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对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的简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解恒燕 许航 郑鑫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不起承重作用,因此在框架结构设计及抗震分析中一般不进行详细计算。然而历次震害表明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破坏严重,其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框架结构模... 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不起承重作用,因此在框架结构设计及抗震分析中一般不进行详细计算。然而历次震害表明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破坏严重,其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框架结构模型,通过与已有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得到了与试验结果最接近的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然后采用该边界条件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地震波作用下,采用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与实际砌体填充墙与框架连接施工方法最接近的模型,得到的模型纵向加速度峰值和位移峰值与试验值吻合度较好。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分析砌体填充墙与框架的边界条件对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简化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填充墙 边界条件 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结构响应分析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砌体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丽 杨正熙 +1 位作者 马玉宏 周福霖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44,共13页
针对砌体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归纳与分析;详细阐述了砌体的基本物理性质和主要破坏类型,对比了砌体的不同建模方式,按本构模型的不同建立依据,将均质化砌体本构模型分为基于宏观经验、宏观力学和损伤演化三大类;总... 针对砌体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归纳与分析;详细阐述了砌体的基本物理性质和主要破坏类型,对比了砌体的不同建模方式,按本构模型的不同建立依据,将均质化砌体本构模型分为基于宏观经验、宏观力学和损伤演化三大类;总结了砌体历史建筑分析中采用的砌体本构模型,对各种建模方法的理论基础、优点以及不足之处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基于宏观经验的本构模型简单实用,但缺乏物理意义,难以准确描述砌体的复杂破坏过程;基于宏观力学的本构模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能够较好地反映砌体的力学行为,但参数获取困难,计算复杂度较高;基于损伤演化的本构模型能够有效描述砌体的破坏全过程,在现代砌体结构抗震分析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模型参数多,标定过程复杂;砌体历史建筑分析中多采用简化的本构模型,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兼顾计算效率;目前砌体本构模型在描述砌体破坏全过程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更加准确、实用的本构模型,并建立相应的参数确定方法和数值实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本构模型 宏观力学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缅甸7.9级地震典型建筑震害特征调查及分析
3
作者 叶阳 杨健强 +3 位作者 张方浩 阿拉塔 明小娜 陈建坤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6年第1期1-16,共16页
通过对2025年缅甸7.9级地震进行震后实地调查,归纳了受灾地区各类建筑的结构特征,总结和分析了各类建筑的震害,介绍了本次地震中地形因素如断层、陡坎、地基液化等对建筑结构造成的震害,探讨了本次地震人员伤亡水平较低的原因。结果表明... 通过对2025年缅甸7.9级地震进行震后实地调查,归纳了受灾地区各类建筑的结构特征,总结和分析了各类建筑的震害,介绍了本次地震中地形因素如断层、陡坎、地基液化等对建筑结构造成的震害,探讨了本次地震人员伤亡水平较低的原因。结果表明:①绝大多数木结构未出现明显震害现象,木结构受损主要因为节点强度不足、木构件腐蚀;②砌体结构震害严重,倒塌率高,是因为使用年限长、抗震构件强度低、未进行抗震设计、长期未得到有效修缮和加固;③相较于我国抗震设计规范,框架结构存在梁柱构件无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大等构造缺陷,也存在平面刚度不均匀或竖向刚度不均匀的现象;④钢结构的震害主要是填充墙的震害,因为钢结构柔性大,而墙体强度较低;⑤佛塔受损严重的原因是整体性不强,材料强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7.9级地震 震害特征 木结构 框架结构 砌体结构 钢结构 佛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C加固灰缝的两层双跨石砌体结构振动台试验
4
作者 李志坚 林友勤 +1 位作者 许立英 吴应雄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7-518,共12页
福建沿海地区既有石砌体结构民宅数量庞大,但由于其材料特性、砌筑方式和结构组成导致结构抗震性能差,需进行加固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为了探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加固灰缝对既有石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整体提升效果,在未加固和采用UHP... 福建沿海地区既有石砌体结构民宅数量庞大,但由于其材料特性、砌筑方式和结构组成导致结构抗震性能差,需进行加固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为了探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加固灰缝对既有石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整体提升效果,在未加固和采用UHPC加固石墙灰缝两种条件下,对2个1∶2缩尺的典型两层双开间石砌体结构模型进行振动台试验,分析了模型加固前后的破坏形态、动力特性、结构响应及其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石墙的裂缝均呈现阶梯形发展,门窗洞口附近破坏较为严重,UHPC加固灰缝可以有效延缓裂缝的发展;随着输入地震波PGA的增大,模型自振频率逐渐减小,相较于未加固模型,加固模型一阶周期基本不变;在PGA=75 Gal时,未加固模型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62,达到严重破坏,加固模型最大层间位移角较未加固模型减小了78.40%,处于基本完好状态;而加固模型在PGA=125 Gal时才达到严重破坏,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328,说明采用UHPC加固石墙灰缝能够有效传递水平剪力,延缓结构刚度退化,提高石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砌体结构 抗震加固 UHPC 灰缝加固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面聚丙烯网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砖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效费比分析
5
作者 高亮 申梦涛 +3 位作者 张风亮 刘祖强 薛建阳 安占义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34-244,267,共12页
为研究双面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面层加固砖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6个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变化参数包括有无聚丙烯网、不同加固材料、有无黏结构造和加固面数。获得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曲线,分析了试件的承载能力、延性、刚度退化、... 为研究双面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面层加固砖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6个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变化参数包括有无聚丙烯网、不同加固材料、有无黏结构造和加固面数。获得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曲线,分析了试件的承载能力、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双面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面层加固砖墙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发生的是剪摩破坏+弯曲破坏,滞回曲线饱满,延性好,耗能能力强,抗震性能优于单面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加固砖墙;聚丙烯网在加固中作用显著,能够极大提升加固砖墙的抗震性能;与传统加固方法相比,双面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面层加固方法对砖墙耗能能力改善最显著,对延性和初始刚度提高较大;未采用黏结构造的加固砖墙尽管没有发生加固面层与砖墙之间的黏结破坏,但其抗震性能相对较差。最后,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效费比分析,与传统加固方法相比,双面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面层加固方法基于砖墙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和极限位移角的效费比均较高,可推广应用于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砖墙 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面层 抗震加固 效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高烈度区砖混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6
作者 任瑞国 曾金艳 +2 位作者 李宏伟 郝雪景 王雷雷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4,共11页
针对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本地化需求,基于房屋建筑现场抽样详查获取的砖混结构数据,开展了基本烈度为高烈度区域内不同地市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建立了适用于山西省九个地市的城市多层砖混和农村砖混结构房屋的地震易损性模型。在此... 针对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本地化需求,基于房屋建筑现场抽样详查获取的砖混结构数据,开展了基本烈度为高烈度区域内不同地市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建立了适用于山西省九个地市的城市多层砖混和农村砖混结构房屋的地震易损性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平均震害指数和损失期望作为区域抗震能力的评估指标,分析了这些地区的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高烈度区的农村砖混结构与国家标准下的未设防砖混结构具备相近的抗震能力;而大同、临汾和晋中三个地市的城市砖混结构则表现出相对较弱的抗震能力。研究成果可为山西省高烈度区砖混结构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防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高烈度区 砖混结构 地震易损性 平均震害指数 损失期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砌体结构中哑铃形墙体内力及变形集中效应分析
7
作者 罗若帆 郭迅 +2 位作者 董孝曜 武继皎 阿拉塔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3,共9页
基于实际震害与构件受力特征,提出以开间中线划分墙体单元,形成哑铃形构件。为验证哑铃形构件在受力过程中存在内力和变形集中现象,设计了等初始刚度的矩形和哑铃形构件拟静力试验,测试墙体剪应变和关键位置的相对位移。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实际震害与构件受力特征,提出以开间中线划分墙体单元,形成哑铃形构件。为验证哑铃形构件在受力过程中存在内力和变形集中现象,设计了等初始刚度的矩形和哑铃形构件拟静力试验,测试墙体剪应变和关键位置的相对位移。研究结果表明:哑铃形构件率先发生剪切破坏,破坏集中于窗间墙,楼板沿哑铃形构件一端垂直塌落。哑铃形构件截面剪应变明显高于矩形构件,且随着位移的增大,应变比值逐渐增大。窗间墙上下侧的相对位移显示,随着加载位移增大,窗上墙与窗间墙的位移比值逐渐减小,而窗间墙和窗下墙的位移比值逐渐增大。应变和位移数据均表明,哑铃形构件在变形过程中,内力和变形均逐渐向窗间墙集中。基于分析结果,对砌体结构和框架-砌体混杂式结构的破坏倒塌机制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哑铃形构件 内力及变形集中 混杂式结构 倒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砌体结构底部加强抗震性能分析
8
作者 李超 郭猛 +1 位作者 王雷 曾涵倩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3,共11页
为分析底部加强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在底部加强抗震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楼层抗震能力指数,提出了多层砌体结构底部适宜加强范围。根据等能量准则建立了多层砌体结构在不同抗震性能目标下的延性需求和承载力需求之间的关系,... 为分析底部加强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在底部加强抗震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楼层抗震能力指数,提出了多层砌体结构底部适宜加强范围。根据等能量准则建立了多层砌体结构在不同抗震性能目标下的延性需求和承载力需求之间的关系,对多层砌体结构底部加强抗震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以一栋5层砌体办公楼为例,采用非线性分析方法和易损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底部加强对多层砌体结构各层最大层间位移角及地震易损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多层砌体结构底部加强范围宜取下部一半楼层;模拟分析结果与本文采用理论方法的分析结果较为吻合;加强多层砌体结构底部,有助于减小底部楼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改善底层变形集中现象,降低结构地震易损性,进一步提高结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砌体结构 底部加强 加强范围 抗震性能 非线性分析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半岛大石棚力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许维超 唐建 +1 位作者 杜凯繁 宋志博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2-541,共10页
辽东半岛大石棚作为青铜时代巨石文化遗产的代表,其力学性能研究对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价值.以析木城石棚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参数化建模方法,系统地探究其静力学响应机制.通过构建非均质花岗岩材料模型与精细化力学分析,量化几何参... 辽东半岛大石棚作为青铜时代巨石文化遗产的代表,其力学性能研究对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价值.以析木城石棚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参数化建模方法,系统地探究其静力学响应机制.通过构建非均质花岗岩材料模型与精细化力学分析,量化几何参数、壁石倾角及盖石重心偏移对结构位移、应力分布与屈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室宽度增加可显著降低最大应力,而壁石倾角超过5°或盖石重心偏移超过3%时,屈曲特征值下降,局部应力梯度激增;风化作用短期内对稳定性影响有限,但长期裂隙扩展需持续监测.采用多变量综合分析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干砌石构结构的力学评估框架.研究成果为辽东半岛大石棚的预防性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类似古建筑力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半岛大石棚 古代石构建筑 干砌石构技术 有限元分析 结构静力学稳定性 建筑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混凝土砌体抗剪性能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10
作者 孙浩浩 王一菲 +3 位作者 刘化威 武怡文 王有强 刘超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14-2822,共9页
作为建筑工业化转型的重要支撑,3D打印混凝土砌体(3DPCM)结构的抗剪性能研究不足,缺乏结构设计理论,这制约了3D打印混凝土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为研究3DPCM的抗剪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两种斜向肋条空腔结构的3DPCM,分析3DPCM在剪切荷载... 作为建筑工业化转型的重要支撑,3D打印混凝土砌体(3DPCM)结构的抗剪性能研究不足,缺乏结构设计理论,这制约了3D打印混凝土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为研究3DPCM的抗剪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两种斜向肋条空腔结构的3DPCM,分析3DPCM在剪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与强度。基于Cohesive黏聚力单元建立同比例有限元模型,系统探讨混凝土材料强度、空腔结构形式及层间界面黏结强度参数对3DPCM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空腔结构的3DPCM均以双剪破坏为主,斜向肋条数量增加可显著提升抗剪强度。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层间黏结强度对抗剪性能影响显著,且呈正相关;空腔结构中的斜向肋条分布越均匀、抗剪截面面积越大,抗剪强度越高。研究结果可为3D打印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砌体结构 抗剪性能 有限元模拟 空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钢筋-沥青滑移系统的砖砌体结构试验研究
11
作者 施微丹 李梁峰 +1 位作者 游晓寒 吴应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60,共9页
低层和多层砌体建筑采用钢筋-沥青隔震技术,其地坪层设置刚性板,施工时增加了地坪层梁板且造价高,推广应用受限。为此提出不设置刚性地坪层,考察研究无刚性地坪层的钢筋-沥青隔震砌体结构的隔震性能。设计制作单层双开间1∶2缩尺钢筋-... 低层和多层砌体建筑采用钢筋-沥青隔震技术,其地坪层设置刚性板,施工时增加了地坪层梁板且造价高,推广应用受限。为此提出不设置刚性地坪层,考察研究无刚性地坪层的钢筋-沥青隔震砌体结构的隔震性能。设计制作单层双开间1∶2缩尺钢筋-沥青隔震砖砌体结构模型并开展振动台试验,研究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动力特性与结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模型隔震层发生破坏,表现为砖墩与砂浆脱离、部分砖墩被压坏和砖墩错开移位;隔震模型的自振频率在地震动加载前后变化幅度很小;隔震层加速度幅值比β在0.30~0.60之间,且输入地震动越大,加速度幅值比β越小,隔震层的隔震效果越明显;隔震模型的横向变形大部分出现在隔震层,隔震层位移占结构总侧移的85%以上;模型上部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层间位移角在1/6042~1/1480之间,上部结构整体呈平动。无刚性地坪层的钢筋-沥青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建议该隔震结构可应用于中小跨开间且门窗洞口开洞较为规则的低层砌体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沥青隔震层 砖砌体结构 振动台试验 隔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硫酸盐溶液干湿循环环境中砌体的抗侵蚀性能
12
作者 徐富圆 杨伟军 杨建宇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9,共7页
在有机酸-硫酸盐溶液和清水中对砖、砂浆、砌块三种试件分别进行了干湿循环加速腐蚀试验,通过质量、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以及砂浆抗折强度评价了试件的抗侵蚀性能,分析了砌体结构在复合作用下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在有机酸-硫酸... 在有机酸-硫酸盐溶液和清水中对砖、砂浆、砌块三种试件分别进行了干湿循环加速腐蚀试验,通过质量、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以及砂浆抗折强度评价了试件的抗侵蚀性能,分析了砌体结构在复合作用下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在有机酸-硫酸盐溶液中,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试件的质量、抗压强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以及砂浆抗折强度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清水中则表现出缓慢减小的趋势;与清水干湿循环腐蚀相比,有机酸-硫酸盐干湿循环腐蚀对砖、砂浆和砌块的损伤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耐久性 有机酸 硫酸盐 干湿循环 相对动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度体外预应力加固村镇砌体结构试验研究
13
作者 邵海强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68,共8页
已有研究表明,竖向低度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可以改善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但结构窗间墙、楼板等构件与结构墙体的连接性能,依然是加固后结构抗震性能的短板。本文通过简单力学分析,认为双向预应力加固砌体结构可能会使结构具备更好的抗震... 已有研究表明,竖向低度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可以改善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但结构窗间墙、楼板等构件与结构墙体的连接性能,依然是加固后结构抗震性能的短板。本文通过简单力学分析,认为双向预应力加固砌体结构可能会使结构具备更好的抗震性能。为了验证这一分析结果,本文通过对比试验,按照相似比1∶4制作了两个相同的二层砖砌体结构模型,首先对两个模型施加完全相同的竖向预应力,在此基础上,对其中一个模型的窗间墙及楼板与墙体连接位置同时施加横向预应力,预应力施加完成后对两个结构同台进行振动台模型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仅采用竖向体外预应力加固的结构,双向体外预应力加固可使结构具有更优的抗震性能,尤其是结构的延性及抗倒塌性能会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度体外预应力 抗震加固 村镇砌体结构 振动台试验 倒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作用下复合坚硬顶板破断失稳及预裂弱化特征
14
作者 李延军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09-2921,共13页
采动过程中坚硬顶板破断弹性应变能瞬间释放诱发冲击灾害。特别是在蒙陕矿区,随着开采深度增加,煤层上方存在多层坚硬顶板,其复合作用下顶板结构失稳诱冲机理复杂,导致采场冲击灾害难以控制,威胁矿井生产安全。以纳林河二号矿井31104工... 采动过程中坚硬顶板破断弹性应变能瞬间释放诱发冲击灾害。特别是在蒙陕矿区,随着开采深度增加,煤层上方存在多层坚硬顶板,其复合作用下顶板结构失稳诱冲机理复杂,导致采场冲击灾害难以控制,威胁矿井生产安全。以纳林河二号矿井31104工作面复合坚硬顶板条件下冲击灾害防治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物理相似模拟试验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复合坚硬顶板断裂力学模型,分析了复合坚硬顶板结构稳定性特征和矿压显现规律,揭示了复合坚硬顶板破断失稳规律及预裂弱化特征。结果表明:复合坚硬顶板工作面开采初期,下位坚硬顶板易形成悬臂梁结构,其周期性破断形成工作面周期来压,平均来压步距21.2m,上位坚硬顶板受下部垮落矸石支撑作用,易形成砌体梁结构;工作面推进至一次见方位置时,上位砌体梁结构回转失稳协同下位悬臂梁结构切落失稳,上位、下位坚硬顶板协同运动导致转动惯量增大,破断岩块回转能量迅速升高,造成采空区强矿压现象。复合坚硬顶板预裂弱化后,内部形成大量裂隙,下位坚硬顶板能充分、及时垮落,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减小,平均来压步距15.2m,较预裂前减少28.3%,下位坚硬顶板垮落矸石对上位坚硬顶板支撑约束作用减弱,破断岩块回转幅度和能量减小,上位、下位坚硬顶板协同破坏作用得到有效抑制。推进至一次见方位置,复合坚硬顶板预裂后,微震事件总能量和煤体超前应力峰值较预裂前分别降低62.5%和31.5%。现场工程试验表明,复合坚硬顶板预裂后,顶板微震事件总能量、频次和单刀能量分别降低了62.17%、56.32%和71.92%;工作面平均周期来压步距、来压范围、来压前峰值和来压时峰值降幅分别为53.5%、38.03%、8.63%和5.96%,表明定向水压预裂能有效抑制工作面见方位置强矿压现象。研究成果可为复合坚硬顶板冲击灾害防治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坚硬顶板 强矿压 砌体梁-悬臂梁结构 水压预裂 微震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砌体结构地震风险控制决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永群 王卓琳 +3 位作者 兰成明 蒋利学 张东波 冷予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共11页
地震等自然灾害作用下生命安全风险的相关决策会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工程结构应将风险限制在合理可接受水平,在经济投资、使用效益和生命安全保护方面达到综合最佳。为了解决“多安全才足够安全”这个问题,首先,根据我国... 地震等自然灾害作用下生命安全风险的相关决策会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工程结构应将风险限制在合理可接受水平,在经济投资、使用效益和生命安全保护方面达到综合最佳。为了解决“多安全才足够安全”这个问题,首先,根据我国2018年基本国情和经济水平确定生活质量指数(life quality index,LQI),并建立基于LQI的风险可接受准则;其次,对新建砌体结构和加固既有砌体结构进行可靠度分析,采用蒙特卡罗法计算地震作用下砌体结构的失效概率;最后,建立砌体结构的地震风险控制决策方法,并通过实例应用提出新建砌体结构的最优设计方案和加固既有砌体结构的最佳加固策略。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对新建砌体结构可靠度指标的要求与规范要求基本吻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结构的可接受失效概率为0.001~0.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可靠度 生活质量指数 失效概率 风险可接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法与TOPSIS法的砌体结构加固方案优选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平川 杨壮 +1 位作者 齐虎 袁世茂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砌体加固方案优选方法对实际工程遴选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立了组合赋权法与TOPSIS法相结合的砌体结构加固方案优选方法,引入加固效费比模型,以效费比值为定量指标,以施工工期、施工技术、效果、整体效应4个因素作为定性指标,建立... 砌体加固方案优选方法对实际工程遴选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立了组合赋权法与TOPSIS法相结合的砌体结构加固方案优选方法,引入加固效费比模型,以效费比值为定量指标,以施工工期、施工技术、效果、整体效应4个因素作为定性指标,建立砌体结构抗震加固优选方案指标体系。以某教学楼为例,运用G1-COWA组合赋权法与TOPSIS法,求出该结构最佳加固方案为板墙加固方案。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选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也适用于一般砌体加固改造工程;优选方法能根据既有结构的基本信息,科学便捷地决策出最佳方案,为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实施提供更科学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加固效费比 组合赋权 TOPSIS法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结构构件的木结构古建筑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17
作者 郭小东 方士东 +1 位作者 王志涛 李钊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79,共10页
木结构古建筑是我国文物建筑的主体,它以木材为主要承重构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根据已有研究,从结构试验、数值模拟、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3个方面,总结了含有隔墙、隔扇、雀替等非结构构件的古木建筑抗震性能研究现状。研究表... 木结构古建筑是我国文物建筑的主体,它以木材为主要承重构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根据已有研究,从结构试验、数值模拟、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3个方面,总结了含有隔墙、隔扇、雀替等非结构构件的古木建筑抗震性能研究现状。研究表明,非结构构件可以限制榫卯节点拔榫,改善节点受力,不同程度提高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耗能能力,降低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坍塌的概率。最后结合我国木结构古建筑的研究现状以及与其他国家的研究差异,给出了未来木结构古建筑抗震性能的可能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木结构古建筑 雀替 隔扇 隔墙 文物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加强墙的底层大开洞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8
作者 闫凯 魏瑞祥 +3 位作者 任鹏飞 张倩 刘政 赵考重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6-1347,1367,共13页
针对砌体结构为满足底层功能需求而扩大洞口导致其抗震性能削弱、安全性降低的问题,按1∶4比例设计制作了一栋四层砖混结构缩尺模型,并基于刚度等效的原则在底层大开洞一侧以钢筋混凝土加强墙置换部分传统砌体墙,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 针对砌体结构为满足底层功能需求而扩大洞口导致其抗震性能削弱、安全性降低的问题,按1∶4比例设计制作了一栋四层砖混结构缩尺模型,并基于刚度等效的原则在底层大开洞一侧以钢筋混凝土加强墙置换部分传统砌体墙,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得到结构各层的破坏形态、位移变化、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以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砌体结构与钢筋混凝土加强墙紧密联结,结构整体具有延性特征;结构未发生承载力突变,保持较好的抗震耗能性能;结构二层位移显著,设计时应着重关注其刚度,避免形成薄弱层;设钢筋混凝土加强墙可避免地震中底层大开洞砌体结构的扭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底层大开洞 钢筋混凝土加强墙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OE考虑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19
作者 周强 李长亮 赵文洋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1-612,共12页
砌体结构参数具有离散性高且其受到地震作用后响应结果非线性强等特点,所以在砌体地震易损性研究中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对结果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针对汶川地震中具有代表性的砌体结构,提出基于DOE(试验设计)方法考虑在砌体结构地震易损... 砌体结构参数具有离散性高且其受到地震作用后响应结果非线性强等特点,所以在砌体地震易损性研究中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对结果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针对汶川地震中具有代表性的砌体结构,提出基于DOE(试验设计)方法考虑在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中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首先,使用Plackett-Burman方法开展结构参数的灵敏度分析,筛选出对砌体结构地震响应影响较大的3个结构参数;然后,根据筛选结果及地震参数PGA进行试验设计,进而建立结构参数与最大层间位移角的响应面回归模型;最后,通过进行蒙特卡罗模拟获得地震易损性曲线,并进一步评估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对砌体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弹性模量、密度和抗拉强度是对砌体结构易损性影响较大的3个参数;当地震动PGA为0.1 g时,相较于其他结构参数,弹性模量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最显著;当PGA为0.2 g时,3个结构参数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弹性模量、密度和抗拉强度,当PGA为0.4 g时,3个结构参数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弹性模量、抗拉强度与密度。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计算量少、精度高,可为有效解决砌体结构参数种类众多和材料非线性强等难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DOE方法 结构参数 易损性分析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型材嵌缝加固砖砌体压剪性能试验研究
20
作者 赵亚军 滕利群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3,共9页
砌体结构在地震灾害下常因抗剪承载力不足而发生层间破坏,在灰缝中嵌入筋材可提高砖砌体结构的抗剪性能,但各层筋材之间缺少层间联系。为提高加固砌体结构整体性,提出采用角铝的一侧翼缘嵌缝,铝合金带连接两层角铝的另一侧翼缘,形成具... 砌体结构在地震灾害下常因抗剪承载力不足而发生层间破坏,在灰缝中嵌入筋材可提高砖砌体结构的抗剪性能,但各层筋材之间缺少层间联系。为提高加固砌体结构整体性,提出采用角铝的一侧翼缘嵌缝,铝合金带连接两层角铝的另一侧翼缘,形成具有层间联系的嵌缝加固系统,通过压剪试验研究加固系统对砌体结构的抗剪加固机理。结果表明:铝合金型材嵌缝的加固形式能显著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剪强度,不同加固形式试件的抗剪强度比未加固试件提高了28.72%~88.29%;角铝的抗弯截面系数较高,使嵌入的一侧翼缘能够保持直线,利于角铝嵌缝翼缘两侧砌体粘结;铝合金带受压稳定性较差,连接嵌缝角铝的铝合金带受拉时,加固效果优于铝合金带受压,且铝合金带与角铝之间的拉结作用能有效防止砌体墙的层间破坏,抑制裂缝扩展,提升砌体结构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型材 砌体结构 嵌缝加固 对角剪切 压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