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iability-based design optimization for flexible mechanism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nd advanced extremu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春宜 宋鲁凯 +2 位作者 费成巍 郝广平 刘令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2001-2007,共7页
To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reliability-based design optimization(RBDO) of flexible mechanis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dvanced extremu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PSO-AERSM) was proposed by integr... To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reliability-based design optimization(RBDO) of flexible mechanis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dvanced extremu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PSO-AERSM) was proposed by integrat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algorithm and advanced extremu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AERSM). Firstly, the AERSM was developed and its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d the PSO algorithm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n the RBDO model of flexible mechanism was presented based on AERSM and PSO. Finally, regarding cross-sectional area as design variable, the reliability optimization of flexible mechanism was implemented subject to reliability degree and uncertainties based on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oss-section sizes obviously reduce by 22.96 mm^2 while keeping reliability degree.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method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ERSM holds high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while keeping computational precision for the RBDO of flexible mechanism, and PSO algorithm minimizes the response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 The efforts of this work provide a useful sight for the reliability optimization of flexible mechanism, and enrich and develop the reliability theory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iability-based design optimization flexible robot manipulator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dvanced extremu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ontinuous fly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亮 于广明 +1 位作者 陈祖煜 褚雪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852-856,共5页
A new version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called discontinuous fly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FPSO) was proposed,where not all of the particles refreshed their positions and velocities during each iterati... A new version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called discontinuous fly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FPSO) was proposed,where not all of the particles refreshed their positions and velocities during each iteration step and the probability of each particle in refreshing its position and velocity was dependent on its objective function value.The effect of population size on the results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obtained by DFPSO have an average difference of 6% compared with those by PSO,whereas DFPSO consumes much less evaluations of objective function than PSO do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pe stability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factor of safet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oken Rotor Bar Fault Diagnosis of Induction Motors Using a Hybrid Bare-bone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被引量:10
3
作者 WANG Panpan SHI Liping ZHANG Yong HAN L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I0011-I0011,13,共1页
在传统定子电流频谱分析中,感应电机转子断条故障特征经常被基波分量淹没而无法准确检测。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骨干微粒群优化算法的转子断条故障诊断新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电流信号与单位余弦基函数的内积最大准则,利用混合... 在传统定子电流频谱分析中,感应电机转子断条故障特征经常被基波分量淹没而无法准确检测。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骨干微粒群优化算法的转子断条故障诊断新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电流信号与单位余弦基函数的内积最大准则,利用混合骨干微粒群算法强大的全局搜索能力,准确估计出基波波形参数;然后利用波形参数构造出基波表达式,并将其从原电流信号中剔除,达到突出故障特征的目的。针对微粒群算法在进化后期收敛缓慢的缺点,通过K–均值聚类方式,引入单纯形法对其进行改进,使整个算法的广度探索与深度开发能力得到了有效均衡。最后,对模拟数据和实测信号进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断条故障 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 故障诊断 异步电动机 感应电机 故障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particle swarm optimizer without velocity:Simplex-PSO 被引量:5
4
作者 肖宏峰 谭冠政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349-356,共8页
A simplex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implex-PSO) derived from the Nelder-Mead simplex method was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high dimensionality functions.In simplex-PSO,the velocity term was abandoned and its referenc... A simplex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implex-PSO) derived from the Nelder-Mead simplex method was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high dimensionality functions.In simplex-PSO,the velocity term was abandoned and its reference objectives were the best particle and the centroid of all particles except the best particle.The convergence theorems of linear time-varying discrete system proved that simplex-PSO is of consistent asymptotic convergence.In order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trapping into a local optimal value,an extremum mutation was introduced into simplex-PSO and simplex-PSO-t(simplex-PSO with turbulence) was devised.Severa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simplex-PSO and simplex-PSO-t,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ed the conclusions:(1) simplex-PSO-t can optimize high-dimension functions with 200-dimensionality;(2) compared PSO with chaos PSO(CPSO),the best optimum index increases by a factor of 1×102-1×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lder-Mead simplex method particle swarm optimizer high-dimension function optimization convergence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entry trajectory rapid optimization for hypersonic vehicle satisfying waypoint and no-fly zone constraints 被引量:5
5
作者 Lu Wang Qinghua Xing Yifan M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6期1277-1290,共14页
To rapidly generate a reentry trajectory for hypersonic vehicle satisfying waypoint and no-fly zone constraints, a novel optimization method, which combines the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w... To rapidly generate a reentry trajectory for hypersonic vehicle satisfying waypoint and no-fly zone constraints, a novel optimization method, which combines the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with the improved Gauss pseudospectral method (GPM), is proposed. The improved PSO algorithm is used to generate a good initial value in a short time, and the mission of the improved GPM is to find the final solution with a high precision. In the improved PSO algorithm, by controlling the entropy of the swarm in each dimension, the typical PSO algorithm's weakness of being easy to fall into a local optimum can be overcome. In the improved GPM, two kinds of breaks are introduced to divide the trajectory into multiple segment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egendre-Gauss (LG) nodes can be altered, so that all the constraints can be satisfied strictly. Thereby the advan- tages of both the intelligent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d the direct method are combined.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insensitive to initial values, and it has more rapid convergence and higher precision than traditional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onic vehicle (HV) reentry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WAYPOINT no-fly zon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Gauss pseudospectral method (G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reliability optimization of PBGA solder joints based on ANN-PSO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继承 肖小清 +2 位作者 恩云飞 陈妮 王湘中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5期689-693,共5页
Based on a method combin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the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reliability of plastic ball grid array (PBGA) solder joints was studied. The s... Based on a method combin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the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reliability of plastic ball grid array (PBGA) solder joints was studied.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f accelerated thermal cycling test were performed by ANSYS software. Based on orthogonal array experiments, a back-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PNN)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nonlinear multivari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reliability and control factors. Then, PSO was applied to obtaining the optimal levels of control factors by using the output of BPNN as the affinity meas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factors, such as print circuit board (PCB) size, PCB thickness, substrate size, substrate thickness, PCB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CTE), substrate CTE, silicon die CTE, and solder joint CTE,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reliability of PBGA solder joints. The ratio of signal to noise of ANN-PSO method is 51.77 dB and its error is 33.3% less than that of Taguchi method. Moreover, the running time of ANN-PSO method is only 2% of that of the BPNN. These conclusions are verified by the confirmative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meehanical fatigue reliability solder joints plastic ball grid arra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aguehi metho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光伏逆变器控制参数辨识 被引量:4
7
作者 罗建 孙越 江丽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精准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是研究大规模光伏接入下电力系统故障特性的重要工具。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光伏逆变器仿真模型与实际工作中的光伏逆变器特性相差较大的问题,方法提出采用参数辨识的方法构建逆变器的辨识模型。以重庆云阳某1 MW... 精准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是研究大规模光伏接入下电力系统故障特性的重要工具。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光伏逆变器仿真模型与实际工作中的光伏逆变器特性相差较大的问题,方法提出采用参数辨识的方法构建逆变器的辨识模型。以重庆云阳某1 MW光伏电站为实际参照模型,首先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将逆变器的工作区间划分为3个阶段,利用数学扰动法分别对3个阶段中的待辨识参数划分灵敏度高低等级,并由此提出不同阶段不同灵敏度参数分步辨识策略;其次,分阶段采集实际光伏电站工作数据,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各待辨识参数的初始取值范围,设计同步辨识参数实验作为参照;最后提出改进的混沌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chaos genetic algorithm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GAPSO)作为辨识算法,分步分工作阶段辨识相关参数,通过对比参数的同步辨识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优越性,并将辨识结果代入仿真模型。结果结果表明,低灵敏度参数的同步辨识结果误差远超过可接受范围,而CGAPSO分步辨识出的相关参数误差皆在1.1%以下,精度远高于同步辨识结果。结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构建的辨识模型输出数据与实际逆变器工作数据契合度高,可准确反映逆变器实际工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逆变器控制策略 参数辨识 数学扰动法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BP的自平衡法试桩技术平衡点位置研究
8
作者 欧孝夺 梁枫 江杰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41,共11页
针对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在灰岩地区应用较少,且工程中常用规范经验公式来确定平衡点位置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以桩长、桩径、土层弹性模量为输入参数,构建PSO-BP神经网络平衡点位置的预测模型。通过将仿真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对比,并结... 针对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在灰岩地区应用较少,且工程中常用规范经验公式来确定平衡点位置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以桩长、桩径、土层弹性模量为输入参数,构建PSO-BP神经网络平衡点位置的预测模型。通过将仿真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对比,并结合工程实例来验证本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结合粒子群算法优化的PSO-BP神经网络模型,其平衡点位置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平均相对误差控制在1.93%以内,而BP神经网络的平衡点位置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最高可达14.83%;依托来宾市当地以灰岩为持力层的工程试桩数据构建的PSO-BP神经网络平衡点位置预测模型,其仿真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_(MSE))为0.294,决定系数R^(2)为0.988,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对误差在3.0%以内;在工程实例的对比验证中,PSO-BP神经网络模型在平衡点位置预测上的精度高于规范经验公式法,更接近实际位置,可作为灰岩地区基桩自平衡试桩测试的平衡点位置确定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平衡法 平衡点 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的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鲍学英 申中帅 +1 位作者 李子龙 吕向茹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373,共10页
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关系施工工期,会直接产生施工成本,对生态环境造成重要影响,进而产生较高碳排放量。首先,考虑铁路路基施工工期、施工成本、施工绿色指数及碳排放等目标,建立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模型。其中,将施工机群配置优... 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关系施工工期,会直接产生施工成本,对生态环境造成重要影响,进而产生较高碳排放量。首先,考虑铁路路基施工工期、施工成本、施工绿色指数及碳排放等目标,建立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模型。其中,将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模型中各优化目标作为一级指标建立机群配置多目标决策偏好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组合数有序加权算子(Combination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C-OWA)法与基于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的权重确定(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CRITIC)法结合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其次,采用基于莱维飞行机制的量子粒子群优化(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算法求解该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模型。最后,以某铁路路基工程某标段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多目标优化方案较原方案工期提前75 d,成本降低203.257万元,绿色指数提升5.250%,碳排放量降低1.305 t。研究结果可为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铁路路基机群配置 碳排放 组合数有序加权算子法 基于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的权重确定法 基于莱维飞行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差分进化混合动态分级粒子群的任务分配方法研究
10
作者 杨玉 李颖 +1 位作者 李建军 耿超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157-169,共13页
物流运输中任务分配环节在现代供应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高效的任务分配策略对于提升整体配送效率和资源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求解物流运输任务分配问题时存在动态适应性弱,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搜索能力... 物流运输中任务分配环节在现代供应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高效的任务分配策略对于提升整体配送效率和资源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求解物流运输任务分配问题时存在动态适应性弱,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搜索能力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一种异构差分进化混合动态分级粒子群优化的任务分配方法,用于解决复杂的物流运输任务分配问题。采用两种差分进化突变体,在不同进化阶段平衡种群的探索与开发;引入分级粒子群框架,依据粒子适应度动态划分种群层次,并通过竞争-协作机制在不同粒子层级之间实现高效信息传递,增强全局搜索能力;同时结合参数动态调整机制增强物流运输任务分配的全局搜索能力。将所提算法与多种优化算法分别在不同规模的30个测试用例和现实物流运输数据集“Amazon Delivery Dataset”上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异构差分进化混合动态分级粒子群算法能够更高效地解决物流运输任务分配问题,并且在路径优化、收敛速度和解的稳定性方面均表现出更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差分进化 混合动态分级 粒子群优化算法 任务分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算法在滑坡监测与预测技术中的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程刚 吴勇飞 +1 位作者 曹德胜 吴亚熹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2-316,共15页
为减轻滑坡灾害风险,进一步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开展有效的滑坡监测与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滑坡监测与预测中的关键技术与方法,分析各类算法在滑坡监测与预测场景中的效率和精度,不断提升滑坡灾害防治水平。在特征提取... 为减轻滑坡灾害风险,进一步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开展有效的滑坡监测与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滑坡监测与预测中的关键技术与方法,分析各类算法在滑坡监测与预测场景中的效率和精度,不断提升滑坡灾害防治水平。在特征提取技术方面,对比分析了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加速鲁棒特征(SURF)和自适应尺度不变特征变换(ASIFT)3种基于图像特征匹配算法的性能,其中ASIFT在匹配数量、精确率和召回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适用于准确性要求较高的复杂环境场景;在光流分析技术方面,探讨了基于Lucas-Kanade稀疏光流法和Horn-Schunck稠密光流法的应用效果,其中Lucas-Kanade稀疏光流法计算效率高,适合实时应用场景,但存在遗漏重要运动信息风险,Horn-Schunck稠密光流法能够提供全面的光流场信息,适用于环境复杂场景,但存在计算复杂度较高的不足,因而难以用于实时处理;在滑坡易发性预测方面,详细介绍了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DT)和随机森林(RF)等经典机器学习方法在滑坡预测中的应用优缺点,并重点研究了基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的模型性能,该模型通过优化超参数,显著提高了模型的分类准确度、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此外,通过引入Faster R-CNN模型,利用其先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架构,实现了复杂场景下滑坡事件的自动识别与分类,进一步提升了滑坡监测预警的效率和准确率。研究表明,ASIFT局部特征提取的精确率为0.84,Lucas-Kanade稀疏光流法的跟踪误差为0.12,PSO-SVM模型的均方根误差为0.52,Faster R-CNN模型在滑坡图像自动识别与分类方面的置信度可达0.98,综合性能较其他算法显著提升。综上所述,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算法,结合多学科技术手段,全方面提升了滑坡监测与预测技术的效率和精度,研究成果为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更有力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算法 滑坡监测与预测 特征匹配 光流法 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WM+BP神经网络的在役中小跨径桥梁安全风险智能评估模型研究
12
作者 赵锐 田志强 宋宇涵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4,共8页
为克服传统桥梁安全风险评估过程的主观性及由于桥梁系统复杂带来的不确定性,基于桥梁检测数据,提出基于最优最劣法(BWM)+BP神经网络的在役中小跨径桥梁安全风险智能评估模型。首先,在现行桥梁检测评价规范基础上,以各结构部件的病害作... 为克服传统桥梁安全风险评估过程的主观性及由于桥梁系统复杂带来的不确定性,基于桥梁检测数据,提出基于最优最劣法(BWM)+BP神经网络的在役中小跨径桥梁安全风险智能评估模型。首先,在现行桥梁检测评价规范基础上,以各结构部件的病害作为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中的底层指标,构建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采用BWM法和德尔菲法,利用专家经验确定病害层指标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桥梁检测样本数据进行前处理;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处理后的样本进行训练,根据训练结果,分别用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对BP神经网络优化后对比,构建最优评估模型。将该评估模型应用于墩那高速新疆伊犁州某段某中桥,对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以验证其适用性。结果表明:运用BWM+BP神经网络的在役中小跨径桥梁安全风险智能评估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检测报告样本中评价不准确和局限问题,同时削弱了BP神经网络训练大量样本的需求;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比PSO优化精度更佳、鲁棒性更好,准确率达96.49%;相比现行规范,运用该模型进行在役中小跨径桥梁安全风险评估,能改善病害叠加评分过低的问题,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跨径桥梁 最优最劣法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智能评估模型 安全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高速永磁电机转子护套设计及其强度优化
13
作者 戈宝军 渠胜皓 王立坤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2-92,共11页
针对低温高速表贴式永磁电机转子结构强度优化问题,本研究基于多物理场耦合方法建立了转子三维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了常温(25℃)和低温(-196℃)条件下永磁体及钛合金护套的应力分布特性,通过仿真与理论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准确性,揭示了... 针对低温高速表贴式永磁电机转子结构强度优化问题,本研究基于多物理场耦合方法建立了转子三维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了常温(25℃)和低温(-196℃)条件下永磁体及钛合金护套的应力分布特性,通过仿真与理论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准确性,揭示了低温环境下的转子应力规律。提出基于响应面法(RSM)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的协同优化策略,首先采用RSM构建护套厚度和过盈量与应力参数的二阶回归模型;进而利用MOPSO算法以永磁体径向和切向应力、护套等效应力及接触压力最小化为目标进行全局优化,获取Pareto最优解集。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多目标冲突问题,显著提高了优化效率与解集质量,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同时实现了转子轻量化;优化后护套应力分布更均匀,应力集中风险降低,能量损耗减少,为提升低温高速电机能效与运行稳定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高速永磁电机 转子强度 响应面法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的四边形网格优化方法
14
作者 邓飞 杨少辉 +2 位作者 吕盼盼 罗开云 彭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2-391,共10页
随着中国油气勘探不断深入发展,地质条件日趋复杂,谱元法作为地震勘探技术应用于油气勘探的需求逐渐迫切。正演模拟中,谱元法对四边形有限元网格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针对复杂地质模型生成高质量的四边形网格模型,是谱元法顺利... 随着中国油气勘探不断深入发展,地质条件日趋复杂,谱元法作为地震勘探技术应用于油气勘探的需求逐渐迫切。正演模拟中,谱元法对四边形有限元网格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针对复杂地质模型生成高质量的四边形网格模型,是谱元法顺利应用于地震勘探领域的重要技术问题。利用Frontal-Delaunay算法和Blossom-Quad算法分别对生成三角形网格和合并三角形生成四边形网格的过程进行优化,可间接生成较优的初始四边形网格模型,然而对于复杂地质模型,生成的初始四边形网格还存在拓扑错误、凹四边形等问题。为此需要研究一种对初始四边形网络进一步优化的二次优化算法,针对网格中的畸变结点,确定其解空间和优化损失函数,在解空间中初始化粒子群,通过迭代修正畸变结点的位置,实现四边形网格的整体优化。复杂地质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二次优化算法可以完全消除初始四边形网格中存在的拓扑错误或退化四边形,且优化后四边形边长更加均匀,网格最短边长得到提升,可显著提高正演算法的效率,为谱元法在地震勘探技术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四边形网格 谱元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农业配水规划数学模型
15
作者 张静文 吴文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4-241,共8页
为解决农业水资源分配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准确分配农业水资源,以实现更加科学、合理和高效的水资源利用为目的,探讨基于多目标整数规划数学模型的含不确定性农业水资源配水方法。先建立不确定性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利用该不确定性作物水分... 为解决农业水资源分配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准确分配农业水资源,以实现更加科学、合理和高效的水资源利用为目的,探讨基于多目标整数规划数学模型的含不确定性农业水资源配水方法。先建立不确定性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利用该不确定性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描述农作物生长不同阶段需水量与农作物产量的关系,再依据该关系和多目标整数规划数学模型为基础,建立农作物生育期多目标整数规划配水数学模型,并运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求解农作物生育期多目标整数规划配水数学模型后,得到含不确定性农业水资源配水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运用不确定性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描述农作物需水量与产量的关系,并可在不同阶段为不同种类农作物进行水资源配水,有效提升农作物经济效益和品质,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数学模型 不确定性 农业水资源 配水方法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D-PSO的水电站地下洞室初始地应力场反演
16
作者 包腾飞 程健悦 +3 位作者 邢钰 周喜武 陈雨婷 赵向宇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36,共7页
针对现有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方法难以平衡收敛速度和非线性回归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梯度下降法(GD)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方法。首先,考虑影响初始地应力场的重力场及5种构造应力场的8种基础边界条件,利用... 针对现有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方法难以平衡收敛速度和非线性回归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梯度下降法(GD)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方法。首先,考虑影响初始地应力场的重力场及5种构造应力场的8种基础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各边界条件下测点应力值;其次,以实测地应力值为目标值,利用GD-PSO算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边界条件的影响系数;最后,计算模型各点的回归地应力值,并作为初始地应力场输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地应力平衡。实例分析表明:对比使用PSO算法的计算结果,使用GD-PSO算法求得的三次回归多项式精度最高,均方误差为0.579,回归结果与实测地应力值拟合较好,地应力平衡后除竖直方向应力值外,测点地应力值与实测值差值较小,围岩各向位移基本为零,最大位移仅有5.2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抽水蓄能电站 地下洞室群 地应力反演 梯度下降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与加权质心融合的室内可见光定位方法研究
17
作者 贺军义 刘子怡 +2 位作者 张敏 吕梦强 彭威硕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39,共6页
为提升室内可见光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PSO)与加权质心融合的室内可见光定位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PSO算法优化发光二极管(LED)发射角度,以找到最佳的半角参数。其次,使用信道增益作为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度量,并采... 为提升室内可见光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PSO)与加权质心融合的室内可见光定位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PSO算法优化发光二极管(LED)发射角度,以找到最佳的半角参数。其次,使用信道增益作为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度量,并采用基于RSSI的加权质心法进行定位,最后,通过距离加权法对初步加权质心进行优化,以降低定位误差。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89%测试点的定位误差小于5.0 cm,平均定位误差约为3.6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可见光定位 信道增益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加权质心定位法 距离加权定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新型组合格构式塔架优化研究
18
作者 孙香红 廖纪鹏 +2 位作者 沈月梅 赵子康 甘照圆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72-782,共11页
针对传统单管风电塔架存在施工工艺复杂、运输安装难,结构用钢量高等问题,提出一种上部为单管钢塔筒、下部为三肢柱格构式的新型组合塔架结构。首先,基于空间矩阵位移法构建求力模型,求解新型组合塔架的杆件应力;其次,建立以截面最大应... 针对传统单管风电塔架存在施工工艺复杂、运输安装难,结构用钢量高等问题,提出一种上部为单管钢塔筒、下部为三肢柱格构式的新型组合塔架结构。首先,基于空间矩阵位移法构建求力模型,求解新型组合塔架的杆件应力;其次,建立以截面最大应力一致性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以塔架的直径和厚度作为优化变量,考虑6个约束条件,编写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优化程序,实现了塔架下部-组合格构式塔架截面尺寸最优化;最后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3个角度(α=60°、α=45°和α=30°)的优化前后组合塔架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和对比该组合格构式塔架结构的应力。发现该求力模型能准确求解杆件应力;当=45°时,结构优化效果最佳,收敛速度最快。优化后格构式塔架用钢量减少48.8%,截面有效率提升70.3%,各肢柱杆应力差减少70.2%。验证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模型可行,其结果和方法可以为同类型塔架的设计以及相似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塔 粒子群优化 有限元分析 空间矩阵位移法 求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调制齿结构内置式轮毂电机设计分析与转矩脉动优化
19
作者 谢颖 肖志博 +1 位作者 蔡蔚 张泽阳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151,164,共11页
轮毂电机因其高功率密度和空间利用率优势成为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研究热点,但其轮毂集成特性对电机运行时的转矩波动抑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设计了一台额定功率46 kW、峰值功率114 kW的内置式永磁同步轮毂电机。针对转矩脉动较大的... 轮毂电机因其高功率密度和空间利用率优势成为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研究热点,但其轮毂集成特性对电机运行时的转矩波动抑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设计了一台额定功率46 kW、峰值功率114 kW的内置式永磁同步轮毂电机。针对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首先分析了定转子拓扑结构对电机转矩脉动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初步优化。在此基础上,基于气隙磁场调制原理提出一种新型非均匀磁场调制齿拓扑结构,结合现代粒子群算法对调制齿尺寸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进一步降低了电机的转矩脉动。通过有限元方法对电机的电磁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机不仅满足指标要求,在同激励条件下,额定转矩可由原来的161.00 N·m提升至172.11 N·m,转矩脉动由5.16%降低为1.76%,电机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轮毂电机 田口算法 磁场调制齿 粒子群算法 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SOTEM电场分量E_(x)反演
20
作者 张继锋 陈昌涧 +2 位作者 李宇腾 游希然 马子奔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21,共9页
【目的】针对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SOTEM)水平电场分量反演中传统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重心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粒子群算法。【方法】该算法通过引入重心反向学习策略,动态调整学习因子和自适应惯性权重,有效提升... 【目的】针对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SOTEM)水平电场分量反演中传统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重心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粒子群算法。【方法】该算法通过引入重心反向学习策略,动态调整学习因子和自适应惯性权重,有效提升了全局搜索能力与收敛效率。研究构建了三层、五层及七层典型地电模型,来验证算法性能。【结果和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五层和七层地电模型,阻尼最小二乘算法的反演平均误差分别为0.34%和4.68%,改进粒子群算法反演平均误差分别为0.21%和0.87%,可见改进粒子群算法反演对复杂地电结构的识别精度提升显著。在多层数(≥5)及宽泛参数搜索区间条件下,三层和五层地电模型反演平均误差均小于5%,验证了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有效性。利用某区实测数据进行阻尼最小二乘反演和改进粒子群算法反演,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较阻尼最小二乘算法有着较好的反演效果,反演结果与已知矿体的电性结构吻合较好,研究成果为提高SOTEM在矿产勘探中的分辨率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 粒子群算法 反演 电场分量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