HuTianjian CaiDejun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8-33,共6页
AMethodforHeadshoulderSegmentationandHumanFacialFeaturePositioningHuTianjianCaiDejunDepartmentofElectricalan... AMethodforHeadshoulderSegmentationandHumanFacialFeaturePositioningHuTianjianCaiDejunDepartmentofElectricalandInformationEng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适应 边缘检测 图像编码 头肩分节 人面部特征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yesian Saliency Detection for RGB-D Images 被引量:1
6
作者 Songtao Wang Zhen Zhou +1 位作者 Hanbing Qu Bin Li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10-1828,共19页
关键词 贝叶斯定理 检测模型 显著性 图像 期望最大化算法 分布计算 特征映射 高斯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V感知学习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德启 黄海峰 +1 位作者 黄德意 刘振航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共21页
自动驾驶感知模块中作为采集输入的传感器种类不断发展,要使多模态数据统一地表征出来变得愈加困难。BEV感知学习在自动驾驶感知任务模块中可以使多模态数据统一融合到一个特征空间,相比于其他感知学习模型拥有更好的发展潜力。从研究... 自动驾驶感知模块中作为采集输入的传感器种类不断发展,要使多模态数据统一地表征出来变得愈加困难。BEV感知学习在自动驾驶感知任务模块中可以使多模态数据统一融合到一个特征空间,相比于其他感知学习模型拥有更好的发展潜力。从研究意义、空间部署、准备工作、算法发展及评价指标五个方面总结了BEV感知模型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原因。BEV感知模型从框架角度概括为四个系列:Lift-Splat-Lss系列、IPM逆透视转换、MLP视图转换及Transformer视图转换;从输入数据概括为两类:第一类是纯图像特征的输入包括单目摄像头输入和多摄像头输入,第二类在融合数据输入中不仅是简单的点云数据和图像特征的数据融合,还包括了以点云数据为引导或监督的知识蒸馏融合和以引导切片方式去划分高度段的融合。概述了多目标追踪、地图分割、车道线检测及3D目标检测四种自动驾驶任务在BEV感知模型当中的应用,并总结了目前BEV感知学习四个系列框架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V感知学习 视图转换 多模态数据融合 多目标追踪 地图分割 车道线检测及3D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k R⁃CNN的多类建筑物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敬松 王煜鑫 +2 位作者 李智涛 卢泽葳 彭福民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2-570,共9页
地震发生后快速对建筑物损伤进行识别,可以提高灾害损失评估的效率,并为救援提供有效地决策支持。针对因背景干扰带来的重要特征表达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框架Mask R‑CNN的多建筑物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对样本图像进行预处... 地震发生后快速对建筑物损伤进行识别,可以提高灾害损失评估的效率,并为救援提供有效地决策支持。针对因背景干扰带来的重要特征表达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框架Mask R‑CNN的多建筑物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对样本图像进行预处理,克服复杂环境背景因素干扰,并进行多途径扩增,得到用于深度学习的扩增样本数据集。其次,优化特征提取网络,采用嵌入注意力机制模块SE的MobileNetv3网络作为主干网络,增加模型对建筑物损伤空间及语义信息的提取,有效避免背景对模型性能的影响,改进损失函数,避免遗漏类别和类别错分现象,同时引入迁移学习,降低训练成本;最后,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手段,多维度评估模型泛化能力和鲁棒性。改进后的Mask R‑CNN模型的平均精度达到了84.34%,相对于原始的Mask R‑CNN模型,精度提高了9.12%。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识别含有多种损伤特征和噪声背景的建筑物损伤图像方面表现良好,可以为地震后建筑物的损伤评估提供有效地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建筑物损伤识别 Mask R‑CNN 实例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高光谱图像降维在纸质文物霉斑识别的研究
9
作者 汤斌 贺渝龙 +6 位作者 唐欢 龙邹荣 王建旭 谭博文 覃丹 罗希玲 赵明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6-255,共10页
纸质文物作为文物传承的重要工具,用于记录不同时期人类历史及人文风貌,其在保存过程中极易受到霉菌等微生物的侵害。霉菌会加速纤维素的降解,在纸张表面生成霉斑,并且散落的孢子会随空气流动大范围传播,增加其他纸质文物发生霉变的风... 纸质文物作为文物传承的重要工具,用于记录不同时期人类历史及人文风貌,其在保存过程中极易受到霉菌等微生物的侵害。霉菌会加速纤维素的降解,在纸张表面生成霉斑,并且散落的孢子会随空气流动大范围传播,增加其他纸质文物发生霉变的风险。因此,定期对纸质文物进行霉斑检测对了解纸质文物现状和纸质文物修复至关重要。高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性、非破坏性的检测技术,能同时获得空间数据和光谱数据,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可以实现纸质文物的大批次实时无损检测。针对黑曲霉这一广泛出现的霉菌,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高光谱数据降维方法,通过采集其高光谱数据,实现了高光谱冗余数据的自适应预处理。采集了来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提供的20份纸质文物黑曲霉霉斑样本,使用ENVI软件分析得出在413~855 nm波段范围内,黑曲霉霉斑感染区域和健康区域的平均光谱曲线,平均反射率差异明显;在855~1021 nm波段范围内,黑曲霉霉斑感染区域和墨迹区域的平均光谱曲线,平均反射率差异明显。文中将所提出方法与传统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预处理方法分别处理原始高光谱数据,并将结果在经典U-Net、SegNet、DeepLabV3+和PSPNet四个语义分割网络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预处理的数据在U-Net和SegNet经典网络中有明显优势,相较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独立成分分析法,霉斑识别精度取得了较大提升达到89.49%和88.46%,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为文物保护领域提供有效的支撑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数据预处理 霉斑识别 纸质文物 注意力机制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影智绘:基于SAM的视频阴影鲁棒抽取
10
作者 陈东 李昌隆 +2 位作者 杜振龙 宋爽 李晓丽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9-745,共7页
针对传统方法对于光照变化和物体遮挡引起复杂的、动态变化阴影处理易致阴影检测的准确率和鲁棒性较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割万物模型(SAM)的视频阴影检测方法,对SAM解码器进行微调,使其更适合阴影检测;利用SAM提取关键帧阴影区域,引... 针对传统方法对于光照变化和物体遮挡引起复杂的、动态变化阴影处理易致阴影检测的准确率和鲁棒性较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割万物模型(SAM)的视频阴影检测方法,对SAM解码器进行微调,使其更适合阴影检测;利用SAM提取关键帧阴影区域,引入XMem模型,结合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联合前后帧信息,给出优化和稳定视频阴影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ViSha数据集的阴影实验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均值绝对误差降低了约31.8%,交并比提升了约19.7%;定性和定量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仅提升了视频阴影处理的准确率,并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影检测 语义分割 视频对象分割 SAM XM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相关任务安全性综述
11
作者 陈晋音 赵卓 +2 位作者 徐曦恩 项圣 郑海斌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0-1605,共16页
自动驾驶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激光雷达的应用.激光雷达以其卓越的环境感知、导航和避障能力,在自动驾驶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维数据处理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在多个场景中得到应用.然而,随着... 自动驾驶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激光雷达的应用.激光雷达以其卓越的环境感知、导航和避障能力,在自动驾驶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维数据处理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在多个场景中得到应用.然而,随着技术的应用深入,其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例如行驶中的车辆可能会错误识别出不存在的物体.而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单一任务,缺乏对安全性问题的综合性论述,尤其是对后门攻击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本文首次全面评估和分析了基于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中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对抗攻击和后门攻击的挑战.文章首先阐述了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自动驾驶任务中的应用,包括目标分类、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3大类.具体而言,本综述深入探讨了55篇相关论文,系统地介绍了不同任务下的攻击方法和防御策略.进一步,本文提供了11个公共数据集、7个评估指标、7个常用模型和4个仿真平台,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工具.最后,文章结合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机遇,对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安全应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前瞻性展望,旨在为激光雷达技术的安全可靠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目标分类 语义分割 目标检测 对抗攻击 后门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采样一致算法的卡车车厢点云分割
12
作者 耿磊 杨梅 +1 位作者 肖志涛 张芳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7,共6页
针对卡车种类多且车厢形变不易分割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随机采样一致(RANSAC)算法的分段式分割方法。首先将车厢面进行等分获得多个近似平面的面片,利用Kd-tree建立面片点云之间拓扑几何关系,将点到平面的欧式距离作为判断准则,通过距离... 针对卡车种类多且车厢形变不易分割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随机采样一致(RANSAC)算法的分段式分割方法。首先将车厢面进行等分获得多个近似平面的面片,利用Kd-tree建立面片点云之间拓扑几何关系,将点到平面的欧式距离作为判断准则,通过距离阈值对面片进行初始分割;然后设计角度阈值结合RANSAC算法对面片进行优化合并,实现多类型卡车车厢精确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卡车分割模型能够对多种类型的卡车车厢进行分割,其中对于双面卡车、四面卡车以及五面卡车的车体尺寸信息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0.048、0.031和0.046 m,测量精度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料装车 激光雷达 点云分割 RANSA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型多尺度Transformer网络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
13
作者 段沛沛 张严 +1 位作者 雒明世 闫效莺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2,共9页
针对红外小目标特征难以提取、易被噪声干扰及复杂背景淹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U型多尺度Transformer网络的检测算法。该算法在U型多尺度网络架构下,借助卷积操作提取、强化小目标局部显著性特征,同时又基于Transformer机制对图像全... 针对红外小目标特征难以提取、易被噪声干扰及复杂背景淹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U型多尺度Transformer网络的检测算法。该算法在U型多尺度网络架构下,借助卷积操作提取、强化小目标局部显著性特征,同时又基于Transformer机制对图像全局特征进行建模,以获取红外图像背景信息;通过对所生成目标置信图与特征图的自注意力运算,完成了对图像浅层和深层特征的融合,实现了对像素级红外小目标的分割及检测。实验证明,在红外序列图像弱小飞机目标检测跟踪数据集中,即使针对背景复杂且含噪的图像进行检测,所提算法性能仍然优于对比算法,呈现了良好的鲁棒性及稳定、准确的检测效果。在算法阈值选用使FM平均值最大的情况下,其检测率为0.9972,虚警率为2.82×10^(-7),精确率为0.9127,而召回率则为0.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小目标检测 图像分割 深度学习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光伏阵列缺陷检测
14
作者 白晓静 徐佳伟 +3 位作者 皮宇啸 张文彪 洪烽 李佩哲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321,共9页
为保证光伏发电稳定、高效和安全运行,需及时检测光伏阵列的运行状况并发现存在的缺陷。提出融合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光伏阵列缺陷检测方法,采用CenterNet进行可见光图像光伏组件中太阳电池检测,采用U-Net对红外图像高温区域进行分割,提... 为保证光伏发电稳定、高效和安全运行,需及时检测光伏阵列的运行状况并发现存在的缺陷。提出融合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光伏阵列缺陷检测方法,采用CenterNet进行可见光图像光伏组件中太阳电池检测,采用U-Net对红外图像高温区域进行分割,提出区域匹配模块对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进行匹配,提出关键点(PoI)聚集模块和二次分类器实现关键点处特征向量的聚集以及太阳电池缺陷分类,最后结合可见光图像异物遮挡及红外图像温度异常识别缺陷太阳电池位置及类型。选择不同网络进行测试,提出的算法在较为轻量的CenterNet和U-Net网络上太阳电池检测的AP50-95值达到84.4%,异常温度区域分割的IoU达到89.7%,且单张检测时间约为38 ms,能以较快的速度完成异常太阳电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光伏阵列 目标检测 图像分割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蛇形卷积的钢轨RGB图像光带分割方法
15
作者 程雨 刘金朝 +5 位作者 姜昕良 张长伦 张国粹 顾子晨 王乐 宋浩然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8,共12页
针对钢轨光带边缘存在的锯齿状现象导致对灰度图像进行光带分割算法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动态蛇形卷积的钢轨RGB图像光带分割方法。设计和实现基于彩色线阵相机与白激光光源的RGB图像采集模块,通过嵌入动态蛇形卷积加强锯齿状不规则... 针对钢轨光带边缘存在的锯齿状现象导致对灰度图像进行光带分割算法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动态蛇形卷积的钢轨RGB图像光带分割方法。设计和实现基于彩色线阵相机与白激光光源的RGB图像采集模块,通过嵌入动态蛇形卷积加强锯齿状不规则特征的提取,改进DeepLabv3+分割网络,完成基于RGB图像光带与轨面的一体化分割,实现对光带的分类检测。结果表明:对非道岔区段RGB图像分割的平均交并比为93.50%,类别平均像素准确率为96.39%,像素准确率为98.85%;包含道岔区段RGB图像分割的平均交并比、类别平均像素准确率以及像素准确率分别为91.87%,96.04%和98.60%;RGB图像可较好地还原钢轨表面的真实状态,加入动态蛇形卷积改进的分割网络能够实现对钢轨光带区域的精确提取,比现有方法的平均交并比提升了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光带分割 检测 RGB图像 动态蛇形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one-SAM的便携式粗集料级配智能检测
16
作者 张鸿 杨俊雅 +2 位作者 刘可心 张益鹏 程雪聪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1-590,共10页
为实现精确的粗集料级配检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粗集料级配智能检测方法。采用知识蒸馏的策略对视觉大模型——分割一切模型(SAM)进行网络结构轻量化,嵌入神经网络分类器PP-HGNetV2为模型提供语义判断的能力,设计粗集料颗粒特征参数数学... 为实现精确的粗集料级配检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粗集料级配智能检测方法。采用知识蒸馏的策略对视觉大模型——分割一切模型(SAM)进行网络结构轻量化,嵌入神经网络分类器PP-HGNetV2为模型提供语义判断的能力,设计粗集料颗粒特征参数数学表征算法,开发移动端应用程序,实现粗集料级配高通量检测。对5种粗集料级配场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对于粗集料颗粒的分割精度高于原始SAM模型,并且能够精确去除背景信息,粗集料颗粒关键参数提取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割一切模型(SAM) 粗集料级配 智能检测 移动端 工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型钢精确角点FAST检测算法
17
作者 包家汉 孙德尚 +1 位作者 黄建中 胡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1-702,共12页
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型钢平直度检测中,对型钢图像关键角点快速、准确地提取是实现精确检测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加速分割检验特征提取(FAST)算法需要人工设定角点筛选阈值和角点提取存在大量伪角点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生成及校正策... 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型钢平直度检测中,对型钢图像关键角点快速、准确地提取是实现精确检测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加速分割检验特征提取(FAST)算法需要人工设定角点筛选阈值和角点提取存在大量伪角点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生成及校正策略,能够在自动获取初始阈值的基础上,根据角点数是否达到初始角点集要求对阈值实时校正直至达到适当值,以减少关键角点遗漏.在采用FAST提取角点的基础上,利用最小核心值相似区域(SUSAN)算法剔除伪角点,以保证关键角点提取的有效性.试验证明,这种基于自适应阈值的FAST角点检测算法(FAST-A),在检测环境和对象特性发生变化时,仍然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到型钢关键角点,在为型钢平直度检测实时提供精确角点的基础上,提高角点提取的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 角点检测 加速分割检验特征提取算法 最小核心值相似区域算法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混凝土结构隐患快速检测DeepLabv3+模型的改进
18
作者 方卫华 刘家瑶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3,共10页
针对现有水工混凝土结构无人机智能巡检深度学习模型通用性差、漏检误检率大和模型复杂度高等问题,以水工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剥落和渗水3种主要隐患为研究对象,在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的基础上,将模型的骨干网络变换为轻量化网络Mobi... 针对现有水工混凝土结构无人机智能巡检深度学习模型通用性差、漏检误检率大和模型复杂度高等问题,以水工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剥落和渗水3种主要隐患为研究对象,在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的基础上,将模型的骨干网络变换为轻量化网络MobileNetV2的特征提取网络从而建立一种新型隐患识别通用模型。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首先用无人机搭载红外-可见双光相机采集了三种隐患的图像,并构建隐患数据集;接着将新建模型、原模型、PSPnet模型和Unet模型在隐患数据集上训练,从分割精度、模型处理速度及模型大小方面对四个模型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计算分割出的隐患部位的面积,以进行隐患部位损伤程度的评估。结果显示,提出的新模型mIoU达到81.34%,mPA达到86.38%,模型大小仅有22.18MB,单张图片分割时间可达358ms。相较于其他三个模型,分割精度、速度、模型轻量化均有显著提升,能够满足工程实时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混凝土结构 多病害检测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区分与特征范数驱动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
19
作者 张英俊 闫薇薇 +2 位作者 谢斌红 张睿 陆望东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03-2210,共8页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OWOD)将目标检测任务拓展至真实多变的环境中,要求模型能准确识别已知和未知对象,并逐步学习新知识。针对现有OWOD网络模型中未知类的召回率偏低和误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梯度区分与特征范数驱动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GDF...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OWOD)将目标检测任务拓展至真实多变的环境中,要求模型能准确识别已知和未知对象,并逐步学习新知识。针对现有OWOD网络模型中未知类的召回率偏低和误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梯度区分与特征范数驱动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GDFN-OWOD)网络模型。针对未知类召回率偏低的问题,提出梯度区分性表征模块(GDRM),即利用反向传播的梯度差异区分未知类别和背景,以提高未知类召回率;此外,引入基于图分割的框聚类(GSBC)算法将物体边界框的确定建模为图分解问题,从而减少冗余的边界框,进而降低模型的计算量;针对未知类误识别的问题,采用基于特征范数的分类器(FN-BC)选择性能最优的卷积层识别已知和未知类别,以达到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在M-OWODB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最优对比模型相比在T1、T2、T3任务中GDFN-OWOD的未知类召回率分别提升了1.1、2.1、0.9个百分点,而绝对开集误差(A-OSE)分别降低了35.1%、28.7%和12.2%。可见,与现有的OWOD网络模型相比,所提网络模型有效缓解了未知类的召回率偏低和误识别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 反向传播梯度 图分割算法 特征范数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解码和连续性监督的裂缝检测方法
20
作者 谢永华 卓安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29,共8页
裂缝检测是预防重大建筑坍塌事故的重要措施。针对裂缝特征微弱和图像背景噪声干扰较多的问题,引入语义分割领域的编码解码结构算法来提升检测鲁棒性。为了解决编码解码结构网络中解码方式单一且不能高效联系编码特征语义信息的缺陷,设... 裂缝检测是预防重大建筑坍塌事故的重要措施。针对裂缝特征微弱和图像背景噪声干扰较多的问题,引入语义分割领域的编码解码结构算法来提升检测鲁棒性。为了解决编码解码结构网络中解码方式单一且不能高效联系编码特征语义信息的缺陷,设计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解码模块,通过注意力机制增强解码器对裂缝特征的关注度,优化了模型的解码效果;对于模型预测结果中裂缝断裂问题,改进了连续性监督算法,通过在模型预测阶段加入连续性邻接图预测,并结合对应的损失函数进行监督,提高预测结果中裂缝的特征连续性;最后结合这两种方法搭建了一种编码解码结构的自动化裂缝检测模型。通过在两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在选取的常用算法中取得了最高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检测 语义分割 编码解码 注意力机制 连续性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